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我與地壇教案——袁毅
【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通過景物描寫表達思想感情的寫作手法。
2、分析作者殘疾后在地壇的啟示下對生命產生新理解、新感悟的歷程。
3、理解、評價作者在文中表達的對生死和生活的態度。【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作者筆下地壇寧靜肅穆、生機盎然的美。
2、理解、評價作者在文中表達的對生死和生活的態度。【課時安排】
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課之前,先給同學們講一個寓言故事,有一頭驢不小心掉進了一個大坑里面,它的主人很喜歡它,很想把它救起來,無奈坑太深,于是他就往坑里倒土,想把驢給安葬了。這個時候,同學們,如果你是驢,你會怎么做呢?
……對了,踩著土上去是吧。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這篇課文的作者——史鐵生就是一個把埋葬自己的土變成提升自己的臺階的成功案例。那么,他掉進了怎么樣的一個坑?又是踩著什么土爬上來的呢?我們一起走進《我與地壇》的學習。
二、作者簡介
史鐵生(1951~),生于北京,18歲去延安插隊。21歲時,因腿疾住進醫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從此他再沒站起來。
他在做了7年臨時工之后,轉向寫作。1983年他發表《我的遙遠的清平灣》,一舉成名。現為專業作家,中國作協會員,代表作有《我與地壇》、《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合歡樹》等。其作品多次在全國獲獎,并有英法日文譯本在國外出版。
三、講析
史鐵生對生死的感悟,是和一個特殊的環境聯系在一起的,這個特殊的環境就是得天獨厚的地壇。
1.讀第一部分,思考:地壇和“我”有何聯系?(學生不難找出文中關鍵詞“緣分”)討論:我和地壇的緣分體現在哪些方面?
首先是地理上的“近”,“地壇離我家很近,或者說我家離地壇很近”。設問:這樣寫會不會有羅嗦的感覺?(不,因為前者以我為中心,而后者以地壇為中心,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讓學生帶著這一疑問在后邊的學習中自主找到答案:這與作者的人生履歷有關——殘廢前狂妄,以自我為中心;殘廢后思考了關于生死,人生的問題,能正確地自我定位)
其次是心靈上的“近”,地壇的以前是浮夸的,炫耀的,而現在則突出了剝蝕狀、淡褪狀、坍圮狀、散落狀;而“我”最狂妄的時候殘疾了雙腿。此時的地壇是荒蕪的,而“我”是“失魂落魄”的。兩者同病相憐。
2、讀4至5段,回答“我”為什么喜歡去地壇?
除了同病相憐之外,在人口密聚的、喧囂的大都市,地壇有著世外桃源般的寧靜,對于一個“失魂落魄”的、“找不到去路”的人來說無疑是其最需要的環境,它為“我”提供了一個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精神家園)。馬克思說過“寧靜是唯一能產生成熟果實的土壤”。
3、殘廢后的我是“失魂落魄”的,但作為與我同病相憐的地壇除了“荒蕪”之外還有沒有其它的特點呢?(不衰敗)討論:怎樣理解地壇的“不衰敗”,或者說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地壇的并不衰敗?
主要是從地壇里的小生物所展現出來的生命力來體現地壇的不衰敗:螞蟻和瓢蟲都生活得自由自在,而蟬蛻則讓人想起蟬破繭而出的喜悅,就連本沒有生命的露水也用金光把自己展現得活力四濺。讀到這些不能不讓人想起《武林外傳》中郭芙蓉的經典臺詞:世界如此美妙,我卻如此暴躁,這樣不好,這樣不好。
4.露珠墜地的聲音很大嗎,為什么說是“轟然墜地”,草木生長能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音嗎?
這些無疑都是心靈中的聲音,只有當一個人靜下心來才能聽到露水墜地的聲音,并且聽來是震撼性的!而作者曾長時間籠罩在“要不要死”的陰影中,現在草木競相生長又激起他心中生的熱流,這聲音在他聽來是那樣的真切。
所以這些景物的描寫,不僅僅是表明了地壇不衰敗的一面,同時也表明了作者“我”此時在這種不衰敗之景的影響下,心態上發生的變化:由失魂落魄到關注生命,由浮躁到寧靜。正是因為這種心態的變化,所以作者想通了“生存還是毀滅”的問題:生,是不可辯論的;而死則是不必急于求成,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5.對彼岸的放置,就意味著對此岸的珍惜,既然已經不再急于求死,那么就要好好的活了,可是怎么活呢?(地壇里的六個譬如,給“我”了很多啟示)討論:怎么理解六個譬如帶給“我”的關于“怎么活”的啟示?
落日是慷慨的,它把每一個坎坷都照得燦爛,或者說正因坎坷,陽光才如此燦爛(聯系物理知識,漫反射原理,眼睛之所以看得見物體,正是因為物體表面的凹凸不平,就像我們的人生,只有經歷了挫折與坎坷才會多姿多彩)。
在最落寞的時候,雨燕便出來高歌,作者在此用的是“便”字,體現了一種主動性。用歌聲去打破落寞,即便是蒼涼也張顯悲壯。
雪后的世界寂靜而冷清,卻偏偏有孩子的腳印,讓人不得不去猜想他們是不是在這么堆過雪人,打過雪仗?其實不管孩子們玩的是什么,總之他們是熱鬧的,或許他們中間有人被雪球打疼了,或許還有人中途被家長強行帶走了,但打不掉、帶不走的是他們的靈氣和活力。
樹永遠是寵辱不驚的,何況是蒼黑的古柏,德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赫爾曼.黑塞說過:當我們不幸的時候,不能再忍受生活的時候,一棵樹會對我們說,平靜,平靜,瞧著我。
雨后草木、泥土的氣味,讓人想起無數個事件,回憶是上帝給人的最好的禮物,一個絕望的人永遠只會把眼睛盯著前方,雖然他的前方沒有出路(樂觀)。
本應是“無邊落木蕭蕭下”般傷感的落葉卻“化作春泥更護花”般欣慰地歌舞或安臥(奉獻)。而味道往往是對本應是客觀存在的記憶的主觀回味,作者為了保存這種記憶,因此要常常到那個園子里去。并由此將上課初提出的問題——“我”為什么喜歡去地壇,補充完整:我還因要保存某種記憶而去地壇。
6.那么究竟是什么樣的記憶,使得作者“我”要常常去地壇呢?(借這個問題,引出結束語)
《我與地壇》一共有七個部分,第一部分講的是我與地壇,可以說,地壇是個背景,在這個背景中,作者有著很多記憶,比如在后五個部分中提到的歌唱者、長跑家、女工程師等等,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第二部分中關于母親的記憶。請同學們在課后預習這一部分,想一想作者是帶著什么樣的情感來寫這段記憶的。
【板書設計】
地壇
我
荒蕪之景(曾經輝煌)——
同病相憐
——殘廢了雙腿(最狂妄的年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暗挖隧道法試題及答案
- 系統架構設計師考試應對快速變化環境的能力試題及答案
- 藥劑科學前沿與新概念試題及答案
- 腦科學比賽試題大全及答案
- 藥品管理試題及答案
- 衛生管理危機溝通能力考題及答案
- 治療方案西醫臨床試題及答案
- 增強理解2024年專利代理人考試試題答案
- 藥物劑型與功能關系試題及答案
- 激光技術工程師考試準備法
- 弱電機房驗收標準
- 樹木栽植檢查記錄表
- 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臺賬套表
- 《數據的收集與整理》說課稿課件
- 人工智能產業學院建設方案
- 初中數學知識框架
- 楊福家《原子物理學》答案(共66頁)
- 商業發票Commercial Invoice模板2
- 《胸腔積液》PPT課件.ppt
- HXD2電力機車電傳動系統和機車網絡控制系統培訓教材
- 2022年技能高考機械類專業知識模擬題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