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輪復習地表形態的塑造_第1頁
高三二輪復習地表形態的塑造_第2頁
高三二輪復習地表形態的塑造_第3頁
高三二輪復習地表形態的塑造_第4頁
高三二輪復習地表形態的塑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表形態的塑造高三二輪復習考綱1.地殼物質循環。2.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知識體系【核心概念與原理】1、三大類巖石的形成規律:2、地殼物質循環運動規律:3、板塊構造理論及六大板塊分布:4、板塊運動規律(舉例說明碰撞與張裂形成的主要地形):5、世界和我國主要地震帶的分布規律:6、冰蝕地貌、喀斯特地貌、風蝕地貌、風積地貌、河流侵蝕地貌和河流堆積地貌的形成原理及分布規律:7、向斜山與背斜谷的形成原理:【典型設問】1、判讀某區域主要地形類型并描述地形地勢特征。2、某種地形(或地貌)的形成原因及某種地形特點(山河相間)的形成原因。3、利用地質構造剖面圖判讀某地區地質構造類型。4、利用等高線圖判斷交通線的選擇、農業類型的分布、港口區位選擇。(2013高考題廣東卷)1.圖1為某地實景圖。其所示地質構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搬運作用 B.地殼運動 C.變質作用 D.風化作用【答案】1.B(2011年高考廣東卷)1.讀“某區域地質剖面簡圖”(圖1),圖中甲乙丙三處的地質構造分別是:A.斷層、向斜、背斜B.斷層、背斜、向斜C.向斜、斷層、背斜D.背斜、向斜、斷層【答案】B【解析】根據圖中巖層的彎曲情況,可知乙處是背斜,丙處是向斜,甲處巖層斷裂并發生明顯的位移,即為斷層,所以選B。(2012四川)圖1是我國亞熱帶某旅游名山景觀照片。改善山頂海拔3099米,屬山地針葉葉林帶。讀圖回答1~2題。

1.形成圖中構造地貌的地質作用是A.斷裂上升B.褶皺彎曲C.冰川堆積D.風力侵蝕2.該山山頂能夠出現可供游客欣賞的景觀是A.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B.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C.層層梯田疊交錯,猶如海上泛碧波D.春蠶作繭桑園綠,睡起日斜聞竹雞1.【答案】A2.【答案】B【解析】該山的山頂海拔為3099米,垂直溫差大,山頂氣溫低,夜間氣溫更低,所以早上能看到雪滿山;海拔高.晴天觀日出景觀的好;(山頂題目條件說海拔3099,屬山地針葉林帶,而桃樹是闊葉林,所以A不對;梯田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區,所以C不對;D所指在絲竹之鄉,所以不對);因此選B(2011年高考全國卷)讀圖1,完成1-2題。1.組成該山體巖石的礦物直接來自A.地表B.地殼上部C.地殼下部D.地幔【答案】D2.在巖石圈物質循環過程中,該山體巖石在地球表層可轉化為A.噴出巖 B.侵入巖C.沉積巖 D.變質巖【答案】C(2013高考題浙江卷)圖1為某河段景觀素描圖,圖2為該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線分布(①﹥②)示意圖。讀圖完成第5題。有關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類型的組合,正確的是A.甲—流速慢—沉積作用—倉儲用地B.乙—流速快—侵蝕作用—住宅用地C.乙—流速慢—沉積作用—交通(港口)用地D.甲—流速快—侵蝕作用—水利設施(防洪堤)用地答案:D(2013高考題福建卷)圖4為雅魯藏布江中游寬谷的爬升沙丘,讀圖完成9~10題。1.該沙丘位于A.沖積扇 B.洪積平原C.三角洲 D.河漫【答案】9.D

2.正確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0.C首先注意審題干,“中游寬谷”關鍵信息,結合所學知識,沖積扇一般位于河流流出山口處,而洪積平原是指干旱地區山前地帶由一系列洪積扇不斷擴大伸展組合而成的平原。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再結合題干“爬升沙丘”考慮,因此選項A、B、C都可排除,河漫灘一般位于河流中下游,河流中下游河道寬闊,水流速較慢,以流水沉積為主,多發育沙洲和河漫灘等沉積地貌。(2013高考題海南卷)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河流在彎曲段存在“凹岸侵蝕,凸岸堆積”的現象。法國羅納河上的圣貝內澤橋始建于1177年,13世紀和15世紀曾大修和重建,1668年被廢棄。1669年的大洪水沖毀了河流右岸的橋墩,后來左岸的殘橋(圖7左側圖中粗實線)成為旅游景點——圣貝內澤斷橋(圖7右照片)。通過比較斷橋處河流左右岸附近河水的深淺及流速差異,說明該斷橋能保存至今的原因。【答案】橋梁修建在河流的彎曲河段,右岸為凹岸,水深、流急,對河岸的沖蝕強烈;(5分)左岸為凸岸,河水淺、流速慢,河岸較少受沖蝕,對斷橋的沖蝕作用很弱。(5分)(2013高考題山東卷)1.(2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年降水量僅200mm左右但蒸發量達1600mm的銀川平原,因黃河貫穿,湖泊眾多,加之賀蘭山的“守護”,盛產稻米、枸杞等名特優產品,有著“塞上江南”的美譽。圖6為銀川平原及周邊區域圖,圖7為該區域地貌景觀示意圖。20003556圖例等高線長城山峰枸杞沙漠河閘河渠城市河銀川山黃石嘴山106°E38°N銀川黃河P賀山蘭蘭賀指出圖7中P處的地貌類型,并說明其形成過程。(6分)沖積扇(洪積扇)。山區河流流出山口,流速減緩,其攜帶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積。地質構造圖的判讀技巧【方法規律】地質構造圖分為剖面圖和平面圖,在判讀時先要分清是平面圖還是剖面圖,然后再根據以下步驟進行判斷分析。(1)確定巖層及新老關系:通過圖例可以了解圖示地區出露哪些巖層及其新老關系。(2)判斷地質構造:根據巖層的新老關系分析圖內的地質構造特征,分析圖示是向斜還是背斜;結合巖層的斷裂和移動特點判斷出斷層構造。(3)判斷巖層的特定情況。①若地層出現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層所代表的年代發生了地殼隆起,使當地地勢抬高,終止了沉積過程;二是當時有沉積作用,地殼隆起后,原沉積物被剝蝕完畢;三是當時、當地氣候變化,沒有了沉積物來源。②若侵蝕面上覆有新的巖層,說明是由該地地殼下沉或相鄰地區地殼上升形成的。③若地層中有侵入巖存在,說明圍巖形成之后又發生了巖漿活動,巖漿活動晚于圍巖形成時代。(2011年高考北京卷)圖1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觀“南天一柱”照片。讀圖,回答第1題。1.該景觀A.形成受海水侵蝕的影響B.表現出石灰巖沉積特點C.反映熱帶自然景觀特征D.在冬季觀賞的效果最佳【答案】A3.圖2為某區域地質剖面示意圖。圖中甲地層褶皺后,該區域先后發生了沉積巖Ⅰ沉積巖Ⅱ花崗巖侵蝕面圖例甲A.沉積作用、侵蝕作用、巖漿侵入B.巖漿侵入、侵蝕作用、沉積作用C.巖漿侵入、沉積作用、侵蝕作用D.侵蝕作用、沉積作用、巖漿侵入D甲(2013高考題北京卷)讀圖5,回答第8、9題。

8.甲地為峰林,同類景觀多出現在①蘇②湘③滇④新⑤桂⑥內蒙古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⑤⑥9.圖中A.甲處侵蝕作用最強烈 B.乙處由內力作用形成C.丙處易發生滑坡現象 D.丁處是典型的背斜山

CC(2011年高考天津卷)圖4為兩種地質現象示意圖,圖5為華北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結合圖文材料,回答8-9題。8.發生圖4所示兩種地質現象共同的必要條件是A.突發地震B.坡度較大的山地C.連降暴雨D.地表堆積物較多9.圖5所示的四處房屋,陽光射入時間最長,且受圖4所示地質災害威脅最小的是A.aB.bC.cD.d【答案】B【答案】B滑坡:是指斜坡上的不穩定巖體或土體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動面整體向下滑動的現象。一般由降雨、河流沖刷、地震、融雪等自然因素引起。近年來,由于人為工程活動引發的滑坡比例明顯增加。在農村,滑坡也俗稱“走山”、“垮山”和“山剝皮”等。

滑坡示意圖滑坡體A:原土體坡面D:滑坡后坡面E:滑坡面泥石流:指山區溝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或庫塘潰壩等水源激發,形成的一種挾帶大量泥砂、石塊等固體物質的特殊洪流。往往突然爆發,山谷如雷鳴.渾濁的流體在很短時間內將大量泥沙石塊沖出溝外,在寬闊的堆積區橫沖直撞、漫流堆積,常常給人類生命財產造成很大危害。泥石流示意圖上游地形多為三面環山一面出口的瓢狀或漏斗狀中游地形多為狹窄陡深的峽谷,谷床縱坡坡降大滑坡、泥石流時間分布特點:

1.泥石流:一般爆發是受連續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的激發,所以往往具有明顯的季節性規律。

2.滑坡:表現出常發性,由于誘發因素很多,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均以外界誘發因素為引發條件。滑坡一般在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時多發,尤其是大雨、暴雨、久雨中多發。空間分布特點:主要發生在山區地域上的總特點:廣泛性和相對集中性比較異同(2011年高考上海卷)(八)右圖表明,河流流速不同搬運物資顆粒大小不同。19.根據該關系圖,河流能夠搬運鵝卵石的流速至少是A.100㎝/s

B.200㎝/s

C.300㎝/s

D.400㎝/s

20。當流速低于某一物質搬運速度時,該物質會發生沉積,據圖可以推測在一般情況下,河流某一河段自上而下隨著流速逐漸降低先后沉積的是A.黏土、粗砂、礫石、石塊

B.黏土、石塊、粗砂、礫石

C.石塊、礫石、黏土、粗砂

D.石塊、礫石、粗砂、黏土【答案】B【答案】D(2011年高考江蘇卷)某同學騎自行車自甲地向乙地持續行進,進行野外考察。該同學利用手持GPS接收機每間隔60秒自動記錄一次位置。圖5是考察線路地質剖面圖,圖6是GPS所記錄的位置分布圖。據此回答11~12題。11.圖5中①、②、③所對應的地質構造依次是A.向斜、背斜和斷層

B.斷層、向斜和背斜C.背斜、向斜和斷層

D.背斜、斷層和向斜12.與圖6相對應的剖面圖是A.a圖

B.b圖

C.c圖

D.d圖【答案】C【答案】D(2013高考題海南卷)圖1為某半島地形圖。讀圖1,完成1~3題。1.該半島火山活動頻繁,是因為受到()A.太平洋板塊張裂的影響B.印度洋板塊張裂的影響C.印度洋板塊擠壓的影響D.太平洋板塊擠壓的影響2.當地居民穩定的用電來源于()A.地熱能 B.風能C.水能 D.太陽能3.7月份該半島可能出現()A.冰川與巖漿相映 B.極晝C.成群的企鵝 D.臺風【答案】1.D2.A3.A(2013高考題江蘇卷)圖3是某流域地質簡圖,甲、乙、丙三地有礫石堆積物(見圖3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礫石堆積物中發現了金剛石。讀圖回答7~8題。7.含金剛石堆積物的成因是A.冰川沉積 B.流水沉積C.風力沉積 D.風化殘積8.圖中可能找到金剛石礦的地點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答案】B原生金剛石是在地下深外處(130--180Km)高溫(900--1300℃)高壓(45--60)&215;108Pa下結晶而成的,它們主要儲存在金伯利巖或鉀鎂煌斑巖中,其形成年代相當久遠。金伯利巖型鉆石產地,如南非金伯利礦,約形成于距今33億年前,這個年齡幾乎與地球同歲;而鉀鎂煌斑巖型的鉆石產地,如澳大利亞阿蓋爾礦、博茨瓦納奧拉伯礦,雖說年輕,也分別已有15.8億年和9.9億年了。藏于如此大的地下深處達億萬年之久的鉆石晶體要重見天日,得有助于火山噴發,熔巖流將含有鉆石的巖漿帶入至地球近地表處,或長途遷徒沉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