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前輔導生物實驗_第1頁
高考考前輔導生物實驗_第2頁
高考考前輔導生物實驗_第3頁
高考考前輔導生物實驗_第4頁
高考考前輔導生物實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0高考考前強化生物實驗(2009安徽理綜)29、Ⅱ、(7分)某生物興趣小組調查發現,在黃瓜幼苗期噴灑一次乙烯利溶液(100~200mg·L-1),可促進多開雌花,提高黃瓜產量。但乙烯利濃度低于或高于這個范圍時,其作用效果尚不清楚。請設計實驗,探究乙烯利濃度對黃瓜開雌花數量的影響。材料用具:2~3片真葉的盆栽黃瓜幼苗若干、乙烯利溶液(300mg·L-1)、蒸餾水、噴壺……方法步驟:(1)將黃瓜幼苗平均分成A、B、C、D四組。(2)

。(3)

。(4)連續觀察6周,記錄并統計

。實驗結果預測:(請在圖中將預測的結果以折線的形式表示)(2009全國Ⅰ卷)32.已知2H2O2=2H2O+O2可以通過反應過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從氣泡從溶液中釋放的速度)來判斷H2O2的分解速度,請用所給的材料和用具設計實驗,使其同時驗證過氧化氫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寫出實驗步驟、預測試驗結果、得出結論,并回答問題。實驗材料及用具:適宜濃度的H2O2溶液、蒸餾水、3.5℅

溶液、0.01℅牛過氧化氫酶溶液、恒溫水浴鍋、試管。(1)實驗步驟:①

。37℃恒溫水浴鍋中10分鐘。②

。③

。④

。(2)實驗結果預測及結論:

。整個實驗中,不同處理的試管中O2的釋放速度從快到慢依次是:甲試管里氣泡的釋放的速度最快,乙試管較慢,丙試管無氣泡放出。由此得出的結論是:。(3)如果僅將實驗中的恒溫水浴改為80℃,重復上述實驗,O2的釋放速度最快的是:

,原因是:

。(2009福建理綜)26.Ⅰ.右圖表示的是測定保濕桶內溫度變化實驗裝置。某研究小組以該裝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條件下呼吸作用的情況。材料用具:保溫桶(500mL)、溫度計活性干酵母、質量濃度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蠟油。實驗假設: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呼吸作用比無氧條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熱量更多。(1)取A、B兩裝置設計實驗如下,請補充下表中內容:裝置方法步驟一方法步驟二方法步驟三A加入240ml的葡萄糖溶液加入10g活性干酵母①

B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卻的葡萄糖溶液②

加入石蠟油,鋪滿液面(2)B裝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

,這是控制實驗的

變量。(3)要測定B裝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溫度變化量,還需要增加一個裝置C。請寫出裝置C的實驗步驟裝置方法步驟一方法步驟二方法步驟三C③

加入石蠟油,鋪滿液面(4)實驗預期:在適宜條件下實驗,30分鐘后記錄實驗結果,若裝置A、B、C溫度大小關系是:

(用“<、=、>”表示),則假設成立。(2009廣東生物A卷)36.小王發現黑暗中生長的大豆幼苗比陽光下生長的大豆幼苗高得多。請設計一個實驗方案,探究不同光照強度對大豆植株高度的影響,并預測實驗結果。實驗材料和用具:大豆種子(200粒)、光照培養箱(光照強度范圍0—10000Lux,溫度、濕度等均可自行設定)、培養皿、直尺等。實驗方案:實驗結果測試:(2009江蘇卷)31.酶解法制備原生質體的原理是利用酶溶液對細胞壁成分的降解作用。蝸牛酶液從蝸牛(以植物為食)消化腺中提取;果膠酶、纖維素酶從微生物中提取。為了研究不同酶液的酶解效果,某實驗小組取無菌煙草幼葉,切成相同大小的小片,等量放入6支試管中,試劑用量和實驗結果列于下表。請回答有關問題。

試管編號項目IⅡⅢⅣVⅥ

蒸餾水(mL)201111

緩沖液(mL)0210.50.50.5果膠酶液(mL)0000.500蝸牛酶液(mL)00000.50纖維素酶液(mL)000000.5實驗結果(綠色深淺程度)---+++++++++(1)實驗過程中,需要輕搖試管,其目的是

,使原生質體從葉小片中游離出來,以便觀察懸浮液綠色的深淺。(2)從綠色的深淺可推測:蝸牛酶液酶解效果最好,原因是蝸牛酶液含有

等多種酶。該實驗中

是空白對照組,其設置意義是

。(注:“+”越多表示綠色越深,“一”表示顏色無顯著變化)(2008江蘇生物)某同學進行實驗,甲圖為實驗開始狀態,乙圖為實驗結束狀態。請在乙圖所示實驗結果的基礎上繼續實驗,探究蔗糖的水解產物能否通過半透膜。增添的實驗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試劑、試管、滴管、水浴鍋等。(1)設計出繼續實驗的簡要步驟:

。(2)預測實驗現象并作出結論。一、實驗設計(驗證性、探究性)常見題型二、實驗設計中的原則三、主干知識內容相關實驗四、常用的實驗方法及對結果的處理分析分析—結論型【例1】為了探究植物的生長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進行了如下的實驗:選取相同的花盆和同樣的植物,按下表給定的條件進行。號碼選用的土壤澆水量光照時間施肥量說明1壤土++++++++++號的個數代表澆水量的多少或光照時間的長短或施同種肥料的多少2粘土+++++++++3壤土+++++++++4粘土+++++++++5壤土++++++++++6(1)1、2號盆中的植物在實驗中其他因素的設定都是相同的,惟一不同的因素是

,因此對比這兩盆植物的生長情況,我們要研究的課題應是《

對植物生長會造成什么影響》。(2)為了研究施肥多少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應對

盆植物生長情況作比較。(3)比較2號和4號植物的生長情況,能不能得出比較科學的結論?為什么?(4)為了通過與4號盆比較確定澆水量的多少對植物生長的影響,請你在表格中對6號盆的土壤、澆水等情況作出合理的設定:

。解析:本題給出了實驗過程,要求學生對實驗過程進行分析;考查學生基本的實驗分析能力。⑴根據圖表所示內容,1、2號盆中的植物在實驗中除了選用的土壤不一樣外,其他因素的設定都是相同的。即單一變量為土壤,所以研究課題應為不同的土壤對植物生長造成的影響。⑵在研究施肥多少對植物生長的影響這一課題中,我們要控制的單一變量為所施肥料的多少;只有3號和5號,除了施肥多少不一樣外,其余條件相同。⑶2號和4號植物的生長環境中有兩個變量,不能得出比較科學的結論。⑷要求學生在設計實驗的過程中會運用單一變量原則。設計—預測型【例2】玉米是我國種植的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它有高稈和矮稈兩個品種。已知適宜濃度的赤霉素能促進莖的伸長生長,但這種促進作用對同種植物高稈品種和矮稈品種的效果是否—樣呢?請設計一個小實驗進行探究。材料用具:長勢正常的純種高稈玉米和純種矮稈玉米幼苗若干,配制好的完全培養液,適宜濃度的赤霉素溶液,培養瓶等必需用品。(赤霉素的使用方法不作要求)實驗步驟:第一步:設置四組實驗A組:完全培養液+高稈玉米幼苗;B組:完全培養液+矮稈玉米幼苗;C組:

;D組:

。第二步:

。第三步:記錄各組玉米莖稈的高度。預測結果和結論:①

。②

。③

。審題①瀏覽試題②明確要求③挖掘條件

類型分析驗證性實驗題探究性實驗題實驗目的試題中已知,用線畫出即可把試題中提出的問題變為陳述句實驗假設不需要假設對探究問題提出一種可能性原理分析實驗原理即實驗所依據的科學道理,涉及到生物學及相關學科中的哪些方法和原理。要結合課本所學知識,并充分利用題中給出的實驗條件,來確定實驗原理。材料分析一般試題會給出材料用具,但完全開放性試題要求根據實驗目的,自主選擇實驗材料和用具(原則:不要少用也不要多用)。變量分析步驟1獲取實驗中的變量(惟一不同的量),將材料用具用1、2、3…等進行分組標號。步驟2①不施加實驗變量(自然條件或模擬自然條件)設為對照組;②施加實驗變量,設為實驗組;(也可能是相互對照)③控制無關變量,即其他條件相同。(考慮可操作性原則和重復原則)步驟3根據反應變量,反應或培養一段相同時間后,尋找具有可操作性的觀察指標(特異顏色變化、沉淀反應;形態結構、生理特征變化等),或測定指標(生長發育速度、生化反應速度等)、記錄數據。結果分析根據實驗原理確定已知實驗結果,并對實驗結果進行準確描述對應假設,分類討論:①實驗組和對照組無顯著差異,實驗變量無影響;②實驗組比對照組好,實驗變量有利;③實驗組比對照組差,實驗變量不利。(如果是相互對照,也分類討論)實驗結論對應實驗目的做出肯定結論表達將實驗分析的成果用語言、文字、圖表曲線予以表達檢查檢查實驗設計及語言表達有沒有科學性錯誤探究性實驗與驗證性實驗設計思路比較問題—假設型

【例3】請回答下列與免疫有關的問題:(1)下面是科學家根據自然免疫的原理,研究人工免疫、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實驗過程,分析回答:①該實驗的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注入的加熱殺死的肺炎雙球菌雖已死亡并失去毒性,但其__________________仍能引起小鼠機體的免疫反應。小鼠產生的抗體是由____________細胞中的____________合成的,其化學本質是____________,產生后主要分布于小鼠的____________中。(2)有人注射了一種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間未患流感,但一段時間后流感再次流行時,卻患了流感。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從以下選項中選取)()A.流感病毒發生了突變B.抗體在體內存留時間短C.第二次流行的流感病毒與注射的流感疫苗不是同種類型D.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統受損(3)在防疫工作中,從破傷風患者體內獲得血清,給未注射過破傷風類毒素的人發生外傷時注射也能治療或緊急預防。請你設計實驗對此加以證明。實驗材料:一批體重50g左右,身體狀況相近的小白鼠,注射器等。實驗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步驟: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預期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評價—修正型【例4】某生物學興趣小組在研究性學習中發現:飼養的實驗小白鼠群體中,一對正常尾的雙親鼠生了一只短尾的雄鼠。怎樣判斷這只短尾的雄鼠的產生,是基因突變的直接結果,還是由于它的雙親都是隱性短尾基因的攜帶者造成的?若只考慮常染色體遺傳,探究如下:㈠提出假設假設①:雙親都是隱性短尾基因的攜帶者假設②:短尾的雄鼠為隱性突變假設③:短尾的雄鼠為顯性突變㈡設計實驗:將這對正常尾的雙親中雌鼠與短尾的雄鼠交配,觀察其子代尾的表現型㈢實驗結果:子代出現正常尾的鼠和短尾的鼠㈣結論:雙親都是隱性短尾基因的攜帶者你對此實驗方案有何評價?若有缺陷,請指出并改正或補充。實驗修正題一般會出現以下錯誤:(1)缺少對照實驗;(2)違反單一變量原則;(3)實驗過程違反科學性原則;(4)違反隨機性原則(調查類實驗);(5)不遵循平行重復原則(如探究酶的最適溫度、pH等溫度或pH的梯度設置不合理);(6)實驗群體數量小,可信度差(如遺傳規律類實驗題)。學習—創新型【例5】現在已知“多巴”可以在人體內轉化成“多巴胺”;而一種名為“利血平”的藥物可耗竭神經末梢中的多巴胺。為了驗證“多巴胺缺乏是引起運動震顫的原因”,請你依據所給的材料和用品來補充和完善實驗設計的方法步驟,并預測實驗結果。(一)主要實驗材料和用品:小鼠、生理鹽水、用生理鹽水配制的一定濃度的利血平溶液、用生理鹽水配制的一定濃度的多巴溶液等。(二)實驗步驟:①把生長發育狀況相同的健康小鼠分為數量相等的A、B兩組。②A組注射一定濃度的利血平溶液,B組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隨后在相同的條件下飼養,觀察并記錄小鼠的運動狀況。③繼續實驗:A組

,B組

。繼續飼養,觀察并記錄小鼠的運動狀況。(三)預測實驗結果:①A組鼠

。②B組鼠:

。主干知識相關實驗----代謝與調節回答以下與代謝和調節有關的實驗問題。下圖實驗裝置可以用來測量植物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

(1)若用裝置A測量一定光照強度和CO2濃度下的植株的光合速率,裝置A中的液體應為

溶液。(2)為了校正由于溫度和外界氣壓變化引起的氣體體積變化,此時,裝置B瓶內應如何設置?

。(3)用上述裝置測定一定光照條件下,植株的光合作用速率。實驗開始時,圖中有色液體處于“0”的位置,兩套裝置建成靜置2小時后,實驗結果如上圖所示:甲圖液柱高度差讀數為160cm3,乙圖高度差讀數為40cm3,假定植株葉面積總數為300cm2,該植株的光合速率為_____________cm3dm-2h-1。(4)若要利用上述裝置來測定植株的呼吸速率,則應對裝置作如何調整?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干知識相關實驗----代謝與調節

當體內胰島素含量過高時動物會出現驚厥、昏迷現象(低血糖晚期癥狀)。現有如下材料,請設計實驗證明:當動物出現低血糖晚期癥狀時,靜脈注射葡萄糖溶液可緩解上述癥狀。材料用具:健康狀況相同的健康小白鼠數只,1ml注射器、50%葡萄糖溶液(每次用量0.01ml/g體重)、生理鹽水、用生理鹽水配制的胰島素溶液(2U/ml)(每次用量0.1ml/10g體重)。實驗步驟:(1)獲得實驗材料并分組:取數只身體狀況完全相同的健康小白鼠平均分成甲、乙兩組,同時注入等量的

溶液,當

時,進行下面的實驗操作。(2)實驗組:甲組小鼠及時靜脈注射

。(3)對照組:乙組小鼠同時靜脈注射等量的

。(4)培養觀察:在相同培養條件下培養,觀察小白鼠情況。預期實驗結果:

。實驗結論:

。主干知識相關實驗----生殖遺傳進化

某噬菌體的A基因可分為A1-A66個小段,一生物學家分離出噬菌體A基因的4個缺失突變株:J突變株缺失A3、A4、A53個小段;K突變株缺失A2、A32個小段;L突變株缺失A4、A5、A63個小段;M突變株缺失A1、A2、A3、A44個小段。將一未知的點突變株與缺失突變株J或L共同感染細菌時,可產生野生型的重組噬菌體;若與缺失突變株K或M共同感染細菌時,則不會產生野生型重組噬菌體,由此結果判斷,未知突變株的點突變的點突變是位于A基因的哪一小段中?

A.A2B.A3C.A4D.A5主干知識相關實驗----生物與環境

北阿爾伯達的一個工廠把產酸的化學品排入到空氣中,工廠東面有一個湖,湖底是石灰石的,但湖水的pH值已從原來的6.8降低到5.7,雖然酸性沉積一直在增加,湖水的pH值保持在5.7不變,湖中原有的魚是河鱸和鮭魚。釣魚運動員抱怨說,自從工廠開辦以來,魚資源已經減少。工廠的科學家們設計了一個實驗,證明工廠放出去的化學品與魚資源的減少沒有關系。科學家取一只大容器,盛放湖水,維持pH值在5.7。從湖里找來大魚放在該容器內,喂以蛋白質飼料。在這樣的條件下,魚正常成長。假定你是一個獨立的仲裁委員,受雇于垂釣運動委員會,來對該項實驗評估,列出你要得到的附加信息,并列舉說明你要用什么方法去得到這些信息。解析:本題以調查工廠放出去的化學品與魚資源的減少的關系為載體,考查考生影響生物生存的生態因素和實驗分析能力。本實驗的設計方案中沒有考慮魚的生活受多種因素影響的:該實驗設計測量不出下列因素,而這些因素都是對河鱸和鮭魚有影響的:

A、酸對河鱸和鮭魚的食物數量多少的影響

B、酸對河鱸和鮭魚的魚卵或幼魚的影響

C、由于季節性干涸造成的pH值季節性漲落的影響

D、由于酸的分解作用而進入水域的重金屬量的多少…………為了說明上述第1點,必須完成一項研究,即決定各種浮游生物,小水生昆蟲和鯉科小魚的多少。如果這個食物網的某些環節下在喪失,則有必要去研究酸是否對此有影響。為說明上述第2點,可以在酸化水中飼養魚卵和幼魚,魚的數量減少可能是上述第一點和第二點結合的結果,所以人工飼養幼魚可能會給出不可靠的結果。對于季節性漲落,應該對全湖采水樣,做仔細徹底的記錄至少一年,這一因素可能和第二點相符合,因為魚卵或繁殖更受低pH值的影響。重金屬是累積的毒素,人工飼養的魚與湖里吃污染物的魚相比,并不暴露在相同水平的毒素中,應該在湖水中、魚飼料中以及河鱸和魚體中檢測如鉛這樣的重金屬含量。所以這些因素都說明,酸的影響是長期的,在容器里短期飼養的魚不可能給出可靠的結果。這種研究必須以年為周期來實施,而且要與該工區其他湖水情況作比較。常用的實驗方法

不同的實驗,實驗的不同材料,實驗的不同目的采用的實驗方法不同。常規實驗的方法歸納為以下9種:1、顯微觀察法。如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2、直接觀查法。豌豆的高矮、豆莢的形狀、花的位置等遺傳實驗。3、示蹤原子法。如T2噬菌體浸染大腸桿菌的實驗中用S35和P32分別標記T2噬菌體的外殼蛋白和DNA。4、加法創意。如用飼喂法研究甲狀腺激素的實驗,用注射法研究生長激素的實驗,用移植法研究性激素的實驗等。5、減法創意。如用閹割法、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