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思政論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回顧與思考_第1頁
【經典思政論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回顧與思考_第2頁
【經典思政論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回顧與思考_第3頁
【經典思政論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回顧與思考_第4頁
【經典思政論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回顧與思考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5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回顧與思考【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自1984年至今,經歷了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三個階段。本文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簡要歷程,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的主要數據,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的對策思考。【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回顧思考1984年,中國高等教育專業與學科體系中有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和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科的設置、建設與發展,經歷了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三個階段,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黨中央高度重視、專家學者共同努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繼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設立,可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初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的討論。1980年8月11日,《光明日報》刊登了題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科學》的文章。1982年,中宣部、教育部聯合召開政治理論教育座談會,一致認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科學。1983年7月1日中共中央批轉的《國營企業職工政治工作綱要》(試行)指出:“中央和地方要籌辦以培養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干部為目標的政治院校。現有的全國綜合性大學、文科院校,各部、委、總局所屬的大專院校,有條件的都要增設政治工作專業或政治工作干部進修班”,“要經過若干年的努力,在全國形成一個初級、中級和高級的政治工作干部的教育訓練體系”,“努力造就一大批思想政治工作能手,一大批精通思想政治工作的專家”。1984年4月,教育部發出《關于在十二所院校設置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意見》,決定在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西南師范學院、北京鋼鐵學院、東北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大連工學院等12所高校首批招收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同年6月,教育部又發出《關于在六所高等院校開辦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第二學士學位班的意見》,批準清華大學、北京鋼鐵學院、北京師范學院、大連工學院、西安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6所高校招收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第二學士學位生,培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骨干。1984年12月,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在上海成立。至今已擁有31個省區市、軍隊院校系統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團體會員33個。1985年創辦會刊《思想教育研究》。2004年9月成立學術委員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及學術委員會在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方向、理論研究、學科建設、課程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專業化、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科學化以及溝通信息、總結交流經驗、團結隊伍等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引領作用。1987年5月29日,中共中央發布《關于改進和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決定》,指示“有關院校要認真辦好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辦好第二學士學位班,并創造條件培養這方面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為造就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專門人才開辟一條新路。”為了落實這一決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在修訂碩士、博士研究生專業目錄時,在政治學一級學科中增設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在軍事學一級學科中增設了軍隊政治工作學專業。根據1987年9月20日國家教育委員會印發《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培養碩士研究生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精神,復旦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浙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大連工學院、北京鋼鐵學院、北京師范學院等10多所高等院校從1988年起首批招生。1990年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正式通過相關學校的碩士學位授予權。到專業建設十周年的1994年,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本科生、第二學士學位生、碩士研究生招生培養情況大致如下:47所學校招收本科生8800人,畢業3500人;18所學校招收11屆第二學士學位生2800人,畢業2300人;261994年6月林泰、陸慶壬、鄭永廷、邱偉光、張耀燦、劉廷亞向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國家教育委員會提交《六教授關于設立博士學位點的建議書》,強調設立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博士點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論證了設立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博士點的可行性和現實性。早在1991年,中國人民大學許征帆教授領銜招收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馬克思主義原理)的博士生。1995年,國務院學位辦委托許征帆先生與張靜如先生等到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等學校進行調研,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教學、科研和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情況作綜合評估。專家組得出的結論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經過十年建設,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存在著理論性不強和本科、第二學士學位和碩士生專業層次不夠清晰的問題,建議與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合并,發揮綜合優勢,共同建設博士點。這一建議得到采納,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國家教育委員會頒發的《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中,在法學門類下、一級學科政治學中有了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和相應的碩士點、博士點,代碼為030205。本科專業名稱沒有變動,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首批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全國只有三所高校: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與華中師范大學合作)、清華大學(與首都師范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合作)。1997年首次招收博士研究生。本科層次的政治教育(師范)與思想政治教育合并,名稱統一為思想政治教育,設置師范與非師范兩個專業方向。既可授法學學位、也可授教育學學位。從此,形成了本科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和研究生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名稱上的不一致。從1996年至2003年,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博士點的評審工作進行了四次(1996年、1998年、2000年、2003年),在高等院校、軍事院校、黨校系統中,共有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171家,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8家,即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浙江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復旦大學、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以及首都師范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師范大學、河北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山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陜西師范大學、中共中央黨校、吉林大學;其中政治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7家: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中共中央黨校、吉林大學;國家級重點學科為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等三家。1995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決定設置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列入碩士、博士招生目錄。許多人包括業內人士,甚至長期從事這兩個專業教學和研究工作的同志,都存在不理解和不清楚的問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產生了諸多問題。第一,“與”不是兩者簡單的相加。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當時包括馬克思主義原理、中國革命史、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世界政治經濟和國際關系四個相對獨立的專業研究方向,再與思想政治教育合并,內涵和外延就不是量的變化了。不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加上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加上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而是兩者的融合。就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質與特點而言,它不是一個簡單的專業,而是多學科的綜合。要發揮原來兩個學科、“五個專業”的特點和優勢,取長補短,相互融合,才能建設好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新學科。第二,需要加深對“教育”兩個字的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曾有人建議定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是原來兩個專業的共同屬性。就前者而言,不是簡單地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而是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育問題,也就是如何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育;關于后者,不是簡單地研究思想政治問題,而是如何進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問題。總之,要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問題。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的設立,是加強馬克思主義在國家政治意識形態中的指導地位、繁榮和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需要;是加強與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是開展整體性馬克思主義研究、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需要;而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中上述問題的存在及其解決,也是催生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的原因之一。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2005年12月23日發布的學位【2005】64號文件指出:“為了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研究、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推進黨的思想理論建設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等學校教育教學中的指導地位,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培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經專家論證,決定在《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中增設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及所屬二級學科。”從此,思想政治教育成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下設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5個二級學科中的一個。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名稱在本科、碩士、博士三個層次得到統一。2008年4月又增設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二級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共包括6個二級學科。截至2006年1月,國務院學位辦對申報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及所屬5個二級學科博士點進行評審和調整,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學位點擁有一級學科博士點21個、碩士點7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13個,其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52個,馬克思主義發展史26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47個,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22個,思想政治教育66個,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待設;二級學科碩士點842個,其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204個,馬克思主義發展史100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189個,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96個,思想政治教育253個,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待設。本科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辦學點300多個。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27次會議和學位〔2010〕18號文件精神,決定委托省(自治區、直轄市)學位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學位委員會進行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初審和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審核工作。目前此項工作正在進行之中。2007年,經過評審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成為國家級重點學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為南京師范大學、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南京政治學院,思想政治教育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為東北師范大學、中山大學;國家重點(培育)學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復旦大學、中山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為武漢大學。經過兩次評審,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設置了3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07年第一批18家:北京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復旦大學、廣西師范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吉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清華大學、山東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武漢大學、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中山大學。2009年第二批16家:河北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江西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陜西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南大學、新疆大學、浙江大學、中共中央黨校、中南大學。上述單位中除新疆大學外都有思想政治教育二級學科博士點。目前,共有21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2007年第一、二批:天津師范大學、河北師范大學、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第三批: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遼寧師范大學、牡丹江師范學院、聊城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大學、長江師范學院、西華師范大學、貴州師范大學、云南師范大學;2009年第四批: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淮陰師范學院、信陽師范學院、華南師范大學、西南大學、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第五批國家級特色專業中沒有思想政治教育。另據不完全統計,北京科技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西南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等思想政治教育二級學科成為各省市重點學科;也有一定數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是各省市的特色專業。隨著思想政治教育學位點和辦學點的增加,經過學界同仁的共同努力,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獲得了教育部重大公關項目和國家社科基金等一批高層次立項,出版了一批高水平的學術著作,發表了大量高質量學術論文,獲得了不少高級別獎勵,教材建設和課程建設也獲得了高層次獎項。如:張耀燦、鄭永廷、劉書林、吳潛濤等著的《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獲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張耀燦主編的《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工作史論》為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國家教委重點教材,2002年獲得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2010年,《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入選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編寫教材項目。2006年華中師范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2009年合肥工業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入選國家級精品課程。另有首都師范大學的《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華中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學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等分別成為有關省市的精品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設置、建設與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