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回族自州 臨夏回族自治州大學 臨夏回族自治州旅游景點_第1頁
臨夏回族自州 臨夏回族自治州大學 臨夏回族自治州旅游景點_第2頁
臨夏回族自州 臨夏回族自治州大學 臨夏回族自治州旅游景點_第3頁
臨夏回族自州 臨夏回族自治州大學 臨夏回族自治州旅游景點_第4頁
臨夏回族自州 臨夏回族自治州大學 臨夏回族自治州旅游景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臨夏回族治州

臨回自州片臨夏歷史悠久,是遠古人類生息繁衍地之一。五千年前就有民居住生,千年前秦漢王朝就設縣、置、郡。中名:外名:別:

臨夏回族自州linxiahuizuzizhizhou河湟雄鎮

所地:面:人:

甘肅省中南8169平方里109.76萬臨夏歷史悠久是遠古人類生息衍地之一。五年前就有先民居住生活,兩千年前秦漢朝就設縣、置、建,稱抱,后改導河、河州,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古絲綢之路南道之要,唐番古道之重鎮,茶馬互市之中心,明代著名的四大茶馬司之一,有“河湟雄鎮之1949年月22臨夏解,1956年11月19日立臨夏族自治州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臨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黃河上游,甘省中部西南面,東臨河與定西地區相望,西倚巍峨雄壯的積石山與青海省毗鄰,南靠奇峻翠秀的太山甘南藏族自治州界北瀕湟水與蘭州市接壤地青藏高與土高原渡地帶??偯娣e8169平方公里。州內山谷平地少地勢西南高,北低,西南向東北遞降,傾斜盆地狀態,均海拔2000米。自治州大部分地區屬溫帶半干旱氣候,西南部山區高寒陰濕東北部干旱河平川溫和。冬無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氣適宜。年平均氣6.3,高氣溫℃最低氣溫零下℃,年平均降雨量537毫,蒸發量至1745毫米,日照時數2572.3小,霜期137天特色化位置臨夏州地處黃土高原青高的過渡帶,又回、東鄉保安、撒拉、土、藏等多個民族化的交匯點,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獨特的地域孕育了臨夏多姿多彩的特色文化。——夏花兒蓮花山榮譽臨夏花兒是傳唱在回、漢、東鄉、保安、撒拉、土和藏、裕固等眾多的民族當中,流傳于甘肅青海、新疆和陜西、四川部分地區,源于甘肅臨夏的高腔山歌,被人們稱西北之、西的百科全”享譽中外。代表作臨夏花兒分河州花”和“花山花兒”(洮岷花兩大類型。河州花兒又“年”,在花兒中流傳最廣,響最大。其格律奇特,韻律別致,在中華詩律中獨樹一幟。河

蓮花山州花兒的曲調用“令”來稱呼曲調豐富在余種以上最代表作的曲令河州大令《尕馬兒令紅令令令》等“花山花”(洮岷花)歌詞純正樸實,格律自由獨特,曲調高亢奔放,在內容上有“散花和整”之分,在形式上則“單套和“雙套”之別,花呀、蓮葉”作為每一首花兒的尾聲,為嫵媚的蓮山更是添葉增色。諺語說花兒”本是心上的話不唱呀由不得自家在臨夏的田間地頭間牧場到處都可以聽到悠揚的“花兒歌聲?;ā绷似綍r散唱外,一年四季都有朝山賽歌花兒勝會,據統計,臨夏州境內,大型“花兒”會就有100多處,其中以松鳴巖花兒會、蓮花山花兒會、蓋新坪花兒會、炳靈寺花兒會因其規模之大、影之廣被稱為花兒歌會之最?!R互市編輯本段

歷史故“茶馬互市是耕民族游牧民族之間以物易物的特殊貿易形式,在我國民族與貿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古河州作為絲綢之路唐古、川古道之紐帶,茶馬貿易由來已久?;又莸牟桉R互市始自唐宋,興盛明代唐“驅馬市茶”,時中原王朝與吐蕃各取所需,茶馬互易。宋神宗九年,在河州設立官辦市場(榷場易司專管,招募各地商人交易,后又設馬場,茶馬貿易迅速發展起來。金、元時期,統治者來自漠北,戰馬耕畜不缺,茶馬互市一度中斷;明洪武七年,河州城內設茶馬,主“收放茶斤,招易番馬“萬馬騰驤,殆成云”之繁榮景象,蔚為壯觀。茶馬司初,公平交易,后推行金牌信符制,壟斷買賣,茶貴馬賤,官辦貿易遂之蕭條,時乾隆年間,撤消茶馬司。期間,民間茶馬貿易日趨活躍,南關客棧十座,四方商賈云集焉為之寫照。茶馬互市的持續繁榮,推動了農牧經濟的互補發展,增進了各民族之濟文化的廣泛交流,也培育了臨夏人“善商”的特長使臨夏地區發成為西部物資集散“旱碼頭”在開放開發的新時期古的旱頭不斷煥發著生機與活力。編輯本段

重要志——河州彩彩陶王

彩陶王彩陶是人類應生產、生活而產生的用具,它的出現是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的重要標志。河州彩的密集出土,既使臨夏享有中國彩陶之鄉”美譽,又見證了臨夏為人類發祥地一,把臨夏的歷史提前了5000。河州彩陶多姿多彩,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半山類型、馬廠類型家文化、辛店文化和寺文化四個文化類型各具風韻。各陶器造型異,有瓶、盆、壺、缽、罐、碗,表面飾以精美的花紋,紋飾多以黑、橙、褐、紅、灰色為主的平行線曲、交叉線同心圓渦形紋組成。河州彩陶最負盛名的是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的陶器,其代表作為1954年土于積石山縣三坪村、被郭沫若先生稱“陶王”的雙耳四鋬彩陶甕,為家一文,現珍藏于中國國博館。臨夏的先民在河州大地創造了燦爛輝煌的彩陶文化,境內發掘的370余古文明遺址,就出土了大量的彩陶器皿,佐證了遠古時期的臨夏就是人類生息繁衍的樂土,演繹了臨夏這方熱土的人們生生不息文之旅?!又荽u河州磚雕,源遠流長,發端北宋,成熟明清完善于當代,是臨夏民族建筑裝飾藝術別具一格的集中體現,蜚聲隴上,著稱于世。自古以來,河州磚雕裝點于墻壁門楣榍頭、屋臺、甬道側壁等處,始終閃耀著藝術的光彩。河州磚雕多以梅蘭竹菊、山水花鳥、珍饈佳肴、八寶博品等物象為題材,富有濃郁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州磚雕捏積石山縣積石雄關雕和“刻雕”之分,捏雕為手工捏,焙燒而成,造型獸套獸寶瓶等;刻雕取材青綿磚,雕技法有陰線刻、凹面線刻、凸面線刻、淺浮、深浮雕、鏤空雕等。磚雕作積石山縣積石雄關品通常由幾塊乃至數十塊青磚拼接而成,往往由三四層圖案構成,重重疊疊,里呼外應,巧妙將書法、繪畫融為一體,活靈活現,典雅傳神,令人叫絕嘆服。河州磚雕,藝人輩出,歷經磨礪,日臻完美,形成了以綻成元和周聲普為代表的兩大流派。綻推陳出新,注重寫實,東公館的“江山圖為其代表作,實乃全國罕見的磚雕珍品;周派刻意傳統構圖,因物設圖,紅園的“山水圖”其代表作燦星辰的河州藝人心獨運其嫻熟的雕工和獨特的手法將冰冷的磚塊精磨細雕栩栩如生的藝術品,是我國古典建筑藝術的一奇葩——

河州牡牡丹隨處有,勝絕是河州。河州牡丹,歷史悠久。早在800年前,牡丹已綻放于臨夏大地,植牡丹、賞牡丹、唱牡丹“牡丹之風盛行,經久不衰在鄉歌海的臨夏對丹的鐘愛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作畫刺繡吟唱到磚雕木刻、彩繪,無不以牡丹為題材。今日的河州牡丹,已成為臨夏市市花,象征著臨夏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庑秃又菽档?,名冠神州魏、姚、梨花、粉西施、佛頭青、朱砂紅、花二喬、綠蝴蝶、醉貴妃等牡丹顯貴遍布臨夏,爭奇斗妍,而紫斑牡丹因其花瓣基部有顯明紫斑而得名,其基本花色有紅、白、紫、等多種,樹冠高達兩米,花大盈尺、端莊嫵媚、花香襲人、色澤艷麗,一簇簇如花傘撐開,一朵朵追,因其臨夏獨有,更顯珍貴,實為牡丹皇后,曾榮獲中國第三屆花博銅獎。河州牡丹,崢嶸園庭。牡丹作為臨夏花中之魁,隨處可見,品之有所,賞之有處。臨夏較大的丹園有百余處,尤以臨夏紅園、東郊公園牡丹園為之著稱,更有數不勝數的居民牡庭。臨夏有小洛陽之稱,名至實歸?!又莸窈J劉家峽水電站河州雕刻葫蘆約有上百年的歷史名的回族雕刻葫蘆老藝人馬耀良所雕的葫蘆作品是近名雕葫蘆的原材料來源于家種葫蘆,但又不同于一般“蟻葫蘆”和“長頸葫蘆”。雕刻用的葫蘆,專用小圓葫蘆和單吊葫蘆,講究大小均勻,即所小如珠,大如”。河州雕刻葫蘆大體有三種是圓雕葫蘆小的僅有算盤珠大般裝飾物和旅游紀念品僅以觀賞,而且還可當作健身球是單吊蘆通常裝養蟈蟈和秋蟬蜢這種葫蘆講究要圓潤不能有結這樣才聚音。頂上旋開個圓口,再刻上花邊圖案,腰部鏤“錢。蟈裝在里面,鼓翼振翅,嗡嗡之音,有一種金屬碰撞的鏗鏘聲。夏日里,玩家們揣于袖內,三三兩兩湊在一起,邊品音邊賞畫,自有一詩般的醉人情調。三是天然生成的疙瘩葫蘆。渾身布滿了奇形怪狀疙,這是種子變異造成的,極為罕見。稍加雕琢修飾,用手越摸越亮,熠熠生輝,有一種天然的拙趣。河州雕刻葫蘆多取材于傳統戲劇古典文神話故民間傳說、山水花草蟲鳥、名勝古跡以民族風情,取材廣泛,不拘一格。在表現形式上,有的一人一物或一景采特寫的手法;有的則連環方式,人物形象眾多,畫面連貫。精美的雕刻葫蘆,一枚在手,反復欣賞,會給人以美的享受和無窮的遐想?!又菽净又菽镜裰饕霉沤ê桶逖b飾民居之中。早木刻見于炳靈寺石窟及其木結構窟和重樓棧道上。古代木雕多采用松木、梨木、也木紅木貴重木材,采用榫鉚結構,造型洗煉,工藝精致。明清時,木雕已發展

編輯本成一種專門工藝。河州木雕經長期發展形成南北兩派,北派以喇嘛三川為主,擅長藏傳佛教寺和清真寺建筑,南派以枹罕川工匠為主,擅長民居、墅傳統古建筑。編輯本——臨夏彩臨夏彩繪是在吸收和璽彩畫旋彩畫蘇彩和京式彩畫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融會和吸收族構圖雍容大方、色彩和諧統一,回族構圖飽滿、設色素雅,藏族用色對比強烈、大紅大綠、熱烈飽滿的格,以旋子彩畫為基本格局,以蘇式彩畫和京式彩畫為主要表現形式,突破清式彩畫的樊籬,用色熱烈大方,富麗皇,題材新穎別致,形成具有西部特點的河州彩畫。自然文景臨夏地處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過渡帶貌特征別特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奇秀險峻的然景觀有梁峁起伏、溝壑縱橫的大絕,一馬平土地松軟的川盆地,既有植被裸露的黃土高坡,更有光怪陸離、奇異迷人的丹霞石林,春夏秋冬色各異。國家級自然保護——花山蓮花山,位于臨夏州康樂縣境內。海拔3578米山體絕對高度1578米,正好是泰山的海拔高度。山體陡峭險峻,直插云霄。劉家峽電站蓮花山是國家級自然風景保護區。景區內建有花園式賓館,萬松,奇花異草,潺潺清泉,古鐘聲,讓人流連駐足。登山是人們游蓮花山的必選項目,穿過茂密的森林,拾階而上,歷經險要的頭天門、天門、三天門、四天門紫宮、金頂,最后到達玉皇閣,其攀登難度遠大會當凌絕頂,一攬眾山”泰?;ㄉ缴辖ㄓ幸蛔貍鞣鸾趟略海洺O慊鹂澙@,信徒絡繹不絕。文人雅士在蓮花山峭崖陡峰篆金石、刻墨跡,平添許多文彩每年農歷六月初六,是蓮花花”,從六月初一開始,到六月初六,數以萬計的朝山者間手,到這里朝山對歌,一片“花兒”的海洋,成為中外游客旅游觀光,采集風的絕好良機。國家AAAA級游景區——鳴巖森林公園松鳴巖,位于和政縣境內,面積達33方公里,是國家級森林公園。景區內建有豪華賓館,其間山峰疊嶂,清泉飛瀑,松濤合鳴,牛羊群,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松鳴巖有一座藏傳佛寺,逢農歷四月初八“化龍會,朝拜寺者,累聚萬千,香火其”。龍華會是佛教的傳統節日,寺院要舉行用香湯洗佛像的活動,因此,也“浴佛節”松鳴巖也是花兒”會的盛地。每年農歷四月二十四日到四月二十八日,這里都要舉行規模宏大的花兒盛會,美景歡歌,吸引了數以萬計的中外游客來這里觀光采風。大禹治水的源頭——石雄關劉家峽龍國家地質園積石關在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境內落于滔滔黃河之濱與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縣相毗鄰公元前206年一公元25年漢期設置的古(臨夏)十四關之第一關。積石關和大禹的名字緊緊相聯,據史書記載,積石乃大禹導河之極”。公元1368—年代時此地還有一禹王廟。積石關是條黃河峽谷,山勢陡峭狹窄,黃河兩岸,或峭壁千仞,對峙相望;或重巖疊嶂,隱天日。中心地帶,危石險峰,橫出天際,大有將崩欲傾之勢河激流奔湍,生云吐霧,橫沖怒闖地奔出石峽,遠而去。真所山遮不住,畢竟東流河》贊美道:覽百川之雄壯,莫高美于黃河;昆侖之峻極,出石之嵯”。到積石關旅,不僅可以欣賞到大山大河的壯美,還可以聆聽大禹治水奇故事,發思古之幽。這里還是黃河漂流的勝地。

隴上杏村——汪川隴上杏花村東鄉族自治縣的汪川汪川地處洮河下游的河谷地帶甘省臨洮縣一水相唐汪川,田間地埂,房前屋后,到處是枝節橫生的桃杏樹明時節,正是唐汪川杏花盛開的時候,滿川的杏花如脂如粉,粉紅中帶著晶亮,加上初春麥苗嫩綠的映襯,顯得十分妖嬈。人說,家中無桃杏,愧為唐汪人。西部水上樂——河三峽松鳴巖黃河三峽(炳靈峽、劉家峽、鹽鍋峽)在永靖縣境內,黃河之水峽而過,故名黃河三峽。這里,山環著水,水繞著山,水之秀麗之渾珠璧合,相映成景靈峽內兩岸丹霞地貌山崖,奇峰林立肩接踵形態各異,氣象萬千,美不勝收。這里有距今1600多年歷史的中國六大佛石窟之一炳靈石窟。出炳靈峽便進入了西北地區最大人工——家峽水庫水庫崖線長公里,庫容量57億立方米,流域面積166平公里,水面積1.33萬頃,水面遼闊,風光旑旎,是西部最大的水上樂園。水面穿,漁帆點點,沙鷗翔集,既可以品賞到鮮的黃河鯉魚,又可欣賞高原平湖的秀麗風光,也可參觀中國自行設、自行建造的第一座大型水電站——家峽水電站的風采。黃河三峽的迷人之處,不光是炳靈峽、炳靈湖、太極湖、太極鳥島,更是妙趣橫生。劉家峽水站大壩下游,是一條比較寬闊的谷地,由于黃河在這里拐了一個S形的彎,恰似太極圖形而得名太極島。島池塘連連,蘆葦叢,荷花映水,荷葉搖曳,一江南鄉韻味,是理想的避暑盛地。棗園新村的農莊式度假別墅,建筑風格獨特,民俗風味濃重。乘船順流西下,景致更佳。專用鐵路線開有旅游專列。距鹽鍋峽水電站不公處,便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龍足印群化石地質遺跡。高原明珠——家峽水電站劉家峽水電站位于永靖縣境內的黃河干流上是由我國自行勘測設計建的亞洲第一座百千級大型水電站,是黃河上的一明珠,是河干流規劃中的第七個梯級水電站,設計總裝機容量為122.5萬千瓦,年發電57億度1958年式動工建設年部建成錦總書記曾經加過水電站建設家峽水電站把陜西甘肅、青海三省的電網接在一起。兼有發電、防洪、灌溉、養殖、航運、旅游等多種功能。劉家峽水站的建成,在祖國黃土高原形成了罕見的高平,游人驚嘆不已1971年偉大的學家郭沫若來劉家峽視察時,寫下了著名的《滿江紅·覽劉家峽水電站"成輝煌,嘆人力,真正偉大?;貞浱?,新安鴨綠,都成次亞。自力更生遵教導,施工設計憑華夏。使黃河馴服成電流,兆千瓦。綠水庫,高大壩門,千鈞閘??幢简v泄水,何殊萬馬。一艇風馳過洮口,千巖壁立疑巫峽。想將來,高峽出平湖,更驚訝"隨著庫區綠化和游覽項目的不斷完善,庫區周圍山嶺塬臺,綠樹成蔭,游人如織,已成為西北著名的旅游勝地。中國六大石窟之——靈寺石太極湖炳靈寺石窟位于臨夏州永靖縣城西南約35公處的大寺溝內。是中國六石寺之一劉家峽水電站被列為國內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十六國時公元439)開始雕鑿,歷北魏、北周、、各代,已有1600多年歷史“炳靈”藏語音譯,“萬”之意國史》一書中認為,炳靈寺窟與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石窟并駕齊驅,有著同樣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炳靈寺現存窟龕共183個,有石雕像694身泥塑82身壁畫約9萬平方米。最大的彌勒坐佛高達27米,最小的雕像僅025米分布在長米高60米懸崖絕壁上。該中西秦建弘元(元420)名僧法顯的墨書題記,是國內石窟中所保留的最早的紀年題記,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169西秦《文殊菩薩問疾圖》是國內目前所見年代最早的一幅維詰經變圖;原16號窟,現歸位在石窟群對面睡佛殿內長8.6米塑靈寺臥佛,是中國目前現存的北魏時期的惟一一尊臥佛,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高0.米的代女造像,是國內現存石窟像中最為珍貴的一尊,充分體現了盛唐風貌171窟唐(公元618年—年石脂泥塑的彌勒大坐像,依山雕鑿,高達27米雄渾莊嚴。特別是168窟存完整無量壽、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以及南北壁正立的大立佛,向世人展示了罕世瑰寶的藝術魅力炳靈寺石窟塑像造形凝練,神態生動,手法簡練,比例協調,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達到了完的藝術境界,充分體現了當時高超的藝術技法,中國雕塑史上占有突出地位。世界罕見的自然遺存——政古動物化石群和政古動物化石是世界文化遺產中的一朵奇葩,打開了人類窺視黃河古文明的窗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口。和政古動物石種類繁多、珍貴驚奇,雄居歐亞、震驚世界,分爬行綱和哺乳綱7個130個種,大可分為距今約1900萬年1300萬的齒象動物群、距今約1100年200萬的三趾動物群和距今約250萬—200萬的真馬動物群三大類型,占據了六項世界之最,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和政羊、世界上最大三趾馬動物群、世界上最豐富的鏟齒象化石世界上最早的披毛化石世界上最大馬——埃氏馬、世界上大鬣狗和政古動物化石的發現補我國哺乳動物化石群研究收藏中的空白人類探索中華文明究候變遷、地質演變及環境變化,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專家考察后認為“現在出土的數量十分驚人,遠大于整個亞大陸已知同時代的任何一個地點的采集數量全世界也是少有的國無可能找到像和政地區這樣的同一地區同時發現多個物群,化石保存得如此富完好、地層出露既好而且連續的地點了“它的潛在的尚待發掘的價絕不遜于聞名于世界的珠穆朗瑪峰南坡的瓦利克(siwatiks)。”現已建成的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收藏各類化石6000多中一級品50多級多級品350多件作為一個縣級古動物化石物館藏如此之多如此珍貴是我國絕無僅有的化館的建設為科學期、妥善保護這一珍貴資源為辦學展覽接國內外專研究人員進國際文化交流和國內游客參觀游覽提供了場所,不僅使和政古城增添了一處歷史文化亮點,而且已成為甘肅乃至全國的主要歷史文景。震驚世界的——恐龍足化石群臨夏是遠古時期古生物繁衍棲息的樂園自然存十分豐富,出土于黃河之濱,太極湖畔,形成于1億7千年前松鳴巖

的永靖恐龍足印化石群,斐聲中外,其規模之大、種類之多、遺存之完整、清晰度之高,堪稱界之最。目前,在甘肅永靖鹽鍋峽一帶約2平方公里的區域內揭露的2000多方米的巖層層面上發現了10類150組1724個足印化石,同時還發現了首翼龍鳥印化石,這是生活在距今1億7千萬年前的侏羅或早白嚴于紀恐龍所留的足印遺跡。主要有巨型類蜥腳類恐龍足印化石、小型類蜥腳類恐龍足印化石和虛骨龍足印石三種類型。其中,最大的一只足印長15,寬1.2,約有半個乒乓球桌大小,比此前中國四川發現的最大恐龍足長0.米寬04米還要大得多,是目前發現世界上最大的恐龍足印化石。最引人注目的是巨型蜥腳類、巨獸腳類、蜥蜴類腳印和鳥腳類足印。2001年月4日國資源部正式批準建“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質公園”,規劃面積15平公里,總投資為萬元人民幣。劉家峽恐龍地質公園的建設,對恐龍足印的保護開發提供了有利,也使甘肅永靖增加了一道亮麗的文化景觀。民族建筑藝術的縮影——東公館東公館坐落在臨夏市八坊的東南面,三道橋廣場以東,修建于世40年,太極湖因館內樓閣屹立,廳院相連,雕梁畫棟,富麗堂皇而馳名?,F為臨夏市青少年科技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