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一章第三節《人口的合理容量》_第1頁
必修二第一章第三節《人口的合理容量》_第2頁
必修二第一章第三節《人口的合理容量》_第3頁
必修二第一章第三節《人口的合理容量》_第4頁
必修二第一章第三節《人口的合理容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第三節人口的合理容量

復活節島的悲劇復活節島位于東南太平洋上,在南緯28°和西經108°交會點附近,面積約l17平方千米,它離南美大陸智利約3000千米,離太平洋上其它島嶼距離也很遠,所以它是東南太平洋上一個孤零零的小島。早期拉帕努伊人發現的這是一塊物產豐富的豐饒的土地。他們的人口在島嶼上快速地增長,在大約1680年人口膨脹到了大約8千到2萬人。但是這個島上可提供的食物,最多只能養活2000人。為了養活增長的人口,他們無節制地開發、使用資源。早在公元800年,森林的毀滅已經開始。隨著森林的消失,所有的陸地鳥類和半數以上的海鳥種類全都滅絕了,人們已找不到木頭建造船只,也就再也無法出海捕捉海豚。他們只能在淺海捕魚,使得淺海的生態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甚至連海貝也基本被吃光,而只能吃些小海螺。拉帕努伊人從漁民變成了農民:他們開始注重養雞,雞成了主要的蛋白來源;他們種植甘薯、芋、甘蔗,但是產量越來越低,因為森林的消失造成了水土流失,在風吹雨打日曬之下,土壤變得越來越貧瘠。人們普遍處于饑餓之中,吃他們所能找到的任何東西,這除了老鼠,還包括島上最大的動物:人。為了補充蛋白質拉帕努伊人開始吃人肉。原來頗為復雜的社會結構崩潰了,整個社會處于戰亂之中。在1700年左右,歷經饑饉、混亂,島上的人口只剩下了兩千人左右。在19世紀70年代幸存的拉帕努伊人紛紛搬到塔希提島,到1877年,由于種種原因島上人口只剩下了111人。在嘆惜復活節島的悲劇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從中吸取教訓,因為復活節島就是地球的縮影。就象復活節島一樣,我們的地球也是茫茫宇宙中一個孤獨的島嶼,而我們也在一點一點地、越來越快地破壞著地球的資源。地球的面積和空間是有限的,它的資源是有限的,顯然,它的承載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人類的活動必須保持在地球承載力的極限之內。

有關科學家預測,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增長,2025年世界人口將達85億,2050年94億,2100年108億,2600年630億,除南極洲外,地球的陸地都將擠滿人。當然人類如果再這樣繁衍下去,將是自我毀滅。一、地球最多能養活多少人(一)環境承載力(用來表示環境對人口的容量的限度)2、衡量指標:人口數量。1、概念:指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二)環境人口容量1.概念: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資源及其他資源、智力和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社會文化準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2、環境承載力與環境人口容量的區別環境承載力:

多用于研究一種資源與供養人口的關系.如土地資源.環境人口容量:

在實際中,為了簡便,往往用某一種或幾種資源的承載力,作為環境人口容量?!咀x圖思考】1、假如各塊桶板代表不同的資源種類,那么“木桶效應”揭示了什么道理?3、人類獲得資源的數量會不會變化?其變化與哪個因素的關系最密切?資源的數量對環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有什么影響?土地資源淡水資源森林資源能源礦產資源……

●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1850年,當時清朝的人口為4.3億,達到空前的高峰。被一些人稱為“中國的馬爾薩斯”的汪士鐸驚呼:“人多之害,山頂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開深菁,猶不足養。天地之力窮矣!”在汪士鐸看來,中國能養活的人口似乎不會超過6億;而在今天,中國不但養活了13億人口,而且人們的生活水準比汪士鐸時代不知提高了多少!資料一:清朝以前,中國人口一直保持在1億之內,康熙初年,有記載的人口為1900萬,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人口猛增到3億,清朝時期的人口高峰出現了。開發邊陲,推廣種植高產作物番薯、玉米,中國人多吃糧少吃肉的生活習慣等等,都有助于極大限度地養活人口……資料二:目前,有些工業化歷史較早的國家,如英國、日本已基本上用完了本國的礦物資源,而不得不完全依賴進口,鋼鐵生產國日本和意大利的鐵礦石也已完全依賴進口。資料三:農業社會每個人只需要幾千克銅鐵制作簡單的農具和生活用具,直至今天,許多發展中國家的貧苦農民依然如此;工業社會對礦物資源的需求卻大得多,20世紀70年代平均每個美國人每年要消費鋼鐵9.4噸、有色金屬6噸、砂石3.55噸、水泥227千克、黏土91千克、鹽91千克。閱讀上述材料,分析討論以下問題:1、乾隆年間的中國能否養活今天中國的13億人口?2、中國人若是有少吃糧多吃肉的生活習慣,乾隆年間的3億人口可能會怎樣變化?3、英國、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如果采取閉關鎖國的政策,其環境承載量會有何變化?4、全球所有國家到達到20世紀70年代美國人的消費水平,環境會有何變化?5、根據以上材料及問題概括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005年,美國人均消費石油25桶(中國1桶半),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4倍,全球人口按美國的消費水平,全球石油儲量僅夠使用不足8年?!褚粋€地區環境人口容量必須考慮的因素?

資源、對外開放程度、科技發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全球環境人口容量的影響因素資源、科技發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土地資源、淡水資源等(1)樂觀派的觀點:

樂觀派著眼于尚未被人類開發和利用的資源,以及未探知和未發現的領域,認為未來世界的人口,不會達到地球環境人口容量的極限值。在經濟高度發展、科技進一步提高的未來,人類有足夠的力量制止環境退化,推動人口與環境關系的良性循環。3、地球的環境人口容量

新聞晨報2005年12月28日消息

據報道,到2050年,全球人口數目將從現在的65億人上升到90億人,然而根據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工藝大學科學家維奧里爾·巴迪司庫博士的研究,90億的人口遠遠沒有抵達地球可以承受的人口極限。巴迪司庫博士在下月即將出版的《全球能量問題國際期刊》雜志上宣稱,根據他的計算,地球最終可以承受的人口數量,將是現在的20萬倍!地球可承載的極限人數應該是1300萬億人。

美國弗萊姆林教授就聲稱,只要地球獲得的熱量(包括地球生物產生的熱量和地表吸收的太陽能),能夠和它散發走的熱量保持平衡狀態,那么地球將一直處于適合人類居住的狀態。如果地球上有太多的人,那么就像人群擁擠、悶熱不堪的派對一樣,將產生太多的熱量,使地球無法承受。通過計算,弗萊姆林教授當時斷定地球上的最大人口極限將是6億億人。

一旦地球“人口爆炸”到那種階段,那時的地球也絕非天堂,而是形同一座大監獄。根據美國研究人員卡斯卡特的描述,一旦地球人口多到那種程度,那么地球上的大多數人都必須生活在2000層樓高的摩天大廈中,由于地球上高樓林立,太陽光對普通人來說將是奢侈品。

為了讓地球保持涼爽狀態,那時候的科學家必須在全球海洋上面覆蓋一個大屋頂,而地球上的陸地也將被密封起來,防止水流失。地球的表面將遍布太陽能收集板和反射鏡,確保人類能夠控制太陽光和地球的溫度。卡斯卡特說道:“那時候的人類將像囚犯一樣,生活在一個秩序井然的城市監獄里面。”(2)悲觀派的觀點:

面對當前人口增長和資源加速利用的情況,以及由此引出的多種問題,悲觀者認為,現今世界上的人口太多,已經大大超過了地球的環境人口容量。依照目前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不能解決人口過多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問題,人口的進一步增長,后果不堪設想。(3)介于上述兩種觀點之間的觀點:

介于悲觀者和樂觀者之間,多數學者認為未來全球環境人口容量在100億左右。1972年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公布的報告認為,將全球人口穩定在110億或略多一些,可使地球上的人維持合理健康的生活。二、地球上適合養活多少人(一)人口的合理容量1、概念: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2、特點:理想的、難以確定精確數值的“虛數”

環境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環境下,一個地區所能撫養的最多人口數,也稱最大的撫養能力或負荷能力,主要研究的是一個地區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則是在滿足人們最佳營養或消費水平的條件下,環境所供養的最適宜的人口數量或理想的人口規模。前者強調的是一個地區的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