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3關于對《新疆鑫悅盛礦業有限公司煤礦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保護修復方案》專家意見的認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資源廳二○二二年九月二十三日送審單位:新疆鑫悅盛礦業有限公司編制單位:新疆普勘地礦技術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謝昱編制人員:謝昱王紅軍杜玉龍呂曉燕魏培白新元陳奇評審專家組長:張冀評審專家組成員:李富葛志強魏奎康小丁白晶邵爭平張飛齊瑾輝蘇愛萍認定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評審時間:2022年8月11日附注:申請采礦權范圍拐點坐標表拐點編號1980西安坐標系(3度帶)CGCS2000坐標系(3度帶)XYXY15157023.7629419317.935157064.5229419410.2825157037.7629419637.935157078.5229419730.2835157164.7529422353.935157205.5229422446.3145156026.7529422390.935156067.5229422483.3255155277.7629422186.935155318.5229422279.3365155115.7629422186.935155156.5229422279.3375155152.7629419318.935155193.5029419411.282、劃定礦區范圍批復的開采標高:+900~+200米,《勘探報告》資源量估算標高:+900m~+200m米。申請采礦權開采標高為:+882m~+200m。3、礦區范圍內地表最高標高:+882m。4、生產規模:0.60Mt/a。5、服務年限:劃定礦區范圍批復拐點坐標圈定的平面范圍內全部資源服務年限27年7個月(27.59年),其中一水平(+525m)服務年限13年10個月(13.86年),二水平(+350m)服務年限13年9個月(13.72年),儲量備用系數取1.4。6、開拓方案:井工開采,主斜井—副立井混合開拓。7、開采順序:水平開采順序為先采一水平,后采二水平;一水平采區開采順序為先開采中部一采區,然后接續淺部二采區。煤層開采順序考慮為上行式開采,先采下部A4和A3煤層,后采上部A7煤層,首采工作面為一采區東翼A4煤層。8、采煤方法:井田內各煤層屬傾斜~緩傾斜的薄-中厚煤層,煤層平均厚度1.5~3.5m的中厚煤層(A4、A3)采用綜合機械化一次采全高工藝。煤層平均厚度在1.5m以下的薄及中厚煤層(A7)采用薄煤層綜合機械化一次采全高工藝。采區回采率中厚煤層取80%(A4、A3煤層),薄煤層取85%(A7煤層)。工作面回采率中厚煤層95%(A4、A3煤層),薄煤層97%(A7煤層),全礦井回采率66.88%。9、選煤方法:工業場地內建設選煤廠,礦井地面生產系統與選煤廠通過帶式輸送機相聯。選煤廠為礦井型選煤廠,對礦井生產的長焰煤進行入選,選煤廠生產能力為0.60Mt/a,選煤方法選用復合式干法風選工藝。原煤入選率100%,選煤回收率92.80%。附件:《新疆鑫悅盛礦業有限公司煤礦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保護修復方案》專家審查意見主送:新疆鑫悅盛礦業有限公司抄送:廳有關處室、塔城地區自然資源局、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自然資源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印數:12份PAGE15附件:《新疆鑫悅盛礦業有限公司煤礦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保護修復方案》專家審查意見《新疆鑫悅盛礦業有限公司煤礦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保護修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由新疆普勘地礦技術有限公司編制完成。2022年8月11日,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委托自治區自然資源改革發展研究中心地質學會在烏魯木齊市組織有關專家對該《方案》進行了現場會審,聘請地質、采礦、選礦、經濟、地環、土地復墾等專業的9名專家組成專家組(名單附后)。經專家組充分討論和評議,提出了修改意見。會后,編制單位對《方案》進行修改完善。經專家組復核,《方案》符合規范要求。現形成評審意見如下:一、采礦權基本情況及編制目的該礦于2022年9月取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劃定礦區范圍批復》(新自然資采劃〔2022〕11號),礦區范圍由7個拐點圈定,面積為5.897平方公里。開采礦種為煤,地下開采方式,開采標高范圍為+900米至+200米,生產規模為60萬噸/年。本次設計編制《方案》目的:為辦理采礦許可證提供技術依據;為本礦山的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礦山開發環境評價提供依據;為自然資源管理部門對礦山開采依法進行監管提供技術依據;在確保技術可行的前提下,盡量做到持續穩產;方案采用成熟先進的工藝和設備,以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為礦山企業實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治理和監測及土地復墾提供技術依據,將礦山企業的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目標、任務、措施和計劃等落到實處;為礦山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的實施管理、監督檢查以及生態保護修復基金的計提等提供依據,為自然資源管理部門監督、檢查、督促礦山企業落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責任義務提供重要依據;使礦山開采造成的地質環境破壞得以有效恢復,使被損毀的土地恢復并達到最佳綜合效益的狀態,努力實現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二、設計利用資源儲量政策符合性《方案》資源儲量經過評審備案,類型確定合理,設計利用資源儲量、可采儲量的確定符合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相關政策要求。三、設計利用儲量、設計開采規模及服務年限根據《<新疆和布克賽爾縣和什托洛蓋礦區一三七團井田補充勘探報告>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意見書》(新礦評儲字﹝2022﹞13號),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井田范圍內(+900m~+200m)評審通過的保有資源量為3465.1萬噸。其中:探明資源量1801.5萬噸;控制資源量107.4萬噸;推斷資源量1556.2萬噸。井田內煤層氣不具開發利用條件,井田內未發現其它具有工業價值的有益礦產。設計對劃定礦區范圍內保有資源量3456.1萬噸進行了開發設計,對探明+控制資源量+推斷資源量全部利用。本次設計礦山生產規模為60萬t/a(1818t/d),其設計服務年限為27年7個月(27.59年),其中一水平13年10個月(13.86年),二水平13年9個月(13.72年)。四、采礦及選礦方案礦山采用地下開采,主斜井—副立井混合開拓方案,共布置有3條井筒,為主斜井、副立井及回風斜井。主斜井裝備1條ST鋼絲繩芯帶式輸送機和一臺架空乘人裝置,型號為ST1250S。副立井安設單層單車1.0t罐籠+平衡錘,裝備1臺2JK-2×1P型單繩雙滾筒提升機。礦井劃分為2個水平開采,一水平標高+525m,二水平標高+350m,均采用上山開采。一水平劃分為兩個采區,在+680m水平設置輔助水平,+680m水平以上劃分為一個雙翼采區(二采區),+680m~+525m之間劃分為一個雙翼采區(一采區)。二水平劃分為一個雙翼采區。礦井通風方式為中央并列式,通風方法為機械抽出式。主斜井、副立井進風,回風斜井回風。水平開采順序為先采上一水平,后采二水平;一水平采區開采順序為先開采中部一采區,然后接續淺部二采區。煤層開采順序考慮為上行式開采,先采下部A4和A3煤層,后采上部A7煤層,首采工作面為一采區東翼A4煤層。井田內各煤層屬傾斜~緩傾斜的薄-中厚煤層,煤層平均厚度1.5~3.5m的中厚煤層(A4、A3)采用一次采全高綜采工藝。煤層平均厚度在1.5m以下的薄及中厚煤層(A7)采用薄煤層采煤機綜采工藝。采區回采率中厚煤層取80%,薄煤層取85%。工作面中厚煤層95%,薄煤層97%,全礦井回采率66.88%。設計選煤廠處理原煤規模60萬噸/年,與礦井規模一致。地面生產系統原煤由帶式輸送機運往選煤廠主廠房進行分選加工。五、產品方案本項目產品主要供往供熱公司及電廠和煉油廠。選煤廠入選粒度上限為50mm,入選粒度下限為0mm,選煤方法主要為復合式干法風選,工藝流程分為原煤準備系統、復合式干法風選系統、產品儲存運輸系統三個部分。原煤進入選煤廠后經±50mm分級,+50mm塊煤經手選后進入破碎機破碎至-50mm。與-50mm末原煤混合后進入復合式干法風選系統,分選后得到精煤和矸石兩種產品,0~50mm混煤由帶式輸送機送至混煤倉存儲,汽車外運。矸石由帶式輸送機送至矸石倉存儲。選煤回收率92.80%。六、綠色礦山建設設計采取的開采工藝以及選礦工藝符合本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范和節約與綜合利用要求。設計采礦回采率、選礦回收率、綜合利用率指標為:采礦回采率:根據開采技術條件,本礦采用井工開采,全礦井回采率指標應達到60%,本次設計全礦井回采率為66.88%,回采率指標符合指標要求。工作面回采率中厚煤層95%,薄煤層97%,滿足《煤炭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范》(DZ/T0315-2018)的要求。選礦回收率:設計選礦回收率92.80%,符合要求。綜合利用率:本礦無可利用共伴生資源。七、礦區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一)本次工作查明了礦山環境現狀,分析了礦山環境發展趨勢,其論述內容基本全面,結論基本正確。(二)確定評估級別為一級,評估區面積6.5861平方千米,評估等級劃分正確,評估范圍確定合理。(三)對礦山地質環境影響進行了現狀分析評估,主要評估結論:地質災害現狀:區內現狀條件下評估區崩塌、滑坡、泥石流、巖溶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縫、不穩定斜坡等地質災害發育程度弱,危害程度小,危險性小;采空塌陷發育程度強,危害程度中等,危險性大。含水層破壞現狀:現狀礦山開采對含水層結構影響嚴重,對水資源和水質影響較輕。地形地貌景觀破壞現狀:副井工業場地、風井場地、儲煤場及主斜井場地、廢棄爆破器材庫、原廢棄生活區1、原廢棄生活區2、礦區道路為較嚴重,面積0.3平方千米,較輕區面積6.2831平方千米。水土環境污染現狀和大氣環境污染現狀:全區為較輕,面積6.5861平方千米。現狀評估分區:將評估區劃分為礦山環境影響嚴重區、較嚴重區和較輕區,面積分別為1.261平方千米、0.3平方千米和5.0251平方千米。(四)預測了采礦活動對礦山地質環境的影響評估,主要評估結論:地質災害預測:預測評估采礦活動引發的采空塌陷地質災害對礦山地質環境影響和破壞程度嚴重。礦山施工及采礦活動不易引發或加劇崩塌、滑坡、泥石流、巖溶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縫地質災害,預測評估危險性小;地下開采活動可能會引發或加劇采空塌陷災害,預測評估危險性大。含水層破壞預測:現狀礦山開采對含水層結構影響嚴重,對水位、水資源、對水質影響較輕。地形地貌景觀破壞預測:較嚴重區主要為預測沉陷區、副井工業場地、風井場地、礦山道路擬建主井工業場地、擬建矸石周轉場、擬建取土場,面積4.1828平方千米;較輕區面積2.4003平方千米。水土環境污染現狀和大氣環境污染預測:全區為較輕,面積6.5861平方千米。預測評估分區:評估區劃分為礦山環境影響嚴重區、較嚴重區和較輕區,面積分別為3.9290平方千米、0.2568平方千米和2.4003平方千米。(五)確定了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的原則、目標和任務,對礦區進行了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分區,并提出了具體的保護、治理以及監測方案,并進行了經費概算。1.礦山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分區劃分了重點防治區、次重點防治區和一般防治區,重點防治區為預測地面塌陷區,總面積392.90公頃;次重點防治區主要為風井場地、副井工業場地、礦山道路、廢棄爆破器材庫、廢棄場地1、廢棄場地2、擬建矸石周轉場、擬建取土場、儲煤場及主斜井場地、擬建主井工業場地,面積35.32公頃;一般防治區為除重點區和次重點區外其他區域,面積230.39公頃。2.地質環境治理及監測(適用期5年)(1)在預測塌陷區及采空區外10米布置圍欄21398米,警示牌213個,水泥樁426個。在4條泥石流溝口處設置警示牌,共8個,對泥石流溝谷內堆積物進行清理8280立方米。沿進場道路東側及矸石周轉場南側及東側修建排導溝,挖方量1906立方米,砌筑塊石1057立方米,砂漿抹面113立方米。建立礦山地質環境監測系統,購置采空區地面塌陷變形在線監測系統38套(包括監測站);購置泥石流水位監測設備5套。(2)其他監測:購置空氣質量監測站2套;進行地下水水質監測20點/次、水位監測120點/次;設置地表水水質監測50點/次、水位監測20點/次;設置土壤監測35點/次,進行地形測繪5次。八、礦區土地復墾1.礦區土地利用現狀礦山使用涉及土地面積599.63hm2,其中礦區內面積為589.68hm2,礦區外9.95hm2,屬布克賽爾縣和第七師一三七團管轄。其中草地面積最大,面積為478.13m2。本礦所占用土地權屬為國有土地,土地權屬清楚,無土地權屬糾紛,不涉及土地權屬調整。2.土地復墾區與復墾責任范圍本方案復墾區面積428.22公頃,包括副井工業場地、風井場地、儲煤場及主斜井場地、廢棄爆破材料庫、原廢棄生活區1、原廢棄生活區2和礦山道路以及已治理區域、主井工業場地、擬建矸石周轉場、取土場以及礦山預測采空區塌陷范圍。確定本方案復墾責任范圍面積為428.22公頃,土地復墾率100%。3.礦區土地適宜性評價本方案復墾適宜性評價范圍為復墾責任區,合計面積428.22公頃,確定損毀土地的復墾方向以恢復原功能為主,即復墾為天然牧草地、其他草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裸巖石礫地。4.礦區水土資源平衡分析(1)礦山在近期對擬建矸石周轉場、預測塌陷區中度損毀區域進行表土剝離,剝離厚度為0.2米,剝離面積為5.48公頃,其中擬建矸石周轉場面積為1.00公頃,預測塌陷區中度損毀區域面積為4.48公頃,剝離工程量為10960立方米。剝離后的表土運往礦區北部邊界外的取土場進行堆存,取土場占地面積為4.32公頃,設計堆放高度為3米,坡腳為自然安息角(壤土約為40~50°),設計堆放容量約10萬立方米,滿足礦山表土堆放需求。堆放的表土將進行復綠工程,防止堆存表土水土流失。(2)礦山已建及擬建的工程占用天然牧草地及其他草地的區域,需要覆土工程,保證復墾質量。因此選取取土場的表土進行覆土工程。礦山在服務期對副井工業場地(5.32公頃)、儲煤場及主斜井工業場地(0.42公頃)、廢棄爆破材料庫0.33公頃、原廢棄生活區1(1.82公頃)、原廢棄生活區2(0.98公頃)、礦區道路(11.71公頃)、主井工業場地(2.91公頃)、風井場地(0.42公頃)、擬建矸石周轉場(1.00公頃)、預測塌陷區(4.48公頃)進行覆土工程,覆土厚度約0.2米,共計70723立方米,其中擬建矸石周轉場、預測塌陷區中度損毀區域進行表土剝離,表土量為10960立方米,還需在取土場取土59763立方米。依據2021年4月12日通過評審的《布克賽爾縣和什托洛蓋一三七團煤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的設計,礦山企業已向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胡楊河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提出申請,考慮礦山外部取土存在土源稀缺且運距遠的實際情況,經調查踏勘及取樣分析,在一三七團煤礦東北部土壤覆蓋厚度較大,土層厚度厚5.29~9.2米,土質滿足本次復墾的需要,在閉坑后進行取土,該區域地形坡度約2-6°,取土后,進行復墾工程,達到與周邊地形地貌相一致,取土場占地面積約43200m2,取土完畢后須對取土區域進行復墾和植被恢復。場地前期堆存預測塌陷范圍的剝離的表土,在礦山閉坑后進行取土作業,場地損毀形式為挖損和壓占,損毀土地類型為其他草地、采礦用地、農村道路以及裸巖石礫地。根據現場調查,取土場土地類型含有裸巖石礫地,但其土質滿足復墾覆土的要求。(3)本次《方案》確定礦山生產期間掘進矸石量為2.7萬t/a,礦井配套選煤廠年洗選排出矸石約6.4萬t/a,即礦山年產矸石(掘進+選煤)共計7.07萬m3(煤矸石容重取1.8t/m3,松散系數取1.4)。適用期5年內煤矸石總量約35.35萬m3;礦山服務年限35.21年內煤矸石總量約為248.63萬m3。礦山閉坑后回填井筒共約3978m3的矸石,其余約2482322m3矸石外銷,本次《方案》設計在工業場地西南處山坡設置一處矸石周轉場,場址距離工業場地較近,便于排棄。矸石周轉場按0.5年的排矸量考慮,容量為3.5×104m3,占地面積為1.00hm2,目前礦山企業正在與多個矸石收購企業進行協商,建議盡快簽訂本年度的矸石售賣協議。5.土地復墾工程措施本方案劃分10個土地復墾單元,分別為副井工業場地、風井場地、儲煤場及主斜井場地、廢棄爆破材料庫、原廢棄生活區1、原廢棄生活區2和礦山道路以及已治理區域、主井工業場地、擬建矸石周轉場、取土場以及礦山預測采空區塌陷范圍等復墾單元。土地復墾措施主要包括砌體拆除、硬化層拆除、建筑垃圾拉運、塌陷伴生裂縫回填、平整工程、表土剝離、覆土、土壤培肥和撒播草籽工程,土地復墾工程在礦山閉坑后完成。6.土地復墾監測設置土地損毀監測點9處:副井工業場地、風井場地、儲煤場及主斜井場地和礦山道路以及已治理區域、主井工業場地、擬建矸石周轉場、取土場以及礦山預測采空區塌陷范圍各1個,土地復墾質量監測點12個:副井工業場地、風井場地、儲煤場及主斜井場地、廢棄爆破材料庫、原廢棄生活區1、原廢棄生活區2和礦山道路以及已治理區域、主井工業場地、擬建矸石周轉場、取土場以及礦山預測采空區塌陷范圍各1個,植被恢復監測點12個:工副井工業場地、風井場地、儲煤場及主斜井場地、廢棄爆破材料庫、原廢棄生活區1、原廢棄生活區2和礦山道路以及已治理區域、主井工業場地、擬建矸石周轉場、取土場以及礦山預測采空區塌陷范圍各1個,共計36個監測點。7.土地復墾實施年限本礦山服務年限27.59年(2023年7月—2051年2月),土地復墾主要在礦山閉坑后實施,考慮穩沉期3年,復墾工期1年,復墾管護期3年,最終土地復墾實施年限為34.59年(2023年7月—2058年2月)。8.土地復墾階段工作安排礦山生產期主要進行土地損毀監測、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