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風險管理應重視四個基本原理_第1頁
銀行風險管理應重視四個基本原理_第2頁
銀行風險管理應重視四個基本原理_第3頁
銀行風險管理應重視四個基本原理_第4頁
銀行風險管理應重視四個基本原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當前的國際金融監管改革對銀行業是一個劃時代變革。它要求國路

。銀行經營發展實踐中的約束增強2009

年下半年以來,特別是2010

年,我們深刻地感受到資本約的是市場監管環境的變化。第一,資本約束更加嚴格。現在銀行感受最深的是存貸比、貸款總量約束。實際上,存貸比壓力、貸款壓力歸根結底是資本的壓力。括在資本約束下如何謀求更好更快發展的問題。第二,追求高資本回報更加迫切。從經營者角度看,用股本回報能夠最節約地使用資本,充分運用監管政策,使銀行保持高水平的ROE。從股東角度看,追求高資本回報率是任何一個股東最根本的要求,尤其當資金處在很緊張狀態時,它會希望馬上提高ROE

水平,迅速得到回報,以解決其他方面的發展問題。第三,頻繁融資更加難以持續。像國內銀行這樣大規模、連續的是到底線,然后逐漸回升到最高點。如果能夠把這一時間拉長,對股展速度,再快也就是5%、6%,唯獨中國十年來都是雙位數增長。高年盈利增長速度都超過國際銀行,大銀行平均在15%以上,中等銀行平均在

20%左右。如果銀行利潤高一些,留存累積就能夠解決高增長下一半的資本需求,如果利潤低一些,1/3

的資本補充都解決不了,振幾年就發生一次。第四,市場約束更加難以回避。銀行經營發展約束越來越重,是

A

方面的壓力和問題。“

放款萬歲”“的時代已經不復存在了。國際金融監管改革的更高要求銀行未來還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這次在G20

推動下的“世紀金

III

還引入了杠桿率指標、流動性指標、動態撥備等內容,但最主要的還是嚴格資監管。影子銀行業務不直接受監管制約,主要從市場批發資金運作,一旦產生風險,傳染性很大,而且風險多數是讓銀行來承擔。此外,

III

也增加了逆周期監管要求,提出了資本緩沖標準。銀行經營管理中必須掌握幾個基本原理在新的監管環境下,銀行經營管理者至少要能夠認識和運用以下四個基本原理:三個損失和經濟資本原理;資本覆蓋與水壩原理;損失分布與風險曲線;過濾掉風險與RAROC

FTP

的關系原理。三個損失與經濟資本原理風險是一種不確定的損失,這些損失概括起來分成三類,分別叫做預期損失、非預期損失和異常損失。例如,對A

級企業,銀行一年放款

50

筆,統計10

年,每一年50

A

級企業出現一筆違約,這就是預期損失。今年出了10

筆損失,其中

9

筆就是非預

50

個企業都在美國世貿

40

它決定我們風險的理論和資本運作。首先看預期損失。這個損失有這么幾個特點:它是正常波動的頻率,是每年損失的平均值,是常量。既然是常量就可以量化,量化以后就可以決定風險覆蓋多少。怎么量化呢?這就跟巴塞爾協議II

有關系了。假如說客戶貸款1000

萬敞口乘以這類企業每年的違約率,就得到可能違約的數量。如果想再進一步量化,搞清到底其中損失多少,條件是違約中有10%損失概率,那么信用敞口乘以客戶當中減,就是我們日常所進行的撥備,直接從成本中進行處理。在巴塞爾協議

II

萬個

A

級企業一年只有%的違約率,那么一年中只有4

個企業違約,而違約當中只有

10%形成損失,一個企業都不到,樣本的空間過小就決定了設立模型的難度之大。其次看非預期損失。它的特點是變量、波動值。在危機的時候,損失可能是

8

筆、9

筆或者

10

筆。因為它是波動的,就不能從成本中直接處理,不能直接撥備,必須用經濟資本準備。經濟資本和監管資本、會計資本是有區別的。會計資本是股東拿多少錢就是多少錢,監管資本要確立一個數,經濟資本則是變量。從數量來看,經濟資本應盡量小。由于經濟資本是一種準備,在它沒被處理的時候是虛擬的,用來實際上就是

VaR

5000萬(當然也可能是

4000

萬、3000

萬、2000

萬,它描述的又是一個變量),所以只能用經濟資本進行準備。最后看異常損失。異常損失誰也沒辦法,比如“9·11

事件”導致大樓塌了,誰也找不著了。這種損失不能用成本去減,也不能用資本去準備,只能事先進行情景模擬和壓力測試,提出應急方案,早做逃生準備。資本覆蓋與水壩原理關于資本覆蓋和風險的關系,我做過這樣一個比喻,要在一條河上筑水壩,防止洪水泛濫。假如構筑抵御50

米高洪水泛濫的堤壩,1000

40

年出現一次潰壩,概率是1%;如果是30

年出現一次潰壩,概率就是

10%。這實質上就是一個風險偏好的問題。修抵御

20

年還是

50

年一遇洪水的堤壩這是個人偏好,而巴塞爾協議出臺后規定了

8%的資本充足率是集體偏好,相當于要求銀行必須修

32

米高的水壩。巴塞爾協議對風險偏好給出了底線,不管什么樣的銀行,必須保持8%、10%的資本充足率。但水壩高低,材料的堅它的費效比恰恰是我們怎樣應對資本充足率的態度。即便在監管指標之上,銀行也必須決定使用多少資本,要做多少資本覆蓋準備。損失分布與風險曲線的原理首先看損失分布。銀行損失雖然有不確定性,但它在數學上是能夠證明的,大體上呈現一個正態分布趨勢。第一,所有的銀行損失都下,它最大損失的可能性。這個橫軸應叫做損失軸,縱軸叫頻率,時間長點就叫概率。我們可以看到,如果信用風險最大可能損失點在A

8

萬元,那

點到

B

點這塊損失

點之右的尾部就是異常損失,這個概率非常低,在橫軸上的區域無窮大。預期損失可以撥備。既然概率基本接近1%的是

A

點,損失就是

8萬元,銀行按成本先做8

萬元撥備。如果銀行風險偏好是審慎的,雖然

A

點這塊最高,到A’撥

10

萬也可以,這顯得準備更充分一些。盡管銀行撥

8

是允許的。非預期損失的部分概率雖然小,但也不容忽視。萬一出現某一個資本。比如說在

C

點,在沒有監管的情況下,%的概率下,損失可能是

15

萬元,那么%、%對應的損失可能分別是20

萬元。這的差異。銀行把準備做大一點,雖然損失出現概率很低,但應對風險拿鐵做出一個壩,潰壩的概率至少一百年一次,能應付1%的概率,這是圖形所描述的含義。異常損失概率很低,不需做資本準備,一般要根據壓力測試和情資本要求就是為了應對肥尾現象。其次,看風險分布形態。在風險分布形態上,市場風險屬于完全等的,所以風險呈正態分布曲線。風險理論確實有嚴格數學計算做基礎。20

世紀

80

年代初,從描資本結合、資本管理、資本限制以及資本計算等等。風險過濾與

RAROC

FTP

原理追求過濾掉風險的真實利潤實際上表現了銀行明確的經營理念,它與

RAROC

FTP

緊密相關。第一,關于風險過濾和RAROC。衡量銀行收益的好壞,過去用的簡單公式是收益/成本。這應該沒錯,有多少成本,賺多少錢,這個比率高,銀行業績就好。但是單講收益和成本比是不全面的,無法在同一方法中同時把收益和風險進行考慮,選擇最優方案。直到20

世紀

70

年代末期,美國信孚銀行的一個風險管理團隊提出了RAROC

的行經營中的手中利器,并在20

世紀

90

年代風靡所有西方銀行。RAROC

用公式表示就是:RAROC=風險調整后的收益/風險資本=(收益-經營成本-資本成本-風險成本)/經濟資本這個公式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追求過濾掉風險的真實利潤。其中成本,要進行撥備。資本成本就更好解釋了,消耗成本不同,收益就不同。資本成本成本一樣,當股東就太容易了,錢往銀行一存就萬事大吉了。所以對于資本成本,基本道理是必須高于存款成本。經濟資本就是在一定置信度和一定時間內,資本要覆蓋的非預期各類非預期損失所可能產生的最大值。RAROC

的精髓就是,銀行追求的目標是過濾掉風險的利潤。要在看到但可能發生的損失進行準備。中信銀行追求效益、風險、規模的統一,追求過濾掉風險的利潤,這恰恰是現代銀行所追求的目標。第二,關于內部資金轉移定價(Funds

Transfer

Pricing,FTP)。FTP

也是追求過濾掉風險利潤的一種表現。用FTP

計算包括了對資本消耗的補償。FTP

考核如果用公式表示就是:考核經濟利潤=賬面利潤+FTP

利潤-考核資本成本(經營中消耗的風險資本量×資本價格)在銀行中引入

FTP

有以下一些原因:一是符合現代銀行經營管理需要。20

世紀

80

年代美國銀行首次引入

FTP,主要用于描述市場風險,當時在風險理論上,可能要算很多

VaR

值。但如果一家銀行的分行相互割裂,都要有自己的存款,成本會很高。每家分行都面臨兩類風險:一類是資金錯配型市場風險;另一類是單一對手信用風險。每個分行都有信用風險、市場風險,那準備起來就比較累了。假如一家分行存款100

萬元,其中

50

萬元

2個月到期,30

萬元

1

年到期,20

萬元

5

年到期。現在貸款怎么放?如果只放

2

個月的話,那就將

100

萬元全部放出去;如果是放

2

年,那就只能放

20

萬元,剩下的通過再融資解決。就像公共汽車一樣,可以。如果每個分行都這樣設想,那對于經營無疑是一種浪費。如果成立了專門團隊,采用FTP

手段就可以專門應對市場風險、的概率就會大大減少,就可以達到最優的經營狀態。二是可以給銀行帶來四大好處:FTP

分離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FTP

在同一類業務上給所有分行統一的資金價格,全行就從價格上有每個產品能提供統一計算平臺,對每個業務線衡量和資源配置來說,也就形成了一個標準;可以最大限度地體現獎勤罰懶效果。比如,一

20

億元存款交給資金池,按

20

億元給分行計息,分行即使不放款也有利潤了。另外,如果有要用放貸利差衡量了,要減除資金成本。比如說放款是5

億,資金是按

3%成本收進來的,分行資金成本也得3%或者再多點,因為要有市

FT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