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半固體制劑制備_第1頁
第八章 半固體制劑制備_第2頁
第八章 半固體制劑制備_第3頁
第八章 半固體制劑制備_第4頁
第八章 半固體制劑制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章

半固體制劑

SemisolidPreparations藥劑學

Pharmaceutics半固體制劑內容第一節軟膏劑第二節眼膏劑第三節凝膠劑第四節栓劑第一節軟膏劑軟膏劑(Ointments)是系指藥物與適宜基質混合制成的半固體外用制劑.活性成分基質組成添加劑(如防腐劑、助溶劑、乳化劑、抗氧劑、增稠劑、皮膚滲透促進劑等)軟膏劑Creams一、概述

糊劑(Pastes)大量固體粉末+適宜基質→半固體外用制劑,含藥量高、稠度大溶液型軟膏混懸型軟膏劑乳膏劑(Creams)因藥物在基質中的分散狀態不同

軟膏劑

水包油型(O/W)乳膏劑油包水型(W/O)乳膏劑乳膏劑(Creams)或霜劑——指具有一定稠度的乳劑型半固體制劑.冷霜制劑(Coldcreams)W/O乳膏劑冷霜中水相,有利于皮膚的水化,而外相(油相)是在皮膚上起覆蓋、潤膚作用.雪花膏(Vanishingcreams)為O/W型乳膏劑易于清洗,涂抹在皮膚上,幾乎不留痕跡.軟膏劑特點熱敏性——遇熱熔化,流動性增加流變形——外力作用,粘度降低作用:局部作用:保護創面、潤滑皮膚、局部治療;全身作用:藥物經透皮吸收

質量要求均勻、細膩,粘稠性適當,易于涂布,性質穩定:無酸敗、異臭等變質現象,無刺激性及其他不良反應,用于潰瘍創面的應無菌,二、軟膏劑的基質基質是軟膏的賦型劑,藥物的載體,制備優良軟膏的關鍵,軟膏劑基質性質、質量要求潤滑無刺激性性質穩定具有吸水性不破壞皮膚正常功能油脂性基質乳劑型基質水溶性基質基質的類型(一)、油脂性基質特點:油膩、潤滑、無刺激性,理化性質穩定,很少單獨應用。促進皮膚水合作用,可保護、軟化皮膚,釋藥性差,適用于遇水不穩定藥物,不適用于有滲出液的皮損,不易洗除,加表面活性劑以增加吸水量,制成乳劑型基質。(一)、油脂性基質分類:烴類,類脂類,二甲基硅油(一)油脂性基質1、烴類

凡士林(vaselin)石蠟(paraffin)

液體烴與固體烴的半固體混合物,分為黃、白兩種,性質穩定、無刺激性,僅能吸收本身重量5%的水分(加羊毛脂、表面活性劑提高吸水性

)分固體和液體石蠟兩種,主要用于調節軟膏的稠度一、油脂性基質2、類脂有乳化作用,可吸收較多量的水羊毛脂(woolfat)蜂蠟(beeswax)鯨蠟(spermaceti)棕櫚酸蜂(鯨)蠟醇脂淡黃色粘稠半固體,有較強的吸水性,可吸收本身重量2倍左右的水,而形成W/O型乳劑。(1)主要成分:膽固醇類棕櫚酸酯及游離膽固醇類(2)熔程:36~42℃(3)羊毛脂吸水性強,W/O乳劑基質;(4)常與凡士林合用3)二甲基硅油(dimethicone)特點:粘度隨溫度變化小潤滑性強應用乳膏劑潤滑劑(二)乳劑型基質含固體的油相加熱液化后與水相借乳化劑的作用在一定溫度下混合乳化,在室溫下形成為半固體的基質。類型:O/W(雪花膏),W/O(冷霜)

(二)乳劑型基質特點:稠度適中,易涂布,需加防腐劑(O/W)、保濕劑(甘油、丙二醇、),對油、水都有一定的親和力,藥物的釋放、透皮吸收較快,不影響皮膚的正常功能。適用于多數藥物,不適用于遇水不穩定的藥物適用于亞急性、慢性、無滲出液的皮損和皮膚騷癢癥,不適用于糜爛、潰瘍、水皰及膿皰癥。(二)乳劑型基質組成(與乳劑相似)水相油相水、可溶于水的成分,保濕劑(甘油、丙二醇、山梨醇等)防腐劑(尼泊金類、三氯叔丁醇、山梨酸)油脂性基質、硬脂酸、石蠟、蜂蠟、高級脂肪醇、液狀石蠟、凡士林(調節稠度)半固體、固體物質。(二)乳劑型基質乳化劑肥皂類高級脂肪醇與脂肪醇硫酸酯類多元醇酯類吐溫與司盤類其它1.一價皂(O/W型)形成的基質易被酸、堿、鈣等離子或電解質破壞。例:三乙醇胺+硬脂酸三乙醇胺皂2.多價皂(W/O型)脂肪酸的鈣、鎂等高價金屬鹽。1.高級脂肪醇十六醇、十八醇(W/O型)2.月桂醇硫酸鈉(十二烷基硫酸鈉)O/W型單與雙硬脂酸甘油酯的混合物;常用單硬脂酸甘油酯,W/O型輔助乳化劑,與一價皂等主要乳化劑合用,得O/W型乳劑基質;Tweens-20、60、80(O/W型)Spans-40、60、80(W/O型)等平平加O、賣澤52等(三)水溶性基質甘油明膠(glycerogelatinum)纖維素衍生物

MC,CMC-Na等軟膏通用處方:明膠30g(10%--30%),甘油25g(10%--30%),藥物10g水35g高分子聚合物,常用平均分子量300-6000,由液體過渡到蠟狀固體。常以不同分子量配合使用。對皮膚保護、潤濕作用較差。(三)水溶性基質聚乙二醇類(PEG)卡波姆(carbomer)纖維素的合成衍生物。水溶液濃度較高時為凝膠,呈中性,性質穩定,不易腐敗,一般不需加防腐劑。白色疏松粉末,引濕性強,水溶液粘度低,呈酸性,加堿中和后呈稠厚凝膠。無毒,無刺激性。耐熱,對眼粘膜有嚴重刺激。基質的選擇油脂性基質一般不單獨使用,為克服其強疏水性,常加入表面活性劑,或制成乳劑型基質.水溶性基質多用于濕潤、糜爛創面,有利于分泌物的排除,也常用于腔道黏膜,常作為防油保護性軟膏的基質.

乳劑型基質一般適用于亞急性、慢性、無滲出液的皮損和皮膚瘙癢癥,忌用于糜爛、潰瘍、水皰和膿泡癥.三、軟膏劑附加劑抗氧劑

VitE,VitC,沒食子酸(galicacid)烷脂,丁羥基甲苯,丁羥基茴香醚(butylhydroxyanisol,BHA)防腐劑苯甲酸、對羥基苯甲酸脂四、軟膏中藥物的透皮吸收藥物透皮吸收釋放---藥物從基質中釋放出來↓穿透---藥物透過表皮進入皮膚↓吸收---通過血管、淋巴管進入體循環產生全身作用四、軟膏中藥物的透皮吸收(一)皮膚的構造表皮、真皮、皮下脂肪組織無血管,不吸收。角質層是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含有大量的毛細血管、淋巴管等,是藥物吸收的主要部位。四、軟膏中藥物的透皮吸收(二)透皮吸收的主要途徑透過完整表皮通過毛囊、皮脂腺汗腺是透皮吸收的主要途徑,面積大,主要屏障:角質層(類脂);非解離型脂溶性物質易透入,水溶性物質和解離型分子不易透入,需要與細胞膜蛋白質水合。被動擴散。少。重金屬、磺胺類、皮質激素類、脂溶性維生素等可透過。很少四、軟膏中藥物的透皮吸收(三)影響透皮吸收的因素藥物的理化性質基質的性質1.藥物的溶解特性(脂溶性大的藥物易于透過角質層);2.分子量的大小(分子量小的易于透過);3.藥物的濃度(濃度高易透過);4.藥物在基質中的分散狀態(分散度大,透過率高);1.對藥物的親和力(小易于藥物釋放)2.pH(使藥物呈分子形式易于透皮)3.對皮膚水和作用的影響(促進水和,利于透皮)四、軟膏中藥物的透皮吸收透皮吸收促進劑皮膚的條件其它1.表面活性劑,吐溫等(<CMC)。2.非水溶劑,丙二醇、DMSO、DMF等。3.AZONE(氮酮),4.油酸、亞油酸、揮發油等。角質層的厚薄、是否破損、毛孔多少等涂抹面積、時間、皮膚溫度等五、軟膏劑的制備一、制備方法1)研磨法2)熔融法3)乳化法五、軟膏劑的制備根據基質選擇方法油脂性基質--研磨法、熔融法水溶性基質--研磨法、熔融法乳劑型基質--研磨法、乳化法(1)研磨法(trituration)將藥物粉碎過篩,加入少量基質研磨混合,用遞加法(geometricmethod)加入其余基質,研勻即得.適用于不溶于基質、熱敏性藥物.常用工具是乳缽乳捧、軟膏板及軟膏刀,大量制備用軟膏機.(2)熔融法(fusionmethod)先加溫熔化高熔點基質,再加入低熔點其他組分,熔合均勻基質.加入藥物攪拌均勻藥物不溶于基質:研細的藥物篩入基質,隨加隨攪拌,直至軟膏冷卻定形.適用于熔點不同的油脂性基質、水溶性基質大量制備。乳膏制法一般包括熔化過程和乳化過程:先將油性基質置水浴上于c.a.80℃熔化;將水性組分溶于水,加熱至溫度略高于油相,不不斷攪拌下緩緩加入熔化的油性基質中,保持溫度5~10分鐘,繼續攪拌至冷凝成均勻乳狀半固體.(3)乳膏劑制備

五、軟膏劑的制備(二)、加入藥物的方法可溶解于基質中的不溶性的直接溶入基質中;如薄荷油直接溶入油脂性基質中。將藥物研磨成細粉,過六號篩(150μm以下),眼膏過九號篩(75μm以下),

與少量基質研勻呈糊狀,再與其余基質混勻。五、軟膏劑的制備量少的半固體、粘稠性的先用少量溶劑溶解,再加至基質混勻。如生物堿鹽,先用少量水溶解,與羊毛脂吸收后,與其他基質混勻。與適宜的基質或溶劑混勻成糊狀,再加入到其余基質中。五、軟膏劑的制備揮發性共熔成分共存的易氧化、水解的乳劑型先研磨使共熔后,再混入基質(樟腦、薄荷腦);或先以少量溶劑溶解;或加熱使熔,再混入基質(<40℃)注意藥物加入的溫度(<60?C)。根據溶解性質:溶解在水、油中,五、軟膏劑的制備(三)中藥軟膏劑藥材先行處理(流浸膏),制備方法與一般軟膏劑基本相同。六、軟膏劑的制備舉例

硫軟膏--研和法復方苯甲酸軟膏--融和法鹽酸達克寧乳膏--乳劑型克霉唑乳膏--乳劑型四、軟膏劑的制備鹽酸克林霉素凝膠(水溶性基質)鹽酸克林霉素10g卡波普94010g三乙醇胺10g甘油50g對羥基苯甲酸乙酯0.5g蒸餾水加至1000g主藥基質成分pH調節劑保濕劑防腐劑乳膏基質處方實例

單硬脂酸甘油酯70g硬脂酸112.5g甘油85g白凡士林85g十二烷基硫酸鈉10g對羥基苯甲酸乙酯1g蒸餾水加至1000g取單硬脂酸甘油酯、白凡士林、硬脂酸,置容器中加熱熔化,保持80℃;另取十二烷基硫酸鈉、甘油、蒸餾水至另一容器中,加熱至80℃,加對羥基苯甲酸乙酯,溶解后緩緩加入上述油相中,按同一方向攪拌至呈白色細膩膏狀,冷凝即得.

主藥含量測定物理性質的測定刺激性穩定性藥物釋放、穿透及吸收的測定軟膏劑的質量檢查物理性質的測定熔程軟膏劑的熔程以接近凡士林熔程(38~60℃)為宜.稠度

對屬于非牛頓流體的軟膏劑、乳膏劑,通常用插入度計測定稠度.酸堿度

藥典規定應檢查酸堿度,以免產生刺激.物理外觀

軟膏和基質應色澤均勻一致,質地細膩,無污物,無粗糙感.

刺激性

測定在動物或人體上進行.

穩定性

粒度、裝量、無菌、微生物藥物釋放度及吸收的測定1.釋放度檢查(表玻片法,Watchglassmethod):在表玻片(直徑50mm)與不銹鋼網(18目)之間為鋁塑質軟膏池,半固體的制劑裝入其中,有效釋藥面積為46cm2,采用藥典中的槳法測定

.2.體外試驗法——擴散池3.體內試驗法第二節眼膏劑

眼膏劑眼用乳膏劑眼用凝膠劑

眼用制劑眼用液體制劑眼用半固體制劑眼用固體制劑眼膏器具與包裝材料處理眼膏劑的基質

眼膏劑的制備

一、眼膏劑的制備無刺激性常用基質:8份黃凡士林、1份羊毛脂和1份液狀石蠟根據季節與氣溫不同,可調整液狀石蠟的用量,以調節軟硬度.必須采用無菌操作法當藥物不溶于基質時,應將其粉碎成能通過九號篩的極細粉,以減輕對眼睛的刺激性.眼膏劑的配制用具及包裝材料都要進行滅菌處理.

金屬性異物粒度重量差異裝量微生物限度

二、眼膏劑的質量檢查處方乙基嗎啡0.1g

眼膏基質適量共制100g制法取乙基嗎啡置于無菌乳缽中,加10ml注射用水溶解后,加入適量基質研磨吸收,再逐漸加入其余基質,研勻即得.作用本品可增加血流和淋巴循環,促進角膜混濁的吸收,用于實質性角膜炎及角膜混濁等.【實例】乙基嗎啡眼膏(狄奧寧眼膏)第三節凝膠劑一、概述凝膠劑(Gels)——藥物均勻分散于凝膠中形成的制劑.乳膠劑——乳劑型混懸型凝膠劑凝膠劑雙相凝膠劑單相凝膠劑水性凝膠:膠漿劑油性凝膠

特點:涂布性好,不油膩,易洗除,能吸收組織滲出液,不妨礙皮膚正常功能,黏滯度小,故有利于藥物的釋放.缺點:潤滑性較差,易失水,易霉變.

二、水性凝膠基質卡波普carbomer纖維素衍生物cellulosederivatives無油膩感,潤滑舒適卡波普carbomer為丙烯酸與丙烯基蔗糖交聯形成高分子聚合物Carbopol934Piscross-linkedwithallylsucroseandispolymerizedinsolventbenzene.處方

卡波普94010g

乙醇50g

甘油50g

聚山梨酯802g

羥苯乙酯1g

氫氧化鈉4g

純化水加至1000g制法將卡波普與聚山梨酯80及300ml純化水混合,氫氧化鈉溶于100ml水后加入上液攪勻,再將羥苯乙酯溶于乙醇后逐漸加入攪勻,加純化水至全量,攪勻,即得.

【實例】卡波普水性凝膠基質甲基纖維素(methylcellulose,MC)羧甲基纖維素鈉(sodiumcarboxymethycellulose,CMC-Na)粘度較大,易于失水纖維素衍生物cellulosederivatives水性凝膠劑的一般制法:水溶性藥物先溶于部分水或甘油中,必要時加熱以加速溶解;處方中其余成份按基質配制方法制成水性凝膠基質,將藥物溶液與水性凝膠基質混合并加水至全量即得;對于不溶于水的藥物,可先用少量水或甘油研細、分散后,再加入基質中攪勻即得.

水凝膠劑的制備

處方

吲哚美辛10g

交聯型聚丙烯酸鈉(SDB―L―400)10g

聚乙二醇4000(PEG4000)80g

甘油100g

苯扎溴銨8g

純化水加至1000g制法取PEG4000和甘油置燒杯中微熱至完全溶解,加入吲哚美辛混勻,SDB―L―400加入800ml水在乳缽中研勻后,將基質與PEG4000、甘油、吲哚美辛混勻,加入苯扎溴銨,攪勻,加水至1000g,攪勻即得.

【實例】吲哚美辛凝膠劑制備(1)本品可消炎止痛,用于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等.(2)處方中PEG為透皮吸收促進劑,可使其經皮滲透作用提高2.5倍;甘油為保濕劑;苯扎溴銨為防腐劑.粒度:<180μm

重量差異裝量微生物限度

四、凝膠劑的質量檢查栓劑(suppositories)系指藥物與適宜基質制成供腔道給藥的固體制劑.

一、概述第四節栓劑栓劑的分類按腔道分按作用范圍分按結構分肛門栓:圓椎、圓柱、魚雷形陰道栓:球形、卵形、扁鴨嘴形、尿道栓局部作用、全身作用

普通栓、中空栓、雙層栓57

二、栓劑的處方組成(一)藥物栓劑中藥物加入后可溶于基質中,也可混懸于基質中.不溶固體藥物應預先用適宜方法制成細粉,并全部通過六號篩.根據施用腔道和使用目的的不同,制成各種適宜的形狀.(二)基質

栓劑基質應滿足下列要求:①室溫時具有適宜的硬度,當塞入腔道時不變形、不破碎.在體溫下易軟化、融化,能與體液混合或溶于體液;②對粘膜無刺激性、無毒性、無過敏性;③性質穩定不妨礙主藥的作用與含量測定;④不因晶形的轉化而影響栓劑成型;⑤基質熔點與凝固點間距不宜過大,油脂性基質酸價在0.2以下,皂化價在200~245間,碘價低于7;⑥適用于冷壓法及熱熔法制備栓劑,且易于脫模.1.油脂性基質(1)可可豆脂(cocoabutter)

天然脂肪酸甘油三酯(硬脂酸酯、棕櫚酸酯、月桂酸酯和油酸酯).

由于所含各酸的比例的不同,所組成的甘油酯混合物的熔點及藥物釋放速度也不同.可可豆酯具有同質多晶的性質,熔程為31~34℃,β晶型穩定,熔點為34℃,在體溫時能迅速融化在常溫下為黃白色固體

無刺激性,可塑性好,能與多種藥物配伍而不發生禁忌.(2)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天然植物油(如椰子或棕櫚種子油等)水解、分餾所得C12~C18游離脂肪酸,經部分氫化再與甘油酯化而得的甘油三酯、二酯、一酯的混合酯.

具有保濕性熔點適宜不易酸敗半合成椰子油酯半合成山蒼子油酯半合成棕櫚油酯等硬脂酸丙二醇酯等2.水溶性基質①甘油明膠(gelatinglecerin)用水、明膠、甘油組成按一定的比例(1:2:7)在水浴上加熱溶和,蒸去大部分水,放冷后凝固而成.

優點:彈性較強,不易折斷,且在體溫下不融化,但能軟化并緩慢地溶于分泌液中,故藥效緩慢,持久.其溶解速度與明膠、甘油及水三者用量有關,甘油與水的含量越高則越容易溶解、且甘油能防止栓劑干燥變硬.

②聚乙二醇類(polyethyleneglycols;PEG)

也稱碳蠟(carbowax)常用PEG1000、1540、4000、6000的熔點分別為38~40℃、42~46℃、53~56℃、55~63℃.

不同分子量的PEG以一定比例加熱融合,可制成適當硬度的栓劑基質.

特點:本品無生理作用,遇體溫不熔化,但能緩緩溶于體液中而釋放藥物.

缺點:本品吸濕性較強,對粘膜有一定刺激性,加入約20%的水,則可減輕刺激性.③聚氧乙烯(40)單硬脂酸酯類(polyoxyl40stearate)商品代號為“S-40”,商品名Myrj52,為水溶性基質.

呈白色至徽黃色,無臭或稍具脂肪臭味的蠟狀固體,熔點為39~45℃;酸值≤2,皂化值25~35.可溶于水、乙醇、丙醇等,不溶于液體石蠟.④泊洛沙姆(Poloxamer)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的嵌段聚合物隨聚合度增大,物態從液體、半固體至蠟狀固體,易溶于水,可用作栓劑基質.

常用型號為poloxamer-188,Pluronic68,熔點為52℃.能促進藥物的吸收并起到緩釋與延效作用.

型號188表示:聚氧丙烯的分子量為前兩位數字乘以10,18×10=180;第三位數字乘以10為聚氧乙烯分子量占整個分子量的百分比即8×10%=80%.(三)添加劑(1)硬化劑(2)增稠劑(3)乳化劑(4)吸收促進劑

(5)著色劑(6)抗氧劑(7)防腐劑吸收促進劑起全身治療作用的栓劑,為了增加全身吸收,可加入吸收促進劑—能促進藥物被粘膜吸收的物質.①表面活性劑②Azone(十二烷基氮雜環庚酮,桂氮酮)

是直接與腸粘膜起作用,改變生物膜的通透性,從而加快藥物的轉運過程.其他吸收促進劑:氨基酸乙胺衍生物;乙酰醋酸酯類;β-二羧酸酯;芳香族酸性化合物;脂肪族酸性化合物.三、栓劑的制備1.冷壓法(coldcompressionmethod)此法采用制栓機制備,是將藥物與基質的粉末置于冷卻的容器內混合均勻,然后裝入制栓模型機內壓成一定形狀的栓劑,即得.

機壓模型成型者較一致、美觀.2.熱熔法(fusionmethod)

熱熔法應用較廣泛:將計算量的基質銼末用水浴或蒸氣浴加熱熔化,勿使溫度過高,然后按藥物性質以不同方法加入藥物混合均勻,傾入冷卻并涂有潤滑劑模型中至稍為溢出模口為度.

放冷,待完全凝固后,削去溢出部分,開模取出.小量生產熱熔后用手工灌模的方法;大量生產則用自動模制機器操作.

一般用油脂性基質制備栓劑可采用任何一種方法,水溶性基質多采用熱溶法,此外還有一種搓捏法,可用于臨時搓制.置換價(displacementvalue)藥物的重量與同體積基質重量的比值稱為該藥物對基質的置換價

DV=W/(G–(M-W))G:純基質平均栓重;M:含藥栓平均重量;W:每個栓劑的平均含藥重量

栓劑制備設備擴散釋放吸收藥物擴散、溶解入直腸分泌液藥物從基質中釋放出來通過血管、淋巴管進入體循環產生全身作用或局部作用(一)全身作用的栓劑用于全身作用的栓劑主要是肛門栓四、栓劑的治療作用及臨床應用1.作用特點①是可部分避免或全部避免口服藥物的首過效應,降低副作用、發揮療效;②不受胃腸PH或酶的影響;③可避免藥物對胃腸粘腹的刺激;④對不能吞服藥物的病人可使用此類栓劑;⑤不能口服的藥物可制成此類栓劑.

2.藥物吸收途徑

栓劑直腸給藥吸收途徑:①通過直腸上靜脈進入肝,進行代謝后再進入大循環;②通過直腸中、下靜脈和肛管靜脈,進入下腔靜脈,繞過肝臟而進入大循環.

栓劑塞入距肛門口約2cm處給藥總量50%~75%的藥物不經過肝.

3.影響直腸吸收的因素

1)生理因素2)藥物的理化性質①脂溶性與解離度脂溶性藥物容易透過類脂質膜而被吸收,同時藥物的吸收與解離常數有關.②粒度:以未溶解狀態存在于栓劑中的藥物,其粒度大小能影響釋放、溶解及吸收.粒徑愈小、愈易溶解,吸收亦愈快.③溶解度4.基質對藥物作用的影響

一般應根據藥物性質選擇與藥物溶解性相反的基質,有利于藥物釋放,增加吸收.如藥物是脂溶性的則應選擇水溶性基質;如藥物是水溶性的則選擇脂溶性基質,這樣溶出速度快,體內峰值高,達峰時間短.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