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國民收入的核算與循環(宏觀經濟學南開大學,高詠樂)_第1頁
第一章國民收入的核算與循環(宏觀經濟學南開大學,高詠樂)_第2頁
第一章國民收入的核算與循環(宏觀經濟學南開大學,高詠樂)_第3頁
第一章國民收入的核算與循環(宏觀經濟學南開大學,高詠樂)_第4頁
第一章國民收入的核算與循環(宏觀經濟學南開大學,高詠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宏觀經濟學MACROECONOMICS主講教師:高樂詠南開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系

教材:

《現代西方經濟學教程》(下)魏塤等編著南開大學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主要參考書:

1.《經濟學》下冊[美]斯蒂格利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2.《西方經濟學》(下冊宏觀部分)高鴻業主編中國經濟出版社1996年2月第1版

3.MACROECONOMICSbyOlivierBlanchardPrentice-HallInternational,Inc1997(清華大學出版社影印版)

答疑和輔導安排時間:周二和周五上午(8:30~11:00)地點:國際經濟貿易系主任辦公室聯系電話:(022)23501379(O)(022)23505723(H)

電子信箱:lgao@第一章國民收入的核算與循環第一節國民收入的核算一、國民生產總值GNP與國民收入NIGNP:一定時期內本國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的總價值。

NI:同期所有生產要素報酬總和。

GNP和NI都是衡量一定時期內一國所發生的經濟活動的總規模,理論上講二者是一致的;但在具體統計實踐中二者還存在差異。理解GNP&NI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1.避免重復計算與過去蘇聯體系所采用的工農業總產值對比2.無形商品也是社會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3.通過市場交換實現其價值的經濟活動

舉例說明:家務勞動4.現期發生的經濟活動舊貨市場的交易額只計算買賣差額5.合法經濟活動才統計在內6.GNP的值并不是國民福利水平的完美的指標它容易讓人聯想到GrossNationalPollution

另外,舉例說明交易值降低但效用水平上升的情況。GNP的計算最終產品:在理論上可以定義,實踐上無法完全根據商品自身的屬性來判定。附加值:這是實踐中容易操作的方法所有要素所得的報酬:這是從另一個角度衡量同一對象。例:小麥產值$1000附加值1000

面粉產值$20001000(最終產品)方便面產值

$30001000

工農業總產值$6000

國民生產總值$3000=利息+租金+利潤+工資=NI以上分析得到的結論:最終產品總價值=企業增加值總和=全部要素收入總和從理論上講:GNP=NIGNP與NI的區別折舊和間接稅包含在GNP中,但它們不構成NI;為什么?折舊:機器設備價值被統計在當年的GNP中,每年的GNP中也包括了以前所生產的機器設備的價值的轉移。所以嚴格說來GNP不能準確表示一年內新創造的價值。GNP-折舊=NNP(國民生產凈值:本年度新創造的價值)間接稅:它反映在商品的價格中,但不歸企業所獲得,因此不能計入各種要素的報酬。消費者付出這部分支出,是從他的收入中拿出的,而他的收入已經被計算在NI中了。因此,間接稅只是收入的再分配,而不是收入的形成。NI=GNP-折舊-間接稅=NNP-間接稅名義GDP與實際GDPGNP與GDP的區別和聯系二者都是衡量一國經濟活動總規模的宏觀指標;但前者強調的是國民的概念,后者強調的是國境的概念。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使用GDP以取代GNP。兩者差異主要存在于“來自國外的凈要素收益”二、國民收入的分解個人收入:個人從企業中獲得的收入(未繳納個人所得稅),它只是國民收入的一部分。PI=NI-社會保險稅-公司所得稅-企業留利(未分配利潤)可支配收入:真正可以為個人自行支配的收入DI=PI-個人所得稅可支配收入的去向:消費和儲蓄注意:在宏觀經濟學中,凡是不用于消費的部分,我們都計為儲蓄,不論儲蓄的具體形式是什么。銀行存款叫儲蓄,購買證券也是儲蓄。DI=C+S可支配收入=消費+儲蓄凈稅收與可支配收入政府各項稅收總和稱為總稅收,用T表示;政府也向納稅人進行轉移支付,用GT表示;因此政府從公眾手中得到的凈稅收為NT=T-GT為了簡化分析,我們忽略企業留利部分,那么可支配收入就可以看作國民收入與凈稅收的差額。DI=NI-T+GT或DI=NI-NT三、國民經濟中的其他重要變量一般物價水平一般利率水平失業率=以已失業但正在尋找工作的人數勞動力總人數失業的類型: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總需求不足導致的失業充分就業的失業率=摩擦性失業率+結構性失業率廠商部門家庭部門生產要素市場成交額為

NI最終產品市場成交額為GNP土地、勞動、資本、企業家才能租金、工資、利息、利潤最終產品和服務家庭用于最終產品和服務上的支出消費支出銷售收入一、兩部門收入循環模型第二節國民收入的循環要想使國民收入循環能夠順利維持,產品市場的交易額必須與要素市場的交易額相等,即總收入等于總支出:NI=AE(AE的價值實際上就是GNP),這也就是國民收入均衡的條件。在兩部門模型中,要想實現國民收入的均衡,消費支出必須等于消費者的全部收入。由于現在沒有政府,所以NI=DI=C在這個例子中,如果消費者沒有將他們的收入全部消費掉,而是將一部分儲蓄起來了,比如20萬元,這會導致產品市場上有價值為20萬元的商品和服務就無法銷售出去,其價值不能實現。這種情況下,廠商部門會面臨產品積壓、庫存增多的壓力。短期內的正常反映是壓縮生產,減少庫存,這個過程意味著,當宏觀經濟中出現支出小于收入時,會引起產量的減少和國民收入水平的降低。但是如果把等量的儲蓄轉變為投資,情況會怎樣呢?下面我們加上金融市場,看看國民收入均衡的條件如何實現。二、兩部門三市場模型廠商部門家庭部門土地、勞動、資本、企業家才能租金、工資、利息、利潤最終產品和服務家庭用于最終產品和服務上的支出金融市場CS=2020=I要素市場產品市場國民收入均衡的條件仍為總收入等于總支出NI=AE此時

NI=C+SAE=C+I所以國民收入均衡的條件可簡化為C+S=C+I即I=SS為收入循環中的漏出量;I為這一過程的注入量。所以簡單概括國民收入均衡的條件,就是,收入循環中的漏出量必須等于注入量。廠商部門家庭部門金融市場CS=2020=I政府部門NT=1010=GP三、加入政府部門后的收入循環過程產品市場要素市場政府部門加入循環過程后,均衡條件的表達式更豐富,但基本原理未變:均衡的條件仍然是總收入等于總支出

NI=AE此時NI=C+S+NTAE=C+I+GP其中NT表示凈稅收;GP表示政府的購買性支出。根據漏出量等于注入量的簡化表示,這時國民收入均衡條件為S+NT=I+GP四、完整的收入循環模型廠商部門家庭部門金融市場CSI政府部門NTGP對外部門商品市場要素市場進口產品進口支出出口收入出口產品IMEX此時總收入為:NI=C+S+NT+IM總支出為:AE=C+I+GP+EX其中I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