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康熙皇帝與多民族國家的鞏固_第1頁
第6課-康熙皇帝與多民族國家的鞏固_第2頁
第6課-康熙皇帝與多民族國家的鞏固_第3頁
第6課-康熙皇帝與多民族國家的鞏固_第4頁
第6課-康熙皇帝與多民族國家的鞏固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明朝、清朝前期(1368年━1840年)統一多民族國家進一步發展封建社會由盛而衰

政治:君主專制統治空前強化明廢丞相、立廠衛;考八股,設三司;清增設軍機處,大興文字獄;經濟:繼續發展居世界領先地位

商業繁榮,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并緩慢發展;自然經濟仍占統治地位.

民族關系:統一多國家進一步鞏固和發展與國內分裂叛亂勢力斗爭,加強對邊疆地區的管轄和開發;文化:承古萌新古典科技進入總結階段,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繼問世;理學走向極端,早期民主啟蒙思想產生;古典小說蓬勃發展,具有鮮明的反封建思想;第6課康熙皇帝與多民族國家的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康熙簡介清圣祖仁皇帝名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8歲登基14歲親政69歲駕崩在位61年年號康熙(康,安寧;熙,興盛)萬民康寧,天下興盛一、少年天子1、孝莊訓教,兼學滿漢兼學滿漢康熙身上有三種血統、有三種文化、有三種品格,康熙的三種血統,他父親是滿族人,他祖母是蒙古人,他母親是漢人,所以康熙身上有滿洲人、蒙古人、漢族人的三種血統。他又受了三種文化的影響,向祖母學習蒙古語;向滿族的師傅學習滿文和騎射;向漢族師傅學習四書五經,他又受到儒家文化的教育,所以康熙他的文化來說,他的勇武與奮進深受滿洲騎射文化的影響,他的高遠與大度得益于蒙古草原文化的熏陶,他的仁愛與韜略來自于漢族儒家文化影響。法國掛毯(藏于盧浮宮)描繪法國傳教士給康熙講解天文學的情景。康熙年間制作的地球儀康熙年間制作的演示天體運動的渾天儀一、少年天子1、孝莊訓教,兼學滿漢2、博才多能,學貫中西康熙對西方科學技術的接納,表現了帝王的寬大胸懷和求知欲,但這僅僅是一種個人行為,沒有形成吸收西方科學技術的政策,也沒有形成為一種制度。康熙故去之后,人亡政息,他的繼任者對西方的科學技術都不感興趣,這也是造成近代中國科學技術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歐美中國經濟進行工業革命,在全球尋找新的原料產地和海外市場。封建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政治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建立資產階級專政封建社會君主專制空前加強思想文化資產階級思想解放潮流形成,近代自然科學形成推行文化專制,束縛人們的思想外交在全球進行殖民擴張實行閉關政策,限制對外交往17—18世紀中國與歐美發展特點康熙即位面臨的問題黑龍江流域(沙俄)新疆云南廣東福建三地(三藩)臺灣西藏涉及:內部統一、民族團結、抵御外辱;首要解決的問題:叛亂和分裂的問題康熙面臨的問題涉及哪些方面?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為什么?二、鞏固多民族國家的重大舉措1、平定“三藩”鎮守云南的平西王吳三桂鎮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鎮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繼茂叛亂波及云南、福建、廣東等南方8省,兵鋒直至長江以南.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桂等蓄謀久,不早除之,將養癰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亂的戰爭中,康熙采用剿撫并用的方針,以分化叛軍力量。提升歸降的叛軍千總為守備頒發札付1、平定“三藩”意義①清除了地方割據勢力,避免了國家分裂,有利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②加強了中央集權,提高了抗御外敵的能力.③有利于邊疆和內地經濟、文化的交流。二、鞏固多民族國家的重大舉措2、收復臺灣①明朝末年,荷蘭殖民者侵占臺灣,統治38年(1624-1662)。

②1662年,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中收復臺灣。

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維護了中國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是民族英雄;有利于臺灣的早期開發。鄭成功收復臺灣有何重要歷史意義?材料一:“開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

——鄭成功材料二:鄭成功及其子鄭經在收復臺灣后,仍然用南明永歷年號,以明朝遺臣身份繼續與清廷對抗。“三藩”之亂爆發后,鄭經乘機率軍進攻福建等地……鄭氏所部數年煽亂于東南沿海……——《中國通史全編》(下)探究:如何認識鄭成功收復臺灣與清政府收復臺灣及兩者之間的關系?

從上述材料對鄭氏集團收復和經營臺灣進行簡要評價。

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維護了中國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是民族英雄。一方面有利于臺灣的早期開發,另一方面與清政府分庭抗衡,形成分裂狀態,不利于國家的統一。二、鞏固多民族國家的重大舉措2、收復臺灣→表現出寬闊的胸襟和卓越的統治能力。1)對收復臺灣持堅定立場→一定要完成國家的統一2)大膽啟用鄭氏降將施瑯→表現了超人的膽略和見識3)實行靈活多變的收臺政策→軍事斗爭與招撫安民政策并施康熙在臺灣實行了哪些有效的統治措施?有何意義?措施:A.設置行政建制:一府三縣,隸屬福建省;B.在臺灣設總兵官一名,澎湖設副將一員,兵駐守;C.“展界開海”;D.實行輕稅政策等。意義:促進了東南沿海地區貿易的發展以及大陸與臺灣的經,促進了臺灣的開發,鞏固了祖國的海防。康熙帝寬大為懷,自鄭克塽以下皆量才錄用,封官加爵。鄭克塽要求把鄭成功的遺骨移葬福建故土,康熙帝欣然準允,以禮安葬,并親書挽聯一副: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平臺千古,復臺千古;鄭氏一人,施氏一人。施瑯二、鞏固多民族國家的重大舉措1、平定“三藩”2、收復臺灣3、抗擊沙俄閱讀教材,概括康熙帝抗擊沙俄,確定邊界的簡要經過?周密準備簽訂條約武力打擊(兵)外交干涉(禮)雅克薩之戰神威無敵大將軍炮待議地區1689年《尼布楚條約》劃邊界特點:雙方平等協商下的產物意義:劃定邊界,從法律上確定“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和庫頁島”屬中國二、鞏固多民族國家的重大舉措1、平定“三藩”2、收復臺灣3、抗擊沙俄4、平定噶爾丹叛亂漠西蒙古貴族噶爾丹向康熙帝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長北方”,陰謀分裂祖國。康熙帝戎裝像三征噶爾丹:打擊新疆蒙古分裂力量1690進軍漠南(烏蘭布通)1696遠征漠北(昭莫多)1698清除殘部烏蘭布通古戰場康熙帝決心清除噶爾丹的殘兵,發誓“若糧草斷絕,必噬雪窮追,斷不回師”,最終迫使噶爾丹兵敗自殺。二、鞏固多民族國家的重大舉措1、平定“三藩”2、收復臺灣3、抗擊沙俄4、平定噶爾丹叛亂5、冊封五世班禪順治帝:冊封五世達賴康熙帝:冊封五世班禪逐步形成達賴和班禪必須經中央政府確認方能得到認同的實際。順治帝會見五世達賴1673-1681平定“三藩”1654年1722康熙出生1667親政1685-1689抵御外侵,締結和約1662登基1669智除鏊拜

1688-1697平定漠西噶爾丹叛亂

1683-1684收復臺灣,設府置縣康熙駕崩1713年冊封五世班禪鞏固多民族國家的重大舉措及影響影響貢獻措施平定“三藩”消滅了地方割據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和維護國家統一。收復臺灣設府置縣加強了臺灣同祖國內地的聯系,促進了臺灣的開發,鞏固了祖國的海防抗擊沙俄入侵抗擊了沙俄的侵略,確定了中俄東段邊界,維護領土主權的完整三征噶爾丹冊封五世班禪打擊新疆蒙古分裂力量加強對西藏的管理基本上奠定了中國的版圖;開創了康乾盛世的繁盛時代。康熙帝采取這些措施的重大貢獻?康熙統治時期,中國成為疆域遼闊、統一繁盛的國家,封建的經濟文化得到發展,伸向中國的西方早期殖民勢力受到遏制,開始了封建社會新的相對穩定時期,具有歷史進步意義。康熙自評道:“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那么,我們如何全面認識康熙帝,給他一個客觀全面的評價呢?

探究1)機智果敢。八歲即位,十六歲智擒螯拜,穩定了朝廷秩序。2)維護和鞏固和空前統一的多民族國家;(1)對內:平定三藩之亂、收復臺灣、平定準噶爾叛亂,鞏固統一。(2)對外:擊退沙俄侵略,維護國家主權。3)學識淵博,弘揚了中國古代文化。一生苦研儒學,推崇程朱理學,編撰《古今圖書集成》《全唐詩》《康熙字典》。

4)發展經濟:治理黃河,獎勵墾荒,厲行節儉等。拉開了長達150年的“康乾盛世”的序幕。

康熙歷史軌跡中的敗筆1)對內加強專制;(文字獄、設南書房)

2)對外輕視西方。(當時西方資本主義比中國封建統治顯示優越和潛力,但是康熙帝未能緊跟先進潮流,為后來西方侵略中國埋下戰敗隱患。)

西跨蔥嶺西北達巴爾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臺灣及附屬島嶼釣魚島、赤尾嶼等南到南海諸島我國遼闊的版圖在清朝前期最終奠定1、(2009年高考浙江文綜17題)中俄《尼布楚條約》中說,“凡嶺南一帶土地及流入黑龍江大小諸川,應歸中國管轄;其嶺北一帶土地及川流,應歸俄國管轄”。對條約中的“中國”,理解正確的是①這里的中國指中原地區②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國”國號③清政府對外不再使用“大清”的朝號④表明清朝行使和維護的是中國的主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09年高考全國文綜Ⅱ卷14題)圖3所示戰役是A.明朝與瓦剌之戰B.明朝與后金之戰C.清軍反擊噶爾丹之戰D.清軍平定大小和卓之戰CC3、(2011年高考天津文綜14題)(16分)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國古代有作為的君主。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左圖為秦始皇二十六年詔版(拓本),文字如下:二十六年,皇帝并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口口,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1)指出圖片中文字的字體,并根據圖片寫出材料中空缺的文字。(2分)(2)秦始皇在這一詔書中頒布了什么經濟措施?有何意義?(2分)(1)小篆;皇帝。(2)統一度量衡。促進了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材料二:1673——1681年,年輕的康熙帝指揮了一場平叛戰爭。他后來多次談起戰爭前后自己的變化,說:“前者凡事視之以為易;自逆賊變亂之后,覺事多難處,每遇事必慎重圖維,詳細商榷而后定。”——摘編自張豈之《中國歷史》(3)依據材料二,說明“平叛戰爭”所指事件及對康熙帝的影響。(4分)結合所學知識,評價這一事件的歷史意義。(2分)平定三藩之亂。形成了謹慎的執政風格。維護了國家統一材料三:政事不論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決。秦始皇規定一天看章奏(竹簡)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范文瀾《中國通史》材料四:朕自臨御以來,一切機務必皆躬親,從不敢稍自暇逸。今天下大小事務,皆朕一身親理,無可旁貸。若將要務分任于人,則斷不可行。所以無論鉅細,朕必躬自斷制。——《清圣祖實錄》康熙五十八年依據材料三、四,概括秦始皇和康熙帝處理政務的共同點。(4分)(4)專權;勤政。4、(2010年高考江蘇歷史25題B)(10分)材料一:東南膏腴田園及所產漁鹽,最為財賦之藪(聚集),可資中國之潤。……數年以來,沿邊江、浙、閩、粵,多設水陸官兵,布置錢糧,動費倍增,皆為殘孽未靖之故。如臺灣一平,……地方益廣,歲賦可增,民生得寧,邊疆永安,誠一時之勞,萬世之逸也。——[清]施瑯《靖海紀事》材料二: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則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復割棄。……況臺灣地方,乃江、浙、閩、粵四省之左護,東南之藩籬。此地若棄,沿海諸省,斷難晏然無慮。……若歸天朝,使海外諸國,既懾天威,益慕圣德。——《明清史料丁編》請回答:(1)據材料一、二,從政治、經濟、軍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復臺灣的戰略意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