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外用電梯施工方案_第1頁
某工程外用電梯施工方案_第2頁
某工程外用電梯施工方案_第3頁
某工程外用電梯施工方案_第4頁
某工程外用電梯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廈A—**大廈B工程外用電梯安全技術方案編制人:職務(稱):審核人:職務(稱):批準人:職務(稱):批準部門(章)浙江****有限公司工程部編制日期:安裝方案一、基礎制作:按基礎圖要求(見附圖)做好升降機基礎。固定好地腳螺栓澆砼,待到砼強度達到C25后進行安裝。二、安裝設備及人員配備:設安裝指揮壹人安裝技工叁人電工壹人電梯司機貳人由工地塔吊配合安裝三、安全技術措施:設安全員壹人在安裝開始前對全體人員作一次全面的升降機安裝安全技術交底。全體人員戴好安全帽。如遇4級以上大風應停止升標準節工作。四、安裝主機:墊實各地腳受力點緊固螺栓。安裝叁節標準節,校正上端水平度≤0.5/1000。控制升降機外籠門框兩個方向垂直度≤1/1000。裝好內吊籠,調正好齒條嚙合間隙。裝入平衡重塊。五、電器安裝:升降機應設置獨立配電箱。裝設電纜。安裝限位裝置并檢查確定各限位器能正常工作。六、導軌架(標準節)及附墻架安裝:在裝導軌架時應同時跟上附墻架安裝。每隔一建筑層設一道附墻架,其拉桿水平傾角不大于10度。七、天輪及平衡塊鋼絲繩安裝:當升降機達到要求高度時裝好天輪。固定好鋼絲繩架,穿好配重鋼絲,夾頭不得少于叁個。八、極限開關及碰鐵安裝:下極限碰鐵調正到滿載下行時不碰到緩沖彈簧前制動。上極限開關調正到吊籠自行停止在最后一道平臺位置。緊固所有碰鐵螺栓,保證斑點碰鐵不會移動。九、試車運行驗收(自驗):升降機安裝完畢后,對有潤滑要求的部位加注潤滑油。重復緊固所有螺栓。所有極限開關調試達到要求,靈敏可靠。試運行(每吊籠加載壹噸)制動可靠。十、交付驗收正式運行拆卸方案一、拆卸設備及人員配備:設拆卸指揮壹名拆卸技工叁名;電工壹名;升降機司機貳名伍噸汽車吊壹臺;伍噸汽車貳臺二、拆卸安全技術措施:設安全員壹名在拆卸前作一次全面的升降機拆卸安全技術交底全體拆卸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如遇四級以上大風應停止拆卸標準節和升降機附墻裝置非拆卸人員不得進入升降機拆卸區三、拆卸升降機:將升降機升至上限位(配重塊降至下限位,壓住配重壓簧座)拆除配重鋼絲繩及天輪架。升降機配重卸除后梯籠載重不得超過500公斤。拆卸升降機標準節,將標準節四只螺栓拆除,用升降機小吊桿將標準節吊至升降機吊籠頂部平臺上,降至底層。四、拆除附墻裝置:拆除附墻裝置時必須先將附墻裝置上一道的標準節先行拆除,再拆下道附墻裝置,按此順序直至拆除完畢,不得連續拆除二道附墻裝置再拆標準節。五、拆除升降機吊籠及外籠架:用汽車吊將升降機吊籠裝上汽車。拆除外籠架后全部裝車回庫。浙江****有限公司工程部2003年4月16日卸料平臺搭設方案工程,按施工時垂直運輸的需要,在離主樓軸向的丁軸墻北側,設置SCD200/200型人貨兩用施工升降機一臺,最大使用高度至層樓面,離地米,升降機與主樓樓層外緣間隔距離米,需搭設平臺,以供人員和材料的出入。平臺采用φ48×3.5鋼管搭設,東西外側立面采用密目型安全網封閉。一、平臺的幾何尺寸和構造:參照扣件式雙排鋼管腳手架的構造型式,自地面起至層樓面搭設出入平臺,總高米,平臺里立桿離墻0.25米,外立桿離機架立柱0.05米,里外立桿橫向排距1.50米。相應升降機的吊籠位置,立桿縱向間距:二邊1.50米,中間0.70米。自地面至八層樓面,高度米的東西排立桿為雙管立柱,中二排及八層樓面至頂為單管立柱。縱、橫向水平桿步距:三至十四層標準層為1.80米,一、二層為1.45米、1.65米和1.80米,十五層為1.35米和1.80米。橫向水平桿的里端與樓層外緣梁頂緊,東、西端內立桿分別與19-20/G-J軸剪力墻柱和18/J軸柱用扣件和鋼管連結,連結桿的豎向間距3.60米(詳見附圖)。在樓層平面上,鋪滿木板,板底設間距0.50米的縱向水平鋼管,東西兩邊設置1.20米高防護欄桿和0.30米高踢腳欄桿作臨邊防護,離樓層邊沿1.10米處設置可前后開啟的雙扇鐵柵防護門。二、平面立柱的穩定性:搭設尺寸:高度H=59.30m,步距h1=1.80m,連墻壁桿豎向間距h2=3.60m,水平間距L1=4.0m,排距L2=1.50m,柱距L3=1.50m。參考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九四年五月第一版的《建筑施工腳手架實用手冊》對立柱底作穩定驗算。底層立柱的軸心壓力(1)、結構自重產生的軸心壓力Ngk:Ngk=H·gk=59.30×0.125=7.41KN(gk由表4-28查得)(2)、活荷載產生的軸心壓力:平臺鋪設木板產生的軸心壓力(按12層計)NQ1K=0.25(L2+0.3)·L3·Q1K·12=0.25(1.5+0.3)×1.5×0.4×12=3.24KN(Q1K由表4-15查得)防護材料產生的軸心壓力:NQ2K=0.228KN(由表4-40查得)施工均布荷載波4.0KN/m2產生的軸心壓力:NQ3K=0.25(l2+0.3)·l3·4=0.25(1.5+0.3)×1.5×4=2.7KN活荷載產生軸心壓力標準值:ΣNQiK=NQ1K+NQ2K+NQ3K=3.24+0.228+2.7=6.168KN(3)、計算立柱段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1.2/K1·Ngk+1.4ΣNQiK=1.2/0.712×77.41+1.4×6.168=21.13KN底步立柱的穩定性驗算根據鋼管采用φ48×3.5,鋼材Q235,排距L2=1.50m,連墻桿間距h2=3.60m,水平間距L1=4.0m,分別由表4-25、4-31、4-36查得:A=4.89cm2;i=1.58cm;fc=180N/mm2;μ=1.50立柱長細比:λ=μh/I=1.5×180/1.58=171查表4-37A得穩定系數Q=0.243;立柱穩定承載力設計值:Qafc=0.243×4.89×102×180/103=21.4KN>N=21.13KN立柱穩定性滿足要求,且東、西排立柱采用雙管立柱,中間排間距減為0.70米,更利于使用的安全。三、施工設備:單位工程各級負責人按安全技術規范和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的有關要求及本安全技術方案,逐級向搭設和使用人員進行技術及安全交底。按有關要求對鋼管、扣件和槽鋼等材料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的構配件不得使用。清除地面雜物,并將搭設部位的外腳手架拆除。四、搭設:按方案的平面位置安放槽鋼,槽鋼的鋪設必須平穩,底排槽鋼不得懸空。桿件搭設:搭設順序:立桿——第一步橫向水平桿——第一步縱向水平桿——連墻桿——第二步橫向水平桿——第二步縱向水平桿立桿:立桿均采用對接扣件連接,接頭應交錯布置,兩個相鄰立桿接頭不應設在同步同跨內,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0.50米。立桿和縱、橫向水平桿安裝后即設置連墻桿。縱、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設于橫向水平桿之上,縱、橫向水平桿均設在立桿外側,宜采用通長鋼管,盡量避免接頭連接。同一步的縱、橫水平桿必須四周交圈成封閉型。與樓層梁接近的橫向水平桿的里端要伸至梁外緣頂緊。連墻桿:從第二步的東、西側橫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豎向每隔3.60米高設置一道,以確保平臺構架的整體穩定,其剛性連接的做法詳見附圖的柱墻拉結點詳圖。平臺板、欄桿與踢腳桿:與樓層面平的各步上,在內外縱向水平桿之間均勻增設二道縱向水平桿,桿上用鐵絲綁扎,間距300-400的橫向方木擱柵,擱柵上縱向鋪設20~25原木板,鐵釘固定,要求滿鋪、鋪穩。欄桿與踢腳桿固定在東、西二邊的立柱外側,欄桿高度1.20米,踢腳桿高度0.30米,桿內側綁扎竹腳手板作臨邊防護。五、檢查與驗收:平臺架體搭設的技術要求、允許偏差和檢查方法,參見《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外腳手架表3.0.4–1的有關要求。節點的連接可靠,其中扣件的擰緊程度應控制在扭力矩達到40~60N·m。安裝后的扣件螺栓應用扳手全面檢查,不合格的必須重新擰緊。架體立桿垂直度應≤1/300,且同時控制最大垂直度不得超過50mm。縱向鋼管的水平偏差≤1/250。六、安全管理:平臺搭設人員必須經專業培訓并考核合格。搭設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安全帶、穿防滑鞋。平臺的構配件按規定進行檢驗,合格后方準使用。搭設時要按階段(基底完成后,搭設10米高度后,達到搭設高度后,平臺上施加荷載前)進行質量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校正。搭設質量必須符合有關規范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出入平臺上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