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山東省濱州市車鎮金嶺中學高二語文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菊
癡凌鼎年
菊花種類繁多,黃白紅紫,不勝枚舉。唯綠色菊花極為少見,而綠色品種中,“綠荷”花朵最大,綠意最濃,一向被認為是菊之上上品。大凡名貴品種都嬌氣,“綠荷”也是這樣,極難培植;只有少數大公園才有這種品種,其珍貴顯而易見。私人有“綠荷”品種的更不多見,但老菊頭有。說起老菊頭這個人,可算一怪——他一輩子單身獨居,仿宋代名士林逋“梅妻鶴子”,自謂“菊妻菊子”,愛菊愛到如醉如癡的地步。他家屋里屋外全是菊,什么“帥旗”“墨十八”“綠刺”“綠水長流”“楓葉蘆花”“鳳凰轉翅”“貴妃出浴”等等,簡直就是一個小型菊展。上百品種中,老菊頭最珍愛的自然是“綠荷”。也真有他的,那盆綠荷被他養得高不盈尺,枝不過三,棵壯葉大,底葉不焦,每枝一花,同時競放;花綠如翡翠,花大似芙蓉。遠觀,綠溢盆沿,花葉難辨;細瞧,蒼翠欲滴,綠意可掬。此花乃老菊頭命根子也。
據傳聞,此綠荷品種出自清廷御花園,所以老菊頭一向以擁有御菊親本、正宗綠荷而自傲。他腦子里只有菊花,別的一概不管不顧。他每見報上登有菊展消息,必自費前往。一到菊展,必先尋覓有無綠荷品種展出。若有,他必賞看再三,臨走必甩一句:“非正宗綠荷!”言語間,洋洋得意之情難抑?;丶液髮δ强镁G荷愈發愛護。
老菊頭雖愛菊,但最煩別人要他參加什么花卉協會,似乎一入會,綠荷名菊就難保了。
老菊頭為了保存這棵正宗綠荷,可謂煞費苦心。這綠荷品種他每年只種一盆,絕不多種。他年年插枝,成活后選取一棵最壯實的保留,其余的連同老根一起毀掉,以免正宗不正。
老菊頭的這盆綠荷猶如郵票中的孤票、古籍中的善本,使得許多菊花愛好者垂涎欲滴,好多人千方百計想得到它,但任你軟的硬的,一概碰釘子。多少年來,他家的菊花只準看不準要。誰若不識相,開口向他要一盆,或想動腦筋分個根,剪一枝什么的,那他必不給你好臉色看,隨你是什么人,一律如此。秋天的時候,老菊頭的侄女帶著一英俊瀟灑的青年來看望他。老菊頭向來把侄女當親女兒待的,見侄女有如此一表人才的男友,自然欣慰萬分,于是不免多看了幾眼。這一多看,老菊頭發現這青年很面熟,想了很久,他終于記起來了,這青年就是曾勸他加入縣花卉協會最起勁的那位,對了,好像他還是公園的什么技術員。想到此,老菊頭立即警覺起來,連神經末梢也像長了眼睛似的,防賊似的注意起了這青年的一舉一動。
好啊,耍手段耍到我侄女身上來了。看來和我侄女談朋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有了這想法后,老菊頭對侄女也有了三分戒心。有天半夜,老菊頭被風雨聲驚醒,他放心不下那盆綠荷,披衣到天井里把綠荷搬進屋,不料地濕,腳下一滑跌了一跤。老菊頭怕摔壞綠荷,倒地時為了護住綠荷,自己跌得很重,痛得爬都爬不起來。過后一檢查,是尾骨骨折,需臥床靜養。
于是,照顧老菊頭、照看菊花的責任,自然落到了他侄女身上。老菊頭對侄女的熱心生出了幾分懷疑,他怕有意外,索性叫侄女把綠荷搬到他床前。慢慢地,這盆綠荷不如先前精神了。
第二年春上,綠荷雖然長出了幾個新芽,但嫩嫩的、弱弱的。侄女幾次提出搬到天井里曬曬陽光,老菊頭終因放心不下,堅持不肯。后來,眼看這盆綠荷快要活不成了,老菊頭才無可奈何地同意搬到天井里??蓜偘岢鋈?,他就本能地感覺到侄女的男友也在天井里,急得大叫搬進來,慌慌地細數著那僅有的幾個芽,看缺了沒有。終于,綠荷一縷芳魂去矣。老菊頭傾注一生心血養護的所謂御菊親本、正宗綠荷就此絕種。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小說開頭兩段由一般菊花寫到不同凡響的“綠荷”,突出了“綠荷”的珍貴,而后由菊點出主人公老菊頭,這是一種由物及人的寫法。B.菊花歷來是高潔、孤傲、堅強的象征,老菊頭一生愛菊,把菊當作自己的親人,愛得如醉如癡,表現了老菊頭潔身自好、孤高傲世的品格。C.老菊頭之所以特別偏愛“綠荷”,不僅因為它極為少見,是菊中的上上品,也因為它極難培植,更因為它出自宮廷、屬于正宗。D.老菊頭侄女的男友當初勸老菊頭加入花卉協會的目的是想得到“綠荷”,但沒有成功,后通過老菊頭侄女來到老菊頭家中,但其用心立馬就被老菊頭看穿了。E.這篇小說的內容可分為前后兩個部分,前一部分主要從幾個方面概述老菊頭對菊花的癡愛;后一部分則通過故事情節刻畫老菊頭人物形象。
(2).名貴菊花“綠荷”在小說中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3).小說主人公老菊頭這一形象有哪些特點?請簡要分析。(6分)
(4).小說最后寫老菊頭“傾注一生心血養護”的“綠荷”死亡,這個結尾能引發你哪些思考?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
參考答案:(1)選E得3分,選A得2分,選C得1分,選BD不得分。解析:C項“更因為它出自宮廷、屬于正宗”說法不當,只是傳聞說“綠荷”出自清廷,“正宗”也只是老菊頭的看法;B項“表現了老菊頭潔身自好、孤高傲世的品格”說法錯誤;D項“目的是想得到正宗的綠荷”和“但其用心立馬就被老菊頭看穿了”說法也不正確。(2)①“綠荷”是貫穿小說始終的線索,小說內容全都圍繞“綠荷”而展開。②“綠荷”是作者刻畫人物形象的主要憑借,作者正是通過寫老菊頭對“綠荷”的過度偏愛,完成了對主人公形象的塑造。③“綠荷”是小說表達主旨的依托,小說的主旨正是通過寫老菊頭癡愛“綠荷”導致“綠荷”死亡含蓄地揭示出來。(3)①愛菊成癡,近乎病態。他一生愛菊,如醉如癡,把菊當作妻子兒女,把“綠荷”當作命根子,別的一概不予關心。②自私保守,心胸(目光)狹隘(或:認識偏執)。他認為參加花卉協會,“綠荷”就難保了;別處的“綠荷”不是正宗,自己的才是正宗;別人休想動他的“綠荷”的一根一枝。③疑心太重,不信任他人。侄女帶男友來家,他疑神疑鬼,防賊似的警覺起來;侄女照顧他,他竟然懷疑侄女懷有他意。(4)①凡事要有度,過猶不及。老菊頭除了菊花,其他一概不管不顧;為了菊花,他竟然一輩子單身。他對菊花的愛超過了度。②愛要講究方法。老菊頭對菊花的癡愛屬于偏執、狹隘的溺愛和占有,正是這種溺愛和占有導致了綠荷的死亡。③應該堅守事物的純正品質,但不能保守和封閉。老菊頭不愿參加花卉協會,不允許任何人動他的菊花,生怕名菊不保,終使綠荷死亡,教訓應當記取。④人與人之間要相互信任,不能無端猜疑。老菊頭對侄女及其男友疑神疑鬼,生怕人家奪走他的名菊,竟導致綠荷絕種,很有諷刺意義。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從新石器時代的半坡遺址等處來看,方形的土木建筑體制那時便已開始,并成為中國后世主要的建筑形式。與世界許多古文明不同,不是石建筑而是木建筑成為了中國建筑一大特色。在《詩經》等古文獻中有“如翚斯飛”“作廟翼翼”之類的描寫,可見當時木建筑頗具規模,并具有審美功能。從“翼翼”“斯飛”來看,大概已有舒展如翼、四宇飛張的藝術效果。這時的建筑,不只為避風雨,更追求使人贊嘆的華美,秦始皇大修阿房宮,使這種追求達到高點。中國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結構的特點及可能,不以個別建筑物為目標,而以空間規模巨大、平面鋪開、相互接連和配合的群體建筑為特征,因而重視建筑物的整體有機布局。秦漢、唐宋、明清建筑基本延續著且保持了相當一致的美學風格,而這個風格就是有中國建筑特點的實踐理性精神。中國建筑主要是宮殿建筑,即供君主居住的場所。大概從新石器時代的“大房子”開始,中國的祭拜神靈即在與現實生活緊相聯系的世間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脫離世俗生活的特別場所。獨尊儒術以來,在世俗的觀念和禮儀中,神人同在的思想傾向得以進一步發展。于是,不是出世的、象征超越世俗生活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與世間生活環境聯系在一起的宮殿宗廟建筑,成了中國建筑的代表。從而,不是高聳入云、指向神秘上蒼的觀念,而是平面鋪開、引向現實人間的聯想;不是使人產生某種恐懼感的太過空曠的內部空間,而是平易的、接近日常生活的內部空間組合;不是陰冷的石頭,而是暖和的木質等等,構成了中國建筑的藝術特征。中國建筑的平面縱深空間,會使人慢慢游歷在復雜多樣的樓臺亭閣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適和環境的和諧。入世的、實用的因素,在這里占著明顯的優勢,而對反理性的意識予以排斥,這種反理性意識又是構成許多宗教建筑審美的基本特征。中國建筑的理性精神還表現在建筑物的嚴格對稱結構上,以展現嚴肅、方正、井井有條。就單個建筑來說,比起基督教、伊斯蘭教等的教堂來,它確實相對低矮、平淡,甚至遜色一籌;但就整體建筑群來說,它卻結構方正,逶迤交錯,氣勢雄渾。它不是以單個建筑物的體狀形貌,而是以整體建筑群的結構布局、制約配合取勝,非常簡單的基本單位卻組成了復雜的群體結構,形成在嚴格對稱中有變化,在多樣變化中又保持統一的風貌。隨著晚期封建社會經濟生活和意識形態的變化,顯示威嚴莊重的宮殿建筑的嚴格對稱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擬和接近自然山林為目的的建筑美出現了。這種仍然以整體有機布局為特點的園林建筑,通過“虛實”“借景”等技巧方式,使建筑群與自然山水的美溝通匯合,表現了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更為自由的審美理念,但仍然沒有離開平面鋪展的理性精神,仍然是把空間意識轉化為時間過程,表達的仍然是現實世間的生活意緒,而不是超越現實的宗教神秘。(選自李澤厚《美的歷程》,有刪改)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方形土木建筑是中國后世主要的建筑形式。從《詩經》中有關描寫來看,這種建筑在西周至春秋間已具規模,并有一定的審美功能。B.中國建筑主要是供君主居住的宮殿建筑,它威嚴莊重,高聳入云,給人神秘、超越世俗的巨大空間感受,而有神人同在的傾向。C.相對陰冷的石頭,木質暖和,因此,中國古典建筑中樓臺亭閣多以木建筑為主,人們徜徉其中,能感受到生活的安適和環境的和諧。D.中國建筑結構講究對稱,單個建筑都是氣勢雄渾、結構方正的,群體結構呈現對稱中又有變化,多樣變化中又保持統一的特點。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從新石器時代的半坡遺址寫起,證明了中國主要建筑形式的源遠流長,并引用《詩經》中的相關描寫,形象生動地闡述了中國古代建筑的審美功能,很有說服力。B.文章第二段按照從古至今時間順序論證了有中國古代建筑特點的實踐理性精神,即中國建筑無論是宮殿還是宗廟,都是和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世間居住中心。C.文章第三段主要運用對比論證,闡釋了宮殿宗廟建筑和宗教建筑在藝術審美上的幾個不同特征。其中最重要的不同是前者是入世的、實用的,后者是反理性的。D.文章第四段指出中國建筑的理性精神還表現在建筑物的嚴格對稱結構上,隨著封建社會經濟生活和意識形態的變化,這種嚴格對稱性被打破,但建筑仍具理性精神。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中國建筑以空間規模巨大、平面鋪開、相互接連和配合的群體建筑為特征,因此,秦始皇大修的阿房宮,其布局應該是宏偉壯觀的。B.大概從新石器時代的房子開始,中國祭拜神靈場所就呈現入世的、與世間生活環境聯系在一起的特點,這對后來的中國建筑產生了影響。C.園林建筑通過多種方式,使建筑之美與山水之美溝通匯合,這反映園林建筑雖然沒有離開平面鋪展的理性精神,但已不再呈現對稱性。D.儒家思想成為占統治地位的思想后,入世的宮殿宗廟建筑成了中國建筑的代表,社會意識形態的變化對建筑特點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參考答案:1.A
2.B
3.C【1題詳解】該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這類題目首先要速讀題干,明確對象及要求,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準確把握作者的觀點態度等內容,尤其是對選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將題目材料信息帶入選文比對理解,看看有沒有偷換概念、范圍縮小或擴大、混淆關系、輕重范圍失當、因果顛倒等問題。要辨明檢索區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B項,張冠李戴,“高聳入云,給人神秘、超越世俗的巨大空間感受”的特點,不是宮殿建筑的,而是宗教建筑的。C項,強加因果,木質暖和不是“中國古典建筑中樓臺亭閣多以木建筑為主,人們徜徉其中,能感受到生活的安適和環境的和諧”的原因。D項,不合文意,“單個建筑都是氣勢雄渾、結構方正的”錯。故選A項。【2題詳解】該題考查學生對論述類文本的論據論證分析能力。答題前,先通讀原文,整體理解把握文本的內容。明確文章的論述話題是什么,觀點是什么,文章采取了什么論證思路,從哪些角度和層面進行分析論證的,使用了哪些論據,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然后比對每一分句的意義在原文是否有依據,分句與分句之間的邏輯關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據。B項,結合文本第二節內容分析可知,文章第二段沒有按照從古至今的時間順序論證。故選B項?!?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考生應先明確題干所問,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選項的內容,進行比對,一看內容是否吻合,二看選項所答與題干所問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實是學生的細心和耐心。C項,推論武斷,“但已不再呈現對稱性”有誤,過于絕對。從原文得知,宮殿建筑的嚴格對稱性被打破,但并不意味著就不再呈現對稱性。故選C項?!军c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題要辨明檢索區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對詞語的解說要抓住本質,將解釋的含意放在被解釋的詞語處,看上下文是否連貫、恰當;尋求稱代詞與稱代內容的聯系,將稱代的內容代入原文理解,聯系全文的傾向性,檢查該解釋是否與全文保持一致。3.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題。材料一:丁酉新春,旨在“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國詩詞大會”風靡全國,“圈粉”無數。在“一笑二鬧三跳四唱”的娛樂節目時代,“中國詩詞大會”以優雅的方式脫穎而出。
人們關注“中國詩詞大會”,是因為內心對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傳統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源頭活水。詩詞大都比較凝練,朗朗上口.閱讀詩詞,人們享受著語言美感帶來的歡愉,同時也能感知詩詞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這大大拓展了人們的生活視野。閱讀詩詞,體悟詩詞作者的心境,跟他們進行心靈對話,有助于提升人們對生活的感知能力,學習像詩詞作者一樣去感受和思考生活。
人們關注“中國詩詞大會”,還因為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較快,每天八小時上班,滿負荷運轉,單調乏味的生活讓人感覺壓抑,而讀詩可以暫時疏解內心的陰郁。“中國詩詞大會”以引人入勝的形式吸引人們親近詩詞,從詩詞之美中獲取生活的詩意。
生活需要詩意,但詩意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一個人只有徜徉于詩詞、發現詩意,才能在與詩詞相會的過程中提升文化素養,讓心靈空間更飽滿。生活不只是柴米油鹽,還有詩和遠方。(摘編自“中國新聞出版廣電網”,記者李兆清)
材料二:
近日,中青在線記者專訪了詩詞大會的主創團隊。央視科教頻道總監闞兆江說:“詩詞是情感的抒發,節目集中展現了中華詩詞文化的魅力,引發了廣大觀眾的文化認同和情感共鳴,也堅定了國人的文化自信?!偃藞F’成員最小的7歲,武亦妹16歲,陳更20多歲,看到他們那么年輕,就覺得中華文化后繼有人?!备褂性姇鴼庾匀A,這是無數次被用來形容詩詞大會選手的一句話?!爸袊娫~大會”總導演顏芳回憶,第二季總冠軍、上海復旦附中的學生武亦妹,無論是在地方選拔還是在現場比賽中,都特別淡定?!八霉谲姷哪且豢蹋覀兿氚褦z像機推上去給個表情特寫,結果發現沒必要,她臉上特別平靜。”
也許,傳統詩詞已經離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些遙遠,而詩詞大會正在拉近這個距離。
闞兆江透露,其實詩詞大會的題庫內容85%以上來自中小學課本,所以對觀眾而言有一種“熟悉的陌生感”。“我們不是文人雅士的沙龍,得讓人看得懂,從大家熟悉的詩詞名篇切入,可以拉近和觀眾的距離?!标R兆江說,“每一道題不僅是題目,還是話題的開啟,讓詩詞和古今生活有一種聯系。我們不是要做一場考試,而是想通過詩詞陶冶人們的情操,滋養人們的心靈?!?/p>
所以,詩詞大會的題目都頗“接地氣”。比如,把“減肥”與“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聯系,把“化妝”與“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聯系,“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對應的則是“購房”——都是當下年輕人關心的話題。詩詞對這些年輕人來說,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顏芳說:“其實詩詞的功能至今沒有失去,寫詩就跟發朋友圈一樣,都是情感的表達,很有趣,也很時尚?!痹娫~大會落幕,而青年一代的詩意生活方興未艾。
(摘編自《中國青年報》,記者蔣肖斌)
材料三:詩詞綜藝火爆,最近令朋友圈和各種群話風突變,忽如一夜春風來,答題對詩、玩“飛花令”蔚然成風。眾聲喧嘩之下,輿論也出現了反彈,如“從詩詞大會生出學霸情結是一種不堪”“詩詞大會說白了還是一場電視秀”等。16歲的上海女生武亦妹獲勝,成了風靡網絡的古典風少女偶像,與新媒體喧囂傳播形成對照的是,女孩淡定拒絕了媒體采訪。江蘇省鹽城中學語文老師劉百生告訴記者,“會背古詩的孩子成了古代才女的代名詞,成了令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但熱潮總是令人警惕,這不代表咱們的詩詞教育很成功,反而說明國民整體古詩詞修養很缺。愛好古詩詞在當下還是頗為小眾?!?/p>
在節目中,九宮格、干擾項、搶答等定輸贏的方式,也讓教育界人士嗅出了“應試”味道。也有選手靠“蒙”答對題目,在一些老師看來,這就是當下應試教育最厲害的地方,以答題技巧制勝,這個節目儼然一場標準化考試?!皯囁季S”是始終令教育界人士矛盾的糾結點。“應試思維”模式導致古詩詞多被視為“語言材料”,學生們只是機械記憶與練習,記知識點多過傳播文化,背離其作為“文學”和“文化”的本質。近年來,被譽為“綜藝清流”的“百家講壇”、漢字聽寫大會、成語大會等文化盛會風靡一時,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淡漠似乎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人們追捧這些文化盛會的原因,在于人們對中國文化中最精致的文字有一種膜拜的心理,即使如今浸淫于網絡語匯,仍心向往之這也是現在的家長在孩子三四歲時就令其背古詩的原因。可惜,孩子的精神生活最終仍被奧數和考級等占據,缺失了“詩和遠方”。借古詩詞學霸爆紅的契機,教育界人士期待能在全社會的努力下,改善古詩詞教育的整體氛圍,以減少孩子的背書之苦,讓孩子帶著熱愛,去愜意感受和品味古詩詞之美。當喧囂的現代社會與傳統文化有了一次次美麗的“邂逅”,中華文化基因逐漸蘇醒,這危機中的微曦,則彌足珍貴。
(摘編自《揚子晚報》,記者張楠)7.下列對上述材料的理解,最為準確的一項是A.三則材料關注的都是“中國詩詞大會”在丁酉新春爆紅的現象,都充分肯定了這檔綜藝節目所帶來的積極的社會影響。B.材料一側重闡述“中國詩詞大會”風靡全國的原因,材料二從主創者的角度側重闡述舉辦“中國詩詞大會”的意義和初衷。C.材料二和材料三都選取了“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總冠軍武亦妹的例子,旨在說明“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道理。D.三則材料都關注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問題,但對傳統文化的發展前景并不都抱以樂觀的態度。8.下列對上述材料的分析,合理的一項是A.三則材料來源不盡相同,有報紙,有新聞網站,但都及時捕捉到了社會熱點,體現了新聞講求時效性的特點。B.三則材料都談到了“中國詩詞大會”的影響,相比較而言,第一、第三則材料的觀點更能代表觀眾們對“中國詩詞大會”的普遍看法。C.對于同一綜藝現象的報道,三家媒體的受眾不同,報道的側重點也不一樣,比如《中國青年報》就突出強調了青年一代與詩詞的關系。D.三則材料都不注重對新聞事實的詳細報道,而重在闡述對詩詞綜藝節目火爆現象的看法,以引發人們的思考。9.“中國詩詞大會”這一綜藝節目產生了怎樣的影響?請綜合以上三則材料進行概括。參考答案:7.B
8.A
9.①“中國詩詞大會”帶領人們重溫經典詩詞,從而提升了人們的生活品位,讓人們在原本單調乏味的生活中發現了詩意和遠方;②“中國詩詞大會”所選擇的詩歌都很接地氣,從而拉近了傳統詩詞與現實生活的距離,吸引人們愛上古詩詞,有助于推動古詩詞的普及;③“中國詩詞大會”這一綜藝節目的爆紅,引發人們對詩詞教育乃至如何傳承傳統文化的理性思考;④“中國詩詞大會”集中展現了中華詩詞文化的魅力,引發了人們的文化認同和情感共鳴,催生了國人的文化自豪感。【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考生應先明確題干所問,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選項的內容,進行比對,一看內容是否吻合,二看選項所答與題干所問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實是學生的細心和耐心。對于此類題目,應先審題,把握如下幾點,一是選擇“正確”還是“不正確”的一項,二是選擇“一項”或是“兩項”。比如本題中,“下列對上述材料的理解,最為準確的一項”,A項,“三則材料關注的都是‘中國詩詞大會’在丁酉新春爆紅的現象,都充分肯定了這檔綜藝節目所帶來的積極的社會影響”理解有誤,材料二是從主創者的角度側重闡述舉辦“中國詩詞大會”的意義和初衷,還有材料三的看法有所保留。C項,材料三選取武亦姝的例子并不是為了“說明‘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道理”,而是為了引發人們對詩詞教育乃至如何傳承傳統文化的理性思考。D項,“并不都抱以樂觀的態度”理解有誤,三則材料“對傳統文化的發展前景”都抱以樂觀的態度。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篩選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觀點態度能力。解答此類題,要辨明檢索區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對詞語的解說要抓住本質,將解釋的含意放在被解釋的詞語處,看上下文是否連貫、恰當;尋求稱代詞與稱代內容的聯系,將稱代的內容代入原文理解,聯系全文的傾向性,檢查該解釋是否與全文保持一致。題干要求選出“對上述材料的分析,較為合理的一項”,考生應到文中找出相關的內容,然后與選項進行比較。B項,“第一、第三則材料的觀點更能代表觀眾們對‘中國詩詞大會’的普遍看法”理解有誤,第三則材料是部分教育界人士的觀點,不一定能代表觀眾們的普遍看法。C項,“三家媒體的受眾不同”理解不準確,三家媒體的受眾有交叉。D項,“三則材料……重在闡述對詩詞綜藝節目火爆現象的看法”理解有誤,材料二是從主創者的角度側重闡述舉辦“中國詩詞大會”的意義和初衷。故選A?!?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文中信息,理解概括文章內容要點能力。解答此類題,要通讀文章,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大意,在此基礎上回歸文章,確定答題區域,仔細閱讀,從中篩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信息,進行整合概括,回答問題。題干問的是“‘中國詩詞大會’這一綜藝節目產生了怎樣的影響?請綜合以上三則材料進行概括”。通讀材料,可以確定答題區域在分布在所給的三則材料中,仔細閱讀文本所給的三則材料,答題時,可以從“中國詩詞大會”特點概括,材料一中說“一個人只有徜徉于詩詞、發現詩意,才能在與詩詞相會的過程中提升文化素養,讓心靈空間更飽滿。生活不只是柴米油鹽,還有詩和遠方”,材料二中說“詩詞大會的題目都頗‘接地氣’”,材料三中說“借古詩詞學霸爆紅的契機,教育界人士期待能在全社會的努力下,改善古詩詞教育的整體氛圍,以減少孩子的背書之苦,讓孩子帶著熱愛,去愜意感受和品味古詩詞之美”?!军c睛】對于此類題目,考生應先審題,明確題干的要求,比如本題中,題干問的是“中國詩詞大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題干要求綜合三則材料概括,可見答案來自這三則材料;然后到文中圈出介紹詩詞大會特點、影響、人們感受等語言,最后根據分值進行概括。可以從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對教育的影響、對文化思考的影響等方面篩選作答。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沈鏈字純甫,會稽人。嘉靖十七年進士。入為錦衣衛經歷。鏈為人剛直,嫉惡如仇。每飲酒輒箕踞笑傲,旁若無人。錦衣帥陸炳善遇之。炳與嚴嵩父子交至深,以故鏈亦數從世蕃①飲。世蕃以酒虐客,鏈心不平,輒為反之,世蕃憚不敢較。俺答②犯京師,致書乞貢,多嫚語。下廷臣博議,司業趙貞吉請勿許。廷臣無敢是貞吉者,獨鏈是之。吏部尚書夏邦謨曰:“若何官?”鏈曰:“錦衣衛經歷沈鏈也。大臣不言,故小吏言之。”遂罷議。鏈憤國無人,致寇猖狂,疏請以萬騎護通州軍儲,而合勤王師十余萬人,可大得志。帝弗省。嵩貴幸用事,邊臣爭致賄遺。及失事懼罪,益輦金賄嵩,賄日以重。鏈時時扼腕。一日從尚寶丞張遜業飲酒半及嵩因慷慨罵詈流涕交頤遂上疏因并論邦謨諂諛黷貨狀請均罷斥以謝天下帝大怒,謫佃保安。既至,未有館舍。賈人某詢知其得罪故,徙家舍之。里長老亦日致薪米,遣子弟就學。鏈語以忠義大節,皆大喜。塞外人素戇直,又諗知嵩惡,爭詈嵩以快鏈。鏈亦大喜,日相與詈嵩父子為常。且縛草為人,象李林甫、秦檜及嵩,醉則聚子弟攢射之。語稍稍聞京師,嵩大恨,思有以報鏈。后嵩黨楊順為總督。妖人閻浩等以白蓮教惑眾,出入漠北,泄邊情為患。官軍捕獲之,詞所連及甚眾。順喜,曰:“是足以報嚴公子矣?!备Z鏈名其中,誣浩等師事鏈,聽其指揮,具獄上。嵩父子大喜。斬鏈宣府市。后嵩敗,世蕃坐誅。臨刑時,鏈所教保安子弟在太學者,以一帛署鏈姓名官爵于其上,持入市。觀世蕃斷頭訖,大呼曰:“沈公可瞑目矣?!保ㄟx自《明史·沈鏈傳》,有刪改)[注]①世蕃,即嚴世蕃,嚴嵩之子。②俺答,明代蒙古部落首領。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一日從尚寶丞張遜業/飲酒半及/嵩因慷慨罵詈/流涕交頤/遂上疏/因并論邦謨諂諛黷貨/狀請均罷斥/以謝天下/B.一日從尚寶丞張遜業/飲酒半及/嵩因慷慨罵詈/流涕交頤/遂上疏/因并論邦謨諂諛黷貨狀/請均罷斥/以謝天下/C.一日從尚寶丞張遜業飲/酒半及嵩/因慷慨罵詈/流涕交頤/遂上疏/因并論邦謨諂諛黷貨狀/請均罷斥/以謝天下/D.一日從尚寶丞張遜業飲/酒半及嵩/因慷慨罵詈/流涕交頤/遂上疏/因并論邦謨諂諛黷貨/狀請均罷斥/以謝天下/11.下列對文中加下劃線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錦衣衛,官署名。原為皇帝親軍,掌管皇帝出入儀仗。后兼管刑獄,掌管巡察緝捕的權力。B.箕踞,坐在地上,兩腿張開,形似簸箕。一說屈膝張足而坐。是一種卑微、尊敬態度。C.君主的統治地位受到內亂或外患的威脅而動搖時,臣子發兵進行援救,稱為“勤王”。D.太學,中國古代設立在京城的最高學府,歷代有興廢,與國子監均為傳授儒家經典的地方。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沈鏈受到賞識,疾惡如仇。沈鏈考中進士,入京任職,上司陸炳善待沈鏈;權臣嚴嵩之子嚴世蕃喝酒時很放肆,遭沈鏈指責,嚴世蕃不敢計較。B.沈鏈位卑憂國,敢于直諫。外族人俺答進犯京城,無禮索要貢物,沈鏈作為一個小吏敢于站出來堅持正義;他上疏要求抗擊敵人,但皇帝不察。C.沈鏈遭受挫折,秉性不改。他因為得罪皇帝,被貶到保安墾田,保安人紛紛幫助他,他和鄉里人發泄對嚴蒿等人的不滿,消息傳到嚴嵩那里。D.沈鏈含恨被殺,惡人被懲。嚴嵩同黨楊順為了諂媚嚴世蕃,誣陷沈鏈拜閻浩為師,聽閻浩指揮,沈鏈最終被殺害;后來嚴嵩父子也遭到報應。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及失事懼罪,益輦金賄嵩,賄日以重。鏈時時扼腕。(2)塞外人素戇直,又諗知嵩惡,爭詈嵩以快鏈。參考答案:10.C
11.B
12.D
13.(1)而做錯事擔心獲罪的人,更是用車子裝載金錢賄賂嚴嵩,賄賂一天比一天嚴重。沈鏈時時嘆息。(2)塞外人一向憨厚而剛直,又熟知嚴嵩的罪惡,爭著罵嚴嵩來使沈鏈快活?!?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首先把語句放入文本,結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義,“一日從尚寶丞張遜業飲酒半及嵩因慷慨罵詈流涕交頤遂上疏因并論邦謨諂諛黷貨狀請均罷斥以謝天下”,這句話的含義是:一天和尚寶丞張遜業喝酒,酒喝到一半時提到嚴嵩,就慷慨激昂地痛罵(嚴嵩),淚流滿面。于是上疏。趁機一起評議夏邦謨諂媚阿諛、貪污納賄的情況。請求把他們都罷除貶斥,來向天下人謝罪。根據對原文文句的理解,“一日從尚寶丞張遜業飲”一天和尚寶丞張遜業喝酒,“飲”做狀語,后面應該斷開,所以可以排除AB兩項。根據對原文文句的理解,“因并論邦謨諂諛黷貨狀”趁機一起評議夏邦謨諂媚阿諛、貪污納賄的情況,“狀”情況的意思,后面要斷開,所以可以排除D選項。故答案選C。【11題詳解】此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結合語境的含義作答。選項B,箕踞是一種卑微、尊敬的態度。說法有誤,應該是一種歧視和傲慢的態度。故答案選B?!?2題詳解】本題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內容的能力。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題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題目,錯誤選項的設置多以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的錯位為重點,有時會在一些詞語的翻譯上命題,因對詞語翻譯錯誤而出現誤判,有時還涉及到文章寫作手法的分析。內容的角度答題時注意分析選項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實這些情節,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確,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選項D,誣陷沈鏈拜閻浩為師,說法有誤。原文文意是,竄改供詞寫了沈鏈的名字在里面,誣告閻浩等人以沈鏈為師,聽從沈鏈的指揮,備文定案呈上。故答案選D?!?3題詳解】本題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譯能力。文言翻譯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內容,翻譯注意直譯,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如此題中的(1)“失事”做錯事;“輦”用車子裝載,名詞做狀語;“以”連詞;“扼腕”嘆息。(2)“素”一向;“戇直”憨厚而剛直;“諗”熟知“詈”罵;“以”連詞,來?!军c睛】翻譯句子的具體方法是留、刪、補、換、調、變,“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國號、年號、度量單位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皠h”,就是刪除。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補”,就是增補。變單音詞為雙音詞,補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換”,就是替換。用現代詞匯替換古代詞匯。“調”。就是調整。把古漢語倒裝句調整為現代漢語句式?!白儭?,就是變通。在忠實于原文的基礎上,活譯有關文字。參考譯文:沈鏈字純甫,是會稽人。嘉靖十七年考中進士。入京城任錦衣衛經歷。沈鏈為人剛強正直,疾惡如仇。每次喝酒總是伸足而坐、狂笑傲視,旁若無人。錦衣衛統帥陸炳善待他。陸炳和嚴嵩父子交情很深,所以沈鏈也幾次和嚴世蕃喝酒。嚴世蕃用酒來虐待客人,沈鏈心懷不平,就替客人指責嚴世蕃,嚴世蕃害怕不敢計較。俺答進犯京城,投信要求朝廷進貢,多有失禮言語?;实圩尦⒋蟪紡V泛討論,司業趙貞吉請求不要答應。朝廷大臣沒有敢贊同趙貞吉的人,只有沈鏈贊同他。吏部尚書夏邦謨說:“你是什么官?”沈鏈說:“(我)是錦衣衛經歷沈鏈。大臣不說,所以小吏發言。”于是停止議論。沈鏈憤恨國家沒有人才,致使敵寇猖狂,上疏請求用一萬騎兵保護通州軍備儲糧,并集合拯救國難的軍隊十多萬人,可獲大勝?;实蹧]有明白(他的意思)。嚴嵩顯貴受寵幸執掌大權,邊防大臣爭著來賄賂。而做錯事擔心獲罪的人,更是用車子裝載金錢賄賂嚴嵩,賄賂一天比一天嚴重。沈鏈時時嘆息。一天和尚寶丞張遜業喝酒,酒喝到一半時提到嚴嵩,就慷慨激昂地痛罵(嚴嵩),淚流滿面。于是上疏。趁機一起評議夏邦謨諂媚阿諛、貪污納賄的情況。請求把他們都罷除貶斥,來向天下人謝罪?;实鄞笈H沈鏈到保安墾田。到了保安,沒有住的地方。某商人詢問得知他獲罪的緣故,搬家讓他居住。里中長老也每天送柴送米,派子弟跟從他學習。沈鏈把忠義大節告訴他們,都很高興。塞外人一向憨厚而剛直,又熟知嚴嵩的罪惡,爭著罵嚴嵩來使沈鏈快活。沈鏈也很高興,人們每天互相參與罵嚴嵩父子成為習慣。而且綁草做人像,模仿李林甫、秦檜和嚴嵩,醉了就聚集子弟用箭射他們。言語逐漸傳到京城,嚴嵩很惱怒,思考著有什么來報復沈鏈。后來嚴嵩同黨楊順擔任總督。蔚州妖人閻浩等人一向用白蓮教迷惑眾人,在塞北出入,泄露邊防情報成為禍患。官兵抓到了他們,供詞牽連了很多人。楊順高興了,說:“這足以報答嚴公子了?!备Z改供詞寫了沈鏈的名字在里面,誣告閻浩等人以沈鏈為師,聽從沈鏈的指揮,備文定案呈上。嚴嵩父子很高興。在宣府刑場斬殺沈鏈。后來嚴嵩失敗,嚴世蕃被判死罪。臨行刑時,沈鏈所教的在太學的保安子弟,用一張布帛在上面寫上沈鏈的姓名官爵,持入刑場??吹絿朗擂瑪囝^后,大聲說:“沈公可以瞑目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完成下列小題。李清臣,字邦直。七歲知讀書,日數千言,客有從京師來者,與其兄談佛寺火,清臣從傍應曰:“此所謂災也,或者其蠹民已甚,天固儆之邪?兄驚曰:“是必大吾門?!敝纹蕉辏嚸亻w,歐陽修曰:“不置李清臣于第一,則謬矣?!睍r大雨霖,災異數見,論者歸咎濮①議。及廷對,或謂曰:“宜以《五行傳》‘簡宗廟,水不潤下’為證,必擢上第?!鼻宄荚唬骸拔岵恢?。民間豈無疾痛可上者乎?”對言:“善止天地之異者,不止其異,止民之疾痛而已?!辈呷氲?,名聲籍甚。英宗曰:“如李清臣者,公議皆謂可用,顧以親抑之可乎?”既而詔舉館閣,歐陽修薦之,得集賢校理。紹圣元年,廷試進士,清臣發策曰:“今復詞賦之選而士不知勸,罷常平②之官而農不加富,賜土以柔遠也而羌夷之患未弭,弛利以便民也而商賈之路不通。夫可則因,否則革,惟當之為貴,圣人亦何有必焉。”鄜延路金明砦主將張輿戰沒,惇怒,議盡戮全軍四千人。清臣曰:“今悉誅吏士,異時亡將必舉軍降虜矣?!庇谑堑D牙兵十六輩。仆射韓忠彥與之有連,惟其言是聽,出范純禮、張舜民,不使呂希純、劉安世入朝,皆其謀也。尋為曾布所陷,出知大名府而卒,年七十一。贈金紫光祿大夫。清臣蚤以詞藻受知神宗,建大理寺,筑都城,皆命作記,簡重宏放,文體各成一家。為人寬洪,不忮害。嘗為舒亶所劾,及在尚書,亶以贓抵罪,獨申救之,曰:“亶信亡狀,然謂之贓則不可。起身窮約以儉自持至富貴不改然志在利祿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謬竟不如愿以死。(節選自《宋史·李清臣傳》)【注】①濮,指濮王。②常平,常平倉。負責管理常平倉救濟,農田水利等。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起身窮/約以儉/自持至富貴不改/然志在利祿/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謬/竟不如愿以死B.起身窮約/以儉自持/至富貴不改/然志在利祿/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謬竟不如愿/以死C.起身窮約/以儉自持/至富貴不改/然志在利祿/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謬/竟不如愿以死D.起身窮/約以儉/自持至富貴不改/然志在利祿/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謬竟不如愿/以死11.下列對文中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歐陽修薦之”可以看出歐陽修在當時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文學上,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B.“廷試進士”中的“進士”是指在我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后一級考試——會試的人,意思是可以進授爵位的人。C.“出知大名府而卒”中的“出”指“封建王朝官吏離京為官,外放,外遷”,“入”則有“進入朝廷為官”之意。D.“贈金紫光祿大夫”中的“贈”是古代朝廷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績,追授給死者的一種官職或稱號,也稱追贈。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清臣自幼好讀書,他七歲的時候就每天讀好幾千字,還在早年就憑借詩詞文章得到神宗賞識。B.李清臣見識深遠,深識民生疾苦。為官后,他直言善于消除災異者必能首先消除百姓的疾苦。C.李清臣為人寬洪,不忌恨害人。即使在與自己有過節的人受冤時,他也公平正直地為他說話。D.李清臣追求利祿,終被陷害而死。他因為一心想當宰相而行為錯謬,最終被陷害出朝不如意而死。1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今悉誅吏士,異時亡將必舉軍降虜矣?!庇谑堑D牙兵十六輩。(2)嘗為舒亶所劾,及在尚書,亶以贓抵罪,獨申救之。參考答案:10.C
11.B
12.B
13.(1)“現在如果把官吏士兵都殺掉,以后出現主將戰死的情況,必然會全軍降敵了?!庇谑侵粴⒘搜辣恕#ā跋ぁ?、“降虜”、“但”各1分,句意2分。共5分。)(2)(他或李清臣)曾經被舒亶彈劾,等他任尚書時,舒亶因貪贓被治罪,李清臣獨獨為他辯護救他。(省略主語補充完整1分,“為舒亶所劾,被動句1分”、“以”1分,句意2分。共5分。)10.試題分析:“以儉”是介賓短語,和“自持”不要分開,“竟”表轉折,和后面斷開。點睛:文言斷句的題目,注意一些常見的標志性的虛詞,注意結構的對稱,這是基礎,一般考核較少,大多集中在人稱的轉換和在句中充當的成分,還要注意一個事件不要強行斷開,不然句子就會支離破碎,相反兩個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斷開。選擇題答題時注意選項的對比,然后結合文意進行分析。此題“以儉”是介賓短語,和“自持”不要分開,“竟”表轉折,和后面斷開。11.試題分析:應是“殿試”。12.試題分析:他認為善于消除災異者首先要消除百姓的疾苦。13.試題分析:注意重點詞語“悉”“降虜”“但”“以”和被動句的翻譯。參考譯文:李清臣字邦直。七歲就知道讀書,每天讀書幾千字。他家有客人從京城來,和他哥哥談到佛寺遭火災,李清臣在傍邊插嘴說:“這就是所謂災,可能是為害人民太甚,老天要儆戒吧?”他的哥哥驚異地說:“他一定會光大我家門戶。”治平二年,應秘閣考試,歐陽修說:“不把李清臣放在第一,就荒謬了。”當時大雨成災,幾次出現災異,議論此事的人歸罪于濮王之議。到朝廷對答之時,有人說:“應該用《五行傳》說的‘簡宗廟,水不潤下’為證,一定能擢取上等。”李清臣說:“我不相信。民間難道沒有疾苦可以上奏的嗎?”他在對策中說:“善于制止天地災異的人,不是去制止災異本身,而是要解除百姓的疾苦而已。”對策被選中入等,名聲很盛。英宗說:“像李清臣這樣的人,公議都認為可用,難道能因為是親戚就壓抑他嗎?”不久下詔推舉館閣官員,歐陽修舉薦李清臣,得以任集賢校理。紹圣元年,殿試考取進士,李清臣在策問中提問說:“現在恢復了用詞賦選用士人但士人并不知道勸勉,撤消了常平之官但農民并不富裕,以賞賜土地的辦法去柔服遠方而異族的患害并未平息,寬緩財利以方便百姓而商人的路仍不暢通。可行的就沿襲,不可行的就改革,惟求適中為貴,圣人也沒有定規。”當時鄜延路金明寨主將張輿陣亡,章惇大怒,建議把全軍四千人都殺掉。李清臣說:“現在如果把官吏士兵都殺掉,以后出現主將戰死的情況必然會全軍降敵了?!庇谑侵粴⒘搜辣恕F蜕漤n忠彥和他有勾結,專聽他的話,排擠范純禮、張舜民,不讓呂希純、劉安世入朝,都是他的主意。不久,李清臣被曾布陷害,出朝為大名府知府而去世,享年七十一歲。追贈金紫光祿大夫。李清臣早年因詩詞文章好被神宗所賞識,修建大理寺,修筑都城,都叫他作記,文章簡潔厚重而氣勢宏放,文體自成一家。他為人寬厚,不忌恨害人。他曾經被舒亶彈劾,等他任尚書時,舒亶因貪贓被治罪,李清臣獨獨為他辯護救他,說:“舒亶的確不像樣子,但說他貪贓是不可以的。”他出身貧困,保持節儉以自愛,到富貴仍不改變。但他的志向在于追求利祿,一心想當宰相,所以行為錯謬,最終不能如愿而死。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叔孫通者,薛人也。秦時以文學征,待詔博士。漢九年,高帝徙叔孫通為太子太傅。漢十二年,高祖欲以趙王如意易太子,叔孫通諫上曰:“昔者晉獻公以驪姬之故廢太子,立奚齊,晉國亂者數十年,為天下笑。秦以不蚤定扶蘇,令趙高得以詐立胡亥自使滅祀,此陛下所親見。今太子仁孝,天下皆聞之;呂后與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陛下必欲廢適而立少,臣愿先伏誅,以頸削污地?!备叩墼唬骸肮T矣,吾直戲耳?!笔鍖O通曰:“太子天下本,本一搖天下振動,奈何以天下為戲!”高帝曰:“吾聽公言?!奔吧现镁?,見留侯所招客從太子入見,上乃遂無易太子志矣。高帝崩,孝惠即位,乃謂叔孫生曰:“先帝園陵寢廟①,群臣莫習?!贬銥樘?,定宗廟儀法。及稍定漢諸儀法,皆叔孫生為太常所論箸也。孝惠帝為東朝長樂宮,及間往,數蹕煩人,乃作復道,方筑武庫南。叔孫生奏事,因請間曰:“陛下何自筑復道高寢,衣冠月出游高廟②?高廟,漢太祖,奈何令后世子孫乘宗廟道上行哉?”孝惠帝大懼,曰:“急壞之?!笔鍖O生曰:“人主無過舉今已作百姓皆知之今壞此則示有過舉愿陛下為原廟渭北衣冠月出游之益廣多宗廟大孝之本也”上乃詔有司立原廟③。原廟起,以復道故。孝惠帝曾春出游離宮,叔孫生曰:“古者有春嘗果,方今櫻桃孰,可獻,愿陛下出,因取櫻桃獻宗廟。”上乃許之。諸果獻由此興。太史公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臺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際,非一士之智也”。信哉!叔孫通希世度務,制禮進退,與時變化,卒為漢家儒宗。大直若詘,道固委蛇,蓋謂是乎?(節選自《史記·叔孫通傳》,有刪節)【注】①寢廟:古代宗廟的正殿稱廟,為奉祖接神之處,后殿稱寢,為藏衣冠遺物之處,合稱寢廟。(爹衣冠月出游高廟:按照漢制,每月初一要把高寢中所藏高帝衣冠,用法車送往高廟以示紀念,名日游衣冠。③原廟:指在正廟之外另立的祠廟。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入主無過舉/今已作百姓/皆知之/今壞此/則示有過/舉愿陛下為原廟渭北/衣冠月出游之/益廣多宗廟/大孝之本也/B.人主無過舉/今已作/百姓皆知之/今壞此/則示有過舉/愿陛下為原廟渭北/衣冠月出游之/益廣多宗廟/大孝之本也/C.人主無過/舉今已作百姓/皆知之/今壞/此則示有過舉/愿陛下為原廟渭北/衣冠月出游之/益廣多宗廟/大孝之本也/D.人主無過/舉今已作/百姓皆知之/今壞/此則示有過/舉愿陛下為原廟渭北/衣冠月出游之/益廣多宗廟/大孝之本也/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征,文中指被征召。在古代是指由皇帝下詔來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職。B.崩,古代看重天子之死,常以山塌下來作比喻,從秦開始帝王死稱“崩”。C.宗廟,文中指天子祭祀祖先的專用房屋。古代宗廟制規定天子七廟,諸侯五廟。D.蹕,本意是帝王出行時開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后引申指帝王出行的車駕。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叔孫通敢于秉理抗言。高帝想讓趙王如意代替太子,叔孫通以晉獻公和秦始皇前車之鑒據理相抗進而以死相諫,最終使高帝在酒宴上同意。B.叔孫通諳熟史事儀法。孝惠帝因大臣們不熟悉高帝陵園和宗廟的儀禮,讓叔孫通制定相關儀禮法規,此后叔孫通又陸續制定了漢朝諸多儀禮制度。C.叔孫通善于通權達變。漢孝惠帝為出行方便在高廟的通道上修建天橋,此事大違禮儀,叔孫通靈活變通,建議皇帝另建原廟,巧妙地解決了問題。D.叔孫通以孝勸諫皇帝。他勸諫孝惠帝要廣增宗廟,固守大孝之本;他還建議孝惠帝出游時,應當采摘新鮮果品來祭獻給宗廟,表達孝義。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秦以不蚤定扶蘇,令趙高得以詐立胡亥,自使滅祀,此陛下所親見。(2)叔孫通希世度務,制禮進退,與時變化,卒為漢家儒宗。參考答案:10.B
11.B
12.A
13.(1)秦始皇因為沒有及時確定扶蘇當太子,讓趙高能夠用欺詐的伎倆擁立胡亥,從而導致自己國家滅亡,這是陛下親眼見到的事實。(2)叔孫通善于觀察世情、度量事務,制定禮儀法規或取或舍,能夠隨著時世來變化,最終成了漢代儒家的宗師。【1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結合語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見的句尾、句首標志性的詞語,句子結構的對稱,文中詞語充當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敘事內容的變化等。如本題中,需斷句的句子為:人主無過舉/今已作/百姓皆知之/今壞此/則示有過舉/愿陛下為原廟渭北/衣冠月出游之/益廣多宗廟/大孝之本也,其中,“過舉”做“無”的賓語,后邊斷開,排除CD;“百姓”做句子主語,放在句首,前邊斷開,排除A,后邊“過舉”仍然做“有”的賓語,后邊應斷開;故選B。【11題詳解】此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集合語境的含義作答。本題中,B項:崩,古代看重天子之死,常以山塌下來作比喻,從秦開始帝王死稱“崩”。其中,“從秦開始帝王死稱‘崩’”錯誤,應是“從周代開始帝王死稱‘崩’”。故選B。【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類題目,考生應先明確題干的要求,即選出“正確”還是“錯誤”的一項,然后依據人名、地名、官名、時間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選項對應的語句,再與選項進行比較分析。本題中,A項,“叔孫通敢于秉理抗言。高帝想讓趙王如意代替太子,叔孫通以晉獻公和秦始皇的前車之鑒據理相抗進而以死相諫,最終使高帝在酒宴上同意?!卞e,原文是“及上置酒,見留侯所招客從太子入見,上乃遂無易太子志矣”。故選A?!?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應先回歸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語,再按照不同的句式進行調、換、刪,再采取對譯法,逐字進行翻譯。本題中,第一句中,“蚤”,通“早”,及早;“詐”,欺詐;“祀”,代國家;“此”,這。第二句中,“度”,度量;“與”,隨;“卒”,最終?!军c睛】網上無譯文。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3分)杏花。春雨。江南。六個方塊字,或許那片土就在那里面。 氣象臺百讀不厭門外漢百思不解的百科全書。①譬如憑空寫一個“雨”字,點點滴滴,滂滂沱沱,淅淅瀝瀝,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②美麗的霜雪云霞,駭人的雷電霹雹,展露的無非是神的好脾氣與壞脾氣,③而無論赤縣也好神州也好中國也好,變來變去,只要倉頡的靈感不滅,美麗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當必然長在。④翻開一部《辭源》或《辭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顏千變萬化,便悉在望中,⑤視覺上的這種美感,豈是什么英文,日文,俄文所能滿足? ⑥因為一個方塊字是一個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漢族的心靈祖先的回憶和希望便有了寄托。A.⑥④①③②⑤B.③⑥⑤②①④
C.③⑥①⑤④②
D.⑥③①②⑤④參考答案:C(杏花。春雨。江南。六個方塊字,或許那片土就在那里面。①而無論赤縣也好神州也好中國也好,變來變去,只要倉頡的靈感不滅,美麗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當必然長在。②因為一個方塊字是一個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漢族的心靈祖先的回憶和希望便有了寄托。③譬如憑空寫一個“雨”字,點點滴滴,滂滂沱沱,淅淅瀝瀝,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④視覺上的這種美感,豈是什么英文,日文,俄文所能滿足?⑤翻開一部《辭源》或《辭?!罚鹉舅鹜?,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顏千變萬化,便悉在望中,⑥美麗的霜雪云霞,駭人的雷電霹雹,展露的無非是神的好脾氣與壞脾氣,氣象臺百讀不厭門外漢百思不解的百科全書。選自余光中《聽聽那冷雨》)8.在下面文字的每個橫線處補寫一句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常人的看法是,在生物世界的食物鏈中,植物幾乎總是處于最低層,①,然而有少數植物卻能吃動物。它們能夠捕食昆蟲,如蒼蠅、蚊子等,②;有時它們甚至可以捕捉一些體型較大的動物,如蛙類、小蜥蜴、小鳥等,所以又被稱作食肉植物。自然界有不少食肉植物,③,可以分為被動捕捉型和主動捕捉型兩種。被動捕捉型食肉植物,以自身的優勢或特點來引誘昆蟲,然后把它們囚禁起來,消化吸收;主動捕捉型食肉植物,則要通過自身的運動,將獵物捕獲,再慢慢地消化。參考答案:①是要被動物吃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福建省衛生類事業單位招聘(護理學)核心試題庫-含詳解
- 2025年教師招聘考試教育法律法規高分題庫及答案(共120題)
- 2025年連云港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
- 二零二五版設計分包勞務合同范例
- 裝修工程責任的合同范例
- 輻射防護設施管理制度
- 企業后勤部管理制度
- 餐飲送貨司機管理制度
- 嚴格保安公司管理制度
- 車間安全保衛管理制度
- 餐館廚房經營權承包合同
- 睡眠用眼罩市場需求與消費特點分析
- 第二十四章 相似三角形(50道壓軸題專練)
- 取送車協議書范文4s店
- TSXCAS 015-2023 全固廢低碳膠凝材料應用技術標準
- 2024年重慶住院醫師-重慶住院醫師泌尿外科考試近5年真題附答案
- 國開2024年秋《生產與運作管理》形成性考核1-4答案
- 矯形器裝配工(三級)職業技能鑒定考試題庫(含答案)
- 國家病案質控死亡病例自查表
- 英語漫話天府新村智慧樹知到答案2024年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 2024年江蘇省無錫市天一實驗學校中考英語押題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