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常德市臨烽火中學2022年度高一歷史模擬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現代意義的世界博覽會始于1851年的倫敦博覽會,當時又被稱為“炫奇會”,在這屆博覽會上人們不可能看到的是①蒸汽機②紡織機械③電燈④汽車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參考答案:C2.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一份中共中央工作文件指出:由于美國低估會議的可能成果,以及美、英、法之間存在著多種矛盾,中國應該采取積極方針,打破美國封鎖、禁運、擴軍備戰的政策,促進國際緊張局勢的緩和。與這份文件相關的外交活動A.推動了印度支那問題的順利解決B.使中國與更多的亞非國家建立外交關系C.打破了美國遏制中國的外交僵局D.確立的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關系的準則參考答案:A【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日內瓦會議【詳解】根據材料內容“新中國成立之初”“美、英、法”“促進國際緊張局勢的緩和”可知這次會議是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美國、英國、法國等國一起召開的國際性會議,結合所學知識為中國首次以五大國身份參加的日內瓦會議,這次會議主要討論解決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故A正確;B項內容為亞非會議的影響,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內容為新國成立初期和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外交關系,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D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點睛】日內瓦會議是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內瓦舉行的討論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的國際會議。1954年2月18日,蘇、美、英、法四國外長在柏林會議達成協議,建議在日內瓦召開由中、蘇、美、英、法以及有關國家參加的會議,討論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3.對下列有關《入仕群體中寒門子弟所占比例變化表》的認識朝代曹魏西晉東晉隋唐北宋比例26%15%4%17.2%24.5%46.1%不正確的是(
)A.魏晉的選官制度不利于寒門子弟入仕B.魏晉的選官制度造成了門閥士族壟斷政權C.寒門子弟入仕比例上升與科舉制有關D.寒門子弟入仕比例大小與封建統治基礎無關參考答案:D從題中表格中的數據看,曹魏、西晉、東晉,寒門子弟入仕比例逐年下降,這是九品中正制造成的有利于士族地主、不利于庶族地主(寒門子弟)的局面,故A、B兩項認識正確;隋、唐、北宋,寒門子弟入仕比例逐年上升,這是實施科舉制的結果,C項認識正確;而科舉制的實施使寒門子弟入仕增多,擴大了封建統治基礎,故D項認識不正確,D項符合題意。故答案選D。點睛:此題是歷史表格類選擇題,其特點主要以數字表格、柱狀圖及坐標曲線等為載體,借助于具體數字信息,通過定量分析,考查學生解讀圖表信息、把握歷史發展趨勢與特征及靈活遷移所學知識的能力。一般這類選擇題主要是公式、統計圖,包括線條圖、圓形結構圖,函數圖像圖、動態曲線圖等多種形式,其中尤以政治、經濟史命題較多。4.鴉片戰爭后,兩江總督耆英說,“良民與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頭爛額,官猶詡詡自得,揚言……民情柔懦,安得鬧事”,更“欺壓良善,自命為能員”,“此實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認為鴉片戰爭失敗的主要原因是A.貧富不均B.莠民作亂C.民性懦弱D.吏治敗壞參考答案:D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解讀能力。根據題干關鍵信息“民已焦頭爛額,官猶詡詡自得”“欺壓良善,自命為能員”“此實不能御寇之由”可知,耆英認為鴉片戰爭之所以失敗主要是因為官員無能、吏治敗壞。故答案為D。5.關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表述()①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國寡民的希臘城邦的產物,有其時代的局限性②雅典的民主政治為近現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礎。A.①錯誤②正確 B.①正確②錯誤 C.①②都正確 D.①②都不正確參考答案:考點: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實質.分析:本題考查的雅典民主政治,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答:雅典民主政治的實質是城邦中少數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廣大奴隸和婦女、兒童沒有參政權,并非是真正意義的廣泛民主,具有時代局限性,但卻為后世開創了民主政治的先河,是西方資產階級代議制民主的源頭,所以①②表述都正確,答案選C項.故選C.6.下列《辛丑條約》的內容,最能表明清政府成為“洋人的朝廷”的是(
)A支付高額賠款
B劃定使館區
C外務部列六部之首
D承諾禁止中國人反帝參考答案:D7.“振甫先生致力于兩岸關系凡一十四年,夙慕屈平詞賦,常懷國家統一,私志公義,每與道涵相契。汪辜會談,兩度執手;九二共識,一生然諾。……一兩岸之道,唯和與合,勢之所趨,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終能秉持九二共識與汪辜會談之諦,續寫協商與對話新頁。庶幾可告慰先生也。”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電文中兩度提及的“九二共識”指的是
A.和平統一祖國
B.堅持一個中國原則C.“一國兩制”原則
D.加強兩岸合作交流參考答案:B8.在19世紀30年代,工業資產階級運動領袖托馬斯說:“大貴族在下院有充分的代表權,工業和商業卻幾乎全無代表!他們是國家最重要的利益所在,是國家財富與力量的源泉,因此,改革這種狀況對國家的昌盛極為重要。”為此英國進行了A.光榮革命B.頒布《權利法案》C.1832年議會改革D.責任內閣的設立參考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注意題干材料中的時間“19世紀30年代”、“工業資產階級”、“下院”、“改革”等關鍵信息可以判斷是1832年議會改革,故C項正確。A項是1688年,B項是1689年,D項1721年,從時間上排除A、B、D三項。9.明太祖朱元璋曾禱了一塊“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的鐵牌,掛于宮門里,可后來明代政治最壞時,司禮監太監卻成了真“宰相”,甚至成了真“皇帝”,其根本原因在于A.政治腐敗B.宦官專權C.君主專制D.中央集權參考答案:C根據材料可知,“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體現君主權力的加強;而“司禮監太監卻成了真‘宰相’,甚至成了真‘皇帝’”這是宦官專權的體現,這種現象的出現的根本原因則是君主專制的加強,排除B,C項正確。A項政治腐敗會導致“司禮監太監成了真‘宰相’、‘皇帝’”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材料無法體現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排除D。所以選C10.在雅典的一次決定是否放逐阿里斯提德的投票中,一個粗魯漢子寫下阿里斯提德的名字,他說:“我甚至還不認識這個人,但是到處都稱呼他為正義,我實在聽煩了。”最終,阿里斯提德遭到放逐。上述材料反映了雅典A.民主性值得懷疑
B.少數貴族獨享民主C.直接民主存在弊端
D.公民缺乏參政熱情參考答案:C11.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與建立的主要途徑是(
)
A.新航路的開辟
B.殖民擴張與掠奪C.工業革命
D.第二次工業革命參考答案:B12.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小說《安娜·卡列尼娜》,生動地描述了俄國貴族的生活。它所屬的文學流派是A.古典主義B.現實主義C.浪漫主義D.現代主義參考答案:B13.維克多·雨果曾說過:“總有一天,到那時,……,所有的歐洲國家,無須丟掉你們各自的特點和閃光的個性,都將緊緊地融合在一個高一級的整體里;到那時,你們將構筑歐洲的友愛關系……。”從這段引言中,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A.歐洲統一有很深的歷史淵源
B.歐洲各國將不存在差異C.主張各國保留自己的特點
D.主張建立歐洲聯盟參考答案:A14.羅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A.《王位繼承法》B.《十二銅表法》C.公民法D.萬民法參考答案:BA是英國頒布的一部法律,排除;材料反映了羅馬的第一部成文法,它的標志是《十二銅表法》的問世,故本題選B。CD與法律適用范圍有關,公民法指適用于羅馬公民法律,萬民法是適用羅馬境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排除CD。15.1921年推行某政策時,列寧反復強調這種“退卻”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行為,其目的是為了在日后最終轉入“進攻”。這種“退卻”A.是在戰爭環境下采取的措施B.明確了蘇聯建設步驟和方向C.不利于蘇俄經濟的快速恢復D.利用商品貨幣關系來擴大生產參考答案:D【詳解】根據“1921年推行”“列寧”“退卻”,結合所學可知,1921年蘇俄實行新經濟政策,新經濟政策強調商品和市場,利用商品貨幣關系來擴大生產,通過發展生產力向社會主義過渡,故選D;新經濟政策是三年國內戰爭結束后推行的恢復經濟的措施,A錯誤,排除;新經濟政策實施是蘇俄時期不是蘇聯時期,B項錯誤;新經濟政策的實施適應了生產力的水平,促進了經濟的恢復,鞏固了蘇維埃政權,找到了一條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故C錯誤。【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1921年推行”“列寧”“退卻”,聯系所學蘇俄的新經濟政策的時間和特點分析解答。16.根據中國國情,黨和政府在某些地區先后設立了民族自治區、經濟特區和特別行政區。三者的共同之處是
A.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統一管轄和行使主權
B.都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不同的社會制度
C.都實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體制
D.都有較大的自治管理權和行政自主權參考答案:A17.南宋初外貿收入約占全國財政收入的20%。明清“凡貢使至,必厚待其人”、“倍償其價”,以致“歲時頒賜,庫藏為虛”。該變化說明A.明清統治者不求回報B.封建經濟逐漸陷入衰退C.傳統外貿內驅力不足D.重農抑商加劇外貿逆差參考答案:C南宋時期外貿收入較多,明清時期卻以朝貢貿易為主,體現出封建國家傳統外貿內驅力不足,C正確;A不屬于材料體現出主旨;B中陷入衰退說法錯誤;此時中國外貿不是逆差,D錯誤。18.隋唐時期推行科舉制,從實質上說是A.封建國家選拔官員的需要B.庶族地主掌握政權的需要C.籠絡人才、擴大統治基礎的需要D.發展教育、文化的需要參考答案:C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除了科舉制,其他選撥官員的制度也可以為國家選拔官員,故A項不是實質,排除。推行科舉制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的特權壟斷,但無法推斷為庶族地主掌握政權提供條件,排除B。隋唐時期推行科舉制把讀書、考試和做官緊密聯系,籠絡了人才,擴大了官員的來源,擴大了統治的社會基礎,加強中央集權,故C項正確。科舉制的實行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教育、文化,D項因果倒置,排除。19.下表是對兩漢孝廉家世可考者128人的分類統計,根據此表,對漢代察舉制解讀最準確的是A.體現公平公正原則B.兼顧了各階層利益C.削弱了身份世襲制D.沿襲了皇位世襲制參考答案:C【詳解】材料可知:漢代察舉制下,平民子弟、貧民子弟與官僚貴族子弟和富豪子弟均有機會得以躋身孝廉,參加到統治階級中來,可見察舉制度削弱了身份世襲制,C正確;由該制度下官僚貴族子弟據了69.6%,可見公平公正程度有限,而且材料列舉的階層有限,故AB錯誤;材料和皇位世襲制無關,D錯誤。20.以下為國際工人運動整體發展的示意簡圖,數字處填入內容對應的分別是A.理論到實踐、一國到多國、空想到科學
B.空想到科學、理論到實踐、一國到多國C.理論到實踐、空想到科學、一國到多國
D.空想到科學、一國到多國、理論到實踐參考答案:B1848年馬克思主義誕生,國際工人運動由空想發展到科學,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國際工人運動由理論發展到實踐,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后,國際工人運動由一國發展到多國,故B正確。21.“齊人”、“魯人”、“楚人”這種表述,逐漸讓位于行政區劃為籍貫的表述,造成這一變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縣制
D.三省六部制參考答案:C22.西周后期,政府在設關(門)、市的地方,開始對出入關門的貨物或者在市場營銷的商品征稅。這說明當時A.工商業發展受到政府的阻礙B.工商業者屬于政府官員C.“工商食官”制度受到沖擊D.政府完全壟斷了工商業參考答案:C材料中政府在設關、市的地方,對貨物或商品征稅。說明政府加強了對工商業的管理,不能體現出工商業發展受到政府的阻礙,A不符合題意,排除;工商業者不是政府官員,先秦時期是世官制,不符合歷史事實,故B錯誤;工商食官體現出政府對工商業的壟斷,材料中政府在設關、市的地方,對貨物或商品征稅,說明政府沒有完全壟斷工商業,故C錯誤材料中政府在設關、市的地方,對貨物或商品征稅,說明政府加強了對工商業的管理,D符合題意。23.“法律條文沒有作出規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隸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必須向法官申明:根據某某法律,我認為此奴隸應歸我所有。法官確認后才能受理。”這反映了羅馬法A.強調證據B.注重程序C.維護貴族的利益D.保護私有財產參考答案:B本題考查羅馬法。從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公民必須向法官申明”可知這屬于不告不理的原則,這說明羅馬法比較重視法律程序,B項符合題意。24.清朝前期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根本因素是A.統治者實行重農抑商政策
B.封建專制制度的阻礙C.清政府實行閉關政策
D.地主階級對農民的殘酷剝削參考答案:B25.如下圖所示:臣子對皇上說:“皇上,居住在這樣的國家里,多安全啊!老百姓都豐衣足食呢!”這樣的“安全”局面最早被打破于
()A.第二次鴉片戰爭
B.甲午戰爭
C.鴉片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參考答案:C26.潮汕方言中流傳不少農業諺語,比如“立秋有雨,莊稼點頭”“生地蔥,熟地蒜,肥田芋,壓平埠(意為提高產量)”、“早田深水養,晚田一巴掌”、“換田不如換種”等,這些諺語整體上反映了我國傳統農業:A.根據節氣安排生產
B.精耕細作的特點
C.發展尊重自然規律
D.注重因地制宜參考答案:B27.《中國對外開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說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從此登上政治大舞臺;那么,30年后……標志中國全面融入世界經濟主流。”“標志中國全面融入世界經濟主流”的事件是(
)
A.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B.中國加入亞太經合組織
C.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
D.中國倡導建立上海合作組織參考答案:C28.古希臘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犧牲的戰士,城邦為他們樹立墓碑,刻上所有犧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寫明他們的家世。這旨在強調A.城邦公民的平等 B.軍事對城邦的重要性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緣對城邦維系的作用參考答案:A【詳解】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察學生對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墓碑,刻上所有犧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寫明他們的家世”可以看出材料強調城邦公民的平等,故A項是正確的;材料中反映城邦對戰士的死后的一種禮遇,沒有體現出軍事對城邦的重要性,故B項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宗教信仰問題,排除C。不寫明家世體現了要否定家族和血緣在城邦中的作用,故D項不符合題意。考點: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平等29.右圖是一幅法國報刊上的政治諷刺漫畫:義和團殺外國人為“野蠻”(BARBARIE);外國人殺義和團為“文明”(CIVILISATION)。這幅漫畫的作者意在
A.抨擊西方殖民侵略B.主張武力解決爭端C.混淆文明與野蠻的界限D.承認殖民者的雙重標準參考答案:A30.美國歷史學家費正清在《觀察中國》一書中寫到:“他們每天都親眼目睹少年們在‘階級斗爭’的借口下,對長輩進行搶劫、報復、打罵和侮辱;他們必須出席公開批判鄰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會,甚至還要積極發言……”費正清筆下的歷史事件()A.清除了黨內的走資派 B.破壞了民主和法制C.讓群眾全面奪取了政權 D.推動了思想的自由發展參考答案:考點:現代民主與法制建設.解析:本題考查新中國的民主與法制建設.考查文革時期民主和法制遭到踐踏的現象.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分析理解、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答案:題干信息反映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階級斗爭”口號下踐踏和破壞社會秩序,民主和法制破壞殆盡的現象,故B項正確.AC兩項不是題干的主旨,應排除.D項說法不符合文革時期的史實,應排除.故選B.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世紀晚期至20世紀初,出現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殖民掠奪,非洲和亞太地區在不同程度上喪失獨立、主權,被強制納入全球體系,成為受帝國主義國家壓迫和奴役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若以1415年葡萄牙侵占非洲西北部的休達城為近代殖民主義的開端,以澳門回歸中國作為殖民主義在地球上剩下的幾個角落壽終正寢的標志之一的話,那么殖民主義在世界歷史上活動的時間竟長達584年。——摘編自《殖民主義的界定》(1)依據材料一,結合所學,寫出中國最終“被強制納入全球體系”的標志性事件。依據材料一,簡述澳門回歸對中國的意義。材料二二戰勝利后,亞非拉民族獨立解放斗爭出現新高潮,新興民族獨立國家大批涌現,開始了走向聯合的道路。從世界格局的角度看,第三世界的成熟與發展,是在雅爾塔格局的框架內發生的。……而歷史在接近20世紀尾聲的時候,突然結束了兩級格局,再次把多級世界呈現在人們眼前。——摘編自趙立沖《20世紀世界政治格局演變探析》(2)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指出“在雅爾塔格局的框架內”發展中國家“走向聯合”的表現及其對世界格局的影響。說明兩極格局結束后中國在“多極世界”中的地位。
參考答案:(1)標志性事件:1901年,清政府被迫簽訂《辛丑條約》。意義:標志著在中國國土上徹底結束了外國列強的占領(或標志著殖民主義活動在中國的結束)。(2)表現:萬隆會議的召開;不結盟運動的興起;影響:沖擊了兩極格局;推動世界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地位:中國已經成為政治大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或“中國是多極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詳解】(1)根據“非洲和亞太地區在不同程度上喪失獨立、主權,被強制納入全球體系,成為受帝國主義國家壓迫和奴役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后,所以中國最終“被強制納入全球體系”的標志性事件應該是1901年《辛丑條約》的簽訂。根據“以澳門回歸中國作為殖民主義在地球上剩下的幾個角落壽終正寢的標志之一的話”可知澳門的回歸對中國來講,標志著在中國國土上徹底結束了外國列強的占領(2)根據“亞非拉民族獨立解放斗爭出現新高潮,新興民族獨立國家大批涌現,開始了走向聯合的道路”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出“在雅爾塔格局的框架內”發展中國家“走向聯合”的表現主要是萬隆會議的召開、不結盟運動的興起等。發展中國家“走向聯合”意味著美蘇之外新的政治力量的崛起,沖擊了兩極格局,有利于推動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兩極格局結束后,中國在“多極世界”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成為舉足輕重的政治大國。32.制度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一個重要體現。閱讀下列有關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史記?秦始皇本紀》材料二“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后世……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材料三“天下共苦,戰斗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分天下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低壓線路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城市空中交通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與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堅果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地毯市場深度調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商業浸入式攪拌機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吡唑萘菌胺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機房設施維護合同范本
- 杭州桐廬縣中醫院醫共體招聘護理人員考試真題2024
- 2025年注冊驗船師歷年真題答案
- 微量元素與兒童生長發育-全面剖析
- 特種工作作業人員體格檢查表
- 清遠市城市樹木修剪技術指引(試行)
- 廣州國際文化中心詳細勘察報告正文-171229end
- 警察禮儀(PPT53頁)
- 《關于加強高等學校食堂管理工作的意見》解讀
- 《尚藝發型標準剪裁》PPT課件
- 中國現代文學史00537
- 110kV升壓站電氣施工工藝及方案培訓資料(共107頁)
- 年產萬噸碳酸飲料廠的工藝設計
- 流砂過濾器設計說明書
- T∕CISA 065-2020 高爐循環冷卻水系統節能技術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