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常人方法學俗民方法論2006年9月18日周一1第一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006年9月18日周一2第二章常人方法學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微觀社會學學派之一。該學派主要承襲現象學與日常會話分析兩派哲學及方法,旨在探討日常生活中各種活動呈現出來的語言、表情、行動等之表征。代表人物:加芬克爾第二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006年9月18日周一3學習內容一、加芬克爾的生平簡介二、常人方法論的根源三、加芬克爾的社會學思想四、常人方法學的影響與評價第三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006年9月18日周一4一、加芬克爾的生平簡介1917年生于新澤西州1952年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1954年執教于加利福尼亞大學1967年出版《民俗學方法論研究》第四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006年9月18日周一5二、常人方法論的根源1、布魯默的互動論與常人方法論(1)布魯默的互動論強調互動的結構化而又流動的本質,但他雖然強調互動創造意義的過程,但首肯外部社會秩序的存在。(2)早期的常人方法論則隱去外部世界是否存在規范、角色、價值和信念的問題,研究互動是如何在行動者中建構一種“外在”的事實世界這一感覺的。第五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006年9月18日周一62、戈夫曼的擬劇分析與常人方法論戈夫曼的擬劇分析著眼于行動者在特定場景中操縱姿態建構印象的方式,強調印象管理的過程是本質所在,該觀點影響了常人方法論家關注在社會場景中行動者建構印象的技術,其基本興趣在于探討行動者是如何制造出一種共同現實的感覺。3、舒茨的現象學分析與常人方法論第六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006年9月18日周一7三、加芬克爾的社會學思想常人方法學是指這樣一種研究,把索引性表達和其它實踐行動的理性特質,視為日常生活中那些組織有序、富于技藝的實踐的成就,而且是帶有或然性的持續不斷的成就。第七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006年9月18日周一8社會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社會僅僅在它的成員覺察到它存在時才存在,因此必須對社會成員在建構和解釋他們所處的社會時所使用的方法進行詳細考察。在現實生活中,社會成員依據一定的規則和程序來組織社會活動,并使活動具有共同的意義。這套規則和程序就稱為俗民方法,也有人稱它為本土方法或民族方法。民俗學方法論的研究對象是個人,它運用極為精細的實證方法,著重分析人們行為的微觀方面,力圖發現和描述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出行為、響應行為和改變行為的規則。在他們看來,這些不成文的、公認的行為規則是一切社會生活的基礎。第八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006年9月18日周一9三、加芬克爾的社會學思想(一)研究的問題(二)研究方法(三)思想觀點第九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006年9月18日周一10(一)研究的問題核心問題是研究社會秩序問題,即主要研究社會成員如何建構日常生活的秩序。第十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006年9月18日周一11常人方法學對社會學研究對象的理解沒有客觀的社會,如果有,也是人造出來的,社會雖然是組織的,但仍有創造性、藝術性的存在,所以不應研究社會本身,而應該研究人們看社會的方法,以及一來一往的實作。而在生活世界中的社會成員使其日常事務具有可說明的,也就是透過不斷的說明過程來建構其生活生界。對于說明過程的反省性或具體化的特質正是俗民方法論研究的要點。第十一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006年9月18日周一12(二)研究方法“回到事情本身”(胡塞爾)徹底反思性第十二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006年9月18日周一13(三)思想觀點1、對帕森斯行動理論的顛倒(1)“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戰爭”(霍布斯難題)(2)帕森斯的解答:規范內化模式(p52)有關規范內化模式的三個命題(p53)第十三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006年9月18日周一14(3)對帕森斯行動理論的顛倒A、批判帕森斯關于行動者是“判斷的傀儡”的觀點B、對規范內化模式三個命題的反駁(p53—54)第十四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006年9月18日周一152、日常生活中的實踐活動(1)行動的權宜性(2)局部性(3)索引性(4)可說明性和反身性第十五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006年9月18日周一16(1)行動的權益性行動并非按照事先規定的規則進行,而是行動者根據局部情況,根據場景條件,依賴自身“永無止境”的努力完成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加芬克爾才稱普通人的行為是一項“成就”。第十六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006年9月18日周一17如何理解普通人的行為是一項“成就”?“破壞試驗”指通過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來“有系統地破壞”普通行動的“想當然性”,在社會實踐局部中引入“混亂”,造成“局部失范”,以發現社會行動的內在組織過程。第十七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006年9月18日周一18例1:第二十四回——二十七回:皇叔敗走投袁紹,關公千里走單騎
第十八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006年9月18日周一19
例2:游戲中的規則第十九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006年9月18日周一20例3:外來寄宿者第二十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006年9月18日周一21(2)局部性行動的局部性是指行動是在場景中組織而成的。A、任何社會行動都處于一個場景之中,這是行動的空間局部性;B、在任何特定的場景中,場景本身就是行動的一部分,和行動一樣是社會成員通過努力構成的結果C、局部性行動具有“局部的索引性”第二十一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006年9月18日周一22索引性表達是指溝通結果及所有社會行動的一個特點,即都“依賴對意義的共同完成且未經申明的假設和共享知識”。(p59——60)(3)索引性第二十二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006年9月18日周一23實踐行動的權宜性、局部性和索引性表明: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或復雜性的世界中,行動不可能由規則預先決定,而是在一個局部場景中,由行動者通過權宜性的努力、創造、構成和組成的結果。第二十三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006年9月18日周一24(4)可說明性和反身性行動的可說明性就是指“可觀察和可報道的”,即行動的某些部分可以被參與者或旁觀者向他人描述、報道,可以被看到、談論,并因此可以被理解。在日常生活實踐中,行動和說明是不可分的,說明是行動的內在組成部分。第二十四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006年9月18日周一253、薩克斯與談話分析薩克斯第一次使談話本身成為社會學研究的中心對象。第二十五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006年9月18日周一26(1)談話分析的目的通過分析日常語言本身的結構和組織過程來“揭示社會互動被產生和理解的過程與期待”。第二十六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006年9月18日周一27(2)談話分析的研究方向A、通過談話來分析日常活動的實踐理性和社會認知準則。(向標準談話分析過渡)B、關于談話輪次或話序的研究,關注談話的一些自主性規則和結構,是標準的談話分析,有很強的技術性和形式化特點。這種研究實際上是對談話結構的研究,強調談話是一種系統的話輪交換過程,談話的參與者試圖通過話輪的轉換來引入、展開和結束話題,從而實現自己的談話目的。第二十七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006年9月18日周一28(2)談話分析的研究方向C、“制度性談話”(談話分析的主流)“制度性談話”是指參與談話各方中至少一方是一個制度或正式機構中的成員,并且談話是任務取向的(不包括正式工作中的閑聊)。該研究取向通過獨特的角度分析了組織和制度的實際運作過程以及其中的權力機制。第二十八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006年9月18日周一29四、常人方法學的影響與評價對主流社會學發展的影響所存在的局限第二十九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006年9月18日周一30參考書目《西方社會學名著提要》,謝立中主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