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蟹共作”生態種養技術操作規程_第1頁
“稻蟹共作”生態種養技術操作規程_第2頁
“稻蟹共作”生態種養技術操作規程_第3頁
“稻蟹共作”生態種養技術操作規程_第4頁
“稻蟹共作”生態種養技術操作規程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稻蟹共作”生態種養技術操作規程稻蟹共作生態種養關鍵技術集成與開發項目始于2008年,2008-2009年度在項目實施期間,由于項目組人員,示范戶在技術掌握不成熟,未獲成功。2010-2011年,米東區科技局與遼寧鹽堿地利用研究所、上海市崇明“”“稻蟹共作”生態種養關鍵技術總結如下:目的意義養殖結合起來,充分利用人工新建的生態系統,使其發揮各自的作用,收到“一水兩用、一地雙收”的經濟、環保、可持續發展效益,使傳統單一的平面種植向種養結合的立體化生產轉化。實施地點推廣。主要技術指標通過兩年的成功示范推廣,2011年米東區實施稻鍰共作生態種養技術面積700(667m2)。稻蟹共作生態種養技術可實現生產單體重量100g以上成品蟹25~30kg/667m2、優質生態安全稻谷600kg/667m2,按照目前市場價格稻和蟹兩項累計2800元/667m2以上。“稻蟹共作”技術項目,投放單體重量6g3kg,約500只/667m2,于513cm28cm7株,基本苗穴/667m2、128萬株/667m2400kg/667m2。經濟效益700(667m2),平均產成品蟹22kg/667m2100元/kg180元/kg,稻田蟹新增效益2200~3960元/667m2“稻蟹共作”進行生產稻蟹,稻蟹符合優質、生態、安全的特點,新增效益240~720元/)2800元/667m2以上。技術難點防逃技術螃蟹縣有較強的逃逸性,稻田養蟹的關鍵技術之一是做好防逃工作。暫養技術區稻田投放時間不同步,同比蟹苗到疆后的暫養技術是一難點。環溝內的水草培植又不影響水稻生長和產量是個技術難題,目前米東區還沒有合適的水草品種資源。技術創新針對技術難點結合米東區的生產條件,2010年在借鑒內地成熟技術的基礎上,揚長避短,因地制宜,進行創新。膜,克服了新疆光照和紫外線強防逃膜易破損的難題。二是設立暫養池緩解扣蟹投放時間差的問題。2010-2011年,在農戶篩選和稻田。效果。河蟹養殖田間工程與配套設施建設田塊選擇3~5(667m2)為宜。有條件的地區,可實行集中連片規模養殖,單元面積以 5~10(667m2)為宜,以獲取規模生產經營效益。田間工程建設1~2m2~3m、深0.8~1.2m,坡比1:(1.3~1.5)。開挖的土壤主要用于加高加固田埂。田間溝又稱畦溝,可視田塊大小,在田中開挖數條橫溝或十字溝、井字溝,溝寬、溝深均為0.5m4m1.5m左右,長度視田塊大小而定,一般為10~15m。有10%~30%。配套設施建設10~20cm50cm,用木樁或竹樁支撐固定,四角成圓弧形。同時,要侵入。苗種放養消毒施肥藥物消毒一般在苗種放養前15~20天進行,暫養池或環溝分,別用100kg漂白粉兌水溶化隨即潑灑。一般在苗種放養前浮游生物,作為蟹苗、蟹種的基礎餌料。移植水草1/3為宜。苗種準備蟹苗(大眼幼體)要求淡化3~4天,淡化鹽度不大于3,體質健壯,活力強,繁自育自養方向轉變,以確保河蟹苗種質量和放養的成活率。苗種選擇210月以后。遼河蟹生長周3--49~10月。遼河蟹抗寒性年稻田養蟹全部采用遼河蟹。放養時間食生長。蟹種消毒20mg/L10-15分鐘。放養模式0.5~1.0kg/667m2;成蟹養殖,一般放養規500~1000只/667m2。不管哪種模式,均可分別搭配10尾。餌料投喂蟹種培育蟹苗放養后前3I期幼蟹。I期幼蟹后投喂新鮮的魚糜、豆腐糜,日投餌量為幼蟹體重的100%,每天分6次投喂,503次投vv11月,每天傍晚投喂一次。日投餌量為蟹體重的5%以內。浮萍等水生植物放養在暫養池和環溝內,任蟹取食。成蟹養殖小雜魚、螺螄、河蚌等;還有配合餌料。一般6月中旬前動物、植物餌料比為60:40;6845:55;81065:35。日投喂量3070%。水質管理水質調控40cm左右,氨氮及其他因子適宜。要定期測定水質狀況,并采用換水和潑灑生石灰水等措施及時調節。及時換水增氧。水位調節1~2cm;初夏,15cm以上,田面以上水層深4~5cm;夏秋季為高溫季節,除在擱田時將水位降至田面露出外,其余則應堅持10-15天換水1病害防治1~220天左右用10kg/667m2兌水溶化,隨即溝面潑灑,或用二氧化氯等殺菌劑潑灑消毒,用以預防腸炎、黑鰓、水腫等細菌性蟹病。敵害防治及時清除水老鼠、水蛇、青蛙、蟾蜍、水鳥、克氏螯蝦等河蟹天然敵害。日常管理水稻拋栽與培管稻田施肥施足基肥,基肥以長效餅肥和畜禽糞肥等有機肥為主,可施餅肥200-300kg1000-2000kg/667m2。秧苗拋栽528cm13~15cm4~510萬株/667m2基本苗即可。防病治蟲一是選擇好水稻品種。所選品種要求莖稈堅硬、耐肥力強、不易倒伏、抗病抗蟲力強。二是搞好稻種消毒。播種落谷前,用浸種靈浸種消毒,以防惡苗病和1~2天,對秧苗普施一次高效農藥。四是適時擱田。當莖蘗苗達到成穗數的80%時,開始擱田控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