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商丘市大聯考2021屆高三地理階段性測試試題三_第1頁
周口市商丘市大聯考2021屆高三地理階段性測試試題三_第2頁
周口市商丘市大聯考2021屆高三地理階段性測試試題三_第3頁
周口市商丘市大聯考2021屆高三地理階段性測試試題三_第4頁
周口市商丘市大聯考2021屆高三地理階段性測試試題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省周口市商丘市大聯考2021屆高三地理階段性測試試題三河南省周口市商丘市大聯考2021屆高三地理階段性測試試題三PAGE14-河南省周口市商丘市大聯考2021屆高三地理階段性測試試題三河南省周口市商丘市大聯考2021屆高三地理階段性測試試題(三)考生注意: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考生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南極長城(62°12'S,58°57’W)是我國在南極建立的第一個科學考察站,圖1示意長城站各月最長晝長(單位:小時)。據此完成1~2題。1.長城站6月份最長晝長可能出現在A.6月1日B.6月15日C。6月22日D。6月30日2。長城站6月份最短晝長A。約1。1小時B.大于5.5小時C。約5。5小時D。約4。4小時太行山中段為南北走向,東坡地形陡峭,相對高差近千米.石家莊市地處太行山東麓,圖2示意石家莊市2006年2月14日6時至8時氣溫、濕度隨時間變化曲線.據此完成3~4題.3.2月14日6時至8時石家莊市氣象要素變化劇烈,主要是由于A。冷鋒過境B。暖鋒過境C.焚風過境D。臺風過境4。推測此天氣現象發生時,石家莊市位于A。亞洲高壓東側B。副熱帶高壓西側C.亞洲低壓西側D。副熱帶高壓東側北太平洋中東部海城位于北太平洋的海洋鋒區,即冷暖水團交匯區,水溫沿經線方向的變化梯度遠大于沿緯線方向的變化梯度。隨著冷、暖水團強度的消長變化,等水溫線偏離緯線,進而形成冷暖水舌。圖3示意某年6月7日至17日北太平洋中東部海域表層海水等水溫線分布。據此完成5~6題。5.6月7日至17日,北太平洋中東部海域出現A。暖水舌與冷水舌各2個B.暖水舌與冷水舌各1個C.1個暖水舌和2個冷水舌D.2個暖水舌和1個冷水舌6.北太平洋中東部海域中的冷暖水舌交匯區域可能A。浮游生物貧乏B。表層海水溫差較小C。營養鹽類富集D。海水較周圍海區穩定風化玩是巖石頂面上因積水風化作用而產生的凹坑;河流壺穴是由河流水流攜帶的沙粒侵蝕而成,是基巖河床下切方式之一。圖4示意福建省屏山北側三溪河附近壺穴及風化坑研究點分布.據此完成7~8題。7。最可能有壺穴集中分布的研究點為A.①②B.③④C.②③D。④⑤8。壺穴和山頂風化坑內碎屑物的粒度A.壺穴內顆粒的分選性差B。山頂風化坑內粗細顆粒共存C。壺穴內顆粒平均粒徑小D.山頂風化坑內細顆粒物含量少圖5示意我國某山地(海拔1507米)不同植被類型占地面積百分比。據此完成9~10題。9.該山地可能為A。浙江天目山B.山東蒙山C。海南五指山D.寧夏賀蘭山10。該山地生物資源種類最豐富的自然帶可能是A。常綠闊葉林帶B。常綠落葉闊葉林帶C。落葉闊葉林帶D.針葉林帶賓縣隸屬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縣內丘陵與平原交錯分布。賓縣土地墾殖率為53.38%,戶均宅基地面積為688.40平方米,全縣總人口579740人,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81。80%。賓縣所有的村莊均存在宅基地空心化現象,全縣空心化率均值為18。49%。圖6示意賓縣交通與城鎮分布,圖7示意賓縣空心化程度空間分布。據此完成11~12題。11。重度空心化行政村A。交通便利B。經濟發展水平高C.地形平坦D.人口流出規模大12。與賓縣行政村空心化率呈正相關關系的因素是A。人均耕地占有量B.耕地質量等級.C.村莊貧困化率D。土地墾殖率洛陽是九朝古都,北依邙山,南臨洛河。“一五計劃”期間,我國決定在洛陽西郊的澗河以西建設拖拉機廠、軸承廠、礦山機器廠、熱電廠、銅加工廠、高速柴油機廠等重點工程,及玻璃廠、耐火材料廠、水泥廠、棉紡織廠等相關配套企業,形成以機械工業為主體的澗西工業區。圖8為洛陽古城與澗西區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13~14題。13。洛陽澗西工業區建設的主導因素是A。政策B。市場C。歷史D.礦產14。將洛陽市工業區布局在澗河以西有利于A.減輕環境污染B。減輕澗西區交通擁堵C.提高主城區地價D.減少文物破壞切花通常是指從植物體上剪切下來的花朵、花枝、葉片等的總稱。2016年,荷蘭仍然是全球切花貿易的重要樞紐,但赤道附近4國(哥倫比亞、肯尼亞、厄瓜多爾和埃塞俄比亞)的切花出口貿易發展速度十分驚人。圖9示意2015年世界切花出口國份額比較.據此完成15~16題.15。荷蘭花卉競爭力較強,根本原因是A??萍及l達B。市場廣闊C。氣候濕潤D。地形平坦16.相較于北半球國家,哥倫比亞、肯尼亞花卉生產異軍突起的優勢條件是A.市場廣闊B??慑e峰銷售C。熱量充足D.水資源豐富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東部、祁連山北麓(圖10)。石羊河流域中下游綠洲(除金昌外)主要以農業為經濟主體,圖11為1980-2000年石羊河流域中下游涼州區和民勤綠洲地下水位下降圖。據此完成17~18題.17.導致石羊河流域中下游地下水位下降的直接原因是A.綠洲面積擴大B.地下水資源豐富C.過度放牧D。降水季節變化大18。減緩石羊河流域中下游地下水位下降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是A。推廣地膜覆蓋B.加強人工降雨C.嚴控電機井用水管理D。大力興修水利工程大興安嶺地區冬季寒冷漫長,春季來得遲且短暫,大興安嶺主脈為東北-西南走向.大興安嶺林區是我國重要的木材生產基地之一,也是寒溫帶針葉林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林火發生率和燃燒率居全國之首,是全國重點的高火險區之一。圖12示意大興安嶺東西坡林火發生頻率月際分布.據此完成19~21題。19。大興安嶺東西坡林區森林火災A.開始期與結束期完全一致B。東坡林火發生次數遠較西坡多C。東坡較西坡早一個月進入高峰期D.春季是全年的高風險重災季節20。大興安嶺林區林火多發的自然誘因是A。氣象B。土壤C。地形D.水文21。影響大興安嶺東西坡林火發生頻率季節差異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局地氣候B。河網密度C。季節風向D.植被種類及生物量陜北高原靠山式窯洞主要分布在山坡、土塬的邊緣地區,背面靠山,前面有較開闊的川地,開窗小,洞內設火炕。土掌房主要分布在我國滇南哀牢山、無量山的高寒山區和紅河流域、金沙江流域的干熱河谷地區,背靠高山,面朝河流,以土木為原料,立木為柱,四周夯土為墻,屋頂平整,不開窗或二層開小窗,屋內設火塘。圖13為靠山式窯洞和土掌房景觀圖。據此完成22~23題。22。兩傳統民居分布區共同的氣候特征是A.氣溫年較差大B.氣溫日較差大C.夏季炎熱干燥D.光照強度弱23。窯洞和土掌房層層疊落,下一家的屋頂即為上一家的場院,主要目的是A。節約土地B。便于農耕C.促滲滯納雨水D。便于出行圖14示意2006-2014年貴州省各要素重心的時空變化。以貴陽為中心的黔中城市群位于貴州省幾何重心西面,地勢平坦,經濟基礎較好,目前正在崛起.據此完成24~25題。24。貴州省各要素相對位置大致為A.第一產業重心位于GDP重心的東南部B.第二產業重心位于幾何重心的西北部C.第三產業重心位于第二產業重心的北部D.GDP重心位于人口重心的西南部25。貴州省A.第一產業占GDP的比重最高B。人口分布與經濟發展關系密切C。城郊農業發展較慢D.第二、三產業產值占比低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0分.26.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青藏高原以其巨大的熱力及動力效應,對亞洲季風的形成起著巨大作用。如果將青藏高原移除,則主要影響北半球大氣層獲得的凈輻射量,從而對全球的熱量分布產生明顯的影響.圖15為移除青藏高原后全球各緯度溫度變化曲線圖。(1)據圖描述青藏高原移除后全球氣溫的變化特點.(4分)(2)從大氣受熱過程角度分析青藏高原移除后30°N附近氣溫變化的原因。(4分)(3)簡述移除青藏高原后北半球氣溫變化對大氣環流的影響。(4分)27.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漢源縣地處橫斷山脈北段東緣,大相嶺之南,小相嶺、大涼山以北,海拔550~4021米,年均氣溫9。7℃~23.6℃,降水集中在6-8月,年平均降水量745毫米,年平均蒸發量1300毫米,無霜期250~300天,年均日照時數1470小時,被譽為“攀西陽光第一城”。圖16為四川省及漢源縣區域略圖?;ń窐錇槁淙~灌木或小喬木,側根發達,喜光、喜溫涼、耐旱、耐瘠薄,不耐澇.漢源縣花椒已有2100多年的栽培歷史,具有粒大飽滿、出油重、色澤紅、香氣濃、麻味足等特點,自唐代元和年間就被列為貢品,故名“貢椒”,漢源縣被譽為“中國花椒之鄉".漢源縣花椒主產區位于大相嶺南坡,大渡河中游干熱河谷,海拔1150~1700米范圍內。(1)簡述干熱河谷對漢源縣花椒種植的有利影響.(6分)(2)指出漢源縣花椒種植區多集中連片建種植園的有利影響。(3分)(3)推測每年冬季漢源縣椒農在花椒樹根部培土堆高的原因。(3分)28。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植被蓋度是指植物地上部分投影的面積占地面面積的比率。蘇貝淖是鄂爾多斯高原盆地上的一個堿化湖泊,湖泊周邊地貌主要為湖盆灘地。蘇貝淖處于干旱、半干旱區,海拔1290米,周邊海拔1330~1370米,周邊灘地地下水埋深較淺.湖盆灘地范圍內濕生(苔草)、鹽生(堿蓬)、中生(蘆葦、馬蘭、芨芨草)、旱生與沙生(羊草、灰蒿、沙蒿)植被種群總體呈現出一定的分帶現象。圖17示意蘇貝淖灘地單個物種蓋度隨地下水位埋深變化。(1)描述蘇貝淖灘地優勢植被隨地下水埋深增加總體的空間演替序列.(3分)(2)指出堿蓬在蘇貝淖灘地的適生優勢水位,并說明判斷依據.(3分)(3)說明地下水位埋深1。6米處各物種的分布特征。(3分)(4)指出鄂爾多斯干旱區植被的主體物種,并分析地下水開采對蘇貝淖地區植被種群可能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