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庖犧氏沒,神農氏作……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易經?系辭》原始社會末期,偶然的物物交換逐漸成為一種經常的行為,原始商業由此產生。我國古代商業的起源2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第3課古代商業的發展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
3
商業:指從事產品(商品)交換的行業。它不直接進行物質生產,在流通領域中創造財富。又稱作商品經濟。商業是反映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程度的窗口,是觀察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因此反思中國古代商業發展的歷程,對今天我們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著十分重要借鑒的意義。材料1:“中國之地宜于農桑……農有余粟,則以易布,女有余布,則以易粟,此交易之始也。”——王孝通《中國商業史》材料表明了商業與農業、手工業是什么關系?商業起源于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商業發展的表現:
1、商人(商業活動的主體)
2、城市、市場(商業活動的場所)
3、商品的種類(商品交換的內容)
4、貨幣(交易媒介)
5、國內貿易、對外貿易(貿易范圍)商業興起(先秦)初步發展(秦漢)進一步發展(隋唐)空前繁榮(宋元)
進一步繁榮(明清)歷程古代商業在各歷史時期發展的概況活動一、結合書本和所學,任選角度說明古代商業的發展。7我國古代商業的起源商代貨幣“貝”為什么我們把做生意的人稱為“商人”?
傳說周武王滅商后,商朝的遺民為了維持生計東奔西跑地作買賣,日子一長,便形成一個固定的職業。周人就稱他們為“商人”,稱他們的職業為“商業”,販賣的物品為“商品”
。這種叫法一直延續到今天。商朝商業初具規模,已經具備了商業的一些基本要素,如出現了職業商人和商業活動的交換媒介——貨幣。貸財債1、商人春秋末期范蠡范蠡,春秋戰國之際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謀略家,同時也是一位生財有道的大商家。范蠡一生艱苦創業,積金數萬;善于經營,善于理財,又能廣散錢財,故稱其為文財神。
--商人的鼻祖
呂不韋:經商出身,戰國末年秦相。門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萬人。命食客編著《呂氏春秋》匯合了先秦各派學說,故史稱“雜家”。對秦王嬴政兼并六國的事業有重大貢獻。10喬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祁縣東觀鎮喬家堡村,是清朝富商喬氏家族的宅院。喬氏家族的第一代創業人喬貴發,在包頭苦心經營,終于發展起一家最大商號,店鋪居宅達到1000多間。到第二代喬致庸,開始了金融業的活動,把商行、銀號從包頭開到北京、天津、太原等地。現存的喬家大院,是喬氏家族經數次擴建而成。
咸豐初年,山西祁縣喬家堡喬家二少爺喬致庸在販茶匯兌銀票的過程中,使用銀票的方便快捷使喬致庸對票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喬致庸開設票號,提出“匯通天下,貨通天下”的口號。12晉商,是“山西商人”的簡稱。晉商在堯舜時代開始出現。在明清時期達到鼎盛,富可敵國,成為中國十大商幫之首,稱雄國內商界長達500年之久。徽商曾經一度壟斷中國票號匯兌業,山西省在清朝大部分時間都是最富裕的省份。晉商商貿活動特點:從事大宗商貿和長途販運為主13
徽商,舊徽州府籍商人的總稱。舊徽州府包括安徽省歙縣、休寧縣、婺源縣、祁門縣、黟縣、績溪縣。多數學者認為,徽商始于南宋,發展于元末明初,形成于明代中葉,盛于嘉靖,清代乾隆年間達到頂峰,至嘉慶、道光年間日趨衰敗,前后達六百余年,稱雄三百年,在中國商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徽商在茶業、木業、典當業、鹽業等取得了不凡的業績。徽商創造了儒商,并形成了儒商精神,并融入傳統文化之中。
徽商主要經商路線圖商幫起家發展興盛徽商晉商經營鹽業致富經營鹽業致富經營茶葉、木材、糧食等經營絲綢、鐵器、茶葉、棉花、木材等“遍地徽商”:經營大宗商品和長途販運;插手生產領域;經營典當經營票號,走出國門知識擴展徽商與晉商成功的共同原因有那些?都以經營鹽業起家;積累起商業資本后擴大經營范圍,涉足其他領域;再辦金融機構,甚至走出國門,積累起巨額財富。15
日升昌,創建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座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遙古城,分號遍布全國30余個城鎮,遠及歐美、東南亞等國,以“匯通天下”著稱于世。日升昌票號創立后,結束了我國鏢局押送現銀的落后金融局面,極大地加速了商業運轉和貨幣流通.中國第一家票號--日升昌16喬家大院
喬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祁縣。喬氏家族的第一創業人喬貴發,年輕時只身走西口,在包頭苦心經營,終于發展起一家最大商號。到第三代喬致庸,金融資本在一千萬兩白銀,以上大約相當于現代的近百億資產。素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之說。晉商的成功經營之道,對我們今天的啟示是什么?17山西商幫徽州商幫
福建商幫廣東商幫
山東商幫
寧波商幫
龍游商幫
洞庭商幫
江西商幫
陜西商幫明清十大商幫商業道德--義中取利,信譽第一--賈而好儒,財自道生--自強不息,愛拼會贏--敢想敢干,敢為人先--重土樂安,誠實守信--靈活善變,開拓創新--海納百川,寬以待人--審時度勢,穩中求勝--廣泛從業,小本經營--追求厚利,既和且平2、貨幣——古代貨幣的發展貝類貨幣(商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各種銅幣秦半兩(秦朝)五銖錢(漢)開元通寶(唐朝鑄)紙幣“交子”(宋)白銀(明朝開始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五銖錢19商代已出現職業商人和最早的貨幣;周朝實行“工商食官”政策,即:當時工匠和商賈都是貴族的奴仆,主要為奴隸主貴族服務,受官府的嚴密控制,獨立經營的手工業者和商人極少。夏商時期的貝幣“公食貢,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隸食職,官宰食加。”
——《國語·晉語》秦朝統一貨幣示意圖秦朝統一了貨幣哪些方面?對經濟政治產生了哪些重要影響?
使用方便,古錢幣的基本形制;
商業交換、經濟交流順暢進行;
有利于天下一體觀念的形成。
型制統一:圓形方孔;
重量統一:均重半兩。
柜坊和飛錢柜坊:唐代專營錢幣存放與借貸的機構,是我國最早的銀行雛形,它是專為遠距離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務的,也便于商人籌措資金。飛錢:出現于唐代中期,當時商人外出經商帶上大量銅錢有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開具一張憑證,上面記載著地方和錢幣的數目,之后持憑證去異地提款購貨。此憑證即“飛錢”,類似于后世的匯票,
柜坊和飛錢的出現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結果,又反過來促使各地之間的商業往來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商業的繁榮。四川商品貿易的繁榮使得市場對貨幣的需求量不斷擴大,但是,在四川用以商品交換的媒介物卻是鐵錢。鐵錢是一種賤金屬,價值比銅低,一遇大宗貿易,出售和購買商品的鐵錢均需車載斗量,給出入于“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四川地區的商旅之行帶來了極大不便。于是解決這一矛盾的交子在四川民間應運而生。史稱“蜀人以鐵錢重,私為文券,謂之交子,以便貿易”。———張明《淺說北宋交子產生的原因》22北宋交子交子出現是商業發展的表現。它的使用便利了商業活動,促進了商業的繁榮。北宋交子的出現說明了什么問題?交子商業發展有何作用?北宋的紙幣“交子”,是中國也是世界最早的紙幣。
3、商品種類明清——農產品的商品化,種類更加豐富。2425
活動二思考討論:重農抑商下,古代商業為何還是得到發展?“乃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重農抑商是中國歷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經濟指導思想,其主張是重視農業、以農為本,限制工商業的發展。“農,天下之本也。黃金珠玉,饑不可食,寒不可衣,以為幣用,不識其始終。”
秦漢時期商業為什么得到初步發展?1.秦始皇的措施,有利于商業的發展(秦始皇統一貨幣、度量衡;修建馳道)2.漢初“休養生息”政策促進農業和手工業的恢復和發展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開通3.兩漢開通了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4.國家統一,政局穩定27農業、手工業的高度發展,為商業的興盛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政府逐漸放松對商品交易的限制紙幣的出現和應用促進了商業的繁榮水陸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對外貿易的發展經濟政策金融交通政治結束分裂走向統一,為經濟發展奠定基礎宋元時期商業發展的原因28(統一的市場、交通、生產進步、政府政策、金融)(1)經濟:農業、手工業的發展水平(2)政治:國家統一,社會穩定,政府開明開放的政策(開明的民族政策和開放的對外政策;政府逐漸放松對商品交易的限制)(3)中外交往、民族交往(4)交通便利(大運河、絲綢之路)(5)人民的辛勤勞動、科技的進步(6)金融:(柜坊、飛錢、紙幣的出現和應用)紙幣的出現和應用促進了商業的繁榮(7)政策:政府逐漸放松對商品交易的限制在重農抑商下,古代商業為什么還能得到發展呢?請概括影響商業發展有哪些因素?階段朝代表現和特點興起商、周春秋戰國初步發展秦漢進一步發展隋唐空前繁榮宋元新階段明清商人出現和商業興起;“工商食官”打破官府壟斷商業的局面,出現大商人重農抑商政策,商業艱難,但仍然得到發展①農業、手工業、大運河的開通,促進商業發展。②農村集市貿易發展起來。③出現柜坊和飛錢。①兩宋商業環境相對寬松,元朝交通發達。②商品種類增加。③出現世界最早的紙幣“交子”。④商稅成為宋朝重要稅源。⑤元大都成為國際性的商業大都會。①城鎮商業依然繁榮。②農副產品大量入市。③長途販運發展快,商幫形成—晉商、徽商。一、重農抑商下的古代商業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北朝《木蘭辭》
木蘭為什么不在一個地方把東西買齊?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各種商品買賣都有固定的場所。木蘭能在短時間內把東西買齊,說明了什么?集市地處交通便利之處。政府的行政管理。知識擴展二、市的變遷和城市的發展二、市的變遷和城市的發展1、
“城”、“市”、“城市”、“坊”
①古代的“城”是統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以防守為基本功能。②“市”是商品交換的場所。③城市:“城”、“市”結合,成為社會的中心,必須有集中的居民和固定的場所,因而商業的繁榮也就總是與城市聯系在一起。④“坊”是城市里的居民住宅區。宋朝(960年—1279年)是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十九年。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中國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5],占世界經濟總量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后世雖認為宋朝“積貧積弱”
,但宋朝民間的富庶與社會經濟的繁榮實遠超過盛唐。宋朝時出現了宋明理學,儒學得到復興,科技發展迅速,政治開明,且沒有嚴重的宦官專權和軍閥割據,兵變、民亂次數與規模在中國歷史上也相對較少。北宋因推廣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長,從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的3710萬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萬。史學家陳寅恪曾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12-13]”而西方與日本史學界中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藝復興與經濟革命的學者不在少數。宋朝立國的三百余年,二度傾覆,皆緣外患,是唯獨沒有亡于內亂的王朝。3233
南門大街以東,南則唐家金銀鋪,溫州漆器什物鋪。至州橋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都亭驛相對,梁家珠子鋪,余皆賣時行紙畫、花果鋪,一直南去過州橋,兩邊皆居民,街東車家炭,張家酒店,次則王樓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鋪,曹婆婆肉餅,李四分茶。過橋即投西大街,此一店最是酒店上戶,銀瓶酒七十二文一角:羊羔酒八十一文一角。街北薛家分茶,羊飯,熟羊肉鋪。向西,御廊西即鹿家包子,余皆羹店、分茶、酒店、香藥鋪。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這段材料說明北宋時期商業發展水平如何?有何表現?空前繁榮商品種類眾多;店鋪林立活動三:歷史學者普遍認為宋朝時我國就出現了“商業革命”,根據材料和書本,概括“商業革命”的表現。34材料1西市東市凡市,以日中擊鼓三百響,而眾以會;日入前七刻,擊鉦三百聲,而眾以散。《唐六典》卷二十。北宋東京城布局示意圖38思考:與唐代長安相比,北宋東京城市商業有什么變化?長安城布局整齊,經營商業的“市”嚴格規定在東西兩“市”;而東京的“市”范圍擴大,突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形成了分散于宅屋之間的繁榮商業街;商業活動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監管。思考: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生產力的發展,農業、手工業的進一步發展,商業經濟更加繁榮,政府不再直接監督商業活動。39這個事清明上河圖的中段部分,也就是“繁忙的汴河碼頭”:汴河是北宋國家漕運樞紐,商業交通要道,從畫面上可以看到人煙稠密,糧船云集,人們有在茶館休息的,有在看相算命的,有在飯鋪進餐的。還有"王家紙馬店",是掃墓賣祭品的,河里船只往來,首尾相接,或纖夫牽拉,或船夫搖櫓,有的滿載貨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緊張地卸貨。橫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規模宏大的木質拱橋,它結構精巧,形式優美。宛如飛虹,故名虹橋。有一只大船正待過橋。船夫們有用竹竿撐的;有用長竿鉤住橋梁的;有用麻繩挽住船的;還有幾人忙著放下桅桿,以便船只通過。鄰船的人也在指指點點地象在大聲吆喝著什么。船里船外都在為此船過橋而忙碌著。橋上的人,也伸頭探腦地在為過船的緊張情景捏了一把汗。這里是名聞遐邇的虹橋碼頭區,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名副其實地是一個水陸交通的會合點。材料2市井經紀之家......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耍鬧去處,通曉不絕......蓋都人公私營干,夜深方歸也。又十字大街,
......茶坊,每日五更點燈博易,買賣衣服、圖畫、花環、領抹之類,至曉即散,謂之鬼市子。——孟元老《東京夢華錄》40“夜市千燈照碧云,高樓紅袖客紛紛。”
——唐.王建《夜看揚州市》材料3草市:原來是鄉村定期集市,經過長時期的發展,到宋代,其中一部分發展成為居民點,個別的上升為縣、鎮;而緊臨州縣城郭的草市,則發展成為新的商業市區。
“草市”出現的意義及其形式特征是什么?特征:遠離城鎮;交通便利;自然形成;受到行政管理。意義:①是對官辦貿易的有益補充;②有力的推動了中國古代商品經濟的發展。
今朝半醉歸草市,指點青簾上酒樓。
——陸游《雜賦》42
南門大街以東,南則唐家金銀鋪,溫州漆器什物鋪。至州橋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都亭驛相對,梁家珠子鋪,余皆賣時行紙畫、花果鋪,一直南去過州橋,兩邊皆居民,街東車家炭,張家酒店,次則王樓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鋪,曹婆婆肉餅,李四分茶。過橋即投西大街,此一店最是酒店上戶,銀瓶酒七十二文一角:羊羔酒八十一文一角。街北薛家分茶,羊飯,熟羊肉鋪。向西,御廊西即鹿家包子,余皆羹店、分茶、酒店、香藥鋪。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材料4材料5:八方輻輳,萬國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會萬區之異味悉在庖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宋高宗說:“市舶(西方來華船只)之利最厚,若措施得當,所以動以百萬計。”
——《宋會要輯稿》43宋朝“商業革命”的主要表現44表現一:城市商業網點的分布已經打破“坊”和“市”的界限,突破了原先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表現二:出現專門市場,大城市的出現和發展,經濟功能逐漸增強,工商業市鎮的出現。(功能和規模)表現三:商品交換的總量和品種增加,許多農產品和手工業品開始轉向市場。表現四:海外貿易的繁榮。西歐的“商業革命”
新航路開辟后西歐商業經濟領域產生的一次重大變革。
表現:世界市場的擴大;流通商品種類的增多;商路貿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
影響:加速了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促進了封建生產方式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過渡,同時對世界其他地區的社會經濟產生重要影響,世界有力地聯結為一個整體。
宋朝的“商業革命”為什么未能對中國社會產生“爆炸性的影響”?延伸拓展:中西“商業革命”的比較(明清時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關從商致富的記載,但幾乎毫無例外,過去幾個世紀以來,商人最后總是傾向于把累積得來的財富或過剩的資本投資于購買土地,或供應下一代有閑沉浸于傳統典籍,參與科舉,以便進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終生以商賈為業,仍會要求其下一代盡可能轉向科舉。因此,我們可以說,引發人們營商致富的動機中,實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毀商業企業發展的因素。——史仲文、胡曉琳《中國全史·商賈史》46結果:宋:沒有改變原有生產方式;西歐:實現了封建生產方式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轉變。兩宋生活消費服務的商業仍是商業形態的主體,為擴大再生產服務的商業相當有限。原因:經濟:傳統的自然經濟阻礙新的生產關系的萌發。政治:重農抑商的傳統政策阻礙商業發展。文化:理學的保守性使社會陷于僵化;科舉制度限制了新觀念的萌發。直接原因:游牧民族的入侵打斷了商業革命的進程中國古代商業發展變化的趨勢《優化》深化拓展48在廣州設市舶使,專管對外貿易50兩宋:中國同東南亞、南亞、阿拉伯半島以及非洲的既是個國家進行貿易。海外貿易稅收甚至成為南宋國庫重要財源5152泉州的六勝塔是元代引導海船進出港口的燈塔中外交往的見證摩尼教石像印度教石像蕃客墓地蕃客墓碑日本教泉州海禁:中國明代政府禁阻私人出洋從事海外貿易的政策。又稱洋禁。始于明初,直至明末,未曾撤銷。清朝延續了這一政策。
難點提示與分解
“閉關鎖國”政策是指清王朝嚴格限制和禁止對外交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企業教育咨詢合同樣本
- 個人投資利息合同樣本
- 乙方租賃倉庫合同樣本
- 森林防火指揮決策支持系統構建-全面剖析
- 農村土地流轉簽訂合同樣本
- 智能預警系統評估-全面剖析
- 基于深度學習的圖像識別與分析-全面剖析
- 停水停電收租合同樣本
- 出租小轎車合同標準文本
- 出售蜜蜂合同樣本
- 子宮肌瘤課件PPT(共38張PPT)
- 《病理學》肝硬化課件
- 漢字的五行屬性與三才五格計算方法
- 唐山高科總部大廈幕墻工程幕墻招標技術評估總結
- 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 第三單元 解決問題的策略 測試卷
-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全套課件(完整版)
- 機電經典安裝工程相冊圖解PPT86頁
- 10kV線路拆除
- 部編版三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6課《我家的好鄰居》精品課件(含視頻)
- 形式發票格式2 INVOICE
- 為老年人更換紙尿褲評分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