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綜論_第1頁
自然災害-綜論_第2頁
自然災害-綜論_第3頁
自然災害-綜論_第4頁
自然災害-綜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然災害及應對主講人:楊海波副教授

郭恒亮副教授

緒論提綱一、自然災害的概念二、自然災害的特點三、自然災害的分類四、防災與減災9101112/typhoon/taifeng.swf#

災害:危及人類生命財產與生存條件的現象和過程。災害自然災害人為災害2003年非典一、自然災害的概念不合理的人類活動會加劇或誘發自然災害高風險區人口、經濟密度的提高,是災害損失增加的重要原因災害發生的頻度和成災的強度不斷增高人類可以采取正確的行動來減少災害發生的頻率及災害帶來的損失,如監測、預報、防災、抗災、救災、災后援建等

自然災害是指由于和對人類

的一類自然現象,是自然界的異常變化作用于人類社會的產物。

人為原因自然原因生命和財產構成危害自然災害的基本要素:

(1)、自然變異(2)、危及人類生命財產和生存條件。事例無人區的火山噴發SARS病毒流行某地區山體滑坡某地遭遇暴雪特性自然屬性社會屬性自然屬性+社會屬性自然屬性+社會屬性概念自然現象人為災害自然災害自然災害非洲的干旱印尼的森林大火北美洲的暴雨地震山西河津滑坡事件風暴潮病蟲害水稻蟲害它們有著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發生在自然環境中,并且都是一些異常的變化,對人類社會都產生了不同的影響。這些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自然災害。什么是自然災害?洪水哪些是自然災害,哪些不是?為什么?

(1)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發,水蒸氣和硫磺氣構成的氣柱有幾百米高,噴出的火山熔巖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島。(2)1996年8月10日,菲律賓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噴出1500多米高的黑色煙柱,致使當時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國際登山隊的4名隊員死亡。答:不屬自然災害。只發生了自然異變事件,而沒有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社會失穩、資源破壞。答:是自然災害,既以自然異變(火山噴發)為誘因,還造成人員死亡的災情。

(4)1986年4月26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當場炸死31人,大量強輻射物質泄露,13000多平方千米土地上的100萬人處于核輻射的危險中,數以百萬計的居民得了嚴重的放射病。(3)據史料記載,晉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稼蕩然。答:屬自然災害。既以自然異變為誘因,還造成瓦木等財產損失。

答:不屬自然災害。雖然造成了人員傷亡,但不是以自然異變為誘因,而是人為原因產生的事故。

2013年全球自然災害經濟損失1250億美元2013年全球共發生了880多起自然災害,高于近十年的平均值790起,并造成全球兩萬多人死亡,但是死亡人數與近十年受自然災害致死的平均值106000人相比,已大幅下降。2013年最嚴重的兩起自然災害分別是6月份中歐部分地區的洪災以及11月份菲律賓遭受的超強臺風海燕。中歐地區洪災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52億美元,而超強臺風海燕作為史上強度最大的登陸臺風則給菲律賓造成超過6000多人死亡,以及約1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約占菲律賓國民生產總值的5%。國家減災辦2013年12月31日公布2013年中國十大自然災害事件評選結果。四川蘆山7.0級強烈地震災害;8月份東北地區洪澇風雹災害;7月上中旬四川盆地西北華北地區洪澇災害;甘肅岷縣漳縣6.6級地震災害;7月初至8月中旬南方地區高溫干旱災害;“尤特”臺風災害;“3·29”西藏墨竹工卡縣山體滑坡災害;“菲特”臺風災害;6月底至7月初四川盆地江淮江漢地區風雹洪澇災害;吉林松原市地震災害。2013年,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全國3.9億人次受災,1851人死亡,433人失蹤,1215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2013年各類自然災害造成87.5萬間房屋倒塌,770.3萬間房屋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31349.8千公頃,其中絕收3844.4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5808.4億元。自然災害形成的條件—是要有自然異變作為誘因;二是要有受到損害的人、財產、資源作為承受災害的客體。(1)人員傷亡(2)財產損失(3)自然資源和環境破壞致災因子強度受災體特性(經濟發展水平和防災抗災能力)危害程度的存在地域差異(影響災情大小的因素)自然災害的影響二、自然災害的特點1、廣泛性與區域性2、頻繁性與不確定性3、周期性與不重復性4、自然災害的關聯性5、危害的嚴重性6、不可避免性和可減輕性特點一1、廣泛性和區域性不管是海洋還是陸地,地上還是地下,城市還是農村,平原、丘陵還是山地、高原,只要有人類活動,自然災害就有可能發生。材料說明了自然災害的什么特點?廣泛性區域性世界火山、地震帶分布圖孟加拉國-水災嚴重的國家1、位于恒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均海拔10米以下,地勢低洼容易積水。2、熱帶季風氣候,降水的季節和年際變化大。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達到2000-3000毫米,東北部地處山地迎風坡,年降水量高達5000-6000毫米。每年7-9月為雨季,降水豐沛,占全國降水量的80%。當西南季風來得早,退得遲,勢力強大時,降水強度增大、歷時增長,出現洪澇災害。3、該國境內河流縱橫,大小河流有230多條,河湖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10%。最大的布拉馬普特拉河,流經平原和三角洲,水量大,當降水過于集中時,泄洪不暢,河道泛濫,水深可達1-4米,易加重孟加拉國的水災。4、孟加拉國是世界上暴發風暴潮最頻繁的地區。風暴潮和海水的頂托,阻礙了河水入海,加重了水災災情。5、地形、氣候、河流、海潮等。特點二2、頻繁性和不確定性日本有感地震最多的一年為1966年,由于長野縣松代地震群活躍,共發生了52957次有感地震。其次為伊豆群島三宅島火山噴發的2000年,共發生17676次。2000年還發生了45次震度5弱以上的地震,曾為歷史最多。日本氣象廳5日匯總了2011年日本全年有感地震的發生次數。震度1級(日本標準)以上的地震共計9723次,次數為1926年有記載數據以來的第三多。其中,震度5弱以上(1996年前未區分5強與5弱)的地震共發生68次,為歷史最多。《日本:地震頻繁的國家》這些自然災害能預測嗎?特點三3、周期性和不重復性雨澇災害的時間分布:根據統計資料,近半個世紀以來雨澇災害的峰值期為1949年、1954年、1964年、1980年、1985年、1989年、1991年,次為1975年。

臺風風暴潮較嚴重的年份是1956,1959,1960,1962,1964,1969,1971,1974,1985,1986,1989,1990年。

海冰嚴重的年份,如1957,1969,1977年,大體也有10年左右的周期。

周期性和不重復性主要指災害過程、損害結果的不重復性1、不是,災害具有不重復性。“50年一遇”只是指一年內發生災害的概率是2%。2、1954年的洪水是百年一遇。特點四4、自然災害的關聯性1933年四川疊溪7.5級地震造成的水災。地震時山體崩塌堵塞岷江,形成四個堰塞湖,大震后45天,湖水堵體潰決,造成下游水災。洪水縱橫泛濫,長達千余里,淹沒人員2萬多,沖毀良田5萬畝。自然災害的關聯性1、存在聯系。水汽少將導致氣候變化激烈,吸收長波輻射的熱量減少導致寒冷。2、當一種災害發生后,時常會直接導致一連串的其他災害,這種情形稱之為災害鏈,也叫次生災害。如地震后導致的房屋倒塌、交通線中斷、各種生命線系統損壞、火災爆發、傳染病等就是典型的災害鏈。特點五5、自然災害的危害性危害的嚴重性生命、財產、經濟、工業、農業、教育、航空、交通、、、如:洪水災害對人類生命構成的威脅最大,因為它影響的年均人數最多。自然災害的危害性特點六6、不可避免性和可減輕性中廣網貴州2010年3月3日消息貴州省降雨量持續減少,至2月28日,全省農作物受旱面積627.1萬畝,因旱有610萬人、261萬頭大牲畜飲水受到不同程度影響,以黔西南州、六盤水市、畢節地區等地旱情最為嚴重,部分縣(市)發生100年一遇特大干旱。3月2日,貴州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根據《貴州省水旱災害應急預案》的有關規定,將貴州省抗旱Ⅳ級應急響應提升為Ⅲ級。不可避免性和可減輕性問題:分析下面自然災害的特征?1、世界性自然災害的重災區位于環太平洋帶和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帶,這個地區的自然災害占全球自然災害的60%-70%。2、一次臺風登陸可引起近海區域的風暴潮災害,深入內陸可轉化為暴雨。暴雨早平原地區可引起洪澇,在山區可能引發山洪爆發,誘發滑坡、泥石流而成災。區域性聯系性3、根據歷史資料分析,陜西地區從隋唐到北宋初年約400年間為大旱時期,從宋初到元末的近400年為小旱時期,而從明初到清初的近300年間又是一個大旱時期。4、由于人口的增長,城市的發展,人類的工農業活動增多,自然環境不斷遭到破壞,從而導致自然災害加劇。周期性嚴重性自然災害的概念和特點小結:概念:特點:1、廣泛性與區域性2、頻繁性與不確定性3、周期性與不重復性4、自然災害的關聯性5、危害的嚴重性6、不可避免性和可減輕性指危及人類生命財產與生存條件的自然變異現象和過程。屬性自然屬性社會屬性三、自然災害的類型氣象災害地質災害海洋災害天文災害生物災害1、天文災害你知道太陽活動強烈的時候會產生哪些影響甚至災害嗎?3.干擾電離層2.擾動地球磁場1.影響氣候2、海洋災害厄爾尼諾現象風暴潮海嘯咸潮、赤潮風暴潮風暴潮巨浪3、氣象災害臺風干旱暴雨、洪澇寒潮沙塵暴霜凍雪災等臺風暴雨洪澇干旱沙塵暴臺風冰凍4、地質災害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地震火山地震過后一片狼籍成因重點危害防御地震火山噴發巖漿沿地殼的薄弱地帶噴出地表破壞田園、建筑威脅生命財產安全,可誘發地震或引起氣候異常滑坡泥石流巖石圈在內力作用下破裂,釋放巨大能量,引起地面震動建筑物發生破壞或倒塌,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斜坡上的巖體或土體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動面整體下滑破壞或掩埋農田、建筑物/道路、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堵塞江河,摧毀城鎮和村莊,破壞森林、農田、道路山區暴發的飽含泥沙和石塊的特殊洪流A加強地質災害的科學研究,建立災情監測預警系統:B加強地質災害的管理,建立健全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體系,C實施一些預防措施;D積極開展防災、減災的宜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和減災意識成因:內力作用(板塊交界);不合理工程可誘發地震分布: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成因:①地形——山區,坡度大;②地質——多地震,巖體斷裂,巖石破碎;③氣候——降水集中,暴雨沖刷④人為——植被破壞或不合理工程建設5、生物災害生物病蟲害林草火災生物災害——病害、蟲害和鼠害類型、特點、造成流行的因素、產生的危害和防御措施、有關生物入侵的問題病害類型:常見的農作物病害有:稻瘟病、小麥銹病、棉花枯萎病、煙草炭疽病等。常見的森林病害有:楊樹爛皮病、松皰銹病、溶葉病、泡桐叢枝病等。病害發生的原因:

A.氣候變異等造成的不良環境使得作物對病害抗性降低。B.外來病原體入侵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危害:病害使農作物、樹木染病從而枯萎甚至死株,導致大面積農田、森林被毀壞。水稻蟲害蝗災蝗災與旱澇的關系旱災與蝗災經常鏈性發生,在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區域特別適宜雌蝗產卵,使得蝗蟲數量激增。若前期干旱少雨,利于雌蝗產卵,而后期多雨又利于蝗蟲幼蟲成長,蝗災就會爆發。危害是最嚴重的爆發性生物災害。其中,危害最嚴重、成災率最高的是飛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