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會工作精美專業課件_第1頁
家庭社會工作精美專業課件_第2頁
家庭社會工作精美專業課件_第3頁
家庭社會工作精美專業課件_第4頁
家庭社會工作精美專業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家庭系統理論

家庭系統理論把家庭看成是一個由幾個子系統組成的系統,以此來實現家庭的功能。什么是系統?系統是指一些在界限內,彼此有互動的部分所組成的集合體每個系統的構成部分具有互相依賴性,每一部分都以某種方式既影響著其他部分,又影響著整體系統理論與社會工作19世紀50年代將系統理論引入社會工作界1958年運用于家庭治療1961年運用于小組社會工作1963年運用于社區社會工作1968年運用于個案工作系統理論關注個人與環境的互動及系統的相互連接問題,環境是一個所有因素互相滲透和互相影響的運作過程。人不能獨立而存在,是相互依賴的,因此,人們必須在社會環境中依靠他人,依靠社會系統,以獲得滿意的生活家庭系統理論的假設(杜赫提):家庭關系是影響人們心理健康與個人是否病態的主要因素家庭的互動模式可以代代相傳家庭的健康是建立在家庭的向心力及個別家庭成員是否被尊重的平衡點上家庭越有彈性就越有良好的功能家庭互動的分析需要從家庭具有的婚姻和親子關系角度探討個人問題常和家庭的互動模式及家庭價值觀有關任何家庭小系統的改變都會引起主要系統的改變家庭社會工作者介入到家庭,即成為一個新系統

若干子系統家庭系統的構成要素個人自我控制家庭的控制調節機制社會控制系統理論在家庭社會工作中的應用家庭社會工作者的基本任務就是幫助恢復家庭中各個子系統或家庭成員之間的均衡關系,使之重新有效配合,相互協調邊界:一個家庭與其他家庭或其他外部社會單位的界限(開放or封閉)溝通方式:(自由or拘束,專制)家庭結構:成員的互動行為,角色(模糊or明確),出現危機時是否具有角色轉變的能力社會工作者平克斯(Pincus)與米納漢(Minahan)在概括社會工作實務過程的要素中,提出了“四個基本系統”的理論,指出社會工作過程是社會工作者運用各種知識與資源,與各要素系統共同努力,通過一系列具體的工作達到工作目標的改變過程。

“四個基本系統”為社會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實務工作的參考架構,這四個系統是:

1、改變媒介系統

指受雇于公立、志愿、非贏利機構、組織、社區中的社會工作者以及與服務對象有關的具有不同專長的專業人士。他們是案主改變的媒介,又是改變努力的主要行動者,是專業的助人者。

2、案主系統

社會工作服務的對象,是社會工作服務的直接受益人。案主系統可以是個人家庭、團體、組織或社區。他們可以是“現有的案主”,也可能表現為‘潛在的案主“,因此,辯清案主系統及類型,是社會工作服務展開的第一步。

3、目標系統

為了達到改變案主系統的目的所需要改變和影響的系統就是目標系統,在確認了案主系統后,社會工作者緊接著的任務就是要與案主系統一起工作,確定目標系統——為達到改變目的所要被改變與影響的系統。9、人的價值,在招收誘惑的一瞬間被決定。2023/2/32023/2/3Friday,February3,202310、低頭要有勇氣,抬頭要有低氣。2023/2/32023/2/32023/2/32/3/20234:36:23PM11、人總是珍惜為得到。2023/2/32023/2/32023/2/3Feb-2303-Feb-2312、人亂于心,不寬余請。2023/2/32023/2/32023/2/3Friday,February3,202313、生氣是拿別人做錯的事來懲罰自己。2023/2/32023/2/32023/2/32023/2/32/3/2023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03二月20232023/2/32023/2/32023/2/315、一個人炫耀什么,說明他內心缺少什么。。二月232023/2/32023/2/32023/2/32/3/202316、業余生活要有意義,不要越軌。2023/2/32023/2/303February202317、一個人即使已登上頂峰,也仍要自強不息。2023/2/32023/2/32023/2/32023/2/3

4、行動系統

那些與社會工作者一起工作,實現改變目標的人。誠如上所舉的例子,行動系統就是與社會工作者一起進行改變努力的系統,系統中的所有人士是社會工作者開展工作的同盟軍。

系統理論對家庭社會工作來說,意味著開展工作需要調動家庭內外的各種資源

9、人的價值,在招收誘惑的一瞬間被決定。2023/2/32023/2/3Friday,February3,202310、低頭要有勇氣,抬頭要有低氣。2023/2/32023/2/32023/2/32/3/20234:36:23PM11、人總是珍惜為得到。2023/2/32023/2/32023/2/3Feb-2303-Feb-2312、人亂于心,不寬余請。2023/2/32023/2/32023/2/3Friday,February3,202313、生氣是拿別人做錯的事來懲罰自己。2023/2/32023/2/32023/2/32023/2/32/3/2023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03二月20232023/2/32023/2/32023/2/315、一個人炫耀什么,說明他內心缺少什么。。二月232023/2/32023/2/32023/2/32/3/202316、業余生活要有意義,不要越軌。2023/2/32023/2/303February202317、一個人即使已登上頂峰,也仍要自強不息。2023/2/32023/2/32023/2/32023/2/3例:一群婦女(案主系統)向婦聯和社會工作者(改變媒介系統)求助,訴說她們常在家里被丈夫虐待,經調查,這些施虐者是具有各種各樣的職業背景和文化背景的人所組成(目標系統),于是,社會工作者邀請醫務人員、警方、法院工作人員甚至新聞單位(行動系統)一起出面處理這些事情。通常情況下,目標系統大于案主系統,而且具有時效性。

第三節結構功能理論

結構功能理論主要探討社會中系統與系統之間是如何相互依賴并整合在一起的,它強調的是社會的穩定、秩序和均衡。帕森斯的結構功能論觀點:

家庭的中心特點是均衡,家庭結構的穩定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主要功能在于重新確立被外部世界打亂了的和諧均衡狀態結構功能論在家庭社會工作中強調家庭和整個社會大系統的關系家庭大系統和家庭子系統的關系家庭和人格的關系隨著工業化進程和城市化進程,家庭的傳統功能已經逐漸外移,主要表現是家庭的經濟、教育、娛樂、健康保護和宗教功能向其他機構轉移,只剩下情感滿足和個人的初級社會化功能未完全被取代

---伯吉斯家庭社會工作的核心目標,就是使那些因種種原因而不能發揮其功能的家庭恢復其功能。第四節社會沖突理論

社會沖突理論強調社會、家庭和人際關系中的沖突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它由此帶來了社會的整體變遷。功能理論與社會沖突理論的區別(P107)外部因素是導致沖突的主要動力,經濟條件的演變、社會結構的轉化合社會中的新興權力關系均為家庭變化的重要因素在家庭中,不平等的輩分及性別權威關系是造成家庭沖突的主要原因角色沖突:角色間沖突-多個不相容角色間無法協調角色內沖突-對同一個角色有多個不相容的期待角色與人格沖突-角色的行為規范要求與本人真正的人格特質相沖突(角色人格與真正人格相沖突)沖突的正功能:“安全閥”大量的低激烈程度的小型家庭沖突可以釋放緊張能量,避免激烈程度高的、破壞力強的沖突發生可以使沖突各方以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了解彼此的立場、觀點、情感和行為模式可以盡快暴露家庭關系中的不合理成分可以促使家庭成員盡快改善生活質量負功能:成為家庭暴力沖突的強度---耗能沖突的列度---手段降低沖突強度,可從改變沖突手段入手討論:“家暴”家庭暴力的種類、產生的原因及調適方法第五節符號互動理論

符號互動理論比較強調人們的價值系統和解釋對家庭事件和行為的影響,強調符號溝通方式在家庭關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意義對情境的依賴性。社會行為發展的早期,某些手勢或姿勢被當做特定行動的標志在兒童自我發展階段符號互動發揮著重要作用布魯默:社會是人際間符號互動的結果,人類社會的最典型特征就是符號互動。人類社會互動并非相互間行為的簡單反應,并非純粹地按照“刺激-反應”的方式進行。在日常人際互動中的反應或表現工作者了解家庭成員符號互動的手段:直接觀察、訪問、聽談話、收集資料、討論、探明主觀的意義等回憶:溝通含義手段效果意義。。。。。第六節社會交換理論

社會交換理論建立在付出代價和獲取報償這兩個基本觀點上,又被稱為資源理論。強調人際互動行為中理性的一面。行為心理學和交換理論斯金納箱強化,負強化,正懲罰,負懲罰,行為的泛化與消退用交換理論分析婚姻和家庭很多家庭問題起因于家庭內部交換的不平等社會交換的實質是平等、公正第七節社會支持理論社會支持:意識到的或實際的,由社區、社會網絡和親密伙伴提供的工具性或表達性的資源社會支持可分為:情緒支持,訊息支持,自尊支持,實際的支持,感知的支持等

社會支持理論的三種取向:功能取向---幫助人們策動資源處理有關情緒問題為處于壓力情況下的個人提供物質和認知上的支持或分擔某些事務互動取向---情感關懷工具性支持信息贊揚關注整個社會支持過程中所涉及到的人們之間的動態互動關系主觀評價取向當一個人對自己可以得到的社會支持認知明確、主觀評價良好時,他傾向于積極利用和不斷建構其社會支持網絡為自己服務。否則,就會傾向于自我封閉和消極處世社會支持的重要功能:使人們的生理及心理健康顯著提高支持適時介入到有壓力的環境中,可以預防或減少危機的發生適當的支持可以介入壓力的處理,解決問題,減少壓力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社會支持可以介入的時機:危機將要發生或剛發生,但在壓力產生前,可幫助個人采取較樂觀的態度或做較適當的準備工作以減壓壓力產生后,但病態尚未形成前,幫助個人采取較積極的態度面對困難,或鼓勵個人執行適當的治療程序第七章家庭治療的理論與方法第一節家庭治療簡介家庭治療發展簡史: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70年代治療技巧凌駕于理論之上80年代快速成長,達至黃金期90年代整合期兒童學習不良問題

與家庭的關系兒童學習不良問題是目前困擾義務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家庭環境有硬環境和軟環境之分,硬環境比如家庭的成員結構、成員素質、資源分配、生活方式等,軟環境比如家庭成員間的關系、父母的教養方式和態度、家庭功能等,這些因素都會對兒童學習不良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39精品PPT歡迎下載可修改改善學習不良兒童家庭環境的建議:1)給予孩子積極關注;(2)創造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3)改善家庭功能,明確角色定位;(4)與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5)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40精品PPT歡迎下載可修改家庭治療的概念:心理社會學派:家庭治療乃是協助家庭成員認識其角色關系和溝通形態,聯結其關系的感受、態度和行為,以促進家庭關系的成熟和家庭功能的實現,進而達成社區和社會對人類的主要功能阿克曼:家庭治療是一種治療方式,乃修正或改變那些妨害家庭關系系統的要素謝秀芬:家庭治療是一種治療模式,以整個家庭作為治療的單位,著重的焦點在家庭成員的互動關系和溝通的問題,是處理人際關系系統的一種方法舒爾茨:家庭治療是一種臨床的治療方式,具有以下特點:立足于家庭關系系統的理解以及對各成員的意識和潛意識的關聯性診斷注重行為影響的方式,重點在于行為影響家庭系統的所在,探討如何影響,何時影響以及為何影響是一種群體性的治療方式,同時處理一個以上的家庭成員

家庭治療是以家庭為對象進行的治療模式,治療師通過與全部或部分家庭成員的治療性會談以及其他專業技術來協助家庭成員改善家庭關系,建立良性的家庭互動模式,從而從根本上解決整個家庭及其個別成員的問題,促進家庭的良性運轉和家庭成員的身心健康。家庭治療的特點:1、家庭治療是以家庭作為治療的單位

﹡把整個家庭系統作為工作的對象,從家庭整體的角度去理解個人2、家庭治療的目標和焦點是改變家庭內不良的互動結構和家庭成員間不良的互動方式

﹡家庭治療的關注點是家庭的結構是否合理,成員間的交往和溝通方式是否合適,關系是否正當協調,功能發揮如何,不良結構和功能對身心的影響3、家庭治療注重家庭此時的境況以及家庭成員間互動的實際過程,并注意引導家庭向積極的方向改變

﹡家庭治療的過程是多元化、多層次的照顧或留意到家庭的動力和家庭系統的組織化情況,治療師的知識、態度、語言、表情、姿態及動作對影響家庭的改變十分重要4、家庭治療以心理學、家庭社會學以及社會工作的理論為指導

﹡不同家庭治療學派,側重的理論基礎各有所不同,在家庭治療過程中,常

需借鑒社會工作中個案和小組工作的理念和技巧家庭治療適用的范圍:精神衛生問題,婚姻家庭問題神經癥、心身基本、青少年和兒童的心理-行為障礙、某些精神病、普通人群中的婚姻輔導、危機干預、子女學習困難、親子關系輔導、家庭組織管理等家庭治療的原則:1.中立原則2.循環提問原則(為什么要采取循環提問)3.積極賦義原則家庭治療師的角色:思考:作為一個家庭治療師,應該具有哪些價值規范?家庭治療師的角色:促進家庭轉變的推動者提供咨詢和輔導的教導者聯結求助家庭和社會機構的協調者廣泛發動社會資源幫助求助家庭的組織者對求助家庭表示理解和支持的聯盟者家庭治療師的價值規范:

尊重每個家庭特有的習慣以及家庭成員的自主選擇,不控制和強迫家庭,平等對待每個家庭成員,立場中立,不做道德判斷,不涉入家庭糾紛和感情糾葛,相信家庭具有向積極方向轉變的期望及所需的資源和能力,適時給予家庭以支持和引導,促使其向良性運作的方向轉變,遵守保密原則,不對家庭品頭論足家庭治療師應持有的共同理念:家庭是一個有機系統家庭成員的不良互動關系和溝通模式是孕育家庭問題的內在結構性因素現實的家庭問題和個人問題是家庭生活過程中長期積淀的產物每個家庭都是特殊的去情感群體,治療師需與家庭結成穩固的治療聯盟家庭有權利自我決定有關治療的事項家庭治療的一般程序:①接案:治療師初次與求助家庭進行接觸②治療:治療過程包括探索、診斷和介入改變③結案:整個治療過程的結束第二節結構式家庭治療結構式家庭治療法的基本理論觀點:核心概念:家庭結構,家庭次系統,界限觀點:個人問題與家庭的動力和組織結構有密切關系,改變家庭動力和改變家人間的交往結構,可使個別成員的癥狀好轉或消失治療目標:幫助家庭認清并解除阻撓家庭功能發揮的不良結構,代之以較健全的結構Minuchin對家庭的基本觀點

一組隱形的功能性需要,呈現出家庭運作互動模式;代表家中實現重要規則的綜合表現,說明成員間如何、何時、對誰產生何種互動的重復模式例如:親子之間的互動模式規范了家庭成員的行為家庭中的諸種互動模式聯合起來,就構成一個家庭的結構,具體體現為家庭次系統、邊界、角色、責任分工和權力結構等功能:調節維持家庭運作檢視結構的常用向度:

界限(boundary)

親密關系(aligement)

權力(power):一種影響力

三者互相關系,界限變化形成親密關系,親密關系產生權力;或相反影響子整體(次系統)Minuchin在1981年的著作將次系統改稱之為子整體,顯示關系中共生現象的樣貌:個人子整體夫妻子整體親子子整體手足子整體家庭結構與界限Minuchin(1974)理論:規定個體參與次系統的規則界限應為清晰的、半滲透式的、松緊適度的家庭關系介于“疏離性”與“黏密性”中擺蕩,但過度偏頗都屬于自我分化較低的現象家庭認同模式疏離型(自主能力過強)糾纏型(缺乏自主性)清楚界限(界限過于僵化)(界限過于松散)歸屬感個別感61精品PPT歡迎下載可修改整合的家庭界限界限范圍大小指個體在家庭中,自我的功能與范圍,其隱含著個體的特殊性,且異于因關系互動而引發的交互作用。界限清楚程度成員彼此間規則的清晰程度,以規定其他成員是否可以取代或參與某個次系統的運作。可變動性意味著家庭規則可改變的彈性程度。界限重疊的內涵指彼此界限重疊時,因“界限范圍大小”、“界限清楚程度”、“可變動性(彈性或僵化)”的影響,而形成不同的重疊內涵。家庭地圖FamilyMapping清楚的界限模糊的界限僵化的界限

關系親密過度卷入沖突迂回聯盟聯盟63精品PPT歡迎下載可修改母子父穩固聯盟迂回聯盟父母子64精品PPT歡迎下載可修改導致家庭功能失調的原因:某個家庭成員與外界接觸時所產生的壓力;整個家庭因外在環境的壓力所產生的壓力;家庭在轉換階段所面臨的壓力;家庭遭遇特殊問題所產生的壓力。一個正常家庭體系需滿足三個層面:家庭能夠隨著時間而改變,自身不斷適應以及重新結構已持續其功能家庭次系統的界限應該清晰而堅固,但又必須有足夠的彈性,以在情況改變時能夠重新結盟家庭用于適應壓力的方法,應該是一方面能夠延續家庭的生命,同時又能促使家庭重新結構結構式家庭治療法有助于改善親子關系、夫妻關系、應對家庭危機,同時對于身心疾患兒童和青少年也有治療效果。常見的不良家庭結構與家庭問題糾纏與疏離聯合對抗三角纏倒三角越俎代庖混沌一片結構式家庭治療的過程和技巧1、加入(joining)“加入”是治療者為了做診斷及促成改變,而與家庭連結的動作,它不僅有助于做診斷的技術,最主要的是還能借助它來介入處理,以促成改變。雖然在接觸家庭的開始階段會相當強調“加入”,但事實上它也發生在治療的任何階段。

1、加入的技巧維護:工作者在了解和分析家庭系統時用此技術給家庭有計劃的支持。包括:積極肯定某一家庭成員的優點和潛力,支持某個家庭次系統或某一成員在家庭中的地位。作用:可增強原有結構的行為,也可能具有重構功能追查:是一種順應技術。治療師循著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話題和內容并鼓勵他們繼續進行下去。(澄清問題)作用:有利于探索家庭結構,并可以通過提問用來作為重構的策略1、加入的技巧模擬:工作者模仿家庭成員的語言風格、姿態、動作等,代入了他們的文化、感情里去和家庭成員溝通。作用:可增加求助家庭對工作者的信任感和親密度,亦可增加某個家庭成員權利的重構,但需注意,對家庭的模擬應在暗中進行并自然發生運用上述技巧的同時,工作者通常有三種立場:1、埋身的立場:以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2、中間的立場:既不埋身地表態或把當事人的心思一一道出,也不把自己隔離。3、離身的立場:象專家、導演、訓練員一樣地站在一旁指揮,或邀請家庭重演他們的交往方式,或指導他們如何嘗試新的交往方式去溝通。2、診斷(diagnosis)

診斷(評估)的目標是要收集足夠的資料去了解整個家庭功能失調的地方和原因。要達到快速而準確的診斷,可以通過事前準備、加入家庭、追查或重演家庭交往過程等步驟完成對家庭的診斷。診斷與介入通常同期進行。評估的內容:家庭的基本情況整個家庭的結構、喜愛的互動模式及可利用的替代方法家庭系統改變的彈性和能力家庭生活的環境家庭的發展歷史和生命周期家人的表征問題與家庭系統慣用的交往方式的關系

觀察家庭結構需注意:結構的互補性(角色、行為、能力等)結構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共性與個性)結構與過程的關系(由表及里推敲深層機構)評估的過程:事前準備進入家庭、追查家人的交往過程了解家人交往的實況及改變的彈性找出優點重新界定問題3、介入(intervention)

介入即治療師對家庭的治療過程,或者說是促成家庭系統轉化的過程。重點在于促進家庭系統的運作,使治療系統能夠朝向治療目標移動。介入的目標:改變家庭對問題的看法和定義a集中焦點b導致強烈的感受:重復訊息、重演、利用聲音、語言或語句的運用、營造出乎意料的感覺以引起家庭的留意。重構:工作者將收集到的信息進行重新整理,以更利于家庭改變的形式表現出來。可以從看似消極的事情中發現積極的因素,給所獲信息賦予新的意義重演:工作者邀請家庭成員在他面前表演某個生活片斷或商議某件事,以便重新家庭的互動模式導致強烈的感受:給那些很難把別人的話聽進耳朵取得家庭一些震蕩和沖擊(夸張、語調、表情等)介入的目標:挑戰家庭的結構a劃清界限b推倒有害的家庭結構c教育家庭有關互補性的概念劃清界限:協助家庭在自主性和相互依賴性之間建立彈性,以維護家庭整個系統的完整性及系統內各部分的良好自主能力的重要治療策略(空間和心理距離)打破平衡:對家庭原有的等級制度提出挑戰。米鈕欽認為:為了轉化家庭系統,必須先動搖整個系統的平衡狀態,特別是在處理過度糾纏型的家庭介入的目標:挑戰家庭錯誤的世界觀a協助建造世界觀b似非而是的技巧c強調優點“似非而是”介入法:又叫悖論法,兩難法在家庭抗拒轉變的情況下,采用“相反”的方法,鼓勵家人順應家庭某位成員的固執意愿,通過反向證明使病人及家庭認識到他們的錯誤觀念而自動產生轉變。或者通過夸大莫伊癥狀,使家庭明白消除這一癥狀的必要性適用于具有長期刻板性、重復性、循環性行為和高阻抗的家庭系統,不適用于求職動機較高、阻抗較低的家庭、危機干預等治療師的角色

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治療師需要在多種角色中靈活轉換。并且適時轉變自己的立場和方位,連接家人,引導家庭面對壓力,做出轉變。治療者是專家治療者作為老師治療者作為行為順序的描述者治療者作為解析者治療者作為重新框架者第三節薩提亞家庭治療法

一、基本理念

薩提亞是最早提出在人際關系及治療關系中,“人人平等,人皆有價值”的想法的人。她所建立的心理治療方法,最大特點是著重提高個人的自尊、改善溝通及幫助人活得更“人性化”(Becomemorefullyhuman)而不只求消除“癥狀”(Symptoms),治療的最終目標是個人達致“身心整合,內外一致”(Congruence)。由于她的治療法有很多地方與傳統治療方式不同,故被稱為“薩提亞治療模式”。二、家庭溝通與影響家庭溝通的因素自尊家庭溝通模式家庭規則自尊:人對自己的評價、界定和認同有較高自尊的人往往擁有內在的安全感,能夠欣賞自己的能力和長處并接受自己的弱點和限制,為自己的決定負責,獨立自主性和適應變化的能力也較強低自尊的人依賴性強,常覺得自己沒有價值,對自己和別人都缺乏喜人,并且對自己很苛刻,不易接納自己的弱點和限制,變化對他來說是一種威脅薩提亞認為,在家庭中低自尊具有傳染性。自尊低的父母往往會因為對子女過分的挑剔和指責,在不知不覺中傳遞了損害子女自尊的信息,局限了他們的積極經驗,長期下來造成積非成是,子女的自尊也變得很低家庭溝通模式:良性的溝通模式:表里一致型我們每個人無論對任何事情都會有自己的需要、感受、思想和期望,問題是在溝通時有沒有把自己的這些感受和想法表達出來以及怎樣表達出來別人和我們一樣,有他自己的需要、感受、思想和期望,問題是我們怎樣去對待別人的需要和感受任何時候,我們都是身處某一情景之中的,這個情景會對我們有一些特別的要求良好的模式:一致型:認可壓力的存在,正視自己處于壓力之中,承擔起自己在壓力中的責任,為有效地應對壓力而作出努力。言語——尊重現實、尊重自己、尊重別人。情緒——穩定、樂觀、開朗、自信行為——接納壓力和困難、應對投入、顧全大局、樂于助人。內心感受——雖有時惶恐,但仍充滿勇氣和信心,有堅強的毅力,當時和事后心靈充滿了坦然和安穩。心理反應——合情合理、、心平氣和、泰然處之。軀體反應——全身放松、精神抖擻、健康、充滿活力。表里一致溝通的特點:表達直接、清楚、完整---每個人都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而不用擔心遭到攻擊或批評;別人的意見也會得到回饋和重視;若有人感到迷茫或不解的地方,他可以要求澄清,而用不著去臆測

1.討好型:試圖遠離對自己產生壓力的人或減輕自己因某些人所帶來的壓力。言語——同意:"這都是我的錯","我想要讓你高興"情感——祈求:"我很渺小","我很無助",懇求的表情與聲音,軟弱的身體姿勢。行為——舉動:過分的和善,道歉,請求寬恕、諒解,哀求與乞憐,讓步。內心感受——"我一無是處""我覺得自己毫無價值"。心理反應——神經質、抑郁、自殺傾向。軀體反應——消化道不適、胃疾、惡心嘔吐。糖尿病,偏頭痛,便秘等。表里不一的不良溝通方式:2.指責型:試圖表明不是自己的過錯,讓自己遠離壓力的威脅。言語——不同意:"你永遠做不好任何事情""你到底怎么搞的?""都是你的錯。"情感——指責:"在這里我是權威。"身體姿勢:很有權力的樣子,僵直。行為——攻擊:獨裁、批評、吹毛求疵。內心感受——隔絕:"我很孤單和失敗"。心理反應——報復、捉弄、欺侮。軀體反應——肌肉緊張、背部酸痛。循環系統障礙、高血壓、關節炎、便秘、氣喘等等。3.超理智型:逃避現實的任何感受,也回避因壓力所產生的困擾和痛苦。語言——極端客觀:使用抽象字眼及冗長的解釋,"什么事都與學術有關"

"我只關心事情合不合乎規定或正不正確"

"人一定要有理智"。情緒——頑固、疏離:"不論代價,人一定要保持冷靜、沉著、決不慌亂。"身體姿勢僵硬。表情很優越(若有表情的話)。行為——威權十足:頑固、不愿變更、舉止合理化、操作固執刻板。內心感受——"我感到空虛與隔絕。"

"我不能露出任何感覺。"心理反應——強迫心理,社會性病態、社交退縮、固步自封。軀體反應——內分泌疾病,癌癥、血液病、心臟病、胸背痛。4.打岔型:讓別人在與自己的交往時分散注意力,也減輕自己對壓力的關注,想讓壓力因素與自己保持距離。言語——漫無主題:毫無道理,抓不到重點,隨心所欲,隨口表示,東拉西扯:"我自己也搞不清"。情緒——波動混亂,滿不在乎,"我心不在焉。"身體姿勢特征是不停地在動。行為——轉移注意力:不恰當的舉動、多動、忙碌、插嘴、打擾。內心感受——"沒有人當真在意。""這里根本沒有我說話的地方。"失去平衡,以打斷別人的談話來獲得大家的注意。心理反應——不適當、不合情理、心態混亂。軀體反應——神經系統癥狀、胃疾、眩暈、惡心、糖尿病、偏頭痛、便秘。表里不一的溝通特點:家庭成員間的溝通含糊而間接,有的人根本沒有表達意見的機會或意見不被重視,不同的意見會被批評、攻擊、甚至是威脅,家庭中的決定往往是依仗強權者的權力作出而不是基于商討,家庭成員間常互相猜度,而不肯去澄清,雖然每個人內心都有不滿,但外表上卻裝作若無其事,背后的批評很多,直接的處理卻很少家庭規則:你認為合理的家庭規則應該是什么樣的?如果家庭規則不適當,會給家庭成員帶來什么問題?合理的家庭規則應該是讓所有人的感受都能表達出來,并為家人所接受;應該富有彈性,容許家庭成員根據情況的改變作出不同的選擇;應該根據時代變化而拋棄或修改過時的規則

三、治療方法與技巧1、治療策略:注重家人的成長而非解決問題注重過程而非內容注重讓家庭獲得新經驗而非消除舊經驗注重滋潤而非強迫治療就是教育注重家人的成長而非解決問題:治療的目標應是每個家庭成員的成長,成長所帶來的自然結果才是行為的改變和問題的解決,如果家庭成員經過家庭治療沒有真正成長起來,即使家庭的問題暫時解決了,新的家庭問題還會不斷發生。因此,治療的重點不是外在的行為和問題是否在表面上得到解決,而是讓家庭成員獲得內在的經驗,增加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過程而非內容:薩提亞治療法所關注的不是家庭發生了什么事,而是這個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和溝通怎樣助長問題的發生和延續,治療師要做的工作是幫助他們打破這個循環,讓問題不致周而復始地發生下去注重讓家庭獲得新經驗而非消除舊經驗:

專注于過去并不能帶來真正的改變,而新的經驗可以帶來新的感受和體驗,使人能夠用不同的觀點去理解過去,這樣才能擺脫舊經驗的限制,獲得新的反應方式。因此,治療師要營造一個信任的環境,讓家庭成員愿意嘗試,從中獲得新經驗注重滋潤而非強迫:當人感到被關注、被尊重和被肯定時才會產生改變的動機。所以,治療師只能“邀請”而不能“要求”家庭成員去嘗試新的經驗治療就是教育:治療其實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就是透過新的經驗讓家庭成員學會新的互動和溝通方式的過程。因此,治療師在治療過程中所起的示范作用和表達出來的“表里一致”是最重要的

三、治療方法與技巧2、治療過程:接觸期蛻變期鞏固期接觸期:治療師和當事人家庭開始接觸的時期治療師的工作重點:獲得當事人家庭的信任觀察當事人家庭的互動方式對當事人家庭的回饋觀察當事人家庭的互動方式:邀請家庭成員輪流講述各自希望在家中看到的改變,可以巧妙地把各人的注意力從專注于問題轉移到問題的解決。治療師要留意成員間的互動方式和影響互動的三個因素---自尊、溝通模式和家庭規則對當事人家庭的回饋:---要求每個人用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自己的觀點和感受---引導每個人描述自己的經驗而不是分析---示范如何溝通---鼓勵不同觀點的表達個人價值感的四個部分對自己的看法對別人的看法心目中認為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根據別人如何看自己所產生的對自已的看法110精品PPT歡迎下載可修改蛻變期:運用各種技巧幫助當事人家庭改變原來的互動方式,增加解決問題的能力醒覺—接受—經驗(改變)常用的技巧:---連接,即重建家庭成員間感情上的聯系---引導說出正面動機---澄清---對質---調整步速---鼓勵選擇---學習正面經驗---視線轉移鞏固期:鞏固家庭在蛻變期已取得的改變幫助當事人家庭整合治療的經驗預備家庭面對再返回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新挑戰3、治療中的一些有效模式:溝通游戲,模擬家庭會談,家庭塑像,家庭壓力芭蕾舞,自我環,個性部分舞會,家庭重塑…..四、治療師的角色治療初期---連接者。促進家庭中的互動治療中期---中介者。穿梭于家庭成員之間,發揮連接、澄清、鼓勵和支持的作用治療后期---支持者。從旁協助家人間的直接互動薩提亞家庭治療法的特色

注重個人“從內而外”的改變處理的是家庭中的溝通“過程”,而又不限定解決問題的方式“經驗式”的家庭治療法治療涉及多個層面,治療師有很大彈性治療的基本原理是注重滋潤和關注“經驗—人本主義”取向第八章家庭治療的理論與方法2第一節德國系統式家庭治療

德國系統式家庭治療是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傳入德國的一種以家庭為單位的心理治療技術,后經德國家庭治療師進行了發展,于1988年介紹至中國。并廣泛運用于心理治療學界的多種病癥,取得良好效果。理念:系統式家庭治療受人本主義、系統論、控制論的影響,將人際互動視為與精神病理相關的重要因素,著力于通過人際間的信息交流來建構有建設性的心理和人際現實。

一、系統式家庭治療概述該理論從系統論的觀點出發,將家庭看成是一個可調節的自穩態系統,當家庭內部的一部分元素發生改變時,另一部分也發生相應的改變,兩者共同作用,或者使家庭恢復穩定,或者造成家庭或個人問題每個成員都有自己認識事物的模式(內在解釋)決定一個人一貫的行為模式,反過來又受其行為效果的作用和影響系統家庭治療的治療策略及技術:(1)擾動:治療師通過技術手段干擾、攪動家庭中原有的規則,使家庭規則逐漸產生送到和變化,最終促使患者得以康復

擾動性的提問技術:(1)循環性提問(循環催眠)是一種有控制性、有導向性的提問,其要義不僅在于對家庭成員的循環提問,它本身就具有強烈的擾動家庭的傾向。目的是為了讓被提問者在不知不覺中重新審視自己的問題以及家庭中的規則和關系(2)差異性提問治療師設定兩種有對比性的差異情景,對病患及其家人提問。使當事人受到啟示—癥狀性行為的出現是有條件的,尤其應提問“例外情況”。因為癥狀表現出的差異性反映出患者對癥狀是有控制力和選擇性的,從而有助于激發病患及其家人的責任感并最終對自己負責(3)假設性提問以為來或過去作為出發點提問。通過架設給病患及其家庭提出看問題的多重角度,讓患者自己認識問題的實質,或者讓家人將病態行為與家庭里的人際關系聯系起來家庭作業技術:(1)悖論(或反常)干預和癥狀處方(2)單雙日作業(3)記秘密紅帳(4)角色互換(5)水槍射擊或彈橡皮筋(6)定期寫信或打電話二、系統式家庭治療的特色建立假設迂回提問積極賦義保持中立共情取向的態度資源取向的立場第二節現代家庭治療的其他模式鮑溫家庭系統理論(BowenFamilySystemsTheory)行為主義家庭治療法心理動力性家庭治療法功能性家庭治療策略性家庭治療一、鮑溫家庭系統理論目標:減少患者及家屬的負擔,促進家庭成員的成功自我分化能力分化的力量—獨立融合的力量—依賴二、行為主義家庭治療法目標:通過適當的獎懲,以促進家庭成員的行為改善。實證行為療法(重視行為矯正技術)認知-行為療法(重視認知帶動行為改變)放松訓練三、心理動力性家庭治療法重視過去和現在的經歷對家庭成員的影響治療師的任務:發掘治療對象的無意識觀念和情感,協助其恢復“自知力”,改善情感表達交流。家庭交流的四級水平:第一級:家庭成員互相間進行直接的人身攻擊第二級:家庭中的個別成員被具有攻擊性的家庭成員當作出氣筒第三級:家庭成員間在表面上和平共處、相互接納,但不能明確表達自己的感受,在意識層次積聚不滿,使得心理距離和情感流動不順暢第四級:家庭成員之間能夠經常開展雙向的、平等的情感交流,不以攻擊性的方式進行,而是以人本的態度,用理性的共情的語言溝通治療的步驟:討論、評估簽訂協議,制定任務運用理論和技術進行治療布置家庭作業,達到自助四、功能性家庭治療法家庭實現其基本功能,完成基本任務的能力表現:問題解決能力溝通能力家庭角色分工情感反應能力情感介入程度行為控制能力五、策略性家庭治療法步驟性:了解問題本質-提供策略-采納不同的方法策略性:重貼標簽、似非而是法、重構第三節后現代學派對家庭治療的發展(自學)第九章家庭過程

第一節擇偶

一、從擇偶不自由到擇偶自由人類婚姻史上的不自由擇偶形式:掠奪婚買賣婚服務婚交換婚指腹婚童養媳對擇偶行為的不同解釋:生物學的解釋個人主義的解釋心理學的解釋

社會交換理論社會文化角度的解釋序列理論

二、現代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