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綠建及能源管理_第1頁
港口綠建及能源管理_第2頁
港口綠建及能源管理_第3頁
港口綠建及能源管理_第4頁
港口綠建及能源管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港口綠色建筑&能源信息化管理主要內容政策法規室外環境規劃設計技術135節能與新能源利用技術節水與水資源利用技術6室內環境設計與優化47能源管理和能耗監測技術綠色建筑概論2主要內容政策法規1政策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第三章第五節中關于“公共機構節能”篇中“加強能源消費計量和監測管理”的要求。第六十六條國家運用財稅、價格等政策,支持推廣電力需求側管理、合同能源管理、節能自愿協議等節能辦法。《交通行業實施節約能源法細則》交體發306號第十九條交通用能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計量的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加強能源計量管理,配備準確可靠的能源計量器具,對能耗設備實現嚴格的計量管理。《公共機構節能條例》第十四條“公共機構應當實行能源消費計量制度,區分用能種類、用能系統實行能源消費分戶、分類、分項計量,并對能源消耗狀況進行實時監測,及時發現、糾正用能浪費現象”。政策法規十二五規劃綱要“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深入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節約能源,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發展循環經濟,推廣低碳技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交通運輸部關于印發公路水路交通運輸信息化“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通知》構建綠色交通,要求利用信息技術優化運行組織模式和流程,節約能源,減少排放。關于印發《建設低碳交通運輸體系指導意見》和《建設低碳交通運輸體系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交政法發53號建設低碳交通運輸體系是深化交通運輸行業節能減排工作的戰略任務……必須改善能源消費結構,加大新能源使用比例,提高行業總體用能效率,使交通運輸行業逐步改變對化石能源的過度依賴。主要內容綠色建筑概論27何為綠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綠色建筑的出現標志著傳統的建筑設計擺脫了僅僅對建筑的美學、空間利用、形式結構、色彩結構、色彩等方面的考慮,逐漸地走向從生態的角度來看待建筑,這意味著建筑不僅被作為非生命元素來看待,而更被視為生態循環系統的有機組成部份。8綠色建筑評價標識介紹

標識按階段分類:1、綠色建筑設計標識2、綠色建筑標識施工圖通過審查建筑竣工驗收,運營滿一年標識按星級分類:“綠色建筑設計標識”和“綠色建筑標識”均分為三個等級: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9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的特點—標志

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綠色建筑評估體系概況評估體系制定時間國家評估對象評估內容與碳減排相關的內容BREEAM1990年英國新建建筑、已有建筑(商業建筑、工業建筑、住宅、商場、超市)管理、健康與舒適度、能耗、交通、水耗、材料、土地利用、區位的生態價值、污染能耗、材料、污染LEED1995年美國新建或更新的商業建筑、現有建筑運營與管理、學校、零售商店、住宅建筑選址與規劃、節水、能源和大氣、材料和資源、室內環境及創新能源和大氣、材料和資源GBTool1998年加拿大新建建筑和更新建筑能源資源消耗、環境負擔、室內環境質量、服務質量、經濟管理能源資源消耗、環境負擔Ecoprofile1995年挪威已建辦公樓、商業建筑、住宅室外環境、資源、室內環境室內環境、資源CASBEE2002年日本新建建筑、已有建筑、短期使用建筑、改修建筑等建筑物的質量(室內環境、服務設施質量、室外環境)、環境負荷(能源、資源與材料)、建筑環境效率環境負荷(能源、資源與材料)NABERS2001年澳大利亞辦公建筑、住宅、旅館、購物中心、學校、醫院和運輸等不同類型建筑能源利用和溫室氣體排放、水利用、廢棄物和室內環境能源利用和溫室氣體排放、廢棄物和室內環境DGNB2007年德國辦公建筑、商業建筑、工業建筑、居住建筑、教育建筑、城市開發生態質量、經濟因素、社會與功能要求、技術質量、過程質量、場地質量生態質量、過程質量、場地質量美國LEED評估體系演變日本CASBEE評價體系澳大利亞“綠色之星”評價結果德國DGNB軟件所生成的評估圖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綠色建筑評估體系圖表12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報批)

國家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50378(報批中)《綠色辦公建筑評價標準》(審查中)《綠色醫院建筑評價標準》(報批中)《綠色商店建筑評價標準》(在編)《綠色賓館建筑評價標準》(啟動)

《既有建筑改造綠色評價標準》(在編)學會標準《綠色生態城區評價標準》(在編)13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修訂)《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的修訂工作正在進行,最新的征求意見稿有如下變化:從分項評價體系框架改為打分制,引入權重,更科學地體現各項指標。量化比重指標有所提高。增加了創新項作為加分項,鼓勵利用新技術以及體現地方特色。將施工內容擴展,列為專篇,以強調建造過程的綠色。具有一定的引導性。14綠色建筑評價標準(試行)

國家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50378-2006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技術細則》(試行)《綠色建筑評價技術細則補充說明》(規劃設計部分)《綠色建筑評價技術細則補充說明》(運營使用部分)《綠色超高層建筑評價技術細則》(2012年)《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GB/T50640-2010《綠色工業建筑評價標準》GB/T50878-2013行業標準《民用建筑綠色設計規范》JGJ/T229-2010學會標準《綠色醫院建筑評價標準》(2011年發布)《綠色商店建筑評價標準》(2011年發布)《綠色工業建筑評價標準》(香港特區版)《綠色校園評價標準》(待發布)《綠色建筑檢測技術標準》(待發布)中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06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綠建星級評定16計劃啟動編制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

《綠色鐵路客站建筑評價標準》《綠色城區評價標準》《綠色小城鎮評價標準》還將計劃編制分氣候區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預計在兩三年時間可以形成中國綠色建筑全方位的一個標準體系。17綠色建筑標識評定情況

★截止2013年年底,全國已評1260項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其中一星級418項,二星級530項,三星級312項。

★2013年評審通過518項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其中公共建筑221項,住宅建筑287項,工業建筑10項;設計標識項目468項,運營標識項目50項。年份一星級項目數量二星級項目數量三星級項目數量200842420094610201014442420117687782012141154942013179237102綠色建筑發展趨勢試點為主,有技術堆砌“西瓜型”綠色建筑2010年之前2015年之前2015年以后

淺綠階段綠色理念深入設計過程因地制宜原則廣泛運用注重運行實效

深綠階段綠色從建筑向城市發展以全壽命周期評價綠色社會普遍接受綠色理念

泛綠階段18中國建筑能耗占比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到2013年,中國建筑能耗約占總能耗的41%。“十二五”期間完成新建綠色建筑10億平方米,而到2015年末20%的城鎮新建建筑要達到綠色建筑標準要求。綠色建筑發展趨勢20綠色建筑順應社會的自然發展趨勢,預計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間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在城鎮化的浪潮中更突顯重要。綠色建筑從單體向區域發展,從城市向村鎮發展,從產品到產業發展。北京、深圳等城市于2013年開始新建建筑全面實行綠色建筑。判斷:“十三五”期間實現一星級建筑變為強制性,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筑強制成為綠色建筑。中國綠色建筑標識評定情況項目地區分布(2012):除甘肅、青海、貴州及西藏以外各省自治區及直轄市都有獲得標識的綠色建筑,標識項目數量在30個以上地區、數量在10-30個的地區以及數量不足10個的地區各占1/3,其中江蘇、廣東、上海等三個沿海地區的數量遙遙領先,而2012年各地標識項目數量增速普遍加快,山東、河北、湖北、浙江、北京、福建等地增速明顯。2013年各省市綠建評價標識項目數量統計2008-2013.03各省市綠建評價標識項目數量統計21綠色港口生產型碼頭節能技術應用≠綠色港口理念行動管理效果一、政策二、節能設備或技術三、改造與安裝四、第三方評估服務(包括碳排放交易)五、運營管理六、服務模式綠色港口等級劃分綠色港口等級評價指標25主要內容室外環境規劃設計技術326日照環境模擬分析及優化規劃依據根據當地建筑物推薦朝向、建筑結構、建筑層高及連云港當地日照情況規劃目的

增加建筑物日照時間(大寒日有效日照小時數>2小時),提高室內舒適性;不對周邊建筑物帶來光污染,本項目周邊無居住建筑,可不考慮對居住產生的日照影響優化設計方法

采用Sunlight軟件進行建模分析,分析方法:日照整點瞬時陰影分析法、主客體陰影范圍分析法、平面等時線分析法、點日照分析法滿足標準要求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06

《連云港市高層建筑日照分析管理暫行規定》

《江蘇省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004年版)》27日照環境模擬分析及優化模擬實例:某大型公建日照分析模型日照整點瞬時陰影分析圖28日照環境模擬分析及優化模擬實例:平面等時線分析主客體范圍分析點日照分析29模擬優化分析:

采用CFD軟件對室外風環境進行模擬分析及優化,保證建筑的建設有利于冬季室外行走舒適及過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風,不出現漩渦和死角,實現人行區距地面1.5m高度處風速要<5m/s,風速放大系數<2。

推薦應用技術:根據計算機模擬結果,在風速偏大的局部區域,如臨海部位,設置防風墻、板、防風綠化帶等,有效減小風速及風速放大系數,保證人行走舒適性。室外風環境模擬分析及優化項目地域特點:

連云港市處于暖溫帶與北亞熱帶過渡地帶,由于受海洋的調節,氣候類型為濕潤的季風氣候。主導風向及次多風向以N-NE和SE為主,冬季盛行偏北風,夏季盛行東南風,但在春、秋過渡季節,主導風向不是非常突出。30室外風環境模擬分析及優化模擬實例:某大型公建風環境分析模型夏季、冬季、過渡季主導風向工況風速矢量圖及云圖31熱島效應模擬分析及優化項目地域特點:項目位于主港區墟溝西泊位區69號泊位西側與海濱大道之間港灣內,總規劃用地面積74873㎡,其中水域面積19278㎡,項目綠地率15%。項目自身的植被綠化及水體的冷卻效應已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熱島效應。模擬優化分析:采用CFD軟件對項目進行建模分析,分析不同工況下的溫度分布云圖,在熱島強度較大的部位進行重點優化,如進行透水地面鋪裝、局部點綴綠化、屋頂綠化、高反射率的淺色涂料應用等,結合項目自身特點,在美化環境的同時緩解熱島效應(低于1.5℃),調節微氣候。透水地面鋪裝屋頂綠化32熱島效應模擬分析及優化模擬實例:某大型公建熱島分析網格圖CFD計算的收斂曲線各工況1.5m處溫度云圖33室外場地聲環境模擬分析及優化推薦技術措施:

(1)做環評的同時進行場地周邊的噪聲現狀監測;(2)存在超標情況時,采取相應降噪措施,如采取隔聲屏障、吸聲材料、綠化帶等衰減噪聲。項目地域特點:項目臨海,室外的噪聲主要來源于海運交通噪聲、停車場噪聲、人員嘈雜聲、設備運轉噪聲等。項目聲環境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的4a規定。▲綠色建材降噪點34室外場地聲環境模擬分析及優化措施名稱適用情況降噪效果優點缺點聲屏障超標嚴重、距離公路很近的集中敏感點聲屏障的幾何形狀包括直立型、折板型、彎曲型、半封閉或全封閉型。隔聲量可達6~15dB降噪效果較好,應用于公路兩側,易于實施,受益人多投資較高,對視覺有影響;僅適用于路兩側近距離(60~80m)范圍;且聲屏障高度不宜超過5m修建或加高圍墻超標輕微、距離公路很近的集中敏感點普通的磚砌圍墻可降噪3~5dB效果一般,費用較低降噪能力有限,適用范圍小普通隔聲窗分布分散、受影響較嚴重的居民區或學校隔聲窗比普通窗多降噪12~20dB,一般可降噪15~25dB效果較好,費用較低,適應性強不通風,炎熱夏季不適用,影響居民生活通風隔聲窗分布分散、受影響較嚴重的居民區或學校隔聲窗比普通窗多降噪12~20dB,一般可降噪15~25dB效果較好,費用較低,適應性強,對居民生活影響小實施稍難,受建筑物原有窗子結構的制約綠化降噪林適用于噪聲超標不嚴重、有植樹條件的區域樹木高大(高度約4.5m)、枝葉茂密的綠化林帶(寬度約30m)的附加降噪量為3~5dB具有防噪、防塵、改善和美化生態環境等綜合功能降噪效果需要長時間才能凸顯,且其季節性變化大,適用性有限改性瀝青路面適用于路面較差狀況與一般水泥路面相比,可降噪5dB可降噪,改善交通和生活環境要達到一定的降噪效果還需要配合其他措施35規劃設計要點:1)種植適應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的鄉土植物,選用少維護、耐候性強、病蟲害少、對人體無害的植物;

2)采用喬、灌、草結合構成多層次植物群落,且每100㎡綠地上不少于3株喬木;

3)住區非機動車道路、地面停車場和其他硬質鋪地采用透水地面或鏤空率>40%的植草磚,并利用園林綠化提供遮陽,使室外的透水地面面積比不小于45%。

4)考慮實施屋頂綠化,在美化環境的同時,有效環境規劃區熱島效應。室外綠地系統規劃設計喬灌草復層綠化鄉土植物種植36主要內容自然采光技術室內環境監測自然通風技術室內環境設計與優化437自然采光技術項目特點:存在進深較大的空間,室內采光不均解決措施:中庭天窗采光技術實施途徑:玻璃采光頂進深大的建筑采取側窗采光方式不能滿足房間深處的采光要求,宜在屋頂開設天窗采光。由于天窗安裝位置和數量不受墻面限制,因此能在工作面上形成較高而均勻的照度,并且不易形成直接眩光。扭殼組成的天窗扁殼組成的天窗薄殼組成的天窗鋸齒形天窗臺階形天窗樹狀玻璃頂38自然采光技術項目特點:存在進深較大的空間,室內采光不均解決措施:中庭天窗采光技術實施途徑:玻璃采光頂進深大的建筑采取側窗采光方式不能滿足房間深處的采光要求,宜在屋頂開設天窗采光。由于天窗安裝位置和數量不受墻面限制,因此能在工作面上形成較高而均勻的照度,并且不易形成直接眩光。固定問題:玻璃能隨溫度自由伸縮;玻璃搭接處密封良好,防風沙;防水問題適宜的排水坡度;與高于采光頂的墻體交接處的泛水處理薄構件做保溫,防止凝結水防直射光問題采用可活動式遮陽罩;下層玻璃采用磨砂玻璃;玻璃下部做柵格或者玻璃吊頂39自然采光技術項目特點:存在地下無窗空間,或存在進深較大,無中庭區域解決措施:光導管技術實施途徑:天然光導光管系統(主要包括收集器、傳送系統、照明末端)目前在國內外應用的主要有四種系統:一、鏡面反光和傳光的陽光采光系統;二、鏡面采光、反光和導光管傳光的陽光系統;三、平面鏡和棱鏡組合的陽光系統;四、棱鏡面采光和光導纖維傳光的陽光系統;結合本項目的特點,地下空間面積大,覆土層較厚,建議采用反射式導光管系統。導光管安裝示意通過利用天然導光技術,可以將天然光引入地下或無窗建筑,并通過與人工照明的有機結合將不僅可以大大節省空間用電,降低運營費用還可以提高地下空間的光環境質量。40自然采光技術光導管布置原則(1)光導管直徑越大,管道長度越短,系統發光效率越高;(2)導管的放置方式和彎轉次數對系統的發光效率有影響,水平管道傳輸不宜超過3.0m;(3)系統每增加一個彎頭,其光效降低10-15%,光導管彎頭不宜超過2個;(4)布置系統時,遠離建筑采光門窗;

(5)布置于坡屋頂陰面的系統,其采光器宜高于屋脊;

(6)采光器距女兒墻的距離不應小于1.5m。41采用導風墻、捕風窗、拔風井、太陽能拔風道等誘導氣流的措施;設有中庭的建筑宜在適宜季節利用煙囪效應引導熱壓通風;自然通風技術項目特點:存在大空間,室內溫度分層;過渡季節自然通風節能貢獻顯著解決措施:綜合利用風壓及熱壓作用進行自然通風實施途徑:中庭拔風技術利用建筑內部貫穿多層的豎向空腔—如樓梯間、中庭等滿足進排風口的高差要求,并在頂部設置可以控制的開口,將建筑各層的熱空氣排出,達到自然通風的目的。本項目人員流動大,建筑熱濕負荷較大,中庭拔風技術可及時帶走室內熱濕負荷,充分利用自然環境的推動力保證室內的熱舒適及空氣品質。在建筑中庭上部設可調節的排風口將污濁的熱空氣從室內排出,而室外新鮮的冷空氣則從建筑底部被吸入。42室內環境監測室內空氣質量室內主要污染源來源及控制標準項目特點:建筑人流密度大,人員停留情況不規律解決措施:基于人員需求的通風控制技術實施途徑:需求控制通風技術43采用基于人員需求的通風控制技術,建筑室內進行溫濕度、CO2、PM2.5的實時監測和控制,對室內環境進行跟蹤化的實時調節。室內環境監測人流波動較大建筑室內空氣品質變化情況室內CO2濃度與人數變化規律將室內二氧化碳濃度、PM2.5、TVOC、溫濕度等表征室內環境的參數進行實時監測和數字化顯示。室內空氣品質傳感器應與外窗、新風通風系統聯動,保障室內空氣質量。新風節約部分項目特點:建筑人流密度大,人員停留情況不規律解決措施:基于人員需求的通風控制技術實施途徑:需求控制通風技術44采用基于人員需求的通風控制技術,建筑室內進行溫濕度、CO2、PM2.5的實時監測和控制,對室內環境進行跟蹤化的實時調節。室內環境監測關注要點(1)考慮新風節能和衛生、健康的要求,分別考慮設計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地下車庫為一氧化碳濃度傳感器)控制新風。(2)實現對室內主要功能空間的二氧化碳、空氣污染物的濃度進行數據采集和分析;(3)實現污染物濃度超標實時報警;(4)檢測進、排風設備的工作狀態,并與室內空氣監測系統關聯,實現自動通風調節。45主要內容被動節能技術機電技能技術新能源利用技術5節能與新能源利用技術46被動節能技術項目特點:體型系數大,應重視圍護結構被動節能技術解決措施:圍護結構節能實施途徑:外墻及外窗保溫隔熱技術、固定或活動外遮陽技術、屋頂綠化技術

1)圍護系統優化方案階段,通過模擬手段,進行初步評測,給出相應的初步建議;體形方案確定后,進行負荷分析,進行有針對性的重點分析與優化;平衡技術實現、經濟造價、節能效果與實現目標,最終確定設計方案。

2)逐時負荷計算與動態能耗分析通過能耗模擬分析軟件進行全年8760小時逐時分析,得出各部分的逐時負荷、逐月負荷、峰值負荷等,優化系統設備選型,給出建筑及系統設備選型參數。

3)系統建議比選不同類型空調系統,完成系統構建;在滿足不同類型功能需求條件下,以能耗模擬作為統籌工具,從節能不同層面進行優化實現。

4)節能核算針對節能標準審核、低碳設計效果評測、綠色建筑標準的不同節能要求,針對其各自對比基準,核算設計建筑的相對節能率與建筑節能水平。47被動節能技術項目特點:體型系數大,應重視圍護結構被動節能技術解決措施:圍護結構節能實施途徑:外墻及外窗保溫隔熱技術、固定或活動外遮陽技術、屋頂綠化技術外墻選取關鍵點:

1)保溫隔熱性能;

2)熱穩定性;

3)防火、防潮、隔聲性能;

4)保溫層要求滿足水密性、抗風壓及溫、濕度變化的要求,不致產生裂縫,能抵抗外界碰撞;

5)主墻體滿足建筑物力學穩定性要求,能承受垂直荷載、風荷載,能經受撞擊而保證使用安全;

6)考慮不同保溫層厚度對墻體熱工性能影響,選取經濟厚度。48被動節能技術項目特點:體型系數大,應重視圍護結構被動節能技術解決措施:圍護結構節能實施途徑:外墻及外窗保溫隔熱技術、固定或活動外遮陽技術、屋頂綠化技術屋頂選取關鍵點:

1)導熱系數小、蓄熱系數大的保溫隔熱屋面;

2)采用淺色飾面;

3)保溫隔熱材料不宜選用吸水率高的材料;4)設置屋頂綠化、屋頂雨水花園等;

5)考慮不同保溫層厚度對屋頂熱工性能影響,選取經濟厚度。架空通風(隔熱)屋面屋面熱反射型涂料技術屋頂綠化技術49被動節能技術項目特點:體型系數大,應重視圍護結構被動節能技術解決措施:圍護結構節能實施途徑:外墻及外窗保溫隔熱技術、固定或活動外遮陽技術、屋頂綠化技術外窗及遮陽技術關鍵點:

1)氣密性等級、傳熱系數、綜合遮陽系數符合國家或地方現行有關節能標準;

2)考慮不同窗框材料對外窗K值影響;

3)考慮貼膜的不同位置對外窗K、SC影響;

4)考慮中空玻璃充不同氣體(如空氣、惰性氣體)對外窗K值影響。低輻射玻璃外窗電動張緊式天篷簾50機電節能技術項目特點:負荷基數及空調系統容量大,應重視高效能系統的應用及系統運行的節能性解決措施:在設計及運行階段綜合考慮機電設備節能與綠色照明技術實施途徑:熱回收技術、部分負荷運行技術、分項計量技術、蓄冷技術、綠色照明技術可調新風比與能量熱回收技術關鍵點:(1)考慮全年運行模式,特別是過渡季采用全新風或增大新風比模式;(2)仔細核算新風取風口和新風管所需的截面積,妥善安排排風出路,確保室內合理的正壓值。(3)設置集中新、排風的系統,在集中新風機處設置能量回收裝置;(4)設置能量熱回收系統之前,應分析其經濟技術適用性,如建筑立面影響、風道阻力設計、新排風口設置、預計節能量、投資回收期等。51機電節能技術項目特點:負荷基數及空調系統容量大,應重視高效能系統的應用及系統運行的節能性解決措施:在設計及運行階段綜合考慮機電設備節能與綠色照明技術實施途徑:熱回收技術、部分負荷運行技術、分項計量技術、蓄冷技術、綠色照明技術蓄冷技術關鍵點:(1)根據能源政策、峰谷電價、能源緊缺狀況和設備系統特點等進行合理選擇蓄熱蓄冷系統;(2)采用本體蓄能策略,主要有蓄能材料、建筑構等造。某項目冰蓄冷系統使用效果52機電節能技術項目特點:負荷基數及空調系統容量大,應重視高效能系統的應用及系統運行的節能性解決措施:在設計及運行階段綜合考慮機電設備節能與綠色照明技術實施途徑:熱回收技術、部分負荷運行技術、分項計量技術、蓄冷技術、綠色照明技術分項計量關鍵指標:照明插座用電、空調用電、動力用電和特殊用電。(1)照明插座用電包括照明和插座用電、走廊和應急照明用電、室外景觀照明用電;(2)空調用電包括冷熱站用電、空調末端用電;(3)動力用電包括電梯用電、水泵用電、通風機用電;(4)特殊用電包括信息中心、洗衣房、廚房餐廳、或其它特殊用電。某項目分項計量邏輯圖某項目分項計量統計分析結果53機電節能技術項目特點:負荷基數及空調系統容量大,應重視高效能系統的應用及系統運行的節能性解決措施:在設計及運行階段綜合考慮機電設備節能與綠色照明技術實施途徑:熱回收技術、部分負荷運行技術、分項計量技術、蓄冷技術、綠色照明技術綠色照明技術關鍵點:(1)具有天然采光條件或天然采光設施的區域,應采取合理的人工照明布置及控制措施;(2)除有特殊要求的場所外,應選用高效照明光源、燈具及其節能附件;(3)地下室采用T5、T8節能燈或LED燈,直管式熒光燈采用電子鎮流器等;(4)盡量選用不帶附件的燈具,因此最好選用開敞式直接型燈具;(5)有自然采光的區域設置合理的照明聲控、光控、感應等自控裝置;54新能源利用技術項目特點:太陽能資源豐富,零距離海水資源;實施途徑:天陽能光伏發電技術、海水源熱泵技術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方案:連云港市多晶硅逐月日平均各方向太陽輻射量連云港市多晶硅光伏板年逐月發電量連云港市單晶硅逐月日平均各方向太陽輻射量連云港市單晶硅光伏板年逐月發電量投資回收期為16年投資回收期為21年55新能源利用技術項目特點:太陽能資源豐富,零距離海水資源;實施途徑:天陽能光伏發電技術、海水源熱泵技術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方案:光伏--建筑照明一體化光伏--建筑照明一體化技術關鍵點:要求低能耗下獲得高的光效輸出,并延長燈的使用壽命。有效的利用建筑物屋頂和幕墻;原地發電,原地用電,在一定距離范圍內可以節省電站送電網的投資。宜設置有最大功率點跟蹤裝置;采用質量輕、性能高的蓄電池;56太陽能光伏與建筑一體化(BIPV)光伏方陣與建筑的結合57太陽能光伏與建筑一體化(BIPV)光伏方陣與建筑集成BIPV光伏幕墻、采光頂,多樣結合全面節能58新能源利用技術項目特點:太陽能資源豐富,零距離海水資源;實施途徑:天陽能光伏發電技術、海水源熱泵與非傳統水源利用一體化海水源熱泵與非傳統水源利用一體化技術技術關鍵點:1)獲取近海海水溫度一年四季隨深度變化的具體數據;2)獲取潮水的高度周期性變化規律;3)獲取該地區的近海地質情況;4)宜采用海岸打深井抽水方式,并獲取單米造價、單井出水量、出水水溫、布井間距等數據;傳統海水源熱泵系統水處理后用于景觀綠化、沖廁、道路澆灑等59主要內容節水與水資源利用技術660水資源規劃設計目標要求:◆非傳統水源利用率達10%以上,符合《綠標》一般項的要求;◆節水率達8%以上。◆開源◆熱泵尾水回用◆雨水入滲◆節流◆供水優化◆節水方案規劃方案:

確定用水定額及用水量,進行水平衡編制:居民生活用水、商鋪用水、綠化用水、道路、廣場澆灑用水、地下車庫沖洗用水、未預見用水量及管網漏失水量等。61節水器具及設備管材其他節水措施:(1)建筑供水合理分區;(2)采用新型優質棺材,如室內給水管選用PP-R管,室內污廢水排放選用內螺旋排水管,室外雨水管選用PVC-U管;消防管道選用熱鍍鋅鋼管等;(3)采取管網防漏及獨立計量措施;(4)采取獨立計量措施,選用高靈敏度計量水表,而且根據水平衡測試標準安裝分級計量水表,計量水表安裝率達100%;項目地域特點:考慮港口客運站人員較雜、人員素質不等,存在公共廁所不沖以及洗手用水不節約等現象。建議節水器具:建議全部采用滿足《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的節水器具,如陶瓷閥芯的節水龍頭、紅外感應式水龍頭、紅外感應式蹲便器和小便斗等。62雨水滲透及非傳統水源利用雨水滲透:

項目本身臨海,無需考慮雨水的收集回用及水景設置。

因此考慮采用以下措施,增加雨水滲透,保證地下水涵養:◆下凹式綠地

◆植草磚鋪裝

◆水泥透水性混凝土鋪裝

◆滲透式雨水口

◆滲透式雨水井等非傳統水源利用:

考慮到無需收集雨水,且建議項目采用海水源熱泵技術提供冷熱源之后,可以考慮對熱泵尾水進行處理后用于客運站內部的沖廁,以及室外的綠化灌溉等。但應保證其水質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的要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