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九年級上學期第一課
長清一中郝繼敏2014年9月4日走下神壇在神學權威的籠罩下,歐洲中世紀藝術大都服務于宗教,宣傳教義。隨著文藝復興的到來,藝術走下神壇,汲取古典精髓,注入人文精神,表現人的世俗生活,開創并完善了一種反神學權威、反封建特權的新的視覺語言。這個時期的藝術達到了古典藝術之后的一個新高峰,他的基本風格和變現技法構成了西方近代美術的主要傳統,影響深遠。中世紀美術的特點:中世紀是處于文明與復興之間的美術,這一時期的美術稱為基督教美術文藝復興是一場發生在14世紀至17世紀的文化運動,在中世紀晚期發源于佛羅倫薩,后擴展至歐洲各國。“文藝復興”一詞亦可粗略地指代這一歷史時期,但由于歐洲各地因其引發的變化并非完全一致,故“文藝復興”只是對這一時期的通稱。這場文化運動囊括了對古典文獻的重新學習,在繪畫方面直線透視法的發展,以及逐步而廣泛開展的教育變革。傳統觀點認為,這種知識上的轉變讓文藝復興發揮了銜接中世紀和近代的作用。盡管文藝復興在知識、社會和政治各個方面都引發了革命,但令其聞名于世的或許還在于這一時期的藝術成就,以及萊昂納多·達芬奇、米開朗琪羅等博學家做出的貢獻。文藝復興的背景介紹文藝復興簡介英語:theRenaissance性質:是一場資產階級在思想文化領域領導的反封建文化運動。核心:人文主義精神,人文主義精神的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對神性,主張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現世的幸福,倡導個性解放,反對愚昧迷信的神學思想。產生的根本原因:生產力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本質:正在形成中的資產階級在復興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名義下發起的弘揚資產階級思想和文化的運動。文藝復興分為四個階段
14世紀初是一個“原始文藝復興”階段,又稱開端期
14-15世紀上半期為文藝復興的早期階段15-16世紀上半期為文藝復興的盛期,又稱成熟期、高峰期。
文藝復興的“三杰”—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16世紀下半期-17世紀上半期為文藝復興晚期
意大利文藝復興的歷史背景
1、意大利位于歐洲和東方之間,印度及東方物品(香料)通過意大利流向歐洲,刺激商業的發展。2、1291年至1906年8次十字軍東征促使威尼斯經濟的發展。
3、貴族力量削弱,形成商人階層。
4、13世紀發掘出古希臘的雕刻。學習和理會它的精神和手法,是文藝復興的發端。
5、占庭帝國遭侵略,藝術家和學者帶著書籍、希臘藝術品逃往佛羅倫薩城。產生于意大利的原因:①中世紀的歐洲,貿易中心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意大利最早產生資本主義的萌芽,資產階級希望沖破教會神學的束縛。②意大利保有大量古希臘、羅馬文化典籍。③14-17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人才濟濟,匯集一處。④意大利處于絲綢之路的重要路段,較早接受了東方文化。(造紙術,印刷術)文藝復興的主要特點一、賦予宗教人物以人間情感二、藝術與科學的有機結合三、藝術直接表現生活一、賦予宗教人物以人間情感
中世紀時,繪制宗教人物必須嚴格遵照宗教的表達方式,不注重客觀世界的真實表現。隨著文藝復興的到來,藝術家們逐漸將自己的思想與情感融入宗教題材的創作中,使得宗教人物形象越來越世俗化。14世紀初是一個“原始文藝復興”階段,又稱開端期
喬托(1266-1337)“歐洲繪畫之父”,其代表作品有《猶大之吻》、《逃往埃及》、《哀悼耶穌》《寶座圣母像》等。
其代表作品有《猶大之吻》、《逃往埃及》、《哀悼耶穌》《寶座圣母像》等。其喬托喬托,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杰出的雕刻家,畫家和建筑師,被認定為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開創者,被譽為“歐洲繪畫之父”。其代表作有:《逃亡埃及》、《猶大之吻》等。猶大之吻(濕壁畫)1305喬托(意大利)喬托注重空間的深遠關系與人物的立體表現,其藝術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傾向。《猶大之吻》是《圣經》故事之一,猶大是出賣耶穌的叛徒。在逾越節的晚餐桌上,耶穌指出他是出賣主的人。他知道自己已經暴露,就提前溜走,立即去給敵人引路前來捉拿耶穌,他以親吻作為暗號。畫面上表現的是猶大帶領了一隊兵馬,還有祭司長和法利賽人的差役,直奔耶穌,要與他親吻。畫面上耶穌雙目盯緊猶大,滿眼怒火;猶大則十分緊張。四周則充滿著騷動,氣氛極其悲壯。這幅畫雖然是圣經故事,但從生活的光明和黑暗兩個方面表現了一個真實的人的形象,表現了正義與邪惡的搏斗。整個畫的光線、色彩、構圖都集中在中心人物形象上,猶大的黃色大氅明亮而醒目。全畫用重色調,上部深藍,下部褐色,造成一種沉重的黑暗感,以渲染這種斗爭的緊張氣氛。畫家用畫筆贊頌了光明、正義的化身——耶穌,鞭撻、揭露了黑暗、邪惡和丑的化身——猶大。15C—16C上半期是文藝復興的成熟期和高峰期盛期文藝復興三杰冷銳觀察的眼睛—萊昂納多·達·芬奇以人體表現生與死—米開朗基羅榮華而全面的天才—拉斐爾拉斐爾拉斐爾,(1483——1520)是意大利杰出的畫家,和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并稱文藝復興三杰,也是三杰中最年輕的一位。拉斐爾謝世時年僅37歲,但由于他勤勉的創作,給世人留下了300多幅珍貴的藝術作品。他的作品博采眾家之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代表了當時人們最崇尚的審美趣味,成為后世古典主義者不可企及的典范。其代表作有油畫《西斯廷圣母》、壁畫《雅典學院》等。表現出對完美與和諧的色彩及造型的追求。表現出“理想美”的趨向。成為后世古典主義追奉的“美的標準”。
拉斐爾繪制了大量的圣母子題材的作品,它將現實生活中許多美麗的女性的特點集中體現在圣母的身上,具有和諧、柔美、明凈的人物性格特征。他的圣母像寓崇高于平凡中,被譽為美和完善的化身。
椅中圣母(油畫)拉斐爾意大利畫家特別著意于圣母的目光,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通過一雙眼睛可以窺視到畫中人的靈魂。拉斐爾畫中的圣母情深意長,關于這雙動人的目光,有個傳說:有一次畫家從梵蒂岡出來,在門口廊柱下見到一位抱著嬰兒的少女,酷似他的心上人芙納蕾娜,看到她的目光令他神魂顛倒,他滿懷激情地拾起一塊木炭,想把這動人的瞬間永駐在畫布上,他環顧四周,見到旁邊有一只朝天的空桶,畫家沒加考慮,就跑過去把桶翻過來,在桶底上急速地畫下這位多情而美麗的少婦,有人認為《椅中圣母》的創作靈感源于此。拉斐爾極善運用曲線塑造形象,這幅畫從畫幅圓形外框到人物的組合、體態、衣著、褶紋都以長短不等的各種曲線構成,整個畫面形象給觀賞者以豐滿、柔潤與高度和諧的完美之感。畫家造型的色彩配置,基本仍遵循基督教的觀念,以紅、藍兩色為基調。因為在基督教中,紅色是象征天主的圣愛,藍色是象征天主的真理。所以在宗教畫中,圣母的衣著一般以紅藍兩色相配搭。在這幅畫中,圣母上衣為紅色,斗篷為藍色,小耶穌的黃色上衣,與圣母衣著的紅、藍色構成了調和的三原色,從而強化了艷麗的色彩和畫面的華貴。在拉斐爾所處的年代,流行一種新柏拉圖主義的哲學思潮,既主張美是不生不滅的永恒,也在藝術中追求理想美的創造。而在人文主義大師們的藝術創造中,更為重視的是對生活美的發現,他們在藝術描繪的一切美中都具有現實美感。椅中圣母《金翅雀圣母》又名《帶金鶯的圣母》,畫中一共有三個人物,圣母、耶穌與約翰。但是畫中人物并沒有宗教標簽。圣嬰耶穌與約翰都畫成幼兒形象。年輕的圣母,就像是帶著兩個孩子的民間母親。構圖取金字塔式,據說這是他效法萊奧納多·達·芬奇的結果,因為這種構圖在當時正是達·芬奇的成功首創,它具有很強的穩定感。這個時期拉斐爾畫的圣母與圣子,都以風景為背景,人物的數目也雷同,而且具有共同性的母愛主題。帶金翅雀的圣母(油畫)1507拉斐爾。《彎曲寶座上的圣母和圣嬰》一畫,圣母的容貌格外的嚴肅,圣嬰也顯得老成,有助于加強信徒們內心的敬畏之情;而拉斐爾筆下的圣母形象溫柔可愛,充滿青春的活力。,使人感到格外的親切,就像人世間的賢惠淑女。文藝復興最突出的特征是與宗教神權文化相對立的人文主義思想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提倡人性、反對神性;提倡人權、反對神權,努力把人的思想、感情、智慧從神學的束縛下解放出來思考和練習比較《彎曲寶座上的圣母和圣嬰》、《椅中圣母扎》同樣是描繪圣母和圣嬰,我們來看看兩幅作品有什么不同,談談自己的看法、感受?學生以表格的形式歸納比較結果,從畫面的明暗、構圖、色彩、表情、動態等方面進行比較。作品畫面的明暗構圖色彩表情動態《彎曲王座上的圣母和圣嬰》
《椅中圣母》作品畫面的明暗構圖色彩表情動態《彎曲王座上的圣母和圣嬰》整體畫面很暗,人物形象平面化方形嚴謹金色、暗紅色、黑色、對比不強烈、壓抑圣母容貌肅穆圣嬰老成肅穆正襟危坐高高在上《椅中圣母》光影感非常強,有立體感,明暗對比強烈圓形構圖打破死板不呆板紅黃藍三原色,艷麗華貴、對比強烈溫柔可愛、神態柔和,充滿青春活力動態自然,有親切感查找資料,了解調子的含義。下面最左邊圖為畫面調子比照卡,請仔細觀察作品,將你認為調子相當的號碼填入右邊線描圖中。思考?練習眾神的傳信使者墨丘利美惠三女神愛神丘比特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花神代表大地的仙女代表春天的西風神(在意大利,西風代表春風)春(油畫)桑德羅?波提切利(意大利)《春》是一幅有關自然與人類保持和諧關系的寓意畫。全畫背景是一片幽靜的橘林,一派春回大地、花草爭妍的景象。顯然,諸神是為春的到來而歡歌,對美和愛的追求,即對人性的追求,是這一作品的主題。學習活動一:嘗試從畫面空間、人物動作、表情等方面比較下面三幅《圣母子》作品的差別,并談一談造成這種差別的社會背景。圣母子(木板蛋彩)約1310喬托(意大利)圣母子(木板蛋彩)1280—1290契馬布埃(意大利)二、藝術與科學的有機結合隨著文藝復興的推進,一些藝術家以理性為準繩,科學觀察萬事萬物,打破了神學的權威,運用透視法則和人體結構的科學知識,創作出的人物形象更加準確生動。達芬奇達芬奇研究比例的素描稿列奧納多·達·芬奇,意大利文藝復興三杰之一,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畫家、寓言家、雕塑家、發明家、哲學家、音樂家、醫學家、生物學家、地理學家、建筑工程師和軍事工程師。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熱心于藝術創作和理論研究,研究如何用線條與立體造型去表現形體的各種問題;另一方面他也同時研究自然科學,為了真實感人的藝術形象,他廣泛地研究與繪畫有關的光學、數學、地質學、生物學等多種學科。他的藝術實踐和科學探索精神對后代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代表作:《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圣母子與圣安娜》等。在繪畫中創新性地開創技法,將自己對解剖、植物學、光學及物理學的精微知識運用于繪畫上。達·芬奇做了大量的寫生練習,并注重對人體比例、結構以及透視等的研究。其作品流露著藝術家的理性思維和科學嚴謹的態度。思考?練習結合所學知識,說一說《蒙娜麗莎》的構圖和透視有什么特點。蒙娜麗莎《蒙娜麗莎》是一幅享有盛譽的肖像畫杰作。它代表達·芬奇的最高藝術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畫中人物坐姿優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盡致地發揮了畫家那奇特的煙霧狀“無界漸變著色法”般的筆法。畫家力圖使人物的豐富內心感情和美麗的外形達到巧妙的結合,對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邊等表露感情的關鍵部位,也特別著重掌握精確與含蓄的辯證關系,達到神韻之境,從而使蒙娜麗莎的微笑具有一種神秘莫測的千古奇韻,那如夢似的嫵媚微笑,被不少美術史家稱為“神秘的微笑”。達·芬奇在人文主義思想影響下,著力表現人的感情。在構圖上,達·芬奇改變了以往畫肖像畫時采用側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習慣,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構圖,透視點略微上升,使構圖呈金字塔形,蒙娜麗莎就顯得更加端莊、穩重。另外,蒙娜麗莎的一雙手,柔嫩、精確、豐滿,展示了她的溫柔,及身份和階級地位,顯示出達·芬奇的精湛畫技和他觀察自然的敏銳。另外蒙娜麗莎的眉毛因化學反應而不見了,背景曾有藍天。據考證,蒙娜麗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興,9%的厭惡,6%的恐懼,2%的憤怒。《最后的晚餐》1495-98年,綜合材料,460x880cm,米蘭感恩教堂最后的晚餐賞析畫家選擇的瞬間情節是耶穌得知自己已被弟子猶大出賣,差弟子彼得通知在愈越節(猶太民族的主要節日)的晚上與眾弟子聚餐,目的并非吃飯,而是當眾揭露叛徒。當耶穌入座后即席說了一句:“你們中間有一個人出賣了我。”說完此話,引起在座的眾弟子一陣騷動,每個人對這句話都作出了符合自己個性的反映:有的向老師表白自己的忠誠;有的大感不惑要求追查是誰;有的向長者詢問,整個場面陷于不安之中。過去的畫家無法表現這一復雜的場面和弟子們各不相同的內心精神活動,唯達·芬奇從現實生活中對各種不同個性人物的觀察,獲得不同的個性形象,于是在畫中塑造了各不相同的人物形象。在耶穌右邊的一組中,我們看到一個黑暗的面容,他朝后倚著,仿佛從耶穌前往后退縮似的。他的肘部擱在餐桌上,手里抓著一只錢袋。我們知道他就是那個叛徒,猶大·伊斯卡里奧特。猶大手中的錢袋是他的象征,它使我們想起,他就是為耶穌和其他門徒保管錢財的人,錢袋里裝著出賣耶穌得來的三十塊銀幣的賞錢。即使他沒有拿著那只錢袋,我們也能通過達·芬奇的繪畫方式,辨別出這個罪惡的敵人猶大。猶大的側面陰影旁是圣·彼得,我們也可以看見他一頭銀絲與一副白皙的手,他向年輕的圣·約翰靠去。彼得垂在臀部的右手握著一把刀,仿佛在偶然中,刀尖對著猶大的背后。圣·約翰的頭朝彼得垂著。在所有門徒中,他是耶穌最喜愛的一個。約翰象耶穌那樣平靜,他已經領悟了他主人的話。耶穌左邊是小雅各,他力圖去理解他所聽到的可怕的話,他兩手攤得大大的驚叫了起來。從小雅各的肩上望去,我們看到了圣·托馬斯,疑惑不解的托馬斯,他懷疑的神色通過他豎起的手指表現出來。小雅各的另一邊,圣·菲利普往耶穌靠去,雙手放在胸前似乎在說:“你知道我的心,你知道我是永遠不會出賣你的。”他的臉由于愛和忠誠而顯出苦惱的神情。圍著耶穌的這三個門徒,處于故事的發生的中心。巴塞洛繆與老雅各的身體向他們傾著,而他們身旁的老安德魯并沒有站起來,但他想聽聽,于是便舉起手似乎要求安靜。右邊還剩下最后三個門徒,他們正在討論有關耶穌說的那句話,他們的手指也指向餐桌的中央。他們所看到的這一切,均發生在這幅偉大的作品之中,但每次當我們欣賞它時,都會從門徒的感情與性格中獲得新的含義。圣·菲利普和耶穌穿的還是“情侶裝”耶穌穿的是紅衣服,綠外掛,而圣·菲利普穿的是綠衣服,紅外掛,暗喻這耶穌和圣·菲利普之間神秘的關系。而且他們身體位置的形狀像一個M,M也是marry(結婚)的第一個字母,這也隱喻著耶穌和圣·菲利普之間神秘的關系。米開朗琪羅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Buonarroti,1475-1564),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筑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并稱為文藝復興后三杰。中文名: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國籍:意大利出生地:意大利佛羅倫斯出生日期:1475年3月6日逝世日期:1564年2月18日職業:雕刻家,畫家,建筑家畢業院校:圣馬可修道院的美第奇學院主要成就:代表歐洲文藝復興雕塑藝術最高峰代表作品:《大衛》;《摩西》;《奴隸》;《創世紀》
他是虔誠的天主教徒,認為人體代表了上帝意志,有著最完美的比例。強調由人體結構與動態演發出的動感與激情。他致力于解剖人體,研究人體的結構和運動,故而他的作品更能充分展示人體的力量之美。大衛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蕩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余,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并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杰出的代表。大衛是圣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歌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后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斗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抓住投石帶,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仿佛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斗。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斗結束后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里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摩西像摩西的態度是一個領袖的神氣。頭威嚴地豎立著,奕奕有神的目光,曲著的右腿,宛如要舉足站起的模樣。牙齒咬緊著,像要吞噬什么東西。許多批評家爭著猜測藝術家所表現的是摩西生涯中哪一階段,然而他們的辯論對于我們無甚裨益。摩西頭上的角,亦是成為博學的藝術史家爭辯不休的對象。在拉丁文中,角在某種意義上是“力”的象征,也許就因為這緣故,米氏采取這小枝節使摩西態度更為奇特、怪異、粗野。眼睛又大又美,固定著直望著,射出火焰似的光。頭發很短,如西斯廷天頂上的人物一樣;胡須如浪花般直垂下來,長得要把手去支拂。臂與手像是老人的;血管突得很顯明;但他的手,長長的,美麗的,和多那太羅的絕然異樣。巨大的雙膝似乎與身體其它各部不相調和,是從埃及到巴勒斯坦至處奔波的膝與腿。它們占據全身面積的四分之一。這樣一個摩西。他的人格表露得如是強烈,令人把在像上所表現的藝術都忘了。但,安放這像的位置很壞,我們只能從正面看。照米氏的意思,應該是放在離地四公尺的高度,三方面都看得見的地位,那么,若干刺目的處所(因為現在的地位,使觀眾離得很近),因為距離較遠之故,可以隱滅。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選自傅雷先生《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厘米,米開朗基羅創作于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于1542年-1545年)現位于羅馬梵蒂岡圣彼得大教堂。三、藝術直接表現生活隨著人文主義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將目光轉向現實生活,以平民百姓為主題,甚至自然中的花鳥和禽鳥也可以作為主題。思想的活躍,使得文藝復興藝術進入大師輩出的時代,極為深遠地影響了后來的西方藝術。彼得·勃魯蓋爾彼得·勃魯蓋爾(Bruegel,Pieter約1525~1569),16世紀尼德蘭地區最偉大的畫家。一生以農村生活作為藝術創作題材,人們稱他為“農民的勃魯蓋爾”。他善于思想,天生幽默,喜愛夸張的藝術造型,因此人們又贈給他一個外號叫“滑稽的勃魯蓋爾”。他繼承了博斯的藝術風格,又被譽為“新博斯”。他是歐洲美術史上第一位“農民畫家”。這是勃魯蓋爾的一件著名的風俗作品,這件作品與他的另外一件作品《農民的婚禮》,是他關于農民生活的作品的代表作。作品描繪的是一群農民在鄉村的空地上,正在跳著笨拙的舞蹈。人物形象,天真,淳樸,憨厚老實,性格豪邁,樂觀開朗,看得出來是一群飽經風霜,受盡磨難的農民形象。人物的衣著打扮,具有非常濃厚的民族特色。畫面的背景也是非常的具有地方特色。所以說這件作品也可以說是一件非常優秀的風景畫。從這件作品我們可以知道,勃魯蓋爾不愧為有名的“農民畫家”,他對農民的形象和生活觀察的是如此的細致入微。畫家去除了宗教與神話的限制,走向民間,在樸實的平凡生活中發現了生命的美。農民的舞蹈(油畫)彼得?勃魯蓋爾(尼德蘭)喬爾喬納喬爾喬納(Giorgione,約1476—1510),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威尼斯畫派畫家,架上畫的先行者。喬爾喬納的全名應是喬爾喬·巴巴雷里·達·卡斯特弗蘭科,而改用喬爾喬納這個名字,則含有“明朗”、“幽雅”的意思。他生于威尼斯附近的卡斯特弗蘭科鎮,卒于威尼斯。早年師從威尼斯畫派的創始人G.貝利尼,后來發展了老師的成就。繼他之后的另一位威尼斯畫派大師提香,就是和他同師學藝。后來由于兩人的過失,老師一氣之下就把他們趕出了畫室。喬爾喬納以后能與提香長期合作,可能與年少時結成的深情厚誼有關。年齡較小的提香也把這位師兄奉為師長。喬爾喬納在繼承老師衣缽的同時,由于深受達芬奇繪畫技法的影響,在繪畫中酷愛使用柔和的明暗法,這與一般的威尼斯畫家借助色彩來表現實物形態的做法略有不同。他除了是一個天賦極高,令人嘆服的畫家之外,還是一個“絕妙”的歌手,善師善琴,有一副吸引人的外表,與其他威尼斯人一樣,是一個享樂主義者。然而天妒其才,風流倜儻的畫家三十出頭就染上鼠疫,如拉斐爾一般早逝于英年,但他以非凡的天才開創了一代畫風,他的藝術風格曾影響提香,特別是色彩運用和氣氛烘托的技法,經提香發揚光大,成為威尼斯畫派重要的藝術遺產。對于16世紀的威尼斯畫派有著深遠的影響。
又名《墨丘利和伊希斯》。畫家在作品右側描繪了一個披著圍巾的裸婦在給孩子喂奶,對面有一手持兵器的武土。畫面的中心是遠處的風景建筑物,小橋流水及翻滾變幻的烏云,近處還有建筑廢墟的殘斷圓柱。整幅作品將大自然的風光放在主要位置,而人物似乎成為一種陪襯,這在當時是一個大膽的嘗試。據有的史家分析,《暴風雨》含有某種寓意,似乎說明了自然變化與人的關系,類似我國“天有不測風云”的警世感。這幅畫的背景非常寫實,藝術家在表現遙遠天際的暴風雨征兆方面所作的觀察是符合現實的,光與色都處理得很好,可以說是一幅獨立的風景畫。受喬爾喬內的影響,后世的畫家開始將對畫面背景風景的重視提到與畫面人物相等同的位置上。
畫家力求表現出在遙遠天邊暴風雨即將來臨,而眼前則是山雨欲來、溪水襪木浸潤著奇妙的光與色的景象,烘托出音樂般豐富而協調的氣氛。關于此畫的題材與主題,研究者們眾說紛紜,無法弄清畫家的初衷。畫中少婦美麗的胴體以風景為襯托,表現出一種靜中有動、動靜互補的氛圍。暴風雨(油畫)1508喬爾喬納(意大利)思考?練習請說一說《暴風雨》和《帶金翅雀的圣母》中人物與景物之間的關系有什么把不同?前者完全把人物從屬于風景的描繪,因此被認為是西方繪畫中第一幅完全意義上的風景畫杰作,也是現存喬爾喬納的作品中爭議最大的一幅。畫家力求表現出在遙遠天邊暴風雨已經來臨,而眼前則是山雨欲來、溪水林木浸潤著奇妙的光與色的景象,烘托出音樂般的豐富而協調的氣氛(據說喬爾喬內亦精于音律)。此畫僅在前景溪水邊描繪2個人物,靠近畫幅左邊的是一持矛佇立的士兵,右邊則有一哺乳的裸體婦女,含義至今不明。近年有人以X射線探視圖左的士兵像,發現此處最初畫的亦為裸體婦女,以后才改畫為武裝士兵。這樣大幅度的改變,表明畫家原意無涉于人物故事,藝術表現已完全集中于風景的描繪和氣氛的創造。《金翅雀圣母》又名《帶金鶯的圣母》,畫中一共有三個人物,圣母、耶穌與約翰。但是畫中人物并沒有宗教標簽。圣嬰耶穌與約翰都畫成幼兒形象。年輕的圣母,就像是帶著兩個孩子的民間母親。構圖取金字塔式,據說這是他效法萊奧納多·達·芬奇的結果,因為這種構圖在當時正是達·芬奇的成功首創,它具有很強的穩定感。這個時期拉斐爾畫的圣母與圣子,都以風景為背景,人物的數目也雷同,而且具有共同性的母愛主題。丟勒阿爾布雷特·丟勒(AlbrechtDürer,1471-1528)生于紐倫堡,德國畫家、版畫家及木版畫設計家。丟勒的作品包括木刻版畫及其他版畫、油畫、素描草圖以及素描作品。他的作品中,以版畫最具影響力。他是最出色的木刻版畫和銅版畫家之一。主要作品有《啟示錄》、《基督大難》、《小受難》、《男人浴室》、《海怪》、《浪蕩子》、《偉大的命運》、《亞當與夏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水調歌頭教學設計
- 七年級生物下冊 4.2.1《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教學設計2 (新版)新人教版
- 人教版初中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上冊 2.2.1 土耳其凱末爾革命 教學設計
-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一單元閱讀綜合實踐教案及反思
- 中職政治 (道德與法治)第2課 生涯規劃 筑夢未來公開課教學設計
- 六年級數學下冊 數學好玩第3課時 可愛的小貓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
- 一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設計-3.五彩的泡泡5-嶺南版
- 九年級英語上冊 Unit 7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 Section B(3a-Self Check)教學設計(新版)人教新目標版
- 病案管理培訓制度課件
- 七年級英語上冊 Unit 2 This is my sister Section B (1a-1d)教學設計(新版)人教新目標版
- 人教版小學數學基礎知識
- RBA VAP 71 操作手冊 中文版 7
- 2025年中智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機械設計基礎 軸系結構改錯答案
- 電氣工作票技術規范(發電、變電部分)2024整合版
- 大學校園綠化與可持續發展規劃
- 道路勘測設計-行車視距及其 保84課件講解
- 有線電視播放行業可行性分析報告
- 異常子宮出血患者護理查房
-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培訓
- 科粵版九上化學-2.2構成物質的微粒(一)-分子-教案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