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學第一章導論_第1頁
政治經濟學第一章導論_第2頁
政治經濟學第一章導論_第3頁
政治經濟學第一章導論_第4頁
政治經濟學第一章導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導論※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經濟學而不是政治學※第二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第三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任務※第四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經濟”一詞的由來古漢語中:經邦濟世,經世救民,意旨治理國家,拯救庶民《經濟論》:家庭管理《政治學》:經濟學就是研究家務,即奴隸主的經濟問題。英語中:economy來源于希臘語,eco是“家務”的意思,nom是“規則”的意思,economy最初指“家政管理”。資本主義早期重商主義學派(15-17世紀)金銀貨幣是財富的唯一形態對外貿易是財富的唯一來源重商主義代表人物

安·德·蒙克萊田

《獻給國王和王太后陛下的政治經濟學》

托馬斯·孟

《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

以整個國家或社會的經濟問題為研究對象,強調對外貿易,促進了國際貿易發展,限于流通領域,是“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前史”。

政治經濟學的前史真正的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早期資本主義上升時期重商主義學派古典政治經濟學15---17世紀中17—19世紀初二、政治經濟學的由來古典政治經濟學代表人物(英國)威廉·配第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古典政治經濟學的貢獻提出了商品價值和社會財富由勞動創造的觀點提出了著名的“看不見的手”理論開始接觸到資本主義制度的階級利益對立的本質二、政治經濟學的由來6資本主義早期資本主義上升時期資本主義壟斷階段重商主義學派古典政治經濟學當代西方經濟學資本主義早期重商主義學派資本主義上升時期古典政治經濟學古典政治經濟學發展的兩大分支當代西方經濟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馬歇爾,瓦爾拉斯,張伯倫,凱恩斯,斯謬爾遜,盧卡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蘇聯的實踐——中國的實踐當代西方經濟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二、政治經濟學的由來西方經濟學發展簡史古典經濟學亞當?斯密(1776)大衛?李嘉圖(1817)新古典經濟學馬歇爾(1890)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凱恩斯(1936)新古典綜合派希克斯、薩繆爾森新劍橋學派瓊羅賓遜、斯拉法新自由主義經濟學貨幣主義供給學派公共選擇學派新制度學派新古典主義經濟學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20世紀四、五十年代形成發展20世紀六、七、八十年代形成發展至今當代西方經濟學1、仍屬于“辯護論的經濟學”2、在經濟運行方面有不少科學合理的內容3、應批判地吸收和借鑒二、政治經濟學的由來卡爾?馬克思(Marx,karl)(1818,5,5—1883,3,14)●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國萊茵省的特利爾城,父親是一位律師。●1835年10月入波恩大學、1836年轉入柏林大學攻讀法律,18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842年任《萊茵報》主編,開始研究政治經濟學。●1867年9月14日,《資本論》第一卷出版。●1880年,修訂《資本論》第二卷和第三卷。●1883年3月14日病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Engels,Friedrich,1820—1895)●1820年11月28日生于德國巴門市一個資產階級家庭,父親是紡織廠的資本家。●1837年中學未畢業當商行辦事員,后去紡紗廠工作。●1841年服兵役期間去柏林大學旁聽,自學哲學等,進行社會調查。1844年發表《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得到馬克思高度評價。●1844年8月,與馬克思在巴黎第一次會面。●花十一年整理出版《資本論》第二卷(1885年)第三卷(1894年)。●

1895年8月5日,即《資本論》第三卷出版后的第二年,恩格斯去世。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立的理論基礎。勞動價值理論奠定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一系列理論的基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獨特的經濟學研究對象,是經濟思想史上的一場深刻變革。古典政治經濟學和空想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立的理論來源。1867年《資本論》第一卷出版,標志著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產生。①首次明確提出了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生產關系。②首創了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學說,創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理論。③建立了科學的剩余價值理論,并在此基礎上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產生,使政治經濟學發生了劃時代的變革:發展物質資料生產人類社會存在基礎

物質資料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決定其他一切活動的基礎。人們的生產活動首先是一個勞動過程,勞動過程有三個基本構成要素:①勞動者的勞動②勞動資料③勞動對象勞動者通過自己有目的的活動,借助于勞動資料,使勞動對象發生預定變化的過程(上述三要素有機結合的過程,其結果是勞動產品)勞動過程三要素勞動人的因素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生產工具廠房、道路等未經加工的自然物經過加工的原材料生產資料物的因素生產力物質資料生產的重要性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人的勞動特點人的勞動是有目的的勞動人使用生產工具進行勞動,并且只有人才能創造生產工具勞動資料

人們用以影響或改變勞動對象的一切物質資料或物質條件生產工具的重要性

人在勞動中制造和使用生產工具的進步,標志著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提高生產力與生產關系1、生產力(人與自然的關系)2、生產關系(人與人的關系)3、生產方式: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