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讀懂散文的方法_第1頁
快速讀懂散文的方法_第2頁
快速讀懂散文的方法_第3頁
快速讀懂散文的方法_第4頁
快速讀懂散文的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章來源網,僅供分享學習參考201年9從全國范圍看,散文依然是閱讀考查的主要文體。但是,散文閱讀仍舊是考生的難點。那快速讀懂散文的方法有哪些呢?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快速讀懂散文的方法的全部內容了,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您。一、怎么樣讀懂散文形散而神不散,這是散文的重要特點。所謂“形散”,是指散文選取材料十分廣泛自由,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組織材料,結構成篇自由;表現方法不拘一格。所謂“神不散”,主要是散文的立意,即散文所要表達的主題必須明確而集中,無論散文的內容多么廣泛,表現手法多么靈活,都是為了更好的表達文章的主題。閱讀一篇散文,我們必須明白三個問題,即“寫的什么?怎樣寫的?為何這樣寫?”要搞清這些內容,必須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關注“標題”,理清“思路”,抓“關鍵語句”,理解“主旨”。“標題”,提供了閱讀的線索,隱含著寫作對象、重要內容等信息,與文章的主題有著密切的聯系,閱讀首先從標題開始,必須加以關注。理清“思路”,整體把握。任何一篇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行文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有助于我們對文章思想內容、情感主旨的把握。要理清思路,可從以下方面入手:1.概括段意、劃分層次,能理清思路。2捕.捉“線索”,能理清思路。“線索”常有這樣幾種:①以中心事件為線索,②以感情為線索,③以具體事物為線索,④以時空變化為線索。分析表現技巧的作用,也能理清思路。文章中的照應、對比、襯托、穿插、虛實結合、欲揚先抑等表現技巧都體現了作者寫文章的思路。局部把握,抓住關鍵。要想抓住文章的主旨或者是作者的情感,就要善于把握文章中的“關鍵詞語”“關鍵句子”。中心句,抒情句,議論句,過渡句,修辭句等在文中具有很強的概括力。這些語句,或者是作者塑造形象的主要特點,或者是作者的主觀情感,或者體現作者的觀點態度。因而,我們在閱讀時要特別留心,必須重視這些語句的作用。把握住這些語句,我們就能夠很清楚的抓住文章的思路和作者的情感脈絡。文章的主旨也就清楚了。另外,我們更不能忽略文章的開頭、結尾,文章的文眼,作品的背景、作者的處境等方面內容,這些都是理解文章主旨的關鍵。二、根據散文的文體特點的方法1、明確四種分類。散文閱讀中先明確散文所屬的類型,能幫助考生更快更準確地把握主題。縱觀這幾年的高考的散文,從內容上可以分為四類:寫景、寫人、記事、狀物寫景散文,如:200年8全國1卷《陽關古道蒼涼美》、200年6山東卷《文赤壁》200年5海南卷《張家界》200廣5東卷《壺口的黃河》。寫人散文,如200年4全國卷《痛哭和珍》、200年8江西《朦朧的敬慕——悼念魯迅先生》。記事散文,如200海4南卷《老家》、200年6廣東卷廣東卷《夕照透入書房》。狀物散文,如200年7廣東《泥濘》、200年7山東《燈火的溫情》。2、把握一個歸結點。所謂歸結點,就是散文的寫作目的。散文歸根到底就是抒情、言志、達意。但是,不同類型的散文,主旨也是會有所側重的。寫景散文歸結點:通過景物描寫,抒發對景物的情感態度(贊美、否定、感慨等),表達出對現實的思考,對歷史的思索與評價。如《陽關古道蒼涼美》,表現了作者對古道蒼涼美的感嘆和對今天美麗富饒的陽關的贊美。《文赤壁》表達了對蘇東坡的豁達的人生態度的贊美。《壺口的黃河》贊頌了壺口黃河的驚人的氣勢,從而贊美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寫人散文歸結點:對這個人的形象的刻畫,對這人的情感態度,甚至深入到對人生的思考,對社會的思考。如《痛哭和珍》,寫出了劉和珍的勇氣、毅力、樂觀熱情,同時也表達了對當時中國老百姓的愚蠢、可憐、殘忍和充滿奴性的批判,揭示出時局的險惡,反動派的兇殘。記事散文歸結點:以小見大,表達作者的哲思或情思。如《老家》表達了對老家的深深的懷念之情。狀物散文歸結點:托物言志。寄托了作者的情感與志向。如《燈火的溫情》,表達了作者的思考:在人生中,就算身處逆境,但是還是要保持平和的心態,更重要的是要你在逆境中能在心中點一盞溫情的燈,保持自我,不失人格,不失風骨,勇于進取。總而言之,文中的事、物、人、景是中介,通過他們去達到作者的寫作目的。散文一切內容與形式的作用,根本是為這個歸結點服務。明確這一點,我們在閱讀散文探討主旨時,就不應只停留在人或事的表層了。而從歷年高考來看,故鄉情懷、文化尋根、和諧共處、本真情感、人生感悟、頌揚名人等題材是散文閱讀命題者所鐘愛的。這些題材總體上呈現出貼近生活、關注人文、文質兼美、意蘊豐厚、思辨性強等特點。3、總結一種思維。學生難讀懂散文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散文看上去內容豐厚繁雜,很難把握那么多的材料。其實,散文的思路可以歸結為三部曲:主要的人、事、景、物的描寫——其它的人、事、景、物的描寫——主旨的揭示。如200廣7東卷的《泥濘》。可以整合文章的材料為:雪的兩重性(其它事物)——泥濘的特點(主要事物)——作者對泥濘的看法(揭示主旨)。又如200山6東的《文赤壁》描寫東坡像在時間與風雨的洗禮下少了真人的那份氣質(景物本身)——長江江面江山已改(其它景物)——贊美了蘇軾在陰差陽錯中以豁達的情懷面對坎坷的精神。再如200年4全國卷《痛哭和珍》寫劉和珍的品格——“我”的怯弱——寫出了劉和珍的勇氣、毅力、樂觀熱情,同時也表達了對當時中國老百姓的愚蠢、可憐、殘忍和充滿奴性的批判,揭示出時局的險惡,反動派的兇殘。這三部曲,較好地概括出高考散文的基本思維過程,能很好地簡化散文繁多的內容,迅速地理清基本思路。4、悟出三個意圖。理清基本思路之后,還要對上述三部曲的作用有一個明確的概念。主要景、物、人、事本身的描寫主要是為了揭示散文的主旨。其它景、物、人、事的描寫主要是起到對比或類比,形成反襯或正襯,引出主要對象、做鋪墊等作用。環境描寫的作用是渲染氣氛、襯托中心,烘托形象。例如:如《痛哭和珍》中,作者直接寫出了劉和珍的勇氣、毅力與樂觀熱情。同時也寫到自己,寫自己的“渺小”,以此來襯托出面對兇殘敵人時和珍的勇敢。5、記住兩個關系。一是因果關系。散文的內容與形式、主旨與謀篇、主旨與選材、技巧與主旨、技巧與語言,都存在著嚴格的因果關系。這個因果關系給我們以下的啟示:作者選擇什么材料、技巧,怎樣布局謀篇,都是為服從主旨的。例如200年8江西卷《朦朧的敬慕》,這是一篇悼念魯迅先生的文章,但是作者卻用了大量的筆墨回憶十多年前瞻仰孫中山先生遺體等有關情況。這是因為用孫中山先生的偉大人格襯托魯迅先生的偉大人格,用作者孩提時代對孫中山先生的敬慕襯托跛腳小孩對魯迅先生的敬慕。這就是主旨與選材之間的因果關系。我們明白這一點,就能把文章的內容與形式統一起來,有利于我們壓縮出文本的主要內容。二是句段關系。理清句段的關系是我們增分的重要方法。一般而言,文章段與段間關系種類有①并列、②層進、③對比、④承上啟下、⑤為下文做鋪墊、⑥前后呼應、⑦總起下文、⑧總結上文。句與句的關系有:①因果、②承上啟下、③總分、④遞進,⑤因果等。找出文本主旨,理清句段關系,才算真正讀懂散文。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在做題時整體感知文本內容時,往往是缺少理清句段關系的,這也是造成失分的重要原因。例如:200年7廣東卷《泥濘》中:作者為什么說:“我熱愛這種渾然天成的泥濘”?請聯系全文回答。考生往往只答到“泥濘誕生了跋涉者”以及“泥濘使人回憶起民族艱辛的歷史”,而漏答了“泥濘帶來了鄉村質樸自然的生活氣息”。這是因為他們沒有看出這一段是過渡段,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所以只關注了下面的段落,沒有關注上面的部分。6、整合兩種句子把握散文主旨,需要整合兩種句子:抒情句、議論句。散文主旨難把握在于很多高考散文并不是在一處明確點出主旨,而是把表達主旨的句子散布在文本的四處,需要我們去歸納。這就要求我們在初讀時邊讀邊圈畫出抒情議論的句子。這一步學生基本是能做到的,但是,圈完畫完依舊不明主旨。這就需要我們整理出抒情議論的句子,進行合并或者相加,從而概括出文章的主旨。例如:200山7東卷《燈火的溫情》。全文抒情議論的句子很多,如第一段的“猛地點燃溫暖全身的燈火——一種熱愛和感激之情”,第二段“因為無知,反而坦然地生活于黑暗中,哪管死神正盯著自己”,第三段的“孤絕是一種人生境界,它對我們所產生的影響,遠遠超過了獨行夜路所給我們的刺激”等一大段,第四段的“人很難不失意,失意時不失人格,不失風骨,不失高潔,才可獨居寒冷的江峽中,成為高天銀雪世界的惟一自持者”等等。我們要根據文本的意圖,對這些議論抒情句進行篩選,保留與“燈火”有關的語句。那就是“猛地點燃溫暖全身的燈火——一種熱愛和感激之情”、“人很難不失意,失意時不失人格,不失風骨,不失高潔,才可獨居寒冷的江峽中,成為高天銀雪世界的惟一自持者”。相加兩處關鍵句的意思,可知主旨是告訴我們在人生的孤寂中需要為自己尋找一盞溫情的等,讓自己失意時不失人格,不失風骨,不失高潔。三、快速讀懂散文的方法(一)讀懂,才能做題文學作品閱讀需要兩大能力,一是對文本的認知理解能力,二是解題能力。解題其實并無神秘之處,關鍵在于對文本的認知理解能力。理解能力不夠,任何方法都不能真正起作用。而要提高對文本的認知理解能力,不能單靠多做練習題。認真閱讀、仔細揣摩幾篇散文,要用細讀的方法,真正把它逐句讀懂,讀透了,做題便自然不在話下了。(二)整體把握文意、思路層次的方法所謂整體把握,就是要把握整體文意和思路層次。簡單地說就是兩個問題:①內容:文章寫了什么基本把握文章內容和作者的寫作意圖。②形式:文章是怎么寫的?把握文章的結構層次和作者是如何展開思路的。整體把握文意的方法有:.關注標題,揣摩文意。標題往往蘊涵一些重要的信息,有時甚至集中反映文章意旨。.觀察首尾,整合信息。文章首尾,往往會有意無意地表現或流露出作者的表達意圖或情感傾向。閱讀時要把開頭和結尾聯系起來考慮,揣摩作者的想法從什么地方開始,到什么地方結束。如首尾一致,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