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古代情報戰劉宇,圖書情報檔案系寶山東區國商樓445郵箱:histly@
手機博:劉宇-LIS-SHU博客:/38435729/
2Self-introduction年齡:1982年8月教育2000-2004,安徽大學管理學院,圖書館學2004-2010,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圖書館學工作2010年7月,上海大學圖書情報檔案系家庭:準爸性格藏書癖、羽毛球、乒乓球、電影、冰封王座吃辣粘液性氣質:對新事物比較謹慎、保守,尖刻宅,憤青古代情報工作重心的轉移古代情報工作重心的轉移經歷了2條基本的路線一條是從軍事情報逐漸轉向政治、外交和軍事情報并重二是情報收集的重點對象逐漸從注重國內轉向國內、國際并重,尤其注重國際上其他國家的信息收集關于情報工作的最早文獻記載據現有文獻記載,中國古代用間始于夏代。《左傳·哀公元年》記載:“夏之少康使女艾諜澆”。也就是說,早在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夏朝的第六代帝王少康派間諜女艾到政敵澆那里進行間諜活動,滅掉過國和戈國,恢復其統治地位,這是中國古代最早見于文字記載的偵察間諜活動少康中興姒少康[sì]的伯祖夏王姒太康在東夷有窮氏首領后羿叛亂下失國,姒少康的父親夏后氏首領姒相被寒浞殺死,姒少康是姒相的遺腹子。姒少康長大后為有仍氏牧正,又逃至有虞氏任庖正,娶有虞氏之女,積極爭取夏后氏遺民,志在復國,派間諜女艾于澆,在同姓部落斟灌氏與斟鄩氏[xún]的幫助下,與夏后氏遺臣伯靡等人合力,攻滅了寒浞[hánzhuó],恢復了夏王朝的統治。姒少康大有作為,史稱少康中興。寒浞,曾統治中國長達四十年之久,只是因為他的名聲不好,以孔圣人的儒家思想為主體的中國歷史把他排斥在帝王之外,稱他為梟雄,把他統治中國的歲月從史書上抹掉。妘姓yún,任有窮氏部落首領后羿的相,后來殺死后羿,奪取有窮氏大權,一統天下,晚年死于夏后相的遺腹子少康的復國之戰中。間諜的古義中國古人稱間諜為“間”。“間”字的本意是“空隙”、“縫隙”,后來發展為對敵方制造可乘之機,乘機加以利用,以刺探情報、擊敗對手。“間”和“諜”在古代是兩個詞《說文解字》:“間,隙也,從門從月,會意示形……諜,軍中反間也。謂佯為敵國之人,入其軍中。伺候間隙,以反報其主人。”《大戴禮記·千乘》云:“以中情出,小曰間,大曰諜。”小的竊密活動叫做“間”,大的竊密活動叫做“諜”古代的間諜組織《六韜·王翼第十八》中“間諜”一詞首次出現,記載了一個間諜組織的構成有“耳目七人,主往來聽言視變,覽四方之事,軍中之情。”主管通過與外界的交往,聽風聲,觀動靜,察明天下形勢,了解敵軍情況“羽翼四人,主揚威名,震遠方,搖動四境,以弱敵心。”主管宣揚將帥的威名聲譽,以震駭遠方、動搖鄰國、削弱敵軍“游士八人,主伺奸候變,開闔人情,觀敵之意,以為間諜。”主管察明敵方奸佞,刺探敵國變亂,操縱敵國民心,觀察敵人意圖,進行間諜活動春秋戰國的間諜春秋時期的間諜專職官員主要是設置在軍隊中,其中以晉國最為突出據《左傳》記載,晉國軍隊中設有“候正”或“候奄”的官職。杜預注:“候正,主斥候。”楊伯峻《春秋左傳注》釋為:“為軍中主管偵探諜報者。”“斥候”這一軍隊中負責收集情報的職官,我們今天在反映秦漢時期的電視劇中可以經常見到先秦間諜活動的技術手段尚處于一種原始狀態,所以,當時的間諜活動主要局限在智力活動范圍春秋時期的子貢縱橫說列國,在中國的間諜活動史上有重要意義:他的活動標志著“士”這個階層的人物登上間諜活動的舞臺;他的活動表明間諜符合“上智”的素質。春秋戰國的間諜《戰國策·燕策二》:惠王即位,用齊人反間,疑樂毅而使騎劫代之將。如燕昭王薨,惠王自為太子時,不快于樂毅。田單乃縱反間曰:“樂毅與燕王有隙,畏誅,欲連兵王齊。齊人未附,故且緩攻即墨,以待其事。齊人惟恐他將來,即墨殘矣!”惠王聞之,即使騎劫代將。毅遂奔趙。即墨:中國山東省下轄縣級市,由青島市代管中國的特洛伊木馬計《孫子兵法·計篇》“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公元前700年,楚人伐絞,軍隊駐扎在絞國南門,楚莫敖屈瑕說:“絞小而輕,輕則寡謀,請無扦采樵者以誘之。”(《左傳·桓公二十一年》)楚王聽從了屈瑕的建議,派30個兵卒扮成砍材人被絞國人抓走;第二天又派30個兵卒在山上砍柴,引誘絞國人來抓……在楚軍包圍了的絞國之后,先前被抓的兵卒起事,成為內應。莫敖,楚國官名,莫,有大的意思,敖,即為獒,有猛犬之意,乃屈氏世襲之官,原為楚國最高官職,有自由參與國政與軍事的資格。輕:人口不多蘇秦諜齊蘇秦(公元前347-284年),東周戰國時期周王室直屬雒陽(今河南洛陽)人,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與張儀齊名公元前314年,燕王噲因為把王位讓給其丞相子之而釀成一場內亂。這時候,齊宣王乘機大舉進攻燕國,燕軍幾乎覆滅,連燕王噲和子之都被殺公元前311年,燕昭王即位。蘇秦給燕王的真正策略是使齊國“西勞于宋,南疲于楚”。齊國,宣王已死,繼位的是齊湣王。間諜與秦統一中國《史記·卷八十一·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趙孝成王)七年,秦與趙兵相距長平,時趙奢已死,而藺相如病篤,趙使廉頗將攻秦,秦數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秦數挑戰,廉頗不肯。趙王信秦之間。秦之間言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將耳。”趙王因以括為將,代廉頗。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趙王不聽,遂將之。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詳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余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博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坑之。趙前后所亡凡四十五萬。間諜與秦統一中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附《李牧傳》:趙王遷七年,秦使王翦攻趙,趙使李牧、司馬尚御之。秦多與趙王寵臣郭開金,為反間,言李牧、司馬尚欲反。趙王乃使趙蔥及齊將顏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趙使人微捕得李牧,斬之。廢司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擊趙,大破殺趙蔥,虜趙王遷及其將顏聚,遂滅趙。春秋戰國的間諜戰的特點先秦時已經出現了專職的間諜官員,開始出現了具有間諜性質的機構,而且有了較為嚴密的組織結構、合理的人員編制和明確的職責任務等。但這種情況在春秋戰國時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并不是所有國家都有這樣的職官設置先秦的間諜活動十分廣泛,已經不僅僅限于軍事斗爭,它還被廣泛的運用與政治斗爭和外交斗爭;不僅諸侯國之間廣泛使用間諜,諸侯國的內部貴族集團之間也廣泛使用間諜;當時的間諜活動,主要適用于收集情報、散步謠言、離間君臣或政治同盟關系。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間諜兩漢時期,中央政府在與匈奴、西域等少數民族諸國的外交活動中,以積極主動的姿態在游牧民族間利用間諜活動進行多方分化瓦解,達到“以夷制夷”的目的,比如東漢的班超、張騫出使西域漢代,軍隊中有專門進行偵察活動的候騎(騎兵)和斥候(又稱候者),并且還出現了專門管理偵察間諜活動人員的官吏候吏,對于候吏這種官吏的職掌《淮南子》曾作過這樣的解釋:“前后知險多,見敵知難易,發斥不忘遣,此候之官也。”高誘注說:“軍候,候望者也。”可見,在漢代軍隊中的專職間諜人員和主持間諜活動管理間諜人員的官吏都已經出現,并且成為軍隊組織中的一部分。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間諜三國時期,在魏蜀吳互派間諜搜集敵方情報,詐降滲透、瓦解敵方,比如黃蓋受刑詐降、龐統巧授連環計、火燒赤壁等三國時吳國在邊境也有反間諜組織,稱之為刺奸屯,每刺奸屯有五兵,賊曹(屯長)一人,負責邊境的反間諜和報警等任務。這是有史可考我國最早的反間諜活動。政治斗爭中專職的間諜活動人員及其組織機構也就逐漸產生。三國時設置的“校事”機構三國時設置的“校事”機構曹操是校事的始作俑者。他為了維護自已的統治,偵控臣下的言行,除了在以幕僚人員為主的“霸府”內首設負責諜報通訊的舍人外,還以身邊地位較低的親信盧洪、趙達等組織設立了秘密間諜性質的機構“校事”校事的職掌是為最高統治者充當耳目,負責監察百官及吏民。到曹丕為帝時,甚至發展到“上察百官,下攝眾司,官無局業,職無分限,隨意任情,唯心所造法造于筆端,不依科詔,獄成于門下,不顧復訊”的猖獗局面。后來,東吳也設置了類似的專門間諜性質的機構,叫做中書或典校。孫權時擔任中書的是呂壹和秦博,他們不僅“舉罪糾非,纖介必聞”,而且還憑借手中的偵察權力毀短大臣,排陷無辜,結果當然是“吏民皆以之為害”,在一片責難聲中,于是“罷視聽,息校官,原逋責”三國時設置的“校事”機構根據清代俞正燮《癸巳guǐsì存稿七·校事》中記載“魏吳有校事官,似北魏之候官,明之廠衛,或謂之典校,或稱之校曹,或謂之校郎,或謂之校官。”自三國時期所開始的對臣民的間諜監控制度,被后來歷代王朝多承襲。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間諜南北朝時期,政權更迭動蕩,兼并與反兼并戰爭頻繁激烈,間諜活動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作用。或者暗殺地方政治重要人物,或者采用離間計離間君臣,使敵方政權越來越衰弱,然后再強兵壓境,達到削弱敵方政權的目的。為了監控出任方鎮的宗室諸王和各州刺史,還設置了“典簽一職,典簽帥,一方之事,悉以委之,每至覲接,輒留心顧問,刺使行事之美惡系于典簽之口。”典簽一般也由皇帝派親信擔任,以充當皇帝耳目。秦漢至南北朝這一階段設置的間諜職官及其相關機構,我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此時的間諜職官的設置已較為完備,間諜性質的機構也已相當成熟,特別是政治組織中的間諜性質的機構,如三國時的校事,已經有了完善的組織編制人員配置領屬關系和專門任務等特征。可以說,這些機構已經非常接近真正意義上的專業間諜機構。隋唐宋遼金元時期的間諜隋代的左右武候府和左右虞候開府“掌斥候,伺非常”。守衛京師宮廷的禁衛軍也有比較固定的偵察間諜機構和專門的官吏專職的偵察間諜人員。唐代的“察事”“進奏院”唐肅宗時的太監李輔國,權重位高,竟達到威逼皇帝擅殺皇后的地步,為了維護其權勢,李輔國秘密組織了一個由數十人組成的間諜組織機構察事,其成員稱為“察事廳子”或“察事廳兒”,這些人專門對宮廷官吏進行政治偵察、控制活動馬端臨《文獻通考·六院四轄·進奏院》說:“唐藩鎮皆置邸舍京師,以大將主之,謂之上都留后。大歷十二年,改為上都知進奏院。太平興國六年,簡知后官,得李楚等百五十人,并充進奏官……掌受詔敕及諸司符牒,辨其州府軍監。”兩宋間諜皇城司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宋太祖改“武德司”為“皇城司”,掌宮城出入之禁。根據《宋史》所載,皇城司的主要職掌應該是保衛皇城,但實際上卻并非如此。除去作為天子的直屬機關擔任保衛皇城的職務外,它還是一個擁有專職偵察人員,具有偵察權力的機構。皇城司中主管探事的是皇城司探事司,它隸屬于皇城司。皇城司最初被賦予探事職能,是因為“祖宗開基之始,人心未安”,各割據政權還未蕩平,國土還未統一,天下還未太平,宋太祖“恐有大奸陰謀無狀,所以躬自選擇左右親信之人,使之周流民間,密行伺察”。希望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及時掌握各方動態,將各種不安因素消滅于襁褓之中皇城司《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03記載天圣三年(1025年),“東上門使、會州刺使王遵度領皇城司,遣卒刺事。有沈吉者,告賈人張化等為契丹間諜,即捕系本司獄,所連逮甚眾。”兩宋間諜南宋時期的中央間諜機構是樞密院機速房關于機速房的職掌,《宋會要》中有如下記載“機速房掌行事務:邊防急速運事,調發軍馬移屯非措置控扼去處;遣發間探人并回推恩探報事宜;諸處申解到歸正人并申解到奸細;北界關牒;禁止北販客船合歸刑房;逐年募發海船防托合歸兵房,候有調發移入機速房;非次差出官兵,干辦邊事。”“遣發間探人并回推恩探報事宜”明確規定了該機構的間諜職能。兩宋間諜邊界間諜機構主要是機宜司和邊鋪宋朝邊境的官方間諜組織是何時建立的已不得而知,史書上有明確記載的是建立于雄州專掌邊境軍機事宜的機宜司。這應該是宋朝邊關官方組織諜報活動的開端。機宜司具體始建于何時沒有記載,“傾者用兵之際,本州每有密事不欲漏落,因擇馴謹吏專主行之,號機宜司。今契丹修和,請改為國信司。”包拯為河北轉運使時在奏章《請擇探候人》中提到:“諸處自有機宜一司,所管金幣不少,自來只備支賜與探事人,……欲乞應系沿邊自來探候事宜,州軍密令知州、通判及舊例管機宜人等,盡籍見勾當事人姓名,仍具機宜司。”包拯出任河北轉運使是慶歷八年(1048年),按照包拯所言,此時雄州之外的各處都還設有機宜司,并且依然是主管對外間諜活動的間諜機構,其主管人還是由各州的知州、通判擔當。宋太祖對間諜的使用972年,南唐都留守、兼侍中林仁肇素有威名,宋太祖深忌其人,便賄賂林仁肇的侍者偷了他的畫像,單獨掛在一室里,“引江南使者觀之,問何人,使者曰:‘林仁肇也。’曰:‘仁肇來降,先持此為信。’又指空館曰:‘將以此賜仁肇’”讓南唐主以為林仁肇投靠了宋朝,“國主不知其間,鳩殺仁肇”。這樣,宋太祖只是略施小計,便讓南唐主誅殺一忠臣,自毀長城。明清時期的間諜朱元璋掃平群雄時,就已經派自己身邊的軍吏去從事諜報活動。朱元璋坐穩天下后,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便在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把負責皇帝警衛之“儀鸞司”,改置“錦衣衛”(全稱為“錦衣衛親軍指揮使司”)。名義上錦衣衛是負責皇帝安全的親軍衛隊,但是實際上負有特殊的任務,即從事間諜偵探活動。錦衣衛成立后,設指揮使一人,正三品,統率包括將軍、力士、校尉等官卒共一千五百多人,還添設了專門的法庭和監獄,主要職責為“盜賊奸宄[guǐ],街涂溝洫,密緝而時省之。”到英宗復辟后,更是利用縱容錦衣衛,“慮廷臣黨比,欲知外事,倚錦衣衛官校為耳目。”一直到1644年明朝覆滅,錦衣衛這一間諜特務機構也隨之滅亡,前后時間達260多年之久。東廠明成祖朱棣奪得皇位后,恐臣民中有不滿之言行,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在京師設立東廠以便鎮壓。東廠由宦官掌之。《明史·刑法志三》記載:“初,成祖起北平,刺探宮中事,多以建文左右為耳目。故即位后專倚宦官,立東廠于東安門北,令嬖[bì]昵者提督之,緝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與錦衣衛均勢。”而且,東廠人員都是錦衣衛中挑選最狡猾最狠毒的特務來充當,有役長(也叫擋頭)若干人,率有“番子”(偵察間諜的稱呼)數千人,分赴各官衙和各地從事監視和偵探。西廠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明憲宗又設立了一個間諜特務機構西廠,由親信太監汪直掌領,其規模比東廠大一倍。汪直“分命諸校,廣刺督責,大政小事,方言巷語,悉揀以聞”,就是朱姓親王也在其偵察范圍之中,其權勢遠遠超過東廠和錦衣衛。在成化十八年(即1482年),憲宗得知汪直的惡行,于是下旨廢西廠。不久西廠就在大臣們的反對聲中暫時解散了到了明武宗正德初年(公元1506年),太監劉瑾在把持東廠的同時,又恢復了西廠,并控制了錦衣衛,“廠衛之勢合矣”正德五年(1510年)劉瑾倒臺后,西廠被裁撤內行廠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劉瑾又秘密設立了另一個間諜特務機構“內辦事廠”(簡稱內行廠),由自己親自任提督,其權勢凌駕朝廷一切機構之上,錦衣衛東西廠也都在內行廠的監視控制之下。至此,中國古代間諜機構的發展達到了頂點,不僅有了龐大的間諜特務機構,而且有了監視這些機構的機構。劉瑾操縱三廠一衛,對朝野進行了大規模的間諜特務活動,“毛舉官僚細過,散布校尉(即間諜),遠近候伺,使人救不過瞻”,間諜特務遍布全國各地,如水銀瀉地,無隙不入正德五年(1510年)劉瑾倒臺后,內行廠與西廠亦一同被裁撤。清代間諜清朝始祖皇太極善于用間,計殺名將袁崇煥,為推翻明朝建立清朝掃清道路清代統治者吸取了歷代統治者的經驗教訓,雖然沒有設立明代廠衛這樣公開的間諜特務機構,但康熙時設在江南的“三織造署”,實際上就是康熙帝設在江南的三個秘密間諜情報站。而且,清代還采用密折制度和在各級政府機構中選派專人來實現其偵察間諜活動。清代中后期,傳教士和中外戰爭頻發,間諜活動更為活躍徐磊.清政府的對日情報收集研究(1871-1894)[D]:吉林大學,2013.陳景彥,徐磊.東靖民間諜案考析[J].歷史研究,2013(3):177-188.間諜活動的理論總結中國古代兵書中對于間諜活動的一般都有比較系統的論述,比如《六韜》(相傳為姜子牙所撰)、《司馬法》(周代司馬穰苴撰)、《吳起兵法》等。最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廣州市番禺區2023-2024學年中考數學最后沖刺濃縮卷含解析
- 先天性性聯無γ-球蛋白血癥的健康宣教
- 心肌缺氧的健康宣教
- 公路局消防培訓大綱
- 2025園林景觀施工合同
- 企業新聞稿件培訓
-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健康宣教
- 小學防火知識教案
- 2025建筑施工勞務合同范本
- 2025企業借款合同范本樣式
- DBJ-T 13-318-2019 建筑施工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架安全技術規程
- 河南2023年河南省農村信用社員工招聘2600人考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詳解
- 身體知道答案(珍藏版)
- 安徽省高等學校質量工程項目結題報告
- GB/T 22795-2008混凝土用膨脹型錨栓型式與尺寸
- GB/T 19851.15-2007中小學體育器材和場地第15部分:足球門
- GB/T 10095.1-2001漸開線圓柱齒輪精度第1部分:輪齒同側齒面偏差的定義和允許值
- ICU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預防措施執行核查表
- 汽車吊檢測保養記錄
- 市政工程安全臺賬表
- 航天模型的設計、制作與比賽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