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杜永平摩擦磨損潤滑概述第四章摩擦磨損及潤滑概述
摩擦(friction)一、基本概念摩擦力(frictionforce)正壓力N切向力Fv磨損(wear)
——摩擦時,摩擦表面材質損失或轉移的現象杜永平摩擦磨損潤滑概述潤滑(lubrication)——摩擦面添加介質(油、脂等),以減小摩擦、磨損,降低材料消耗,保證機器可靠工作的現象。摩擦學(tribology)——研究有關摩擦、磨損、潤滑的一門科學和技術。二、摩擦1.分類①
按物體是否有運動分靜摩擦(staticalfriction)
——僅有相對滑動趨勢時的摩擦;杜永平摩擦磨損潤滑概述動摩擦(kineticfriction)——有相對滑動的摩擦②
按運動形式分干摩擦(dryfriction)——不加任何潤滑劑的摩擦。滑動摩擦(slidingfriction)
——兩表面以相對滑動為主的摩擦;滾動摩擦(rollingfriction)
——兩表面以滾動為主的摩擦。③
按摩擦界面間的潤滑劑情況分杜永平摩擦磨損潤滑概述流體摩擦(fluidfriction)——摩擦表面被一層流體隔開,摩擦性質取決于流體內部分子間粘性阻力的摩擦;邊界摩擦(boundaryfriction)——兩摩擦表面被吸附在表面的邊界膜隔開,其性質取決于吸附膜性質的摩擦;混合摩擦(mixedfriction)——上述任何兩種及以上摩擦共存的摩擦。杜永平摩擦磨損潤滑概述幾種摩擦的界限常以膜厚比來大致估計:式中:hmin—最小公稱油膜厚度,mRq1—接觸表面1輪廓的均方根偏差,mRq2—接觸表面2輪廓的均方根偏差,m≤1,邊界摩擦;=1~3,混合摩擦;>3,流體摩擦。杜永平摩擦磨損潤滑概述2.干摩擦(dryfriction)
庫侖定律:Ff=fFn①簡單粘著理論
1945年由鮑登(FP.Bowden)等人提出:摩擦副接觸只是部分峰頂接觸真實接觸面積Ar很小接觸點達到塑性流動接觸點被冷焊在一起分開結點的力就是摩擦力:杜永平摩擦磨損潤滑概述②修正粘著理論接觸區域同時存在壓應力和切應力,材料的屈服極限必須由復合應力來確定Fn的作用Ari
切向力Ff
Ari+ΔAri節點增長杜永平摩擦磨損潤滑概述③
分子吸引理論兩個界面接觸分子作用分子鍵力兩個界面發生相對運動剪斷分子鍵摩擦力杜永平摩擦磨損潤滑概述④分子——機械理論
由摩擦表面的物理性質決定的參數由摩擦表面的機械性質決定的參數杜永平摩擦磨損潤滑概述3.邊界摩擦(boundaryfriction)①
物理吸附膜
②
化學吸附膜有較低的剪切強度,較高的熔點,能在較高的速度和載荷下起潤滑作用。f較低,熔點低,只能在低速輕載下起潤滑作用。杜永平摩擦磨損潤滑概述③化學反應膜具有低的剪切強度和高的熔點,可在十分惡劣的條件下起潤滑作用。油性——物理吸附膜、化學吸附膜的潤滑性能極壓性——化學反應膜的潤滑性能。4.流體摩擦(fluidfriction)當潤滑油量多到一定程度,形成的油膜厚度大到超過能將兩個表面接觸的微凸體完全分開,此時,沒有金屬的直接接觸,潤滑性能取決于潤滑油本身的性質。杜永平摩擦磨損潤滑概述5.混合摩擦(mixedfriction)隨著摩擦面間油膜厚度的增大,表面微凸體直接接觸的數量在減少,而油膜承載能力的比重在加大,有些部位呈現干摩擦,有些部位呈現邊界摩擦,有些部位呈現液體摩擦,這種狀態稱為混合摩擦。三、磨損磨損:摩擦過程帶來了表面材料的喪失和轉移,磨損可造成零件的失效,占總失效的70%—80%。杜永平摩擦磨損潤滑概述磨損帶來的危害:①影響零件的運動質量;②改變了零件的尺寸;③降低了零件的可靠性。1.按磨損階段分①
跑合(running-in)磨損階段跑合的目的:磨掉不平高峰,增大接觸面積,提高承載能力。杜永平摩擦磨損潤滑概述②
穩定磨損階段磨損以平穩而緩慢的速度進行,標志磨損條件保持相對穩定。③
急劇磨損階段經過穩定磨損階段,零件工作到壽命期,磨損速度加快。設計或使用機器,要力求縮短跑合期、延長穩定磨損期、推遲急劇磨損期的到來。杜永平摩擦磨損潤滑概述2.按磨損機理分①
粘著磨損(adhesivewear)摩擦表面的微凸體在相互作用的各處發生“冷焊”后,在相對滑動過程中,材料從一個表面遷移到另一個表面的現象。減輕粘著磨損的措施a.合理選擇配對摩擦副材料,選擇粘著傾向性小的配對材料;b.采用油性、極壓性好的潤滑劑;c.限制摩擦表面的溫度;d.控制壓強。杜永平摩擦磨損潤滑概述②
磨料磨損(abrasivewear)從外部進入摩擦面間的游離硬顆粒或硬的微凸體峰尖在較軟材料的表面上犁刨出很多溝紋的現象。杜永平摩擦磨損潤滑概述影響磨料磨損的因素:材料的硬度Hm和磨料的硬度Ha。杜永平摩擦磨損潤滑概述③
疲勞磨損(fatiguewear)零件受交變接觸應力的反復作用,在零件工作表面或表面下一定深度處形成疲勞裂紋,隨著裂紋的擴展與相互連接,將造成顆粒從零件工作表面上脫落,形成疲勞坑的現象——點蝕。影響疲勞磨損的因素:表面光潔度;潤滑油粘度;零件表面的硬度和芯部的硬度。杜永平摩擦磨損潤滑概述杜永平摩擦磨損潤滑概述杜永平摩擦磨損潤滑概述杜永平摩擦磨損潤滑概述④
腐蝕磨損(corrosivewear)摩擦過程中,零件摩擦副與周圍介質發生化學反應或電化學反應所產生的磨損。影響腐蝕磨損的主要因素介質的酸堿性;零件表面生成的氧化膜性質;環境溫度。杜永平摩擦磨損潤滑概述⑤
沖蝕磨損(erosionwear)含有硬微粒的液體沖擊固體表面所造成的磨損。影響因素:微粒與固體表面的摩擦系數;微粒的沖擊速度;微粒沖擊速度的方向與固體表面所夾角。⑥
微動磨損(frettingwear)緊聯接表面在循環變應力、振動、接觸面產生的彈性變形差異等引起的磨損。杜永平摩擦磨損潤滑概述四、潤滑(lubrication)降低摩擦、減輕磨損;保護零件不被銹蝕;散熱降溫(循環油);緩沖吸振(液體不可壓縮性);密封(潤滑脂)。1.潤滑的作用2.潤滑劑(lubricant)及主要指標(1)潤滑油(lubricatingoil)動物油、植物油、礦物油、化學合成油杜永平摩擦磨損潤滑概述①粘度(viscosity)流體抵抗變形的能力,標志著流體內部摩擦阻力的大小,即粘度大,流動性差。粘性流體摩擦定律:
A板以速度v運動,B板靜止不動,則貼近A板的流體以速度v運動,貼近B板的流體靜止,流體的運動是層流,各層之間存在相對滑移,各層界面上就有剪切力:杜永平摩擦磨損潤滑概述A.動力粘度單位:Pa·s(國際),P(泊)(絕對單位)B.運動粘度單位:m2/s(國際),St(斯)(絕對單位)=/
——流體密度C.條件粘度E
單位:oEt(恩氏度)杜永平摩擦磨損潤滑概述影響粘度的因素溫度:溫度高,粘度低;壓力:粘度隨壓力的增大而提高壓力低于20Mpa時,影響很小;超過20Mpa時,影響明顯—壓力p時的粘度,Pa·s;—105Pa壓力下的粘度,Pa·s;—粘壓系數,m2/N。杜永平摩擦磨損潤滑概述②
油性物理吸附膜,化學吸附膜③極壓性化學反應膜。④氧化穩定性潤滑油抗氧化的能力。⑤閃點(flashpoint)衡量易燃性的指標,高溫下工作很重要。⑥凝固點(solidifyingpoint)衡量低溫下工作的性能。杜永平摩擦磨損潤滑概述(2)潤滑脂(grease)
鈣基潤滑脂納基潤滑脂鋰基潤滑脂鋁基潤滑脂①針入度(penetration
)衡量脂的稠密程度,針入度小,承載能力大。②滴點(droppoint)
衡量潤滑脂的耐高溫能力。杜永平摩擦磨損潤滑概述(3)添加劑(additive)添加劑的作用提高油性、極壓性和極端工作條件能力;推遲潤滑劑老化變質,延長使用壽命;改善潤滑劑的物理性能。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案護理演講方法與技巧
- 物流配送車輛租賃與冷鏈物流解決方案協議
- 電競選手直播平臺時長對賭協議范本
- 新能源電池租賃與車輛租賃保險服務協議
- 保障型保險產品質押貸款協議
- 教育咨詢服務加盟合作協議
- 影視演員服裝道具意外損失賠償補充協議
- 緊急電源補充服務應急響應合同
- 先進半導體無塵車間氣流組織施工與安全培訓協議
- 合作伙伴忠誠協議中項目驗收決策權重約定書
- 血液凈化標準操作規程 2021 版
- 婚戀平臺合同協議書
- 保護患者隱私權醫療AI技術的倫理要求與實踐
- 權益配置與代理關系的成本效益分析
- 2025年貴州省貴陽市云巖區中考模擬語文檢測試題(含答案)
- 空地或鋪面出租合同協議
- 2025餐飲轉讓合同協議書 餐飲轉讓合同協議書范本
- 工會慰問品合同協議
- 國家教育招生考試省指揮中心建設項目實施方案
- GB/T 30565-2025無損檢測渦流檢測總則
- 食堂承包餐飲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