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19428-2014 地震災害預測及其信息管理系統技術規范》相比于《GB/T 19428-2003 地震災害預測及其信息管理系統技術規范》,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更新與完善:

  1. 技術進步的吸納:新版標準融入了近年來地震學研究的新成果和技術進步,尤其是在地震監測技術、數據分析方法以及信息處理能力上的提升,以更精確、快速地進行地震災害預測。

  2. 系統架構優化:對地震災害預測信息管理系統的架構進行了重新設計和優化,強化了系統的模塊化、標準化和開放性,便于系統升級和擴展,同時提高了數據交換和共享的能力。

  3. 數據管理細化:進一步細化了數據采集、存儲、處理和分析的標準流程,增加了對不同類型地震數據(如地震波形數據、地震前兆數據等)的管理要求,確保數據的質量和可用性。

  4. 預測模型與算法升級:引入了更先進的預測模型和算法,提升了預測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包括但不限于基于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的預測方法,這些新方法能夠更好地挖掘數據中的復雜規律,提高預測效能。

  5. 風險評估與應急響應:增強了對地震災害風險評估的標準指導,明確了風險等級劃分的原則和方法,并細化了針對不同風險等級的應急響應措施和信息通報流程,提高了應對地震災害的效率和效果。

  6. 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鑒于信息技術的發展,新標準加強了對地震信息管理系統中數據安全和用戶隱私保護的要求,確保敏感信息不被非法訪問或泄露。

  7. 標準化與互操作性:提高了與國際相關標準的接軌程度,增強了與其他災害管理信息系統之間的互操作性,便于跨地區、跨國界的地震信息共享與協作。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14-12-22 頒布
  • 2015-06-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19428-2014地震災害預測及其信息管理系統技術規范_第1頁
GB/T 19428-2014地震災害預測及其信息管理系統技術規范_第2頁
GB/T 19428-2014地震災害預測及其信息管理系統技術規范_第3頁
GB/T 19428-2014地震災害預測及其信息管理系統技術規范_第4頁
GB/T 19428-2014地震災害預測及其信息管理系統技術規范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9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19428-2014地震災害預測及其信息管理系統技術規范-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9112025

P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19428—2014

代替

GB/T19428—2003

地震災害預測及其信息管理系統技術規范

Codeforearthquakelossestimationandits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

2014-12-22發布2015-06-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19428—2014

目次

前言

…………………………Ⅰ

引言

…………………………Ⅱ

范圍

1………………………1

規范性引用文件

2…………………………1

術語和定義

3………………1

基本規定

4…………………2

地震動影響場生成

5………………………3

場地分類與地震地質災害評價

6…………4

建筑物震害預測

7…………………………4

生命線工程震害預測

8……………………6

次生災害估計

9……………9

人員傷亡與經濟損失估計

10……………10

防震減災對策

11…………………………11

信息管理系統

12…………………………12

附錄規范性附錄建筑物信息調查表

A()………………17

附錄規范性附錄生命線工程信息調查表

B()…………25

附錄規范性附錄次生災害源信息調查表

C()…………28

附錄規范性附錄人口與經濟數據信息調查表

D()……………………30

附錄規范性附錄數據分類與代碼

E()…………………31

附錄規范性附錄建筑物調查數據代碼

F()……………38

參考文獻

……………………39

GB/T19428—2014

前言

本標準按照給出的規則起草

GB/T1.1—2009。

本標準代替地震災害預測及其信息管理系統技術規范與

GB/T19428—2003《》,GB/T19428—

相比技術變化如下

2003:

第章中增加了地震災害預測和建筑物震害影響因子的術語和定義修改了設定地震

———3“”“”,“”

和場地效應的定義刪除了地震環境和構造類比的術語和定義見

“”,“”“”(3.2、3.3、3.5、3.8);

第章中通過列表規定了不同級別工作相應的內容和詳細程度增加了對行業小城市縣城

———4;、、、

社區的工作級別的規定見表

(1、4.1.4、4.1.5);

第章中增加了地震動參數小區劃圖的比例尺要求增加了地震烈度作為震害預測地震輸入

———5,

的規定見

(5.8、5.10、5.11);

第章中增加了何種情況下可不編制場地類別劃分圖的條款見

———6(6.4.3);

第章中細化了結構分類給出了詳查抽查和普查的適用范圍和調查內容規定了不同級別

———7;、;

工作的抽樣率最低限強調地震易損性分析結果應與實際震害資料進行對比分析見

;(7.1、7.2、

7.5);

第章中補充了隧道等部分生命線工程震害預測的規定給出了利用震害率并考慮地震地質

———8,

災害影響進行供水燃氣管網震害預測的分析方法見

、(8.1.5、8.1.6、8.2);

第章中刪除了甲級工作對其他次生災害的要求刪除了對策內容要求刪除了火災蔓延毒

———9;;、

氣擴散等災種的數值模擬內容修改了調查內容的具體要求見

;(9.1.3、9.2);

第章中增加了建筑物室內裝修損失生命線工程損失和間接經濟損失的評估內容見

———10、(10.1.3、

10.4.4);

第章將震前預防對策改為地震災害防御輔助對策將地震應急輔助對策改為地震

———11“”“”;“”“

災害預測信息見

”(11.1、11.2);

第章重新編寫了信息管理系統各條款內容

———12“”;

按結構類型細化了建筑物信息調查表作為附錄增加了生命線工程信息調查表作為附

———“”A;“”

錄增加了次生災害源信息調查表作為附錄增加了人口與經濟數據信息調查表作為

B;“”C;“”

附錄將原來的附錄按數據大類給出了具體的數據代碼作為附錄將原來的附錄進行

D;DE;C

了修改和完善作為附錄

F;

修改和完善了部分條款的表述

———。

本標準由中國地震局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地震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SAC/TC225)。

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

:。

本標準參加起草單位四川省地震局中國海洋大學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廣東省地震局福建

:、、、、

省地震局中國地震災害防御中心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山東省地震局

、、、。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孫柏濤馮啟民李誼瑞孫景江李山有郭恩棟張令心聶樹明李志強

:、、、、、、、、、

林均岐戴君武黃宏生余世舟陳洪富趙鳳新王東明馮義鈞肖蘭喜范靈春張桂欣

、、、、、、、、、、。

本標準于年月首次發布年第一次修訂

200312,2013。

GB/T19428—2014

引言

自頒布實施以來指導了全國二十幾個城市和諸多大型企業的地震災害預測

GB/T19428—2003,

工作其產出成果在我國城市防震減災規劃地震應急等工作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促成修訂本標

,、。

準的主要原因是

:

該領域經過近十年來的發展原標準的部分條文已不適合當今防震減災工作的需要

———,;

地震災害預測數據成果的服務范圍已經擴展到城市防震減災規劃地震應急管理以及社會服

———、

務工程等方面面向不同的服務對象需要提供多尺度多精度的技術數據服務和支持

;,、;

針對我國新的結構類型和設防結構的多樣性需要吸收一些新概念新方法和新的研究成果

———,、;

兼顧幾個方面的方法模型數據結果與結論等服務支持需求

———、、、。

GB/T19428—2014

地震災害預測及其信息管理系統技術規范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進行地震災害預測以及建立其信息管理系統的工作內容技術方法技術要求及成果

、、

表達形式

本標準適用于城市鄉鎮社區以及由若干城市所組成的區域也適用于行業大中型企業等

、(),、。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

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與代碼

GB/T13923—2006

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

GB17741

地震現場工作第部分災害直接損失評估

GB/T18208.4—20114:

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

GB18306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

GB18218—2009

基礎地理信息要素數據字典

GB/T20258

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臺地名地址編碼規則

GB/T23705—2009/

建構筑物地震破壞等級劃分

GB/T24335—200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