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液壓機_第1頁
第四章 液壓機_第2頁
第四章 液壓機_第3頁
第四章 液壓機_第4頁
第四章 液壓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液壓機

4.1概述

4.2液壓機的結構

4.3雙動拉深液壓機4.1概述4.1.1液壓機的工作原理原理:靜壓傳遞原理(即帕斯卡原理)工作介質主要有兩種采用乳化液——水壓機采用油——油壓機兩者統稱液壓機4.1.2液壓機的特點與應用特點:1)容易獲得最大壓力。2)容易獲得大的工作行程,并能在行程的任意位置發揮全壓。3)容易獲得大的工作空間。4)壓力與速度可以在大范圍內方便地進行無級調節。5)液壓元件已通用化、標準化、系列化。6)不足之處:對液壓元件精度要求較高,結構較復雜;液體泄露會污染工作環境,還有火災的危險;運動速度慢,降低了生產率。4.1.3液壓機的分類按用途分類手動液壓機鍛造液壓機沖壓液壓機校正壓裝液壓機層壓液壓機擠壓液壓機壓制液壓機打包、壓塊液壓機按動作方式分類上壓式液壓機下壓式液壓機雙動液壓機特種液壓機4.1.3液壓機的分類按機身結構分類柱式液壓機整體框架式液壓機按傳動形式分類泵直接傳動液壓機泵蓄能器傳動液壓機按操縱方式分類手動、半自動和全自動液壓機4.1.4液壓機的技術參數及型號技術參數:根據工藝用途和結構特點來確定,它反映了液壓機的工作能力及特點,是設計和選用液壓機的重要依據。主要技術參數最大的總壓力工作液壓力最大回程力升壓時間其它(最大行程、活動橫梁運動速度、活動橫梁與工作臺之間最大距離等),參見表4-1、表4-2、表4-3。4.1.4液壓機的技術參數及型號型號表示:例如:Y32A-315表示最大總壓力為3150kN,經過一次變型的四柱立式萬能液壓機,其中32表示四柱式萬能液壓機的組型代號。4.2液壓機的結構基本結構組成:本體部分操縱部分動力部分4.2.1本體部分本體部分機身工作缸與工作活塞充液油箱4.2.1本體部分本體部分活動橫梁頂出缸4.2.2動力部分——液壓泵動力部分:高壓泵,它將機械能轉變為液壓能,向液壓機的工作缸與頂出缸提供高壓液體。Y32-300型液壓機使用的是臥式柱塞泵4.2.3操縱及液壓系統Y32-300型液壓機液壓系統Y32-300型液壓機操縱控制動作過程:工作活塞空行程向下運動→工作行程→保壓→回程→頂出缸頂出工件,至此完成一次工作循環。頂出缸回程空行程向下工作行程保壓回程停止頂出缸頂出工件4.3雙動拉深液壓機4.3.1雙動拉深液壓機的特點及應用特點:活動橫梁與壓邊滑塊由各自油缸驅動,可分別控制。壓邊滑塊與活動橫梁聯合動作,可作單動液壓機使用,此時工作壓力等于主缸與壓邊油缸壓力的總和。有較大的工作行程和壓邊行程,有利于大行程工件(如深拉深件、汽車覆蓋件等)的成形。應用:主要用于拉深件的成形,如汽車配件、電機的罩形件(深罩形件)、其它的板料成形工藝,還可用于粉末冶金等需要多動力要求的壓制成形。4.3.2雙動拉深液壓機的結構雙動拉深液壓機結構:1)工作滑塊與壓邊滑塊的驅動缸均裝于機身上部,有較大的工作臺面,通常用于較大型的液壓機;2)工作滑塊的油缸裝于機身上部,而壓邊滑塊驅動缸裝于機身下部工作臺的兩側,通常用于中小型雙動拉深液壓機。4.3.3雙動拉深液壓機的控制液壓元件高壓泵軸向柱塞泵6、7低壓齒輪泵5二位三通電液換向閥7壓力閥14單向節流閥15

充液閥17溢流閥1、2、3、4、5、21、24、26單向閥8、19、13,電磁換向閥10、11,電液換向閥12、22,液控換向閥9電接觸式壓力表16、184.3.3雙動拉深液壓機的控制工作方式“調整”:按壓相應按鈕獲得要求的寸動動作;“手動”:按壓相應按鈕可獲得要求的連續動作;“半自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