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學概論》彭吉象-知識點提要_第1頁
《藝術學概論》彭吉象-知識點提要_第2頁
《藝術學概論》彭吉象-知識點提要_第3頁
《藝術學概論》彭吉象-知識點提要_第4頁
《藝術學概論》彭吉象-知識點提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編藝術總論廣義的藝術包括作為語言藝術的文學,狹義的藝術專制文學以外的其他藝術門類,將文學與藝術并列起來,合稱“文藝”。廣義上的藝術包括:實用藝術(建筑、園林、工藝美術、現代設計)、造型藝術(繪畫、雕塑、攝影、書法)、表情藝術(音樂,舞蹈)、綜合藝術(戲劇、戲曲、電影、電視)、語言藝術(詩歌、散文、小說),民族民間藝術(雜技、曲藝、木偶、皮影)。19世紀末德國的康德拉·費德勒極力主張將藝術與美學區分開來,成為相互交叉而獨立的學科,這標志著藝術學的獨立,費德勒因此被稱為“藝術學之父”。藝術學的內容包括藝術理論、藝術批評和藝術史。藝術的本質與特征第一章第一節藝術的本質一、關于藝術本質的幾種主要看法客觀精神說——藝術是“理念”或者客觀“宇宙精神”的體現。代表人物:(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現實世界是理式世界的摹本,藝術是現實世界的摹本,藝術是摹本的摹本,是影子的影子。(德國古典美學集大成者)黑格爾——美就是理念的感性顯現。“理念”是內容,“感性顯現”是表現形式,二者辯證統一。(南北朝)劉——在《文心雕龍》里提出《原道》認為“文以載道”。文是道的表現,道是文的本源。主觀精神說——藝術是“自我意識的表現”,是“生命本體的沖動”。代表人物:(德國古典美學開山鼻祖)康德——藝術純粹是作家、藝術家們的天才創造物,這種“自由的藝術”絲毫不夾雜任何利害關系,不涉及任何目的。強調創作主體(人)的重要性,把自由活動看作是藝術與審美活動的精髓。(德國哲學家)尼采——人的主觀意志是世界上萬事萬物的主宰,也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因。在其代表作《悲劇的誕生》中把日神沖動和酒神沖動看做藝術的兩種根源,把“夢”和“醉”看做審美的兩種基本狀態。模仿說/再現說——西方思想史上影響力很大的觀點,認為藝術是對現實的“模仿”。代表人物:(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藝術是對現實的模仿肯定了現實與藝術的真實性,認為藝術比所模仿的現實更加真實,認為藝術家不應當“按照事物本來的樣子去模仿”,而是“照事物應當有的樣子去模仿”。(俄國革命主義者)車爾尼雪夫斯基——認為“美是生活”,藝術是對生活的“再現”,是對客觀現實的“再現”。另外還有形象說、形式說、情感說、表現說二、藝術本質問題的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理論)人類社會的生產活動分為“物質生產”、“精神生產”,藝術生產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構成了人類燦爛的藝術文化寶庫。“藝術生產”理論給藝術學研提供的啟示:1、藝術生產理論揭示了藝術的起源、性質和特點。1藝術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才從物質生產中分化出來。2藝術一方面是對客觀社會的反映,另一方面又凝聚著藝術家主觀的審美理想和情感愿望。2、藝術生產理論闡明了兩種生產的“不平衡關系”。1藝術的發展脫離不了社會的物質生產條件。一定時代的藝術發展,是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上形成的。2在社會發展歷史的某些階段上,藝術的繁榮與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呈現出某種不平衡現象。3藝術生產必然受到物質生產的制約,不包括個別特殊現象。3、藝術生產理論揭示了藝術系統的奧秘。藝術生產理論把“藝術創作——藝術作品——藝術鑒賞”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來研究,從而揭示出藝術作品與欣賞者、對象與主體、生產與消費之間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辯證關系。第二節,藝術的特征藝術的形象性——藝術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1藝術形象是客觀與主管的統一。2藝術形象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3藝術形象是個性與共性的統一。成功的藝術形象,無不具有鮮明而獨特的個性,豐富而廣泛的社會概括性。藝術典型:藝術家運用典型化的方法,創造出來的具有栩栩如生的鮮明個性并體現出普遍意義的典型形象。藝術典型比起藝術形象來具有更強烈的個性與更廣泛的共性,是藝術形象的凝練與升華。藝術的主體性——體現在藝術創作的全過程(藝術創作、藝術成品、藝術欣賞)。1藝術創作具有主體性。(藝術家個人風格)2藝術作品具有主體性。(藝術家個人烙印)3藝術欣賞具有主體性。(“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藝術的審美性——藝術品具有審美價值。1藝術的審美性是人類審美意識的集中體現。(體現人類的審美意識)2藝術的審美性是真、善、美的結晶。(將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在作品中)3藝術的審美性是內容和形式美的統一。(二者有機結合,辯證統一)第二章藝術的起源第一節關于藝術的幾種觀點模仿說——是關于藝術起源的最古老的說法,在歐洲占統治地位2000多年。代表人物:(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認為藝術是對自然的“模仿”。(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模仿”是人類的本能,所有的文藝都是“模仿”,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對象不同,所用的方式不同,所有的藝術都起源于對自然界和社會現實的模仿。(春秋時代)《管子》——音樂是模仿動物的聲音而來的。模仿說肯定了藝術來源于客觀的自然界和社會現實,包含著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但只是觸及了事物的表面沒有揭示本質。游戲說——流行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認為藝術活動或審美活動起源于人類所具有的游戲本能,由于人有過剩的精力,人們將過剩的精力運用到沒有實際效用,沒用功利目的的活動中,體現為一種自由的“游戲”。代表人物:(18世紀德國哲學家)席勒《審美書簡》——人的“感性沖動”和“理性沖動”必須通過“游戲沖動”才能有機地協調起來。(19世紀英國哲學家)斯賓塞——人類是高等動物,比低等動物有更多的過剩精力,藝術和游戲就是人的過剩精力的發泄。(德國學者)布魯斯——游戲是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在為將來的實際生活做準備或練習。游戲說肯定了游戲的藝術活動和審美活動,將游戲和藝術聯系在一起,在某種程度上揭示了藝術的部分特殊性,但僅僅從生物學或心理學的角度出發仍然未能揭示藝術產生的最終原因。表現說——在東西方有著悠久的歷史,19世紀后在西方文藝界有較大影響,是西方現代文藝思潮的主要理論基礎,即強調藝術應當“表現自我”。代表人物:(東漢)《毛詩序》——“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歌詠之,歌詠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意大利美學家)克羅齊——“直覺即表現”,藝術的本質是直覺,直覺的來源是情感,直覺即表現,因而,藝術歸根結底是情感的表現。(英國史學家)科林伍德——只有表現情感的藝術才是所謂“真正的藝術”,藝術就是藝術家的主觀想象和情感表現。(俄國文豪)列夫·托爾斯泰——藝術起源于傳達感情的需要。(美國當代美學家)蘇珊·朗格——藝術是人類情感的符號形式的創造,藝術品就是人類情感的表現形式。表現說,把藝術的起源歸結為“表現”脫離開人類的社會實踐,仍然是把現象當做本質,把結果當做原因,依然是片面的。巫術說——出現于20世紀,是西方在藝術起源上影響最大的一種理論。代表人物:(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原始文化》中最早提出“萬物有靈”的巫術的理論主張。(英國文化人類學家)弗雷澤《金枝》認為原始部落的一切風俗信仰,都源自交感巫術。巫術是原始人面對自然的一種手段,目的是作用于社會實踐,所以藝術的起源最終應該歸結于社會實踐活動。勞動說——19世界末葉出現,馬克思主義的藝術起源說,在我國文藝界占據主導地位。代表人物:(俄國共產主義革命家)普列漢諾夫,《沒有地址的信》系統的論述了藝術的起源和發展的問題,并且得出了藝術發生于“勞動”的觀點。生產勞動是藝術起源的根本原因,但藝術的起源是多原因的,并非單原因的,是多元的,不是單一的。藝術是人類創造的特定精神文化現象,我們應當從多方面考慮。第二節,人類實踐與藝術起源的多元化論(法國結構主義學者)阿爾都塞——把列維·施特勞斯的結構主義觀點用于說明社會的發展,認為社會的發展是多元決定的,并且進而提出了多元決定的辯證法/結構辯證法。(法國藝術史學家)希爾恩《藝術的起源》——藝術本身是一種綜合現象,研究藝術的起源必須從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等多學科相結合的角度采取綜合研究的方法,才能揭示藝術起源的奧秘。藝術產生于非藝術,使用價值先于審美價值,藝術起源于人類社會實踐的歷史發展中。藝術的產生經歷了一個由實用到審美、以巫術為中介、以勞動為前提的漫長歷史發展過程,其中也滲透著人類模仿的需要、表現的沖動和游戲的本能,藝術的起源從根本上講,最終歸結于人類的實踐活動。第三章藝術的功能與藝術教育第一節藝術的社會功能藝術的產生是通過創造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品來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審美價值是藝術最基本、最主要的特性。藝術的主要社會功能是審美認知、審美教育、審美娛樂。藝術的審美認知作用——主要是指人們通過藝術鑒賞活動,可以更加深刻地認識自然、社會、歷史和人生。藝術的審美認知作用的特點:1藝術對于社會、歷史、人生具有審美認識功能,往往能夠更加深刻地揭示社會、歷史、人生的真諦和內涵,反映社會的廣度深度,常常通過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給人們帶來難以忘卻的社會生活知識。2對于大至天體、小至細胞的自然現象,藝術同樣具有審美認識作用,可以增加人的科學知識。3對于藝術的認識功能也不能估價過高,在認識自然現象方面,比不上自然科學;在認識社會、歷史方面,藝術也不可能像社會學、歷史學那樣完備翔實地占有資料。藝術的審美教育作用——主要是指人們通過藝術欣賞活動,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啟迪,實踐上找到榜樣,認識上得到提高,從而正確地理解和認識生活,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藝術審美教育作用的特點:1以情感人——是藝術教育與其他教育之間最鮮明的區別,藝術作品總是灌注著藝術家的思想感情,通過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