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14666-2003 分析化學術語》相比于其前版《GB/T 14666-1993 分析化學術語》,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更新和調整:

  1. 術語范圍擴展:2003版標準對分析化學領域的術語進行了增補,納入了近年來分析化學技術發展所產生的新概念和方法,如電化學分析、光譜分析、色譜分析等領域的新術語,以適應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應用需求的擴展。

  2. 定義精確化:對于一些原有的術語,2003版標準對其定義進行了修訂和完善,提高了定義的準確性和科學性,減少了可能存在的歧義,以更好地指導實踐工作中的應用和理解。

  3. 術語分類結構調整:標準在結構上可能進行了優化,對術語進行了更加合理的分類和編排,便于使用者快速查找和引用。這有助于提高標準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4. 與國際標準接軌:2003版標準在制定過程中,更加強調與國際分析化學領域的相關標準和推薦做法保持一致,吸收采納了國際上的先進理念和標準內容,增強了中國標準的國際兼容性和互認性。

  5. 語言表述規范化:隨著時代的發展,標準的語言表達也更加規范、清晰,符合現代科技文獻的表述習慣,便于國內外專業人士的理解和交流。

  6. 刪除過時內容:考慮到科技進步和技術更新,2003版標準可能移除了部分已不再適用或被新技術替代的舊術語和定義,確保標準內容的時效性和實用性。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03-10-11 頒布
  • 2004-05-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14666-2003分析化學術語_第1頁
GB/T 14666-2003分析化學術語_第2頁
GB/T 14666-2003分析化學術語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7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14666-2003分析化學術語-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71.040.01G0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4666—2003代替GB/T14666-1993分析化學術語Termsforanalyticalchemistry2003-10-11發布2004-05-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布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GB/T14666-2003本標準代替GB/T14666—1993《分析化學術語》本版標準與前版標準的差異:刪除了前版3.2.25條螯合滴定法]和8.3.2條探頭增加了標準中第3章的脈沖極譜法、常規脈沖極譜法、微分脈沖極譜法、陰極溶出伏安法、光譜電化學、掃描隧道電化學顯微技術、玻碳電極、熱解石墨電極、超微電極和電化學石英品體震蕩微電乎(見3.2.9.5、3.2.9.5.1-3.2.9.5.2、3.2.10.2-3.2.11.1、3.2.11.2、3.3.9.7、3.3.9.8.3.3.9.9、3.3.9.10);增加了標準中第5章的氣相色譜-傅里葉紅外光譜聯用儀、氣相色譜-傅里葉紅外光譜-質譜聯用儀、液相色譜-質譜儀界面(接口)、熱噴霧界面(接口)電噴霧界面(接口)和大氣壓化學電離界面(接口見5.3.1.3、5.3.1.4、5.4.9、5.4.10、5.4.11.5.4.12):-增加了標準中第6章的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電噴霧電離(ESI)和離子餅質譜儀(見6.2.20、6.2.21、6.3.4)增加了標準中第7章的多維譜、固體核磁共振(見7.2.3、7.2.4);增加了標準中第8章顯著性檢驗、校正、因子分析、化學模式識別、人工智能、優化與實驗設計院、分析信息處理(見8.11、8.12.8.13、8.14.8.15、8.16.8.17);修訂了掩蔽、灼燒、純度、痕量分析、超痕量分析(1993年版的3.1.14、3.1.19、3.2.9、3.2.10;本版的2.1.14、2.1.19、2.1.28、2.2.9、2.2.10);修訂了電質量法、伏安法(1993年版的4.2.8:4.2.10本版的3.2.8、3.2.10)。修修訂了能級、激發能、分子譜帶、拉曼光譜法、吸光系數(1993年版的5.1.5、5.1.7、5.1.20、5.2.11、5.4.10:本版的4.1.5、4.1.7、4.1.20、4.2.11、4.4.10);修訂了吸附劑、手性固定相、親和色譜法、離子色譜法、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1993年版的6.1.1.2、6.1.1.3、6.1.9、6.2.1.4.7、6.2.1.4.8、6.3.1.1、6.3.1.2、6.3.3:本版的5.1.1.2、5.1.1.3、5.1.9、5.2.1.4.7、5.2.1.4.8-5.3.1.1-5.3.1.2-5.3.3):修訂了自由感應衰減(FID)、去屏蔽、超導核磁共振波譜儀、脈沖傅里葉變換核磁共振波譜(1993年版的8.1.6、8.1.16、8.3.1.2、8.3.1.3:本版的7.1.6、7.1.16、7.3.1.2、7.3.1.3)。本標準的附錄為資料性附錄。本標準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提出本標準由全國化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63)歸口。本標準委托全國化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解釋。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中化化工標準化研究所。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張君璽、周瑋、莊乾坤、唐亞林、孫亦梁、徐小杰、熊少祥本標準于1993年6月首次發布

GB/T14666-2003分析化學術語范圍本標準規定了化學分析、電化學分析、光譜分析、色譜分析、質譜分析、核磁共振波譜分析、數據處理的分析化學術語525詞條。本標準適用于編寫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技術文件和書刊以及學術交流和業務往來中亦應參照使用。2化學分析2.1一般術語generalterms2.1.1采樣sping從總體中取出有代表性試樣的操作2.1.2式樣sample用于進行分析以便提供代表該總體特性量值的少量物質2.1.3四分法quartering從總體中取得試樣后.采用圓錐四等分任意取對角二份試樣.棄去剩余部分,以縮減試樣量的操作。2.1.4測定determination取得物質的特性量值的操作。2.1.4.1平行測定paralleldetermination取兒份同-一試樣,在相同的操作條件下對它們進行的測定2.1.5空白試驗blanktest不加試樣,但用與有試樣時同樣的操作進行的試驗2.1.6檢測detection確認試樣特定性質并判斷某種物質存在與否的操作2.1.7監定identification未知物通過比較試驗或用其他方法試驗后,確認某種特定物質的操作2.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