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農業大學《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件-第十三章_第1頁
東北農業大學《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件-第十三章_第2頁
東北農業大學《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件-第十三章_第3頁
東北農業大學《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件-第十三章_第4頁
東北農業大學《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件-第十三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東北農業大學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國際戰略和外交政策本章的內容第一節國際形勢的發展及特點第二節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教學目的使學生了解二戰后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及其基本特點,認清在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條件下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掌握中國共產黨在外交方面的基本原則、方針和政策;通過對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和作用提高的分析,明確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和信心。教學重點、難點1.對戰后國際形勢和時代主題的認識2.關于和平發展的道路3.關于和諧世界第一節國際形勢的發展及特點本節的提綱一、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1.鄧小平根據世界形勢的變化,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兩大主題”2.什么是和平與發展問題以及鄧小平關于世界兩大主題論斷的意義二、政治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1.在較長時期內不發生大規模的世界戰爭是有可能的2.政治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三、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1.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2.中國的和平發展,對國際社會的影響一、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現在世界上真正大的問題,帶全球性的戰略問題,一個是和平問題,一個是經濟問題或者說發展問題。和平問題是東西問題,發展問題是南北問題。概括起來,就是東西南北四個字。南北問題是核心問題。”--鄧小平

現在世界上真正大的問題,帶全球性的戰略問題,一個是和平問題,一個是經濟問題或者說發展問題。和平問題是東西問題,發展問題是南北問題。概括起來,就是東西南北四個字。南北問題是核心問題。”--鄧小平每個歷史時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決的根本任務。這個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就是那個時代的主題。不同的時代具有不同的時代主題。世界需要和平戰爭曾給人類帶來了太多的不幸和災難。帝國主義國家為了爭奪財富和資源而發動的世界戰爭,給許多國家經濟社會造成極其巨大的破壞。第一次世界大戰:把整個歐洲及西亞、非洲和遠東拋進了硝煙和死亡的陰影,15億人卷入戰爭漩渦,3000多萬人傷亡,無數的財產受損。第二次世界大戰:61個國家和地區參戰,17億人卷入戰爭,9000多萬軍人和平民在戰爭中傷亡,經濟損失高達4萬億美元。美國侵朝戰爭:據最新媒介披露,這次戰爭各方的傷亡人數如下:美國14萬2千人,南韓30萬人,北韓50萬人,中國90萬人。美伊戰爭世界需要發展一位南非人和他的住處霸權主義霸權主義是指強國、大國不尊重弱小國家的主權獨立,蠻橫地對別國進行干涉、控制和統治,推行侵略擴張政策,謀求一個地區或世界的霸主地位的行徑。據《世界知識》雜志最新統計:二戰后至1991年海灣戰爭,美國為干涉他國內政而使用武力事件達223次。戰后美國力量介紹:經濟

軍事

政治工業產量占53.4%出口貿易占32.4%黃金儲備占74.5%建立布雷頓森林體系武裝部隊300萬;國防預算超800億美元;在全球有480多個軍事基地擁有原子彈控制操縱聯合國

當時英國外交大臣貝文說:“美國今天正處于拿破侖戰爭結束時英國的地位。在拿破侖戰爭結束后,英國掌握了全世界財富的30%左右,而今天,美國則掌握了大約50%。”

美國前總統胡佛說:“目前,我們,只有我們掌握著原子彈,我們能夠把自己的政策強加給世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制度,

局部戰爭侵朝戰爭(1950—1953)侵越戰爭(1961—1973)入侵格林納達(1983年)空襲利比亞(1986年)入侵巴拿馬(1989年)海灣戰爭(1990年)北約轟炸南聯盟(1999年)用導彈襲擊我駐南使館。2000年4月1日美軍EP-3電子偵察機撞毀我軍用飛機并闖入我領空、降落我軍用機場。阿富汗戰爭(2001年)伊拉克戰爭(2003年)美國加緊建立軍事體系,發動局部戰爭美轟炸我駐南大使館

難民營

第四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坦克攻占戈蘭高地

第三次中東戰爭中被以軍摧毀的埃及軍車及坦克美國總統布什2002年12月17日下令美軍開始部署國家導彈防御系統2002年08月02日美參院批準大幅增軍費預算布什要求增加軍費預算用來支持反恐戰爭.美國參議院批準了將軍費預算增加350億美元的計劃。下一個財政年度軍費預算如果得到最后批準,總數將達到3500億美元。恐怖主義威脅世界和平圖為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的美國大使館附近發生的爆炸。這個世界不太平美國東部時間9月11日早,兩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美國客機分別從北面和西北面撞向曼哈頓世界貿易中心,兩座標志性建筑和象征瞬間消失。就在人們驚魂未定之際,離白宮不遠的地方發生大火。接著,一架飛機撞到五角大樓,而后國會爆炸,國務院門口也發生汽車炸彈爆炸事件。此外,還有一架飛機被劫持,在匹茨堡附近墜毀。這樣在今天的大規模恐怖主義劫機爆炸中,共有4架美民用飛機被劫持和撞毀。和平與發展的關系前提條件有力保障和平發展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

在曲折中發展在較長時期內

不發生大規模的世界戰爭是有可能的“過去我們的觀點一直是戰爭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我們好多的決策,包括一、二、三線的建設布局,‘山、散、洞’的方針在內,都是從這個觀點出發的。這幾年我們仔細地觀察了形勢,……由此得出結論,在較長時期內不發生大規模的世界戰爭是有可能的,維護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126-127頁)祈禱和平轉變和平時期的發展軌道上來早打大打“對于總的國際局勢,我的看法是,爭取比較長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戰爭是可以避免的。”(《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233頁)北愛和平實現歷史性突破當前,整個國際態勢處在總體和平、局部戰爭,總體緩和、局部緊張,總體穩定、局部動蕩,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國際局勢發展的基本態勢。中東和平談判當前世界局勢的發展,充分說明世界格局正在向多極化發展政治多極化政治多極化“美蘇壟斷一切的情況正在變化。世界格局將來是三極也好,四極也好,五極也好,蘇聯總還是多極中的一個,……

所謂多極,中國算一極。中國不要貶低自己,怎么樣也算一極。”(《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53頁)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但一家獨霸世界力不從心;歐洲聯盟的建立,加快了經濟、政治一體化進程,成為國際經濟、政治中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日本正在積極努力,爭取由經濟大國向政治大國邁進;俄羅斯現有的實力,決定它仍會在國際舞臺上發揮重要作用;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國際影響不容低估;發展中國家的崛起,必將在世界事務中發揮愈來愈大的作用。政治多極化一超多強政治多極化多極化中的“極”是全球化時代的“極”,多極之間政治上的獨立與經濟上的相互依賴同時存在,經濟交流促進了政治合作。政治多極化江澤民出席亞太經合會政治多極化政治多極化

江澤民與東盟、日、韓領導合影政治多極化

西方七國首腦會議政治多極化

八國首腦會議結束政治多極化多極化中不僅傳統的實力因素起作用,國際道義和文化的影晌也在不斷增加。由于多極之間相互制約,和平、正義、反對侵略、反對種族歧視、反對恐怖主義、維護地區穩定等國際行為準則越來越為世界各國所接受。政治多極化多極化與國際關系民主化相輔相成。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和政治上的不斷崛起是當今世界的一大歷史潮流。它在國際關系中的反映就是: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推動了國際關系民主化的發生與發展。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曲折發展但難以逆轉經濟的全球化據世界銀行2002年初發表的《全球化:增長與貧困》報告,19世紀末以來,世界經濟經歷了三次全球化浪潮:第一次為1870一1914年;第二次為1945一1980年;第三次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經濟的全球化定義背景原因方式

定義: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務、生產要素與信息的跨國界流通的規模和形式不斷擴大和增加,通過國際分工,在世界市場范圍內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從而使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程度日益加深的趨勢。

背景:(1)政治:國際政治格局的變化。冷戰結束,國際局勢相對穩定。(2)思想:思想文化的不斷交融。(3)經濟:第三次科技革命。原因:(1)二戰以來,各國家和地區間經濟影響和依賴加深。(2)90年代以來,交通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加速了生產要素的跨國界流動。(3)跨國公司和各種國際組織的推動。(4)市場機制的廣泛建立,為經濟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

方式:制訂統一的、有約束力的國際經濟規則,即“共用一個規則”。經濟的全球化材料:設計德國車身薄板日本變速器加拿大美國發動機澳大利亞輪胎韓國等20多個國家它說明什么?波音飛機在美國以外的零件供應地

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最佳區位,最終為了充分利用當地的優勢資源把生產成本降到最低波音公司的零部件在美國能否生產?波音公司為什么把某些零部件生產舍近求遠放在國外進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分布發達國家主要集中在北半球發展中國家主要集中在南半球發達國家即所謂的北方,主要是一些歐洲國家和北美洲國家以及部分亞洲和大洋洲國家。發展中國家即所謂的南方,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大致以30°N為界,以北為發達國家,以南為發展中國家,但日本、澳大利亞、南非等發達國家處于南半球進口出口我國進出口貿易統計表(單位:億元)1978年1989年1991年1996年1997年2000年1978年1989年1991年1996年1997年2000年981095255917196381510138818271424227220372000年2004年2000年2004年

出口5933.6億美元

進口5613.8億美元同比增長35.4%2004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004年中國外貿額達11547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中國入世的所有法律文件于01年9月17日在日內瓦獲得通過,長達15年的入世談判宣告結束。慶祝中國成功入世石廣生接受其他世貿組織成員代表的祝賀

龍永圖及其他成員在決定通過后鼓掌慶賀

經濟的全球化多哈會議通過中國入世決定大會現場世貿多哈會議通過中國入世一錘定音瞬間

世界貿易組織多哈會議經濟的全球化對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它的本質對世界經濟最大的受益者,利大于弊機遇挑戰發達國家主導的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利大于弊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影響分析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影響?

智利反經濟全球化示威游行三、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

中國人民解放軍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

1993年中國維和部隊在柬埔寨鄧小平:“世界和平與發展這兩大問題,至今一個也沒有解決。社會主義中國應該用實踐向世界表明,中國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永不稱霸。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中國政府一再聲明:中國現在不稱霸,將來強大了也永遠不會稱霸。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曾經指出:中國發展本身就是對全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最大貢獻。中國發展的最大特點就是和平發展,不使用過去殖民主義強國或者帝國主義列強那種掠奪別人、欺負別人、剝削別人的辦法。中國的和平發展給鄰國、給全世界帶來的不是障礙、不是威脅,而是機遇。我們現在已不再提“反對霸權主義”,80、90年代的時候我國的對外政策提的基本是兩條“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這樣的提法并不是不對,但容易把戰爭的矛頭引向中國。而我們現在的外交政策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完全是從正面提出的,是在尋求一種雙贏、多贏、共贏這樣一種方針,以適應經濟全球化這樣一個發展趨向,我們的世界銀行儲備多數是美元,美國經濟不好,世界各國中受損最大的是中國。在現有的國際秩序中,中國是受益者。最想改變現狀的是日本,而不是我們。中國的和平發展,對國際社會的影響

第一,中國的和平發展,和平崛起會使世界局勢更加穩定,世界和平更有保障。因為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中國需要和平的環境來發展自己,同時,中國也要靠自身的發展來維護世界和平。第二,中國的持續高速發展己經而且將會給國際社會帶來巨大的機遇,從而給世界經濟帶來繁榮,促進共同發展。第三,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中國文明與其他文明共存并交匯有助于世界文明的相互交流和相互融合,促進世界文明的和諧發展。第四,中國的和平發展會為世界提供一種新的發展模式,對國際社會具有巨大的契機作用。最后,中國的和平發展會使世界人民對社會主義有全新的再認識,證明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建設“和諧世界”“和諧世界”是十六大以來提出的一個新的理念,表達了我們堅持和平發展的立場。提出這一新的理念是與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的國際戰略思想一脈相承的。建設和諧世界的核心和主要目標是實現世界持久和平與普遍繁榮。推動和諧世界的建立,是構建和諧社會在國際領域的延伸。只有逐步建立起和諧社會,使中國繁榮、穩定、強大,才能有效地推動“和諧世界”的建立;同時,也只有世界不斷走向和諧,中國才能更快更好的構建和諧社會。第二節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本節的提綱一、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發展1.毛澤東、周恩來捍衛新中國獨立的和平外交政策2.鄧小平完整地提出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江澤民、胡錦濤對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新發展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1.維護世界和平,謀求共同發展是我國對外政策的首要任務和宗旨2.獨立自主是我國對外政策的根本原則3.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必須以國家利益為最高準則4.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處理國際關系的基本原則5.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遵循睦鄰友好原則,積極發展與周邊國家的友好關系,創造和維護和平友好、長期穩定的周邊環境,是我國長期實行的外交方針之一三、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一、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發展毛澤東、周恩來外交政策建國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針:“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同舊中國喪權辱國外交一刀兩斷,徹底摧毀帝國主義對中國的控制,清除它們在華的特權和影響,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再與這些國家建立友好關系。)“一邊倒”(倒向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的陣營一邊)1954年,同印度、緬甸共同確立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這已成為舉世公認的最基本的國際關系準則。毛澤東、周恩來外交政策

周總理會見印度總理尼赫魯

周總理會見緬甸總理吳努

1953年12月31日周總理接見印度政府代表團時,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毛澤東、周恩來外交政策60年代初的“兩個中間地帶”理論要求依靠第一中間地帶即亞、非、拉的廣大經濟落后的國家,爭取第二中間地帶即以歐洲為代表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范圍內建立“反帝、反修”統一戰線的國際戰略。毛澤東、周恩來外交政策60年代“兩個拳頭打人”當時既反美帝又反蘇修,還反各國反動派,周邊形成反華包圍圈。多方樹敵,于己不利。毛澤東、周恩來外交政策70年代的“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企圖主宰世界的美國和蘇聯、在反帝反殖斗爭中日益崛起的亞非拉發展中國家、以及處在兩者之間的一批發達國家)建立“一條線”、“一大片”戰略(“一條線”是指從中國、日本經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歐洲到美國都在這條線上;“一大片”是指這條線周圍的所有的國家,對付蘇聯霸權主義的挑戰,為我國贏得了安定的國際環境)毛澤東、周恩來外交政策

毛主席會見尼克松毛澤東、周恩來外交政策

毛澤東會見田中角榮

中日簽署建交聯合公報毛澤東、周恩來外交政策打開中美交往的大門,恢復中日邦交正常化,使我國的國際環境開始好轉。毛澤東、周恩來外交政策毛澤東、周恩來的外交理論及其實踐新中國團結了最大多數,反對了最危險的敵人,捍衛了新中國的獨立,與世界上許多國家建立了和平友好關系,為新中國贏得了和平的建設環境,并不斷提升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與世界上許多國家建立了和平友好關系。至1979年,與我國建交的國家為122個。毛澤東、周恩來外交政策鄧小平外交政策改變了關于世界戰爭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的提法,指出在較長時間內不發生大規模的世界戰爭是有可能的,維護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兩大問題的重要論斷。作出了中國不參加任何集團,不同任何大國結盟的決策。調整了過去曾以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劃線的做法,主張超越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異同,按照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同所有國家建立和發展友好關系。對外開放成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項基本國策。還提出要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推動建立和平穩定、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鄧小平外交政策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蘇聯解體、東歐巨變、國際反華勢力對中國施加極大壓力的險惡形勢下,鄧小平提出了32字方針:這就是“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著應付、韜光養晦、善于守拙、決不當頭、抓住機遇、有所作為”的國際戰略方針,其核心是“韜光養晦、有所作為”。至1989年,與我國建交的國家達131個。

鄧小平外交政策鄧小平外交政策江澤民、胡錦濤外交政策根據尊重各國人民自己選擇的原則,實現中蘇關系向中俄關系的順利過渡,并同原蘇聯各共和國和東歐國家建立和發展友好關系。打破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無理制裁。克服了亞洲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香港、澳門順利回歸祖國。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我駐南使館的野蠻行徑進行了有理有利有節的斗爭。睦鄰友好更加鞏固。從戰略高度進一步加強了同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與合作。同各大國建立了各種類型的伙伴關系。涉臺外交不斷取得新的勝利。黨中央還適時提出“走出去”的開放戰略。多邊外交、首腦外交更加活躍。中國的綜合國力由此大為加強,國際地位大為提高,國際環境大為改善。到2003年底共有165個國家與我國建交。

江澤民的新安全觀江澤民在十六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安全上應相互信任,共同維護,樹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協作的新安全觀。”

江澤民與葉利欽簽署聯合聲明中、俄、哈、吉、塔五國元首簽署關于在邊境地區加強軍事領域信任的協定

中美建立建設性戰略伙伴關系

江澤民在西雅圖與克林頓會談

中俄建立面向21世紀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江澤民與葉利欽簽署中俄聯合聲明江澤民會見日本天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