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崇高的社會理想1_第1頁
第七章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崇高的社會理想1_第2頁
第七章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崇高的社會理想1_第3頁
第七章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崇高的社會理想1_第4頁
第七章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崇高的社會理想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章

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崇高的社會理想教學目的和要求: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預見未來社會的科學立場和方法;把握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共產主義社會基本特征的主要觀點;深刻認識共產主義社會實現的歷史必然性和長期性;樹立和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積極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教學重點和難點:(1)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展望未來社會的科學立場和方法;(2)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共產主義社會基本特征的預見;(3)共產主義理想實現的必然性和長期性;(4)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關系。第一節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共產主義社會的展望一、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展望未來社會的科學立場和方法在展望未來社會的問題上,是否堅持科學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是能否正確預見未來的基本前提,也是馬克思主義與空想社會主義的根本區別。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站在科學的立場上,提出并自覺運用了預見未來社會的科學方法。(一)在揭示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基礎上指明社會發展的方向“馬克思的全部理論,就是運用最徹底、最完整、最周密、內容最豐富的發展論去考察現代資本主義。自然,他也就要運用這個理論去考察資本主義的即將到來的崩潰和未來共產主義的未來的發展。”

“馬克思絲毫不想制造烏托邦,不想憑空猜測無法知道的事情。馬克思提出共產主義的問題,正像一個自然科學家已經知道某一新的生物變種是怎樣產生以及朝著哪個方向演變才提出該生物變種的發展問題一樣。”

(二)在剖析資本主義社會舊世界中闡發未來新世界的特點“新思潮的優點又恰恰在于我們不想教條地預期未來,而只是想通過批判舊世界發現新世界。”

(三)立足于揭示未來社會的—般特征,而不作詳盡的細節描繪“無論如何,共產主義社會中的人們自己會決定,是否應當為此采取某種措施,在什么時候,用什么辦法,以及究竟是什么樣的措施。我不認為自己有向他們提出這方面的建議和勸導的使命。那些人無論如何也會和我們一樣聰明。”

“我們只能談國家消亡的必然性,同時著重指出這個過程是長期的,指出它的長短將取決于共產主義高級階段的發展速度,而把消亡的日期或消亡的具體形式問題作為懸案,因為現在還沒有可供解決這些問題的材料。”

二、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揭示的共產主義社會基本特征“在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在迫使個人奴隸般地服從分工的情形已經消失,從而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對立也隨之消失之后;在勞動已經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隨著個人的全面發展,他們的生產力也增長起來,而集體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個時候,才能完全超出資產階級權利的狹隘眼界,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

——

《哥達綱領批判》《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12頁。

(物質基礎和制度特征)◆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產品極大豐富,是共產主義社會實現的必要條件;

◆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又是共產主義社會本身的一個重要特征;◆適應高度發展的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共產主義社會將徹底廢除私有制,實行普遍的生產資料公有制;◆與生產資料的社會占有相適應,共產主義社會將按照自然資源的情況和社會成員的需要,對生產進行有計劃的組織和管理;◆在共產主義社會,個人消費品的分配方式是“各盡所能,按需分配”。

(一)物質財富極大豐富,消費資料按需分配思考并討論:共產主義按需分配能否實現?在人類社會中,“按需分配”的因素一直存在著。在物質生活貧乏時,平均分配就等于按需分配。按需分配應該是最節約的一種分配方式,并非要多得不得了的時候才能按需分配。共產主義的按需分配是以產品極大豐富為基礎的。共產主義的按需分配是以人們的精神境界極大提高為條件的。共產主義社會中人們的需要是正常的、健康的、發展了的需要,而不是變態的不正常的需要。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共產主義社會中按需分配的具體機制提供了基礎。(社會生活狀態)

◆到共產主義社會,階級將會消亡,國家也將消亡,戰爭不復存在;

◆在共產主義社會,“三大差別”必然歸于消失;◆社會關系實現了高度和諧共產主義,人們的精神境界得到極大提高;◆社會與自然之間也達成了和諧。

(二)社會關系高度和諧,人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人的狀況)

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根本價值目標,也是共產主義社會的根本特征。

“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三)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人類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建立在個體高度自由自覺基礎上的發展,而不是強迫的發展,勞動不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成為“生活的第一需要”;不僅體力和智力得到發展,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發展,而且人的社會聯系和社會交往也得到發展;共產主義社會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指的是全體社會成員的發展,而不是只有一部分人的發展;社會發展與個人發展實現了真正的統一,社會發展不再以犧牲某些個人的發展為代價;人類將最終從支配他們生活和命運的異己力量中解放出來,實現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開始自覺地創造自己的歷史。共產主義為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準備了條件:生產力高度發展是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物質前提;消滅舊式分工是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重要保證;揚棄自由時間和勞動時間的對立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現實條件。第二節共產主義社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工人階級作為最革命的階級肩負著推翻資本主義、建立共產主義新社會的偉大使命;馬克思主義的創立及其與工人運動的結合,特別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產生,使工人階級找到了科學的理論指導和堅強的領導核心。

一、實現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偉大的事業(合目的性)(一)實現共產主義是無產階級解放斗爭的最終目標恩格斯:“如果不同時使整個社會一勞永逸地擺脫一切剝削、壓迫以及階級差別和階級斗爭,就不能使自己從進行剝削和統治的那個階級(資產階級)的奴役下解放出來”。(二)實現共產主義是全人類解放的根本體現二、實現共產主義是歷史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合規律性)理想的產生:共產主義理想作為一種社會理想,是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基礎上設立的社會發展目標;理想的認識:共產主義理想并不神秘,完全可以把握其基本特征并不斷加深其認識;理想的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的實現不靠神秘力量或奇跡,而靠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靠人民群眾的實踐。(一)共產主義理想是能夠實現的社會理想(二)共產主義理想的實現是歷史規律的必然要求共產主義理想一定會實現,以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以及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發展為依據的。社會主義運動的實踐,特別是社會主義國家的興起和不斷發展,已經并正在用事實證明著共產主義理想實現的必然性。共產主義實現的歷史必然性中包含著人的努力奮斗。三、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1.社會主義社會的充分發展和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需要很長的歷史時期;2.當代資本主義的滅亡和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轉變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共產主義理想實現的長期性(二)正確理解“兩個必然”和“兩個決不會”的關系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提出了“兩個決不會”:

“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兩個必然”與“兩個決不會”有著內在的必然聯系,應該結合起來理解:◆兩個思想層次并不完全一樣。“兩個必然”是講資本主義滅亡和共產主義勝利的客觀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命題,而“兩個決不會”則是講這種必然性實現的時間和條件,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命題。◆“兩個決不會”并不是對“兩個必然”的否定。它仍然講舊社會的滅亡,新社會的誕生,只是講了舊社會滅亡和新社會產生的條件和時間。◆“兩個決不會”是對“兩個必然”的豐富和充實。把二者結合起來,就會有更具體的把握。第三節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1.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關系(1)有內在聯系和本質上的一致性;總體上同屬于一個類型的社會形態;(2)在發展程度和成熟程度上存在重大區別。一、社會主義是走向共產主義的必由之路(一)實現共產主義不能超越社會主義發展階段2.社會主義是實現共產主義的必由之路(1)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低級階段。(2)建設社會主義是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試圖跳過而直接進入共產主義,是不可能實現的。1.社會主義建設是在各個民族國家的范圍內分別進行的。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世界社會主義事業的一個重要的方面。(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華民族走向共產主義的必由之路二、樹立遠大理想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一)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定共產主義必勝的信念1.共產主義理想是中國革命勝利的強大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2.牢固地樹立和堅定共產主義必勝的信念,來自于對于實現共產主義客觀必然性的正確認識。(二)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1.概念:從學理上講,遠大理想和共同理想并不是一對概念:

遠大理想與近期理想相對。共同理想與個人理想相對。字面不相對,但實質上相對。遠大理想—遠期目標;共同理想—近期目標,看得清楚,有共識。2、把追求共同理想與追求遠大理想結合起來

把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和目前的社會主義實踐結合起來。忘記遠大理想而只顧眼前,就會失去前進方向;離開現實工作而空談遠大理想,就會脫離實際。大學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思考題1.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在西方經歷了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英國的托馬斯·莫爾批判了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罪惡,提出了烏托邦理想。他于1516年發表的《烏托邦》一書描繪了一個美好的社會:在那里,沒有私有財產和剝削現象,人們有計劃地從事生產,城鄉之間沒有對立,不需要商品、貨幣和市場,實行按需分配。受《烏托邦》一書的影響,意大利的康帕內拉于1602年在監獄里寫出了《太陽城》,進一步描繪一個財產公有、共同勞動和人人平等的理想社會。到18世紀,法國的摩萊里和馬布利分別在《自然法典》和《論法制和法律的原則》中,論述了從私有制過渡到公有制的必然性,并以法律條文的形式闡述了理想社會的綱領和原則。在19世紀上半葉,空想社會主義發展到最高階段,代表人物有法國的圣西門、傅立葉和英國的歐文。圣西門提出“實業制度”,并奔走呼號,希望法國統治者能接受自己的改革方案。傅立葉提出以“和諧社會”代替資本主義,并在一個農場里進行組建“法郎吉"(和諧社會基本單位)的試驗。歐文是一個工廠主,他曾在自己領導的蘇格蘭新拉納克大棉紡廠進行慈善試驗。他縮短工時,設立托兒所、幼兒園和學校,把一個愚昧黑暗的新拉納克變成了完善的模范移民區。l824年,他到美洲從事共產主義實驗。在印第安那州建立了“新協和”公社,實行財產公有,成年人享有平等的權利。他的共產主義試驗雖然失敗了,他自己也因此變得一貧如洗,但是他并沒有動搖自己的堅定信念。根據上述材料深刻認識追求一個沒有剝削壓迫和社會丑惡現象的理想社會一直是進步人士追求的目標,并簡要回答:在對未來理想社會的認識上,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與空想社會主義者有何本質區別?思考題2、既然共產主義理想的實現是歷史的必然,為什么又要人們去努力追求?既然共產主義的最終實現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為什么又說“共產主義渺茫”論是錯誤的?請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觀點予以正確解答。3、有人說:“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只能講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不應提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否則就是脫離實際。”請用共同理想和遠大理想的關系來分析評論這一觀點。4、如何在大學生活中體現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個人理想如何才能與社會理想一致起來?閱讀文獻1、恩格斯:《共產主義原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馬克思和恩格斯:《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4、恩格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