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食品衛生基礎主要內容:第一節食品污染及其預防第二節各類食品的衛生要求第三節食物中毒及其預防措施實踐:技能拓展第一節食品污染及其預防
謝靜
食物很豐富,
但是
“病從口入”影響健康的因素?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
出,健康與長壽取決于
下列因素:自我保健占60%社會因素占10%遺傳因素占15%醫療因素占8%氣候因素占7%什么是食品污染?FoodHygienemeansallmeasuresnecessaryfor
ensuringtheSafety,wholesomeandSoundness
ofallfoodsatallStagesfromitsgrowth,Production,ormanufactureuntilitsfinalconsumption。食品衛生:從食品的生產、制造到最后消費之間無論在任何步驟,都能確信食品處于安全、完整以及美好的情況。
食品污染分類
生物性污染
化學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一、生物性污染及其預防
一、細菌性污染及食品腐敗變質(一)、食品中常見細菌
致病菌
條件致病菌
非致病菌
1、食品的腐敗變質概念:在一定條件環境因素影響下,由微生物作用而引起食品成分和感官性狀上的改變,并失去食用價值。(1
)、食品腐敗原因
為什么米面常溫下能長期存放而饅頭米飯則不行?肉類為什么不能在常溫下多放?而在冰箱中冷凍或制成罐頭食品后則可長期保存?為什么蔬菜曬干后、腌制后就可在室溫下長放?蔬菜水果表皮完整與破損那種情況下更易腐敗?
1)食品本身的組成和性質
高蛋白食品蛋白分解
營養成分高糖食物發酵產酸高脂食物油脂酸敗PH值PH<4.5安全食品PH>5.8食品易腐敗
食品水分:總水分:食品在105度干燥至衡重所減少的重量。水分活性(wateractivityAw):食品中可以自由蒸發的水分或者可以被微生物利用的水分;<0.6時,絕大部分微生物均不能生長
食品按水分活性分三類類別
水分活性
高水分食品
>0.8中間水分食品
0.2-0.8低水分食品
<0.2
食品滲透壓食品組織結構是否完整食品的狀態及所含的不穩定物質2)微生物:
細菌、酵母和霉菌,尤其是細菌更占優勢3)環境因素溫度濕度02
紫外線
(2)、食品腐敗的化學過程及鑒定指標1)食品中蛋白質的分解
蛋白質氨基酸胺類羧酸脫羧脫胺脫羧脫胺硫化氫等高蛋白食品腐敗的鑒定指標
感官檢查化學指標微生物指標感官檢查:視覺嗅覺化學指標:揮發性鹽基總氮(TVBN)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K值(Kvalue)揮發性鹽基總氮:(TVBN)是指肉類、魚類樣品水浸液在堿性條件下,能與水蒸氣一起蒸餾出來的總氮量。用于判斷肉的新鮮度微生物指標
肉類食品揮發性鹽基總氮國家標準(mg/100g)食品名稱一級鮮度二級鮮度凍肉類<15<25鮮肉類<15<25魚類<15<25蝦類<25<35HxR+HxATP+ADP+AMP+IMP+HxR+Hx注:HxR=肌苷Hx=次黃嘌呤IMP=肌苷酸判斷標準K值(%)新鮮度<20新鮮>40腐敗
K值適合于水產品腐敗鑒定K值(%)=*1002)食品中脂肪酸敗酸敗原因環境因素:氧氣溫度紫外線自身因素:水分組織殘渣飽和度鑒定指標:過氧化值上升酸價增高3)碳水化合物的分解碳水化合物低級分解產物酸度(3)、食品腐敗變質的衛生學意義<1>感官性狀發生改變;<2>食品成分分解營養價值嚴重降低;<3>微生物的嚴重污染,增加了致病菌和產生毒真菌存在的機會,極易造成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4>食品腐敗后的分解產物對人體的直接毒害。(4)、食品腐敗變質的控制措施<1>低溫防腐<2>高溫滅菌防腐<3>脫水與干燥<4>提高滲透壓鹽腌法和糖漬法<5>提高氫離子濃度<6>添加化學防腐劑<7>輻照保藏防腐防止食品腐敗變質措施的原理
-------食品保藏
溫度水分氫離子濃度將食品中的微生物殺滅或減弱其滲透壓生長繁殖的能力.其它幾種常用方法冷藏:主要指將食品原料和配料經過前處理例如清洗、分割、包裝或加工處理后,在-1℃以上8℃以下儲藏。
凍藏:主要是指將食品原料經過前處理加工,在-30℃以下快速凍結,經包裝后,在-18℃以下低溫儲藏。冷藏:-2~15度,冷水循環、天然冰或人造冰降溫。保存期短、幾天到數周冷凍:采用緩凍或速凍方法先將食品凍結,而后在能保持凍結狀態的溫度下貯藏的保藏方法。-12~-23度、保存期長。急凍:指要求食品的溫度在30分鐘內迅速下降到-20度左右的過程;緩凍:將食品置于-2~-5度的環境,令其緩慢凍結。長期保藏食品用冷庫、長途運輸食品用冷藏車船。
常見食品適宜的冷藏條件
食物名稱溫度°C保藏期鮮肉1~-110~20天凍肉-10~-18數月鮮蛋-2數月鮮奶1~21~2天菠菜010~14天黃瓜7~1010~14天番茄07天辣椒7~108~10天蘿卜04~5月豆角38~10天香蕉136~10天橘子0~33~4周高溫滅菌防腐方法:巴氏殺菌:只能殺死繁殖性微生物,不能殺死芽胞。630C30分890C1秒720C15秒900C0.5秒940C0.1秒1000C0.01秒
適用于食品有牛奶、pH4以下的蔬菜和果汁罐頭、啤酒、醋、葡萄酒等。高溫殺菌:110~121度、20分左右,可使繁殖性和芽胞型細菌被殺死,可長期保藏。適于罐頭食品。
超高溫滅菌法(UHT):溫度達120度—150度時間1—3秒煮沸法:溫度在100度的滅菌方法微波加熱利用高頻電磁波提高食品溫度達到滅菌目的輻照保藏防腐保藏
指利用人工控制的輻射能源處理過的食品。原理:當用一定劑量的γ射線、或電子加速器產生的低于10兆電子伏(MeV)電子束輻照食品時,通過直接或間接的作用引起微生物DNA、RNA、蛋白質、脂類等有機分子中化學鍵的斷裂,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DNA損傷,導致微生物死亡。
我國輻照食品標準
品種目的吸收劑量(KGY)
熟肉類滅菌8.0干果類滅蟲0.4~1.0新鮮水果抑芽1.5豬肉滅蟲0.65豆類滅蟲0.2谷類滅蟲0.4~0.62、細菌性污染及其防治(1)、食品中常見細菌
致病菌
條件致病菌
非致病菌
非致病菌在食品中的分布細菌分類特性分布假單胞菌屬G--無芽孢桿菌,需氧,蔬菜、肉、家禽和嗜冷,兼或嗜鹽海產食物多見微球菌屬和G+、過氧化氫酶陽性肉、水產品、蛋上常見葡萄球菌屬嗜中溫,前者需氧,后者厭氧。芽孢桿菌屬和G+、前者需氧或兼性厭氧,肉類食品中常見,梭狀芽孢桿菌屬后者厭氧。均屬嗜中溫菌,后者罐頭食品多見。兼或有嗜熱菌腸桿菌屬(除志G-無芽孢桿菌,需氧或多與水產品、肉及蛋賀菌屬及沙門菌屬)兼性厭氧,為嗜中溫桿菌的腐敗有關細菌分類特性分布
弧菌屬和G-直型或彎曲型桿菌,兼性魚類及水產品中多見.黃桿菌屬厭氧,可在低溫和5%食鹽中生長,后者可利用植物中糖類生成黃、紅色素.嗜鹽桿菌屬和G-需氧菌,嗜鹽,多見于極咸的魚類,嗜鹽球菌屬在高濃度食鹽中生長。可產生橙紅色素乳桿菌屬G+、過氧化氫酶陰性主要見于乳品桿菌,厭氧或微需氧
(2)、細菌性污染預防要點1、加強預防食品污染的宣傳教育,食品食用
前各環節的防菌2、合理儲藏,控制細菌3、合理烹調方法,徹底殺滅細菌4、加強細菌學檢測(3)、食品的細菌污染指標及其食品衛生學意義
1)菌落總數:在嚴格規定的條件(培養基及其PH、培養溫度、時間、計數方法等)培養生成的細菌菌落總數以菌落數/g.ml.cm2表示
*衛生學意義:食品清潔狀態的標志預測食品的保存期2).大腸菌群及其衛生學意義埃希氏菌屬(典型大腸桿菌)大腸菌群檸檬酸桿菌屬腸桿菌屬(非典型大腸桿菌)克雷伯菌屬特點:1)來自人與溫血動物腸道2)35-37°C發酵乳糖產酸產氣3)革蘭氏陰性無芽孢桿菌
衛生學意義:1)糞便污染指示菌典型大腸桿菌近期污染7-30天發生變異非典型大腸桿菌遠期污染(陳舊污染)
2)腸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
大腸菌群檢測:常以大腸菌群近似數表示
(maximumprobablenumberMPN)
3、霉菌及其毒素污染及預防主要產毒霉菌及霉菌毒素曲霉菌屬:黃曲霉、寄生曲霉等,青霉菌屬:島青霉、展青霉等鐮刀霉屬:禾谷鐮刀菌、三線鐮刀菌等霉菌毒素:霉菌有毒代謝產物黃曲霉毒素雜色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展青霉毒素單端孢霉烯族化合物
(1)黃曲霉毒素(aflatoxinAF)黃曲霉和寄生曲霉產生的有毒代謝產物1).化學結構及特性:一類結構類似的化合物,其基本結構都有二呋喃環和香豆素(氧雜萘鄰酮);在紫外線下都發生熒光,根據熒光顏色及其結構分別命名;毒性與其結構有關,凡二呋喃環末端有雙鏈者毒性較強并有致癌性。
AFB1毒性強檢出率高
耐熱易溶于油和一些有機溶劑堿性條件下(加NaOH)可被破壞2).產毒條件和對食品的污染不同的菌株產毒能力差異很大,除基質以外,溫度、濕度、空氣均是黃曲霉生長繁殖及產毒的必要條件。AF對食品的污染:主要為糧油食品
3).危害: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癌性
(1)急性毒性:劇毒、損害肝臟
AFB1對動物的LD50(mg/kg.BW)【半數致死計量
】動物LD50
貓0.55豬0.62狗1.0羊2.0猴2.2雞6.3鴨雛0.24大鼠7.2小鼠9.0
人類AF急性中毒事例
地區中毒食品AF含量PPb中毒人數死亡人數
非洲霉變薯餅170031印度霉玉米6250397106泰國霉玉米500011臺灣霉玉米2259253黃曲霉毒素Bl的半數致死量為0.36毫克/公斤體重(2)慢性中毒
動物生長障礙,肝臟出現亞急性或慢性損傷。表現為體重減輕、生長發育遲緩、食物利用率下降、母畜不孕或產仔減少等。肝功能異常、肝中脂肪含量升高,肝糖元降低,血漿白蛋白降低,A/G比值下降,肝內維生素A含量減少等。(3)致癌性(誘發肝癌)
致肝癌強度比二甲基亞硝胺誘發肝癌的能力大75倍。長期慢性、一次“沖擊量”均可致癌,可引起多組織腫瘤。從亞非國家及我國肝癌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發現,某些地區人群膳食中黃曲霉毒素水平與原發性肝癌的發生率呈正相關。
4).預防要點(1)防止霉變降低水分低溫斷絕氧氣(2)去除毒素挑選法加工去除加堿去毒物理吸附加水搓洗
表1中國對食品中黃曲霉毒素的最高允許含量●美國聯邦政府有關法律規定人類消費食品和奶牛飼料中的黃曲霉毒含量(指B1+B2+G1+G2的總量)不能超過15μg/kg.人類消費的牛奶中的含量不能超過0.5μg/kg,其他動物飼料中的含量不能300μg/kg。●而歐盟國家規定更加嚴格落花生和堅果及其加工產品和所有谷類食品及加工產品中黃曲霉毒素B1限量為2.0μg/kg;原奶、熱處理奶及加工奶產品中M1限量為0.050μg/kg;嬰兒食品(包括嬰幼兒奶)中M1限量為0.025μg/kg。”(2)、展青霉素污染的主要食品、危害及預防措施
其可存在于霉變的面包、香腸、水果、蘋果汁、蘋果酒和其他產品中。可抑制血細胞的生長,能抑制細胞核有絲分裂。預防的首要措施仍然是防霉,并制定食品限量標準。(3)、單端孢霉烯族化合物污染的主要食品,危害及預防措施小麥、玉米、大麥有明顯的胚膙毒性和一定的致畸,致突變作用。預防措施:防霉去毒,加強檢測及制定食品中限量標準。(4)、玉米赤霉烯酮、伏馬菌素和3-硝基西酸污染的主要食品,危害及預防措施玉米赤霉烯酮因有類雌激素樣作用,可表現出生殖系統毒性作用,毒素主要污染玉米,其次是小麥、大麥、大米等農作物。
伏馬菌素:可分FB1和FB2兩種,食品中以1污染為主,主要污染玉米和玉米制品,目前已知FB最主要的毒作用是神經毒性,還具有慢性腎臟毒性,可引起腎病。3-硝基丙酸:是曲霉屬和青霉屬等少數菌種產生的有毒代謝物。對多種動物具有毒性作用,表現為神經系統、肝、腎和肺損傷,變質甘蔗中也含有此類毒素。
二、食品的化學性污染及其預防
農藥有毒金屬N一亞硝基化合物多環芳烴化合物雜環胺二惡英食品容器、包裝材料
1、農藥污染及其預防由于使用農藥而對環境或食品造成的污染,稱農藥殘留。(1)農藥污染途徑
1).直接污染2).間接污染土壤(60%沉積)植物根系吸收水體水產品污染大氣氣流攜帶3).生物富集作用與食物鏈污染食品農藥農作物動物肉、蛋、乳人空氣土地水體水產品水禽家庭衛生用藥殘留農藥進入人體的途徑食物鏈富集于海洋動植物體-海洋污染新危機(2)食品中農藥殘留及其毒性
1).有機氯農藥
化學性質穩定特性親脂性
生物富集作用強
食品殘留順序:動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動物性食品:肉類>魚類>蛋類>奶類植物性食品:植物油>糧食>蔬菜>水果毒性:急性中毒慢性中毒遠期危害
2)、有機磷農藥
殘留特點:因化學性質不穩定,易降解,殘留時間短、數量少。在生物體的蓄積性較低。毒性:慢性毒性急性中毒中毒機理遲發性神經毒作用3)擬除蟲菊酯類人工合成的殺蟲劑和殺螨劑具有高效、低毒、低殘留、用量少的特點。常見于誤服或生產性接觸所致的急性中毒。4).氨基甲酸酯類常用品種:西維因殺滅威速滅威等特點:藥效快、選擇性較高對溫血動物、魚類和人的毒性較低易分解、不宜在生物體內蓄積中毒機理與有機磷類似,但有可逆性可與亞硝酸鹽生成亞硝胺
(3)預防措施1).開發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2).安全合理使用農藥3).加強對農藥生產和經營的管理4).制定和嚴格執行食品中農藥殘留限量標準
相關資料農藥鑒定所藥效資料產品資料殘留測定毒性資料環保資料農藥登記評審委員會頒發登記證我國評審新農藥程序2、有毒金屬污染的途徑,對人體的危害及其預防措施(1)、途徑:1)工業“三廢”2)食品生產加工過程污染3)農藥和食品添加劑污染4)某些地區自然環境中含量高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比利時馬斯河谷事件美國多諾拉事件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英國倫敦煙霧事件日本水俁病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2)有害金屬對食品的污染及毒性1).汞(mercuryHg)食品中汞的污染來源:工業污染水體——水產品富集——魚貝體內甲基汞過高灌溉———農作物吸收毒性:通過血腦屏障——腦組織——慢性中樞神經系統損害通過胎盤——胎兒和新生兒的汞中毒水俁病是因食入
被有機汞污染
河水中的魚、貝類所引起的甲基汞為主的有機汞中毒或是孕婦吃了被有機汞污染的海產品后引起嬰兒患先天性水俁病,是有機汞侵入腦神經細胞而引起的一種綜合性疾病。嬰兒水俁病:生后不久即出現不同程度的癱瘓和智力障礙,令幼兒天生弱智。輕者表現生長緩慢,發病起三個月內約有半數重癥者死亡。生長發育不良。2)..鎘(cadmium)食品中鎘的污染來源:工業污染:水體——水產品富集——貝類土壤——農作物吸收食品容器、包裝材料毒性:蓄積,主要損害腎近曲小管上皮細胞——蛋白尿、氨基酸尿、糖尿。鈣重吸收障礙——負鈣平衡——骨質疏松、骨質軟化。骨痛病骨痛病日本三井金屬礦業公司在該河上游修建了一座煉鋅廠。煉鋅廠排放的廢水中含有大量的鎘,整條河都被煉鋅廠的含鎘污水污染了,河水、稻米、魚蝦中富集大量的鎘,然后又通過食物鏈,使這些鎘進入人體富集下來,使當地的人們得了一種奇怪的骨痛病(又稱痛痛病)痛痛病至今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而且體內積蓄的鎘也沒有安全有效的排除方法。鍍鎘器皿不能存放食品﹐特別是醋類等酸性食品。
3).鉛(lead)主要來源:食品容器和包裝材料:工業三廢和汽油燃燒等
危害:蓄積、慢性中毒損害人體神經系統、
造血系統、腎臟、兒童智力障礙
環境鉛污染是造成兒童鉛中毒的最主要原因2007-2011中國兒童年血鉛水平最高值是湖南126.34ug/L最低值是北京3.33ug/L,兩者相差123.01ug/L血鉛水平低于50ug/L的省(市):黑龍江+北京+山東+廣東+山西+四川+寧夏等*鉛水平超過75ug/L的省(市)有湖南+湖北+浙江+江蘇+貴州+安徽等【討論】一般來說,0~6歲兒童器官系統發育不完善,較易受到鉛損害,引起的鉛毒作用較大,中國兒童的血鉛水平和鉛中毒率仍處于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0~5歲兒童血鉛水平和鉛中毒率隨增齡而逐漸上升,并且男孩血鉛水平及鉛中毒率高于女孩,這是由于該年齡段的兒童,尤其是男孩,有較多的地上探索性爬行行為,手塵的鉛含量較高,自主衛生習慣未建立,并有較多的手-口動作,消化屏障功能尚不健全,導致鉛吸收增多隨著年齡的增加,兒童參加戶外活動的次數及接觸含鉛物品+食物的機會增多,受到鉛污染的程度不斷增加,當兒童5+6歲時,身高在鉛污染的呼吸帶水平,對鉛暴露較多。砷中毒砷化合物引起,三價砷化合物的毒性較五價砷為強,其中以毒性較大的三氧化二砷(俗稱砒霜)中毒為多見,口服0.01~0.05g即可發生中毒,致死量為0.76~1.95mg/kg。砷化物還可經皮膚或創面吸收而中毒。長期接觸砷化物可引起慢性中毒。熔燒含砷礦石、制造合金、玻璃、陶瓷、印染、含砷醫藥和農藥的生產工人和長期服用含砷藥物均可引起砷中毒,飲水中含砷過高,可引起地方性砷中毒。體內的砷96%與細胞內的血紅蛋白的珠蛋白結合分布到各臟器。五價的砷與骨組織結合(可在骨組織存在數年之久),大部分在體內還原成三價砷,三價砷與巰基結合蓄積于富含巰基的部位(毛發、指甲角蛋白中)4).砷(arsenic)食品中砷的毒性與其存在形式和價態有關。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糙米糠麩飼料(3)預防措施:
1)消除污染源;
2)制訂測量標準,加強食品衛生質量檢測和監督工作;
3)嚴格管理有毒有害金屬及其化合物,防止誤食,誤用,投毒或人為污染食品。
亞硝胺nitrosamine亞硝酰胺nitrosamide結構R1、R2為烷基、環烷基、R1、R2可是烷基或芳基,R2芳香環或雜環化合物也可是-NH2、-NHR、-NR2等-RO基團性質不易水解,在中性和堿性活潑,在酸性和堿性環境中均不環境中較穩定,在哺乳動穩定,弱堿性條件下經水解可生物體內可轉化為具有致癌成烷化重氮烷,屬直接致癌物作用的活性代謝物,間接致癌物3、N—亞硝基化合物的污染及預防(1)分類、結構特點及理化性質(2)N-亞硝基化合物的前身物質1.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來源硝酸鹽亞硝酸鹽
硝酸鹽還原菌植物性食物:蔬菜
動物性食物:亞硝酸鹽作為發色劑
2.胺類來源:各種天然動物性和植物性食品的成分
蔬菜的硝酸鹽含量(mg/kg)
蔬菜含量蔬菜含量菠菜2464生菜2164萵筍1954元白菜196油菜3466小白菜743芹菜3912紫菜頭784白菜1530茄子275黃瓜125扁豆157苦瓜91豌豆99南瓜330蛇豆99冬瓜288柿子椒93絲瓜118小辣椒110西葫蘆137西紅柿88藕126茭白103
蔬菜等食物中亞硝酸鹽的平均含量(mg/kg)
種類含量
柿子椒0.06苦瓜0.09絲瓜0.16白菜葉0.05小麥粉3.8全麥粉10紅薯0.13黃豆粉10腌菜汁96腌白菜7.3(3)食品中的N—亞硝基化合物(容易生成)1).魚、肉制品2).蔬菜水果3).發酵食品4).霉變食品亞硝胺的體內合成影響合成因素:NO2濃度、PH1-4、胺的種類
各國家肉類亞硝胺的含量(ug/kg)
種類國家含量干香腸加拿大10~20咸肉加拿大4~40咸魚英國1~9咸肉中國0.4~7.6熏肉中國0.3~6.5魚干日本15~84熏肉荷蘭0.4油煎火腿德國19熏火腿德國8
不同國家啤酒二甲基亞硝胺含量(ug/kg)
國名含量
美國5.0英國0.5日本5.0德國0.5加拿大1.5瑞士1.0荷蘭0.5比利時0.5(4)危害1.急性毒性2.致癌作用3.致畸作用4.致突變作用5.與人類腫瘤的關系
(5)預防措施:(1)制定食品中硝酸鹽、亞硝酸鹽使用量及殘留量標準;(2)防止微生物污染及食物霉變;(3)阻斷亞硝胺合成;(4)施用鉬肥。4、多環芳烴化合物污染及預防多環芳烴化合物(PAH):指2個以上的苯環稠合起來的芳烴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苯并(a)芘[B(a)P](1)結構及理化性質
(2)B(a)P對食品的污染來源①食品在熏制、烘烤時直接接觸而受污染②烹調加工時食品成分的變化(熱解、熱聚),主要原因③植物從環境中吸收(土壤、水等)④食品加工過程的污染(機油、包裝材料等)⑤水體污染后通過生物蓄積、食物鏈進入人體⑥動植物自身少量合成,等等(3)危害:致癌性與致突變性B(a)P
混合功能氧化酶系中的芳烴羥化酶
多環芳烴環氧化物與DNA、RNA和蛋白質大分子結合致癌作用
(4)防止B(a)P危害的措施①防止污染②限制食品中最高允許含量標準
5、雜環胺類化合物生成的影響因素,對人體的危害及其預防措施食品中的雜環胺類化合物主要產生于高溫烹調加工過程,尤其是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魚、肉類食品在高溫烹調過程中更易產生。危害:主要引起突變和致癌6、二噁英類化合物污染及防治食品污染來源:含氯有機物不完全燃燒:農藥;氯氣漂白危害:劇毒,是氰化鉀的1000倍;致癌、致畸、致突變(一)食品中二噁英類化合物來源二噁英類化合物防治措施:控制環境污染:發展檢測方法;其它7、食品容和包裝材料污染與防治(1)聚乙烯和聚丙烯,可制成薄膜、編織袋和食品周轉箱(2)聚苯乙烯,曾用作快餐飯盒,因造成白色污染現已禁用(3)聚碳酸酯塑料,食品包裝、模具、奶瓶(4)三聚氨胺甲塑料與脲醛塑料,可制食具(5)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容器和薄膜(6)不飽和取酯樹脂及玻璃鋼制品,聚乙烯(PE)聚丙烯(PP)可制成各種食品瓶的螺紋蓋和啤酒桶。是目前廣泛使用的最理想包裝材料和食具材料。聚苯乙烯(PS)本身無毒,但可能含有苯乙烯單體以及揮發性物質一般只做糖果盒子一類容器。三聚氰胺可制成各種食具、容器,如市售的象骨筷子和類似陶瓷的塑料食具.衛生要求與標準
對不同塑料制品應有不同要求,但總的要求應是對人體無害。根據我國有關規定,對塑料制品提出了樹脂和成型品的衛生標準。采用浸泡溶出試驗,即選擇一些模擬性溶液浸泡塑料制品,然后測定浸泡液中溶出物。
幾種常用塑料的衛生標準(mg/L)項目PEPPPVCPSMFPCPET玻璃鋼尼龍ABSAS4%醋酸30303030-303030301515蒸20%乙醇-
-
3030201515發65%乙醇30303030殘正己烷6030150303030301515渣水-303030301515高錳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清洗酒店臺布協議書
- 姐弟撫養后續協議書
- 項目合作籌備協議書
- 簡單參股協議書范本
- 學生碰撞調解協議書
- 企業外出旅游協議書
- 轉崗降薪協議書范本
- 人臉簽約服務協議書
- 簡約私人糾紛協議書
- 勞務服務推廣協議書
- GB/T 23445-2009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 中醫基礎理論(中英文對照)
- 生理學(全套課件)
- 香港公司條例
- 污水處理系統工程合同范本
- 德能勤績廉個人總結的
- 二年級美術上冊課件 《3.我的手印畫》 贛美版 (共18張PPT)
- Q∕SY 126-2014 油田水處理用緩蝕阻垢劑技術規范
- GB∕T 3216-2016 回轉動力泵 水力性能驗收試驗 1級、2級和3級
- 電子電氣評估規范-最新
- 黑布林繪本 Dad-for-Sale 出售爸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