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人教八年級上冊白楊禮贊學案(答案版)_第1頁
初中語文人教八年級上冊白楊禮贊學案(答案版)_第2頁
初中語文人教八年級上冊白楊禮贊學案(答案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白楊禮贊

預習要求:

嚴格按照要求在文中做批注。2.每人至少提出兩個疑問,寫在標題下方。

3.拍照上傳,突出重點。

【學習目標】

1.記憶理解文中字詞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白楊的精神品質。

3.找出富有感情的語句,體味其中蘊涵的情感,賞析關鍵語句,品味風格多樣的語言,提高文學鑒賞能力。

【重點難點】

感悟作者對廣大抗日軍民的崇敬與贊美之情,發揚中華民族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

精神。

【學法指導】

自主、合作、探究

【知識鏈接】

一、自主學習:

1.知識鏈接

●作者簡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浙江桐鄉人,中國現代作家,五四新文化運

動的先驅者之一。1916年后歷任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小說月報》主編、《民國日報》主編,為文學研究會發起人之一。1928年赴日本,1930年回國,加入左翼作家聯盟。新中國成立后歷任文化部長、中國作協主席等職。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子夜》,中篇小說《蝕》三部曲(《幻滅》《動搖》《追求》),短篇小說《林家鋪子》,“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等。

●背景透視

茅盾于1939年3月到新疆講學。1940年5月,受朱德邀請離開新疆前往延安魯迅藝術學院講學,10月離開延安到達重慶。在此期間,作者目睹了國民黨頑固派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種種事實,體察了解放區軍民團結戰斗的精神風貌,從抗日根據地人民身上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奮,滿懷激情,寫下了此文。由于當時作者生活在國民黨統治區,沒有言論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了含蓄的象征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熱情歌頌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軍民和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斗爭精神。

●象征手法(理解、記憶象征手法,要抽背)

象征指的是借某一具體事物的外在特征,寄以某種深邃的思想,或表達某種富有特殊意義的事理的表現手法。它可以通過作者對象征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繪,使讀者產生由此及彼的聯想,從而領悟出作者要表達的含義。運用這種表現手法,可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可使復雜深刻的事理淺顯化,還可以延伸表達的內蘊,創造一種藝術意境,以引起人們的聯想,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藝術效果。

根據練習冊,預習生字詞,在文中做好批注。

二、整體感知

1.快速朗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朗讀課文,從文中找出直接贊美白楊樹的語句。

(2)初步體會文章的感情,明確全文的抒情線索。

(3)自由朗讀第2段,說說黃土高原有什么特點?作者見到黃土高原的感覺是什么?

(4)研讀第5段,說說文章是從哪些角度來描寫白楊樹的什么特點?作者認為白楊樹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本文可以分成哪幾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第二部分(第2-4段):

第三部分(第5-6段):

第四部分(第7-8段):

第五部分(第9段):

文本探究

1.朗讀課文,品析語言

A、汽車在望不到邊際的高原上奔馳,撲入你的視野的,是黃綠錯綜的一條大氈子。

B、這時你涌起來的感想也許是“雄壯”,也許是“偉大”,諸如此類的形容詞……

它的皮光滑而有銀色的暈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注:在文中再找出至少兩個句子,自己確立角度進行賞析,做好批注)

2.朗讀課文,文章贊美白楊樹,第2段卻沒提白楊樹,而是主要描繪了西北高原的壯美景色,刪掉這一段可不可以?為什么?

3.作者為了表現主題,主要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

答案:

4.快速朗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第1段: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

第4段:那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實在是不平凡的一種樹。

第6段:這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決不是平凡的樹。

第8段:我贊美白楊樹,就是因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農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們民族解放斗爭中不可缺的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

第9段:我要高聲贊美白楊樹!

(2)贊美白楊樹的“不平凡”是本文的抒情線索。

(3)特點:黃綠錯綜的一條大氈子,無邊無垠,坦蕩如砥。

感覺:雄壯、偉大、單調。讓人懨懨欲睡,驚奇的叫了一聲。

(4)從干、枝、葉、皮等四個方面描寫,分別突出了白楊樹的直、直而緊靠、向上以及“微微地泛出青色”的特點。

文章用“倔強挺立”總寫了白楊樹的性格特點,并用“參天聳立”“不折不撓”等詞語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楊樹在惡劣環境下堅強不屈的斗爭性格。

2.第一部分(第1段):直接抒發對白楊樹的崇敬和贊美之情。

第二部分(第2-4段):描寫黃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楊樹生長的自然環境。

第三部分(第5-6段):描繪白楊樹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7-8段):揭示白楊樹的象征意義,點明主題。

第五部分(第9段):將白楊樹與楠木對比,再次贊美白楊樹。

3.第7段中作者先虛寫一筆,用否定句暫退一步,說白楊樹“沒有婆娑的姿態,沒有屈曲盤旋的虬枝”,“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這是“抑”。接著,突然轉折,連用七個感情色彩強烈的褒義詞語“偉岸”“正直”“樸質”“嚴肅”“溫和”“堅強不屈”“挺拔”,熱情贊美它是“樹中的偉丈夫”,這是“揚”。

3.象征手法。文中的白楊樹是作者寄托感情,表現情感的象征物。它既是黃土高原上傲然挺立的白楊樹,有事民族精神的化身。作者先充分描繪白楊樹不平凡的外形和內在氣質、精神風貌,再通過聯想,由樹及人,歌頌了與白楊樹極其相似的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北方農民,從而成功地運用了象征手法來揭示文章主題。

1.“撲”與“奔馳”照應,寫出了迎面而來的情景,形象而準確。靜態的黃土高原“撲”入視野,這是乘車者的實感,準確表現了“奔馳”的汽車速度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