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然辯證法概論1考核方式《自然辯證法概論》,開卷考試注:以講課內容為主,以教材為參考。
2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體系緒論自然觀科學觀與科學方法論技術觀與技術方法論科學技術與社會結束3緒論教學內容自然辯證法的對象、內容和性質及地位※自然辯證法的歷史和現狀;※學習自然辯證法的意義和要求。4緒論第一節什么是自然辯證法第二節自然辯證法的學科發展第三節
自然辯證法的歷史和現狀第三節學習自然辯證法的意義思考題及參考書目結束5第一節什么是自然辯證法?DialecticsofNature理工農醫碩士研究生的必修課自然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中一個重要分支學科,是關于自然界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以及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學理論體系。自然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技術哲學(PhilosophyofScience&Technology
)自然辯證法的建立以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為標志。自然辯證法是不斷豐富和發展的。寫作、出版、創立、發展學科發展6一、自然辯證法的研究對象、內容、學科體系、性質及其地位7自然辯證法的研究對象世界---廣義的自然界自然界思維人類社會自然辯證法返回一8自然辯證法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區別1、研究對象不同:自然辯證法研究人與自然的關系、歷史唯物主義研究人與人的社會關系;2、研究任務不同:自然辯證法解決人與自然的矛盾;歷史唯物主義解決人與人之間的矛盾。9自然辯證法與歷史唯物主義的聯系1、解決人與自然之間矛盾的一切科學技術活動都是在人類社會關系中展開的;2、解決人與人之間矛盾的一切社會活動又必須以人類對自然界的支配與改造為前提。返回第一節返回一10體系結構
自然辯證法自然觀
科學技術方法論
科學技術觀
各門具體科學技術的部門辯證法返回一11學科性質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科學技術的橋梁屬于哲學門類(科學技術哲學);這是一門關于理論思維(辯證思維)的學科。返回一12自然辯證法與哲學、自然科學必經環節紐帶交叉學科性質
哲學
自然辯證法
各門具體科學技術13二、對自然辯證法的不同意見自然辯證法(dialecticsofnature,德語ktik
der
natur)首先是由恩格斯于19世紀中葉提出來的一種自然哲學理論。就這個詞的原意來說,是指自然界發展的辯證法。一般認為,這一理論的確立是以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1873——1886)一書的準備為主要標志。其基本思想是,辯證法不僅在社會生活和人類思維中起作用,也是自然界本身所具有的14一些西方科學哲學家否認自然界存在辯證法
他們認為,自然界存在的辯證法不過是恩格斯的虛構。辯證法只與人和意識存在相聯系。在他們眼中,辯證法即使存在,也不在自然界中,只有在歷史和社會中才有辯證理性問題,只是在歷史和人類思維中對立物才會被揚棄。15另一些人認為恩格斯談論自然辯證法是不明智的冒險
另外一些人認為,馬克思從來沒有談過自然辯證法,恩格斯闖入馬克思不敢涉及的領域,“是不明智的冒險”。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改變馬克思關于辯證法的原意。他們期望通過在馬克思與恩格斯之間構造理論隔閡來反對這一學科的合法性。
返回二16第二節自然辯證法的學科發展恩格斯《自然辯證法》準備、寫作、出版的過程中國的自然辯證法研究返回主目錄返回一17恩格斯寫作《自然辯證法》的動機馬克思、恩格斯充分重視自然科學對社會生活的意義。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力量,“是歷史上的有力的杠桿,看成是最高意義上的革命力量”自然科學也是生產力自然科學的新進展要求對之作出符合辯證法的解釋三大發現沖擊舊有的形而上學框架,導致思想上的混亂時代要求對自然科學的新進展作出符合辯證法的解釋返回第二節18《自然辯證法》的曲折命運恩格斯中學上的是理科中學,學習非常認真。他對于語言學和古典文學最感興趣,而數學和物理學也學習得很好,顯示出有很好的理解力,對自然科學一直非常關注。1843—44年間,他寫了第一篇從社會主義觀點考查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論文。在這篇被馬克思譽為批判經濟學范疇的天才大綱”的論文中,就認為自然科學是生產力,把科學的發明和思想作為生產的勞動要素中的精神要素,并指出“科學又日益使自然力服從于人類”。
19《自然辯證法》的曲折命運1844年,在二人合寫的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中,馬克思生動地論述了十七世紀英國唯物論和十八世紀法國唯物論同自然科學的關系,并且指出:從歷史中排除自然科學和工業,不去認識某一歷史時期的生產方式,是不能真正認識這個歷史時期的。在他們合著的第二部著作《德意志意識形態》(1845—46年)中,他們在詳盡地闡明歷史唯物論的基本原理時,指出自然科學對于生產的依存關系及其反作用。
20《自然辯證法》的曲折命運1848年革命失敗以后,馬克思和恩格斯及時地分別寫出總結法國和德國革命經驗教訓的歷史著作。此外,恩格斯智力活動的范圍非常廣闊,除了堅持軍事科學和語言學的研究以外,又開展了自然科學方面的研究。1858年,恩格斯決心重讀黑格爾的著作。7月14日給馬克思的信中,他要求馬克思給他寄黑格爾的《自然哲學》,并提到了細胞理論的建立、能量轉化。這封信可以說是記載自然辯證法思想的第一個歷史文獻。
1859年出版的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給了他巨大的啟發。
21《自然辯證法》的曲折命運1863年,恩格斯結識了兩年前遷居到曼徹斯特、比他年輕14歲的德國化學家肖萊馬,使他在創建自然辯證法的過程中得到了一位卓越的科學顧問。1870年9月從曼徹斯特遷居到倫敦。本來他可以從此埋頭于自然辯證法的研究,但他一到倫敦就忙于國際工人協會的領導工作,不久就經歷了巴黎公社的斗爭和第一國際內部同巴枯寧的斗爭。不過,他還是擠時間來探討自然科學和哲學問題。在一部批判畢希納的著作的片段中提到“自然科學家和舊的形而上學還相處得相當不錯,”“但是現在一切都不同了”。這個片段是恩格斯留下來的《自然辯證法》手稿的第一個文獻
22《自然辯證法》的曲折命運1873年,恩格斯開始正面探索自然辯證法問題。在5月30日寫給馬克思的信中說:“今天早晨躺在床上,我腦子里出現了下面這些關于自然科學的辯證思想……自然科學的對象是運動著的物質,物體。對運動的各種形式的認識,就是對物體的認識。”接著,他逐一論述了自然界的各種運動形式及其相互關系。這封信反映了恩格斯關于自然辯證法的第一個全面的構思,也是他準備寫《自然辯證法》一書的起點。
23《自然辯證法》的曲折命運在這封信的基礎上,恩格斯寫了一篇題為《自然科學的辯證法》的札記,以更加簡練、概括的形式表述了這封信的思想,并且補充了一些重要內容,使原來的構思更加豐富、完整。這是恩格斯開始寫《自然辯證法》的第一篇札記,也可以說是他準備寫作的第一個提綱。
24《自然辯證法》的曲折命運從1873年5月30日開始到1876年5月這三年時間,恩格斯埋頭于全面探索自然辯證法,并寫了94篇札記,其中有1875—76年間寫成的《導言》。這篇《導言》是全稿的精髓,它生動地總結了近代科學的成長和發展,特別是自然觀的變化和發展,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的辯證本性,指出“自然界不是存在著,而是生成著并消逝著”。1876年,為了革命斗爭的需要,他卻不得不“突然把一切都擱下來去收拾無聊的杜林
。《反杜林論》中的辯證唯物論則反映了他多年來關于自然辯證法的研究成果。
25《自然辯證法》的曲折命運1878年8月,在恩格斯開始繼續寫《自然辯證法》時,寫了一個《總計劃草案》。這個計劃是他五年前最初設想的補充和發展,反映了兩年前即已呈現在他腦海中的《自然辯證法》一書的“最終的全貌”。,在這篇稿以及一年后(1879年)寫的《辯證法》稿中,恩格斯開始明確地提出辯證法的三個規律:“量和質的轉化”;“對立的相互滲透”;“否定之否定”。26《自然辯證法》的曲折命運以后五年時間,恩格斯在學術方面主要是從事自然辯證法的研究,陸續寫了《運動的基本形式》、《運動的量度——功》等論文和七十多個札記。1882年11月27日他在給馬克思的信中說:“現在必須盡快地結束自然辯證法”。可是,事與愿違,馬克思突然于1883年3月14日逝世,恩格斯義不容辭地擔當起馬克思遺稿《資本論》第二卷和第三卷的整理出版工作,以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領導工作。在他于1894年10月整理完《資本論》第三卷之后,則準備整理《資本論》第四卷,并籌備出版馬克思和他自己的全集。可是不久,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就與世長辭了。27《自然辯證法》的曲折命運在逝世前不久,他把《自然辯證法》的存稿作了一次清理,把全部181篇稿分成四束,分別加上標題。第一束共127篇,都是較短的札記和片斷,總標題是:《辯證法和自然科學》。第二束共6篇,篇幅都比較大些,總標題是《自然研究和辯證法》。其中有1885年寫的《反杜林論》的兩個注釋和1886年寫的《費爾巴哈》書稿中被刪略了的部分。里面還包括兩篇重要的成稿:1878年寫的《<反杜林論>舊序;1876年寫的原來打算作為《奴役的三種基本形式》一書的導言《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這一束的內容顯然原來都是準備為別的著作而寫的。28《自然辯證法》的曲折命運第三束是6篇已完成的論文,總標題是《自然辯證法》。其中有1875—76年寫的《導言》,1880-81年間寫的《運動的基本形式》、《運動的量度——功》和《潮汐摩擦》,1878年寫的《神靈世界中的自然科學》,1882年寫的《電》。第四束是42篇札記和片斷,總標題是《數學和自然科學。不同的東西》,其中有1880年寫的《局部計劃草案》和1878年寫的《總計劃草案》,并把后者放在全稿的最后。29《自然辯證法》的曲折命運在第二束和第三束中,恩格斯都親自編了一個目錄,因此內容可以完全確定。至于第一束和第四束則沒有目錄,內容是否曾被后人更動過,就不得而知了。
除了上述內容外,第一束里還夾有為寫《反杜林論》準備的關于社會主義和奴隸制的三個片斷材料,第四束里夾有8頁數學計算草稿和一篇關于勞動價值學說的札記,這些顯然都同《自然辯證法》無關,但也無法考證這些材料怎么會夾進去的。
30《自然辯證法》的曲折命運恩格斯逝世后,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遺稿由馬克思的最小的女兒愛琳娜(EleanorMarx,1855-1898)和德國社會民主黨中央負責保管。1898年愛琳娜逝世后,則全部歸于德國社會民主黨中央。當時代表德國社會民主黨中央負責處理馬克思、思格斯遺稿的是伯恩施坦(E.Bernstein),他一貫敵視辯證法,1896年曾公開聲稱辯證法給馬克思主義帶來了最大的危害。因此,他對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遺稿,采取了對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來說是絕對不能允許的,也可以說是罪惡的態度,隨隨便便地把這些寶貴的遺稿擱置一邊。在四束內容豐富的遺稿中,他只發表了兩篇。一篇是《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另一篇是《神靈世界中的自然科學》。31《自然辯證法》的曲折命運據伯恩斯坦后來于1924年的交代,之所以沒發表是因為德國物理學家阿龍斯到倫敦審讀了這些手稿后,認為內容太陳舊,“完全不能發表。而且愛因斯坦于1924年6月30日給伯恩斯坦寫了這樣的意見:
“愛德華·伯恩斯坦先生把恩格斯的一部關于自然科學內容的手稿交給我,托付我發表意見,看這部手稿是否應該付印。我的意見如下:要是這部手稿出自一位并非作為一個歷史人物而引人注意的作者,那末我就不會建議把它付印,因為不論從當代物理學的觀點來看,還是從物理學史方面來說,這部手稿的內容都沒有特殊的趣味。可是,我可以這樣設想:如果考慮到這部著作對于闡明恩格斯的思想的意義是一個有趣的文獻,那是可以出版的。”
32《自然辯證法》的曲折命運直至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以后,俄共(布)中央派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成立于1921年I月)院長梁贊諾夫(A.Pnean。s)前往柏林德國社會民主黨檔案館,全面組織馬克思和恩格斯遺稿的照相復制工作,才發現《自然辯證法》手稿。由于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的努力,在恩格斯逝世三十年之后的1925年,《自然辯證法》遺稿終于在莫斯科由蘇聯國家出版社正式出版了。
33《自然辯證法》的曲折命運1925年出版《自然辯證法》以后,1927年和1929年又分別再版了德文版和俄文版。
1941年,出版了《自然辯證法》的新版本。《自然辯證法》的中譯本,至今共出版過五個。第一個中譯本是1932年8月上海神州國光社出版,譯者杜畏之,是根據1925年的德俄對照本譯的;第二個中譯本是1950年9月北京三聯書店出版,譯者鄭易里,是根據1935年的俄譯本和1930年日譯本轉譯的;第三個中譯本是1955年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譯者曹藻華、于光遠、謝寧;第四個中譯本是1971年3月人民出版社出版,譯文由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對1955年版本的譯文略作了一次校訂而成;第五個中譯本是在于光遠同志主持下正在校譯重編的《自然辯證法》
34中國的自然辯證法研究自然辯證法譯本與著作
學術組織與學術活動
1936上海“自然科學研究會”成立。30年代末延安有自然辯證法座談會,40年代“延安自然科學研究會”組織自然辯證法研究小組。重慶“自然科學座談會”在《新華日報》上特辟“自然科學副刊”。新中國成立后,全國范圍內的馬克思主義啟蒙學習和在隨后“學習蘇聯先進科學技術”運動中,自然辯證法是重要內容。1953年北京大學開始招收自然辯證法研究生。1956年制訂全國科學規劃時,提出《自然辯證法(數學和自然科學中的哲學問題)12年(1956—1967)研究規劃草案》。35自然辯證法刊物《自然辯證法研究》《自然辯證法通訊》《科學學》《科學技術與辯證法》《系統辯證法學報》《科學技術哲學》361978年后的中國自然辯證法(1)學術構架和學術建制的確立
孫小禮《自然辯證法講義(初稿)》確立自然辯證法基本學科框架,一批碩博士點建立,專業隊伍壯大。1981年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成立,自然辯證法通訊等逐漸創刊。(2)學術研究成果不斷涌現
A方法論方面,陳昌曙《自然科學方法論導論》、魏宏森《系統科學方法論導論》、徐利治《數學方法論選講》,《系統思想方法》、《科學研究方法概論》等叢書。B科學社會研究方法。科學計量學的引入、對默頓社會學的介紹、對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闡述。C在自然科學的哲學問題方面的研究D對外國科學哲學的研究。
(3)80年代中期以后國際化階段開始返回第二節37第三節自然辯證法的歷史和現狀一、古代自然觀二、近代機械論自然觀三、現代辯證自然觀返回主目錄38一、古代自然觀1、神話或原始宗教的自然觀2、古希臘的自然觀3、中國古代自然觀返回第三節391、神話或原始宗教的自然觀神話
黑巫術巫術
技術
白巫術宗教科學402、古希臘的自然觀古希臘人到自然界本身之中去尋求對它的解釋,并把自然界當作一個整體從總的方面來觀察。在他們看來,
自然界就是其自身存在的根據和變化的原因。整個自然界都處于永恒的產生和消滅中。但是卻具有直觀、思辯和猜測的性質,并且不可避免地包含了以后分裂的種子。
412.1背景1時間:大約公元前6世紀-公元2世紀;2自然條件:多山少田地的希臘半島,多港口,有利于航海和貿易,適宜造就堅強而活躍的民族;(環境圖,地形圖)3政治:BC6世紀建立僭主政治,后來僭主政治讓位于民主政治。424344
2.2愛奧尼亞的自然哲學明確擺脫神話傳統,相信可以靠理性來認識自然;其自然觀特征:無論何時它的信徒問“什么是自然”,他們都將此問題變成“事物是由什么組成的”,或者“什么是始基”;并借助單一的原理力圖解說不同物體的性質及其變遷,即原始質料的轉化;45泰勒斯(約BC624-546):商人、政治家、工程師、數學家兼天文學家;第一個假定整個宇宙是自然的,是普通知識和理性的探討可以解釋的,超自然的鬼神消失了;認為水或濕氣是萬物的始基,而這一始基是具有生命和靈魂的,表述了一元論的世界統一思想;大地象木頭一樣浮在水上;趣聞:哲學家并非不能致富,非不能也,實不為也!
46阿那克西曼德(約BC610-545):似乎是把已知的世界繪成地圖的第一個希臘人;他把無限作為始基,無限是一種空間上無限同時又無定質,永恒運動的東西;用無限解釋宇宙的形成。47阿那克西米尼(約BC584-528)受到阿那克西曼德的影響,以氣為始基;用氣來解釋物質的形成:空氣通過稀疏變成火,凝聚成風,再變成云、水、土和石頭;認為虹是太陽光照在光線穿不透的厚云層上造成的結果。482.3畢達哥拉斯學派與數學畢達哥拉斯及其學派:畢達哥拉斯(約BC570-500),約在BC529年遷居于意大利南部的希臘殖民地。建立具有倫理、宗教和政治目的的社團;49畢達哥拉斯數的崇拜畢達哥拉斯主義數是萬物的本源,追求數的和諧是探索自然定律的過程中最有力的啟發性原則。他們注意世界上形式和關系的事實,發現量度、秩序、比例和始終一致的循環,可以用數來表示;神秘主義1(理性,不變)2(意見和對立)4(公平,第一個平方數)5(婚姻,第一個奇數與第一個偶數的結合)8(愛情和友誼—和諧,8個音度是和諧)10(完美的,1+2+3+4)對圓也崇拜菲羅勞斯一切可能知道的事物,都具有數;因為沒有數而想象或了解任何事物是不可能的。502.4關于永恒和變化的思考無論是愛奧尼亞自然哲學家還是畢達哥拉斯學派都把某一事物作為始基、本原。尤其是愛奧尼亞自然哲學家認為萬物由此始基產生。但是他們沒有注意到紛繁復雜的萬物以什么方式從始基產生?這涉及到“一”與“多”,“存在”與“生成”,“變易”與“不變”的問題。后來的哲學家關注的就是這個問題。51赫拉克利特與巴門尼德1赫拉克利特(BC535-475):核心思想:宇宙處于永不止息的變化狀態之中;萬物的本質是火,火最不穩定;“人不能兩次走進同一條河流”沒有什么東西的性質不變,沒有什么東西具有永恒的性質,每種東西既存在,又不存在。比如,音樂中的和諧就產生于高低音調的結合,即對立面的統一。52巴門尼德(BC540-470)嚴厲抨擊赫拉克利特的觀點,根本否認變化和變易的可能性。基本思想:只有一個永恒的、不變的存在;通過思維理解存在,得出思維即是存在,因為不能思維的就是非存在;感覺顯示的變化和多樣性,是非存在的一種存在,是謬誤的原因。53折中主義體系恩培多克勒和原子論者對變化采取了一種折中的態度:絕對的變化不可能,只有相對的變化。承認有一些東西或實在的分子是永恒、原始、不滅和非派生的;生成是元素的聚合;衰亡是元素的分離;變化是元素之間關系的變化;54恩培多克勒(BC495-435)核心思想:認為沒有生成、衰亡,只有混合和分離;土、氣、火和水四元素是萬物之根,各有其特殊性質,不生不滅,組成萬物;虛構了愛和恨是兩種形成萬物和變化的力量。他對科學最重要的貢獻就是,他發現空氣是一種獨立的實體。
55原子論者:德謨克利特(BC460-370)承認絕對的變化不可能,實在在本質上是永恒的、不可毀滅的和不變的,也承認變化正在進行,萬物不斷運動;原子在物理上不可分,性質相同,只在形狀、大小、重量、排列、位置不同;運動是原子本身所固有的。56與現代原子論的異同古希臘的原子論是從關于宇宙的全面哲學理論中推導出來的;道爾頓、阿伏伽德羅的原子說和分子說是在有限和確定的事實基礎上提出來的;但是他們都認為世界是由基本粒子組成的,萬物豐富多彩,基本粒子卻不變;古代原子論為現代科學提供了思想來源,現代科學證實了這樣一種思想。572.5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自然觀柏拉圖(前427-347),蘇格拉底的學生,蘇死后游學埃及和南意大利,研究畢達哥拉斯學派的理論,最后回到雅典建立學院阿卡德米(Academy),門口上書不懂數學者不得入內理念世界是最真實的世界,現實世界只是對理念世界的模仿發現正多面體只有五種:正四面體、立方體、正八面體、正十二面體、正二十面體發現圓錐曲線:拋物線、橢圓、雙曲線58亞里士多德的自然觀亞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希臘北部的斯塔吉拉人,自幼父母雙亡,后成為柏拉圖的學生。“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前343年,成為馬其頓王太子亞歷山大的私人教師前335年,在雅典建立呂克昂(Lyceum)學院,又稱逍遙學派(peripatetic)59亞里士多德的科學工作《形而上學》邏輯學《范疇篇》《分析篇》《物理學》《論天》《天象學》《論生滅》《論宇宙》生物學《動物志》《論動物的歷史》《論靈魂》《尼各馬可倫理學》《大倫理學》《歐德謨斯倫理學》《政治學》《詩學》《修辭學》60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與生物學四因說:質料因、形式因、動力因、目的因天然運動學說,強烈的目的論色彩博物學:對動物的分類,有紅血的和無紅血的,直到拉馬克改稱“脊椎動物”與“無脊椎動物”。胚胎發育的研究;遺傳現象研究亞氏的學生塞奧弗拉斯特對植物學有進一步的貢獻
61特征對自然宇宙作出非神話的解釋用物質性的因素加以說明從樸素到精致返回二623、中國古代自然觀3.1宇宙的構成:陰陽五行說
五行相生相克示意圖曲線箭頭所指為相生,直線箭頭所示為相克
返回第三節633.2宇宙的生成
《淮南子·天文》中,給我們描繪的宇宙生成圖景是:在渾沌未開的太始之前,宇宙空間呈現“虛廓”狀態,最初形成了作為“萬物之母”的“道”,而后生成宇宙,“氣”也隨之而生。氣有清(輕)濁(重)之別,清輕者上升而生成天,濁重者下沉并逐漸凝固而生成地。由于清濁兩種“氣”性質差異,先天地生。陰陽之氣繼續在天地之間摩蕩、運動、化合,然后陰(夜)、陽(晝)、四時(四季)、萬物次第生成。陽氣聚積而生火,火氣之精者生成太陽;陰氣聚積而生水,水氣之精者生成月亮;剩余的精氣則成為星辰。
643.3宇宙的結構談天三大家蓋天說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天圓而地方,則四角之不一也。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渾天說
張衡: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中黃,孤居于內,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天地各率氣而立,載水而浮。宣夜說
西漢,宣夜說認為宇宙沒有形質,高遠沒有止境,是無限的。高遠沒有止境是這個理論的先進性
653.4人與自然的關系—(天人合一的模式)順天說助天說制天說66古代中國與古希臘自然哲學的不同點古代中國 古希臘
重關系 重實體 陰陽互補(重協同 )對立統一(重沖突)自組織 他組織(外力推動)天道與人道的統一 月上、月下世界分離具象思維 抽象思維 67討論中國為什么沒有現代意義上的科學?681李約瑟問題“為什么近代科學,亦即經得起全世界考驗,并得到合理普遍贊揚的伽利略、哈維、維薩留斯、格斯納、牛頓的傳統——這種傳統注定要成為統一的世界大家庭的理論基礎——是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而不是中國或亞洲其他任何地方發展起來呢?”’《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二卷》為什么中國在16世紀前的科技發展在許多方面超過了西方,但近代科學反而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中國?693.5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利于科技發展的因素過于注重實用價值缺乏精確分析強調天人合一鄙視技術實踐70古代中國科學技術的特征①應用性占統治地位;②基礎性理論發展緩慢;③邏輯性不強;④學科分化不夠。
這些特征在西方近代之前也是西方在科技方面的特點,但中國傳統思想的特質,使這些前科學不能發展成為近代科學。
71二、近代機械自然觀721.近代科學的誕生
一背景1文藝復興運動:1)概述:文藝復興運動是14-16世紀出現在歐洲近代史上的一次著名的思想文化運動。這場運動是從學習古典文化即古希臘和羅馬文化開始的。人文主義思想即對人性的重視,是這場運動的重要核心思想之一。73代表人物:達·芬奇(1452-1519)畫家、雕塑家、工程師、建筑師、物理學家、生物學家、哲學家,而且在每一學科里都登峰造極。74達芬奇是從實用方面接近科學的;1)認為觀察與實驗是科學的獨一無二的方法;2)預見到慣性原理:“凡是感官覺察到的東西都不能自己運動,每一物體在其運動方向上都有一重量”;知道落體的速度隨時間而增加;3)認為天體是一架服從確定的自然法則的機器,自然是有規律的;4)他鄙視煉金術、占星術。752、地理大發現1)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ChristopherColumbus)1492年到達美洲。2)達·伽馬1498年到達印度;2)麥哲倫(Magellan)在1522繞地球一周,歷時3年。76
地理大發現的意義A地球是球形的;B發現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峽,證明水體是連在一起的,確定了占優勢的是大洋,不是大陸。C與新地貿易的擴展,本國的工商業迅速發展,歐洲的總財富增加了。D隨著財富而來的閑暇時間,使得學問研究的社會范圍更為擴大了。77哥白尼革命1背景拖勒密的地球中心說體系,與亞里士多德天文學相一致,此體系的弱點是均輪與本輪的繁復性,受到常識和亞里士多德權威的支持;15-16世紀含有畢達哥拉斯成分的新柏拉圖主義在意大利復活,他們傾向于把自然事物的行為解釋成它們的數學結構的效果,文藝復興的哲學家聚在柏拉圖的旗幟下反對亞里士多德。78亞里士多德天文學:宇宙分為月上的世界和月下的世界,即天上和地上的世界。遠離地球的星球的材料更加純粹,它們每日的運行是神所引起的,神包容著它但不占空間。中世紀的宇宙:人類居于地球,地球是宇宙中心,置身于上帝的懷抱之中。此體系是一等級結構,天上高貴,地下卑賤。返回二79哥白尼(1473-1543)及其日心說的提出文藝復興以后,科學觀點的第一次重大改變,是尼古拉·哥白尼完成的;他是數學家與天文學家。8081哥白尼的日心說:1恒星天層,不動;2土星,三十年一轉;3木星,十二年一轉;4火星,二年一轉;5地球帶著月球,一年一轉;6金星,九月一轉;7水星,88天;中心是太陽;月球是地球的衛星,隨地球繞太陽轉動,一個月繞地球轉一周。構成托勒密宇宙體系的是如下四個假定:第一,天是球形的而且像球那樣轉動;第二,地也是球形的;第三,地位于天的中央;第四,地球靜止不參與轉動。哥白尼對前兩點是贊同的,但不同意后兩點。82哥白尼日心說與托勒密宇宙體系的不同首先,哥白尼提出了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概念。哥白尼還提出地球有第三種運動,即所謂“傾斜面運動”,這個運動使地球自轉軸在公轉時與黃道面保持固定交角,從而形成地球上四季的差別。其次,哥白尼用太陽取代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所有的行星包括地球均以太陽為中心轉動。日心體系使行星運動具有確定性和統一性。日心說比地心說最明顯的優點是它的簡潔性。
83哥白尼革命的哲學意義:1)暗含對世界有一個中心的否定,地球只是眾行星之一;2)使自然科學開始從宗教神學中解放出來;3)取消了天與地的差別,適用于天的運動規律也適用于人類。4)新的宇宙論認為不存在質的自然差異,差異僅表現為量和幾何結構的差異。返回二84
吉爾伯特(1540-1603)和開普勒(1571-1630)1吉爾伯特:伊麗莎白女王的御醫,王室獎以年金,使他用于實驗研究;1600年出版《論磁》一書;此書中提出吸引力理論:吸引力遍及整個自然,任何一物體都將這吸引力施與所有其他物體;:哲學意義:標志著關于自然的一般理論發展到新的階段;返回二85開普勒畢達哥拉斯主義者;追求的是造物主心中的數學的和諧;被譽為“天上的立法者”86開普勒在自然觀上功績:1)慣性思想:無論在什么地方,只要一旦靜止,所有的物體憑本性都要趨于保持這種靜止,拋棄了天然運動的觀念;2)吸引力思想:每當一個物體靠近另一物體,它的靜止就被一個相互作用力破壞了,這種力趨向于把每一物體拉向它的附近;87伽利略(1564-1641)被譽為“近代科學之父”科學革命的先驅。歷史上他首先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融會貫通了數學、物理學和天文學三門知識,擴大、加深并改變了人類對物質運動和宇宙的認識。為了證實和傳播N.哥白尼的日心說,伽利略獻出了畢生精力。由此,他晚年受到教會迫害,并被終身監禁。88伽利略的貢獻:1)建立物理科學的真正方法:把實驗方法和歸納方法與數學演繹方法結合起來;2)伽利略的主要的和最具獨創性的工作是為動力學奠定了基礎;他證明地球各部分在“局部運動”中也是按數學方式運動的;3)他問的不是亞里士多德的問題“為什么降落”,而是“怎樣降落?”,即從宇宙論問題轉到了近代科學問題上。89伽利略的自然觀及貢獻:1)自然的真理存在于數學的事實之中;“自然之書是用數學語言書寫的”倡導了數學與實驗相結合的研究方法。2)真實的和可理解的是那些可測量并且是定量的東西;3)發現了慣性原理,并研制出幾種實驗儀器。4)推翻了亞里士多德天尊地卑,天體和地上物質的性質懸殊的思想。返回二90
牛頓(1642-1727)對近代科學的貢獻牛頓:超一流的科學家研究范圍:力學、光學、數學、化學和神學;。牛頓的工作是科學史上的第一次大綜合。91
牛頓的墓志銘:Natureandnature’slawlayhidinnight;Godsaid,letNewtonbe!Andallwaslight.92牛頓的貢獻:1)1686年底《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出版;2)彗星沿拋物線軌道運動,地球的潮汐現象;3)萬有引力定律,力學體系;4)確定了質量、動量、慣性和力等基本概念,以及絕對時間和絕對空間。5)提出的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是力學的基礎,也是機械論自然觀的基礎。932.近代機械論自然觀94
機械自然觀的要點:1宇宙象空架子,絕對靜止——絕對空間;2時間永遠以等速流逝,與物體運動無關;3機械運動是唯一的運動規律,宇宙是一架大機器;4分析、分解的方法是研究自然的主要方法。95機械自然觀的意義與局限1意義:自然科學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與當時科學的發現水平相適應。機械自然觀成為此后相當時間中絕大多數科學家所持的觀點。2局限:靜止、片面、孤立、絕對,最終回歸神學的上帝。返回2963、近代機械自然觀的特征:堅持人與自然的分離堅持去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的嚴格決定的因果關系自然界的組成是不可分割的微粒:還原論機器的隱喻代替機體的隱喻返回297影響牛頓模型成為一切科學的典范道爾頓:把機械作用的原子帶入物理學和化學人文和社會科學的力學原則洛克:社會原子(個人)—個人行為(利益驅動)亞當·斯密:追尋復雜經濟現象中的數學規律機械唯物論哲學拉美特利98三.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991.對機械論自然觀的突破
(打開了行而上學的6大缺口)一天文學方面1755年康德《自然通史與天體論》,提出天體的星云演化假說,在這一假說中,康德指出了太陽系不可避免的毀滅。在僵死的機械論自然觀上打開了第一道缺口。對宇宙神創論是一個有力的批判,為辯正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形成提供了天文學方面的基礎。100地質學方面1830年,賴爾出版《地質學原理》,該書強調漸變,認為地球在變化中。人們覺得利用巖石的記錄,印證眼前仍在進行的自然作用進行推理,可以尋出地球的歷史,至少可以尋出地球上有生物的一段時期的歷史。101
物理學方面1物質守恒定律:拉瓦錫用科學方法證明物質經過化學作用,雖然在表面上有改變與消滅的現象,然由其重量測得,總質量恒定不變。物質守恒原理加強了把物質看作最后實在的看法,引起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并為能量守恒定律做了鋪墊。102
2能量守恒定律:焦耳等人證明了自然界各種物質運動形式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轉化,而不是彼此無關。物理學的第二次大綜合。3電磁理論:即法拉第把電和磁聯系起來。麥克斯韋證明光是一種電磁波。把世界統一了起來。103化學方面有機物、無機物統一。1828年韋勒用氰酸與氨合成了尿素,打破了有機物與無機物之間的界線。門捷列夫制定的元素周期表把各種元素聯系起來。104
生物學方面細胞學說:動植物由細胞組成,打破了物種之間的界線。達爾文《物種起源》說明生物演化的連續性。返回三1052.自然辯證法的創立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是馬克思與恩格斯創立的。主要是恩格斯創立的,集中體現在《自然辯證法》和《反杜林論》中。概括和總結了時代自然科學的成果,批判地吸收了德國古典哲學的合理成分,建立起辯證唯物主義的自然觀。返回三1063、物理學新發現及其意義:新發現:1895年倫琴發現X射線;1896年貝克勒爾發現鈾的放射性;1897年湯姆遜發現電子;意義:動搖原子不可分的思想;成為新物理學建立的基礎;開創了放射性研究和原子物理學的研究。107倫琴夫人手的X射線照片,攝于1895年12月22日108
物理學革命相對論的提出1)以太檢驗:麥克爾遜-莫雷實驗2)相對論的提出:1905年狹義相對論,該理論表明絕對空間與絕對時間的概念是想象中的虛構,不是直接由物理學的觀察和實驗得來的。牛頓的時空觀是一種經驗感覺。相對論中的質能方程表明以光速運動,質量與能量等效。109量子論和量子力學建立:黑體輻射的紫外災難;1900年普朗克提出能量子假說:能量只能以分立的能量子發射或吸收。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說及理論;20世紀初,盧瑟福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太陽系模型;1913年,波爾量子論原子模型;1101923年,德布洛意提出物質波假說;1925-1926,薛定諤提出波動力學。測不準原理:不能同時以任意高的準確度測定電子的位置和速度。玻爾的互補概念:電子的粒子圖象與波動圖象看作是同一個實在的兩個互補的描述。這兩個描述中的任何一個都只能是部分正確的。有關實在的基本概念發生了巨大變革。111
第四節學習自然辯證法的意義
學習自然辯證法是為幫助科學技術工作者建立一種比較合理的背景知識。下一張
具體講:
1、可以令具體的科技工作比較自覺地反思把握前進的方向,在更高的層次上理解具體科技工作;2、可以比較自覺地運用科學技術發展的認識運行機制和社會運行機制,使工作易于取得成果;3、在紛繁復雜社會矛盾中與社會思潮下,可以抵制各種干擾,保持比較清醒的頭腦。112第一個層次:技術知識(包括工具知識)
懂得根據課題的要求選擇材料的成分(配方)以及材料的成分與分布會形成何種結構和性能;懂得冶煉和其它制備過程中,合金元素或其它組元如何添加到基體中去;懂得熱處理與其它工藝過程對結構和性能的影響;懂得必要的性能測試方法和如何制備樣品;懂得寫作實驗報告和撰寫論文;懂得查閱文獻與專利,借鑒前人的成果與確定工作的創新程度等等。例1:一個從事新型材料研制的工程師,對他的知識和能力有什么要求呢?!返回第四節113第二個層次(一):材料科學的基本原理,技術知識的根據(原理)包括材料的電子、原子、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業政策與法規2024年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貴州農業職業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完整
- 2025年西安汽車職業大學單招職業適應性考試題庫1套
- 2025年西安城市建設職業學院單招綜合素質考試題庫參考答案
- 學生團隊建設中輔導員的引導作用試題及答案
- 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考題探討試題及答案
- 農業生產調度與管理的挑戰試題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微孔膜折疊筒式過濾器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4年農藝師考試綜合素質提升的重要路徑與策略研究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農業職業經理人考試的目標與計劃制定試題及答案
- 《偉大的友誼》(配套PPT)課件
- 2023年廣東省中學生生物學聯賽試題解析(word)及答案(掃描版)
- 治理理論課件
- APQP及五大工具課件
- 食品銷售流程圖
- 版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問卷附評分標準2
- 每周安全安全檢查記錄表
- 2. 精準醫學與支氣管哮喘治療
- DB11-T 1812-2020既有玻璃幕墻安全性檢測與鑒定技術規程
- 第四節 張益-髁突骨折
- 小企業會計準則財務報表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