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單元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測試卷 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冊_第1頁
第七單元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測試卷 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冊_第2頁
第七單元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測試卷 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冊_第3頁
第七單元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測試卷 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冊_第4頁
第七單元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測試卷 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九上第七單元測試卷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第I卷(選擇題50分)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2017年1月15日,福廈高速鐵路正式開工,預計2022年9月開通。它是一條連接福州市與漳州市的高速鐵路,是福建省第二條快速鐵路。鐵路交通的迅猛發展,讓我們想起蒸汽機車的發明者是A.瓦特B.卡爾?本茨C.史蒂芬孫D.萊特兄弟2.有人說,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一枝獨秀”的革命,這里的“一枝獨秀”指的是A.英國 B.法國 C.荷蘭 D.美國3.19世紀英國的首都倫敦被稱為“霧都”的主要原因是A.工業革命造成的B.英國氣候霧多造成的C.亂砍樹木造成的D.汽車尾氣引起的4.第一次工業革命中,通過改進蒸汽機為新的工具提供動力的人是A.哈格里夫斯B.凱伊 C.斯蒂芬森D.瓦特5.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發明中,利用熱能為機械提供推動力的是A.內燃機 B.珍妮機 C.蒸汽機 D.發動機6.從18世紀末開始,英國借助于蒸汽和鋼鐵的力量改變了世界經濟和國際力量的平衡,在推動全球化方面全面領先的主要原因是A.工業革命的推動B.海上霸權的確立C.確立先進的政治制度D.擁有廣闊的殖民地7.“火車教會了人們守時,準時準點成為了現代生活的準則,人們開始隨身帶上一塊表,時間概念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以上材料反映的情景主要表明工業革命A.提高了生產效率 B.拉大了貧富差距C.改變了生活習慣D.改善了生活質量8.工業革命后,原先大多沿著河岸建立的英國工廠,紛紛出現在人口稠密的內地城鎮。出現這一變化的直接原因是A.改良型蒸汽機的普遍應用 B.棉紡織業實現機械化 C.交通運輸業的革命 D.工廠制度的最終確立圖19.如圖圖1圖1覽的工業品不可能有A.紡紗機 B.蒸汽機 C.蒸汽機車 D.電燈泡10.以下哪一項發明體現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A.蒸汽機車B.內燃機車C.電力機車D.汽車11.有人說,第一次工業革命后,燒煤成為英國經濟的主要特征。”“燒煤經濟”在英國產生的主要原因是A.燒的儲存豐富B.蒸汽機的普遍應用C.采掘技術提高D.煤的出口量激增12.隨著社會的發展,一些新的職業開始出現。以下職業出現在19世紀40年代的是圖2圖2C.飛機駕駛員D.宇航員13.右圖圖2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展解決了動力問題,它的發明者是A.哈格里夫斯B.富爾頓C.瓦特D.斯蒂芬森14.隨著工業革命的持續進行,英國棉紗的價格持續下降,從原來每磅38先令,下降到每磅3先令,這對歐洲大陸乃至全世界的棉紗紡織業的沖擊是致命的。這主要闡釋了英國工業革命的A.原因 B.經過 C.影響 D.實質15.下面關于《共產黨宣言》發表意義的表述正確的是①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②為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銳利的思想武器③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④開辟了國際工人運動的新局面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6.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其誕生的客觀歷史條件是A.馬克思、恩格斯注意吸收前人的優秀思想成果 B.馬克思、恩格斯經常深入到工人群眾中區C.歐洲工人運動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 D.馬克思把畢生的精力貢獻給人類的解放事業17.“工業巨頭和企業家簡直富可敵國,其強大的實力使軍事貴族和其他傳統的特權階層黯然失色。接下來是中產階級……在工廠與礦山中辛苦工作的勞工大眾形成了新的工人階級。”該材料直接反映了工業革命A.推動了經濟轉型 B.激化了社會矛盾 C.加速城市化進程 D.造成了階級分化18.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是A.共產主義者同盟B.巴黎公社C.第一國際D.國際工人協會19.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A.巴黎公社的成立B.憲章運動的開展C.《共產黨宣言》的發表D.十月革命的爆發20.“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這首雄壯的《國際歌》創作的最初動機是為了紀念A.憲章運動B.德國工人運動C.巴黎公社D.《共產黨宣言》發表21.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馬克思給我們留下的最有價值,最具影響力的精神財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學理論”。這一理論就是A.人文主義B.馬克思主義C.理性主義D.列寧主義22.美國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在評價馬克思時說,他“并未將自己限制在理論上和寫作上。在他的一生中,為組織和鼓動工人們,他將知識活動同各種嘗試結合起來。”與材料意思相符的馬克思活動有①指導了英國憲章運動②在法國和英國參加工人團體活動③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共產黨宣言》④與恩格斯共同創立馬克思主義理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3.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前人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理論,主要包括三部分。下列不屬于其中之一的是A.馬克思主義哲學 B.政治經濟學 C.科學社會主義D.無產階級專政24.下列關于馬克思及馬克思主義的認識,不正確的是A.馬克思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 B.馬克思主義誕生后,指引歐洲人民進行資產階級革命C.《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D.馬克思和恩格斯同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創始人25.下表中的史實與結論一致的是選項史實結論A蒸汽機車的發明拉開了英國工業革命的序幕B《人權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美國正式誕生C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建立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D巴黎公社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第Ⅱ卷(非選擇題50分)非選擇題共4題,其中第26題8分,第27題15分,第28題15分,第29題12分。26.第Ⅱ卷(非選擇題50分)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工業革命以世界性的規模有效地利用了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使生產力史無前例的增長成為可能。……一部分人相信,所有的階級都在大小不等的程度上得益,其他的人則堅持認為,少數人獲得了巨大的財富,而多數人卻在遭受無情的剝削,其生活水平不斷下降。——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根據材料,指出工業革命使人類社會日益分裂成哪兩大階級。(2分)你同意材料中的哪一種觀點?簡要說明理由。(6分)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5分)材料一英國國民經濟結構變化表年代所占比例(農業)所占比例(工業)1770年40%16%1821年24%31%材料二“曼徹斯特棉紡織工廠都是大建筑,這樣建造是為了容納最大量的人。為了盡量利用一切地方,工廠建成幾層,各層盡可能不高,機器占了最多的面積。不少工廠往往晝夜開工,為了開夜工,要用大量的蠟燭”…….空氣中經常彌漫著混雜機油的棉塵。——《世界通史資料選輯?近代史部分》材料三馬克思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創始人……為了改變人民受剝削、受壓迫的命運,馬克思義無反顧投身轟轟烈烈的工人運動,始終站在革命斗爭最前沿。他領導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共產主義者同盟,領導了世界上第一個國際工人組織﹣﹣國際工人協會,熱情支持世界上第一次工人階級奪取政權的革命﹣﹣巴黎公社革命,滿腔熱情、百折不撓推動各國工人運動發展。——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1)根據材料一,指出英國經濟結構發生的變化,指出推動這一變化的主要機械動力。(4分)(2)根據材料二,指出英國工業革命過程中出現的社會問題。(4分)(3)根據材料三,指出“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依據材料三歸納“馬克思義無反顧投身轟轟烈烈的工人運動”的史實。(5分)(4)綜合以上三則材料,指出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2分)2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5分)材料一(英國擁有)很大的、不斷擴展的市場……英國還擁有更多的、可作工業革命的資金用的流動資本。源源流入英國的商業利潤比流入其他任何國家的都多……由于行會較早瓦解,由于對傳統的條塊農田的圈占,英國獲得了充裕的流動勞動力……貧窮的農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當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則,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重要轉折。它是由技術革命引起的資本主義工業化的起點,是從工場手工業生產向以工廠制為基礎的大機器工業生產的重大飛躍。它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經濟結構,開始擺脫長期以來的傳統農業社會,代之以工業化、技術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業社會。英國是工業革命發生最早的國家,也是工業革命及其后果表現最典型的國家。——劉宗緒《世界近代史》材料三一些學者已經為工業化對環境的影響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國數學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會使大氣變暖。在他以后,瑞典學者阿倫尼烏斯提出了“溫室效應”。——德尼茲·加亞爾等《歐洲史》(1)根據材料一,概括工業革命首先爆發于英國的三項因素。(3分)(2)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8世紀的英國如何滿足工業革命的三項因素,從而促進了工業革命的首先爆發。(6分)(3)根據材料二,概括工業革命中生產方式的變化。(2分)(4)根據材料二、材料三的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的影響。(4分)29.(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發明時間人物發明影響1765年哈格里夫斯①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1785年瓦特改良型蒸汽機人類進入蒸汽時代1825年史蒂芬孫蒸汽機車標志著鐵路時代的開始(1)仔細閱讀材料,指出表格中①的內容。(2分)(2)閱讀以上材料,圍繞其主題提煉一個觀點,并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加以論述。(10分。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九上第七單元測試卷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10111213答案CAADCACADABAC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CBCDBCCBDDBD26(1)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2分)(2)同意第一種觀點。(2分)工業革命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巨大飛躍;同時,統治階級也適時調整了一些政策,包括擴大了選舉權,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等,進一步緩和了社會矛盾,讓社會各階級在一定程度上都能享受工業革命的成果。(4分)同意第二種觀點。(2分)工業革命為資產階級創造了大量的財富,但工人階級則長期掙扎在饑餓和貧困之中,兩大階級的對立和斗爭日益尖銳,工人運動逐漸興起。(4分)27.(1)變化:國民經濟中農業比重下降,工業比重上升;動力:蒸汽機。(4分)(2)工廠的工人勞動環境差、勞動時間長、被機器束縛。(4分,答出兩點即可滿分)(3)標志:《共產黨宣言》的發表;史實:創建共產主義者同盟、領導國際工人協會、熱情支持巴黎公社革命(5分)。(4)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2分)28.(1)三項因素:市場、資金、勞動力。(3分)(2)市場:殖民擴張擴大了海外市場,圈地運動擴大了國內市場。(2分)資金:殖民擴張和海外貿易提供了資金來源。(2分)勞動力:圈地運動和行會較早瓦解,提供了勞動力資源。(2分)(3)生產方式變化:從工場手工業生產到以工廠制為基礎的大機器工業生產;(2分)(4)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使人類進入到蒸汽時代;但同時也造成了環境污染,給人類的生存帶來了問題。(4分)29.(1)珍妮機(2分)(2)觀點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