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
萜類和揮發(fā)油
第一節(jié)概述一、定義及分類化學結構:異戊二烯的聚合體及其衍生物;生源途徑:甲戊二羥酸(MVA)是最關鍵的前體物。定義:凡由甲戊二羥酸衍生,分子式符合(C5H8)n通式的衍生物。根據(jù)分子結構中異戊二烯單位的數(shù)目進行分類。二、萜類的生源學說1)經驗的異戊二烯法則(empiricalisoprenerule)1.將橡膠進行焦化反應,或將松節(jié)油的蒸汽經氮氣稀釋后,在低熱下通過紅熱的鉑絲網時,均能獲得產率很高的異戊二烯;2.1875年Boochardat曾將異戊二烯加熱到280,發(fā)現(xiàn)每兩分子異戊二烯由Diels-Alder反應聚合成二戊烯。基于以上事實,Wallach于1887年提出“異戊二烯法則”,認為自然界存在的萜類化合物都是由異戊二烯演變而來,并以是否符合異戊二烯法則作為判斷是否為萜類的一個重要原則。但是,有許多天然萜類化合物的碳架結構無法用異戊二烯的基本單元劃分,而且當時在植物的代謝過程中也很難找到異戊二烯的存在。艾里木酚酮土青木香酮扁柏酚2)生源的異戊二烯法則
(biogenticisoprenerule)Ruzicka首先提出萜類化合物的前體物是“活性的異戊二烯”的假設Lynen首先證明了焦磷酸異戊烯酯(IPP)的存在;Fokler于1956年證明3(R)-甲戊二羥酸(MVA)是IPP的關鍵性前體物質萜類化合物是經由MVA途徑衍生的一類化合物,這就是“生源的異戊二烯法則”IPP和DAPP目前被認為是萜類成分在生物體形成的真正前體,是生物體內的真正的“活性的異戊二烯”,在生物合成中起著烷基化的作用第二節(jié)單萜類(monoterpenoids)一、概述通式:C10H16,由兩個異戊二烯單位組成。分布:高等植物、昆蟲和海洋生物。存在形式:單獨、糖配體、混雜萜類的萜源功能基。具有揮發(fā)性,是植物揮發(fā)油中的主要成分。含氧衍生物多具有較強香氣和生理活性,是醫(yī)藥、化工的重要原料。
分類:按碳環(huán)數(shù)目分類。二、重要的單萜化合物
1.無環(huán)單萜(鏈狀)含氧衍生物多是揮發(fā)油中芳香成分,重要化妝品原料。與單環(huán)單萜具有類似空間結構和骨架,易環(huán)合為單環(huán)單萜。2.單環(huán)單萜
多數(shù)單環(huán)單萜由薄荷烷衍生而成。多數(shù)含氧單環(huán)單萜具有經濟價值(藥用、香料、化工原料)。
3.雙環(huán)單萜4.三環(huán)單萜5.卓酚酮類(troponoids)具有芳香化化合物的性質,有酚的通性,酸性介于酚類和羧酸之間,即:酚<卓酚酮類<羧酸。。酚性羥基易于甲基化,不易酰化。羰基類似于羧酸中羰基,但不和一般羰基試劑反應。可形成多種金屬配合物,顯示不同的顏色,用以鑒別。如:與銅絡合—綠色結晶,與鐵絡合—赤紅色結晶。多具有抗菌活性,但同時多具有毒性。三、環(huán)烯醚萜類化合物(iridoids)1.概述:為蟻臭二醛(iridoidial)的縮醛衍生物。從化學結構看,環(huán)烯醚萜是環(huán)戊烷單萜衍生物。分類:環(huán)戊烷環(huán)烯醚萜(iridoid)和裂環(huán)環(huán)烯醚萜(secoiridoid)兩種基本骨架。
生合成途經2.環(huán)烯醚萜苷3.裂環(huán)環(huán)烯醚萜苷4.非苷環(huán)烯醚萜5.理化性質:多數(shù)為白色結晶或無定型粉末,味苦,因分子中C1,C5,C9多為C*,多具有旋光性。多以苷的形式存在,與其成苷的糖幾乎全是葡萄糖。苷類易溶于甲醇、水等,可溶于乙醇,丙酮,正丁醇等,難溶于氯仿、乙醚等親脂性溶劑。苷元具有半縮醛結構,性質活潑,遇酸、堿、羰基化合物和氨基酸等易發(fā)生氧化或聚合,從而產生顏色變化。應用:鑒別:利用其與酚類、胺類呈各種顏色來識別。如:。解釋現(xiàn)象:如:地黃、梓實在炮制過程中或受潮而變黑?山梔子的水提物為何會使皮膚變蘭色?第三節(jié)倍半萜類一、概述定義:C15H24,由三個異戊二烯單位組成,符合通式(C5H8)3。分布:多以醇、酮、內酯或苷的形式存在,廣泛分布于植物、海洋動植物中。揮發(fā)油中高沸點部分的主要組成成分,沸點:250-280℃,具有揮發(fā)性,分子中氧的含量增加,沸點增高,揮發(fā)性下降。含氧衍生物多有較強香氣和生物活性(醫(yī)藥、食品、化妝品的重要原料)。二、分類及代表化合物結構環(huán)數(shù):無環(huán)、單環(huán)、雙環(huán)、三環(huán)等。構成環(huán)的碳原子數(shù):五元環(huán)-十二元環(huán)。含氧官能團:倍半萜醇、醛、酮、內酯等。青蒿素雙氫青蒿素蒿甲醚鷹爪甲素棉酚三、愈創(chuàng)木內酯類及薁類
愈創(chuàng)木烷:凡具有1,4-二甲基-7-異丙基的五元與七元環(huán)駢合的結構骨架。愈創(chuàng)木薁:愈創(chuàng)木烷在S/Se作用下,氧化脫氫形成具有芳香性的化合物。1,4-二甲基-7-異丙基的五元與七元駢合的芳香骨架稱為愈創(chuàng)木薁。非苯環(huán)芳烴化合物,高度共軛體系。360-700nm有強吸收,藍綠色。揮發(fā)油高沸點部分的組成成分,bp250-300℃,揮發(fā)油因含有薁類可見蘭色、紫色或綠色。易溶于乙醚、甲醇等有機溶劑,不溶于水,可溶于強酸。分離:用60-65%硫酸/磷酸進行提取,將提取液加水稀釋,薁類析出,過濾即得。預試揮發(fā)油中的薁類成分:Sabety反應:取揮發(fā)油一滴溶于1ml氯仿中,加入5%溴的氯仿溶液,若產生藍紫色或綠色時,表明有薁類化合物的存在。Ehrlich試劑(對二甲胺基苯甲醛濃硫酸)反應產生紫色或紅色。第四節(jié)二萜
(一)、概述二萜類(diterpenoids)是由四個異戊二烯單位構成、含二十個碳原子的化合物類群。結構顯示多樣性,但都是由焦磷酸香葉基香葉酯衍生而成,幾乎都呈環(huán)狀結構。廣泛分布于植物界。許多二萜的含氧衍生物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如紫杉醇、穿心蓮內酯、丹參醌、銀杏內酯等。(二)化學結構分類鏈狀二萜較為少見,常見的只有廣泛存在于葉綠素的植物醇。植物醇環(huán)狀二萜維生素A是一種重要的脂溶性維生素。穿心蓮內酯 R1R2R3銀杏內酯AOHHH銀杏內酯BOHOHH銀杏內酯COHOHOH銀杏內酯MHOHOH銀杏內酯JOHHOH R1R2土荊酸甲CH3COCH3土荊酸乙COOCH3COCH3土荊酸丙COOCH3H土荊酸丙2COOHCOCH3R1R2R3雷公藤甲素HHCH3雷公藤乙素OHHCH3雷公藤內酯HOHCH316-OH雷公藤內酯醇HHCH2OH紫杉醇
巴卡亭IIIR=Ac去乙酰巴卡亭IIIR=H R1R2甜菊苷GlcGlcGlc甜菊苷AGlc21第五節(jié)、二倍半萜二倍半萜是由5個異戊二烯單位構成、含25個碳原子的化合物類群。多為結構復雜的多環(huán)性化合物。迄今來自天然的二倍半萜有六種類型約30余種化合物。蛇孢假殼素A網肺酸呋喃海綿素-3第六節(jié)、萜類化合物的理化性質
一、物理性質(一)性狀
1.形態(tài)
2.味
3.旋光和折光性
(二)溶解性萜類化合物親脂性強,易溶于醇及脂溶性有機溶劑,難溶于水。萜類的苷化物含糖的數(shù)量均不多,但具有一定的親水性,能溶于熱水,易溶于甲醇、乙醇溶液,不溶于親脂性有機溶劑。二、萜類化合物的化學性質(一)加成反應1.雙鍵加成-2.羰基加成第七節(jié)、萜類化合物的提取和分離
一、萜類的提取(一)溶劑提取法(二)堿提取酸沉淀法(三)吸附法二、萜類的分離(一)結晶法分離(二)柱色譜法(三)利用結構中特殊官能團進行分離第八節(jié)萜類化合物的檢識與鑒定紫外光譜紅外光譜MSNMR第九節(jié)揮發(fā)油
volatileoils
又稱精油(essentialoils),
是植物或中草藥中具有芳香氣味,在常溫下能揮發(fā)的油狀液體的總稱。一、分布植物界分布廣泛,主要存在于種子植物中,尤其是芳香植物,如:菊科,蕓香科,傘形科,唇形科等。多存在于植物的腺毛,油室(管),分泌細胞或樹脂道中,多以油滴狀存在。同一植物藥用部位不同,采集時間不同,揮發(fā)油的含量及組成都有所不同。如:樟科桂屬植物,樹皮主要含有桂皮醛,葉中主要含丁香酚,而根和木部以樟腦居多。二、組成1.萜類成分(占多數(shù))主要為單萜和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其中含氧衍生物多為生物活性較強或具有芳香氣味主要成分。如:薄荷油含薄荷醇8%左右,樟腦油含樟腦約50%。2.芳香族化合物(第二位) 多數(shù)為苯丙烷衍生物,結構中多具有C6-C3骨架,如:桂皮油中的桂皮醛,八角茴香油中的茴香醛等。3.脂肪族化合物
小分子脂肪烴、醛、酸、酯等,如:魚腥草中的甲基正壬酮等。4.其它類化合物如:大蒜新素,大蒜辣素等。大蒜新素大蒜辣素三、性質性狀:顏色:大多為無色或淡黃色的透明液體,若含有薁類則具有其他顏色。如:洋甘菊油顯蘭色,苦艾油顯藍綠色,麝香油顯紅色。氣味:大多具有特殊香氣或特殊氣味,有辛辣灼燒感,少數(shù)具有臭味,如:敗醬,或腥氣味,如:魚腥草。通常揮發(fā)油的氣味是其品質優(yōu)劣的重要標志。狀態(tài):常溫下為透明液體,有的冷卻主要成分會析出,習稱‘腦’,如:樟腦。揮發(fā)性:揮發(fā)油在常溫下自行揮發(fā)而不留任何痕跡。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如:石油醚,高濃度的乙醇溶液中。物理常數(shù):沸點:一般在70-300oC之間,可隨水蒸氣蒸餾。比重:多數(shù)比水輕,少數(shù)比水重,相對密度在0.85-1.065之間。幾乎都具有光學活性,比旋光度+97-177o范圍內。具有較強的折光率,折光率在1.43-1.61。穩(wěn)定性:對光線,空氣,溫度等敏感,易氧化變質,因此對儲備方法要求高。四、提取1.水蒸氣蒸餾法 油脂吸收法2.浸提法溶劑萃取法 超臨界萃取法3.冷壓法五、分離1.冷凍處理2.分餾法:根據(jù)各成分沸點的不同進行精餾。含氧萜中,沸點隨著官能團的極性增加而增高。
醚<酮<醛<醇<酸3.化學方法1)利用酸堿性的不同:堿性成分的分離:酸性成分的分離:3-5%的NaHCO3水溶液萃取酸;3-5%的NaOH水溶液萃取酚。2)利用官能團的不同:醇化合物的分離:2)利用官能團的不同:醛、酮的分離:亞硫酸氫鈉:吉拉德試劑4.層析法氧化鋁和硅膠層析:應用最廣泛。硝酸銀薄層或柱層析原理:揮發(fā)油成分中雙鍵的多少和位置的不同,與硝酸銀形成絡合物難易程度和穩(wěn)定性不同而分離。操作:以2-5%硝酸銀水溶液制板或處理硅膠柱。規(guī)律:絡合能力順式雙鍵>反式雙鍵 雙鍵個數(shù)增加,絡合能力增強 末端雙鍵的絡合能力最強GC和GC-MS揮發(fā)油成分的鑒定物理常數(shù)的測定:相對密度、比旋度、折光率和凝固點等。化學常數(shù)的測定:酸值:代表揮發(fā)油中游離羧酸和酚類成分的含量。以中和1g揮發(fā)油中含有游離的羧酸和酚類所需要的KOH的毫克數(shù)來表示。酯值:代表揮發(fā)油中酯類成分的含量。以水解1g揮發(fā)油所需的KOH毫克數(shù)來表示。皂化值:為酸值和酯值之和。以皂化1g揮發(fā)油所需KOH毫克數(shù)表示。揮發(fā)油成分的鑒定官能團的鑒定:酚類:揮發(fā)油/乙醇+三氯化鐵/乙醇——
藍紫或綠色羰基化合物:不飽和化合物和薁類衍生物:內酯類化合物:
V.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福建事業(yè)單位考試復習技巧試題及答案
- 嗩吶配喇叭(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音版(2012)音樂二年級上冊
- 2024年輔導員考試團隊協(xié)作考察及試題及答案
- 人教版七年級音樂三冊(簡譜)第1單元《歌唱祖國》教學設計
- 2024年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 1 小數(shù)乘法第6課時 積的近似數(shù)配套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Unit 4 Fun with numbers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 外研版(三起)(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農村建設造價咨詢服務合同
- 教育支持政策協(xié)議
- 食品行業(yè)危機管理的案例分析試題及答案
- 寵物資格證試題及答案
- 20222023銀行招聘考試題庫1000題第4372期含答案解析
- 無縫氣瓶檢驗作業(yè)指導書2024
- 電焊 氣焊和切割專項施工方案
- 鐵路機車車輛制動鉗工(高級)職業(yè)鑒定考試題及答案(新版)
- DBJ50T-481-2024 裝配式開孔鋼板組合剪力墻結構住宅 技術標準
- 2024版《CSCO非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更新要點
- 2024年甘肅省中考化學真題(原卷版)
- 鋁錠銷售居間合同范本
- 2023.05.06-廣東省建筑施工安全生產隱患識別圖集(高處作業(yè)吊籃工程部分)
- 2024年上海奉賢區(qū)社區(qū)工作者及事業(yè)單位招聘177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專題訓練)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小兒疼痛與鎮(zhèn)痛的管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