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考試科目-系統工程講義_第1頁
重點考試科目-系統工程講義_第2頁
重點考試科目-系統工程講義_第3頁
重點考試科目-系統工程講義_第4頁
重點考試科目-系統工程講義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8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系統工程《管理科學與工業工程》碩士研究生課程二○○四年十月SystemsEngineering系統工程

系統工程學科產生的背景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以及軟件工程技術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不斷地掀起新技術革命的浪潮,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提高和社會經濟組織模式的更新。為了迎接世界經濟全球化、網絡化、信息化的挑戰,在新的世界競爭格局中順利推進信息化進程,使企業適應WTO的競爭環境,產生了許多新興學科以推動企業適應環境并快速發展。步入21世紀,現代制造模式的特點呈現為集成特性、快速響應、以顧客為中心、滿意質量以及綠色特性。現代制造系統模式為適應21世紀制造業的需要不斷發展,其發展趨勢可用“五化”簡要描述,即集成化、全球化、網絡信息化、柔性化和綠色化。

制造系統的變遷與發展的動力制造企業三流運動制造系統中的信息流制造系統中的物流1.集成化集成化是現代制造系統模式的一個顯著特征。制造系統模式中的集成特征正在向著深度和廣度方向發展,目前已從企業內部的信息集成和功能集成發展到實現產品開發過程的過程集成,并將發展到企業間的動態集成。2.全球化

制造全球化基于經濟學最基本的原則——成本和效率優先,它有利于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快速流動,最大規模地合理配置資源,追求最佳經濟效益。同時,信息技術、現代通信網絡以及交通運輸的高速發展也為制造全球化奠定了物質基礎和技術基礎,從而使得制造全球化的趨勢正在迅速發展。3.網絡化

制造網絡化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制造環境內部的網絡化,實現制造過程的集成;(2)整個制造企業的網絡化,實現企業中工程設計、制造過程、經營管理的網絡化及其之間的集成;(3)企業與企業間的網絡化,實現企業間的資源共享、組合與優化利用;(4)通過網絡,實現異地制造;(5)網絡化的市場系統:包括網絡廣告、網絡銷售、網絡服務等。分散網絡化制造系統ExtranetInternet項目管理產品研發DNPS市場銷售采購供應用戶支持INTERNET加工制造北京上海香港重慶ISDNISDNISDNInternet深圳西安ISDN網絡化制造支撐系統網絡化協作制造系統模具設計模具制造產品設計產品制造最終用戶物料供應虛擬仿真快速成形快速成形定單模具產品模具定單基于Internet的協同設計顧客

A顧客

B互聯互換半互操作互操作零件庫零部件或產品網絡化工程環境WAN表示層應用InternetInternetServerInternetServer應用連接各種軟件工具產品和制造信息資源庫支持供應鏈制造的網絡化工程面向個別企業的解決方案ICNIndustrialCooperationNetworksAgileDesignandManufactureEngineeringBasedonNetwork面向整個行業的解決方案產品和制造信息資源庫標準軟件產品SCM敏捷設計敏捷制造

TUDarmstadt4.柔性化制造柔性化是指制造企業對市場多樣化需求和外界環境變化的快速動態響應能力,也就是制造系統快速經濟地生產出多樣化新產品的能力。

CAD/CAE/CAPP/CAM直到虛擬制造等技術的發展,為底層加工的上一級技術層次的柔性化問題找到了解決方法。經營過程重組(BPR)、制造系統重構(ReconfigurableManufacturingSystem,RMS)等新興技術和管理模式的出現將為整個制造系統的柔性化開辟道路。制造柔性化還將為大量定制生產的制造系統模式提供基礎。大量定制生產(MassCustomization)模式的關鍵是實現產品標準化和制造的柔性化之間的平衡。5.綠色化綠色制造是一個綜合考慮環境影響和資源效率的現代制造模式,其目標是使得產品從設計、制造、包裝、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的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對環境的影響(負作用)為零或者極小,資源消耗盡可能小,并使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協調優化。現代制造系統發展的過程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以及軟件工程技術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不斷地掀起新技術革命的浪潮,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提高和社會經濟組織模式的更新。為了迎接世界經濟全球化、網絡化、信息化的挑戰,在新的世界競爭格局中順利推進信息化進程,使企業適應WTO的競爭環境,產生了許多新興學科以推動企業適應環境并快速發展。時至今日,任何一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中都有80%以上與物質生產和消費密切相連,其工業化程度的高低直接決定社會的發展階段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而在工業部門中,制造業占有中心地位。在今日中國,制造業直接創造國民生產總值的1/3,占整個工業生產的4/5,出口總額的九成,提供8000多萬就業崗位,是1/3國家財政的來源。制造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出口的主力軍,就業的重要市場。

建國以來,我們的制造業從無到有,逐步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1978年以前,我們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取得了以“兩彈一星”為代表的重大成就;最近這二十多年來,我國制造業獲得巨大發展,制造出了秦山300兆瓦核電站、數字程控交換機、銀河及神威高性能計算機等有形產品。

現在,我國制造業的工業增加值(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居世界第四位,僅次于美國、日本和德國。

世界制造業正一步步向中國轉移:裝配電腦整機所需零配件,95%以上可在東莞市采購;格蘭仕微波爐的銷售規模占全球市場的35%;江蘇電腦鼠標的產量占全球總量的65%;早在1999年,全球彩電銷售量的四成在中國生產,而復印機更占到六成;日本的五大汽車廠,豐田、本田、日產、三菱、馬自達已全部在中國設廠;奧迪轎車已經實現國產化,中國產寶馬轎車已下線,奔馳汽車也開始了和北汽福田的全面合作。中國正在成為全球的“制造工廠”!ContinueThinking……CourseName:SystemsEngineeringCourseHoursandCredits:24+12+4Hs,2ScrsTargetStudents:PostgraduatestudentsofMechanicEngineeringPre-studiedCourses:OperationResearch,WorkDesign,etc.Textbook:IntroductiontoOperationResearch,SeventhEdition,Prof.Hiller,StanfordUniversity.ReferenceBook:“SystemsEngineering:ArtandScienceinanInternationalContext”,JohnS.MacDonald,MacDonaldDettwiler,Richmond,B.C.,CanadaPUTTINGSYSTEMSTOWORK,DerekK.Hitchins,ProfessorWhyshouldwelearnSystemsEngineering?(1)TheNEEDofthelifeinthefuture(2)ChangingthewayofTHINKING(3)OptimizationofthemethodyousolvetheProblems(4)MyExperienceHowcanwestudySE?MissionsTeachStudentstheKnowledgeofSystemsEngineeringTeachstudentsthewayofconsideringthingsTeachthestudentsmethodstosolvetheproblemscorrectly考試及成績:閉卷考試:150分鐘60%開卷論文:8小時40%第一章

概述1.1系統的概念

系統工程的研究對象是組織化的大規模復雜系統。一、系統的定義

系統是由兩個以上有機聯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組成,具有特定功能、結構和環境的整體。該定義有四個要點。系統及其要素系統是由兩個以上要素組成的整體,這些要素可以是單個事物,也可以是一群事物的子系統、分系統。系統和環境。任一系統又是它所從屬系統的組成部分,并與其相互作用。系統的結構。構成系統的各要素之間存在一定的有機聯系,形成一定的結構和秩序。系統的功能。任何系統都特定的功能和運作的目的。二、系統的一般屬性整體性集合性相關性層次性環境適應性目的性

三、系統的類型自然系統和人造系統實體系統和概念系統動態系統和靜態系統封閉系統和開放系統1.2系統工程的概念一、系統工程的概念及特點定義系統工程是從總體出發、合理開發、設計、實施和運用系統的技術,從而達到全局最優的工程技術,是屬于一門綜合性的工程技術。特點整體性綜合性最優性創新性二、系統工程的應用領域社會系統工程(重慶交通堵塞)經濟系統工程區域規劃系統工程(區域信息化系統)環境生態系統工程(三峽植被系統)能源系統工程農業系統工程企業系統工程(長安企業信息化工程)工程項目管理系統工程科技管理系統工程教育系統工程交通運輸系統工程人口系統工程軍事系統工程信息系統工程物流系統工程水資源系統工程第二章

系統工程基本理論2.1系統工程的理論基礎一般系統論發展耗散結構理論控制論協同學信息論理論基礎突變論運籌學線性規劃動態規劃排隊論存儲論對策論圖論信息制造論(Boeing777)

……概率與數理統計高等代數模糊數學集合論

……2.2系統工程理論的新發展日益向多種學科滲透和交叉發展。系統工程作為一門軟學科,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復雜適應系統理論。系統工程研究和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對象系統的規模越來越大,并朝著“巨系統”的方向發展綜合集成研討廳體系構想。第三章

系統工程方法論

系統工程方法論的定義:系統工程方法論就是分析和解決系統開發、運作及管理實踐中的問題所應遵循的工作程序、邏輯步驟和基本方法,是系統工程考慮和處理問題的一般方法和總體框架。3.1系統工程基本工作過程一、霍爾三維結構

霍爾三維結構集中體現了系統工程方法的系統化、綜合化、最優化、程序化和標準化等特點,是系統工程方法論的重要基礎內容。

時間維時間維表示系統工程的工作階段或進程。邏輯維邏輯維是指系統工程每個階段工作所應遵從的邏輯順序和工作步驟。知識或專業維該維表征從事系統工程工作所需的知識,也反映系統工程應用的專業領域。二、切克蘭德方法論系統的分類

Checkland在他的著作《軟系統方法論》一書中將系統分為兩種:目標明確、結構清晰、機理清楚、可用數學模型表達的硬系統。目標不明確、結構不良、機理不清楚、難于用數學模型表達的、偏社會、經濟、文化、生物的軟系統。Checkland軟系統方法論的主要內容和工作過程:認識問題根底定義建立概念模型比較及探尋選擇設計與實施評估與反饋三、兩種方法論的比較霍爾方法論主要以工程系統為研究對象,而切克蘭德方法更適合經濟和經營管理等“軟”系統問題的研究。前者的核心內容是優化分析,而后者的核心內容是比較學習。前者更多關注定量分析方法,而后者比較強調定性或定性與定量有機結合的基本方法。3.2系統分析原理及應用一、系統分析的概念及其要素系統分析的定義系統分析是運用建模及預測、優化、仿真、評價等技術對系統各個方面進行定量與定性結合的分析,為選擇最優或最滿意的系統方案提供決策依據的分析研究過程。系統分析的要素問題目的及目標方案模型評價決策者二、系統分析的程序初步分析在此階段應圍繞以下六個方面的問題展開:What。研究什么問題?Why。為什么要研究該問題?Where。系統邊界和環境如何?When。分析的是什么時候的情況?Who。決策者、行動者、所有者等關鍵的主體是誰?How。如何實現系統的目標狀態?規范分析綜合分析三、環境分析系統環境分析類型物理和技術環境(高空實驗臺)經濟和經營管理環境分析社會環境分析

系統環境分析的意義環境是系統工程問題存在的物質基礎。系統分析系資料來自環境。系統評價的資料來源于環境。環境分析幾乎貫穿于系統分析的全過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四、應用系統分析的原則堅持問題導向以整體為目標多方案模型分析和優選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結合多次反復進行五、系統分析實例實行以優化控制為主線的系統分析與科學決策案例運用系統分析原理控制污染物排放案例案例一:實行以優化控制為主線的系統分析

與科學決策案例分析前幾年,廣東某酒廠在原材料、能源漲價及市場疲軟的沖擊下,瀕臨停產的困境。為此,企業的領導們提出向決策要效益。這需要從傳統的決策思維模式中解脫出來,綜合運用現代科學的管理技術,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實施以分析-優化一控制為主線的系統分析與科學決策,才能使得企業煥發生機。具體是如何分析和實施的呢?系統分析過程經歷以下四個主要階段:問題結構分析要素與目標分析優化分析方案調整問題結構分析根據企業年計劃利潤70萬元、產值585萬元的原有目標,按生產、經營、財務、管理劃成四大塊分解展開。用統計分析和因素分析等方法發現原有計劃生產的三大系列八個品種中,虧損產品元紅、善釀和汗燒三個品種,占全部產品數的37%,虧損總額為50萬元,占產品盈利額的46.4%,影響了利潤計劃的如期完成。初步分析表明,調整產品結構、優化生產計劃,乃是企業管理中面臨的主要問題。要素與目標分析通過對產品市場需求、原材料和能源等資源的供給、國家政策、競爭者狀況等環境因素的分析預測,以及運用邊際收益法對企業生產能力的分析,該企業決策者們決定將產品方向調整為:以發展黃酒為主體,增加瓶酒產量,控制白酒生產,并將提高黃酒產品結構效益作為優化的基本要求。優化分析為了達到產品利潤最大的目標,采用線性規劃方法,根據加飯、元紅、香雪、善釀四個品種的單位利潤、原料、銷售和產值等相應的約束條件,運用計算機,迭代解出達到產品利潤最大的最優方案為:加飯700t、元紅7600t、香雪140t、善釀40t。方案調整為了完成下半年預定的增益指標40萬元,并考慮到實際的企業能力、市場需求及其變化,對上一階段建立在優化分析基礎上的計劃方案進行調整,增加了瓶酒的產量。對生產計劃的科學調整,使企業開始取得明顯的經營效果和經濟效益。該廠成功運用系統分析方法之處,在于根據情況的變化,不斷用系統思想和系統分析方法調整和優化經營決策。該企業注意以實際問題為導向,綜合使用多種分析方法。整個分析過程從大到小,先粗后細,分析與決策程序具有科學性和普遍適用性。案例二:運用系統分析原理控制污染物排放位于某著名旅游城市市郊的某火力發電廠曾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即如何減少煙囪排放的煙塵與SO2量,才能使風景勝地的環境得到綜合治理。為此,運用系統分析原理,找到了投資少、見效快的最佳治理方案,取得了明顯的經濟、社會效益。其具體做法如何呢?系統調查與初步設計首先是獲取城市的基本情況和氣象數據,以及電廠的機組、鍋爐等設備的主要技術參數等資料。分析污染物在電廠內的遷移過程(燃料-鍋爐-除塵器-煙囪-排放)及所用燃煤的化學成分等。其次是建立計算機模擬模型,模擬發電廠煙塵排放的煙塵與SO2量。模擬結果表明,煙塵模擬值823.1kg/h,是國家標準170kg/h的4.84倍;SO2模擬值1844kg/h,是國家標準的10.85倍。方案綜合及評估根據系統調查與分析,提出有針對性的四個方案,并進行模擬分析與評估。方案A:修建一座高煙囪。把原來45m高的煙囪改為120m高。模擬分析顯示,可使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國家標準之內。該方案需要投資22萬元。另外,該高度煙囪對附近的機場營運有一定影響。方案B:改用電除塵器。將原來的多管旋風除塵器改為新型的電除塵器。模擬分析結果表明,可使煙囪排放量從823.1kg/h降至132.8kg/h,再用預洗等方法可降低SO2排放量。購買電除塵器的投資約需70萬元以上。方案C:改換鍋爐。投資200萬元購買2臺75t的鍋爐,這樣可以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但由于燃燒效率降低,會帶來每年11.76萬元的經濟損失。方案D:改用優質煤。將原用煤改為新煤種。模擬分析表明,可使煙塵排放量降至85.53kg/h,SO2排放量降至129.7kg/h,均低于國家標準。如政策有利,基本上可不增加太多的燃料費用。系統決策經過模擬研究、經濟分析和綜合評價(過程略),選擇近期防治對策中的最佳方案即方案D(改用優質煤)。從遠期考慮,可在方案D的基礎上逐步采用燒油的方案,以進一步減少水污染。本案例利用計算機模擬手段,以對系統方案的技術分析為基礎,并把技術分析與經濟評價緊密地結合起來。使得企業順利完成了技術改造的過程。3.3對系統工程方法論的新探索中國科學家錢學森等于20世紀90年代提出了從定性到定量的綜合集成系統方法論中國系統工程專家顧基發和英國華裔專家朱志昌于90年代中期提出WSR系統方法論。20世紀90年代,日本科學學者提出西那雅卡那系統方法論。四、CIMS的系統工程分析方法CIMOSACIMOSA支持CIM系統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從需求說明開始,經過系統設計、實施、運行和維護,甚至到向某一CIMOSA解決方案進行的系統轉移。CIMOSA用一套語言和方法論提供了建模、分析和設計的概念,它適用于不同用戶觀點的不同層次的企業用戶。CIMOSA參考體系結構,由歐洲ESPRIT計劃中的AMICE共同體開發而成,是半規范化的和試圖用作任何商業企業建模語言環境的結構集合。此體系結構的基礎結構和基本控制結構收集在稱為正式參考基礎II(FRB)和正式參考基礎III中。FRB包含兩部分:建模框架和集成基礎(IIS)CIMOSA建模框架,即所熟知的CIMOSA立方體,如圖所示。該建模框架提供了一個參考體系結構和一個專用體系結構。它包含三個建模層次(需求定義、設計說明、實施描述)和四個視圖(功能、信息、資源、組織)。CIMOSA參考體系結構(CIMOSA立方體的左邊兩部分)提供了通用構件塊、部分專用模型以及三個建模層次中每一層的用戶指南。專用體系結構(CIMOSA立方體的右邊部分)是為特定企業建模提供框架的那部分,也就是說,它展示了給定的CIM解決方案。通用構件或基本結構是建模的要素,用它們可以描述一個特定企業的需求和解決方案。部分專用模型,部分實例化的CIMOSA解決方案適用于一個或多個行業領域,也在本參考體系結構中提供了,用戶可以定制他(她)的特定企業的模型的一部分。CIMOSA建模框架確保來自不同資源的部分專用模型可用于建立特定企業的模型。3.4關于系統的一些基本問題

Input-OutputSystemAsshowninFigure,thesystem(manufacturingsystem)canbethoughtofasatransformation(factory)Toninputs(resourcesofproduction,especiallyrawmaterials)I,whichproducesoutputs(products)O;thisinput-outputrelationshipisexpressedsymbolicallybymeansofthefollowingequation:

T(I)=OorT:I→O,(1.1)WhereTismathematicallycalledanoperator.Children’stoysTRANSFORMATIONPROCESS[SYSTEM][ENVIRONMENT]INPUTSOUTPUTSFocusingontheaboveequation,questionsconcerningasystemusuallyfallintooneofthefollowingthreecategoriesandfiveproblems(Domy,1975):(1)Systemanalysis.ClarifycontentsofT,I,andO(investigatethefactory,rawmaterials,andproducts).(2)(a)Systemoperation.GivenTandI,findO(designtheproductstobemadebygivenrawmaterialsonanexistingfactory).(b)

Systeminversion.GivenTandO,findI(determinetherawmaterialstomakeacertainproductonanexistingfactory).(c)

Systemsynthesis(oridentification).GivenIandO,determineasuitableT(givenrawmaterialsandaproducttobeproduced,establishthesuitablefactoryordetermineanappropriateproductionprocess).(3)Systemoptimization.PickI,OorTsothataspecifiedevaluationcriterionisoptimized(decideproperrawmaterials,productsorproductionprocessessoastominimizethetotalproductiontimeorcostortomaximizethetotalprofitobtained).3.5系統生命周期的概念

Asystemmaybethoughtofashavingseven"ages"byanalogywiththesevenagesofMan.TheSevenAgesofSystemareshowninnextpagefigure,withanewsysteminthecentresupplantingitspredecessoronlytobereplacedinitsturnbythesystemattheright.Thefigureoffersaninterestinginsight.Ifasucceedingsystemistobereadyintime,itisnecessarytodevelopitsreplacement.Thisnotionpresentsaself-fulfillingprophecy--thenewsystemwillsucceedbecauseitisavailable,evenif,intheevent,theoriginalsystemhassurvivedandisinfullvigor.Systemsvaryintheireffectivenessandcostofownershipthroughouttheirlives,asshowninnextpageFigure.Agesofsystemaremappedontotheaxes,asshown;notethex-axisis"costperunittime".Followingthethickarrow,costsriseasthesystememergesfromdevelopmentintoimplementationandintooperationalusage.Transition--hopefully--seesagradualfall-offinoperatingcostsasinfantmortalitiesdisappear,systematicfaultsareironedoutandusersefamiliar.Graduallytilesystemtransitionstotiletopleft-handpartofthegraph,theageofutility,whereitismosteffectiveandcostsleasttoown.Fromthereitisalldownhilltowardssenilityandeventualreplacement.Whatcausesthedemise?Wedesigntechnologicalsystemswithcertainfixedfeatures,thevalueandcurrencyofwhicherodeswithtime.SomeareshownintheFigure;forexample,oursysteminteractswithmanyothersinoperation,andtheseothersarecontinuallychanging.Oursystemmayhavealimitedcapacityforexpansionandchange,whichesusedup--hencetheonsetofsenility.TVSET/VCD/MobileTelephone/…IIIIIITP3.6系統工程-系統設計和系統分析3.6.1SYSTEMDESIGN*ProcessSystemsengineeringisassociatedwiththeengineeringoflargeand/orcomplexsystems.Generally,thesizeofthetasksinvokestheformationofteamstoundertakesystemsengineeringandtheprocessofcreatingasystemhastobephased.ItisfortheorganizationasawholetoaddressthefullrangeofsystemsengineeringactivatesThephasesemployedinthecreationofsystemsalsovary,asdothetitlesascribedtoeachphase,butcangenerallybeconsideredunderthefollowingheadings(seeFigure):Operations/requirementsanalysis--understanding,agreeingandspecifyingthecustomer'srequirementandtheend-users'needs.Systemdesign--designingtheapplicationsystemwhichwillbedeliveredtothecustomertomeettherequirement,togetherwithanengineeringsystemtoeffectthecreationoftheapplicationsystem.Figureshowstypicalphasesofaninformation-basedprojectandtheirrelationshipsinaso-called"waterfall"diagram,withfeedbackbeinginvokedasdevelopingworkneedstoberedone—anot-unusualhappeninginthebestofregulatedcircles.Systemdevelopment/production/manufacture/implementationSystemtestandIntegration--bringingtogetherofthevariouspartsfromwhichtheapplicationsystemistobeformedandestablishingthatthewholemeetstherequirement.Systemcommissioning--demonstratingtothecustomer,oftenatthesitewherethesystemistooperate,thatitmeetsitsrequirement.Systemsengineershaverolesinallthesephasesandduringthesubsequentphaseswhentheapplicationsystemisinoperation.*SystemsEngineeringActivitiesNextpagefigureshowsactivitiesassociatedwithaninformationtechnology-basedproject.Generally,thephasesaresequentialfromlefttoright,butwithtwoexceptions:equipmentandsoftwareengineering(projectengineering),occuratthesametime;therighthandcolumn,projectsupport,existsforthedurationoftheprojectanditsnotphased.龜甲萬的流通革新日本企業SCM應用案例系統分析研討

2004-11背景分析

過去,醬油的流通主要通過特約店制度和直接送貨等方法、以維持銷售價格為主要目的構筑了銷售渠道。但是60年代中期,大榮和伊藤洋華堂等大量銷售的連鎖店強勢登場之后,零售店的銷售份額和發言權都增大了。對于處在流通上游的企業提出了明碼標價、小包裝、JIT交貨(按指定時間、指定場所、指定數量交貨)等新的要求。對于新的流通方式的全面對應和多頭送貨、多處庫存的舊的送貨體制,造成了龜甲萬流通、運輸成本的上升。比較其他的食品,醬油具有重量大、單價小的特點。所以,其它食品公司的運輸費用平均只占銷售額的4%(1990年),而龜甲萬的平均流通費用卻高達6.6%。加上泡沫經濟的影響,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倉儲費用、運輸費用一路上升,1991年龜甲萬的平均運輸費用上升到占銷售額的7%以上。流通費用的迅速增長,迫使經營高層開始考慮削減流通費用。從1993年到2002年,龜甲萬公司實施了三個改善流通結構的計劃:DP95流通改善計劃、LP98流通改革計劃、加強流通服務質量管理的ECR21計劃。通過這三個計劃的實施,龜甲萬公司建立起了自己的高效率、低成本的供應鏈系統,在日本食品行業中保持了競爭上的優勢。1992年龜甲萬公司制定了從93年到95年的《DP95計劃》,計劃的手法是將所有導致流通費用上升的要素找出來,進行改善。計劃目標是到1995年,把流通費用比1991年的實際水平降低12億日元。這是一項用“戰略性供應鏈物流管理”的觀點把過去分散的運輸、保管、搬運、包裝等一系列活動統一起來加以改善的計劃。DP95計劃內容主要包括商品品種的整理、配送基準的確立、減少庫存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訂貨處理程序。而訂貨處理程序的設計最重要的部分是考慮顧客的方便的同時實現成本的節約。DP95計劃:戰略性供應鏈物流管理

Back從80年代初開始,龜甲萬為了適應多種的顧客要求和大型零售店的銷售需要,積極第開發了各種包裝的各類產品,商品品種和種類一味地增加,1991年全部商品和各類型包裝合計的品種數達到5000種以上。如此龐大的品種系列不僅增加了制造和推銷的困難,在保存、管理、送貨方面也形成很沉重的負擔。所以,流通改革的首要一步是現有商品品種的整理。1992年龜甲萬就停止生產了訂貨量非常小的約1000個品種與包裝的商品生產。DP95計劃開始以后,繼續對影響較小的商品進行整理,到1994年底,終于將商品品種及包裝類型集約到了約2000個。

Back1、商品品種的整理2、確立配送基準

在送貨方面,龜甲萬在幾個大的銷售地區為批發零售企業實施小口送貨服務,但是過分零散的小口送貨成了運輸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為了提高運輸效率,1993年7月龜甲萬制定了新的配送基準,規定對批發商的最小送貨批量為20箱、對零售商的最小送貨批量為10箱。結合新配送基準的實施,在各主要地區設立訂貨中心,將原來由各地分店和營業點多層次接受定貨的機能,集中到訂貨中心和總公司兩級處理,大大減少了信息的遲誤和錯誤。

Back減少庫存也是DP95計劃的主要目標之一。主要方法是將所有商品按照出庫頻率進行分為3級,將出庫頻率最低的商品全部集中到生產工廠的倉庫,接受訂貨之后由生產工廠庫房送貨到各地分店和營業所,各地的分店和營業所的倉庫只保存出庫頻率最高和次高的商品。通過這種方法減少了各分店、營業所的庫存。結合庫存調整,將原先的四個流通和流通服務子公司合并為兩個,明確總公司和流通子公司的分工,提高了流通效率。

Back3、減少庫存Back訂貨處理程序改善計劃的主要內容是:

1制訂將迄今為止在各營業支店接受定貨的的機能集中到分布在全國的8個訂貨中心;

2設立統一的接受定貨的方式和用現有庫存抵沖訂貨;

3為了實現訂貨數據輸入的系統化,使用直接輸入系統、電傳自動辨識系統、電子訂貨系統。

如果能夠實現這三個內容,就能大大減輕訂貨數據處理的壓力。龜甲萬公司為了方便訂貨和處理而導入的直接輸入系統,開發了能以電話上普通說話速度輸入訂貨的系統。這個系統是在有液晶感知器的終端上直接在畫面上輸入訂貨的訂貨方法。營業員一面接電話一面輸入,在“復述訂貨畫面”上利用對方復述訂貨內容時的約10秒之間,在計算機畫面上確認庫存。對方按住“復述畢”的按鈕切斷電話后,營業畫面上就出現“出庫指示”的按鍵。由于不需要任何事后處理,所以不會出現訂貨票積存等錯誤,在接電話的同時就能確認庫存,也不會造成商業機會的損失。但是,也有一些小客戶不能使用這種直接訂貨系統,針對對這些小客戶的訂貨處理采用了電傳訂貨系統。電傳訂貨的最大優點是可以自動接收、無論訂貨多少,處理的人數不需要增加。但是電傳的訂貨必須用人工轉化成電子數據,為了簡化這個過程而采用了電傳的自動辨識系統,也就是通過計算機內的文字辨識系統將手寫的文字轉化為電子數據。采用電傳自動辨識系統訂貨的另一困難是標準化的訂單的設計、訂單處理系統設計、以及讓用戶接受這種方式。一個客戶訂貨品種的多少對于自動辨識有著很大影響。一張單子上品種越少,正確辨識率越高。所以,設計人員認為,電傳自動辨識系統的訂貨最適合經營20個品種以內的中小規模用戶。同時,為客戶設計制作了簡易的定型印刷程序、根據客戶過去的訂貨紀錄制作每個用戶專用的商品訂單、用戶商標的表示和表示順序等,充分考慮到顧客的方便。采用了自動辨識系統之后,盡管完全不需要加以修改的訂單只有1到2成,其余的8成以上仍需要某種追加處理,但仍比手工輸入的工作量減輕了許多,錯誤也明顯減少,處理效率大為提高。龜甲萬公司從93年9月開始采用電傳自動辨識系統,采用自動辨識系統訂貨的客戶逐漸增加,截至95年上半年大阪的用戶普及率達30%,東京用戶達到總數的18%。根據該公司的統計,如果電傳自動辨識系統所需工作量為1的話,用電話訂貨的工作量為5,使用不定型電傳訂貨工作量為2.5,而電子訂貨系統的工作量只有1/3。由于這種改善活動,處理時間縮短了75%,比較原來的訂貨系統節約成本約20%。DP95計劃在1995年底實施完畢,計劃實現所帶來的成本節約效果據推算達到9億3千多萬日元。雖然并沒有達到當初設定的目標,但是DP95計劃是在不增加投資的基礎上進行的流通改善計劃。它的一個重要成果搞清楚了未來流通改革的目標和投資方向,為下一階段伴隨投資改造的“流通體制革新”打下了基礎。LP98計劃:戰略性供應鏈管理計劃的實施

DP95計劃完成以后,龜甲萬公司又制定了名為LP98的物流改善計劃,從1996年到1998年的三年間,削減物流成本20%。運用戰略性物流管理的手法,從供應鏈管理的角度降低成本,建立適應市場需要的生產和物流體制,并要求物流體制具備能夠適應變化的彈性。具體的措施包括建立由工廠直接大批量送貨的機制、重新配置訂貨中心、進一步促進供求預測、提高貨運子公司的活力、加強戰略性管理的五項內容,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Back龜甲萬公司的制品原來的送貨方式,是由工廠送到批發店,再由批發送到零售店。如果能實現由工廠到零售的直接送貨,由于可采用大批量送貨,能夠節約送貨成本。96年3月和9月,龜甲萬開展了兩次以根據地野田工廠為中心展開了工廠直接送貨優惠活動。結合優惠送貨活動將制造和銷售兩個方面結合起來,理順了由訂貨到送貨的程序,使生產方面的彈性大大家強。工廠制造方面對應訂貨的能力縮短到了兩天。之后,不僅僅在醬油制造方面,在龜甲萬其他相關產品方面也實現了這項革新。為了保證送貨的效率,龜甲萬于96年末,廢棄了19萬枚原來使用的酒店用集裝板,統一采用了大型超市和批發店標準的T-11型集裝板,解除了原來需要根據產品選用集裝板的繁雜操作。

BackLP98計劃最重要的改變是結合送貨方式的改變,在根據地野田投資25億日元建立“野田配送中心”,即全自動的送貨倉庫系統。這一系統與后來的自動補給系統相結合,構成龜甲萬供應鏈管理的中心。野田配送中心是1981年開始使用,只是一個普通的集裝板貨物倉庫。而新的配送倉庫則包括可以控制到每一項產品的大型自動倉庫和以集裝板為單位出入庫的普通倉庫。處理商品1200種,每年吞吐量為36萬噸。倉庫建筑面積為7000多平方米,具有可存放5000多集裝板貨物和存放2萬7千多箱貨物的兩個區,通過計算機控制,倉庫中配置機器人,能達到每小時處理5000箱貨物的能力,這個自動倉庫在1998年3月完工投入使用。集裝板普通倉庫后來也引進了裝有液晶顯示器的局域叉車系統,可以根據液晶畫面顯示進行庫內作業。BackLP98計劃決定性的一步是龜甲萬獨特的需求預測系統的開發。龜甲萬公司制定的需求預測系統的開發要求是:抑制開發成本、維持適當的庫存水平、運輸費用的削減和運用成本的削減,在進入實際開發之前進行了充分的系統要素論證。KOLS(KIKKOMANORDERLESSSYSTEM)的需求預測系統,是龜甲萬公司在本公司內部花了6個月獨立開發的系統,于98年5月開發完成。龜甲萬的基本業務系統是在富士通的主機上動作,系統中加入了龜甲萬獨有的商業處理技術,大大方便了公司內部的業務處理。尤其是在訂貨處理方面,打開一張訂貨票,就能把握有關這張訂貨票上有關的商品出庫、進貨、庫存量和補充量。此外,在對批發商的商品補充機能上,設計成將普通商品和特賣商品按照每天的出廠狀況,每天計算器最佳庫存的程序。不需要專門的需求預測專家,一般的市場營銷人員就能操作。Back系統設計完成之后,龜甲萬公司首先于98年5月在平和堂超市進行了實驗,平和堂超市集團是以日本的滋賀縣為中心擁有85家分店的地區超市集團。通過實驗證明,原來在平和堂超市配送中心需要庫存13天左右的醬油縮短為8天,交貨時的缺貨和遺漏也沒有了,從而省去了驗收核對的程序。龜甲萬需求預測系統的全面運用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展開的。Back

LP98的物流改善計劃最大的成果在于面向構筑獨特的供應鏈系統完成了集中供貨自動倉庫和構成供應鏈基礎程序的開發等基礎設施投資。

LP98期間的基礎設施建設對后來的自動需求預測系統地運用、庫存和送貨系統的重組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建成了自動倉庫和引進了KOLS(KIKKOMANORDERLESSSYSTEM)龜甲萬自動庫存補充系統(CRP)之后,真正的關鍵還在于運用上。CRP系統的最主要的作用在于預測需求,通過正確的需求預測規劃和整理銷售渠道,去除不必要的流通環節,實現了最小庫存,從而節約庫存成本。同時,在生產上實現適時適量的生產,在減少庫存的同時,由于縮短了庫存和流通時間,生產經營容易變質商品的廠商還可以大幅度地延長商品保質期。ECR21計劃:全面應用

LP98完成以后,龜甲萬公司緊接著又制定實施了ECR21計劃,這一計劃也是三年計劃,目標是提高供應鏈物流管理體系的質量,充分運用上一個三年改善計劃所實施的物流設備投資大幅度地改善流通效率、削減流通成本。其具體目標是通過自動需求預測系統的全面運用、裁撤不必要的流通據點、增加直接由工廠送貨三項基本措施大幅度削減流通成本。過這三個計劃的實施,龜甲萬公司建立起了自己的高效率、低成本的供應鏈系統,在日本食品行業中保持了競爭上的優勢。第四章

決策分析方法4.1管理決策概述一、基本概念定義決策:它是決策者對系統方案所作決定的過程和結果,是決策者的行為和職責。管理決策分析就是為幫助決策者在多變的環境條件下進行正確決策而提供的一套推理方法、邏輯步驟和具體技術,以及利用這些技術和方法選擇滿意的行動方案的過程。決策分析的過程問題分析、診斷及信息活動。對目標、準則及方案的設計活動。對非劣備選方案進行綜合分析、比較、評價的抉擇活動。將決策結果付諸實施并進行有效評估、反饋、跟蹤、學習的實施活動三、決策分析類型1.確定型決策分析①存在決策者希望達到的明確目標(收益大或損失小等);②存在確定的自然狀態;③存在著可供選擇的兩個以上的行動方案;④不同行動方案在確定狀態下的益損值可以計算出來。

確定型決策分析問題求解方法:在方案數量較大時,常用運籌學中規劃論等方法來分析解決,如線性規劃、目標規劃。

嚴格來講,確定型問題只是優化計算問題,而不屬于真正的管理決策分析問題。

2.風險型決策分析①存在決策者希望達到的明確目標(收益大或損失小);②存在兩個以上不以決策者主觀意志為轉移的自然狀態,但決策者或分析人員根據過去的經驗和科學理論等可預先估算出自然狀態的概率值P;③存在兩個以上可供決策者選擇的行動方案;④不同行動方案在確定狀態下的益損值可以計算出來。

風險型決策分析問題求解方法:期望值、矩陣法、決策樹法

風險型決策問題是一般決策分析的主要內容。在基本方法的基礎上,應注意把握信息的價值及其分析和決策者的效用觀等重要問題。3.不確定型決策①存在決策者希望達到的明確目的(收益大或損失小);②自然狀態不確定,且其出現的概率不可知;③存在兩個以上可供決策者選擇的行動方案;④不同行動方案在確定狀態下的益損值可以計算出來。

不確定型決策分析問題的求解方法:樂觀法(最大最大原則)、悲觀法(最小最大原則)、等概率法(Laplace準則,也是一種特殊的風險型決策)、后悔值法(SaVage準則或后悔值最大最小原則)。案例:某企業準備生產一種新產品。估計該產品的銷售量有較高、一般、較低、很低四種情況,而對每種狀態出現的概率則無法預測。為生產該產品,企業有三種實施方案:新建一個車間進行生產;改造一個現有車間進行生產;部分零件在現有車間生產,部分零件外購。該新產品企業準備生產10年,10年內在不同狀態下的損益值(扣除投資費用)如下表所示。請分別用樂觀法、悲觀法和后悔值法來決策實施方案。較高一般較低很低建立新車間A1850420-150-400改造現有車間A2600400-100-350部分生產、部分外購A340025090-50求解:(1)樂觀法每個方案在不同狀態下的最大收益分別為:

max{850,420,-150,-400}=850A1max{600,400,-100,-350}=600A2max{400,250,90,-50}=400A3

取各方案最大收益值中的最大值,可得:

max{850,600,400}=850

對應實施方案為A1,即建新車間。(2)悲觀法每個方案在不同狀態下的最小收益分別為:

min{850,420,-150,-400}=-400A1min{600,400,-100,-350}=-350A2min{400,250,90,-50}=-50A3

取各方案最小收益值中的最大值,可得:

max{-400,-350,-50}=-50

對應實施方案為A3,即部分自己生產,部分外購。

(3)后悔值法較高一般較低很低建立新車間850*420*-150-400改造現有車間600400-100-350部分生產、部分外購40025090*-50*較高一般較低很低最大后悔值建立新車間00240350350改造現有車間25020190300300部分生產、部分外購45017000450最后,找出最小后悔值300,對應方案A2,即改造現有車間生產。

對于不確定型決策分析問題,若采用不同求解方法,則所得的結果也會有所不同,因為這些決策方法是各自從不同的決策準則出發來選擇最優方案的。而具體采用何種方法,又視決策者的態度或效用觀而定,在理論上還不能證明哪種方法是最為合適的。

4.對抗型決策

Wij=f(Ai,Bj)i=1,2,3…m,j=1,2,…n

式中A―決策者的策略集;

B―競爭對手的策略集。

可采用對策論及其沖突分析等方法來分析解決。這類決策分析問題是當前管理、經濟界比較關注的問題。

5.多目標決策

由于系統工程所研究的大規模復雜系統一般具有屬性及目標多樣化的特點,在管理決策時通常要考慮多個目標,但它們在很多情況下又是相互消長或矛盾的,這就使得多目標決策分析在管理決策分析中具有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多目標決策的理淪、方法與應用,在國際上是最近二三十年才得到蓬勃發展的,目前分析該類決策問題的方法已有不少,常用方法有:化多目標為單目標的方法(含系統評價中的加權和及各種確定目標權重的方法)、重排次序法、目標規劃法及層次分析(AHP)方法等。4.2風險型決策分析一、基本方法期望值法

E(X)=∑pixiXi—隨機離散變量x的第i個取值,

i=1,2,3…m;

pi—x=xi時的概率

期望值法就是利用上述公式算出每個行動方案的益損期望值并加以比較。若采用決策目標準則是期望收益最大,則選擇收益期望值最大的行動方案;反之,采用費用期望值最小的方案為最優。

案例一:某輕工企業要決定一輕工產品明年的產量,以便及早做好生產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假設產量的大小主要根據該產品的銷售價格好壞而定。根據以往市場銷售價格統計資料及市場預測信息得知:未來產品銷售價格出現上漲、價格不變和價格下跌三種狀態的概率分別為0.3,0.6和0.1。

若該產品按大、中、小三種不同批量(即三種不同方案)投產,則下一年度在不同價格狀態下的益損值可以估算出來,如表所示。現要求通過決策分析來確定下一年度的產量,使該產品能獲得的收益期望為最大。益損值表如下圖所示:4-1如何決策可以獲得最大的投資收益?

這是一個面臨三種自然狀態和三種行動方案的風險型決策分析問題,可以利用前述的多種方法求解。現運用期望值法求解如下:

(l)根據表4-1所列各種自然狀態的概率和不同行動方案的益損值,可用公式E(X)=∑pixi,計算出每種行動方案的益損期望值如下:(2)通過計算并比較后可知,方案A2的數學期望E(A2)=33.6萬元,為最大,所以選擇行動方案A2為最優方案。也就是下一年度的產品產量按中批生產規模進行生產所獲得的收益期望值最大。決策樹法所謂決策樹法,就是利用樹形圖模型來描述決策分析問題,并直接在決策樹圖上進行決策分析其決策目標(準則)。可以是益損期望值或經過變換的其他指標值。現仍以前例為例介紹決策樹法。(1)繪制決策樹。按表4-1所示各種行動方案和自然狀態及其相應的益損值和主觀概率等信息,按由左至右的順序畫出決策樹圖,如下圖所示:

圖4-2決策樹模型圖中各節點的名稱及含義如下:

”表示決策節點,從它引出的分枝叫做方案分枝。分枝數量與行動方案數量相同。如前例有三個行動方案,則圖4-2所示就有三個方案分枝。決策節點表明,從它引出的行動方案需要進行分析和決策。

”表示狀態節點,從它引出的分枝叫做狀態分枝或概率分枝,在每一分枝處注明自然狀態名稱及概率狀態分枝數量與自然狀態數量相同。

”表示結果節點,即將不同行動方案在不同自然狀態下的結果(如益損值)注明在結果節點的右端。(2)計算各行動方案的益損期望值,并將計算結果標注在相應的狀態節點上。圖4-3所示為方案A2的益損期望值。圖4-3(3)將計算所得的各行動方案的益損期望值加以比較,選擇其中最大的期望值并標注在決策節點上方,如圖4-4所示。

與最大期望值相對應的是方案A2,則A2即為最優方案。然后,在其余的方案分枝上畫上“||”符號,表明這些方案已被舍棄,圖4-4所示即是一個經過決策分析選擇行動方案A2為最優方案的決策樹圖。圖4-4例4-1多級決策樹從例4-1中可知,如果只需作一次決策,其分析求解即告完成,則這種決策分析問題就叫做單級決策。反之,有些決策問題需要經過多次決策才告完成,則這種決策問題就叫做多級決策問題。應用決策樹法進行多級決策分析叫做多級決策樹。

案例討論:某化妝品公司生產BF型號護膚化妝品。由于現有生產工藝比較落后,產品質量不易保證,且成本較高,銷路受到影響。若產品價格保持現有水平無利可圖,若產品價格下降還要虧本,只是在產品價格上漲時才稍有盈利。

為此公司決定要對該產品生產工藝進行改進,提出兩種方案以供選擇:一是從國外引進一條自動化程度較高的生產線;二是自行設計一條有一定水平的生產線。

根據公司以往引進和自行設計的工作經驗顯示,引進生產線投資較大,但產品質量好,且成本較低,年產量大,引進技術的成功率為80%。而自行設計生產線,投資相對較小,產品質量也有保證,成本也較低,年產量也大,但自行設計的成功率只有60%。

進一步考慮到無論是引進或自行設計生產線,產量都可能增加。因此,公司生產部門又制定了兩個生產方案:一是產量與過去相同(保持不變),二是產量增加,為此又需要進行決策。最后,若引進或自行設計均不成功,公司只得仍采用原有生產工藝繼續生產,產量自然保持不變。公司打算該護膚化妝品生產5年。根據以往價格統計資料和市場預測信息,該類產品在今后5年內價格下跌的概率為0.1,保持原價的概率為0.5,而漲價的概率為0.4。通過估算,可得各種方案在不同價格狀態下的益損值如下表所示。表4-2例4-2討論如何決策才能獲得最大的收益?

本例是一個二級決策分析問題,今用多級決策樹進行分析,其過程和結果如下圖所示:abcdehifjkg-25080200-400100300-1000125-2500250-350-250650-1000125引進設計SuccessFailedNormalIncreaseBadNormalGoodBadNormalGoodBadNormalGoodBadNormalGoodBadNormalGoodBadNormalGoodSuccessFailedNormalincrease0.41129513040130112751004010076圖4-5例4-2二、信息的價值信息和決策的關系十分密切。要獲得正確的決策,必須依賴足夠和可靠的信息。決策所需信息的分類:一類是完全信息,即據此可以得到完全肯定的自然狀態,有助于正確的決策;一類是抽樣信息,這是一類不完全可靠的信息。完全信息價值案例分析某化工廠生產一種化工產品。據對統計資料的分析表明,該產品的次品率可以分成五個等級(即五種狀態),每個等級(狀態)的概率如下表所示:純度狀態(次品率)S1(0.02)S2(0.05)S3(0.10)S4(0.15)S5(0.20)概率00.200.30由進一步的分析可知,產品次品率的高低與該產品所用主要原料的純度有關。今已知,化工原料純度高,次品率低(如S1為0.02),反之則次品率高。而化工原料的純度高低,又與運輸、保存日期等因素有關。為此,工廠主管生產的部門建議在生產該產品前,先對該化工原料增加一道“提純”工序,通過提純工序,能使全部原料處于S1狀態,從而降低了次品率。但增加提純工序就增加了工序費用。經過核算可知,每批原料的提純費用為3400元。經估算,在不同純度狀態下其益損值如下表所示。如果在生產前,先將化工原料檢驗一下,通過檢驗可以掌握每批化工原料處于何種純度狀態,這樣可以對不同純度的原料采用不同策略,即提純或不提純,從而使益損期望值為最大。益損值表(單位:元)狀態概率益損值方案S1S2S3S4S00.200.30提純(A1)10001000100010001000不提純(A2)440032002000800-400要求:如何進行決策才能獲得最好的投資收益?【分析】:今用決策樹法對該問題進行分析,具體過程和結果如圖所示。由下圖可知,通過檢驗,當某批原料純度處于S1、、S2或S3,狀態時,采用A2(不提純)方案,其益損值大于A1方案。反之若處于S4或S5狀態時,采用A1(提純)方案,這時其益損值大于A2方案。據此可計算益損期望值為2220元。與沒有經過檢驗工序相比,由于通過檢驗完全知道原料純度的狀態信息,因此可得完全信息的價值為2220元-1760元=460元。通過該例可知,為獲得完全信息所要付出的代價,不應大于完全信息所能得到的收益期望,本例中不應大于460元。本例如圖中提純方案分枝菱形內的數字為50,即增加檢驗工序只花費250元,而能多獲得460元的收益。因此,增加檢驗工序是可取的。

抽樣信息價值

案例討論:某公司有50000元多余資金,如用于某項開發事業估計成功率為96%,成功時一年可獲利12%,但一旦失敗,有喪失全部資金的危險。如把資金存放到銀行中,則可穩得年利6%。為獲取更多情報,該公司求助于咨詢服務,咨詢費用為500元,但咨詢意見只是提供參考。根據過去咨詢公司類似200例咨詢意見實施結果,情況見表所示:

實施結果咨詢意見投資成功投資失敗合計可以投資154次2次156次不宜投資38次6次44次合計192次8次200次試用決策樹法分析:(a)該公司是否值得求助于咨詢服務;(b)該公司多余資金應如何合理使用?解答要點:多余資金用于開發事業成功時可獲利6000元,若存人銀行可獲利3000元。設T1——咨詢公司意見可以投資

T2——咨詢公司意見不宜投資

E1——投資成功

E2——投資失敗P(E1/T1)=0.987,P(E2/T1)=0.013P(El/T2)=0.865,P(E2/T2)=0.135由題意知P(T1)=0.78,P(T2)=0.22,

P(E1)=0.96,P(E2)=0.04

因為P(E/T)=P(T,E)/P(T),又P(Tl,E1)=0.77,P(T1,E2)=0.01,P(T2,E1)=0.19

,P(T2,E2)=0.03

故求得:P(E1/T1)=0.987P(E2/T1)=0.013P(El/T2)=0.865P(E2/T2)=0.135

決策結論:(a)該公司應求助于咨詢服務;(b)如咨詢意見可投資開發,可投資于開發事業,如咨詢意見不宜投資開發,應將多余資金存入銀行。三、效用曲線的應用風險型決策分析的求解中,均是以益損期望值的大小作為在風險情況下選擇最優方案的準則,僅代表大量實驗的平均值,卻不能表達決策者的主觀意圖和傾向及其滿意程度等。因此,效用曲線應運而生。效用實質上反映了決策者對風險所抱的態度。定義:在直角坐標系內,用橫坐標表示益損值,縱坐標表示效用值,將決策者對風險所持的態度的變化關系用曲線來反映。用效用曲線進行決策和計算的步驟繪制決策者的效用曲線據效用曲線找出各方案與益損值相對應的效用值。根據效用曲線的效用期望值進行計算和決策。例.某制藥廠欲投產A、B兩種新藥,但受到資金及銷路限制,只能投產其中之一。若已知投產新藥A需要資金30萬元,投產新藥B只需資金16萬元,兩種新藥生產期均定為5年。估計在此期間,兩種新藥銷路好的概率為0.7,銷路差的概率為0.3。它們的益損值如下表所示。問究竟投產哪種新藥為宜?益損值表:采用益損值法,顯然以生產新藥A為最優,決策樹如下圖若用效用值作為決策準則,其步驟如下:繪制決策人的效用曲線。據效用曲線找出方案與益損值相對應的效用值。利用效用值為決策準則進行計算和決策。效用曲線

由此可見,若以效用值作為決策準則,方案B優于方案A。這是因為決策人是個保守型人物。

例:有一機電設備高科技企業,為了贏得市場的競爭,擬采用新的技術提高其產品的質量和降低生產成本。取得新技術有兩種途徑,一是自行研究,成功的可能性是0.6;二是買專利,估計談判成功的可能性是0.8。不論自行研究成功或談判成功,生產規模都考慮兩種方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