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養浩詩詞《山坡羊·潼關懷古》翻譯賞析_第1頁
張養浩詩詞《山坡羊·潼關懷古》翻譯賞析_第2頁
張養浩詩詞《山坡羊·潼關懷古》翻譯賞析_第3頁
張養浩詩詞《山坡羊·潼關懷古》翻譯賞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張養浩詩詞《山坡羊?潼關懷古》翻譯賞析《山坡羊?潼關懷古》是元曲作家張養浩的散曲作品。這是他赴陜西救災途經潼關所作的。此曲撫今追昔,從歷代王朝的興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難,一針見血地點出了封建統治與人民的對立,表現了作者對歷史的思索和對人民的同情。山坡羊?潼關懷古元?張養浩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作者簡介]張養浩(1270-1329)元名臣兼散曲作家。字希孟,號云莊。濟南人。自幼嗜學,于詩、賦、詞曲、文章無所不能。年19作《白云樓賦》。延佑二年(1315),以禮部侍郎知貢舉,主持首次科舉考試。繼之出任陜西行臺治書侍御史,擢禮部尚書。英宗初年,又命參議中書省事。后棄官告歸,隱居濟南云莊別墅,屢召不赴。文宗天歷二年(1329),關中大早,復起任陜西行臺御史中丞,賑濟災民,夜以繼日。又整頓幣制,杜絕吏弊,以蘇民困。蒞任僅四個月,以憂勞致疾卒。歸葬濟南云莊,鄉里建張公祠。天順二年(1331),追贈攄誠宣惠功臣,榮祿大夫、陜西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柱國,封濱國公,謚“文忠”.著有散曲集《云莊閑居自適小樂府》、文集《歸田類稿》等。[注釋]山坡羊:曲牌名。潼關懷古:曲的題目。潼關:在今陜西潼關縣內,雄踞陜西、山西、河南三省的要沖,為進入長安的門戶。峰巒如聚:形容華山四周群山密集,地勢險要。波濤如怒:形容黃河水勢浩蕩,波濤洶涌。山河表里潼關路:潼頭地理形勢險要。山河:華山和黃河。表里:內外。表為外。一說指潼關以東為關外,潼關以西為關內,互為表里。西都:指長安。古稱長安為西都,洛陽為東都。長安在潼關以西,今天的西安市舊址。躊躕(ch6uchu):猶豫,彷徨。秦漢:指曾在西都(長安)營建宮闕的秦、漢王朝。經行處:曾經做過行宮的地方。經:曾經。行:行宮,行事。宮闕:泛指皇家宮殿。興:興盛。興與亡為互文。亡:衰亡,滅亡。[譯詩、詩意]華山四周群山聚集,黃河之水波濤洶涌,潼關內外地勢險要,前有黃河,后有華山,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遙望長安,惆悵彷徨,在這樣有利之地建都立朝又有什么用呢?傷心啊!秦代漢朝曾經做過行宮的地方,如今萬間宮殿都化作了塵與土。朝廷興盛不息,百姓受苦。朝廷衰亡破敗,百姓更受苦。[賞析]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是張養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代散曲不可多得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很高的作品。“峰巒如聚”兩句,作者以開始就用“如聚”“如怒”的生動比喻,描繪出山河的雄偉壯麗,感情悲壯沉郁,風格豪放雄渾。那連綿起伏的山峰,不就是歷史的見證嗎?那咆哮奔騰的河水,不就是人民痛苦的呼喊和反抗的怒吼嗎?巍巍群峰,滾滾波濤,該凝聚著作者多少憤怒的感情,又能引起人們對歷史和現實的多少聯想!“山河表里”一句,寫出了潼關地勢的險要。潼關,據山臨河,虎踞龍盤,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潼關路,這是一條歷史興亡的路:在這條路上,走過了多少勝利者和失敗者,又有多少朝代走向興盛和衰亡!潼關路,這是一條浸透血淚的路:在這條路上,留下了多少人民苦難的腳印,倒臥過多少士卒的尸骨;又有多少歷史的風云人物在這里化為塵土!走在這樣的路上,作者的心情因該是怎樣的呢?“望西都”兩句,描寫了作者西望長安的無限感慨。長安,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漢唐大帝國的國都,歷代有多少勵精圖治的帝皇,曾在此施展過宏圖,建樹過功業;也曾有過多少無道的昏君,在此濫施淫威,虐殺人民,成為歷史的罪人。長安,在這個特定的歷史舞臺上,演出過多少威武雄壯,悲歡離合的戲劇;又有多少詩人,作家,寫過多少有關長安的'詩文。特別是人民群眾,曾在長安這塊土地上流過多少血汗!這就是作者“意踟躕”的原因和內容吧!“傷心秦漢”兩句,描寫了秦漢兩代,都已成為歷史的陳跡。秦皇漢武曾苦心營造的無數殿堂樓閣,萬千水榭庭臺,而今都已灰飛煙滅,化為塵土。曾經盛極一時的秦漢王朝,在人民的怒吼聲中,都已滅亡,猶如“宮闕萬間都做了土”一樣。這字里行間寄予了作者多少感慨!“興,百姓苦”兩句,指出一個朝代的興也好,望也好,受苦的都是老百姓。作者從對歷史的概括中提煉出的這一主題是極其鮮明而深刻的,提出的問題是十分重要而尖銳的。它表達了作者對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對封建統治者的無比憤慨。這一結尾,確實是千錘百煉,一字千鈞,語氣尖刻而警拔,予以豐富而深沉,是對全曲的一個十分精辟的總結。值得注意的是,這首小令,雖是懷古,其實是為了寫今。以古喻今,這是許多有見地而又不能直接抒發的古代作家所慣用的手法。作者站在這漫漫潼關路上所概括的人民受苦的歷史事實,其實就是元代社會現實生活的寫照;作者面對歷史事實所發出的深沉感慨,其實就是對元代社會現實黑暗的憤慨,對元代人民群眾苦難的同情。作者以飽含著血淚的語言,揭示了在封建社會中,人民群眾永遠處于受壓迫受剝削的悲慘命運,這不但是對歷代封建統治者的嚴厲譴責,而且更是對元代人民奮起反抗的一種激勵。曲中沒有一句提到元代的社會現實,擔又句句包含著元代的社會現實。這就是作者用意高妙之處,也是這首曲的現實意義之所在。這首小令,篇幅笑,容量大。從結構上看,全曲可分為三層。開頭三句是第一層,寫潼關的地勢;中間四句是第二層,寫潼關懷古;末兩句是第三層,寫潼關懷古所得出的結論。三層意思,象是一條鎖鏈上的三個環節,環環相扣,緊密相連。從寫法上看,全曲有描寫,有抒情,有議論,三者緊密結合,而其中又以議史為中心,描寫生動,抒情沉郁,議論深刻。作者寫潼關懷古,起筆在潼關的景象上,落筆卻在懷古上,收筆更在由懷古引出的歷史結論上。作者寫山、河、關、路、西都、秦宮漢闕,最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