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9年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中考物理二模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TOC\o"1-5"\h\z(3分)一節干電池的電壓是( )A.1.5伏 B.24伏 C.110伏 D.220伏(3分)以下說法中符合生活實際的是(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15km/hB.對人體最適宜的洗澡水溫度約為 60CC.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 340m/sD,家用掛壁式空調正常工作時功率約為 1.2kW(3分)關于家庭電路和安全用電常識中,錯誤的是( )A.家庭電路中,用電器的金屬外殼一定要接地B.家用保險絲被燒斷后,不能用鐵絲或銅絲代替C.使用試電筆時,筆尖應該接觸被測導體,手應該接觸筆尾金屬體D.家庭電路中,空氣開關跳閘一定是發生了短路(3分)如圖所示,舞臺上經常用干冰(主要成分二氧化碳)制造白霧,以渲染氣氛。則白霧是()A.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的 B.水蒸氣液化形成的C.干冰凝固形成的 D.水蒸氣升華形成的(3分)如圖所示,木塊A、B靜止疊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各對力中屬于平衡力的是(IAI支,,A.木塊A對木塊B的壓力和木塊A的重力B.木塊A對木塊B的壓力和木塊B對木塊A的支持力
C.地面對木塊B的支持力和木塊B的重力D.木塊B對木塊A支持力和木塊A的重力(3分)將電阻R與5歐的電阻并聯后總電阻小于1歐,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R一定小于1歐 B.R一定大于1歐C.R可能大于1歐 D.R不可能為1歐(3分)手機掃描二維碼,相當于給二維碼照了一張照片,如圖是手機掃描物品上的二維碼,登錄網址、查看物品相關信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二維碼位于攝像頭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B.物體上的二維碼是光源C.二維碼位于攝像頭的二倍焦距以外D.當二維碼超出手機上設定的方框時,物品不動,把手機靠近物品(3分)生活中有許多工具都是杠桿,圖中在使用時屬于費力杠桿的是((3分)生活中有許多工具都是杠桿,圖中在使用時屬于費力杠桿的是(9.(3分)甲、乙兩個均勻正方體(p甲〉P9.(3分)甲、乙兩個均勻正方體(現沿水平方向分別在甲、乙正方體上截去一部分,且截去部分的質量相等,如圖所示,則所截去的高度h甲、h乙的關系是( )甲 乙A,h甲一定大于h乙 B.h甲一定小于h乙C,h甲可能大于h乙 D.h甲可能等于h乙10.(3分)如圖所示,密度均勻的木塊漂浮在水面上,現沿虛線將下部分截去,則剩下的部分將
11()A.上浮一些B.下沉一些C.靜止不動 D.無法確定.(3分)如圖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電鍵11()A.上浮一些B.下沉一些C.靜止不動 D.無法確定RiA.電流表A的示數不變B.電壓表V2的示數變小C.電壓表V1示數與電壓表V2示數的差值變大D.電壓表V1示數與電流表A示數的乘積變小12.(3分)如圖所示,杠桿AB的A點掛邊長為10cm的正方體C,B點掛體積為2000cm3實心小球D,AO:OB=1:2,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 D靜止在空中,C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P1;若12將小球D浸沒在某種液體中(未接觸到容器底),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 C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2比P1增大了4000Pa,A點受到豎直向下的拉力為 10N,則下列選項正確的是(g取10N/kg)A.小球D浸沒在某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為 20NB.小球D浸沒在某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為 40NC.該液體的密度是2.0x103kg/m3D.小球D的密度是1.0x103kg/m3填空題(本大題包括5小題,每空1分,共13分)13(2分)意大利科學家首先用實驗測定了大氣壓強的值;大氣壓強的大小與海拔高度有關,海拔高度越高,大氣壓強就越
1314.(2分)如圖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推力F的作用,其F-t和14.(2分)如圖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推力象分別如圖乙、丙所示。由圖象可知: 9?12s內,推力對物體做功J,t=5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N。Q *Q *jnr產)(2分)如圖所示,是光在空氣和玻璃之間發生折射的光路圖,從圖中可以看出,空氣在界面的側(選填“左”或“右”),此過程中還有部分光發生了反射, 反射角的大小是(5分)如圖所示電路,燈泡L1、L2、L3分別標有“3V0.3A"、“3V0.25A"、“5V0.25A”字樣(燈絲電阻恒定), a、b間接電源。(1)若要求燈泡L1、L2并聯,則應閉合的開關有;若a、b接入3V電壓,則電流表A的示數為A。(2)只閉合S1時,為了使一只燈泡正常發光,另一只燈泡不燒壞,那么正常發光的燈泡是,此時a、b間的最大電壓是V,通電1min燈?L1產生的熱量是J。(2分)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開關閉合后,滑動變阻器從左向右滑動的過程中,燈泡的亮度(填“增大”或“減小”)。(填“變亮”或“變暗”或“不變”),電壓表的示數將(填“增大”或“減小”)。
三、作圖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包括 8小題,共33分)(2分)如圖,一個質地均勻的正方體物體浸沒在水中靜止,請在圖中畫出物體所受力的示意圖。(2分)根據圖中通電螺線管的N極,標出磁感線方向、小磁針的 N極,并在括號內標出電源的正、負極。的正、負極。(4分)小明利用鉛筆做了幾個物理小實驗。E EE E甲 乙(1)如圖甲所示,將鉛筆斜放在注水的碗中,看到鉛筆發生了彎折,這一現象說明了光從水斜射入空氣發生了現象;(2)如圖乙所示,兩只手的食指壓住鉛筆的兩端靜止時,鉛筆對左、右手指的壓強大小關系是左p右;(3)如圖丙所示,把一本厚厚的書放在桌面上,然后在書和桌面間墊幾支相同的圓柱形鉛筆,用橡皮筋可以輕易拉動書,這說明代替滑動可以減小物體間的摩擦,書由靜止開始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4分)如圖1是電學實驗中常用的一種測量儀表的表盤,它的名稱叫表,使用時應該將它與被測對象聯。圖2為實驗裝置,若實驗時玻璃管傾斜,則水銀柱的高度將(選填“不變”、“變大”、“變小”)
(3分)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在沒有掛鉤碼時杠桿的平衡位置如圖甲所示。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將杠桿兩端螺母向(選填“左”或“右”)調。(2)杠桿調好后,第一組同學按圖乙進行實驗,第二組同學按圖丙進行實驗。同學們討論后一致認為第二組實驗更合理,理由是。N.(g=10N/Kg)。(3)若每個鉤碼質量為50g,則丙圖中杠桿平衡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N.(g=10N/Kg)。和(d)和(d)所示的實驗中,同學們探究的是液體內部的壓強與(3分)觀察圖(a)所示的裝置,該裝置的名稱是。在“探究液體內部的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需用液體進行研究(選填“一種”或“多種”)。在圖(b)(c)的關系。(5分)在“探究物體質量與體積關系”和“測定金屬塊的密度”兩個實驗中,所用的器材是(選填“相同”或“不同”)的,實驗過程中都采用多次測量,其目的是(選填“相同”或“不同”)的。用圖(a)裝置可以“測定金屬塊的密度”,實驗時用電子天平測量金屬塊的實驗中V2-Vi表示。用圖(b)裝置可以驗證“”的實驗,實驗中V2-Vi表示
(5分)用圖甲所示的裝置對冰進行加熱,并且每隔相同的時間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同時觀察物質的狀態,圖乙和圖丙中有一幅是根據實驗記錄的數據繪制而成的,回答下列問題:(1)冰屬于(選填“晶體”或“非晶體”)。(1)冰屬于(選填“晶體”或“非晶體”)。(2)在圖象中AB階段物質處于狀態(選填“固體”、“液體”或“固液共存”),熔化時間經歷min。(3)圖乙和圖丙中CD段正確的是;若CD與AB對應的物質的比熱容分別是 ci和C2,則正確的圖中 Ci:C2=,(5分)現有下列器材:學生電源(6V),電流表(0-0.6A,0-3A)、電壓表(0-3V,0-15V)、定值電阻(5口、10◎、20a各一個)、開關、滑動變阻器和導線若干,利用這些器材探究“電壓不變時,電流與電阻的關系”(1)請根據圖甲所示的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所示的實物連接成完整電路。(要求連線不得交叉)(2)實驗中依次接入三個定值電阻,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保持電壓表示數不變,記下電流表的示數,利用描點法得到如圖丙所示的電流 I隨電阻R變化的圖象。由圖象可以得出結論:。(3)上述實驗中,小強用5a的電阻做完實驗后,保持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不變,接著把R換為10◎的電阻接入電路,閉合開關,向(選填"A”或"B”)端移動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V時,讀出電流表的示數。(4)為完成整個實驗,應該選取哪種規格的滑動變阻器。A.50Q1.0AB.30Q1.0AC.20Q1.0A。四、計算題(本大題包括3小題,共18分)(4分)如圖所示是部分中小學投入使用的新型安全校車,這種校車完全符合校車安全標準。中考期間,XX中學的學生乘坐這種新型安全校車以 36km/h的速度勻速行駛了15min安全到達考點,此過程中校車的輸出功率為 150kW,求:(1)在15min內校車行駛的路程;(2)在15min內校車牽引力所做的功。(8分)一實心金屬塊在空氣中稱量時重 5.4N,現將其掛在彈簧測量力計下,慢慢放入一個底面積為100cm2的圓柱形容器內的水中,如圖所示,當金屬塊有一半浸入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4.4N.求:(g=10N/kg)(1)若將金屬塊全部浸沒在水中,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2)金屬塊的密度;(3)當金屬塊浸沒時,若水不溢出,求水對容器底增大的壓強;(4)若將金屬塊浸沒在某種液體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3.8N,則該液體的密度是多少?(6分)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燈L標有“12V12W”的字樣,R2=12Q,當Si、S2都閉合時。電流表示數為1.2A.這時燈L正常發光(忽略溫度對燈絲電阻的影響),求:(1)電源電壓;(2)電阻Ri的阻值;(3)若將開關Si、S2都斷開。此時燈L實際消耗的功率是多少?2019年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中考物理二模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 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分析】根據生活常識解答此題。要記住一些生活中常見的電壓值,如:TOC\o"1-5"\h\z一節干電池的電壓是 1.5V一節鉛蓄電池的電壓是 2V家庭電路的電壓為 220V對人體安全的電壓為不高于 36V手機電池的電壓為 3.7V【解答】 解:一節干電池的電壓為 1.5V。故選:A。【點評】 本題為基礎題,本題考查同學對干電池電壓、結構的了解。. 【分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憑借生活經驗,有的需要簡單的計算,有的要進行單位的換算,最后判斷最符合實際的是哪一個。【解答】解: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 1m/s=3.6km/h,步行速度15km/h不符合實際,故A錯誤。B、人體適宜的洗澡水溫度比人體溫度略高,約為 42℃左右,故 B錯誤。C、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 3X108m/s,故C錯誤。D、掛壁式空調的功率大約是 1000W左右,故D正確。故選:D。【點評】此題考查對生活中常見物理量的估測,結合對生活中物理量的了解和對物理單位的認識,找出符合實際的選項即可。.【分析】利用下列知識分析判斷:1)家庭電路中為了安全用電,金屬外殼都要接地,金屬外殼的用電器漏電時,地線把人體短路,避免觸電事故的發生;2)銅絲和鐵絲的電阻率小、熔點高,用銅絲和鐵絲代替保險絲,不能在電流過大時,自動切斷電路。保險絲越粗,電阻越小,通過較大電流時不易熔斷;3)使用測電筆時,應讓手與筆尾的金屬體接觸,不能與筆尖金屬體接觸;4)家庭電路電流過大或發生短路,空氣開關會跳閘。【解答】 解:A、有金屬外殼的用電器的外殼一定要接地,避免金屬外殼用電器漏電時發生觸電事故。故 A正確。B、銅絲和鐵絲的電阻小、熔點高,在電流過大時,產生的熱量不容易達到熔點,因此不會熔斷,起不到保險的作用。故B正確;C、使用測電筆時,應讓手與筆尾的金屬體接觸,才是正確的,當速管發光時,說明接觸的是火線。故C正確;D、家庭電路中空氣開關跳閘可能是發生了短路,或用電器總功率過大,電路電流太大造成的,故D錯誤。故選:D。【點評】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安全用電知識的了解與掌握,平時學習時多了解、多積累,加強安全意識,不能違反。. 【分析】 物質由氣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解答】 解: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發生液化現象變成小液滴,形成白霧現象。故選:B。【點評】 此題考查了對液化現象的理解與應用,會利用液化定義解釋生活現象是中考的熱點。. 【分析】 一對平衡力必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而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據此判斷。【解答】 解:A、在水平面上,木塊A對木塊B的壓力和木塊A的重力,二力的方向相同、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不符合題意;B、木塊 A對木塊B的壓力和木塊B對木塊A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不符合題意;C、地面對木塊B的支持力等于兩木塊的總重力,所以,地面對木塊B的支持力和木塊B的重力大小并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不符合題意;D、木塊B對木塊A支持力和木塊A的重力,它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是一對平衡力,故D符合題意。故選:D。本題主要考查了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辨別,要對照平衡條件和相互作用力的條件,逐一對選項中的力進行分析對照,尤其注意力的大小是否相等,是否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分析】電阻并聯時相當于增大了橫截面積,故越并越小,并聯后的總電阻小于其中最小的一個。【解答】解:由于并聯后的總電阻小于其中最小的一個,所以,將 5歐的電阻與另一個定值電阻 R并聯后,要使電路的總電阻小于 1歐,則另一只電阻可以大于或等于 1歐,也可以小于 1歐(如5歐的電阻和0.8歐的電阻并聯,其總電阻一定小于 1歐)。故選:C。【點評】了解并聯電阻的規律,知道電阻越并越小,并聯后的總電阻小于其中最小的一個是快速準確判斷的關鍵。【分析】(1)“掃入”二維碼時鏡頭和二維碼的距離大于二倍焦距。2)能發光的物體稱為光源。3)凸透鏡成像時,物距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是照相機。4)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解答】解:A、照相機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實像的規律制成的,因此,“掃入”二維碼時鏡頭和二維碼的距離大于二倍焦距,故A錯誤;B、二維碼本身不發光,不是光源,故 B錯誤;C、鏡頭和二維碼的距離大于二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實像,故C正確;D、當二維碼超出手機上設定的方框時,說明物距太近,應使物品不動,把手機向后移動。故 D錯誤。故選:C。【點評】 此題考查了光源、凸透鏡成像規律成像規律及應用,難度不大,屬于基礎知識【分析】 結合圖片和生活經驗,先判斷杠桿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系,再判斷它是屬于哪種類型的杠桿。【解答】 解:A、道釘撬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 A不符合題意;B、天平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故 B不符合題意;C、筷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C符合題意;D、起瓶器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 D不符合題意。故選:C。
【點評】此題考查的是杠桿的分類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①省力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費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 ③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分析】均勻正方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據重力公式和密度公式、 P=!得出正方體對地面壓強的表達式, 結合密度關系得出邊長關系, 根據m=pV=^Sh=由2h表示出甲乙截取的質量,然后判斷截去部分的質量相等時兩者的高度的關系。【解答】解:因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正方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FP甲=p乙,P甲=p乙,因甲、乙兩個均勻實心正方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相等,即TOC\o"1-5"\h\z所以,p甲gL甲=p乙gL乙,即p甲L甲=「乙1乙, ①由p甲>。乙可知,L甲vL乙, ②設截去的高度為h,截去的部分的質量m=pV=pSh=pL2h,因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質量m,則有:p甲L甲2h甲=「乙1乙2h乙, ③由①③兩式可得:L甲h甲=1乙八乙,由L甲vL乙可知,h甲>h乙。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了壓強公式和密度公式的靈活應用, 利用好均勻規則物體(如圓柱體、長方體、正方體等)對水平面的壓強表達式 p=pgh是關鍵。.【分析】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塊,當水下的一部分被截去后,其浮沉的變化取決于它的浮力與重力關系的變化。以被截去部分所受的浮力與重力為研究對象,可比較出二者的大小,再用最初的浮力與重力減去這兩個量,可得出變化后重力與浮力的關系。【解答】解:因為木塊漂浮,所以浮力與重力相等,同時也說明木塊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那么,截去部分所排開水的重力,也就是這部分受的浮力大于這部分木塊自身的重力,因此,對整個木塊來講,同時去掉這部分的重力與浮力后,其新的重力大于浮力,所以剩下部分會下沉一些。故選:B。【點評】解決此題的關鍵是明確一開始重力是等于浮力的,然后以截去部分為研究對象,相當于原來重力減去截去重力,原來浮力減去截去浮力,這樣分析出被截去部分重力與浮力的大小,就可以比較出結果了。.【分析】分析電路的連接及各表測量的量,根據串聯電路的規律和歐姆定律及分壓原理分析。
【解答】解:由圖知,Ri、R2串聯,電壓表Vl測電源電壓,電壓表V2測R2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A、向右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P,R2接入電路的阻值變大,總電阻變大,根據I」:知電路中電流變小,即電流表A變小,即電流表A的示數變小,故A錯誤;B、R2接入電路的阻值變大,由串聯分壓原理可知,故B錯誤;C、R2的電壓變大,由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可知,示數的差值等于Ri的電壓,所以該差值變小,故R2的電壓變大,即電壓表V2的示數變大,Ri的電壓變小;電壓表V1示數與電壓表V2C錯誤;D、向右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P的過程中,電流表示數減小,電壓表 Vi測量電源電壓,其示數不變,所以電壓表Vi示數與電流表A示數的乘積減小,故D正確。故選:D。【點評】根據考查串聯電路的規律和歐姆定律及分壓原理,關鍵是電路的識別。.【分析】由題知,當D球浸沒液體前后,杠桿都在水平位置平衡,可知杠桿兩端減小的拉力和力臂的乘積相等,即^FaXOA=AFbXOB=F浮XOB,而杠桿右端減小的拉力4Fb=F浮,可得^*0人=5浮*08,①由題知,物體C對地面的壓強增加值△p,求出受力面積,利用壓強公式求出地面增加的壓力,而地面增加的壓力等于杠桿A端減小的拉力△Fa代入上面①式可求D球受到液體的浮力;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液體的密度;知道D球浸沒液體中后A端拉力,根據杠桿平衡條件求B端受到拉力,而D球浸沒液體中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加上拉力,即:Gd=?VDg=F浮+Fb',據此求出D球的密度。【解答】解:如圖,杠桿原來平衡,當D球浸沒液體中時,杠桿仍平衡,由此可知杠桿兩端減小的拉力和力臂的乘積相等,即:△FaxOA=AFbxOB=F浮xOB,杠桿右端減小的拉力:△Fb=F浮,. 5人*0人=5浮*08, ①由題知,物體C對地面的壓強增加值△p=4000Pa,「p=W,s=0.imx0.im=0.0im2,
,地面增加的壓力:△F壓=△ps=4000Pax0.01m2=40N,杠卞fA端減小的拉力:△Fa=AF壓=40N,代入①式得:AFAX0A?NX1F浮=——& =-—L=20N,故A正確、B錯;0B2---F浮=P液V排g=p液VDg,一P液=一P液=2UN2000XlO-^^XlONAg=1x103kg/m3,故C錯;D球浸沒液體中后,A端拉力:Fa'=10N,?.?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Fa'xOA=AFb'xOB,Fb'OBxFb'OBxOA10NX1=5N,???D球浸沒液體中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加上拉力,即:GD=F浮+Fb,GD=pDVDg,??pD=2000X10??pD=2000X10-emJX10NAg=1.25X103kg/m3,故D錯。故選:A。【點評】本題為力學綜合題,考查了學生對密度公式、重力公式、壓強公式、阿基米德原理、杠桿平衡條件、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的掌握和運用,要求靈活選用公式求解。、填空題(本大題包括5小題,每空1分,共13分).【分析】(1)與大氣壓強有關的著名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托里拆利實驗”計算出了大氣壓強的值;(2)大氣壓與高度有關,海拔越高的位置氣壓值越低。【解答】解:(1)“托里拆利實驗”計算出了大氣壓強的值,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且很大;(2)越往高空,空氣越稀薄,大氣壓越小,所以高山頂上的大氣壓小于山腳下的大氣壓。故答案為:托里拆利;小。【點評】解決本題要求學生:記兩個著名實驗,理解大氣壓強與海拔高度的關系, 是一道基礎題。.【分析】(1)首先從速度圖象中9-12s得出物體勻速直線運動。然后對應的從 F-t圖象中得出推力;利用計算公式W=Fs=Fvt計算做的功;(2)首先從速度圖象中9-12s得出物體勻速直線運動。然后對應的從F-t圖象中得出物體所受的摩擦力;最后根據摩擦力的影響因素判斷出 t=5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解答】解:(1)由丙圖知,9?12s時,物體做勻速運動,且v=1m/s,由乙圖知,9-12s時的推力F=60N,推力F做功:W=Fs=Fvt=60NX1m/sX3s=180J;(2)由丙圖知,9?12s時,物體做勻速運動,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與推力 F平衡,則摩擦力f=F=60No由丙圖知,t=5s時,物體做加速運動,由于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都沒有改變,所以摩擦力大小不變,仍為60N。故答案為:180;60;【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圖象的認識, v-t圖象、F-t圖象相結合,判斷出物體各段運動狀態,根據平衡狀態中二力平衡找出力的大小是本題的關鍵所在。.【分析】①光的折射定律:入射光線、法線、折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當光線從空氣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質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②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的概念: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叫做反射角;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叫做折射角。【解答】解:由圖知:光線從左側射向右側,所以左側光線是入射光線,右側光線是折射光線;已知入射光線與界面的夾角是 30。,所以入射角為90。-30。=60。.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知,反射角也是60。;過入射點做法線(如下圖),可以看出,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這是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的過程,即左側是空氣,右側是玻璃。故答案為:左;60°。【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應用。 在此題中,關鍵搞清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并掌握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的概念.【分析】(1)燈泡L1、L2并聯,則應閉合的開關有 Si、S2、S3;燈泡Li、L2正常工作,根據I=ll+|2可求;(2)只閉合開關Si時,燈泡Li、L3串聯連接;已知燈泡的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根據P=UI的變形公式分別求出額定電流,根據串聯電流規律可知,能正常發光的只能是額定電流較小的那一個,根據1=匚求出燈泡Li的阻值,最后根據歐姆定律的應用求出電源電壓;根據Q=I2Rt即可求出通電imin燈泡L2產生的熱量;【解答】解:(i)要求燈泡Li、L2并聯,則應閉合的開關有 Si、S2、S3,L3短路;若a、b接入3V電壓,則由燈泡Li、L2分別標有“3V0.3A"、“3V0.25A”可得,燈泡Li、L2正常工作,電流等于額定電流,根據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Ia=Ii+|2=0.3A+0.25A=0.55A;(2)由題意可得,只閉合開關 Si時,燈泡Li、L3串聯,要使其中一只燈泡正常發光,另一只不燒壞,則電路中的電流為:I'=I3=0,25A;由1=將可得:R3=72-=t-^--=20Q;尺 130.25A由I="■可知,a、b間的最大電壓:U=I'R總=0.25AX(20^+i0Q)=7.5V;通電imin燈泡Li產生的熱量:Q=I2Rit=(0.25A)2Xi0QX60s=37.5J;故答案為:(i)Si、S2、S3;0.55:(2)L3;7.5;37.5。【點評】本題是電學的綜合計算題目,考查了有關歐姆定律和電功率公式的應用,關鍵熟練掌握歐姆定律,搞清串并聯電路電流、電壓以及電阻的特點。.【分析】由電路圖可知,燈泡與滑動變阻器串聯,由于串聯,滑動變阻器的阻值全部接入電路,無論滑片如何移動,電路中的電阻不變,電路中的電流不變,小燈泡兩端的電壓不變,其功率不變,故亮度不變,根據滑動變阻器滑片移動方向判斷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如何變化,由歐姆定律判斷電壓表示數如何變化。【解答】解:由電路圖分析可知,滑動變阻器的阻值全部接入電路中,無論如何移動滑片,電路中的電阻不變,電流不變,小燈泡兩端的電壓不變,由 p=ui可知燈的電功率不變,故其亮度不變。由電壓表測量的是滑片右邊的電阻兩端的電壓,滑片 P從左向右滑動時,滑動變阻器右邊的電阻阻值變小,則根據U=IR可知:電壓表示數減小。故答案為:不變;減小。【點評】本題是一道動態分析題,是常考題型,要掌握這類題的解題思路;分析清楚電路結構、熟練應用串聯電路特點及歐姆定律、電功率公式是正確解題的關鍵。三、作圖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包括 8小題,共33分).【分析】物體處于靜止狀態,受拉力、浮力、重力,三個力平衡,根據平衡條件及力的示意圖的要求畫出力。【解答】解:物體受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浮力和拉力作用,如圖所示:二「艮甲.一1*G【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有關力的示意圖的畫法,關鍵是正確分析物體所受的力,根據平衡條件確定力之間的大小關系。.【分析】利用螺線管的右端為N極,結合磁感線的特點和磁極間作用規律可以確定磁感線的方向和小磁針的N、S極。利用線圈的繞向和螺線管的N、S極,結合安培定則可以確定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進一步可以得到電源的正負極。【解答】解:螺線管的右端為N極,磁感線從磁體的N極出發,回到S極,所以可以確定螺線管周圍磁場的方向是從右向左的。當小磁針靜止時,根據磁極間作用規律可知, 靠近電磁鐵N極的一定是小磁針的S極,由此可知小磁針的右下端為N極。根據螺線管的右端為N極,以及線圈的繞向利用安培定則可以確定螺線管中電流是從螺線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根據電流方向與電源正負極之間的關系:在電源外部電流從正極流出,回到負極,可以確定電源的正負極:左端為正極,右端為負極。如下圖所示:電源【點評】解決此題關鍵要抓住此題的突破口:螺線管的右端為 N極。然后利用相關知識解決磁感線的方向、小磁針的N極、電源的正負極。.【分析】(1)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介質時,光的傳播方向會發生偏折,折射光線進入人眼,人眼逆著折射光線就看到了物體的虛像;(2)先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判斷鉛筆受到兩個力的關系,再根據力的相互作用判斷鉛筆對兩手指壓力之間的關系,最后根據壓強公式 p=與判斷手指受到的壓強關系;(3)在壓力相同時,滾動摩擦力小于滑動摩擦力;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和運動狀態。【解答】解:(1)將鉛筆斜放在注水的碗中,鉛筆反射的光線經過水面后發生折射,光線進入人的眼睛,我們會發現鉛筆向上彎折,看到的是筷子的虛像;(2)鉛筆處于靜止狀態,受到的兩手指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兩手指對鉛筆的壓力相等,由于手指對鉛筆的壓力與鉛筆對手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所以鉛筆對手的壓力也相等,由圖可知,右手指的受力面積比較小,根據壓強公式 p=L可知,右手指受到的壓強比較大,即p左L-Jvp右。(3)書和桌面間墊幾只圓柱形的鉛筆,用橡皮筋可以輕易拉動書,說明書受到的摩擦力變小,故結論為:在壓力相同時,滾動摩擦力小于滑動摩擦力;書由靜止開始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故答案為:(1)折射;(2)<;(3)滾動;運動狀態。【點評】此題以鉛筆為實驗材料綜合考場了力學多方面的知識,設計的內容較全面,體現物理就在我們身邊的理念,是一道好題。.【分析】(1)儀表上的字母為A,故為電流表;電流表的使用規則: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②電流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否則指針反轉);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可以采用試觸的方法來看是否超過量程);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電流表內阻很小,相當于一根導線。若將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輕則使電流表損壞,重則燒壞電流表、電源、導線);(2)管內水銀柱的高度只與當時的大氣壓有關,而與玻璃管的粗細、是否傾斜、以及水銀槽中的水銀的多少無關。【解答】解:(1)儀表上的字母為A,是電流的單位故為電流表;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2)托里拆利實驗中,當玻璃管傾斜時管內水銀柱的長度變大;外界大氣壓不變,能支持的水銀柱高不變,玻璃管傾斜時管內水銀柱的高度不變。故答案為:電流;串;托里拆利;不變。【點評】本題考查電流表的使用方法,以及托里拆利實驗難度不大,是一道基礎題。22.【分析】(1)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就是力臂;在調節杠桿平衡時,應將平衡螺母向較高的一端調節;(2)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時,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時力的方向與杠桿垂直,力臂的長度可以直接從杠桿上讀出來;(3)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計算出用彈簧測力計在C點豎直向上拉著杠桿使它水平平衡時的拉力。【解答】解:(1)為了便于測量力臂,應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由圖知,右端偏高,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需要將平衡螺母向右調節;(2)力臂等于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力的方向與杠桿垂直,力臂可以從杠桿標尺刻度上直接讀出來,因此乙實驗設計的好,此時彈簧測力計的拉力與杠桿垂直,便于測量力臂。(3)設OA=4L,則Li=2L,A處3個鉤碼的重力Ga=mAg=3X50X103kgx10N/kg=1.5N,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 OA?Ga=Li?F,4LX1.5N=FX2L,解得F=3No故答案為:(1)右;(2)拉力與杠桿垂直,便于測量力臂;( 3)3。【點評】本題重點考查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調平和操作,要求平時做實驗時多加注意,鍛煉自己的實驗操作能力。23.【分析】(1)在初中物理實驗中,液體壓強用U形管壓強計測量。(2)液體內部存在壓強,液體壓強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 在探究液體壓強與密度(深度)的關系時,要保持深度(密度)不變。【解答】解:(1)由圖示知,此裝置是利用液體對橡皮膜壓強不同, U形管左右兩端液柱高度不同來測量或比較液體壓強的,裝置名稱為 U形管壓強計;(2)探究的是液體壓強與密度的關系時,即在“探究液體內部的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需用多種液體進行研究;在圖(b)(c)和(d)所示的實驗中,同學們探究的是液體內部的壓強與深度的關系,根據控制變量法的運用規則,需要保持液體密度不變,同時改變橡皮膜在液體中的深度。故答案為:U形管壓強計;多種;深度。【點評】此實驗是探究影響液體壓強影響因素的基本題目,難度較小,只要正確運用控制變量法就能解決。.【分析】(1)測密度的實驗目的是為了求密度,原理是密度的計算公式;在“探究物質質量與體積關系”實驗中,需測量物體積,實驗目的是通過分析質的質量和相同物質、不同物質質量和體積的比值得出結論,實驗目的不同,多次測量測密度是為了減小誤差;在“探究物質質量與體積關系”實驗中,多次測量是為了得出普遍規律;(2)天平測金屬塊的質量,量筒測金屬塊的體積,用 p="求密度,浸沒液體的物體的體積等于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解答】解:(1)①測密度的實驗目的是為了求出密度,原理是密度的計算公式;在“探究物質質量與體積關系”實驗中,實驗目的是通過分析相同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比值、不同物質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找出質量與體積的關系;②在“探究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系”的實驗中,多次測量的目的是為了對數據分析,得到質量與體積關系的普遍規律;而在“測定物質的密度”實驗中多次測量的目的是為了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測量誤差;“測定金屬塊的密度”,實驗時用電子天平測量金屬塊的質量,實驗中 V2-Vi表示金屬塊的體積。用圖(b)裝置可以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實驗中 V2-Vi表示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故答案為:相同;不同;質量;金屬塊的體積;阿基米德原理;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點評】此題通過“探究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和“測定物質的密度”實驗,考查了學生對實驗目的和多次測量作用的了解,以及對電子天平、量筒的使用和利用密度公式求密度,是一道綜合實驗題。.【分析】(1)晶體在熔化的過程中溫度不變;(2)根據熔化的特點分析不同階段的狀態,以及熔化所經歷的時間;(3)根據圖中物質的溫度變化、吸熱時間,利用公式 Q=cm^t可確定其比熱容的關系。【解答】解:(1)由圖乙可知,冰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所以是晶體;(2)由圖知,AB階段物質還沒有開始熔化,因此處于固體狀態,熔化時間經歷了 15min-5min=10min。(3)因為水的比熱容比冰的比熱容大,質量相同的冰和水吸收相同的熱量,水升溫較慢,而圖丙中水升溫太快,所以乙是正確的圖象。結合圖中白數據,CD加熱時間為AB的二倍,所以吸收的熱量之比為 2:1,兩段上升的溫度相同,由公式Q=cm^t可得,CD與AB對應的比熱容之比:=2:1。,r_|2Q|Q=2:1。c1:c2=H:^At故答案為:(1)晶體;(2)固體;10;(3)乙;2:1。【點評】此題通過圖象分析,考查了學生的識圖能力, 在分析時特別注意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同時考查了學生對吸熱公式的理解與運用。.【分析】(1)變阻器按一下一上接入電路中,電壓表與電阻并聯;(2)由圖求出電流與電阻積分析;(3)根據控制變量法,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需控制定值電阻的電壓相同,當換上大電阻時,根據分壓原理確定電壓表示數的變化,由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結合分壓原理確定滑片移動的方向;(4)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應保持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求出變阻器分得的電壓,根據分壓原理,求出當接入20◎電阻時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電阻, 結合變阻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確定選用的變阻器規格。【解答】解:(1)變阻器按一下一上接入電路中,根據電路圖知,滑動變阻器接 B下接線柱,電壓表與電阻并聯,如下所示:(2)由圖丙知,電流與電阻的積為:U=IR=0.4AX5Q=0.2AX10Q=0.1AX20Q=2V,電流與電阻之積為一定值, 由圖象可以得出結論:電壓不變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3)根據分壓原理可知,將定值電阻由 5◎改接成10◎的電阻,電阻增大,其分得的電壓增大;探究電流與電阻的實驗中應控制電壓不變,即應保持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可知應增大滑動變阻器分得的電壓,由分壓原理,應增大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電阻,所以滑片應向A端移動,使電壓表的示數為 2V,讀出電流表的示數;(4)電阻兩端的電壓始終保持 2V,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變阻器分得的電壓:U滑=6V-2V=4V,變阻器分得的電壓為電壓表示數的 黃=2倍,根據分壓原理,當接入20a電阻時,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電阻為:R滑=2X20Q=40Q,因BC不可行,故為了完成整個實驗,應1^選取最大阻值至少 40◎的滑動變阻器,故選用50a1A的變阻器,選。故答案為:(1)如上所示;(2)電壓不變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3)A;2;(4)A。【點評】本題探究“電壓不變時,電流與電阻的關系”,考查電路的連接、數據分析、控制變量法、操作過程及對器材的要求。四、計算題(本大題包括3小題,共18分).【分析】(1)由速度公式計算15min內校車行駛的路程;(2)由亞=團計算在15min內校車牽引力所做的功。【解答】解:(1)由v=j可得,15min內校車行駛的路程:,。…遲ms=vt=36km/hxnTjyh=9km;(2)由P=T■可彳導15min內校車牽引力所做的功:W=Pt=150X103WX15X60s=1.35X108J。
答:(1)在15min內校車行駛的路程為9km;(2)在15min內校車牽引力所做的功為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中國陶瓷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與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防靜電包裝膜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防泡裝飾涂料添加劑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門診手術中心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銅合金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針織紗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部分定向紗(POY)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運動鞋儲物盒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輻射減量系統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語境廣告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三人成人心肺復蘇標準流程
- 口腔頜面外科多選判斷題
- 基于plc的輸電線路自動重合閘系統設計
- 光伏電站作業危險點分析及預控措施手冊
- 2022年新高考山東政治高考真題(含答案)
- 新能源電力設備項目立項報告(模板范本)
- 萬能外圓磨床作業指導書
- SAP-BASIS-常維護手冊
- 乙炔氣柜施工方案
- 兒童故事小壁虎借尾巴ppt課件
- 《春日》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