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學期地理復習資料全_第1頁
初二下學期地理復習資料全_第2頁
初二下學期地理復習資料全_第3頁
初二下學期地理復習資料全_第4頁
初二下學期地理復習資料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z..z.一、地理差異顯著1、自然地理差異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地理復習提綱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比較工程秦嶺—淮河以北地區自然景觀的差異比較工程秦嶺—淮河以北地區自然景觀的差異秦嶺—淮河以南地區2、北方與南方的人文差異人文景觀的差異差異原因〔2〕降水差異: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距海越來越遠,降水越來越多。〔32、人文地理差異〔1〕農業生產方式的差異:西牧東耕、南稻北麥。2〕人口、城市、交通線的差異:東密西疏。3〕經濟開展水平的差異:東部高,西部低。〔4〕飲食習俗的地區差異:**人、**人、**人喜歡吃甜,**、**以及東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等地的居民多喜辣,**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聞名。3、劃分地理差異的界限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①它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限1月℃等溫線;③是我國年降水量800限;⑤是我國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限。二、四大地理區域1、不同類型的地理區域:自然區、經濟區、文化區等。2、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⑴劃分依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⑵四大地理區域:北方地區、南方地區、青藏地區、西北地區。⑶四大地理區域的分界限: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分界限是秦嶺——淮河一線,主導因素是氣溫和降水。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分界限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主導因素是夏季風的影響。三、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北方與南方的自然差異1月平均氣溫低于0°高于0°年降水量少〔一般低于800毫米〕多〔一般高于800毫米〕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地形平原與高原為主平原、盆地與高原、丘陵交織植被類型溫帶落葉闊葉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河流流量小大河流有無結冰期有無作物熟制農耕制度傳統民居

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耕地類型兩年三熟耕地類型旱地水田糧食作物小麥水稻油料作物花生油菜糖料作物甜菜甘蔗經濟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棉花

一年兩至三熟屋頂坡度大,墻體高

氣候、地形氣候氣候一、 地理位置

第六章北方地區第一節自然特征與農業我國北方地區大體位于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高原以南,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和黃海。二、 地形特征北方地區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東部有面積廣闊的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西部有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三、 氣候1、氣候類型:北方地區地跨我國的中溫帶和暖溫帶,大局部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2、氣候特征:北方地區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攝氏度以下,夏季炎熱,最熱月平均氣溫在20攝氏度以上。大局部地區的年平均降水量為400~800毫米,屬于半濕潤區。降水季節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四、 黑土地和黃土地1、東北平原在冷濕的環境下,發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們常把東北平原稱為“黑土地〞2、黃土高原被深厚的黃土所覆蓋,黃河、海河從黃土高原攜帶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區堆積,形成了廣闊的華北平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又常被稱為“黃土地〞3、“黑土地〞與“黃土地的自然差異〞黑土地黃土地位置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黃土高原自然條件地形東北平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溫度帶中溫帶和寒溫帶暖溫帶干濕區濕潤和半濕潤區半濕潤和濕潤區生態環境問題五、重要的旱作農業區(一)自然條件

黑土流失、土層變薄,肥力下降,沼澤濕地,森林破壞嚴重

嚴重的旱澇、鹽堿、風沙危害水土流失嚴重1、北方地區平原廣闊,土壤肥沃,耕地集中連片。2、北方地區降水偏少,耕地多為旱地。(二)主要作物1、北方地區的糧食作物: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谷子等。2、北方地區的經濟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三)自然災害1、災害及成因: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降水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缺乏,春旱嚴重。-2、解決措施:采取南水北調等跨流域調水措施,開展節水農業。第二節“白山黑水〞——東北三省一、位置、氣候、地形省,B**省和C**省河大勢。4山環:由D大興安嶺E長白山F小興安嶺如馬蹄形分布著K東北平原,.圖門江遼河,河流6**東北三省氣候冷濕,由于緯度較高,又緊鄰著冬季風源地,大局部地區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溫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較多。二、從“北大荒〞到“北大倉〞1、商品糧基地的開展條件2、最大的商品糧基地〔1〕東北三省由于緯度較高,氣溫條件只能滿足農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2地。3、自然災害和生態環境問題〔1〕在春秋季節,由于經常受寒潮的影響,容易發生低溫凍害。〔2〕由于大面積開荒,濕地面積銳減,生態環境惡化。三、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重工業基地的開展條件2、比較完整的重工業體系等工業部門的比較完整的重工業體系。3、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20世紀90年代,由于資源枯竭、設備老化、產業構造單一等原因,東北重工業基地出現經濟開展滯后的現象。國家明確提出要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第三節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一、文明的搖籃1.稱謂:文明的搖籃 黃土風情:窯洞,白羊肚頭巾,信天游2.黃土高原上奔流著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源地,如華夏始祖炎黃二帝。3.黃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關于黃土高原的形成,科學家曾經提出過許多假說,其中“風成說〞得到了廣泛的支持,即認為黃土物質是從中亞和蒙古高原等地的荒漠、戈壁吹過來的。4*圍:黃土高原東起A太行山、西至B烏鞘嶺、北連C長城、南抵D秦嶺。跨越**、**、**、**等省區。. z.--.z..z.5、黃土地貌景觀:流水侵蝕使得黃土高原地表破碎,溝壑縱橫,形成塬〔殘留的高原面二、嚴重的水土流水1、黃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千溝萬壑、支離破碎。2、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黃土土質疏松,多空隙,許多物質易溶于水;缺乏植被保護;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23、水土流失的危害〔1〕嚴重的水土流失,帶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壞了農田和村莊,使得自然災害加劇,生態環境惡化。〔24、水土保持的措施一方面,采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等。第四節祖國的首都——一、區域全貌

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理位置 溫度帶干濕地鄰省地形自然環境 氣河

40°N,116°E位于華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暖溫帶。半濕潤地區。東南與**相鄰,三面被**省包圍。平原為主。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潮白河、溫榆河、永定河,自西北向東南流。主要城市職能 我國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歷史古城名勝古跡二、現代化的大都市

“五朝帝都〞,我國六大古都之一。故宮、長城、頤和園、**店、天壇、十三陵。〔世界文化遺產〕1、的重要功能區:主要包括中央商務區、中關村科技園區、金融街、王府井商業街等。2、的交通網絡〔1〕已經形成了航空、公路、鐵路四通八達的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2〕市區形成了環形加放射狀的快速道路網。〔3〕城市軌道交通也很興旺,并且已初步建立成網。〔4〕是全國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和國際航空港。3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標邁進。一、 氣候濕熱的紅土地

第七章南方地區第一節自然特征與農業1、位置與*圍:南方地區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臨東海和南海。2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積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3、氣候:南方地區屬于濕潤的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濕潤。3土地〞。**4、河流:水量大、汛期長二、重要的水田農業區1、南方地區氣候濕熱,開展農業的水熱條件優越。2、南方地區耕地多為水田,是我國重要的水田農業區。3、平原地區,地勢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條件良好,水田集中連片,山區水田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緩坡。4主要農作物糧食作物:主要種植水稻,也種植小麥。經濟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膠,以及柑橘,香蕉,菠蘿等熱帶、亞熱帶水果。三種常見的食材:蓮藕、椰子、竹筍。第二節“魚米之鄉〞——長江三角洲一、江海交匯之地1.地理位置和*圍〔1〕位置:長江的下游地區,瀕臨黃海,地處江海交匯之地。*圍:**市、**省南部、**省北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溫和濕潤。2.“魚米之鄉〞大局部地區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湖泊星羅,自古以來就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3.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上航運的的條件。二、我國最大的城市群1、古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1〕古都城市:**、**。〔2〕歷史文化名城:**、**等。2**角洲地區,而且對長江流域乃至全國都有輻射帶動作用,且隨著浦東的開放開發,該作用進一步增強。3、城市群不同城市間的“同城效應〞〔1〕依據條件:交通的開展,主要指興旺的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2〕生活方式:人們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間工作和生活,就想是在同一座城市一樣。1、區域全貌

第三節“東方明珠〞——**和澳門香 港 澳 門位置〔中國大陸東南端〕組成面積和人口人口密度

位于珠江口東側,毗鄰**省**市。**島、九龍和新界及周圍200多個島嶼組成。666.5萬人,1098km2地狹人稠。

位于珠江口西側,毗鄰**省**市。澳門半島、凼仔島和路環島三局部組成。43.8萬人,25.4km2歷史回憶英國侵占160多年葡萄牙侵占400多年回歸時間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經濟特征國際經濟貿易中心、運輸中和旅游中心。博彩旅游業興旺。2、**與祖國內地的優勢互補⑴祖國內地:廉價勞動力、廠房、生產生活用水、能源、日常生活消費品。⑵**: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3、港澳祖國內地的合作模式〔〕改革開放初期——“前店后廠〞*〔2〕目前——先進制造業+現代化效勞業第四節祖國的神圣領土——**1、**省包括〔**島〕,以及附近的〔1、**省包括〔**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許多小島,〔**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2、**島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海峽〕與〔**〕省相望。3、**島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島的西部平原。4、地形:多山,山地、丘陵占2/3,**山脈縱貫南北,其中,玉山為最頂峰。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5、氣候:**島屬〔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冬季溫暖,夏季炎熱,雨量充分,夏秋多臺風和暴雨。6、河流:**島島上河流短急,水能豐富。7**海上的明珠〞。8、**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9、〔樟樹〕是**最著名的樹種,〔樟腦〕產量居世界首位。紅檜是特有的樹種。10、此外**島還有〔海上米倉、東方甜島、水果之鄉、森林之海、東南鹽庫〕的美譽。11、外向型經濟〔1〕20世紀50年代,以農業和農產品加工為主,主要出口蔗糖,水果,稻米和樟腦。屬于初級產品。〔2〕20世紀60~90年代,以〔出口加工工業〕為主,形成“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主要出口紡織服飾,玩具和日用電子消費品,屬于普通工業制成品。〔3〕20世紀90屬于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工業制成品。西北地區

青藏地區地形植被牧場特色畜種特色

干旱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溫帶大陸性氣候稀少,水量小,流程短,多內流河、內流湖,最長的內流河——塔里木河。**〕**〕三河牛、三河馬〔**〕

高寒以高原、山地為主高原山地氣候中華水塔,三江源〔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最大的湖泊——**湖。高寒草地高寒牧場〔**和**〕牦牛、藏綿羊〔**和**〕農業類型主要農作物

細毛羊〔**〕灘羊〔**〕灌溉農業〔河套平原、**平原〕小麥、玉米、長絨棉、瓜果等第八章西北地區

綠洲農業〔雅魯藏布江谷地、黃水谷地〕青稞、小麥、豌豆第一節自然特征與農業1、位置:西北地區大體位于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2、地形:西北地區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主要是**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間分布。3內流河的主要分布區。4盆地中有大面積的沙漠分布。5、牧區和灌溉農業區〔1**地降水較多,分布有高山草場。〔2**6、灌溉農業〔1地區,才能開展農業,形成灌溉農業區。〔2〕由于氣溫高,光照強,晝夜溫差大,這里的農產品品質優良,尤以瓜果聞名國內外。〔3〕夏季氣溫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的生長和采摘。**的長絨棉享譽全國。〔4水分蒸發,以適應當地干旱的環境。第二節 干旱的寶地—塔里木盆地1、位置:塔里木盆地位于**南部,天山山脈和昆侖山脈之間,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2旱的地區。3、這里戈壁、沙漠廣布,人跡罕至,在盆地中心有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4、分析塔里木盆地城鎮的分布位置特點。這些城鎮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邊緣的綠洲上,呈環形狀分布。5、分析塔里木盆地的城鎮、交通線分布與水源、綠洲分布的關系。分布。6、為什么我們要在沙漠這樣惡劣的環境中修筑公路呢?主要是為了開發利用塔里木盆地中的油氣資源。有利于縮短塔里木盆地南北兩側的城鎮的距離。7、塔里木盆地蘊藏著分豐富的油氣資源,尤其是天然氣儲量占全國陸地天然氣儲量的1/4。區能源構造。第九章青藏地區第一節自然特征與農業*地形: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遠看是山,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地形的顯著特征。3江大河的發源地。4、氣候:青藏高原具有獨特的高寒氣候,冬寒夏涼、年溫差小,日溫差大。由于海拔高,空氣稀薄,日照充足,太陽輻射強。藏族的傳統服裝藏袍主要是為了適應青藏高原地區的氣溫日較差大而設計的。自然保護區: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受人類活動干擾少大局部仍保持著原始的生態,是野生動物的天堂。**湖高原之舟:高原之舟指的是牦牛,它的毛長 皮 厚可以保持體溫,預防寒冷、體矮身健 ,以載負重物。特殊高原環境的牲畜——牦牛、藏綿羊、臧山羊。河谷農業區:青藏地區開展農業的不利的氣候條件是氣溫較 低 ,有利氣候條件是日照 充足 。主要的農業區有南部的雅魯藏布江 谷地,東部的 湟水 谷地,這些地區開展農業的處是:氣溫較高,土質較肥沃。適合喜溫涼的 青稞 、小麥 生長。生活習慣:青藏地區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為了抵御嚴寒。人們都愛喝青稞 酒。因為青藏高土層淺薄,林木稀少當地人建造房屋時,往往就地取材,主要以石塊為原料房屋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