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世界文明史的六種歷史形態人類社會發展有基本相同的軌跡與規律,這種規律性就表現于世界文明的歷史形態,文明的歷史形態不等于社會歷史形態,例如,農業文明是一種文明的歷史形態,它的社會形態可能是奴隸社會或是封建社會等。但是文明形態與社會歷史形態之間的聯系是十分緊密的。要注意的是,文明的歷史形態是指世界主要文明一定階段的典型模式,但是,這種形態不是每一個文明都必須具有的,也不是世界文明的主要體系發展中都必須全部經歷的歷史階段。這兩點說明是非常重要的,以后我們在東西方文明的比較中就會看到,東西方文明所經歷的歷史形態恰恰不是完全相同的。比如說,資本主義就是一種社會歷史形態,這種形態對于西方文明的發展有重要作用。因此,世界學者們一直關心這樣一個問題,從中世紀之后的經濟發展來看,中國與歐洲同樣有發達的經濟。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在17世紀之前可能比歐洲有更發達的農業與手工業。但是,為什么歐洲進入了資本主義而中國一直是封建國家?有的學者如馬克斯韋伯等人的理論還有相當大的影響,他們認為中國占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中所具有的保守內容影響了中國走向資本主義。但是,美國學者伊曼紐爾?沃勒斯坦(ImmanuelWallerstein)在其《現代世界體系》中文版的序言中卻發表了另一種看法,伊曼紐爾?沃勒斯坦資本主義作為一個世界體系為什么發端于西歐而不是中國,對此學術界已進行了長達兩個世紀之久的討論。中國和西方的許多知名學者參與了。我曾兩次討論這一問題,一次是在《現代世界體系》的第一卷第一章中(最早成文于1970年);另一次是在“西方,資本主義與世界體系”一文中,此文發表在《評論》雜志第15卷第4期、1992年的秋季號的第561-619頁(距第一次已有20年了)。在這篇簡短的序言中,我不可能再次展開這一話題。但是,請充許我對于這關鍵性的問題略述幾點看法:第一, 創立資本主義不是一種榮耀,而一種文化上的恥辱。資本主義是一種危險的麻醉藥,在整個歷史上,大多數文明,尤其是中國,一直在阻止資本主義的發展。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在最為虛弱的時刻對它屈服了。我們從此都在承受資本主義帶來的后果。……1資本主義作為一種社會歷史階段,并不是所有民族都必須經歷。換言之,它不是人類文明的必由之途,工業文明可以有各種形態,未必非要建立資本主義社會才能實現工業文明,所以它也不是文明史的必須階段。東方的國家中,除日本之外,大多數國家都沒有經歷這樣的階段。印度這樣的國家雖然經歷殖民主義,但并沒有過真正的資本主義。同樣,阿拉伯文明、古代印度文明、美洲文明(除新興國家如美國外)也沒有與西方資本主義完全相同的社會歷史階段,這是文明差異所形成的。我們的目的不是制定一個世界各種文明必須具有的公式,也不是以某些固定的社會歷史模式來規定世界文明,而是從中發現有共同特征的歷史形態與歷史規律性。特別重要的是,我們不能以歐洲社會發展的主要歷史階段來檢查其他文明。有的學者對于馬克思主義社會歷史理論進行了庸俗的解釋,把人類社會發展簡化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最后進入共產主義社會,更為不妥的是把這種發展模式作為一種公式,強加于世界各民族文明之中。這種見解近年來已經被馬克思主義理論家進行了深入批判,馬克思關于東方社會的有關論述,主要是關于世界文明歷史特性的重要觀念,它證明馬克思主義從不以一種簡單化的態度來對世界文明史。總之,文明形態是人類社會所必經的,而社會類型卻是由根據各自文明特點來決定的,而不是社會類型決定文明形態??傊鐣问讲坏扔谖拿餍螒B,一般來說,文明形態大于社會形式,在人類社會發展中,文明形態的作用更為重要,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文明形態。我們認為,世界文明史在各種文明體系中有不同表現,在不同民族文明中也各有特性,但是從世界文明史來看,主要有六個大的發展階段并由此產生與之相適應的歷史形態:前文明時代1、前文明時代:這是文明的準備階段,人類從自然中分化出來以后,野蠻與蒙昧中與自然和人類自身進行斗爭,爭取物質與精神的自由。這一階段以人類意識產生、簡單語言與思維活動開展,原始宗教產生等為主要標志。人類的直立行走,工具制造則是文明產生的物質準備。從考古學的歷史時代劃分,大約從舊石器之前到中石器時代之前。漁獵文明時代2、漁獵文明時代(文明過渡時期):以中石器時代為典型形態的時段,這是人類從野蠻向文明的過渡階段,在社會生產與生活形式上就是漁獵采集階段。人類有了早期的精神與自我意識,包括原始宗教、道德倫理、社會組織意識等。以漁獵采集活動為主要生產方式,人種與部族劃分是這一階段的重要標志,表現出文明程度的不斷進步,程度較高的文明戰勝較低文明,促進了文明進化。農牧文明時代3、農牧文明時代(文明共同體的形成):從大約12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開始了所謂的“農業革命”,到16世紀歐洲的工業革命之前為止,這是人類社會的第一個真正文明階段,也可以稱之為“農牧文明”。在這一文明之中,民族國家得以建立,大多數國家經歷了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文明的產生是人類創造了自然所不曾供給于人類的新物質,保證了人類群體的社會需要。這種新物質帶給人類體質與精神的進化是文明的真正價值。農業社會中的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創造了自然界原本所沒有的物質產品。糧食與手工業產品的產生,發達宗教與人文信仰的確立,使人類有了豐富的精神生活。人類個體意識與集體意識的獨立發展,民族國家與家庭的建立,滿足了人類自身的精神與物質需要,這是農業文明的重要成果。相當重要的是,在農牧業生產的時代,世界文明體系其實已經基本形成,但是這一體系形成的標志不是伊曼紐爾?沃勒斯坦等的世界一體化,而是各文明之間的沖突與交換,各個主要文明共同體的形態,這是世界文明體系的真正實現。工業文明時代4、工業文明時代(世界文明體系形成):從歐洲的工業革命開始到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世界性形成,時間上從16世紀到20世紀中期,由于這一時期以工業化為主要標志,也可以稱為“工業文明階段”。這一社會中,西方資本主義成為重要的社會形式,但封建社會依然存在,甚至一些不發達民族仍然在保持著原始民族的生活。環球航線開通,各民族文明特別是東西方之間的大規模交往形成。早期全球化進程啟動,西方學者的“世界文明”概念開始形成。也有人認為,文明時代就是工業文明形成的時代,這種看法與我們的看法有所不同,也是一種相當有影響的觀點?,F代科技文明時代5、現代科技文明時代(后工業文明階段):從20世紀中期開始,直到今日方興未艾。其中主要是高科技發達以后所形成的社會生產力極度發達,所以也可以把這個時代稱為“科技文明時代”。美國科普作家阿爾文?托夫勒(AlvinToffler)等人并不是杰出的思想家,但是他們所指出的這樣一個事實卻是十分重要的:21世紀的世界經濟中知識與信息作為產業,其作用與價值已經預示著一個中心的轉換,傳統工業的“大煙囪時代”的中心地位已經為這種新經濟形態所取代。其實早在20世紀中期這種轉變已經開始,所以我們以這階段為獨立的文明發展階段。多元文明時代6、多元文明時代(多元和諧文明階段):和諧文明是未來文明的模式,用“和諧”來概括未來時代的特性,主要有以下所指:人與自然的和諧存在,就是生態和諧,科學技術過去的目的是征服自然,現在成為以探索自然生態利用為主要目標,所謂生態科學成為科學的主流。其實在當今社會中這一發展趨勢已經初露端倪。和諧另外的內容包括人與宇宙空間的大和諧,人類在開拓地球之外的宇宙空間中,必然會有新的發現,如果地球人類能在宇宙發現其他人類或是高等動物,將會產生地球文明與其他文明之間的聯系。另外,多元文明之間的和諧也是未來文明最重要的內容之一,主要表現為世界多元文明之間的和諧性,這種和諧性建立于自我與他人,個性與社會之間和諧的基礎之上。一定程度上,文明的和諧最終取決于個體與社會、自我與他人之間聯系,只有個體的精神自由才可能有民族文明之間的統一性。東西方文明,古代文明傳統與當代文明革新之間的和諧也是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未來社會中,不同的歷史階段仍然存在,初期是以文明諧和為主要標志,多元文明的平等關系建立是重要進程。其次則是人類對于宇宙空間與人類自身存在意義的探索為中期,地球自然資源與人類存在的自然限度是這種探索的推動力。直到人類存在的精神與自然本體的統一。在科技文明中,仍然是社會生產力發達為主要標志的文明形態,這一形態的不足之處正在顯露出來??茖W與技術與人類精神之間有極大的差異,科學只是人類精神的創造,而不是人類精神本身。黑暗力量的存在是無可懷疑的,但是,是否會像有的西方學者所預測的那樣,將會出現一個“黑暗時代”呢?這里主要是指以某些宗教或恐怖勢力所統治的時代,并且是世界性的。我們將對于這個問題從世界文明的歷史進行分析,從中世紀到法西斯主義的歷史經驗來研究它。重要的不是斷言其發生或是不發生,而是審視它是否具有引導歷史的必然性。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世界文明形態的總體發展趨勢可以表述為:世界文明是從蒙昧與野蠻中產生,其過主要歷史發展階段與形態基本相同,在農牧業社會中分化為不同的文明共同體,創造了獨具特色的主要文明類型。從16世紀起,近代工業化社會中,東西方文明開始大交流,開始了文明逾越,20世紀中期興起的科技社會使文明之間的融合與“全球化”進程。未來文明將會是一個和諧發展的時代。世界文明經歷了從分到合,從合到分的歷史。這種文明歷史形態劃分有什么意義?它與其他一些歷史形態劃分有什么不同?文明歷史形態模式并不是一種孤立的現象,它受到一個時代文明研究成果的制約。存在過多種多樣的時代劃分原則,如以婚姻家庭形態、父權母權制來劃分等,或是以宗教、神話來劃分。文明歷史形態劃分最早的希臘人,曾經用黃金時代、白銀時代等來劃分,這是早期的感性形態劃分。我們所參考的以生產形態劃分則是一種近代以來獲得各界所普遍認同的一種模式。這種模式與生產工具為標準是不同的,羅馬時代的哲學家盧克萊修斯卡魯斯(約公元前99-前55年)曾經寫過一部長詩《物性論》,其中首次根據生產工具來劃分人類社會歷史形態,主要分為三個時代: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最有意義的是,他還提出了最早的人類生產時代——采集生產——的存在。但是這種劃分形態對于關注社會歷史事件的歷史學,對于人類進步的考古學等可能都是有效的。如中國學者郭沫若與美藉華裔學者張光直等人對于青銅時代的研究,都可以說是某一歷史時代的代表。但是,對于人類文明史這樣的宏大敘事來說,這種研究的實用性就成為一種視域的局限,單一的考據研究與社會發展理論之間的脫節是明顯的。因此,我們需要跨文化視域與思維方式的新型研究。19世紀之后,比較科學的劃分模式出現,德國學者愛德華?哈恩(1856-1928)所提出的三階段劃分法具有重要意義,這就分為:狩獵時代、畜牧時代和農耕時代。哈恩的劃分法中有相當的缺陷,如他認為人類確實存在采集生產時代,但是這種生產主要是婦女從事,男人則以狩獵為主。同時他認為人類生產不同時代劃分是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而產生的。雖然如此,從跨文化的社會生產的共同模式來思考,已經成為重要的當代觀念。所以,我們并不是完全以生產工具的進化為原則來劃分歷史形態,因為生產工具并不能完全表達人類文明實質上的變化,雖然它是極為重要的因素。因此,我們采用了以文明形態來劃分,這種形態劃分,避免了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等劃分模式所形成的生產工具中心視域的局限,同時也不同于以家庭、婚姻等生活形態劃分父權制、母權制等劃分,而是建立一種以文明歷史進步的整體性為中心的劃分,這種劃分雖然仍有許多不足之處,但它的中心是文明本體,這是前人所沒有注意到的,這就保持了文明研究的中心線索的連續性。基本廓清了文明發展的線索,這是我們的歷史形態劃分最重要之處。我們再對其他一些學者的歷史形態論進行比較,更可以看出我們的文明形態論的主要特點。雅斯貝爾斯德國哲學家與世界文明史家雅斯貝爾斯(KarlJaspers,1883-1969年)在《世界的起源與目標》一書中,把人類共同所具有的特性看成是文明的核心,而文明史就是人性產生與形成的歷史。他把文明史劃分為四個時代:1、史前時代。也叫普羅米修斯時代,這個時代中文明開始萌生,開始制造生產工具,有了語言,火的發明,人類群體形成與宗教產生,但這時的人類尚處于文明社會之前,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2、古代文明。這是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出現了三大文明區域,第一是兩河流域、埃及與地中海文明,第二是雅利安印度河文明,第三是中國黃河文明。這一時期文明主要表現為農業灌溉有組織地進行,國家與帝國產生,民族形成等。雅斯貝爾斯重視文字的發明,重視藝術的作用,認為只有歷史才使人真正成為了人。但是,即使如此,人類精神仍然沒有得到最后的確立,沒有精神就沒有人性,沒有人性就沒有文明。3、軸心期文明。這是雅斯貝爾斯所創造的一個概念,以后被廣泛采用。軸心期是人類文明的關鍵轉折。公元前500年前后,在希臘、中國、印度、波斯和巴勒斯坦等古代文明發達的地區,幾乎同時發生了精神轉折,人類的人性得以發揚。這是一個時間段,大約從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而以公元前500年為中心。這一轉折對于人類歷史是不朽的,長期影響人類文明的歷史發展。4、科技時代。時間是從15世紀開始,經過17-18世紀的準備,到20世紀進入全面發展的時代。這個時代有兩個重要特點,一是歐洲文明作為科技文明的代表成為世界的中心,它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二是開啟了世界一體化的進程,世界歷史與世界文明史從此開始1。其他一些學者如伊東俊太郎的《比較文明》:人類革命、農業革命、都市革命、哲學革命和科學革命。從某些方面看,也會使人感到與我們的歷史形態劃分有相近之處。筆者認為,文明史有不同階段這是顯而易見的。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區分不同歷史時代,而是如何建立一種歷史聯系方式,如何用一種歷史主義的觀念來看待不同階段之間的關系。只有發現歷史形態之間的有機聯系,歷史階段劃分才是有意義的,才可能揭示形態之間的內在關系。否則就只是一個歷史年表。雅斯貝爾斯的理論比起伊東俊太郎的歷史劃分來說顯得更有理論體系性,因為他畢竟找到了一個中心即“人性”。這個中心線索一定程度上比起黑格爾歷史哲學中的絕對精神來說顯得具體一些。另外,與斯賓格勒與湯因比的劃分也更多一些歷史感。但它的阿喀琉斯腳踵仍然存在,這就在于人性是一個過于抽象也過于寬泛的概念。如果以人性為歷史形態劃分依據,首先要說明人性是什么。這就要提出一個為各個歷史時代都承認的人性標準,可惜的是,這是不可能的。人性,本身是一個大的概念,它與文明概念并不等值。人類從蒙昧野蠻中進化,固然與人性有關,但人性的歷史并不等于文明的歷史。更為難以令人理解的是,軸心期這個概念與人性的關系也不清楚,甚至可以說沒有直接關聯。我們可以反詰雅斯貝爾斯,如果說新石器時代是人性轉折最充分的時代難道不同樣可以嗎?如果從人性轉變角度來說,新石器時代可能更為典型,遠勝過軸心期。所以伊東俊太郎等人就另列了“人類革命”一個階段來,這就與雅斯貝爾斯完全相悖了??v觀文明形態劃分,筆者認為,唯一的原則是回歸到文明觀念本身。只有文明本身才能作為文明歷史形態的依據。我們把文明進化的歷史用文明體系這個唯一準則來說明,才能說明它的內部聯系。我們的歷史形態劃分是根據統一的歷史線索來進行的,這就是社會文明程度。從史前文明到過渡文明,再到采集漁獵、農業、工業、科技社會這一歷史進程中,先分后合,多元分化與融合不斷進行,社會文明程度是其中心線索。伊東俊太郎先是以人類學意義上的“人類革命”,繼而又轉向社會生產,以后又用“哲學”“都市”等不同標準來劃分文明史,前后不統一,沒有法則,這就無法揭示其內在聯系?;貧w文明史自身,就意味著以系統與辯證的觀念來看待文明史,所謂系統性就是一種整體觀,并不是說非要劃分某幾種大體系。從湯因比到伊東俊太郎等學者,都把世界文明劃分為十幾種甚至二十幾種模式,這算得上體系嗎?這只是一種形式劃分,有體系之名而無體系之實。任何真正的體系都是在歷史上發展的,并且只在歷史發展中存在。如果說他們的努力還是一種認真的嘗試,而另外一些人的作法就顯得荒誕了,如后結構主義理論家福柯等人的社會結構之類的學說就是這一類了,這是一種完全摒棄歷史觀念的社會結構分析,他把人類社會看成是一個個孤立的認識階,人對世界的認識是唯一的共時模式,沒有歷史,沒有主體作用,甚至連社會客體本身也沒有。真正的體系性就是揭示文明各組成部分之間的相互“參契”與“獨化”關系,所謂“參契”是中國文化中一個重要概念,即參同契異,也就是文明發展中的辯證矛盾關系。所謂“獨化”也是借用了中國哲學中的一個詞,指不同文明的獨立性與獨特性,任何民族文明都是唯一的,不同于其他文明的,不重復的。文明的生滅如同自然界中的生物種類進化一樣,一旦消失就無可再造。原因在于它是一種形態體系,如同生物自身的體系一樣,這種體系只能適合于一定的環境,恐龍與猛犸象等古代生物由于失去了適合于生存的環境而滅亡,但是,同樣一些上古時期的生物卻適應了環境,生存下來,古代文明的興亡也是同樣的道理。這才是真正把世界文明作為一種相互關聯的結構與體系來看待,正如阿爾都塞所指出,這種辯證矛盾關系不同于黑格爾所說的“揚棄”,阿爾都塞在《為馬克思辯護》一書中指出,馬克思學說的辯證矛盾與黑格爾的辯證矛盾是不同的,黑格爾的辯證矛盾最后歸結為對立面的同一性(identity而馬克思則主張“相互作用性”1我們認為,比較文明的新辯證論的理論基石就是強調相互作用性。在歷史領域里,在“人的科學”之中,體系性的建構仍然是可能的,瑞士學者皮亞杰雖然不是一位馬克思主義者,但他是一位杰出的、有真知灼見的科學家,對于??碌热?/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北京市建筑材料寄存與環保檢測服務協議范本2025
- 2025年北京市外貿企業員工勞動合同參考范本
- 物聯網在智慧農業中的前景展望
- 科普手術操作流程
- 電子產品物流司機用工合同
- 2025年度辦公室租賃及企業財務咨詢服務協議
- 二零二五年度互聯網企業員工勞動合同范本
- 腎衰竭護理查房
- 校園衛生咱維護勞動教育
- 林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模板
- 湖南省炎德英才名校聯考聯合體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月考-數學+答案
- (3月省質檢)福建省2025屆高三畢業班適應性練習卷英語試卷(含答案)
- 專業網格員測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上半年貴州黔東南州各縣(市)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1691人筆試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湖南省長沙市雅禮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英語試卷含答案
- 生豬屠宰獸醫衛生檢驗人員理論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3年廣東省中學生生物學聯賽試題解析(word)及答案(掃描版)
- 《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天麻》編制說明
- 基于語音信號去噪處理的FIR低通濾波器設計要點
- G414(五) 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工字形屋面梁
- 木箱制作作業指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