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z.**地方史總結——完整版一、填空總結:公元前60年,西域都護府的建立標志著西漢在西域統治確實立。魏晉南北朝時期,后秦法顯的"佛國記"是研究西域歷史珍貴資料。公元327年,前涼政權在高昌設郡。840年,鄂爾渾回鶻汗國為黠嘎斯所破,回鶻部眾西遷。公元1124年,遼朝宗室耶律大石建立西遼。公元1762年,清朝設立伊犁將軍,管理天山南北。著名英雄史詩"江格爾"產生在我國**衛拉特蒙古人民中間。1759年,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統一**。1864年10月7日,中俄西部邊界談判完畢,簽訂"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1949年9月26日,**省主席包爾漢等通電國民黨**政府斷絕關系,**和平解放。公元前138年,*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960年,喀拉汗王朝宣布伊斯蘭教為國教。公元1875年5月,清政府以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總統收復**。1948年8月1日,**保衛和平**同盟在伊寧成立。解憂的侍女馮繚深受烏孫和其他各國的敬重,被譽為馮夫人。公元73年,東漢派班超出使西域。公元943年,喀拉汗王朝薩圖克汗首先皈依伊斯蘭教。公元1514年,察合臺后王賽義德汗建立葉爾羌汗國。清代,柯爾克孜人被稱為布魯特。西路軍左支隊余部進駐迪化后對外稱新兵營。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域的民族融合呈現出鐵勒化趨勢。公元702年,唐設北庭都護府取代金山都護府,管理西突厥故地。"突厥語詞典"的作者是馬赫穆德·喀什噶里。柯爾克孜族的著名史詩是"瑪納斯"。1689年8月27日,中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1884年〔光緒十年〕11月19日,清政府頒發上諭,任命*錦棠為**巡撫,魏光壽為**布政使,標志著**省的正式建立。公元383年,龜茲名僧鳩摩羅什到中原宣揚佛教,翻譯佛經。唐初經西域去印度求法的高僧是玄奘。清朝統一**后,在南疆維吾爾族聚集地實行是伯抑制度。漢武帝時曾以漢公主細君和解憂嫁與烏孫昆莫。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西遼是契丹人建立的政權。三區革命起義的直接導火索是獻馬運動。1864年**農民起義首先始于庫車。疆地方史
**,古稱西域,意思是中國西部的疆域,這一名稱自漢代出現于我國史籍,一直沿用到清朝統一**,之后改稱**。
近代**各地考古開掘資料說明,還在大約距今二三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天山南北各地,諸如哈密的三道嶺、七角井、吐魯番盆的阿斯塔那、烏魯木齊縣的柴窩堡,以及木壘、奇臺、伊犁、庫車、巴楚、且末、于闐、皮山等地都已出現人類祖先活動的遺跡,其石器型制、打刻技術以及共存的陶器色彩、花紋與我國**、內蒙、**等地相近。
**位居東西交通孔道,歷史上十分頻繁的民族遷徒和交往,導致了**古代居民錯綜復雜的種系族屬和民族關系。
西域同中原地區的交往聯系源遠流長。很早以前,我國的絲及絲織品便中經西域遠銷南亞和歐洲,古希臘人稱中國為"絲國〞。沿此以往,這條橫貫東西的貿易通道被后人統謂作"絲綢之路〞。
我國古史中對于西域地理歷史的真實具體記載當始自漢代,同樣也在漢代,中央政府在西域各地開場設置地方政府機構,所以,自漢代以后,西域便已是我國不可分割的組成局部。我國古史中對于西域地理歷史的真實具體記載當始自漢代,同樣也在漢代,中央政府在西域各地開場設置地方政府機構,所以,自漢代以后,西域便已是我國不可分割的組成局部。至西漢初年,天山南北各地社會經濟已有很大開展。西漢王朝統一西域大業是從討伐匈奴開場的。匈奴是秦漢之際在我國北方草原地區活動的一個實力強盛的游牧民族,初弱,后強盛。匈奴對北方地區,包括西域的統一管轄,完畢了該地區長期以來諸游牧部落不相統屬的分割局面,為后來全國性的統一局面形成創造了條件。漢武帝*徹為了打敗匈奴,穩固其統治,決定"通西域,以斷匈奴右臂,隔絕南羌,月氏〞。為此他先派*騫兩度出使西域,以加強同西域諸地的聯系,共同對付匈奴。*騫西使加深了中原地區對西域的了解,密切了兩地之間政治、經濟聯系,擴大了漢朝在西域諸地的政治影響,為漢朝統一西域創造了條件。*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后不久,公元前121年漢朝大將軍霍去病大敗駐牧在河西走廊一帶的匈奴渾邪王和休屠王,漢朝在此置**、**兩郡〔后改為**、**、**、敦煌四郡〕,從而切斷了匈奴同氐、羌諸部的聯系。此后漢朝同烏孫的聯盟使匈奴在西域更顯孤立,公元前109年,漢軍將領趙破奴等率部西征攻破樓蘭、姑師等西域重鎮。前102年,漢軍攻破大宛城〔今費爾干納〕,漢朝在西域各國中的威望大增。翌年,漢朝在西域的輪臺、渠犁等地駐兵屯田,并置使者校尉統領之。使者校尉是漢朝政府設在西域的最早的地方官員。公元前60年,駐扎西域的日逐王賢撣降漢,天山南北諸地均歸漢朝中央政府統屬。西域都護府的建立,標志著西域諸地自此成為我們統一多民族偉大祖國的組成局部。漢朝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加強了西域同中原地區的關系。西漢末,外戚作亂,王莽篡權,內地政局不穩天山南北各地復陷入分裂割據狀態。東漢初年,匈奴南下,重新統治了西域各地。公元73年,東漢王朝派遣大軍攻伐北匈奴,其中漢將竇固、耿忠等率部出**,于天山一帶擊敗匈奴呼衍王部,占據伊吾〔今哈密市〕。同時,竇固部將、時任假司馬的班超受命順天山南麓西行收復失地,班超以其卓越的政治、軍事家才干,在西域各地人民大力幫助下,南征北戰,有力地穩定了西域的政治局勢,后受封為西域都護"定遠侯〞。班超在任期間,還派甘英等人于公元97年出使大秦〔東羅馬帝國〕,其使團足跡曾抵達波斯灣,使東西方之間的交往聯系得到進一步開展。西漢時期,隨著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傳播,極大地帶動促進了西域社會經濟的進一步開展。西域的農作物胡麻、蠶豆、石榴、大蒜、葡萄、苜蓿等相繼傳入內地,被譽作"天馬〞的大宛馬、烏孫馬、各種毛皮也通過"絲綢之路〞源源不斷地進入到中原地區。同時,原地區的絲綢和絲織品也傳入西域并經此西傳歐洲。此外,伴隨著屯田士兵而傳入西域的先進的生產工具和農業經歷,如鐵鏵、鐵鋤等鐵制農具及代田法,還有掘井技術和冶鐵技術等。西域的手工業,如陶器制造,毛紡織品,玉石制造業技術工藝俱有相當高的水平。漢代**廣泛流行漢朝的五銖錢,和田馬錢以及安息銀幣等說明了該地區蓬勃開展的商業水平。現有的石窟壁畫和大量的漢文記載都說明當時西域的音樂舞蹈藝術已有相當高的水平,并給內地很大影響。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域出現了社會大動亂和民族大融合的局面。隋唐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空前繁榮、興盛的時期。唐朝統一了西域,并在西域設立了安西大都護府和北庭大都護府,以及回鶻西遷,是這一時期西域歷史上的兩件大事。北宋時期,西域存在著高昌回鶻王國、子闐王國、喀喇漢王朝三個并立的地方政權。到了南宋時期,于闐王國并入喀喇汗王朝,但又出現了西遼王朝。1206年,蒙古汗國建立,1271年改國號為元。蒙元時期西域大局部地區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的封地。明代,西域在東察合臺汗國統治之下。明朝中葉,東察合臺汗國演變為葉爾羌汗國。元、明兩代,西域各族人民為保衛和開拓祖國邊疆、繁榮西域經濟、開展科學文化技術,作出了卓越的奉獻。清代是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空前穩固和開展的時期。18世紀中葉,清朝先后平定了準噶爾貴族和大、小和卓的叛亂,統一了**,并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治理措施,這對于我國西北疆域的最后界定,**各主要民族及其分布格局的形成,以及**各民族之間、**與中原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系與交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771年,土爾扈特人在首領渥巴錫的帶著下回歸祖國。乾隆二十四年〔1759〕后,改稱西域為"**〞或"西域**〞,清政府開場在**各地置官立府,行使中央政府對天山南北各地的管轄治理。**與內地的軍政體制根本一致,國家的統一局面得到進一步加強。1840年是中國近代社會的重要分界,鴉片戰爭以后,**和祖國其他地區一樣,逐漸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各族人民反地外國入侵,反對分裂以及反對封建剝削壓迫的斗爭任務更為繁重。**同祖國的命運越來越密切。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后,大清王朝日益衰弱,中國領土主權遭到帝國主義的踐踏。位處祖國西北邊陲的**更深受沙俄侵吞之害。沙皇俄國在完成對西伯利亞的擴*之后,開場蠶食侵占我國領土。1860年到1851年前,沙俄迫使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中俄條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訂"和"中俄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由于清朝衰落,就連毗鄰**的浩罕小國都有伺機吞并我國領土的野心。一些反動和卓打著"圣戰〞的旗號,攻城掠地,無惡不作,給**人民帶來沉著災難。沙俄又借口伊犁農民起義和阿古柏勢力威脅到俄國平安,打著保護和代守的旗號,公然出兵占領伊犁。**面臨為外國瓜分侵占的危險。清政府在經過一場所謂"海防和塞防密瓜〞的爭論之后,西北防務重新得到清統治者的關注和重視。光緒元年〔1875年〕,陜甘總督左宗棠受令以欽差大臣督辦**軍務。清軍入疆順應歷史潮流,得到**各族人民的擁護和支持。至光緒三年底,清軍已陸續收復到天山南部諸地,阿古柏的侵略政權覆沒。光緒七年二月,清政府使臣曾紀澤〔曾國藩之子〕經過與沙俄艱辛的談判,幾經周折,雙方簽訂"中俄伊犁條約",條約議定次年沙俄軍隊撤出伊犁,中國以賠款和允許俄商在**貿易不納稅,俄國在嘉峪關和吐魯番設領事作為代價。1882年,伊犁終于回到祖國的懷抱。光緒十年〔1884年〕,清政府發布**建省上諭,*錦棠被任命為首任**巡撫。將迪化直隸州升為府,**軍政中心由伊犁移到烏魯木齊。實行以軍府制為主體的多元性行政管理體制到單一郡縣制的轉換,使**行政建置與內地趨于一致。清朝對**的經營,無論是規模和*圍皆遠勝從前歷代,社會經濟得到前所未有的進步和開展。1、屯田戍邊,農墾事業規模空前。2、移民及人口增長。3、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進入一個新的時期。4、商業貿易有一定開展。5、興辦各種文化教育事業。清王朝進入公元20世紀后,已是窮途末路,氣數臨近,資產階級革命運動日益高漲。革命黨人的足跡,也踏上**的土地。1911年10月武昌起義不久,**革命黨人*先俊等人方案于迪化城策劃起義。因叛徒出賣而失敗。翌年,以楊纘緒、馮特民、李輔黃為首的革命黨人在伊犁起義成功。宣告清朝在伊犁反動統治的完畢。之后因清朝宣統皇帝退位,袁世凱命楊增新為**都督,楊增新采用軟硬兼施的手段,迫使革命黨人妥協,資產階級領導的伊犁起義失敗。但伊犁起義作為**各族人在資產階級革命影響下發動的旨在推翻清王朝,埋葬封建專制制度的偉大革命斗爭功不可沒。伊犁起義還激發了**各族人民反帝愛國斗爭的熱情和斗志。楊增新竊取伊犁起義成果,擔任**都督后,實行專制專制統治,制造民族不合,推行愚民政策,鎮壓不同意見。遭到社會各界的反對。在統治**17年后,終于死于統治集團內訌。1928年,愚昧不堪的金樹仁繼**都督,社會動亂進一步加深。1933年末,金樹仁被迫出逃。陰險狡詐的封建軍閥盛世才接任都督,開場他長達10年之久的反動統治。1933年是**的多事之秋。以穆罕默德.伊敏為首的大突闕主義分子妄圖分裂祖,破壞國家統一,但由于人心向北,幾個月后就覆滅了。盛世才是一個典型的反動政客。擺出一付積極治理**的虛偽面孔,積極開展同蘇聯的聯系,妄圖利用蘇聯人的支持保持自己"**王〞的專制地位。在一些進步青年的影響和蘇聯的幫助下,盛世才于1936年形成"反帝、親蘇、民平、清廉、和平、建立〞的"六大政策〞。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中國共產黨為了團結一切力量共同抗日,同盛世才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1937年10月,盛世才同意我黨在迪化成立八路軍辦事處,滕代遠任主任。隨后,黨中央派遣了一百多位黨員來疆工作。中國共產黨人在**工作取得的成就使盛世才十分不安,1939年有意制造磨擦,冷淡關系。1941年德國法西斯發動侵蘇戰爭,盛世才錯誤估計形勢,公開與蘇聯、中共徹底決裂。制造所謂"四一二陰謀暴動案〞捕殺中共黨員,殘酷殺害陳潭秋、毛澤民、林基路等中共黨員,拋棄六大政策,投向國民黨蔣介石。**淪入國民黨反動統治之下后,各族人民生活日益惡化,階級矛盾,民族矛盾更加鋒利。政治局勢的惡化孕育了三區革命風暴。三區革命是在國內外形勢影響下,在蘇聯的支持和進步知識分子領導下的**各族人民反對盛世才和國民黨反動統治的民族解放運動。1943年3月,國民黨政府發布命令要求各族人民捐獻一萬匹軍馬,交不出就按就出市場價格一倍的馬價交現金。1944年8月,尼勒克縣牧民首先發動反對"獻馬運動〞的武裝起義。成立"東土耳其斯坦**國〞臨時政府。1945年初,革命軍打敗國民黨。同年,三區民族軍正式成立。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同一天"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在莫斯科簽字。國內外和平的呼聲越來越強烈,蔣介石派*治中到**同三區革命政府進展和平談判。1946年1月,雙方簽訂11項和平條款,根據條款規定,改組**省政府,成立由三區革命代表、七區代表和國民黨中央代表共同組成的**省聯合政府,*治中任**省聯合政府主席,阿合買提江、包爾漢任副主席,阿巴索夫任副秘書長。糾正三區革命初期的一系列錯誤,拋棄了"東土耳其斯坦〞的旗號,團結**各族人民,使革命走上正確軌道。1946年,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內戰,破壞和平。導致**省聯合政府破裂。然而,國民黨反動派悍然發動內戰,并不能阻擋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歷史步伐。1949年,人民解放軍已解放了全國大局部地區,國民黨政權土崩瓦解。1949年秋,黨中央派遣鄧力群到伊犁與三區革命政府聯系,三區革命政府涌躍響應。1949年9月,**警備司令陶峙岳、**省政府主席包爾漢分別通電起義,**宣告和平解放。接著王震將軍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進駐**。1949年10月1日,**各族人民同全國人民一起,迎來了中華人民**國的成立,"中國的歷史,從此開辟了一個新時代。〞**地方史知識點對照漢代西域1、*騫出使西域第一次: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遣目的: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沒有到達〕結果:他以漢使身份與西域各國交往,擴大了漢朝的影響,溝通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聯系。第二次: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遣目的:勸烏孫東歸故地,與漢夾擊匈奴結果:未到達目的,但卻進一步密切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關系,并導致后來烏孫與漢的聯姻。2、烏孫與漢聯姻聯姻:昆莫獵驕靡聘娶漢朝細君公主為妻;昆莫軍須靡又聘娶漢朝解憂公主為妻作用:這種聯姻對密切西域各國與漢朝的關系、促進西域社會經濟的開展和后來漢朝統一西域等方面都產生了積極影響。3、西域都護府的建立:公元前60年建立:漢朝任命*吉為"西域都護〞,統轄南北二道各地,都護府設在烏壘臺〔今輪臺東北〕性質:西域都護府是漢朝中央政府在西域行使國家權力的最高機構意義:西域都護府的建立,標志著西域正式歸屬漢朝幅員,成為我們統一國家的多民族國家的一個組成局部。4、班超在西域公元73年,東漢政府進軍天**部,并派班超出使西域;74年,東漢政府重設西域都護府,恢復對西域的統治;91年,東漢政府任命班超為西域都護;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東漢,這是我國同歐洲國家第一次友好往來。5、漢朝治理西域的措施⑴派遣官吏,設置統治機構;⑵冊封地方首領,頒發印綬;⑶屯田;⑷修筑城壘和烽燧臺。6、經濟與文化的交流⑴農業方面:西域→中原:①農作物品種的苜蓿、胡麻、胡豆〔蠶豆〕、大蒜、蔥、芫荽、石榴、核桃等,豐富了內地各族人民的經濟生活;②西域的良種馬,成為軍事、交通運輸的重要工具,既壯大了漢朝的軍事力量,又促進了內地經濟特別是養馬事業的開展。中原→西域:先進的農具和耕作、開渠、鑿井等技術,促進了西域農業生產的開展⑵手工業方面:西域→中原:毛紡織業興旺,氈、毯等毛織品深受中原人民的喜愛中原→西域:先進的冶煉、鑄造等手工業技術,促進西域手工業生產的開展⑶文化方面:西域→中原:①樂器如豎箜篌、琵琶、嗩吶等,豐富了中原人民的文化生活②西漢末年,印度佛教經西域傳入中原中原→西域:漢朝的禮儀、制度、服裝、建筑等,對西域有很大影響各族人民相互學習語言、文字,增進了彼此的了解和交往⑷"絲綢之路〞的形成:漢朝統一西域后,我國同西方的貿易迅速開展起來。大批的絲綢從內地運到西域,再販運到印度、安息、希臘和羅馬等地,從而形成著名的"絲綢之路〞二、唐代西域1、唐朝統一西域〔大事年表〕630年,唐滅東突厥,在伊吾設置西伊,州,后改為伊州640年,唐滅高昌,設置西州,又設置安西都護府648年,平定了龜茲、疏勒、于闐等國,統一了天山南路,遷安西都護府與龜茲657年,唐朝滅西突厥,統一天山北路,完全統一了西域2、唐朝在西域的軍政建制⑴最高統治機構:安西大都護府和北庭大都護府〔是軍政合一的統治機構,既是軍事指揮機關,又是行政管理機關〕⑵大都護府下的軍事系統:前期分為"駐防軍〞和"行軍〞后期:在西域設置安西節度使和北庭節度使〔節度使多由大都護兼任,總攬轄區內的兵馬、財賦、民政大權,其治所與大都護的治所一樣〕⑶都護府下的行政系統——一區兩制①州、縣制〔僅實行于漢族比擬集中的伊州、西州和庭州。州、縣實行均田制、租庸調制和府兵制度;政治、經濟、軍事與內地一體化〕②羈縻府、州制〔實行于伊、西、庭三州和羅布泊地區以外各族首領所統轄的區域。各羈縻府、州內政自主,不向唐政府納稅,只向大都護繳納少許軍政費用〕3、回紇〔維吾爾族祖先〕汗國和回鶻西遷⑴回紇政權:646年,首領吐迷度建立;840年,在天災和戰亂中滅亡⑵回紇與唐的友好關系:①回紇興起后,和唐朝一直保持著隸屬關系,唐朝支持回紇可汗的世襲制,回紇幫助唐朝征戰,安定邊陲;②歷代回紇可汗都承受唐朝冊封的汗號;③回紇出兵協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亂〞,幫助唐朝收復西京長安和東京**;④回鶻與唐朝屢次和親⑶回鶻西遷:840年,在天災和戰亂中滅亡,回鶻人大局部西遷,分別建立了喀喇汗王朝高昌回鶻王國,還有一支稱甘州回鶻或河西回鶻〔今天**裕固族的先祖〕4、經濟和文化⑴農業:①唐朝在西域東部地區曾廣泛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調法,在天山南北大興屯田;②安西都護府設有專管水利的機構掏拓所;③鐵犁、鐵斧、大型石碾等先進工具廣泛使用;④西域地區的馬匹、高昌的馬奶子葡萄引進中原⑵手工業:①鐵、銅、金、銀、鉛、錫等金屬的開采和冶煉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②棉紡織業和制革業都比擬興旺;③絲織業和毛紡織業占有重要地位;④在西州設有遭紙坊,遭紙術也傳到了西域⑶商業貿易:①從內地運往西域的產品有絲織品、茶葉、鐵器、紙*等;②從西域運往內地的產品主要是玉石、玉器、馬匹、白疊布、毛紡織品、藥材、香料等;③唐朝的貨幣大量流行于西域;④安史之亂后,回鶻與唐朝開展了馬絹貿易〔促進回鶻商業的繁榮,增加了財富積累,引起了經濟和社會變化;使唐朝到達了穩固邊防和穩定內部的目的〕⑷文化交流:①西域音樂中"龜茲樂"、"疏勒樂"、"高昌樂"進入唐朝宮廷;還有一部"天竺樂"經西域傳入;②西域舞蹈中的胡旋舞風行唐朝宮廷;③西域繪畫受內地影響很多,著名畫家是于闐的尉遲乙僧。三、清朝統一**1、康熙皇帝平定噶爾丹三次叛亂:1688——1697年,得到蒙、滿、維、漢等族人民的支持2、清朝統一**⑴阿睦爾撒納叛亂:1755年,在沙俄支持下叛亂;1759年,被平定,清朝統一天山北路⑵大小和卓叛亂:①1757年開場,1759年被平定,清朝統一天山南路②認識:大小和卓叛亂是少數維吾爾封建貴族、反動**頭目所發動的一場分裂祖國的叛亂,所以叛亂一開場就遭到了廣闊維吾爾族人民的反對。③柯爾克孜族歸屬清朝并參加平叛戰爭,為清朝統一**作出了奉獻⑶阿睦爾撒納和大小和卓的叛亂活動與清朝政府的平叛戰爭的性質:分裂和反分裂斗爭。叛亂的平定標志著**分裂割據局面的完畢,從此天山南北歸屬清朝政府直接收轄⑷清朝統一**的意義:①有利于多民族國家政治經濟的開展,有利于邊陲的穩固和安定,有利于各族人民的交往、合作和共同繁榮;②符合蒙古族、維吾爾族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3、清朝前期對**的治理:⑴措施:①實行軍府制,設伊犁將軍和伊犁將軍府,統轄全疆軍政事務;②根據各民族、各地區不同的情況實行伯抑制、札薩抑制、州縣制三種不同的行政管理制度;③在天山南北駐軍,并在邊防地帶和交通要道設置卡倫、臺站;④組織屯田、屯牧,開展經濟;⑤整頓和改革地方財政制度。⑵作用:不僅在穩固邊防、維護統一、安定社會、開展經濟等方面起了積極作用,促使**與中原更加嚴密的結成一體,而且使**增加了新的民族成分,如達斡爾族和錫伯族就是由東北征調到**的索論營、錫伯營官兵的后裔。⑶**的文學藝術:維吾爾族的阿不都熱依木·那扎爾"熱碧亞——塞丁"柯爾克孜族的民間史詩"瑪納斯"4、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⑴、土爾扈特汗國;1630年左右,首領和鄂爾勒克率部眾遷到伏爾加河下游草原地區,建立政權,一直與清廷保持密切關系。⑵、土爾扈特部重返祖國:①1771年6月,渥巴錫領導;②清政府妥善安置:乾隆皇帝對渥巴錫等首領分別晉封爵位,以示表揚;乾隆帝下令迅速調撥物資,周濟土爾扈特部眾;把土爾扈特編為假設干盟、旗,劃地駐牧,使得到妥善安置;③正確認識:土爾扈特部萬里回歸祖國,是我國民族關系史上可歌可泣的重大事件,也是世界史上罕見的壯舉。它表現了土爾扈特人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生動地反映了中華民族威武不屈和英勇頑強的斗爭精神。⑶、清朝統一**后,烏孜別克族人數增多5、平定*格爾之亂⑴、19世紀20年代,大和卓的孫子*格爾在浩罕通統治者的支持下發動了四次叛亂,**各族人民同仇敵愾,為維護祖國的統一和領土完整,積極支持和配合清軍做戰,1828年,叛亂被平定,*格爾被解到處死。⑵、叛亂的根本原因:浩罕的擴*政策與和卓余孽復辟野心相結合⑶、*格爾暴亂失敗的歷史說明:任何妄圖分裂祖國、破壞民族團結的罪惡行為,都是**各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都是注定要失敗的。四、兩次鴉片戰爭時期沙俄讀**的侵略1、沙俄對我國西北邊疆的早期入侵:1854年侵占了我國巴爾咯什湖以南大片領土;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又幾乎強占了我國伊塞克湖周圍和楚河流域所有的地方2、不平等的"中俄伊塔通商章程":1851年"中俄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是沙俄侵略**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根據條約,沙俄在**取得了設立領事、貿易免稅和領事裁判權等特權,嚴重損害了我國的主權。條約簽定后,通商大門翻開,俄國商人接踵而至,塔塔爾族商人留居**,構成了**的一個新的民族成分,即塔塔爾族。3、屈辱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1864年簽定沙俄根據條約共割去了我國把、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44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4、**各族人民的抗俄斗爭1853年-1855年間,塔爾巴哈臺各族人民燒毀沙俄在塔爾巴哈臺的貿易圈;意義:19世紀50年代,燃燒塔爾巴哈臺沙俄貿易圈的斗爭和19世紀60年代反入侵、反占領的斗爭,是近代**各族人民抗俄斗爭的開端,是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一個組成局部。它沉重打擊了沙俄侵略者的囂*氣焰,保衛了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表現了**各族人民不畏強暴、敢于斗爭的英雄氣概,鼓舞了**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反帝愛國斗爭精神。五、清朝收復**1、中國軍民驅逐阿古柏1875年5月,清政府以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軍務。左宗棠制定了"先北后南〞、"緩進速戰〞的方針。1876年底收復了北疆〔伊犁除外〕1878年1月,完全收復西四城,取得了驅逐阿古柏戰爭的徹底勝利。2、中俄交涉與"伊犁條約"1880年7月,曾紀澤到達圣彼得堡與沙俄談判交收伊犁問題。1882年2月24日簽定了"中俄伊犁條約"〔又稱"改訂條約"或"圣彼得堡條約"〕以及"改訂陸路通商章程",內容:割地、賠款、設領、通商、擄民。3、**建省⑴清朝收復**后在各地設立了善后局并做大量工作:招民屯田,恢復農業生產;興修水利;清丈地畝,厘定稅率;改革幣制;其他:征收賦稅,管理地方司法、民政事務,維持治安、邊防,主持中外交涉,以及筑路、架橋、開辦學堂等社會公益事業。⑵**建省:左宗棠、譚鐘麟、*錦棠上書清廷提議在**建省①1884年11月清政府批準*錦棠提出的建省方案,正式決定建省,省名為**,省會設在烏魯木齊,任命*錦棠為巡撫。②**建省是**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我國多民族國家開展中的重大事件,具有深遠意義:加強了中央集權統治,削弱了地方封建割據勢力,推動了**歷史前進;實現了**與其他各省行政制度的劃一,促進了**社會經濟的開展,穩固了祖國的統一;穩固了祖國的邊防,有利于抵御帝國主義的侵略;為清末中央治理邊疆制度的改革樹立了典范。③**建省以后,*錦棠等人為開展**的社會經濟、文化采取了一些積極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開荒屯田,興修水利,恢復和開展農業生產;設立蠶桑局,開展養蠶業和繅絲業;開辦礦產公司,開展采礦業和冶煉業;振興商業,鼓勵貿易;開展文化教育。4、帕米爾問題帕米爾在古代稱為蔥嶺,可以分為八帕⑵帕米爾屬于中國的證據:清朝在阿爾楚爾帕內立有記功碑;在各帕共建有八所卡倫;帕米爾是我國塔吉克族和柯爾克孜族居住、游牧的地方,直到19世紀70年代一直屬于中國。⑶沙俄侵占我國帕米爾的過程:沙俄伙同英國兩次私自瓜分我國帕米爾地區,我國帕米爾的絕大局部被俄、英強占⑷清朝政府在帕米爾問題上堅持的原則立場:①帕米爾屬于中國;②沙俄派兵強占并伙同英國私分帕米爾是侵犯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強盜行為,是非法的、無效的,中國政府絕不成認;③中俄兩國在帕米爾地區的分界,只能以"中俄續勘喀什噶爾界約"為根據,中國堅持此項權利,直到關于帕米爾問題最終得到解決為止。**地方史大事年表約6、7千年前
**地區巳有人類活動。
公元前209年
匈奴冒頓單于即位。
公元前176年
月氏由敦煌、祁連山間西遷伊犁河流域。
公元前161年
烏孫打敗大月氏,占據伊犁河流域。
公元前138年
*騫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
*騫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05年
細君公主出嫁烏孫獵驕靡。
公元前101年
漢朝在輪臺、渠犁屯田,設"使者校尉〞管理。
公元前92年
匈奴在西域設置"僮仆都尉。〞
公元前64年
漢以*吉為"護鄯善以西使者〞,護南道。
公元前60年
漢任命*吉為"西域都護〞,西域隸屬漢朝幅員。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74年
東漢重設西域都護,命陳睦為都護。
91年
東漢任命班超為西域都護,駐于龜茲。
97年
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327年
前涼在高昌設立郡縣。
460年
柔然推翻沮渠氏在高昌的統治,立闞伯周為高昌王。
552年
突厥汗國建立。
583年
突厥汗國正式分裂為東突厥汗國和西突厥汗國。
609年
隋在西域設立鄯善、且末二郡。隋封高昌王鞠伯雅為光祿大夫、車師太
守。
610年
隋在伊吾設郡。
630年
唐朝平定東突厥。唐在伊吾設置西伊州。
640年
唐朝平定高昌鞠氏王國。在高昌設置西州,在可汗浮圖城設置庭州.又在交河城設置安西都護府。
646年
吐迷度首創回紇政權。
617年
唐在回紇地區設置6府7州。
618年
唐朝平定龜茲。統一天山南路。
619年
唐設焉耆、龜茲、疏勒、于闐四鎮,史稱"安西四鎮〞
651年
阿史那賀魯叛唐。
657年
唐朝平定阿史那賀魯之亂.滅西突厥汗國,在其地設昆陵、朦池二都護府。統一西域。安西都護府升格為大都護府。
702年
唐設北庭大都護府.取代金山都護府。
711年
鄂爾渾回紇汗國建立。
810年
鄂爾渾回紇汗國為黠戛斯所破。回鵑部眾大局部遷入西域。
818年
龐特勤在焉耆自稱可汗,首創高昌回鴿政權。
866年
仆固俊正式建立高昌回鵲王國。
9世紀下半葉
喀喇汗王朝建立。
1001年
于闐王國被喀拉汗王朝兼并.被迫改信伊斯蘭教。
1124年
耶律大石自立為王。西遼建立。
1132年
耶律大石在起兒漫稱帝。
1134年
西遼建都于虎思斡耳朵。
1209年
高昌畏兀爾亦都護巴而術阿而忒的斤歸附蒙古。
1218年
蒙古滅西遼,統一西域。
1251年
蒙哥汗設別失八里等處行尚書省和阿姆河等處行尚書省。
1269年
海都、八刺起兵反對忽必烈。
1275年
元設阿力麻里行省,統轄伊犁地區。
1281年
元改畏兀爾斷事官為北庭都護府。
1282年
元設阿力麻里元帥府,領天山北路。
1283年
元設別失八里、哈喇火州、斡端三宣尉司。
1286年
元設別失八里元帥府,領天山南路。
1295年
元設曲先塔林和北庭都元帥府,分治天山南北。
1348年
東察合臺汗國建立。
1406年
明朝在哈密設衛。
1514年
察合臺后王賽依德汗建立葉爾羌汗國。
1630年左右
土爾扈特部西遷伏爾加河下游地區。
1671年
噶爾丹掌握了準噶爾部政權。
1678年
噶爾丹攻滅葉爾羌汗國,兼并天山南路。
1690年
噶爾丹發動反對清朝的戰爭,在烏蘭布通被清軍打敗。
1696年
清軍在昭莫多戰役大敗噶爾丹軍。
1697年
噶爾丹暴病死亡。
1755年
清朝出兵伊犁,在格登山打敗達瓦齊。阿睦爾撒納掀起叛亂。
1757年
阿睦爾撒納敗亡俄國。清朝平息準噶爾戰亂,統一天山北路。大小和卓發動叛亂。
1759年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統一**。
1762年
清朝設立伊犁將軍,管理天山南北。
1771年
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
1820年至1828年
*格爾之亂及其被平定。
1851年8月
清廷被迫簽訂"中俄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
1854年
沙俄建成新西伯利亞堡壘線,侵占我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大片領土。
1855年7月
塔城各族人民燃燒沙俄貿易團。
1864年
**農民大起義。
10月
"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簽訂"。
1865年1月
浩罕軍官阿古柏侵入喀什噶爾。
1867年
阿古柏建立"哲德沙爾政權〞。
1871年7月
沙俄侵略軍強占伊犁。
1872年6月
沙俄同阿古柏訂立"俄國與喀什噶爾條約"。
1874年2月
英國同阿古柏簽訂"英國和喀什噶爾條約"。
1875年5月
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軍務。
1876年
清軍收復除伊犁以外的北疆地區。
1877年4月
清軍出征南疆,摧毀了阿古柏的主力。
5月
阿古柏暴死。
7月
左宗棠奏請**建省。
10月
清軍收復"東四城〞。
1878年1月
清軍完全收復"西四城〞,阿古柏入侵勢力被驅逐出**。
1881年2月
中俄簽訂"伊犁條約"。
1884年6月
中俄簽訂"續勘喀什噶爾界條約"
11月
清廷正式批準**建省,任命*錦棠為第一任巡撫。
1891年
俄國軍官楊諾夫率領武裝偵察隊侵入帕米爾,盜走蘇滿塔什乾隆紀功碑
1892年
沙俄軍官楊諾夫再次入侵帕米爾,霸占中國大片土地。
1894年4月
帕米爾劃界問題談判中斷。清政府保存"以一八八四年議定書為根據的權利,直到達成一個滿意的諒解為止〞。
1895年3月
俄英達成協議,私分了我帕米爾東南部地區。
1911年12月28日
迪化起義爆發。
1912年1月7日
伊犁起義爆發。
1月8日
伊犁臨時革命政府建立。
2月
新、伊戰爭爆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東坡成就介紹課件
- 上海市奉賢區2025屆高三下學期二模試題 歷史 含解析
- 專業職業課件
- 合伙合同與終止合同
- 遼寧省沈陽市五校協作體2024-2025學年高考模擬試卷(1)語文試題含解析
- 山東理工大學《數據結構中俄》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青島市第十六中學2025年重慶一中初三4月月考物理試題含解析
- 銷售合同書范文
- 店鋪租賃合同模板
- 云南省德宏市重點中學2025屆初三5月模擬考試自選試題含解析
- 養老院安全知識培訓課件
- 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結項鑒定審批書
-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件
- 2025年03月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北京市住房資金管理中心)公開招聘8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考點剖析附解題思路及答案詳解
- 預防觸電知識培訓
- 中藥煎藥室工作制度和流程
- 國開2025年《會計政策判斷與選擇》形考任務1-9答案
- 京瓷哲學學習與應用課件
- 2025年河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新版
- 撒哈拉以南非洲(第2課時)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
- 2025年甘肅財貿職業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考試題庫有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