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湘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二課件:3.3 長江流域協作開發與環境保護 (25張)_第1頁
2022-2023學年湘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二課件:3.3 長江流域協作開發與環境保護 (25張)_第2頁
2022-2023學年湘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二課件:3.3 長江流域協作開發與環境保護 (25張)_第3頁
2022-2023學年湘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二課件:3.3 長江流域協作開發與環境保護 (25張)_第4頁
2022-2023學年湘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二課件:3.3 長江流域協作開發與環境保護 (25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節

長江流域協作開發與環境保護第三章

區域合作1.結合材料,掌握長江流域地理特征和生態效益。(區域認知)2.運用資料,從不同角度掌握長江流域的協作開發。(區域認知、綜合思維)3.運用資料,掌握長江水能資源及其協作開發對區域發展的重要性。(區域認知、綜合思維)4.學會描述流域不同河段的特征,并說明流域內部協作開發水資源的方式和內容。(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學習目標一、長江流域概況

1.河流特征長江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長河,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峰,最終注入①_@1@______。長江穿越我國西南、中部和東部,流程長,流域面積廣,是我國②_@2@______最豐富的河流。

溫馨提示

河流特征主要包括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兩個方面,對這兩方面的分析應注意因果關系,如下圖所示:#1#東海#2#水量2.人文特征要素概況人口、面積流域面積占全國陸地面積的1/5,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1/3農業長江流域土地肥沃,是我國的“糧倉”城市長江中下游平原經濟發達,重慶、武漢、南京、上海分別為長江上、中、下游和河口的中心城市

溫馨提示長江為沿岸地區人民提供的有利條件是為中下游兩岸帶來了充足的灌溉水源、肥沃的土壤、平坦的地形、便利的水運、清潔的水電等。3.生態功能山水林田湖渾然一體,具有強大的③_@3@__________、繁育生物、④_@4@__________、⑤_@5@__________功能,是我國主要的⑥_@6@__________屏障,更是子孫后代生生不息、永續發展的重要支撐。#3#涵養水源#4#釋氧固碳#5#凈化環境#6#生態安全二、長江流域的協作開發

1.開發方針長江流域的開發建設,需要統籌、協調處理好上游、中游、下游地區的發展關系,河源和上游地區要重視⑦_@7@__________保護,中下游地區更要注重⑧_@8@__________和人居建設。

2.長江經濟帶建設重點依托⑨_@9@____________、長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做大⑩_@10@______、武漢、重慶三大航運中心,推進長江中上游腹地開發,促進“兩頭”開發開放。#7#生態環境#8#綠色發展#9#長江三角洲#10#上海3.黃金水道建設長江水系發育,航運發達,素有“黃金水道”之稱。國家實施“?_@11@________、?_@12@________、?_@13@________”戰略。長江水系自上而下,大體可分為6個區域性航道網。加快長江黃金水道建設,依托長江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

4.水能資源開發長江干支流水能資源極為豐富,主要集中在金沙江段和?_@14@__________段。國家相繼修建了長江三峽水利樞紐、溪洛渡水利樞紐等一系列水利工程。

#11#深下游#12#暢中游#13#延上游#14#長江三峽溫馨提示對河流進行梯級開發,分段修建水庫和船閘,能改善不穩定的徑流,使各河段水位相對平穩,利于通航;水庫建成后,可抵御旱澇災害;蓄水后利用落差可以發電,提供清潔的能源;水庫可以調節小氣候,提供充足的水源,改善環境,促進各種產業發展。1.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1)兩湖地區被稱為“魚米之鄉”,太湖地區被稱為“人間天堂”(@15@

)#15#√#16#[解析]長江流域物產豐富,人們贊譽四川盆地是“天府之國”,兩湖地區是“魚米之鄉”,太湖地區是“人間天堂”。(2)長江上游地區要注重綠色發展和人居建設。(@17@

)#17#×#18#[解析]長江河源和上游地區要重視生態環境保護,中下游地區要注重綠色發展和人居建設。自我診斷2.有關長江流域的敘述,正確的是(@19@

)A.全部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B.長江是全球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C.長江流經黃土高原時,流量大增D.長江中上游地區是我國重要的水電開發基地#19#D#20#[解析]長江上游部分地區位于高山高原氣候區;長江中上游地區由于地勢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全球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是南美洲的亞馬孫河;長江不流經黃土高原。三、長江流域概況

1.長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況分析某流域的自然地理概況主要從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兩方面進行。長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況具體如下表所示:地理要素基本概況自然環境位置范圍包括15個?。ㄇ?、云、貴、川、甘、陜、豫、鄂、湘、贛、皖、蘇、浙、粵、閩)、2個自治區(藏、桂)和2個直轄市(滬、渝)地形區主要地形區:青藏高原、橫斷山區、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地理要素基本概況氣候主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水系水文特征總體特征中國第一大河(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干流橫貫東西,支流眾多,呈南北輻射狀上游落差大,多峽谷,水能豐富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下游江闊水深,水流緩,少支流自然資源水資源居全國首位,年入海徑流量占全國河川徑流總量的1/3續表地理要素基本概況礦產資源礦種豐富,礦產儲量大,已探明礦種110多種,儲量占全國80%以上的有釩、鈦、汞、磷、石棉等水能資源水能蘊藏量大,可開發量占全國的40%,主要集中在上游地區其他中上游森林資源豐富,全流域旅游資源非常豐富續表

2.長江流域的社會經濟概況經濟區經濟區中心主要工業部門商品糧基地主要農產品上游經濟區重慶電力、機械制造、鋼鐵、有色冶金、飛機制造等四川盆地水稻、棉花、油菜、茶葉、蠶絲、淡水魚等中游經濟區武漢鋼鐵、紡織、造船、機械制造、汽車制造、電子電器等江漢平原(糧棉)、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下游經濟區上?;?、紡織、鋼鐵、汽車制造、電子電器、精密儀表等太湖平原、江淮地區四、長江流域的協作開發

1.流域綜合開發的總體思路流域綜合開發是針對流域內的優勢條件或潛力因素,使之效益最大化,但流域問題往往直接影響流域開發的實施,因此流域綜合開發應以治理為中心,以優勢資源的開發為重點,兩者兼顧,實現全流域生態、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和發展。

2.長江流域綜合開發的措施分析長江流域面積廣,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復雜多樣,因此在綜合開發中依據因地制宜原則,針對各河段采取不同的開發措施,具體如下表所示:項目上游中游下游開發條件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較脆弱自然條件優越,工農業基礎較好自然條件優越,地理位置突出,經濟基礎雄厚開發現狀①農牧業為主;②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冰川退縮、河流斷流、珍稀動植物減少①商品農業生產基地;②有以冶金、機械、建材等為主的制造業基地①商品農業基地;②有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存在問題①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繁,生態破壞;②水能開發程度低①洪水威脅嚴重;②毀林開荒和亂砍濫伐;③圍湖造田、湖泊萎縮、河床抬高水體和大氣污染嚴重項目上游中游下游整治措施①加強長江防護林和水源涵養林的建設;②實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護政策,對現有森林實行保護性經營與開發;③建設三峽工程①退耕還湖,疏浚湖泊;②搞好分洪工程,加強和完善荊江分洪工程;③以水土保持為中心,營造中游地區的防護林,綜合開發和治理山區;④修建水利工程,發揮水利樞紐的攔洪治沙功能①調整并優化產業結構,淘汰或改造傳統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②加強環境保護,通過推廣各種環保技術、加大執法力度等途徑,對環境污染加以控制續表讀長江流域圖,完成下面三題。隨堂訓練1.長江自發源地向下游入??谝来纬霈F的地形、地貌類型一般是(@39@

)A.河谷、湖盆、三角洲、河曲 B.盆地、峽谷、河曲、三角洲C.V字形河谷、沖積平原、三角洲 D.三角洲、沖積平原、沖積扇#39#C#40#[解析]長江自發源地向下游入??陔S著地形地勢的變化,河流流速發生相應的變化,導致河流侵蝕能力逐漸減弱,堆積能力不斷加強,因此依次出現V字形河谷(上游)、沖積平原(中下游)、三角洲(入??冢?.下列關于長江流域自然環境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41@

)A.長江流域地處我國秦嶺—淮河線以南,全部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B.長江流域內的省級行政區均礦產資源豐富C.長江干流自西向東流經地勢三級階梯,階梯內部的水能資源豐富D.長江流域水熱資源豐富,有利于農業發展#41#D#42#[解析]長江流域上游青藏高原地區屬于高山高原氣候;長江流域內并非所有省級行政區礦產資源都豐富;地勢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長江流域位于我國秦嶺—淮河線以南,大部分地區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資源豐富,有利于農業發展。3.在長江流域自然環境條件中,有助于區域經濟發展的有(@43@

)①地形起伏大,水能資源豐富②四川盆地受山地阻擋,冬季氣溫高③東南丘陵紅壤土質黏重,酸性強④中游地區礦產資源豐富⑤上游地區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43#C#44#[解析]東南丘陵的紅壤土質黏重,酸性較強,肥力較低;上游地區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生態破壞嚴重。這兩項條件均不利于區域經濟發展。讀某同學地理筆記上的長江流域開發條件示意圖,完成下面兩題。4.該同學筆記上需補充的長江下游開發條件有(@45@

)①地形多樣,以丘陵為主②季風氣候,雨熱同期③人口眾多,工農業發達④江面寬闊,水流平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5#D#46#[解析]長江下游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②對;人口眾多,工農業發達,③對;地形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