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歷史必修一第五單元第19課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課件_第1頁
岳麓版高中歷史必修一第五單元第19課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課件_第2頁
岳麓版高中歷史必修一第五單元第19課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課件_第3頁
岳麓版高中歷史必修一第五單元第19課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課件_第4頁
岳麓版高中歷史必修一第五單元第19課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馬克思主義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空想變為科學理論變為實踐理想變為現實溫故而知新:第19課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課標要求:概述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史實,認識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歷史意義。

背景

過程

意義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馬克思曾預言,無產階級革命要同時在幾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才能取得勝利,而十月革命卻發生在相對落后的俄國,為什么?絕處逢生的歲月——十月革命的背景問題展示:材料一: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伴隨著1861年農奴制改革的完成,俄國開始逐步的走上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并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進入帝國主義時期。

材料二:1913年俄國與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比較國別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第三產業就業人員比重每千人口擁有醫生數占世界工業總產值比重每千居民受過普通教育人數嬰兒死亡率俄國18160.185.366.5260美國45.736.91.4435.8197162德國64.824.80.515.7157.4207英國75.8————14.0142.3145法國44.128.80.56.4176149日本18.125.80.78——143.6151絕處逢生的歲月——十月革命的背景經濟條件:俄國已經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初步具備了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物質基礎。成為帝國主義鏈條上薄弱的環節。阻礙了俄國的現代化發展

封建農奴制殘余沙皇的專制統治

材料四:廣大倍受壓榨的農民和地主之間、雇傭工人和資本家之間矛盾日益尖銳。農村經常發生奪取地主土地、糧食和飼料的農民騷動。1907年農民反抗197次,1914年發生1046次。工人的反抗斗爭更是風起云涌,并且從經濟罷工發展到要求推翻沙皇專制的政治罷工。1910年經濟罷工4次,政治罷工8次,1914年經濟罷工1370次,政治罷工1034次,參加者近十萬之眾。材料六:俄由于社會經濟發展落后,日益成為外國資本輸出場所,外資控制了礦山、鐵路、機器制造、銀行等重要的經濟部門,操縱了財政金融部門。在1913年僅償還外債就達4.424盧布,占全國預算支出的13.7%。絕處逢生的歲月——背景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社會矛盾尖銳材料七:任何一個國家也沒有像俄國那樣嚴重地受到戰爭的磨難和痛苦。……由于許多歷史原因使得俄國革命比其他國家先爆發。如果沒有戰爭,俄國也許會過上幾年甚至幾十年而不發生反對資本家的革命。

“戰爭異乎尋常的加快了事態的發展,令人難以置信的加深了資本主義的危機”。“三年來的戰爭把我們向前推進了三十年”。

——列寧

絕處逢生的歲月——十月革命的背景外部催化:一戰激化了俄國的各種矛盾,革命時機到來。經濟基礎:政治基礎:外部催化: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發生的歷史條件:絕處逢生的歲月——背景客觀條件經濟基礎:俄國已經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初步具備了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物質基礎。政治基礎:沙皇專制制度阻礙了俄國現代化的發展,社會矛盾尖銳。成為帝國主義鏈條上薄弱的環節。外部催化:一戰激化了俄國的各種矛盾,革命時機提前到來。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發生的歷史條件:絕處逢生的歲月——背景客觀條件經濟基礎:俄國已經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初步具備了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物質基礎。政治基礎:沙皇專制制度阻礙了俄國現代化的發展,社會矛盾尖銳。成為帝國主義鏈條上薄弱的環節。外部催化:一戰激化了俄國的各種矛盾,革命時機提前到來。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發生的歷史條件:絕處逢生的歲月——背景

①有成熟的政黨—布爾什維克②有鞏固的工農聯盟③有成熟的革命理論—列寧主義④無產階級具有革命性主觀條件絕處逢生的歲月——十月革命的背景例題:

有學者認為:“十月革命是以馬克思主義的名義、口號和理論體系進行的,與西方現代文明總危機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有直接的牽涉,但其淵源、性質、風格和命運卻深深地植根于俄國歷史土壤之中。”該觀點認為十月革命()

A.僅以馬克思主義為革命的旗幟B.是對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沖擊C.與第一次世界大戰關系不大D.是俄國社會內外矛盾的必然產物D

·絕處逢生的歲月——背景·波瀾壯闊的歷程——過程·彪炳史冊的偉績——意義俄國現代化進程的必然反映——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性質:

◆目的:推翻了統治

◆結果:兩個政權并存: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二月革命

《四月提綱》七月事件

十月革命

沙皇專制工兵代表蘇維埃(掌握武裝)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合法的全國政權)二、波瀾壯闊的歷程——過程(一)奪取政權“目前俄國的特點是從革命的第一階段過渡到革命的第二階段,第一階段由于無產階級覺悟性和組織不夠,政權落到了資產階級手中,第二階段則應當使政權轉到無產階級和貧苦農民階層手中。”“……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繼續進行的戰爭是掠奪性帝國主義戰爭,只有社會主義革命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四月提綱》材料解析題◆性質:

◆目的:推翻了統治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二月革命

《四月提綱》七月事件

十月革命

沙皇專制二、波瀾壯闊的歷程——過程(一)奪取政權◆結果:兩個政權并存:

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和工兵代表蘇維埃

◆從

轉變,以

方式奪取政權◆(外)臨時政府繼續戰爭,7月慘敗。◆(內)武力鎮壓革命;◆和平奪權已不可能,布爾什維克黨確定

方針。◆彼得格勒武裝工兵起義,推翻

。◆性質: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社會主義革命

武裝起義

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社會主義革命◆背景:和平臨時政府沒有滿足人民的要求。二月革命,推翻了_____________沙皇專制統治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推翻了________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社會主義革命重要提示:判斷一場革命的性質主要應依據其擔任的革命任務,而不能只看其領導的階級。反封建反資本主義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綱》指方向七月事件定方針十月革命放光芒二、波瀾壯闊的歷程——過程順口溜:A、通過《告工人、士兵和農民書》:正式宣布臨時政府已經被推翻,全部政權轉歸蘇維埃。D、通過《和平法令》:倡議停火,和平談判。同德國簽《布列斯特和約》,割讓領土,支付賠款,退出了一戰。C、通過了《土地法令》:沒收地主的土地,實現國有,將土地分配給勞動者使用。B、選舉產生了第一屆工兵蘇維埃政府,即人民委員會,列寧當選為人民委員會主席。(二)鞏固政權全俄蘇維埃二大,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滿足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愿望滿足人民的和平要求滿足人民的土地要求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代表了

的根本利益人民史實分析結論二、波瀾壯闊的歷程——過程合作探究二:蘇維埃政權體制與美國有何不同?蘇維埃美國權力劃分權力機構設置執政黨立法權與行政權統一三權分立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布爾什維克黨一黨執政兩黨輪流執政總統、國會、最高法院人類政治文明具有多樣性開創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模式⑤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①二月的彼得格勒③

7月的彼得格勒④進攻冬宮②四月列寧回到彼得格勒從材料中提取相關信息,擬定一個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要求:明確寫出所擬論題,闡述須有史實依據)

·絕處逢生的歲月——背景·波瀾壯闊的歷程——過程·彪炳史冊的偉績——意義聆聽歷史是一種深遠的智慧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對人類歷史:是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對俄國:它使落后的俄國在短時間建立起新型無產階級專政,開辟出社會主義發展的道路。對世界:給各國無產階級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條嶄新的尋求解放的道路,開創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模式。對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學說。三、彪炳史冊的偉績——歷史意義三、彪炳史冊的偉績——歷史意義三、彪炳史冊的偉績——歷史意義材料: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革命必須在幾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同時實現。列寧:社會主義革命在經濟相對落后的一國首先勝利。

對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學說。三、彪炳史冊的偉績——歷史意義對人類歷史:是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對俄國:它使落后的俄國在短時間建立起新型無產階級專政,開辟出社會主義發展的道路。對世界:給各國無產階級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條嶄新的尋求解放的道路,開創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模式。對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學說。三、彪炳史冊的偉績——歷史意義革命史觀革命史觀全球史觀近代化史觀從革命史觀、全球史觀、近代化史觀角度認識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1、下表是俄羅斯一咨詢機構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給俄羅斯人民帶來了什么”所作四次調查的結果。這表明俄羅斯人()

咨詢答案

1990(%)

1997(%)2004(%)2006(%)在俄國各族人民的歷史上開辟了新時期23233030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26262730阻礙了社會發展18191616是一場災難12161410難以回答211613131.仍在反思十月革命2.對十月革命的看法長期一致

3.依然懷有大國情懷4.主要關注十月革命的經濟影響A.1.2B.1.3C.2.4D.1.3.4B高考連接2、《四月提綱》發表不久,列寧在《兩個政權》中強調:“一切革命的根本問題是國家政權問題。不弄清這個問題,便談不上自覺地參加革命,更不用說領導革命。”這表明列寧()A.強調兩個政權并存局面不可避免B.堅持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觀點C.肯定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長期性

D.提出與臨時政府合作的必要性B高考連接3、1917年,列寧在《四月提綱》中指出:“俄國當前形勢的特點是從革命的第一階段向革命的第二階段過渡。”7月,他又在《國家與革命》中闡明,資產階級國家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