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六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微小世界第一節《放大鏡》課件復習課程_第1頁
科教版六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微小世界第一節《放大鏡》課件復習課程_第2頁
科教版六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微小世界第一節《放大鏡》課件復習課程_第3頁
科教版六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微小世界第一節《放大鏡》課件復習課程_第4頁
科教版六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微小世界第一節《放大鏡》課件復習課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放大鏡放大鏡是人們常用的觀察(guānchá)工具之一。觀察(guānchá)工具還有望遠鏡、顯微鏡等。六年級科學(kēxué)第一單元微小世界第一頁,共20頁。放大鏡的用途(yòngtú)——工業、農業(nóngyè)、公安等第二頁,共20頁。哪些工作(gōngzuò)需要經常用到放大鏡?公安人員:觀察現場找到的纖維和指紋、拆除危險物品、解剖尸體

農業科技人員:觀察植物的花或種子、觀察病蟲害、觀察土壤(tǔrǎng)此外:精密儀器修理、做老花鏡、放大物體、匯聚光線取火、考古研究文物、查看比例尺較大的地圖、觀察小動物第三頁,共20頁。拆除(chāichú)危險物品光學儀器的鏡頭(jìngtóu)匯聚(huìjù)光線取火查看比例尺較大的地圖考古研究文物觀察病蟲害用放大鏡修理精密儀器第四頁,共20頁。放大鏡的作用(zuòyòng)放大物體(wùtǐ)的像--物體(wùtǐ)并未變大聚光作用--聚太陽光點燃火柴或紙張第五頁,共20頁。使用(shǐyòng)放大鏡觀察方法一觀察對象不動,人眼和觀察對象之間的距離(jùlí)不變,手持放大鏡在物體和人眼之間來回移動,直至圖像大而清楚。鏡動目不動物不動第六頁,共20頁。使用放大鏡觀察(guānchá)方法二把放大鏡移至眼前,移動物體,直至圖像(túxiànɡ)大而清楚目不動鏡不動物動第七頁,共20頁。正確使用(shǐyòng)放大鏡的兩種方法目、鏡、物三者,目不動:1、鏡動2、物動。第八頁,共20頁。第九頁,共20頁。第十頁,共20頁。放大鏡下的新發現(fāxiàn)圖片---用肉眼看發現課本上花花綠綠的圖片是由多種顏色(yánsè)組成的,而放大鏡下看是由一個個小色彩點組成的。顯示器屏幕――由色彩點(紅綠藍三色)組成第十一頁,共20頁。用放大鏡觀察照片(zhàopiàn)和電視機、計算機的屏幕不僅圖像放大了,而且還會發現肉眼(ròuyǎn)不能發現的秘密,那就是圖像是由色彩點組成的。第十二頁,共20頁。放大(fàngdà)鏡能放大(fàngdà)的秘密放大鏡顧名思義是能“放大”,那么(nàme)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原來放大鏡的玻璃鏡片具有“一凸二透”的特點,所以,人們把放大鏡叫做凸透鏡。第十三頁,共20頁。其它物品中有沒有像放大鏡那樣能放大物體呢?圓柱形及球形的裝滿水的容器(róngqì)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第十四頁,共20頁。放大(fàngdà)倍數與什么有關?放大的倍數與直徑大小無關(wúguān),與鏡片邊緣和中央的厚度差異有關。放大鏡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數也越大,由此推斷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數最大。放大倍數(bèishù)不同的放大鏡第十五頁,共20頁。放大鏡的用途(yòngtú)與歷史陽光下點燃紙是其聚光作用;可觀察微小世界是其放大(fàngdà)作用。人類很早就發現某些透明的寶石可放大(fàngdà)物體的影響,最早使用的透鏡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紀,英國一位主教格羅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fàngdà)裝置的應用,他的學生培根根據他的建議,設計并制造出了能增進視力的眼鏡。第十六頁,共20頁。常見能放大物體的儀器第十七頁,共20頁。本節要點(yàodiǎn)放大鏡的作用與特點:1、放大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的功能。用放大鏡觀察物體能看到更多的細節。2、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中間厚(凸起)、邊緣(biānyuán)薄、透明。一些常見的器具加滿水后也具有放大作用,空的器具是起不到放大作用的。水滴也能放大物體。第十八頁,共20頁。1、通過觀察我們知道了電視機屏幕(píngmù)其實是由、、三種顏色組成。2、放大鏡的特征是、、。光線通過放大鏡會發生。3、人類最早使用的透鏡是用琢磨而成的。最早提出放大裝置的應用的是英國的,能增進視力的眼鏡是由設計制造的。紅本節練習(liànxí)綠藍透明(tòumíng)中央厚邊緣薄折射水晶格羅斯泰斯特培根第十九頁,共20頁。判斷1、我們可以把放大鏡移至眼前,再移動物體(wùtǐ)直至圖像大而清晰。()2、清晨出現在樹葉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體(wùtǐ)的圖像放大()3、中間厚兩邊薄的透明物體(wùtǐ)都能把物體(wùtǐ)的圖像放大。()4、放大鏡越大,放大的倍數也一定越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