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圖案-形式美法則要教學文稿_第1頁
基礎圖案-形式美法則要教學文稿_第2頁
基礎圖案-形式美法則要教學文稿_第3頁
基礎圖案-形式美法則要教學文稿_第4頁
基礎圖案-形式美法則要教學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形式美法則(fǎzé)一、

變化與統一二、

對稱(duìchèn)與均衡三、條理與反復四、

對比與調和五、

節奏與韻律第一頁,共57頁。教學課題:基礎圖案形式美教學課時:2教學目的:1.認知目標:學生掌握了一定(yīdìng)的圖案基礎知識,還使學生了解并掌握圖案的形式規律與法則,包括變化統一、對稱均衡、條理反復等。2.技能目標:學會形式美的運用3.情感目標:在生活中體味形式美,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教學難點:形式規律中,變化統一、節奏韻律教學重點:圖案的形式變化統一、節奏韻律教學方法:講授法,感受法,對比法教具準備:卡片、書籍、教案教學過程:第二頁,共57頁。第三頁,共57頁。帆船的桅桿、電纜(diànlǎn)鐵塔、工廠煙囪、高樓大廈……我們的視覺經驗是什么感覺?第四頁,共57頁。其結構(jiégòu)輪廓都是高聳的垂直線,因而垂直線在藝術形式上給人以上升、高大、嚴格等感受第五頁,共57頁。第六頁,共57頁。大海、田野、草原(cǎoyuán)……我們的視覺經驗又是什么感覺?第七頁,共57頁。平線、平原、大海等等的結構輪廓(lúnkuò)是水平線,使人聯想到開闊、徐緩、平靜等形式感。第八頁,共57頁。螺旋線:深邃(shēnsuì)第九頁,共57頁。形式美的基本(jīběn)法則評價某一事物或某一造形設計時,對于美或丑的感覺卻可發現在大多數人中間存在著一種相通的共識,這種共識是從人類社會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積累(jīlěi)的,它的依據就是客觀存在的美的形式法則。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藝術(yìshù)中各種形式因素(色彩、線條、形體、聲音)及其有規律的組合所具有的美。第十頁,共57頁。第十一頁,共57頁。拼圖技巧(jìqiǎo)?形狀(xíngzhuàn)顏色(yánsè)質感方向筆法第十二頁,共57頁。一、變化(biànhuà)與統一概念:統一:是指圖案的各個組成部分的內在聯系.將各種性質相同或相近的視覺要素組合在一起。形狀、質感、顏色、方向、手法變化:是指圖案的各個組成部分的差異,將性質不同的視覺要素并置、組合在同一圖形中,形成一種對比的視覺效果。如:點線面、方與圓、曲與黑白灰、上與下變化與統一的法則(fǎzé),是適用于一切造型藝術表現一個總的原則。它反映著事物的對立統一規律,也是構成圖案形式美的最基本的法則(fǎzé)。相互依存缺一不可(quēyībùkě)第十三頁,共57頁。注:變化與統一是矛盾的雙方,變化是求差異,統一是求協調,但兩者又相互制約和相互依賴。變化過分(guò〃fèn),圖案各部分零散、瑣碎。統一有余,圖案單調、呆板。實際操作中,我們常常以某一方為面主,而另一方面為輔。或強調統一,但不失變化;或彰顯變化,卻暗含統一。第十四頁,共57頁。說說畫面(huàmiàn)中對象的統一和變化!第十五頁,共57頁。第十六頁,共57頁。第十七頁,共57頁。第十八頁,共57頁。你看到了什么(shénme)?他們有什么(shénme)區別?對稱(duìchèn)均衡對稱: 同形同量的組合,以中心線劃分,上下或左右相同,形成等形、同色、等量的對應關系。均衡: 在視覺上的形、量、色或力的平衡感。第十九頁,共57頁。畫面(huàmiàn)的均衡使作品形式于穩定中更富于變化,活潑思考:這樣的構圖形式給你什么(shénme)感覺?對稱的形態有整齊、莊重(zhuāngzhòng)、完美的美感。但在平面構圖中運用則要避免過分強調對稱而產生單調、呆板的感覺。因而避免了單調與呆板。給人安定、平衡和完整的感覺。第二十頁,共57頁。最簡單的平衡:尼泊爾Swayambunath佛塔的眼睛近攝照片中,簡單布局(bùjú)是對稱的,因此正好在支點平衡,兩邊的力均勻平穩。第二十一頁,共57頁。由于(yóuyú)缺少視覺上的支撐物,小孩子看起來要向右倒出畫面。把支撐主體的必不可少(bìbùkěshǎo)的輪子加進來,小孩子依舊不再中心位置,但畫面平衡了第二十二頁,共57頁。作業:作業一、臨摹書本66頁第三幅作品,標注出統一變化的要素(yàosù)。根據書本16頁大象和貓的外形特征,賦予變化統一。進行元素添加要求;1、大小規格8*122、貓10*10第二十三頁,共57頁。第二十四頁,共57頁。你看到了什么(shénme)?感受(gǎnshòu)如何?三、對比與調和1、對比對比也稱對照,如新舊對比、黑白對比等。一般是性質相反而且相似要素較少的東西,就可表示出“對比”的現象來。對比強調相同因素或不同因素間的差異,使其在對比中相互襯托、相互作用,使紋樣的構成體現出賓主分明、主題突出、層次清楚(qīngchu)、變化統一,達到清新、醒目、生動活潑的審美效果。對比與調和第二十五頁,共57頁。對比與調和三、對比與調和1調和調和:就是適合(shìhé),即構成美的對象在部分之間不是分離和排斥,而是統一、和諧。是因為圖形各元素對比太弱或太強而采用的加強或減弱的手法。它是統一的具體體現。(包括色彩調和、形狀調和、形式調和及表現手法、技法的調和。)現在(xiànzài)看到什么?第二十六頁,共57頁。調和與對比相反,對比強調差異,而調和的差異程度較小,是視覺近似要素構成的。還有誰能幫他調和(tiáohé)的更加好?第二十七頁,共57頁。對比(duìbǐ)與調和調和:就是和諧,即構成美的對象在部分之間不是分離和排斥,而是統一、和諧。是因為圖形(túxíng)各元素對比太弱或太強而采用的加強或減弱的手法。它是統一的具體體現。(包括色彩調和、形狀調和、形式調和及表現手法、技法的調和。)對比與調和是在對比中求調和,在調和中找對比,兩者是對立統一的。第二十八頁,共57頁。對比與調和是相互依存的兩個規律,在設計中,對比是基礎,沒有對比,畫面會失去活力。但對比過度,就會造成各部分分離,相互間排斥給造成視覺雜亂、刺激的感受。調和就是控制對比度的方法,用統一的因素促使矛盾緩和。但過于調和的畫面,又會給人單調、呆板、沉悶的感覺。因而(yīnér),對比與調和在設計的運用中要合理掌握。第二十九頁,共57頁。第三十頁,共57頁。三、條理與反復條理:是有條不紊(yǒutiáobùwěn),指有規律地組織和安排造型要素,使之成為變化有序的統一體。

第三十一頁,共57頁。條理(tiáolǐ)與反復條理與反復是圖案構成的一條主要原則。條理就是形態(xíngtài)歸納、概括,使其主次有序、有條不紊。條理使形象具有整齊化、規律化的美。第三十二頁,共57頁。反復(fǎnfù):來回重復,指相同、相似的形象或單元以某種形式而有規律地重復排列,給人單純、整齊的美感。重復本身也是條理化的一種形式。條理與反復(fǎnfù)即有規律的重復第三十三頁,共57頁。節奏和韻律指的是同一圖案(túàn)在一定的變化規律中,重復出現第三十四頁,共57頁。四、節奏(jiézòu)與韻律

節奏與韻律節奏:是規律性的重復.在裝飾(zhuāngshì)圖案設計中指各元素(點、線、面、體、色彩)給人在視覺心理上造成一種有韻律的秩序感、運動感韻律:是節奏的變化形式.它變節奏的等距離間隔為幾何級數的變化間隔.是指造型、色彩等要素有規律的變化或組合,形成既和諧、有序、又充滿節奏變化的藝術效果。節奏與韻律兩者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統一體。第三十五頁,共57頁。第三十六頁,共57頁。節奏是韻律形式的純化,韻律是節奏形式的深化,節奏富于理性(lǐxìng)變現,而韻律則富于感性。

第三十七頁,共57頁。第三十八頁,共57頁。第三十九頁,共57頁。韻律按其形式特點分類,一般(yībān)有下列幾種形式:●連續型韻律:以一種或幾種要素連續、重復(chóngfù)地排列而形成,多種要素以基本相同的間隔有規律地重復(chóngfù)出現。●漸變型韻律:有規律地漸變形成的韻律,可以由構成要素的大小、形狀、方向、色彩有規律地演變而得到,如逐漸加長或縮短,變寬或變窄,色彩上變冷或變暖等。●起伏型韻律:漸變韻律依一定規律時而增加,時而減少,形成破浪式的起伏,產生一種生動活潑的運動感。●旋轉型韻律:構成要素按照一定的軸心或軌跡做有秩序的或漸變的旋轉運動,造成強有力的動態和特殊的情趣。第四十頁,共57頁。第四十一頁,共57頁。第四十二頁,共57頁。①連連看第四十三頁,共57頁。2第四十四頁,共57頁。3第四十五頁,共57頁。4第四十六頁,共57頁。5第四十七頁,共57頁。12345條理節奏與韻律(yùnlǜ)對比對稱均衡第四十八頁,共57頁。作業:作業一、根據大象和貓的外形特征,賦予變化統一。進行元素添加要求;2、貓10*103、大象8*16黑白顏色(yánsè)繪制,添加元素不限制形體。第四十九頁,共57頁。第五十頁,共57頁。第五十一頁,共57頁。總結:本次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圖案的形式規律和法則的相關知識,這是指導我們進行圖案制作的重點,同學們一定要靈活的掌握,圖案作品的最后的成功與否,與形式規律與法則的把握是否(shìf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