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5課標卷文言文匯編近五年課標卷文言文匯編_第1頁
2012015課標卷文言文匯編近五年課標卷文言文匯編_第2頁
2012015課標卷文言文匯編近五年課標卷文言文匯編_第3頁
2012015課標卷文言文匯編近五年課標卷文言文匯編_第4頁
2012015課標卷文言文匯編近五年課標卷文言文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新課標1語文卷(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孫傅,字伯野,海州人,登進士第,為禮部員外郎。時蔡脩為尚書,傅為言天下事,勸其亟有所????更,不然必敗。脩不能用。遷至中書舍人。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于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美貶薪州安置給事中許翰以為傅論議雖偶與軾 * * 合,意亦亡他,以職論事而責之過矣,翰亦罷去。靖康元年,召為給事中,進兵部尚書。上章乞復??祖宗法度,欽宗問之,傅曰“祖宗法惠民,黑、豐法慧國,崇、觀法慧奸。”時謂名言。十一月,拜尚??書右丞,俄改同知樞密院,金人圍都城,傅日夜親當矢石。金兵分四翼嗓而前,兵敗退,墮于護龍河,填尸皆滿,城門急閉。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欽宗詣金帥營,以傅輔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屢貽書請之。及廢立檄至,傅大慟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國爾,茍立異姓,吾當死之。”金人來索太上,帝后、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謀匿之民間,別求狀類宦者二人殺之,并斬十數死囚,持首送之,給金人曰“宦者欲竊太子出,都人爭斗殺之,誤傷太子。因帥兵討定,斬其為亂者以獻,有不已,剛以死繼之。”越五日,無肯承其事者,傅曰“吾為太子傅,當同生死。金人雖不吾索,吾當與之俱行,求見二酋面貴之,庶或萬一可濟。”遂從太子出。金守門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預?"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當死從。”是夕,宿門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紹興中,贈開府儀同三司,謚曰忠定。(節選自《宋史?孫傅傳》).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于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置/B.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于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置/C.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于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置/D.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于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置/.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登進士第,又可稱為進士及第,指科舉時代經考試合格后錄取成為進士。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軍械、軍令等事宜。C.廟號是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如高祖、太宗、欽宗。D.太子指封建時代君主兒子中被確定繼承君位的人,有時也可指其他兒子。.下列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孫傅入仕以后,積極向上建言,他擔任禮部員外郎,對尚書蔡翛縱論天下大事,勸蔡迅速有2011-2015課標卷文言文閱讀匯編共13頁第1頁所更變,否則必將失敗,可惜他的建議沒有被采納。B.孫傅上奏,請求恢復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書后,從效用角度高度評價祖宗法度和熙、豐年間的法度,批評祟、觀年間的法度,受到時人贊許。C.孫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擄走欽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謀藏匿太子,殺二宦者將首級送至金營,欺騙金人說,這就是誤傷太子之人。D.孫傅舍身取義,死后謚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營,孫傅前往,卻受到守門者勸阻,他表示身為太子傅,應誓死跟從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國爾,茍立異姓,吾當死者。(2)金人雖不吾索,吾當與之俱行,求見二酋面責之,庶或萬一可濟。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新課標2語文卷(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來護兒,字崇善,未識而孤,養于世母吳氏。吳氏提攜鞠養,甚有感訓,幼兒卓葷;初讀《詩》,.舍書嘆曰:"大丈夫在世,會為國滅賊以取功名!”群輩驚其言而壯其志,及長,雄略秀出,志氣英遠。會周師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場數見軍旅護兒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開皇初宇文忻等鎮廣陵平陳之役護兒有功焉,進位上開府,賞物一千段,仁壽初,遷瀛洲剌史,以善政聞,頻見勞勉,煬帝嗣:u*4u*4z**qz**qz**qz**qz**j ? ? ?位,被追入朝,百姓事戀,累日不能出境,詣闋上書致請者,前后數百人,帝謂曰:"昔國步未康,??卿為名將,今天下無事,又為良兩千石,可謂兼美矣。”大業六年,車架幸江都,謂護兒曰:‘衣錦晝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乃賜物兩千石,并牛酒,令謁先人墓,宴鄉里父老,仍今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飲盡日,朝野榮之,十二年,駕幸江都,護兒諫曰:1陛下興軍旅,百姓易咨怨,車架游幸,深恐非宜。伏愿駐駕洛陽,與時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專為身謀。”帝聞之,厲色而起,數日不得見。后怒解,方被引入,謂曰:公意乃爾,朕復何望!”護兒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構逆,深忌之。是日且將朝,見執。護兒曰:1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執矣。”護兒嘆曰:?'吾備位大臣,荷國重任,不能肅清兇逆,遂今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復何言!”乃遇害。護兒?然諾,敦交契,廉于財利,不事產業。至于行軍用兵。特多謀算,每覽兵法,曰:"此亦豈異人意也!”善撫士卒,部分嚴明,故咸得其死力。(節選自《北史*來護兒傳》).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會周師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數見軍旅護兒/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開皇初/宇文忻等鎮廣陵/平陳之役/護兒有功焉/B.會周師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數見軍旅/護兒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開皇初/宇文忻等鎮廣陵/平陳之役/護兒有功焉C.會周師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數見軍旅護兒/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開皇初/宇文忻等鎮廣陵/平陳之役護兒有功焉D.會周師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數見軍旅/護兒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開皇初/宇文忻等鎮廣陵/平陳之役/護兒有功焉/.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2011-2015課標卷文言文閱讀匯編共13頁第2頁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親起的,字是二十歲舉行冠禮后才起的。B.謚號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據其生平事跡評定的稱號,如武帝、哀帝、煬帝。C.嗣位指繼承君位,我國封建王朝通常實行長子繼承制,君位由最年長的兒子繼承。D.闕是宮門兩側的高臺,又可借指宮廷。〃詣闕'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雄一項是(3分)( )A.來護兒少有大志,成年后秀拔于群。他自幼而孤,得到吳氏教誨,立下為國殺敵、求取功名的志向;長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氣英發。B.來護兒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擁戴。在瀛州刺史任上,他聲名遠聞,屢受嘉獎;煬帝時,百姓舍不得他回朝廷任職,上書請愿者達數百人。C.來護兒直言勸諫,后被奸人殺害。他諫請煬帝停駕洛陽,不再遠游江都,引發煬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殺害他時,煬帝也沒有設法保護。D.來護兒廉于財利,用兵極有謀略。他信守承諾,注重友情,輕視錢財,不置產業;善待士卒,處事嚴明,謀略多合兵法,部屬爭相盡力。.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陛下興軍旅,百姓易咨怨,車駕游幸,深恐非宜。(2)不能肅清兇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復何言!2014年高考語文試卷(全國卷?新課標卷?乙卷)(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貞愨,機鑒敏悟。自幼好學,善屬文。舉進士,授秘書省正字。轉比部??員外郎,郎中。楊國忠輔政,排不附己者,出為中部郭太守。值祿山構難,肅宗踐祚,休烈遷太常??少卿,知禮儀事,兼修國史。肅親自鳳翔還京,勵精聽受,嘗謂休烈曰:“君舉必書,良史也。朕有過失,卿書之否?”對曰:“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規過,臣不勝大慶。”時中原蕩雙,典章殆盡,無史籍檢尋。休烈奏曰:“《國史》《實錄》,圣朝大典,修撰多時,今并無本。??伏望下御史臺推勘史館所由,令府縣招訪。有人別收得《國史》《實錄》,如送官司,?加購賞。”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韋述陷賊,入東京,至是以其家藏《國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尋轉工部侍郎、修國史,獻《五代帝王論》,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賢以休烈修國史與己齊列嫉之奏為國子祭酒權留史館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別名品,宰臣元載稱之,乃拜右散騎常侍,依前兼修國史,累封東海都公,加金紫光祿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歷學清要,家無儋石之蓄。恭儉溫仁,未嘗以喜慍形于顏色。而親賢下士,推轂后進,雖位崇年高,曾無倦色。篤好墳籍,手不釋卷,以至于終。大歷七年卒,年八十一。是歲春,休烈妻韋氏卒。上特詔贈韋氏國夫人,葬日給鹵簿鼓吹。及聞休烈卒,追悼久之,2011-2015課標卷文言文閱讀匯編共13頁第3頁

褒贈尚書左仆射,賻絹百匹、布五十端,造謁者內常侍吳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榮,少有其比。(節選自《舊唐書?于休烈傳》))屬文:撰寫文章。踐祚:帝王即位。勵精:專心致志。)屬文:撰寫文章。踐祚:帝王即位。勵精:專心致志。蕩覆:動蕩傾覆。??B.值祿山構難,肅宗踐祚??C.肅宗自鳳翔還京,勵精聽受??D.時中原蕩覆,典章殆盡??.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宰相李揆矜能忌賢/以休烈修國史與己齊列/嫉之/奏為國子祭酒/權留史館/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B.宰相李揆矜能忌賢/以休烈修國史與己齊列/嫉之/奏為國子祭酒/權留史館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C.宰相李揆矜能忌賢/以休烈修國史與己齊列/嫉之/奏為國子祭酒/權留史館/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D.宰相李揆矜能忌賢/以休烈修國史與己齊列/嫉之/奏為國子祭酒/權留史館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休烈忠誠機敏,謹遵職業操守。他自幼好學,入仕后受到楊國忠排擠,離京到地方任職;安祿山叛亂后,他直言不諱地回答了肅宗關于史官職責的問題。B.休烈審察形勢,做好本職事務。當時歷經戰亂,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購求當朝大典以備查檢使用,最終得到前修史官韋述家藏《國史》一百余卷。C.休烈淡泊名利,終生好學不倦。他雖遭貶職,卻恬然處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歷任要職,并無多少積蓄;喜好典籍,終日捧讀,直至去世。D.休烈夫婦去世,盡享身后哀榮。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詔追贈她國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許久,追贈他尚書左仆射,并派專人到他家表示慰問。.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規過,臣不勝大慶。(2)而親賢下土,推轂后進,雖位崇年高,曾無倦色。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全國甲卷(一)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19分)韓文,字黃道,成化二年舉進士,除工科給事中,出為湖廣右參議。中貴督太和山,干沒公費。文力遏之,以其羨易票萬石,備振賃。九溪土酋與鄰境爭地相攻,文往諭,皆服。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書。歲侵,米價翔踴。文請預發軍飽三月,戶部難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當之。”乃發廩十六萬石,米價為平。明年召拜戶部尚書。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至臨大事,剛斷無所撓。武宗即位,賞賚及山陵、大婚諸費,需銀百八十萬兩有奇,部帑不給。文請先發承運庫,詔不許。文言:帑藏虛,賞賚自京邊軍士外,請分別給銀鈔,稍益以內庫及內府錢,并暫借勛戚賜莊田稅,而敕承運庫內宮核所積金銀,著之籍。且盡罷諸不急費。”舊制,監局、倉庫內官不過二三人,后漸添注,*或一倉十余人,文力請裁汰。淳安公主賜田三百頃,復欲奪任丘民業,文力爭乃止。文司國計二年,力退權幸,權幸深疾之。而是時青宮舊奄劉瑾等八人號“八虎”日導帝狗馬鷹兔歌舞角抵不親萬幾文每2011-2015課標卷文言文閱讀匯編共13頁第4頁退朝對僚屬語及輒泣下郎中李夢陽進曰:“公誠及此時率大臣固爭,去‘八虎'易易耳。”文捋須昂肩,毅然改容曰;善。縱事勿濟,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報國。”即僧諸大臣伏闕上疏,疏入,帝驚泣不食。瑾等大恨。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過。逾月,有以偽銀輸內庫者,遂以為文罪。詔降一級致仕,理恨未已,坐以遺失部籍,逮文下詔獄。數月始釋,罰米千石輸大同。尋復罰米者再,家業蕩然。瑾誅,復官,致仕。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節選自《明史?韓文傳》.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以其羨易粟萬石,備振貸 振:救濟。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當之 當:承擔。至臨大事,剛斷無所撓 臨:面對。核所積金銀,著之籍 著:彰顯。.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而是時青宮舊奄劉瑾等八人/號“八虎”日導帝/狗馬/鷹兔/歌舞/角抵/不親萬幾/文每退朝/對僚屬語及/輒泣下/B.而是時青宮舊奄劉瑾等八人/號“八虎”日導帝/狗馬/鷹兔/歌舞/角抵/不親萬幾/文每退朝對僚屬/語及輒泣下/C.而是時青宮舊奄劉瑾等八人號“八虎”/日導帝狗馬/鷹兔/歌舞/角抵/不親萬幾/文每退朝/對僚屬語及/輒泣下/D.而是時青宮舊奄劉瑾等八人號“八虎”/日導帝狗馬/鷹兔/歌舞/角抵/不親萬幾/文每退朝/對僚屬/語及輒泣下/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韓文為官清正,關注民眾生活,他在湖廣,妥善處理九溪土酋與鄰境爭地一事;擔任南京兵部尚書時,年成歉收,他開倉取糧十六萬石,平抑米價。B.韓文剛正不屈,敢于奏議國事,武宗繼位,諸項費用供給不足,他不顧非議,一再提出自己看法;有關機構冗員漸增,他援引成例,著手壓縮編制。C.韓文疾惡如仇,盡力遏制權幸,宦官劉瑾等每日引誘皇上沉溺于聲色狗馬,不理政事,他采用李夢陽的建議,冒死諫諍,打擊了劉瑾等的囂張氣焰。D.韓文剛者易折,飽受政敵陷害,劉瑾以遺失部籍作為罪名,逮捕韓文,釋放后又兩次罰米,使他傾家蕩產;直到劉瑾被誅后,韓文才復官而后退休。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淳安公主賜田三百頃,復欲奪任丘民業,文力爭乃止。(2)即偕諸大臣伏闕上書,疏入,帝驚泣不食,瑾等大懼。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新課標I)(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馬文升,字負圖,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進士,授御史。歷按山西、湖廣,風裁甚著。成化初,召為南京大理卿,滿四之亂,錄功進左副都御史,振鞏昌、臨洮饑民,撫安流移。績甚著。是時敗寇黑水口,又敗之湯羊嶺,勒石紀之而還。進右都御史,總督漕運。淮、徐、和饑,移江南糧十萬石、鹽價銀五萬兩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議行。帝耕藉田,2011-2015課標卷文言文閱讀匯編共13頁第5頁

教坊以雜戲進。文升正色曰:“新天子當使知稼穡艱難,此何為者?”即斥去。明年,為兵部尚書,督團營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廢弛,西北部落時伺塞下。文升嚴核諸將校,黜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門,或作謗書射入東長安門內。為兵部十三年,盡心戎務,于屯田、馬政、邊備、守御,數條上便宜。國家事當言者,即非職守,亦言無不盡。嘗以太子年及四齡,當早諭教。請擇醇道老成知書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語動止悉導之以正。山東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災,文升請命所司振恤,練士卒以備不虞。帝皆深納之。在班列中最為曹碩,帝亦推心任之。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書屠清罷,倪岳代潘,岳卒,以文升代。南京、鳳陽大風雨壞屋拔木,文升請帝減膳撤樂,修德省愆,御經筵,絕游宴;停不急務,止額外織造;振饑民,捕盜賊。已,又上吏部職掌十事。帝悉褒納。正德時,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連疏求去,許之。家居,非事未嘗入州城"及時事,輒顰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長于應變,朝端大議往往待之決。功在邊鎮,外國皆聞其名。尤重氣節,厲廉隔,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盜至鈞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節選自《明史?馬文升傳》)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登景泰二年進士 登:升職。.B.錄功進左副都御史 錄:記載。*C,振鞏昌、臨洮饑民 振:救濟。*D.勒石紀之而還 勒:銘刻*.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馬文升勸諫皇上修身愛民內容的一組是()(3分)①新天子當使知稼艱難③凡言語動止悉導之以正①新天子當使知稼艱難③凡言語動止悉導之以正⑤減膳撤樂,修德省愆A.①②③ B.①⑤⑥④文升請命所司振恤⑥止額外織造,振饑民,捕盜賊C.②④⑥ D.③④⑤.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馬文升仕途順利,政績卓越。他被委任御史以后,歷任多項職務。功業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處理受災民眾的善后問題;二是擊敗擾亂社會秩序的賊寇。B.馬文升為人正直,處事嚴明。他敢于直言勸諫,奏事進言均得到采納;又能夠嚴格考察部屬,曾罷免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對他大肆威脅和污蔑。C.馬文升盡心軍事,關注民生。他任兵部尚書十多年,對屯田、邊備等職責勇于進言。在代吏部尚書時,南京等地遭遇風雨災害,他又請求皇上救助災地百姓。D.馬文升文武全才,名聲遠揚。朝廷大事往往等他決斷,又有顯赫邊功,外國皆聞其名。為人重氣節,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盜各處騷擾,也不去鈞州他的家鄉。.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在班列中最為耆碩,帝亦推心任之,諸大臣莫敢望也。2011-2015課標卷文言文閱讀匯編共13頁第6頁(2)家居,非事未嘗入州城。語及時事,輒顰蹙不答。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新課標兀缸(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李揆,字端卿,隴西成紀人,而家于鄭州,代為冠族。少聰敏好學,善屬文。開元末,舉進士,? ?獻書闕下,詔中書試文章,擢拜右拾遺。乾元初,兼禮部侍郎。揆嘗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實,徒峻其堤防,索其書策,深昧求賢之意也。其試進士文章,曰“大國選士,但務得才,經籍在此,請恣尋??檢。”由是數月之間,美聲上聞,自此頗承恩遇,遂蒙大用。時京師多盜賊,有通衢殺人置溝中者,李輔國方恣橫,上請選羽林騎士五百人以備巡檢。揆上疏曰;昔西漢以南北軍相攝,故周勃因南軍入北軍,遂安劉氏。皇朝置南北衙,文武區分,以相伺察。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忽有非常之變,將何以制之?”遂制罷羽林之請。揆在相位,決事獻替,雖甚博辨,性銳于名利,深為物議所非。又其兄皆自有時名,滯于冗官,竟不引進。同列呂^,地望雖懸,政事在揆之右,罷相,自賓客為荊南節度,聲問甚美。懼其重入,遂密令直省至^管內構求^過失。^密疏自陳,乃貶揆萊州長史同正員,揆既黜官,數日,其兄皆改授為司門員外郎。后累年,揆?移歙州刺史。初,揆秉政,侍中苗晉卿票薦元載為重官。揆自恃門望,以載地寒,意甚輕易,不納,而謂晉卿曰'龍章鳳姿之士不見用,獐頭鼠目之子乃求官。”載銜恨頗深。及載登相位,因揆當徙職,遂奏為試秘書監,江淮養疾。既無祿俸,家復貧乏,孀孤百口,丐食取給。萍寄諸州,凡十五六年,其牧守稍薄,則又移居,故其遷徙者,蓋士余州焉。元載以罪誅,除揆睦州刺史,入拜國子祭酒、禮部尚書,為盧杞所惡。德宗在山南,令充入善會盟使,加左仆射。行至鳳州,以疾卒,興元元年四月也,年七十四。(節選自《舊唐書?李揆傳》)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而家于鄭州,代為冠族 代:世世。B.少聰敏好學,善屬文 屬:撰寫。&深昧求賢之意也 昧:冒犯。D.經籍在此,請恣尋檢 恣:任意。.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部表明李揆深受朝廷器重的一組是(3分)()①獻書闕下,詔中書試文章 ②自此頗承恩遇,遂蒙大用③遂制罷羽林之請 ④后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2011-2015課標卷文言文閱讀匯編共13頁第7頁⑤奏為試秘書監,江淮養疾 ⑥入拜國子祭酒、禮部尚書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李揆自幼好學,入仕后美名上聞。他出身顯貴人家,聰明敏捷,好學上進,開元末年步入仕途。他主張考查進士務必選拔有真實才能的人,受到廣泛好評。B.李揆有遠見卓識,上疏得到認可。當時京城治安混亂,盜賊殺人,李輔國請求選羽林軍以備巡視。李揆引西漢舊事說明,如羽林警夜則難以應付突然之變。C李揆汲汲于名利,深受人們非議。他在相位時,論及大事頭頭是道,卻熱衷追名逐利。他嫉妒呂^地位超過自己,密令捏造呂的過失,最后反而自食其果。D.李撰與元載交惡,仕途遭遇坎坷。他自恃門望高貴,鄙薄元載出身寒微,元懷恨在心。元登相位后,對他報復,致使他全家衣食無著,在各州飄泊十多年。.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其兄自有時名,滯于冗官,竟不引進。(2)其牧守稍薄,則又移居,故其遷徙者,蓋十余州焉。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新課標卷)(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蕭燧字照鄰,臨江軍人。燧生而穎異,幼能屬文。紹興十八年,擢進士高第。授平江府觀察推官。時秦檜當國,其親黨密告燧,秋試必主文①漕臺,燧詰其故,曰;丞相有子就舉,欲以屬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檢懷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則員溢,就院易一員往漕闈,秦嬉果中前列。孝? ?宗初,除諸王宮大小學教授。輪對,論“官當擇人,不當為人擇官。”上事,制《用人論》賜大臣。淳照二年,進起居郎。先是,察官闕,朝論多屬燧,以未歷縣,遂除左司諫。時宦官甘鼻之客胡與可、.都承旨王小之族叔秬皆持節于外,有所依憑,無善狀,燧皆奏罷之。時復議進取,上以問燧,對曰:吟賢否雜揉,風俗澆浮,兵未強,財未裕,宜臥薪嘗膽以圖內治。若恃小康,萌驕心,非臣所知。”上曰廣忠言也。”因勸上正紀綱,容直言;親君子,遠小人;近習有勞可賞以祿,不可假以權。上皆嘉納。出知嚴州。嚴地狹財匱,始至,官鏹②不滿三千,燧儉以足用。二年之間,以其羨補積逋,諸邑皆寬。上方新職名,非功不予,詔燧治都有勞,除敷文閣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幾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數。婺與嚴鄰,人熟知條教,不勞而治。歲早,浙西常平司請移票于嚴,遂謂東西異路,不當與,然安忍于舊治坐視?”為請諸朝,發太倉米振之。八年,召還,言:江、浙再歲水旱,愿下詔求言,仍令諸司通融郡縣財賦,母但督迫。”十年,上言廣西諸都民身丁錢之弊。事多施行。慶2011-2015課標卷文言文閱讀匯編共13頁第8頁典霈澤,丁錢減半,亦自燧發之。紹照四年卒,年七十七。【注】①主文:主持考試。②鏹:成串的錢4.對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丞相有子就舉,欲以屬公 屬:托付.B.檜懷之,既而被檄秀州 懷:銜恨C.就院易一員往漕闈 易:更換D.察官闕,朝論多屬燧 闕:失職.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蕭燧恪盡職守的一組是()(3分)①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 ②論“官當擇人,不當為人擇官。”③有所依憑,無善狀,燧皆奏罷之 ④若恃小康,萌驕心,非臣所知⑤官鏹不滿三千,燧儉以足用 ⑥為請諸朝,發太倉米振之A.①③⑤ B.①④⑥C.②③④ D.②⑤⑥.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蕭燧天分很高,為官不畏權貴。他自幼能文,進士及弟后進入仕途;其時秦檜當權,與其親黨密告蕭,要他主持秋試錄用其子秦嬉,遭到蕭的拒絕。B.蕭燧剛直敢言,所奏切中時弊。皇上向他征詢意見,他乘便諷勸皇上親近君子疏遠小人,親信有功可賞賜財物卻不可賦予權力,得到皇上贊許采納。C.蕭燧政績卓著,受到皇上嘉勉。嚴州面積狹小財物匱乏,他勤儉理政,以盈余填補拖欠,各地都感到寬松;皇上升遷蕭燧的職位,調他去治理婺州。D.蕭燧回到朝廷,仍關注各地大事。淳熙年間,江浙兩年水澇干旱,他奏請下詔諸司協助解決,又奏言廣西百姓深受丁錢之害,建議大多得以施行。.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今賢否雜揉,風俗澆浮,兵未強,財未裕,宜臥薪嘗膽以圖內治。(2)燧謂:“東西異路,不當與,然安忍于舊治坐視?”2012年高考全國大綱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郭浩字充道,德順軍隴干人。徽宗時,嘗率百騎抵靈州城下,夏人以千騎追之,浩手斬二騎,以首還。從種師道進筑茸平砦,敵據塞水源,以渴我師,潔率精騎數百奪之。敵攻石尖山,浩?陣而前,流矢中左肋,怒不拔,奮力大呼,得賊乃已;諸軍從之,敵遁去,由是知名。累遷中州刺史。欽宗即位,以種師道薦,召對,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歸。乞給輕兵間道馳滑臺,時其半度,可擊*.也。”會和戰異議,不能用。帝問西事,浩曰;臣在任已聞警,慮夏人必乘間盜邊,愿選將設備。”已而果攻涇原路,取西安州、懷德軍。紹圣開拓之地,復盡失之。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金人取長安,涇州守臣夏大節棄城遁,郡人亦降。潔適夜半至都,所將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還,曰“為語2011-2015課標卷文言文閱讀匯編共13頁第9頁汝將曰,我郭浩也,欲戰即來決戰。”金人遂引去。紹興元年,金人破曉風嶺,盜梁、洋,入鳳州,攻和尚原。浩適與吳璘往援,斬獲萬計。遷邠州觀察使,徙知興元府。饑民相聚米倉山為亂,浩討平之。徙知利州。金人以步騎十余萬破和尚原,進窺川口,抵殺金平,潔與吳玠大破之。玠按本路提點刑獄宋萬年陰與敵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與浩意不協,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興軍路經略使。金州殘弊特甚,戶口無幾,浩招輯流亡,開營田,以其規置頒示諸路。他軍以匱急仰給朝廷,浩獨積贏錢十萬緡以助戶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請,得以直達。九年,改金、洋、房州節制。十四年,召見,拜檢校少保。十五年,卒,年五十九。(節選自《宋史郭浩傳》).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敵攻石尖山,浩冒陣而前 冒:貿然.奮力大呼,得賊乃己 已:停止C.乞給輕兵間道馳滑臺 乞:請求D.時其半度,可擊也。 時:等候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部表明郭浩奮勇抗擊金人的一組是()①浩手斬二騎,以首還②流矢中左肋,怒不拔③所將才二百人,得金人④浩適與吳璘往援,斬獲萬計⑤相聚米倉山為亂,浩討平之⑥浩與吳玠大破之A.①②③ B.①⑤⑥C.②④⑤ D.③④⑥.下了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郭浩有膽有勇,屢立戰功。徽宗時,他抗擊夏人曾以少敵多:跟隨種師道征戰,他率領數百精騎奪回被敵軍占據的水源,幾次升官后擔任中州刺史。B郭浩卓有識見,可惜建議未被采納。欽宗即位后曾召他詢問抗金之策以及西部戰事,他堅決主戰,提出應對之策,而朝廷舉措失當,國土蒙受損失。C郭浩、吳玠共同破敵,后感情產生隔閡。紹興年間,金兵屢屢犯宋,二人聯手大敗金兵,吳舉劾宋萬年暗中通敵,郭不同意這一做法,被調往金州。D郭浩治政有方,金州狀況好轉。他初到任時,金州極度破敗,百姓流亡,經治理后積有余錢資助戶部,受到朝廷嘉勉,并給予奏請可以直達的優遇.把第I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臣在任已聞警,慮夏人必乘間盜邊,愿選將設備。(2)浩招輯流亡,開營田,以其規置頒示諸路。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課程標準卷)(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2011-2015課標卷文言文閱讀匯編共13頁第10頁何灌字仲源,開封祥符人。武選登第,為河東從事。經略使韓縝語之曰'君奇士也,他日當據吾坐。”為府州、火山軍巡檢。遼人常越境而汲,灌親申畫界堠,逼其來,忿而舉兵犯我。灌迎高射之,? ?發輒中,或著崖石皆沒鏃,敵驚以為神,逡巡斂去。后三十年,契丹蕭太師與灌會,道曩事,數何巡檢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蕭矍然起拜。為河東將,與夏人遇,鐵騎來追,灌射皆徹甲,至洞胸出*背,疊黃后騎,羌懼而引卻。張康國薦于徽宗,召對,問西北邊事,以笏畫御榻,指坐衣花紋為形勢。帝曰,敵在吾目中矣。”提點河東刑獄,遷西上閣門使、領威州刺史、知滄州。以治城障功,轉引進使。詔運票三十萬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淺不勝舟,陸當用車八千乘,沿邊方登麥,愿以運費增價就糴之。”奏上,報可。未幾,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閑田千頃,湟人號廣利渠。徙河州,復守岷,提舉照河蘭湟弓箭手。人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則人樂應募,而射士之額足矣。”從之。甫半歲,得善田二萬六千頃,募士七千四百人,為他路最。陪遼使射玉津園,一發破的,再發則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禮讓客耳。”整弓復中之,觀者誦嘆,帝親賜酒勞之。遷步軍都虞候。金師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陽。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風迎潰。黃河南岸無一人御敵,金師遂直叩京城。灌至,乞人見,不許,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戰凡三日,被創,沒于陣,年六十二。(節選自《宋史?何灌傳》)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遼人常越境而汲 汲:取水*B、灌迎高射之,發輒中 迎:面對*C、敵驚以為神,逡巡斂去斂:躲藏*D、鐵騎來追,灌射皆徹甲徹:穿透*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何灌行事有成的一組是(3分)()(1)灌親申畫界堠,遏其來 (2)或著崖石皆沒鏃(3)至洞胸出背,疊貫后騎 (4)愿以運費增價就汆之(5)得善田二萬六千頃 (6)陪遼使射玉津園,一發破的A、(1)(2)(5)B、(1)(3)(4)C、(2)(4)(6) D、(3)(5)(6)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何灌有軍事才能,射技震驚契丹。經略使韓縝極為賞識他,認為終將取代自己;在守邊時,何灌大顯神威,以致三十年后提及往事契丹太師都驚恐起拜。B、何灌深諳西北邊事,受到微宗贊許。他任河東將時奮勇擊退外敵,經舉薦得到徽宗召問,他用笏板指畫以助講解,形象生動,徵宗很快明白了邊戰形勢。C、何灌善于治理政務,舉措得到皇上認可。為完成運糧任務,他建議將水運改為陸運;在招募射士2011-2015課標卷文言文閱讀匯編共13頁第11頁時,又提出修渠引水,興造良田,使剩余勞力樂于應募。D、何灌力守京城,拒不降敵,不幸陣亡。金兵南下,梁方平棄城逃遁,何灌阻止潰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