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防治課件_第1頁
職業病防治課件_第2頁
職業病防治課件_第3頁
職業病防治課件_第4頁
職業病防治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職業病防治課件第一頁,共52頁。

一、概述

1、定義: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統稱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職業病的分類和目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調整并公布。

《職業病目錄》規定的職業病有塵肺、職業性放射性疾病、職業中毒等共10類132種疾病。職業病必須是列在《職業病目錄》中,有明確的職業相關關系,按照職業病診斷標準,由法定職業病診斷機構明確診斷的疾病。因此,在工作中得的病不一定是職業病,得了《職業病目錄》中的疾病也不一定是職業病。第二頁,共52頁。一、職業性塵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統疾病

塵肺病13種

其他呼吸系統疾病6種二、職業性皮膚病9種三、職業性眼病3種四、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種五、職業性化學中毒60種六、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

7種七、職業性放射性疾病11種八、職業性傳染病5種九、職業性腫瘤11種十、其他職業病3種職業病名單(10類132種)第三頁,共52頁。

2、現狀:

我國是世界上職業病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據統計,目前全國涉及有毒有害品企業超過1600萬家,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人數超過2億人,有兩個職業病集中的重點人群:一是約1億名在中小企業就業的農村進城務工的流動勞動者,二是1.36億名在鄉鎮企業從事工業勞動的農村勞動力。在現階段,這些人群既是我國的勞動力主體,也是職業衛生工作的重點人群。

我國的職業病形勢十分嚴峻,每年新增職業病3萬例左右,對職業病的防治和快速發展的經濟水平極不適應,職業病已經成為重大的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在全國報告的各類職業病中,塵肺病占到80%,其他急慢性中毒約占20%。據統計,上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累計報告塵肺病例62萬多人,這個數字相當于世界其他國家塵肺病人的總和。其中已經有16萬多人死亡,現有患者46萬多人。

有關專家同時指出,由于現在廠礦企業勞動者的體檢率低,報告不全,因此估計實際發病要比報告的例數多10倍,塵肺病實際發生的病例數不少于100萬人。

近幾年來,我國各級衛生部門正在加強職業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努力使越來越多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獲得基本的職業健康保障。第四頁,共52頁。目前我國職業病防治政策:

☆2015年在國家安監總局下設職業健康司,負責擬訂作業場所職業衛生有關執法規章和標準;組織查處職業危害事故和違法違規行為等職能;

☆2016年7月2日對《職業病防治法》進行了修訂并實施;進一步強化了各級法律責任;

☆2016年12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對現狀進行了分析,對今后幾年做了總體要求,制定主要任務及保障措施,不斷提升職業病防治能力;

第五頁,共52頁。3、勞動過程中的防護與管理用人單位勞動者義務:配備防護設施、治理職業危害作業場所危害評價與管理勞動者健康監護(上崗前、在崗中、離崗時)危害告知(合同、作用場所、培訓教育)建立危害監測和勞動者健康檔案職業病報告義務對患職業病者的救治、安置依法參加工傷勞動保險落實職業危害治理和職業病防治經費未成年工、女工保護權利:(一)獲得職業衛生教育、培訓;(二)獲得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療、康復等職業病防治服務;(三)了解工作場所產生或者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應當采取的職業病防護措施;(四)要求用人單位提供符合防治職業病要求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改善工作條件;(五)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為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六)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進行沒有職業病防護措施的作業;(七)參與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對職業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第六頁,共52頁。二、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工作場所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按危害因素的來源分類:(一)生產工藝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二)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三)生產環境中的有害因素第七頁,共52頁。(一)生產工藝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公司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情況:

序號職業病危害因素名稱CAS號存在崗位(場所)1氧化鋁粉塵7429-90-5行車崗位(氧化鋁倉庫、電解車間、陽極組裝車間、加工車間)、給料崗位(氧化鋁倉庫)、鋁電解崗位(電解車間)、多功能行車操作崗位(電解車間)、換極崗位(電解車間)、出鋁崗位(電解車間)、摳包崗位(出鋁工段)、裝卸崗位(陽極組裝車間)、殘極壓脫崗位(陽極組裝車間)、人工電解質清理崗位(陽極組裝車間)、鋁電解檢修崗位(綜合車間)、鋁電解綜合檢修崗位(綜合車間供料凈化)、熔煉崗位(鑄錠車間)、鋁灰處理崗位(合金車間)第八頁,共52頁。

序號職業病危害因素名稱CAS號存在崗位(場所)2噪聲無行車崗位(氧化鋁倉庫、電解車間、出鋁工段、陽極組裝車間、加工車間)、給料崗位(氧化鋁倉庫)、鋁電解崗位(電解車間)、多功能行車操作崗位(電解車間)、換極崗位(電解車間)、出鋁崗位(電解車間)、摳包崗位(出鋁工段)、裝卸崗位(陽極組裝車間)、殘極壓脫崗位(陽極組裝車間)、炭塊破碎崗位(陽極組裝車間)、鐵環壓脫崗位(陽極組裝車間)、鏟鐵崗位(陽極組裝車間)、人工電解質清理崗位(陽極組裝車間)、中頻爐操作崗位(陽極組裝車間)、導桿焊接崗位(陽極組裝車間)、微機操作崗位(計算站)、鋁電解檢修崗位(綜合車間)、多功能行車檢修崗位(綜合車間)、鋁電解綜合檢修崗位(綜合車間供料凈化)、熔煉崗位(鑄錠車間)、鑄錠崗位(鑄錠車間)、合金澆鑄崗位(合金車間)、鋁灰處理崗位(合金車間)、熔鑄、合金檢修崗位(合金車間)、運行崗位、檢修崗位(動力運行車間)第九頁,共52頁。

序號職業病危害因素名稱CAS號存在崗位(場所)3氟及其無機化合物7782-41-4(氟)鋁電解崗位(電解車間)、多功能行車操作崗位(電解車間)、換極崗位(電解車間)、出鋁崗位(電解車間)、摳包崗位(出鋁工段)、行車崗位(出鋁工段)、人工電解質清理崗位(陽極組裝車間)、鋁電解檢修崗位(綜合車間)、熔煉崗位(鑄錠車間)、鑄錠崗位(鑄錠車間)、澆鑄行車崗位(合金車間)、鋁灰處理崗位(合金車間)第十頁,共52頁。

序號職業病危害因素名稱CAS號存在崗位(場所)4氟化氫7664-39-3鋁電解崗位(電解車間)、多功能行車操作崗位(電解車間)、換極崗位(電解車間)、出鋁崗位(電解車間)、摳包崗位(出鋁工段)、鋁電解檢修崗位(綜合車間)、熔煉崗位(鑄錠車間)、澆鑄行車崗位(合金車間)、鋁灰處理崗位(合金車間)第十一頁,共52頁。

序號職業病危害因素名稱CAS號存在崗位(場所)5苯并芘50-32-8鋁電解崗位(電解車間)、多功能行車操作崗位(電解車間)、換極崗位(電解車間)、出鋁崗位(電解車間)、炭塊澆鑄崗位(陽極組裝車間)、鋁電解檢修崗位(綜合車間)6一氧化碳630-08-0鋁電解崗位(電解車間)、多功能行車操作崗位(電解車間)、換極崗位(電解車間)、出鋁崗位(電解車間)、鋁電解檢修崗位(綜合車間)7炭黑粉塵1333-86-4炭塊破碎崗位(陽極組裝車間)、鐵環壓脫崗位(陽極組裝車間)、鏟鐵崗位(陽極組裝車間)第十二頁,共52頁。

序號職業病危害因素名稱CAS號存在崗位(場所)8錳及其化合物7439-96-5(錳)中頻爐操作崗位(陽極組裝車間)、炭塊澆鑄崗位(陽極組裝車間)9五氧化二磷1314-56-3中頻爐操作崗位(陽極組裝車間)、炭塊澆鑄崗位(陽極組裝車間)10高溫無中頻爐操作崗位(陽極組裝車間)、炭塊澆鑄崗位(陽極組裝車間)、熔煉崗位(鑄錠車間)、鑄錠崗位(鑄錠車間)、合金澆鑄崗位(合金車間)、澆鑄行車崗位(合金車間)、鋁灰處理崗位(合金車間)、鋁電解崗位(電解車間)、多功能行車操作崗位(電解車間)、換極崗位(電解車間)、出鋁崗位(電解車間)第十三頁,共52頁。

序號職業病危害因素名稱CAS號存在崗位(場所)11電焊煙塵無多功能行車檢修崗位(綜合車間)、熔鑄、合金檢修崗位(合金車間)12鋁合金粉塵7429-90-5合金澆鑄崗位(合金車間)13工頻電場無運行崗位、檢修崗位(動力運行車間)第十四頁,共52頁。(二)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

1、勞動組織和制度不合理,勞動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心理)性職業緊張

3、勞動強度過大或生產定額不當,如安排的作業與勞動者生理狀況不相適應等

4、個別器官或系統過度緊張,如視力緊張等

5、長時間不良體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第十五頁,共52頁。(三)生產環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環境中的因素,如炎熱季節的太陽輻射;

2、廠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與無毒工段安排在一個車間;

3、由不合理生產過程中散發的有害因素所致的危害。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往往同時存在多種有害因素對勞動者的健康產生聯合作用。

第十六頁,共52頁。?按導致職業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類2015年11月17日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安全監管總局全國總工會共同印發了《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中將職業病危害因素分為6大類:

1、粉塵類

2、化學因素

3、物理因素

4、生物因素

5、放射因素6、其他因素第十七頁,共52頁。

電解鋁行業常見有毒有害物質

一、粉塵類

氧化鋁粉塵、炭黑粉塵、電焊煙塵

二、化學物質類

氟化氫、氟化物、苯并芘、錳及其化合物

三、物理因素

噪聲、高溫

第十八頁,共52頁。作為呼吸器官,做呼吸動作,肺和各級支氣管系統經肺通氣和肺換氣,排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氣,再經循環系統把氧氣輸送給全身各器官組織利用。肺的功能是什么?防范塵肺病(一)粉塵第十九頁,共52頁。

目前全國塵肺病患者累計超60萬人,每年死亡6000-8000人。煤炭系統患病率最高,占全國塵肺病總數40.43%。第二十頁,共52頁。(一)粉塵分類

1.無機性粉塵★礦物性粉塵:如硅石、石棉、煤等★金屬性粉塵:如鐵、錫、鋁等及其化合物★人工無機粉塵:如水泥、金剛砂等

2.有機性粉塵★植物性粉塵:如棉、麻、面粉、木材★動物性粉塵:如皮毛、絲、骨粉塵★人工合成的染料、農藥、合成樹脂、炸藥和人造纖維等3.混合性粉塵(為生產環境中最常見粉塵)一、疾病概述第二十一頁,共52頁。塵肺

粉塵是指在生產中形成的,并能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微粒。

塵肺是因長期吸入生產性有害粉塵引起的以肺部彌漫性纖維化改變為主的全身性病。塵肺屬法定職業病,必須經國家指定機構診斷才有效。塵肺是流行范圍最廣、嚴重危害接塵工人身體健康的職業病。據國際勞工組織(ILO)的資料,印度塵肺患病率為55%,拉美國家37%,美國100多萬接塵工人中約10萬人可能患塵肺。我國接塵工人超過600萬,累計檢出塵肺病人達60萬例,已死亡14萬例,病死率為23.90%,現存活425392例;另外,有可疑塵肺者60多萬,每年新發生塵肺病人1.5~2萬例。塵肺人數占我國職業病總病例數的79.55%,由塵肺造成的死亡人數已超過工傷死亡數。第二十二頁,共52頁。

確認能引起塵肺的粉塵有矽塵、矽酸鹽塵(如石棉塵、云母塵、滑石塵等)、炭粉塵(如煤塵、碳黑塵、石墨塵、活性炭塵等)、金屬塵(如鋁塵)。矽塵(游離sio2>10%)是生物學活性最強,對人體危害最嚴重的粉塵。游離二氧化硅粉塵能引起接觸粉塵的職工患矽肺。法定塵肺還包括電焊工塵肺,不包括木工塵肺。電焊工人除應注意眼睛防護外,還應防止焊塵、焊煙對人體的危害。第二十三頁,共52頁。(二)概述★矽肺病:人體長期或大量吸入游離二氧化硅粉塵引起的,以肺部彌漫性纖維化為主的一種職業性塵肺病。★病狀:呼吸短促,胸口發悶或疼痛,咳嗽,體力減弱,常并發肺結核癥。★治療:目前無理想治愈方法,該病死亡率極高,潛伏期短則數年,長則20年。★診斷方法:只有通過X線檢查發現。★長期接觸粉塵是確定本病的重要線索。第二十四頁,共52頁。第二十五頁,共52頁。第二十六頁,共52頁。硅沉著肺尸檢→病理大切片肺體積增大切面→多數大小不等的結節→空洞形成廣泛肺纖維化代償性肺氣腫第二十七頁,共52頁。

矽肺(silicosisoflung)

肺體積增大切面見多數灰綠色黃豆大小圓形結節,結節周圍為→致密的纖維組織第二十八頁,共52頁。安徽鳳陽“矽肺事件”云南省水富縣向家壩鎮自2003年起先后有77人到安徽鳳陽縣石英干粉廠務工。不少民工返鄉后出現了一種癥狀相同的“怪病”──咳嗽、咳痰、氣喘、胸悶、乏力、消瘦、全身浮腫等,陸續有12人死亡,另有24人于2009年3月15日至16日住醫院觀察治療。

云南省職業病診斷專家組在衛生部專家指導下對這些返鄉民工進行了職業病診斷,結果如下:接受體檢的63名存活村民,診斷為矽肺30例,無矽肺33例;死亡的12例中,有矽肺2例,高度懷疑矽肺合并肺結核1例,肺部感染1例,肺結核2例,其余6例死亡人員因為沒有影像學資料,無法診斷。目前,還有2名外出務工人員沒有返回水富縣。記者在鳳陽縣劉府鎮(原官溝鄉)看到,沿途石英干粉廠隨處可見,大都沒有廠名,也沒有掛牌。記者在一家石英干粉廠打開了一臺粉石機,不到一分鐘,機器出料口附近就成了白茫茫的一片,記者衣服上落上了一層白色粉塵,嘴里有澀澀的感覺。第二十九頁,共52頁。粉塵對人體的危害程度

取決于粉塵的化學成分和濃度。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愈高,對人體危害愈大。同一種粉塵,濃度愈高,對人體危害愈嚴重。另外粉塵對人體的危害還與其被粉碎的程度即分散度有關,粒徑較小和顆粒愈多,分散度愈高,在空氣中浮游的時間愈長,被人體吸入的機會就愈多,危害也就愈大。粉塵的硬度和溶解度。

塵肺臨床表現

塵肺的臨床表現與塵肺病變程度及是否有合并癥有關。最常見的癥狀有咳嗽、咯痰、胸疼、氣短、心悸,亦可有咯血、乏力等。單純Ⅰ期塵肺患者常無明顯癥狀。Ⅲ期患者常有明顯的呼吸困難,甚至發紺、端坐呼吸等。第三十頁,共52頁。塵肺的主要并發癥

塵肺常見的并發癥有感染、氣胸、肺源性心臟病及呼吸衰竭等。塵肺的并發癥使病情加重,影響預后。塵肺患者易感染結核塵肺結核并發率隨著塵肺病情進展,合并結核的比例明顯升高,Ⅰ期為17.60%,Ⅲ期達37.07%。塵肺和結核二者的病變相互促進。加之抗結核治療效果明顯較單純肺結核差,是塵肺死亡的主要原因。對已經脫塵作業的工人,還應定期體檢,以及早發現異常。第三十一頁,共52頁。三、防范措施

★防塵是關鍵。改革生產工藝、濕式作業、密閉塵源、通風除塵、維護檢修等綜合性防塵措施。

★防護是手段。定期監測空氣中粉塵濃度并改進,凡有活動性肺內外結核,呼吸道疾病患者,不宜涉塵工作。加強勞保防護用品的穿戴,合理使用防塵口罩。★加強員工定期體檢,包括X線胸片。

★餐飲:多吃滋養肺陰化痰的食品或藥物,如豬血鴨血、梨、木耳蘑菇等,生活清淡一點。第三十二頁,共52頁。四、生產性粉塵危害的預防

生產性粉塵的危害完全可以預防

國家頒布一系列的法律、法規

總結出→

“革、水、密、風、護、管、查、教”八字經驗,取得很大成就。第三十三頁,共52頁。(1)革(技術革新)改革工藝、革新生產設備防目粉塵危害的根本方法(2)水(濕式作業)

控制粉塵擴散(3)密(密閉塵源)防止粉塵外逸/飛揚第三十四頁,共52頁。(4)風(通風除塵)

使含塵空氣按設計方向自然排出(5)護(個人防護)

防塵口罩、防塵帽、工作服(6)管(加強管理)從組織制度上保證防塵工作經常化。

《職業病防治法》《塵肺病防治條例》

(7)查加強對粉塵作業工人的健康檢查加強對生產環境粉塵濃度檢測、監督檢查第三十五頁,共52頁。(8)教(宣傳教育)

法律法規了解粉塵危害塵肺病防治基本知識塵肺病是完全可以預防的

關鍵→防塵/降塵第三十六頁,共52頁。(二)噪聲

生產性噪聲可分為:

(1)機械性噪聲,是由機械的撞擊、磨擦和轉動而產生的,如織布機、球磨機、電鋸、鍛錘等產生的噪聲;

(2)空氣動力性噪聲,是由氣體壓力發生突變引起氣流的擾動而產生的,如鼓風機、汽笛、噴射器等產生的噪聲;

(3)電磁性噪聲,由于電機中交變力相互作用而發生,如發電機,變壓器等產生的噪聲。

第三十七頁,共52頁。

噪聲對人體的危害

(一)特異作用:噪聲可以造成人體暫時性聽閾(yu)位移和持久性聽力損傷(聽閾位移)。長期接觸85dB(A)以上的噪聲,會造成聽力損失和職業性耳聾。聽力損失在初期為高頻段聽力下降,不妨礙日常會話和交談;如連續接觸高噪聲,病情將進一步發展,語言頻段的聽力開始下降,達到一定程度,即影響聽清談話。當出現了耳聾的現象時,已發生不可逆轉的病理變,而超過100dB(A)時,將有近一半的人耳聾。

例:某23歲紡織廠女擋車工。近兩個月來,感覺耳鳴,聽力下降。聽力測定發現聽閾提高16dB(兩耳)。下班后十幾個小時聽力才能恢復。此種現象即為暫時性聽閾位移。

第三十八頁,共52頁。

非特異作用

1.神經系統:長期影響會引起失眠、耳鳴、多夢、頭痛、驚慌、疲勞無力、記憶力衰退、神經過敏,神經衰弱綜合癥,腦電圖異常,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甚至引起神經官能癥。

2.心血管系統:出現血壓不穩,心率加快,心電圖竇性心律不齊,缺血型改變;血管痙攣、冠心病等。噪聲會加速人們心肌衰老,增加心肌梗塞發病率。

3.消化系統:消化系統功能紊亂,消化道潰瘍患病率增高。

4.其它系統:(1)內分泌系統紊亂等。(2)發生眼疲勞、眼痛、眼花和視物流淚等損傷現象。(3)致癌:使機體免疫系統處于麻痹狀態。(4)影響胎兒智力:

5.對心理方面的影響:70dB(A)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工作效率;當噪聲高于90分貝時,交談和思維幾乎不能進行,它將嚴重影響人們的工作和學習。

第三十九頁,共52頁。

認識誤區:噪聲對人體的危害就是對聽覺系統的暫時性或長期病理損傷。(×)

噪聲性耳聾的預防

對噪聲性耳聾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故早期進行聽力保護,加強預防措施,至為重要。

(一)防治噪聲,1.吸聲;2.隔聲;3.消聲;4.隔振;5.減少生活性噪聲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蔬菜和水果,提高人體對噪聲的耐受力。

(二)個體防護耳塞的隔聲效果可達20~35dB

;耳罩的隔聲效果可達30~40dB

第四十頁,共52頁。(三)高溫中暑

高溫作業是指:工業企業和服務行業工作地點具有生產性熱源,其氣溫等于或高于本地區夏季室外通風設計計算溫度2℃或2℃以上的作業(含夏季通風室外計算溫度≥30℃地區的露天作業)。

職業性中暑是在高溫作業環境下,由于熱平衡和(或)水鹽代謝紊亂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系統和(或)心血管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

高溫作業的危害

(一)對生理功能的影響:

1、體溫的調節:對體溫調節都有影響。

2、水鹽代謝:排汗顯著增加,可導致機體損失水分、氧化鈉、鉀、鈣、鎂、維生素等,可導致機體嚴重脫水,循環衰竭,熱痙攣等。

第四十一頁,共52頁。

3、循環系統:心血管系統經常處于緊張狀態,可導致血壓發生變化。高血壓患者隨著高溫作業工齡的增加而增加。

4、消化系統:食欲減退,消化不良,胃腸道疾病的患病率隨工齡的增加而增加。高溫作業工人的胃腸道疾病應歸類于職業性多發病

5、神經內分泌系統:可出現中樞神經抑制,注意力、工作能力降低,易發生工傷事故。

6、泌尿系統:可出現腎功能不全,蛋白尿等。

(二)急性熱致病(中暑)

按照《職業性中暑診斷標準》可診斷為:

1、中暑先兆中暑先兆(觀察對象)是指在高溫作業場所勞動一定時間后,出現頭昏、頭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

第四十二頁,共52頁。2、輕癥中暑

輕癥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癥狀加重外,出現面色潮紅、大量出汗、脈搏快速等表現,體溫升高至38.5℃以上

3、重癥中暑:按發病機制和臨床表現的不同,可分為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三型,也可出現混合型。

(1)熱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稱中暑性高熱:由于體內產熱和受熱超過散熱,引起體內蓄熱,導致體溫調節功能發生障礙。是中暑最嚴重的一種,病情危重,死亡率高。

典型癥狀為:其特點是在高溫環境中突然發病,體溫高達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繼之皮膚干燥,熱而無汗,可伴有皮膚干熱及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等。重癥患者可有肝腎功能異常等。

第四十三頁,共52頁。

(2)熱痙攣:是由于水和電解質的平衡失調所致。

熱痙攣主要表現為明顯的肌痙攣,伴有收縮痛,痙攣常呈對稱性。好發于活動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腸肌為著。時而發作,時而緩解。輕者不影響工作,重者痙攣甚劇,患者神志清醒,體溫一般正常。

(3)熱衰竭:是熱引起外周血管擴張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環血量減少,顱內供血不足而導致發病。

主要臨床表現為起病迅速、頭昏、頭痛、口渴、心悸、惡心、嘔吐,多汗繼而皮膚濕冷、血壓短暫下降、心律紊亂、輕度脫水,一般不引起循環衰竭,體溫稍高或正常。第四十四頁,共52頁。慢性熱致病

1、中暑的后遺癥

(1)耐熱能力下降,伴有汗腺功能障礙、出汗能力下降。

(2)慢性熱衰竭表現。

2、長期接觸高溫的積蓄作用

(1)高溫作業幾個月后產生頭痛、胃痛、心動過速、眩暈、惡心等不適。

(2)高溫作業幾年后可產生高血壓、心肌損害、血紅蛋白過少等病癥第四十五頁,共52頁。

中暑處理原則

1中暑先兆:暫時脫離高溫現場,并予以密切觀察。

2輕癥中暑:迅速脫離高溫現場,到通風陰涼處休息;給予含鹽清涼飲料及對癥處理。

3重癥中暑:迅速予以物理降溫和(或)藥物降溫;糾正水與電解質紊亂;對癥治療。

中暑患者經及時處理,一般可很快恢復,不必調離原作業

高溫作業的防護措施

(一)技術措施自動化操作通風空調

(二)管理措施

1.宣傳防中暑的知識:

2.合理安排工作時問,避開最高氣溫。

3.輪換作業,縮短作業時間。充分的睡眠和休息,對預防中暑也有重要的意義。

第四十六頁,共52頁。保健措施

1、供給合理的清涼飲料和補充營養。如鹽汽水和鹽茶水等,茶除了含有多種生物堿和維生素外,還具有強心。利尿、清熱等作用。可以用1%綠茶和0.2%鹽開水等量混合。鹽汽水含二氧化碳,能促進胃液分泌。在補充足量食鹽的前提下,還可以采用番茄湯、綠豆湯、豆漿、酸梅湯等。一般每人每天需補充3~5升水,20克左右鹽。飲水方式以少量多次為宜,飲料溫度以8~12℃為佳。補充足夠的熱量和蛋白質。供給風油精、藿香正氣水以及仁丹等防暑降溫用品

2、加強個人防護。高溫作業工人應穿導熱系數小,透氣性好的工作服。根據不同作業的要求,還應適當佩戴防熱面罩、工作帽、防護眼鏡、手套、鞋蓋、護腿等個人防護用品,特殊高溫作業工人,如爐襯熱修、清理鋼包等,為防止強烈熱輻射的作用,可以穿特制的隔熱服、冷風衣、冰背心等。

第四十七頁,共52頁。2006年7月3日晚,位于福州馬尾的福建長隆紡織廠女工劉運芳暈倒在車間內,搶救無效第二天死亡。醫生說,劉是因中暑死的。

福建長隆紡織廠車間

第四十八頁,共52頁。(四)氟中毒

臨床表現:

脊柱及骨盆最易累及,其次是胸廓及顱骨,四肢骨改變較晚,手足很少累及.

臨床癥狀輕重不一,輕者表現四肢軟弱無力,食欲下降,貧血,骨痛及腰腿痛;中度者疼痛加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