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力轉移問題研究開題報告文獻綜述》_第1頁
《勞動力轉移問題研究開題報告文獻綜述》_第2頁
《勞動力轉移問題研究開題報告文獻綜述》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研究現狀:國內外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研究非常豐富,形成了許多經典理論。無論是哪個國家,都要經歷從農村到城市的發展過程。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問題是學者們關注的焦點。因此,勞動力就業問題也是眾多學者關注的焦點。國外研究現狀古典經濟學的奠基人威廉迪珀首先從經濟學的角度研究了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的主要原因。他認為,由于城鄉薪酬水平不同,大量農村勞動力從農村勞動力流向工商業等高產產業。馬克思從機器使用和社會分工的角度出發,認為隨著生產行為的分化,會出現農村勞動力向其他產業轉移就業的現象。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不僅受經濟發展的影響,而且是一種消除城鄉差異的行為。此外,也有學者從促進和阻礙勞動力遷移的因素角度對“推拉理論”等行為進行了研究。DonaldBorg提出了“推拉”理論,指出原居住區的推力對移民決策的影響小于外部推力。當只有強推力而沒有強拉力時,遷移選擇性最小。1950年代中期,劉易斯提出了第一個人口遷移模型。他認為,“雙重經濟結構”在發展中國家很普遍,其中之一就是勞動。生產率和工資較高的現代工業部門是勞動生產率極低的傳統農業部門。劉易斯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勞動力無限供應的階段,其中農業部門可以為現代工業部門的發展提供無限豐富的勞動力,直到現代工業部門具備完全吸收了傳統農業部門的剩余勞動力,然后進入第二階段。自完成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以來,農業生產率提高了,收入水平也必須相應提高。在這種條件下,現代工業部門要想雇傭農村勞動力,必須與農業部門競爭并提高工資水平,農業部門逐漸實現了現代化,發展中國家從二元經濟變成了一元經濟。(二)國內研究現狀蔡昉等通過實證研究并建立經濟模型,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動因進行了研究,得出了城鄉收入差距是推動農村勞動力從農村遷移到城市的源動力,同時相對貧困也是決定是否遷移的一個重要動因。史清華等的研究表明,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動因依次為增加收入機會、提高生活質量、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機會和良好的發展環境。蔡芳在對我國二元經濟和勞動力轉移的理論分析和政策建議中主要研究了戶籍制度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影響。現行的城鄉二元戶籍制度阻礙了農村勞動力轉移進入城市,但從我國城市化的角度來看,只有吸納大量轉移勞動力進入城市,才能為城市發展提供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建設城市,促進城市發展。因此,要重視農村轉移勞動力的城市化、市民化及其就業發展。永輝等通過對河北省農村轉移勞動力抽樣調查的結果發現,經濟發展水平、城鄉二元體制、就業市場分割、就業歧視和勞動者素質是農村勞動力就業質量提高的原因。要保證農民工就業質量的不斷提高,必須讓政府和企業共同發揮作用,轉變就業觀念,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發揮工會作用,完善工資增長機制等,利用多角度提高勞動者的就業質量。選題必要性:目前國內外學者對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問題的研究成果頗為豐富,但對政府組織的勞務協作勞務輸出方面的研究較少。即使通過政企合作的勞務輸出政策和項目較多,但對此研究的較為缺乏,相應的理論基礎也薄弱。所以,本文的深入研究,是現有研究領域的一種有益補充和完善,可以進一步豐富這一領域的理論研究成果,有助于在政府組織下的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完整理論體系的形成,為正確認識和評價承德地區貧困農村勞動力外出就業問題上的矛盾和困境提供理論借鑒。并且,目前在社會政策指導下的精準扶貧工作中,大多數都是通過現金扶貧,缺乏“自我造血”的能力和動力。而本文通過深入了解在政府指導下的就業扶貧項目,對承德地區農村貧困勞動力異地就業的系統研究,可以清晰的呈現貧困勞動力外出就業的現狀與特征,為正確認識和評價農村貧困勞動力外出就業的現實問題,提出因地制宜的對策建議。對貧困農民工的穩定增收和政府指導的就業扶貧項目具有重要社會實踐意義。以期能為貧困勞動力就業幫扶作出實踐層面的貢獻。研究方法:在論述的過程中主要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另外還運用了以下研究方法:1.實踐調查法。深入承德當地,走訪相關勞動人員,獲得研究的一手資料,理清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現象。2.文獻研究法。通過閱讀分析當下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現象,查閱現在通過政府指導的勞務輸出就業方面的文章,收集整理與農村勞動力就業相關的文獻,閱讀國內外相關理論及研究成果,并對其進行甄別、歸類、整理,根據我國的現實情況相結合進行適當的借鑒和引用。基本框架:緒論(一)研究背景和意義1.研究背景2.研究意義(二)研究現狀(三)研究方法1.實踐調查法2.文獻研究法二、相關概念及理論基礎(一)相關概念的界定1.貧困2.農村勞動力3.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勞務協作(二)理論基礎1.勞動力就業轉移理論2.人力資本理論三、承德地區貧困勞動力勞務協作轉移就業概況(一)輸出規模與行業構成(二)勞務輸出人員的特征(三)勞務輸出人員的穩崗就業狀況四、承德地區貧困勞動力勞務協作轉移就業中的問題(一)勞動力外出就業人員趨于年輕化(二)勞務信息傳遞渠道不暢(三)組織化程度偏低(四)貧困勞動力素質低下五、提升承德地區貧困勞動力勞務協作成效的對策(一)提升勞務協作項目的吸引力(二)加大宣傳貧困勞動力就業政策(三)輸出與后續服務并重(四)大力發展勞務培訓六、結論主要觀點:對農村貧困勞動力的就業問題研究由來已久,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農業現代化水平的不斷進步,農村出現了大量的剩余勞動力,越來越多的農民為了提高收入,紛紛涌入城市,改變了自身經濟收入的同時更是對整個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勞動供給與就業市場需求不平衡的背景下,對于偏遠地區的貧困農民,他們自己去外面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機會會越來越難,工作單位對他們會越來越苛刻。本文通過全面剖析貧困勞動力就業現狀,發現勞務扶貧協作項目轉移就業中存在貧困勞動力就業意愿不強,穩崗就業率低問題,其主要原因為企業提供的工資較少,也有部分貧困勞動力屬于兼業狀態,最后為提升承德地區貧困勞動力勞務協作項目成效提出要提升勞務協作項目的吸引力、加大宣傳貧困勞動力就業政策、提高對農民工的教育培訓等對策建議,對貧困農民工的穩定增收和政府指導的就業扶貧項目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就業來促進發展積極救助,是貧困農民早日擺脫貧困,是改善生活的重要方式。當然,由于條件的限制,很對研究對象都在外地務工,不能面對面訪談和問卷,所能找到的研究對象也相對較少。由于受資料、時間和個人條件的限制,微觀數據分析缺乏全面,往后補充數據,繼續分別對地區之間,行業之間等進行比較總結,則會更加充分。所占有的材料:[1]Townsend:“PovertyintheUnitedKingdom:ASurveyofHouseholdResourcesandStandardsofLiving”,1979.[2]Oppenheim:“Poverty:theFacts”,London:“ChildPovertyActionGroup”,1993.[3]張俊霞.黑龍江省農村勞動力非農就業問題研究[D].東北農業大學,2013.[4]徐仲舉.湖北省監利縣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問題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8.[5]王殿華.中國東北與俄羅斯遠東區域勞務合作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6]赫國勝.新編國際經濟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301-318.[7]蔡昉.中國的二元經濟與勞動力轉移理論分析與政策建議[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124-131.[8]JohnsonN.TheWelfareStateinTransition:TheTheoryandPracticeofWelfarePluralism.[J].InternationalAffairs,1989,64(3):490.[9]杜書云.農村勞動力轉移成本-收益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06.[10]殷劍輝.天津市北辰區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問題研究[D].中國農業科學院,2009.[11]黃寧.陽中國新時期農村勞動力轉移研究北京[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12]蔡昉.非正規就業與勞動力市場發育——解讀中國城鎮就業增長[J].經濟學動態,2004(2):24~28.[13]蔣國保.影響農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礙分析[J].特區經濟,2005(12):130~132.[14]樂君杰.工作搜尋理論、匹配模型及其政策啟示——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研究貢獻綜述[J].浙江社會科學,2011(01):137.[15]石瑩.搜尋匹配理論與中國勞動力市場[J].經濟學動態,2010(12):108~113.[16]HollisChenery,StudyinDevelopmentPlanning[M],HarvardUniversityPress1971..[17]LewisWA.EconomicDevelopmentwithUnlimitedSupplyofLabor,TheManchesterSchoolofEconomicandSocialStudies,1954,47(3),139-191.[18]韓佳麗,王志章,王漢杰.新形勢下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流動的減貧效應研究——基于連片特困地區的經驗分析[J].人口學刊,2018,40(05):100-113.[19]紀韶,李小亮.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勞動力流動就業制度、政策演進和創新[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9,40(01):64-74.[20]彭華民,黃君.福利國家社會政策發展:資本、勞工與國家集中化互動邏輯[J].學術研究,2016(09):54-60.[21]史清華,林堅,顧海英.農民進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